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檢驗噴塑塗層結合力
劃格法、沖擊、突杯等檢測,最簡單的就是噴一塊板彎曲試驗,但對厚度較厚的工件檢測不準,請用劃格法,用刀片劃1毫米方格用膠帶粘,看有沒有掉格的。
2. 如何測量陶瓷類塗層的結合力
劃痕試驗法是唯一廣泛應用於測量硬質薄膜- 基體界面結合強度的實用的檢驗方
法,安東帕大載荷劃痕儀RST是專門用於定量測定薄膜材料的機械性質專業設備。
首先應該觀察外觀,應無明顯缺陷(如漏鍍,起泡,凹坑,凸點等),檢測結合力,厚度是否符合工藝要求,鹽霧是否過關。還有檢測結合力測試,一般分為熱沖擊試驗和多次扭曲試驗,應無明顯起皮現象為宜!
4. 鍍層結合力檢驗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鍍層脆性是影響鍍層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在各種電鍍添加劑應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鍍層的脆性問題更加突出。因此對鍍層的脆性進行檢測,以保證鍍層質量和找到降低脆性的方案和開發低脆性鍍層是很重要的工作。 檢測脆性的原理是將鍍有待測鍍層的試片或圓絲,受力變形後出現裂紋時,觀察鍍層的狀態,常用的方法有杯突法、彎曲法、纏繞法等。 杯突試驗屬於儀器測試方法,為半定量測試,由於需要專業的設備和准備標準度片等,在電鍍工作現場是很少被用到的。在現場常用的方法是彎曲法、纏繞法等。 彎曲法是將鍍有鍍層的試片夾在虎鉗上,為了防止鉗口傷到試片,可以在鉗口墊上布料等軟片,然後對試片做90。彎曲,直至試片出現裂紋,注意鍍層在脆性較大時,不到90。就會出現裂紋,這時要記下彎曲的角度。如果90。一次沒有出現裂紋,則增加次數,並記下開始出現裂紋的次數,這些可以作為鍍層脆性程度的相對比較參數。有時需要用放大鏡觀察裂紋狀態。這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鍍層脆性與鍍層結合力混為一談。在結合力較差時,經過彎曲試驗,會出現鍍層脫落情況,這不一定是脆性引起的。因此,製作測試脆性的試片時,要保證鍍層與基體有良好的結合力。最好對試片進行化學除油後,再進行超聲波除油和電解除油,並進行強效的表面酸蝕和活化,再進行電鍍。 還有一種簡便的方法是取不同直徑的圓棒,在其上用鍍了鍍層的鐵絲或銅絲進行纏繞,通常是纏繞十圈或更多,用放大鏡觀察其表面鍍層開裂的情況,如果某一直徑沒有出現開裂,就改用直徑較小的圓棒來做,通過的直徑越小,則鍍層的脆性也就越小。 最為簡便的方法是將鍍了鍍層的試片拿在耳朵邊進行彎曲,聽其發出的變形時的聲音,脆性越大,變形脆裂的聲音越大。這種方法是很粗略的方法,並且試片要比較薄而又有一定的剛性。
5. 求助 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概念,檢測方法
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是指:在25℃,PCO2為5.32kpa(40mmHg)情況下,每100ml血漿中HCO3-所含CO2的量。CO2CP為血液的鹼儲備,是反映機體酸鹼平衡失調的重要指標。
二氧化碳結合力參考值:成人 22~31mmol/L、兒童 18~27mmol/L
二氧化碳結合力的臨床意義;
⒈ 降低:①見於代謝性酸中毒,如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使酸性代謝產物增多;急、慢性腎功能衰竭,酸性代謝產物排泄障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輸入或攝入過多酸性物質;以及嚴重腹瀉,鹼性腸液丟失過多等導致酸中毒。②呼吸性鹼中毒,如腦炎,癔病等由於呼吸加深加快,換氣過度,排出CO2過多,使CO2CP降低。
2.升高:見於①呼吸性酸中毒,如阻塞性肺氣腫,呼吸道梗阻,呼吸麻痹,肺不張,肺纖維化等,由於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導致CO2滯留,HCO3-代償性升高。②代謝性鹼中毒,如頻繁嘔吐或胃減壓使胃酸大量丟失或攝入過多鹼性葯物,使血漿HCO3-增加,CO2CP升高。
檢測:血漿CO2結合力氣量儀
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科標可以檢測
6. 如何測量塗層的結合力
有好幾種方法。常見的如下:
畫格法:分"X"和"#"兩種。
拉拔測試儀。
其中第一種是定性測試,實驗結果以等級區分但無具體附著力數值。如"X"法,在重防腐行業的環氧塗層,至少大於3級方可接受;
第二種是定量測試。實驗結果可得到具體讀數,並可顯示塗層與底材,塗層與塗層間的結合力狀況。
7. 總鐵結合力的測定
建立一種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的鉻天青B血清總鐵結合力的直接測定法。方法 在pH4.5的條件下,結合鐵從轉鐵蛋白釋放,鉻天青B與血清中的鐵和過量的鐵標准液發生顯色反應,再加入鹼性緩沖液,在pH7.8的條件下,轉鐵蛋白從鐵和鉻天青B復合物中吸引鐵與其結合,溶液的吸光度值下降與血清總鐵結合力濃度呈正比。對反應條件和方法性能進行系統研究。結果 顯色絡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為630nm,線性可達130.0μmol/L,回收率為98.3%~99.2%,批內變異系數為2.7%,批間變異系數為3.8%,與碳酸鎂作吸附劑的手工比色法比較有良好相關性,回歸方程為Y=0.994X+0.40,r=0.993。70例健康成人血清總鐵結合力含量為51.3~76.3μmol/L。結論 該法試劑穩定,具有操作快速、靈敏、簡便和結果准確等優點,適宜於血清總鐵結合力的手工測定和自動化分析。
8. 膠粘劑粘結力測試方法
常用的是拉伸強度、剪切強度和剝離強度等。
剝離,是膠粘製品接頭常見的破壞形式之一。何謂剝離,形象地說,就像宰殺牛羊時剝皮的那樣,把兩個被粘物互相剝開來。
剝離和扯離不同之處在於:剝離是從界面的邊緣開始的,而扯離是整個黏合面同時受力。
其特點是:膠接接頭在受外力作用時,力不是作用在整個膠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頭端部的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這個區域似乎是一條線,膠黏劑所受到的這種應力,就是我們所講的線應力。
當作用在這一條線上的外力大於膠黏劑的膠接強度時,接頭受剝離力作用便沿著膠接面而發生破壞。
剝離力的單位是牛頓每米,根據試樣的結構和剝離結構的不同,它又分為:90度剝離強度試驗;180度剝離強度試驗;T形剝離強度試驗;Bell剝離強度試驗(浮滾剝離)。
接(粘合、粘接、膠結、膠粘)是指同質或異質物體表面用膠粘劑連接在一起的技術,具有應力分布連續,重量輕,或密封,多數工藝溫度低等特點。
膠接特別適用於不同材質、不同厚度、超薄規格和復雜構件的連接。膠接近代發展最快,應用行業極廣,並對高新科學技術進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響。因此,研究、開發和生產各類膠粘劑十分重要。
9. 薄膜與基體界面結合力的測試方法有哪些
薄膜技術在表面工程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薄膜與基體的界面結合強度在薄膜制備和應用過程中常常起著關鍵甚至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基體拉伸法對薄膜與基體的界面結合力進行評價,研究該方法在薄膜/基體界面結合力評價方面的適用性。分別用溶膠凝膠法和不同溫度熱處理法在鈦金屬表面制備了不同厚度及彈性模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二氧化鈦薄膜;對測試結果利用改進後的理論模型,計算界面結合強度;最後用ANSYS軟體模擬了不同厚度和彈性模量的塗層在基體拉伸情況下的受力情況。 結果表明: 500℃和800℃加熱1小時所形成的氧化層拉伸後的裂紋形貌與界面結合強度有關。500℃所形成氧化層較薄,與基體的結合強度高,大於970 MPa,裂紋方向與載荷軸向呈±45°;而800℃形成的氧化層較厚,與基體的結合強度差,小於495MPa,裂紋基本與載荷軸向垂直。 溶膠凝膠法制備的塗層,隨著提拉次數的增加,塗層厚度增加,試樣拉伸後出現的裂紋不規則情況也隨之嚴重;提拉不同次數制備的塗層的界面結合力基本在一個數量級上,但結果明顯較實際情況偏大。 利用ANSYS建立受力模型,討論了塗層厚度和彈性模量對界面結合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基體拉伸法適用於評價脆性薄膜,尤其是薄膜彈性模量遠遠大於基體的彈性模量的薄膜/基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