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跳高的訓練,有哪些技巧可尋
關於跳高的操練,有哪些技巧可尋?
身體操練
是操練的重要內容之一。身體操練水平的開展是把握和進步運動技能的根底,是大負荷操練的物質確保,是不斷進步運動成績的先決條件。身體操練有以下內容:速度操練有一般速度和專項速度。一般速度30—6m重復跑、100—150m,重復跑、30—60m追逐跑;專項速度有弧線跑30m計時,全程助跑計時,後四步助跑計時,下坡跑接弧線跑20m,下坡跑度弧線跑20m,,快速擺臂擺腿的仿照操練,快速起跳操練。
技能操練
在教育和操練中重復進行,技能操練中應包含學習把握跳高的根本技能和一些首要環節的動作,但應側重於進一步改善技能細節,不斷完善整個技能的節秦,進步技能水平。在操練中應採用簡化的操練和專門輔佐手法,各個技能環節分別操練,逐個改善,並進行很多的完好技能操練,進一步增強肌肉感覺和領會技能動作。
跳高訓練方法:
1、 爆發力訓練:訓練時應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結合,訓練的主要方法是進行中等重量的負重練習,如負重提踵、負杠鈴原地跳、負重弓箭步走等;在發展快速力量的同時,也要進行大重量的負重練習,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練習有負大重量蹲起等。並且要同跑和放鬆練習結合起來進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較安全。
2、彈跳力訓練: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能有效發展彈跳力,其主要練習有:
1、一般跳躍練習:單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
2、跳躍障礙練習:跳躍欄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練習,效果非常顯著,簡單易行)、摸高練習等。
3、腰腹肌訓練: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負重仰卧起坐、負重俯卧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 助跑採用側面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桿後,向桿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過桿時,軀干向橫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桿後,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沖。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錯誤糾正:
1:彈跳力不夠,應加強彈跳練習。
2:起跳點太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用跨越式就行,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跳遠訓練方法:
跳遠技術環節主要包括: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己經形成了對"助跑與起跳的銜接"是整個跳遠教學關鍵的這么一個傳統認識。不可否認,助跑與起跳的銜接的確在跳遠技術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許多優秀跳遠運動員在整個運動生涯中,花在這一技術上面的時間也是最多最難有效掌握的,但這僅僅是針對專業運動員而言的。由於我國傳統體育教材深受競技運動的影響,也就相應形成這么一個傳統的認識,並沒有充分考慮到中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與效果。筆者認為:同一個運動項目,在中小學教學的重點把握上和專業運動隊訓練重點的把握上有時不一定是相一致的。根據我們平時的教學發現,在跳遠技術的教學中,由於受課時等因素的限制,對於提高學生成績,改善學生動作效果最好、最容易產生效益的是對"騰空"這一技術環節的掌握上。尤其是對於初學者,看似簡單的助跑起跳技術,其實糾正起來很難(這也是許多優秀運動員在比賽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而看似復雜的騰空技術,反而容易糾正克服。下面,我僅就騰空技術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來談談本人教學中的體會,供同行們參考。
據相關科學研究,蹲踞式姿勢旋轉力矩為0.44kg·m,挺身式為1.2kg·m,走步式為1.8Kg·m。因此,優秀男子跳遠運動員大都採用走步式以減少向前的旋轉。而中小學跳遠教學中,主要以蹲踞式姿勢為主 (高中部分年級男生為挺身)。所以向前旋轉是中小學跳遠教學中騰空技術環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解決好這一關鍵環節就能很好地提高跳遠技術教學的實效性。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了解身體前旋產生的原因。
一、身體前旋的原因
1.起跳時身體過於前傾。當學生完成起跳,起跳腳著板後產生的制動使下肢向前的運動速度相對位於上體。如果腿和兩臂的擺動不積極,就容易造成上體的前傾,形成前旋。
2.起跳時低頭含胸,在起跳蹬伸的同時必須要抬頭挺胸。頭部的運動對於整個身體的運動、平衡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知道體操動作中的前空翻須低頭含胸屈腿,使身體容易產生前旋。而跳遠則反之,在起跳時必須抬頭才能挺胸,從而避免身體前旋。對於挺身式跳遠而言,過早地向前收起跳腿,沒有形成"挺胸展故"姿勢,也是造成前旋的主要原因之一。
3.急於做著地動作。從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來看,騰空後身體對失去支撐後不是後仰,而往往是屈體前趴,急於做著地動作。尤其是初學者更是如此。這就很容易造成身體的前旋。
二、身體前旋的糾正方法
1.多做起跳成騰空步練習。讓學生體會騰空後,頭和上體的姿勢。起跳可分為上一步起跳和助跑三至五步起跳,同時注意手臂的向上擺動。
2.多做立定跳遠拋體練習。做這一練習時在沙坑上放一跳高海綿墊。腳蹬離坑沿做立定跳遠向前拋體,兩腿須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同時落在海綿墊子上。
3.助跑墊上拋體。四至六步助跑單腿起跳(與跳遠助跑起跳相同)後向前拋體,兩腿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部同時落地。
當然,跳遠的落地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落地時需減少身體重心軌跡與足跟落點距離是落地技術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以良好的空中動作為基礎。以上三個糾正練習不但可以克服空中前旋的問題,同時也是為跳遠落地動作專門設計的,對跳遠的落地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❸ 跳高需要的訓練有哪些
跨越式跳高是一種最簡單的跳高姿勢。由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動作這四個技術環節組成,現給你一一說明:
第一是助跑,斜線助跑(與橫桿約成30度),跳高的助跑要求有節奏,有彈性,最後幾步稍降重心(利於起跳),步點要准(便於發揮助跑速度)。起跳點距離橫桿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有兩腳左右的距離即可)
第二是踏跳,踏跳時要注意踏跳腿以後腳掌先著地,過渡到前腳掌,完成快速支撐踏跳,同時兩臂同時上擺,重心稍後仰。
第三是過桿動作,跨越式跳高,擺動腿要積極上抬跨越橫桿。擺動腿過桿的同時,踏跳腿跟著快速上抬過桿,擺臂協調用力。
第四步落地,利用慣性落地,同時注意緩沖,避免受傷。平時要多加強助跑(高重心有彈性,落點要准確,一定要測量好步點)和加強爆發力的專項訓練:爆發力的專項訓練手段有很多如:負重半蹲、深蹲、蛙跳、跨跳、負重跑、牽引跑等。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❹ 怎樣鍛煉才能跳得更高
1、負重短跑訓練,提高腿部爆發力。兩只手都拿一個啞鈴,啞鈴不宜過重也不能太輕,接下來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100米。多多重復,百煉成鋼。
2、單腿上下蹲。練右腿肌肉,左腿抬起,雙手向前伸直,再進行上下蹲的動作,
3、練左腿肌肉也是一樣的。剛開始練習比較困難,可以用手扶住牆壁使自己保持平衡。
4、硬直上樓梯。硬直上樓梯也叫僵屍上樓梯,這個練習方法很簡單,在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練習,上樓梯的時候不要屈膝,腿伸直,用前腳掌走,感受小腿的拉伸。
5、踮腳尖。連續的踮腳尖,腳踮起來放下,連續做20個以上就會感覺到小腿酸痛,發熱,肌肉經蹦。這個反法不僅可以提高彈跳力,還可以瘦小腿,隨時隨地都能做,在公交上面可以做,在地鐵裡面也可以做。
(4)簡單的跳高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鍛煉跳得更高的注意事項:
1、鍛煉
彈跳力增加是靠付出努力增加的,要注意的是不要過量鍛煉,會增加肌肉損傷,造成肌肉過度鍛煉,不要加量鍛煉,合理安排,自然增加。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時會增加快點,有時要放慢腳步,合理搭配。
2、保護
在冬天,天氣寒冷,注意保暖,防寒,增加腿部保暖,在鍛煉時出現肌肉酸痛時應停止鍛煉,馬上休息,後去看醫生。
❺ 如何訓練跳高
練習助跑技巧。跳高運動員通過助跑過程累積起跳所需的動能。因此,正式練習過桿前,你首先要完善助跑技巧。先在無桿條件下進行助跑模擬練習。使用的墊子必須和正式過桿時使用的體操墊一樣。
(5)簡單的跳高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跳高,田徑運動跳躍項目之一。又稱急行跳高。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騰空過桿與落地等動作組成,以其最後成功地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計算成績並以此判定名次。
過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亦稱「東方式」)、滾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運動最初起源於英國,是從體操項目中派生出來的。
1864年,英國首先將跳高列入田賽比賽項目,英國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簡單的跳高姿勢)跳過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於1896年首屆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跳高於1928年開始正式列入奧運會項目。剪式跳高起源於美國。
跳高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在歐美地區開始普及,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過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滾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於技術類型不同,運動員在完成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各動作方法上各有差異。
助跑使人體產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時的支撐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動作。背越式跳高採用的是弧線助跑,距離長,速度快,動作自然。其他姿勢一般都採用直線助跑,距離短,速度較慢,身體重心低。起跳是人體在助跑後,迅速轉變運動方向向上騰起,為過桿做好准備。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時,起跳腿是在遠離橫桿一側起跳。
俯卧式和滾式跳高時,起跳腿是在近於橫桿一側起跳。背越式為曲腿擺動,其他姿勢一般為直腿擺動。背越式過桿時,身體由側對橫桿轉向背對橫桿,然後以手臂、頭、肩順序過桿;髖部在桿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勢。身體過桿後,收腹舉腿,用背部落在海綿包上。
俯卧式過桿時,擺動腿先擺過桿,身體在桿上沿縱軸翻轉成俯卧姿勢,隨即轉頭潛肩,起跳腿後伸外翻,最後落地。過桿動作分為「平翻式」和「潛入式」兩種。背越式、俯卧式姿勢因過桿時人體重心離桿較低,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較優越的過桿方式。而背越式又較俯卧式易於掌握。跳高作為一種游戲活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
在古代日爾曼人中曾盛行過跳躍橫排馬匹的比賽,非洲的圖西人還曾有過利用厚木頭的跳板或石頭踏跳進行的跳高游戲。跳高作為比賽項目始於愛爾蘭和蘇格蘭。1800年,跳高以列為蘇格蘭運動會的比賽項目。19世紀60年代以後跳高在歐洲和美洲開始普及。在這以後,隨著運動員的速度力量素質的不斷改進和提高,跳高成績也在不斷地提高和發展。
❻ 怎麼練習跳高
練習跳高的方法:
1、爆發力訓練:訓練時應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結合,訓練的主要方法是進行中等重量的負重練習,如負重提抬腳尖、負杠鈴原地跳、負重弓箭步走等;在發展快速力量的同時,也要進行大重量的負重練習,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練習有負大重量蹲起等。並且要同跑和放鬆練習結合起來進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較安全。
2、彈跳力訓練: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能有效發展彈跳力,其主要練習有:1、一般跳躍練習:單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2、跳躍障礙練習:跳躍欄架、跳深、摸高練習等。
3、腰腹肌訓練: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負重仰卧起坐、負重俯卧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6)簡單的跳高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跳高,田徑運動跳躍項目之一。又稱急行跳高。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騰空過桿與落地等動作組成,以其最後成功地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計算成績並以此判定名次。
過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亦稱「東方式」)、滾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運動最初起源於英國,是從體操項目中派生出來的。1864年,英國首先將跳高列入田賽比賽項目,英國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簡單的跳高姿勢)跳過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於1896年首屆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跳高於1928年開始正式列入奧運會項目。剪式跳高起源於美國。
跳高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在歐美地區開始普及,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過桿技術有跨越式、剪式、滾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於技術類型不同,運動員在完成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各動作方法上各有差異。助跑使人體產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時的支撐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動作。背越式跳高採用的是弧線助跑,距離長,速度快,動作自然。
其他姿勢一般都採用直線助跑,距離短,速度較慢,身體重心低。起跳是人體在助跑後,迅速轉變運動方向向上騰起,為過桿做好准備。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時,起跳腿是在遠離橫桿一側起跳。
❼ 怎樣才能跳得高
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彈跳力(leaping ability )術語。 指籃球、跳水運動員在跳板、跳台起跳時兩腿做蹬伸動作與軀乾和兩臂配合所爆發的一種力量。它使運動員向上運動。彈跳力量通過運動員的髖、膝、踝關節屈伸動作,以及腰背、腿肌群和兩臂的協同用力,給予跳板或跳台以作用力,使跳板(台)產生一個與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傳遞給運動員,使運動員獲得向上的加速度,而跳起騰空。彈跳力越好,起跳越高,完成跳水動作越有利。為此,應加強有關肌肉、關節快速收縮、屈伸能力和協調性的訓練。訓練手段可採用半蹲、深蹲、登台階、直腿跳、縱跳、跳深,以及彈板、彈網,水陸結合,發展腰、腹、背、髖、膝肌群的力量來提高運動員的彈跳力。
❽ 跳高訓練方法與技巧
1、雙腳打開大約與肩同寬,用前腳掌著地。
2、膝蓋輕松彎曲,跳躍的時候上身保持直立,跳之前如果彎得過低,使用到的是屬於慢肌纖維的後背肌肉,不具爆發力,也可能導致長期的下背疼痛。
3、上半身保持直立,可以強迫自己使用比後背肌群更強而有力的腹肌,跳的時候,臀部往上提。
4、雙臂也相當重要,膝蓋彎曲時,雙手大約放在口袋的位置,而跳出去時,應自然擺動雙臂向上帶動,使自己能跳得更高,著地時也要有好的緩沖,不能直接讓腳踝或膝蓋直直落下。
5、進行短程助跑彈性跳板起跳練習,不斷訓練自身身體素質,保證一定的運動量。
6、向弧線過渡時比較平緩自然,可以避免停頓或減速,弧線曲率由大變小,使身體逐步加大內頻。
最後一步與橫桿約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證人體在騰空後,有一個適宜的相對於橫桿的垂直位移距離。
❾ 跳高訓練的方法和技巧,你有哪些了解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說到跳高,就要說到其他運動了,實際上,撐桿跳,顧名思義就是用細桿子支撐地面,彈跳身體,跳過幾米高的橫桿。因此,想要在撐桿跳高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必須跳得足夠高,也就是說運動員要足夠輕才能跳得更高。在日常鍛煉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鍛煉我們的身體形狀,並保持我們的身體處於相對對稱的狀態。
既要有適當的肌肉力量,又要有輕盈的身體,才是最好的狀態。做瑜伽:瑜伽本身的目的就是激活身體的筋骨,塑造自己。長期堅持做瑜伽有助於我們塑造一個滿意的體型。要做好撐竿跳高,當然首先要掌握撐竿跳高的技術動作,規范自己動作的每一個細節,在動作上做到有紀律、有標准。撐桿跳有持桿沖刺、持桿起跳,都要求運動員精準,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❿ 怎樣練跳高彈跳力
提高彈跳力的六種訓練方法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1/4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第六項:蹲跳
這一項每周只練習一次
1. 站立,懷抱籃球於胸前。
2. 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腳尖,大腿需保持90度。
3. 跳起至8-13cm,一定要保持步驟2的姿勢。
4. 著地,完成一下。
5. 如果要跳15下的話,1-14需跳於8-13cm,第15下,需盡全力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