❶ 翡翠玉石的鑒別
翡翠又稱硬玉。顏色以綠為主,另有紅、黃、白等。紅者稱翡,綠者謂翠。其優劣標准在於色和地。論色當以綠為貴,越濃越鮮越佳;而地則要透、凈,具有水分感,俗稱「玻璃地」。色質俱佳的翡翠印難覓,是玉印之王,價高無比。
翡翠吊墜
一、A貨:翡翠原料及成品,全為真品,沒有一點人工作偽,貨真價實。高檔的翡翠具有財產性、保值性、投資性。不但是物質財富,也是精神上的財富。因為這類高檔翡翠製品十分稀少,而且愈來愈少。致使許多做翡翠貿易的人,也很少遇到過這類產品。它的價格節節上升。一些最高檔次的翡翠製品,如手環、馬鞍戒戒面、項鏈及一些翡翠藝術品,其價格可達幾十萬到幾百萬港元,甚至上千萬港元。有些富翁為追求這類成品,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二、B貨:對底灰黑而臟、水(透明度)差,但綠好而色正的中下等翡翠原料或成品,進行物理、化學的處理,除去它的臟,增加它的水,使它改變了底和水,更能襯托原有的綠。這種經加工但沒有人工上色的翡翠稱B貨。對B貨的物理、化學處理,為的是提高翡翠的檔次,但通過處理已破壞了翡翠的結構,使它變得疏鬆,降低了它的質量,改變了它的一些光學及物理性能,由此完全不能與未經處理的翡翠相比,價格要低得多。
三、C貨:處理方法同B貨,不同之處為,無色、綠較淺淡或綠較散,通過人工方法加色而成的翡翠成品稱C貨。B貨與C貨之區別在於,B貨只去臟、增水而不人工上色,而C貨則有時除去臟增水外還要人工上色。底凈水好的硬玉可直接上色。(註:玉石商人習慣把透明度稱之為水頭。「底」是指翡翠的綠色部分及綠色以外部分的干凈程度和透明度。)
四、顏色:翡翠以綠色為最好,紫色次之,青色和紅色次之,最劣的是黑色和「貓屎色」。綠色也有優劣之分,以嫩葉綠色為好,濃綠的比淡綠好,遍綠的比一點、一塊、一條的綠色為好。
翡翠吊墜
五、坑口:就是指玉飾的質地。分為老坑與新坑,老坑質地是半透明和近乎透明。新坑質地不透明。以透明度高的為好。
六、地張:一件翡翠飾物,無綠之處就叫地張。地張不一定是白色,還有灰、青、紫、湖綠、藍等色。好的地張,能和綠色互相襯托,好像錦上添花。劣的地張,雖然有一塊很好的綠色,但襯托起來,像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因此,好的地張有湖綠色、玻璃色、蝦肉色,其次是藕粉地、白豆地、紫花地,劣的地張有象牙地、芋頭地,最劣的是黑雲地、貓屎地。
七:綜上:得最簡易鑒定方法是,看C貨翡翠,在對著光看的情況下,仔細看翡翠顏色的分布,常能看出顏色是順著裂隙分布的,這種顏色分布得不自然,外觀很像毛細血管,看到這種情況就可以斷定顏色不是天然存在於玉石之中的,而是從外邊進入的。另外,染的顏色沒有色根,常常是飄在翡翠的表面,顏色也「發死」、「發楞」,沒有天然顏色的靈氣。看B貨翡翠,要在順著光看的情況下,轉動翡翠,找到能清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仔細觀察可以看見B貨表面有很多凹坑和麻點,是表面的硅膠經風化磨蝕剝離後形成的。另外,B貨翡翠的光澤與A貨翡翠不同,A貨翡翠結構緻密,外表散發玻璃光澤;B貨翡翠由於注膠,外表散發的是蠟狀光澤。如果是翡翠手鐲,用別的翡翠或硬幣輕輕敲擊,A貨翡翠聲音清脆悅耳,B貨翡翠聲音沉悶喑啞,這也是一個簡便易行的鑒別方法。
❷ 翡翠和玉的區別有哪些 教你快速分辨的小技巧
翡翠和玉的區別 翡翠特點 翡翠有著非常漂亮的翠綠色,經常佩戴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翡翠和玉有哪些區別可能很多 朋友 不太清楚,今天我們就教給大家幾招非常好用的鑒別方法。
翡翠是玉石的一種,其有著較高的硬度,更有「玉中之王」的美譽。目前已知的硬玉只有翡翠一種,其他的玉石比如和田玉等都是屬於軟玉。翡翠和玉其實就是一種包容關系,我們今天就詳細地給大家介紹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一:光澤度
翡翠硬度較高屬於硬玉,我們可以從光澤度上來區分翡翠和其他軟玉。硬玉反射的光芒帶著一股清冷的寒意,反射的是像玻璃的光澤。而軟玉散發的光澤是比較柔和的,讓人感到絲絲暖意。
二:顏色
翡翠常見的顏色就是通透的翠綠色,而通常一塊翡翠上會有多種顏色。其他的玉石顏色較為均勻,不會有翠綠色。翡翠除了常見的綠色之外,還有紅色紫色等顏色。
三:結晶顆粒
翡翠內的結晶顆粒呈現的形狀有纖維狀和柱體狀兩種,玉的顆粒都是粗糙的白糖狀。
了解了翡翠和玉的幾個區別之外,我們繼續來學習一下選購翡翠的技巧吧。
一:觀察顏色
這個方法主要是觀察翡翠顏色是否均勻,如果其內部的雜質越少則代表價值越高。翠綠色的翡翠屬於價值高的品種。
二:觀察透明度
可以在強光下進行觀察,如果經過光照其透明度很高則代表價值較高。
三:聽聲音
輕輕敲擊翡翠,如果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則是優質的翡翠。
四:觀察翠性
在光照下翡翠內部通常會有閃光的顆粒,我們稱之為翠性,優質的翡翠應該是翠性非常少。
翡翠是玉的一種,也叫硬玉。在《說文解字》中有「玉乃石之美者也」的記載。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即軟玉、硬玉、硅質玉和其他玉類。翡翠與其他玉石相比,具有四大特點:光澤強、折射率高、比重大、硬度高,主要產於緬甸而具有產地惟一性。
我們經常聽到有諸如"和田玉"、"台灣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稱,它們是屬於礦物學中稱為"軟玉"的集合體。"軟玉"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未曾見及,系來源於近代礦物學中。軟玉是由角閃石族礦物組成的特殊集合體。根據其顏色,軟玉可劃分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等幾種重要品種。 軟玉與翡翠的不同區別之處有:
1. 軟玉顏色比較均勻,有白色、暗綠色、黑綠色等,無鮮綠色。
2. 軟玉呈油脂光澤,無翠性。
3. 軟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為低。
4. 軟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二) "馬來玉"與翡翠的區別
80年代,在玉器市場上出現一種綠色鮮艷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經蒙騙了不少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這種玉石究竟是甚麼呢?這種玉稱為馬來西亞玉(簡稱馬玉,亦有稱"馬來翠"),這只不過是名稱而已。馬來西亞玉並不產於馬來西亞。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陸開放初期大量帶入雲南邊界兜售的一種假翡翠的名稱。馬來玉其實是一種染成綠色的極細粒石英岩,但與翡翠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1.肉眼觀察,馬來西亞玉的顏色過於鮮艷而十分不自然。
2.馬來西亞玉的比重為 2.65,遠小於翡翠的比重 3.24 ~ 3.43。
3.馬來西亞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4.在查爾斯濾色鏡之下顏色不會變紅色,但在十倍鏡下可觀察到染色劑存在,即顏色很浮,是染色的現象。
(三) 澳洲玉(綠玉髓)與翡翠的區別
澳洲玉,又稱南洋玉,因盛產於澳大利亞而得名。由於顏色翠綠,頗得人們喜愛。它有一定透光性,顆粒細,價格較低,曾經迷惑了一些人。其實它是一 種隱晶質的SiO2,在礦物學中稱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嚴格來講不能稱玉,應是綠色的玉髓,它的外觀頗似翡翠,但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澳洲玉的顏色太均勻,呈生蘋果綠,很少深綠色,很像塑料。
2.憑借放大鏡觀察,澳洲玉絕對看不到翠性。
3.比重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 ~ 3.43)輕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四)東陵玉與翡翠的區別
珠寶市場上常見一種具有中等綠色(其深淺有所變化),呈半透明狀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擺件),由於有一定的綠色,價錢又不高,頗受不少女士們的青睞。這類串珠究竟是甚麼呢?詢問賣主,他回答說"這是印度出產的東陵玉"。 東陵玉,亦稱東陵石,最早產於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國河南亦有產出,有人稱之為"密玉",然而正確名稱應為耀石英。東陵玉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用透視光,可見東陵玉內有平行排列的綠色鉻雲母片。側視之,常形成一條"綠線"。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觀察,綠色鉻雲母呈現紅色。
2.東陵玉的比重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來。3.東陵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五)水磨子(鈉長石玉)與翡翠的區別
近些年來,在雲南昆明、瑞麗、騰沖等地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寶市場上,出現一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斑和色帶,分布不均勻,這種玉在雲南當地稱為"水沬子",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台灣市場出售。其實"水磨子"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鈉長石,其次有少量的輝石礦物和角閃石類礦物。簡易鑒定可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放大觀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鈉長石組成,不顯翠性,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顯的輕飄感。
3.測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52 ~ 1.54)遠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總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與類似石的區別。
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拿翡翠或者玉往玻璃上劃,因為翡翠與玉的硬度不一樣,翡翠是最硬的被稱為硬玉,而剩下的玉都被稱為軟玉。翡翠劃玻璃,玻璃上會有劃痕,而翡翠並無任何磨損。這是任何軟玉辦不到的
❹ 翡翠和玉的區別
1.概念不同
翡翠: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
玉:有軟、硬兩種,平常說的玉多指軟玉。
2.結晶顆粒形狀不同
玉:是礦物結晶顆粒為白糖狀的顆粒結構。
翡翠:是柱狀或纖維狀的結晶顆粒結構。
3.光澤不同
玉:表面呈現的是強弱不一致的油脂光澤,光澤是柔和、溫暖的,因此人們理解為溫性的玉石。
翡翠:反射光澤呈現的剛硬的玻璃光澤,光澤中透露著冰涼的寒意,因此稱為寒心玉石。
4.光澤不同
玉:表面呈現的是強弱不一致的油脂光澤,光澤是柔和、溫暖的,因此人們理解為溫性的玉石。
翡翠:反射光澤呈現的剛硬的玻璃光澤,光澤中透露著冰涼的寒意,因此稱為寒心玉石。
5.折射率不同
玉的折射率:1.62
翡翠的折射率:1.66
玉的折射率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低。
(4)翡翠黑玉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
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玉:是石頭的精華,佛道雅稱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靈石,在世界(尤其是東亞)各地區受到廣泛歡迎的一個寶石的分類。
從廣義上講,只要是美麗的石頭就是玉,包括藍田玉、和田玉、岫岩玉、緬甸翡翠玉、南陽獨山玉、蛇紋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雞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瑪瑙、珊瑚、冰川玉、大理石玉及其他意義上的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翡翠詳解
❺ 翡翠和玉怎麼鑒別
翡翠老年間簡稱為「翠」,和「玉」的概念截然不同。而玉屬我國專有文化,古代的玉基本涵蓋四大玉種,和田玉、岫玉、藍田玉、獨山玉,其中名氣最大、普及度最高確當屬和田玉。
中國的玉石嚴格的分析,解釋應該就是和田玉,只有這種玉,符合儒家文化精華。與翡翠有顯著區別。而玉的精品特徵是顏色淡雅、肉頭、蘊藉、內斂、柔和,這更符合我國傳統的儒家之美。
翡翠和和田玉的鑒別
從外觀上來看,翡翠重在看顏色和種質(透明度),和田玉重在看顏色和料質細膩度(油潤度)。和田玉的透明度不如翡翠,大多是屬於不透明到半透明的狀態,溫潤儒雅的感覺。翡翠大多是屬於半透明到全透明的狀態,剔透的給人以水潤的感覺。
從工藝上來看,翡翠的題材比較廣,大到山水,小到日常所見的花鳥魚蟲等,各式各樣的,雖然和田玉也有類似的題材,但一般動物題材的局限比較大,更多是加入一些仿古的題材,玉璧、玉環之類的。這些恰恰是翡翠所少有的雕刻題材。翡翠的題材呈現大多是以掛件、手鐲、飾品等形式出現的,而玉牌的形式在和田玉中出現的比較多。
從鑒賞角度來看,和田玉常見的顏色是碧色、白色。給人的感覺很舒服,顏色一般都是十分均勻的。在鑒賞和田玉的時候,看顏色,看質地的均勻,看錶面的油潤程度等,各個方面進行觀察,其實無論是這兩者中的哪一種,都是很有收藏價值的,根據自己的喜歡來決定就可以了。
❻ 玉、翡翠的鑒別簡單點的方法
買個查爾斯濾鏡鑒別染色
A貨是綠-灰色
染過色的B貨是紅-暗紅
買個古玩鑒別儀鑒別C貨
合成
碎裂
仿品
都可以檢驗出來
一套下來300元左右
❼ 翡翠和玉的區別是什麼呢怎麼鑒別的
玉的硬度在摩氏7左右,翡翠的硬度在摩氏12左右,翡翠屬於硬玉,和田屬於軟玉
翡翠的鑒定方法:
1、光澤。翡翠經強酸鹼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面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光澤變弱。
2、顏色。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B貨擴翡翠的顏色分布無層次感。
3、結構。翡翠受到強酸強鹼浸泡腐蝕後,有部分物質帶進帶出,在表面及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
4、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多數密度、折射率略低。
6、熒光性。無或弱至強的紫外熒光,熒光分布均勻或呈斑雜狀。
和田玉的鑒別:
光澤,和田玉光澤多為油脂或蠟狀光澤,給人有如凝脂般的感覺,非常有質感。
2.結構,和田玉顆粒細小,結構縝密,多為纖維交織的氈狀、絨狀結構,部分玉料較好的玉石,甚至於觀察不到玉內的結構。
3.透明度,和田玉多在半透明至不透明之間,多為微透明,在寶石和玉石之中算是比較差了,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透明度不高,玉石更顯渾厚穩重,因此透明度的鑒別需要結合其它因素考慮。
❽ 玉和翡翠如何區別
翡翠和玉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其實,翡翠確實是玉,但反過來說,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孕育、造就和發展了中國的傳統玉文化。
何謂「玉」?源源流長幾千年的中國玉文化對「玉」的定義非常寬泛,凡適合用於雕琢可以裝飾的美麗之石都可被稱做「玉」。但對於什麼是玉?什麼是翡翠?很多人感到困惑,它們有何區別?
玉是礦物集合體天然玉石的統稱。天然玉石的種類很多,由其各自化學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態。故天然玉石又分為硬玉和軟玉。
硬玉就是翡翠,產於緬甸。翡翠以其特有的成分和優良的質地,成為「玉中之王」,深受人們喜愛,軟玉就是硬度低於翡翠的天然玉石。我國目前出產的天然玉石基本上是屬於軟玉。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田玉,一種產自新疆的優質軟玉,其美麗的外觀、細膩溫潤的手感和它不菲的投資收藏價值,是中國玉中的佼佼者。
另外,岫玉、獨山玉、青田玉、雞血玉、壽山玉、青海翠、貢玉、綠松石等也都稱為玉,但其中部分稱為「石」可能更合適。
長久以來,人們混淆了翡翠和玉的概念,好象一提起玉就認為是翡翠。其實,翡翠確實是玉,但反過來說,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上等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徵,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
自古以來玉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❾ 如何鑒別玉石和翡翠
簡單的方法是:
一是看顏色。顏色是評估玉品質最重要的因素。顏色達到勻、陽、濃、正的玉為上品。「勻」是指均勻;「陽」是指色澤鮮明,給人以開朗、無郁結之感;「濃」是指顏色比較深;「正」是指沒有其他雜色混在一起。
二是看質地。玉是硅酸鹽在高溫和高壓下形成的多晶體礦物,其組成晶體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經過琢磨後的光滑程度、透明度及色調。因此,多晶體結構越細密,玉的質地就越好。
三是看透明度。透明度是與質地相輔相成的物理現象。質地越幼細,透明度就越高。如果玉的通透程度猶如玻璃一樣,其內晶體的細密程度就可以使光線直透而不受阻擋。
四是看後天加工。玉被開采出來時只是和礦石一樣,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工匠將石中的有色部分小心地切割出不同的飾物形狀,然後加工打磨和雕琢,經拋光上蠟,才能到市場上出售。加工中完全未經任何漂白褪色或染色處理的為「A」級,價值為最高;被漂白褪色的為「B」級,價值則次之;被染色的「C」級價值較低。優良的後天加工,可使玉錦上添花,價值倍增。
五看裂紋。玉上的裂紋可能是在開采或加工期間造成。有了裂紋後,無論其顏色、質地和透明度如何好,都會影響到它的價值。有時裂紋在其表面並不明顯,但在陽光下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到。尤其是被漂白褪色或被染色的玉,裂紋皆為常見現象。
在辨別玉質量的同時,還要防止人造仿玉的以假亂真。人造仿玉是用玻璃、塑膠等材料染色後製成。玻璃仿玉大多內含氣泡,色調鮮艷程度高,綠色帶有很強的亮光,顏色與真玉有別。塑膠仿玉比真玉輕,透明度極差,色調暗啞,與真玉相差甚遠。
下面介紹玉器的優劣、真假辨別方法:
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視察法
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放大鏡觀看
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祝你好運,祝你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