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艾滋病的檢測辦法是什麼
由於AIDS是一種新的疾病,對其了解正在逐步深入。對AIDS的診斷標准、臨床分期、症狀表現、機會性感染、病程及預後等的認識,均隨AIDS研究的不斷推進而不斷深入。
一、AIDS的潛伏期
HIV從侵入人體到出現AIDS臨床症狀的時間稱為AIDS的潛伏期。最早認為約為幾個月到1年,後來大多數專家認為可能是5~8年,最近又發現了少數感染HIV者10多年仍無臨床症狀者,因此目前提出AIDS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因人而異,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狀態、HIV的種類、數量、致病強度、感染途徑等。
二、AIDS的檢測辦法及窗口期
對傳染病的診斷比較理想的辦法是在患者體內檢測出該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瘧疾要查到瘧原蟲,結核要找出結核桿菌。但有些病原微生物一旦侵入人體後,就立即與人體的體細胞融合在一起,因此較難檢測到病原微生物本身,則代之以抗原檢測。然而感染了HIV後,HIV及抗原檢測在臨床診斷中均難以實施,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是HIV感染者血清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即HIV侵入人體後,與其他病原微生物一樣,HIV也能激起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抗體(但這種抗體消滅不了HIV病毒),這種特異抗體可在HIV感染者的體液中檢測出。從HIV侵入人體到抗體的形成有一個免疫應答過程,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就稱為「窗口期」。顯然,在「窗口期」內,是無法通過檢測特異性抗體的方法來檢查出HIV的。現在認為大多數受HIV感染者,其「窗口期」在2周到4個月之間。
三、AIDS的分類及主要臨床表現
198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把AIDS的臨床表現分為以下四類:
1.急性HIV感染,患者臨床表現為一過性的發熱、感冒樣症狀,無特異性,血清HIV抗體陽性。
2.無症狀的HIV感染狀態,HIV陽性,無任何臨床症狀,即處於AIDS的潛伏期。
3.持續的全身淋巴結腫大。
4.有非特異性的全身臨床症狀。這一類包括了多個亞型,如A亞型主要是指發熱、腹瀉、體重減輕等全身非特異性症狀;B亞型主要是指痴呆、周圍神經病變等症狀。但這一類主要還是表現為所有AIDS者最終都要經歷的機會性感染。
所謂機會性感染,是指許多病原微生物對免疫功能無缺損者並不致病,當病人由於某種原因免疫功能受損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原本不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就乘機侵入人體並引起疾病。HIV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到一定程度時,常引起的機會性感染或稱條件性感染有:卡氏肺囊蟲性肺炎、隱孢子蟲腹瀉、皰疹病毒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弓形體病、結核、卡波希氏肉瘤等,防不勝防,最終引起患者全身衰竭、死亡。
㈡ 艾滋病抗體的檢查方法
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檢測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方法,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首先做初篩試驗,如果為陽性,再做確認試驗,確認試驗陽性才可診斷為艾滋病病毒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1病原檢測病原檢測主要指用病毒分離培養、電鏡形態觀察、病毒抗原檢測和基因測定等方法從宿主標本中直接檢測病毒或病毒基因。由於前兩種方法難度大,且需要特殊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僅抗原檢測和RT-PCR(反轉錄-PCR)可用於臨床診斷。
2 抗體檢測血清中HIV抗體是判斷HIV感染的間接指標。根據其主要的適用范圍,可將現有HIV抗體檢測方法分為篩檢試驗和確證試驗。
3 確證試劑篩檢實驗陽性血清的確證最常用的是Western blot(WB),由於該法相對窗口期較長,靈敏度稍差,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只適合作為確證實驗。隨著第三代和第四代HIV診斷試劑靈敏度的提高,WB已越來越滿足不了對其作為確證實驗的要求。FDA批準的另一類篩檢確證試劑是-免疫熒光-試驗(IFA)。IFA比WB的成本低,而且操作也相對簡單,整個過程在1-1.5小時內即可結束。此法的主要缺點是需要昂貴的熒光檢測儀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來觀察評判結果,而且實驗結果無法長期保存。現在FDA推薦在向WB不能確定的供血員發布最終結果時以IFA的陰性或陽性為准,但不作為血液合格的標准。
4篩檢試驗篩檢試驗主要用於對供血員進行篩查,因此要求操作簡便,成本低廉,而且靈敏、特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篩檢方法仍然是ELISA,還有少數的顆粒凝集試劑和快速ELISA試劑。ELISA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操作簡單,僅需要實驗室配備酶標儀和洗板機即可應用,特別適合於試驗室大規模篩檢使用。顆粒凝集實驗是另一種操作簡單方便,成本低廉的檢測方法,該方法結果可通過肉眼判定,靈敏度很高,特別適合發展中國家或大量篩選供血員時使用,缺點是必須使用新鮮樣品,特異性較差。8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斑點印跡檢測(Dot-blot assay)是一種快速ELISA(Rapid ELISA)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極為簡便,過程短暫,整個過程多數在5-10分鍾內甚至3分鍾內即可結束,但該法比ELISA和顆粒凝集試劑昂貴得多。金免疫測定是以膠體金為標記物,以硝酸纖維素膜為載體的固相免疫測定,分為滲濾和層析兩種形式。用於HIV抗體檢體金試紙條屬於金免疫層析,且大多數為間接法及雙抗原夾心法,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但都簡單而快速,數分鍾即可得出結論,不需儀器設備,操作人員不需特殊訓練,試劑穩定,適用於單份測定等。
㈢ 艾滋病檢測有幾種方法
現階段我國共用三種檢測方式在:
第一種:到醫院檢測(最好到當地三甲醫院)需等待檢測結果。
第二種:私密自檢,通過在tian貓或j東用檢測試紙自己進行檢測(ai wei DPP等產品)最快20分鍾出結果。
第三種:專業機構送檢,自己在家採集樣本快遞到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再通過網路查詢結果;如:ai wei唾液採集器 1+1聯檢服務(包含唾檢和尿檢兩種產品),3-7個工作日出結果。
㈣ 怎麼檢測艾滋病
(1)艾滋病檢測首先進行的是抗體初篩檢測。
如果初篩檢測結果為「陽性」,一定要進一步做確證試驗,才能確診。
(2)常用篩查試驗方法包括酶聯免疫吸附實驗、化學發光實驗、免疫熒光實驗、快速檢測實驗。
也可以使用抗原抗體篩查實驗,即在抗體檢測基礎上加入抗原檢測,窗口期比僅用抗體檢測提前1周。
(3)篩查試驗陽性不是最終結果,需要進一步確證,常用方法包括抗體免疫印跡實驗、條帶或線性免疫試驗,也可用核酸試驗進行確證(包括定量和定性試驗)。
㈤ 艾滋病哪些方法能查出
我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4)
5.1.2 篩查方法
5.1.2.1 常用的篩查方法是酶聯免疫試驗(ELISA)
目前國內外主要使用第三代(雙抗原夾心法)試劑,少數使用第二代試劑。血源篩查仍以第三代ELISA為主,國際上有些國家和地區已將線性免疫酶測定(第四代ELISA試劑)用於血源篩查。第四代ELISA試劑是最近發展起來的HIV抗原抗體聯合測定試劑,可同時檢測P24抗原和抗HIV-1/2抗體。與第三代抗HIV-1/2試劑相比,檢出時間提前了4~9.1d。其優點在於能同時檢測抗原抗體,降低血源篩查的殘余危險度。
5.1.2.2 快速檢測(RT)及其它檢測
隨著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進展,及對無症狀HIV感染者提供自願咨詢檢測(VCT)的迫切需求,簡便、快速的HIV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PA是HIV血清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是將HIV抗原致敏明膠顆粒作為載體,與待檢樣品作用,混勻後保溫(一般為室溫)。當待檢樣品含有HIV抗體時,經抗原致敏的明膠顆粒與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根據明膠顆粒在孔中的凝集情況判讀結果。PA試劑有兩種,HIV-1和HIV-2抗原共同致敏的PA試劑(AFD HIV-1/2 PA),已經我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注冊批准;HIV-1、HIV-2抗原分別致敏的PA試劑(SERODIA-HIV-1/2)可初步區分HIV-1型和HIV-2型,目前我國尚未引進。
(2)斑點EIA或稱斑點ELISA(dot-EIA):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將HIV抗原滴在膜上成點狀,即為固相抗原。加血清樣品作用,以後步驟同ELISA。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反應時間在10 min以內,使用抗原量少。
(3)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與斑點EIA相似,也是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區別在於不用酶標記抗體,而代之以紅色的膠體金(或膠體硒)A蛋白,用滲濾法作為洗滌方法。試劑穩定,可室溫長期保存。試驗時不需任何設備,迅速、簡便、特異性較好,敏感性約相當於中度敏感的ELISA,適用於應急檢測、門診急診個體檢測。目前已有在國內被SFDA批准注冊的國外進口試劑和國內產品。一般可在1030min內判讀結果。
(4)艾滋病唾液檢測卡:在硝酸纖維膜上包被人工合成的HIVgp41/gp36蛋白抗原,可同時檢測含在唾液中的HIV-1/HIV-2抗體,原理為酶免疫間接法。主要檢測唾液中的HIV IgA與IgG抗體,敏感性特異性與ELISA相近,可避免靜脈穿刺。但樣品預處理時間長且售價較高。以唾液為樣品測定HIV抗體的ELISA、免疫印跡法(WB)試劑已經美國FDA批准。
(5)其它快速篩查試驗方法:家庭HIV檢測(Home Access System)等。
5.1.2.3 尿液HIV抗體檢測
1996年美國FDA首次批准HIV-1尿液ELISA試劑,我國也正在研製尿液HIV抗體檢測試劑。主要適用於靜脈注射毒品(IDUs)人群和其它高危人群的大面積流行病學調查、監測。篩查陽性者仍需采血做確認試驗才能確定。
5.1.3 篩查試驗
根據檢測目的選用符合要求的篩查試劑對樣品進行初篩和重復檢測(復檢)。
5.1.3.1 初篩試驗:以第三代ELISA(雙抗原夾心法)為例。
(1)實驗准備:試驗開始前將試劑和樣品放置在室溫(1823℃), 按實驗室SOP做好試劑准備。
磷酸鹽緩沖液:若液體內有結晶,應放置在37℃直至溶解,用蒸餾水1:25稀釋濃縮液,4℃保存2周。
TMB底物液:使用前配製,TMB液和過氧化脲液等量混勻。
1M硫酸終止液:85 ml蒸餾水中加入5 ml濃硫酸。
備好試劑盒、待檢樣品和外部對照質控血清後,按試劑盒說明書以及質控和安全防護要求進行篩查檢測。
(2)實驗操作
①裝好所需使用數目的孔條,每孔均加入100μl樣品稀釋液。設3個陰性對照孔,1個HIV-1陽性對照孔,若需要可再設1個HIV-2陽性對照孔。
②每孔加入50μl待檢樣品及對照(對照要後加),未用孔用樣品稀釋液加滿以溶解結合物球,以免堵塞洗板機孔。可震搖15S,37±2℃孵育60±5min。
③置洗板機上洗滌6遍(用洗液將反應孔完全加滿,靜置3060S,共洗滌6遍,洗完後孔上方及底部不應殘存液體,禁止在濾紙上拍干)。
④每孔加入100μl底物液,勿攪動,室溫避光孵育30±2min。
⑤每孔加入100μl 1M硫酸終止反應,充分混勻。
⑥在2h內置於酶標儀讀數,單波長450nm,或雙波長450/630nm測OD值。
(3)實驗結果
①陰性對照(NC),HIV-1陽性對照(PC1),HIV-2陽性對照(PC2)
NC 必須<0.25方可用,排除NC≥0.25的值,計算NC平均值。
NC界限范圍:0.6倍NC均值<NC<1.4倍NC均值。
②符合以下條件的實驗成立:
兩個以上的NC可用。
PC1-NC均值 ≥ 0.4,PC2-NC均值 ≥ 0.4
③Cut off值 = 陰性對照均值 + 0.100
小於Cut off為陰性,大於或等於Cut off為陽性
(4)報告:對呈陰性反應的樣品,可由實施檢測的實驗室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對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須進行復檢,不能出陽性報告。
5.1.3.2 復檢試驗:對初篩呈陽性反應的樣品用原有試劑和另外一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篩查試劑重復檢測。如兩種試劑復測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均呈陽性反應,或一陰一陽,需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進行確認
5.1.4 初篩試驗結果的報告
對HIV抗體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者可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可用附表1);對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者不能出陽性報告,可出具「HIV抗體待復查」報告(附表1)。
5.1.5 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樣品的轉送
如需送上級實驗室進行復測或確認,需要填寫「HIV抗體復測送檢單」(附表2),經1名檢驗人員和1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審核簽字。送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再轉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或在本實驗室復檢後直接送確認實驗室。
5.1.6 對篩查陰性和陽性者,均需做好檢測後咨詢。
5.2 HIV抗體確認試驗
5.2.1 確認試驗的試劑
必須是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准、在有效期內的試劑。
5.2.2 確認試驗方法
包括免疫印跡試驗(WB)、條帶免疫試驗(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澱試驗(RIPA)及免疫熒光試驗(IFA)。國內常用的確認試驗方法是WB。
5.2.3 確認檢測流程
有HIV-1/2混合型和單一的HIV-1或HIV-2型。先用HIV-1/2混合型試劑進行檢測,如果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1抗體陽性;如果不滿足陽性標准,則判為HIV抗體檢測結果不確定。如果出現HIV-2型的特異性指示條帶,需用HIV-2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HIV-2的抗體確認試驗,呈陰性反應,報告HIV-2抗體陰性;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並將樣品送國家參比實驗室進行核酸序列分析
5.2.5 確認試驗結果的判定
下面是我國使用WB確認HIV感染的判定標准和判定結果的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中還應參照所用試劑盒說明書綜合判定,遇疑難情況應報上級實驗室解決。
5.2.5.1 HIV-1抗體陽性(+)
至少有2條env帶(gp41和gp160/gp120)出現,或至少1條env帶和p24帶同時出現。
5.2.5.2 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同時符合以下2條標准可判為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1)符合WHO陽性判定標准,即出現至少2條env帶(gp36和gp140/ gp105)。
(2)符合試劑盒提供的陽性判定標准。
5.2.5.3 HIV抗體陰性(-)
無HIV抗體特異帶出現。
5.2.5.4 HIV抗體不確定(±)
出現HIV抗體特異帶,但不足以判定陽性。
註:①HIV-1抗體特異帶包括:env帶:gp160/gp120、gp41;gag帶:p55、p24、p17(或p18);pol帶:p66(或p65)、p51、p31。②HIV-2抗體特異條帶包括:env帶:gp140/gp105、gp36;gag帶:p56、p26、p16;pol帶:p68、p53、p34。(由於使用的毒株不同,HIV-2 env帶也可為gp125/gp80、gp36)。
5.2.5 HIV抗體確認試驗結果報告
確認試驗由確認實驗室根據檢測結果出具「HIV抗體確認檢測報告單」(附表3),報告HIV抗體陽性(+)、HIV抗體陰性(-)及HIV抗體不確定(±)。
5.2.5.1 符合HIV-1抗體陽性判斷標准,報告「HIV-1抗體陽性(+)」,並按規定做好檢測後咨詢、保密和疫情報告工作。
5.2.5.2 符合HIV抗體陰性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近期有高危行為,如性亂、注射毒品等,或有急性流感樣症狀等情況,為排除因「窗口期」而出現的假陰性結果,建議高危行為後3個月時再做抗體檢測。也可進行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檢測,作為輔助診斷。
5.2.5.3 符合HIV抗體不確定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不確定(±)」,在備注中應註明「3個月後復檢」,同時進行以下處理:
(1) 隨訪復檢:每3個月隨訪復檢1次,連續2次,共6個月。如果檢測時暴露時間已超過3個月,則在3個月後隨訪1次即可。將前後2份樣品同時檢測,仍呈不確定或陰性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在隨訪期間發生帶型進展,符合HIV抗體陽性判定標准則報告HIV-1或HIV-2抗體陽性。
(2) 必要時可做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測定,但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依據,確認報告要依據血清學隨訪結果。
5.2.6 發出確認報告的同時要做好檢測後咨詢。
5.2.7 HIV抗體確認報告由1名具有高級衛生技術職稱的人員復核簽字,按原送檢程序反饋。如確認對象戶口不屬於本轄區,確認報告應同時抄送HIV感染者戶口所在地的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其它系統確認的地方人員(包括本地和外地),也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報告。
5.2.8 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難以確認的樣品,送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確認。同一受檢對象的樣品在不同實驗室得到不一致的確認結果時,由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和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審評及技術指導專家組予以仲裁。
㈥ 艾滋病病毒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你好,艾滋病的檢測方式大約分為以下三種:
1、是通過免疫的方法.即通過一個機器來自動檢測這種抗體.具有簡單、應用廣等優勢。它可以不受場地、規模的限制,甚至有些朋友在家裡就可以操作,就是我們常說的快速診斷法。這種技術的特點,就是非常直觀,任何人經過短期的培訓,都可以判斷出正確的結果。這種快速的診斷方法在一般情況下,20分鍾就可以做出診斷。我們通過檢測血清里的抗體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2、通過尿液、唾液、口腔粘膜等分泌液檢測:用這種方法檢測,敏感性、特異性都非常好。
3、檢測口腔粘膜滲出液。這也是一種非常快速、簡便的方法。病人是無創的。這種無創有如下好處:一方面被檢測的人沒有痛苦,另外對操作的人來講,也避免了一些職業暴露,一些操作中的污染。檢測艾滋病抗體,相當於完成了一半,這是一個初篩實驗,特異性稍微差一點,因為它還需要一個確診實驗來確定抗體是否真的存在?艾滋病病毒的抗體,是否存在假陽性或交叉免疫的現象。
㈦ HIV有幾種檢測方法
一、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目前應用的ELISA法有8種之多。它們的特異性和敏感性超過99%。
二、 顆粒凝集法(PA)
PA為快速、簡便的一種篩選方法。如屬陽性,應經WB證實。PA不需任何特殊儀器,其結果用肉眼可判別。全過程僅需5分鍾。缺點有假陽性,且價格昂貴。
三、快速試劑
(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體診斷試劑(膠體硒法)
雅培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診斷試劑(膠體硒法)是用於體外,肉眼觀察,定性的免疫分析,檢測血清或血漿中的HIV-1和HIV-2抗體,用於幫助受感染個體的HIV-1和HIV-2抗體。本品僅用於無償獻血員現場初篩及臨床緊急情況的使用,本品檢測陽性者,需進行進一步篩查確認。
(二)InstantCHEKTM-HIVl+2金標快速診斷試劑
InstantCHEKTM-HIV1+2是一種快速、簡單、靈敏的檢驗方法, 用以檢測艾滋病病毒(HIV-1和HIV-2)的抗體。該方法適用於初篩檢測,凡由該試劑測定為陽性者,需用另一種方法檢測如ELISA或用蛋白印記法確定。
四、HIV-抗體確認實驗
免疫印跡試驗(WB)、條帶免疫試驗(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澱試驗(RIPA)及免疫熒光試驗(IFA)。國內常用的確認試驗方法是WB。
(一_免疫印跡實驗(westernblot,WB)是廣泛用於許多傳染病診斷的實驗方法,就HIV的病原學診斷而言,它是首選的用以確認HIV抗體的確認實驗方法,WB的檢測結果常常被作為鑒別其他檢驗方法優劣的「金標准」。
確認試驗流程:
有HIV-1/2混合型和單一的HIV-1或HIV-2型。先用HIV-1/2混合型試劑進行檢測,如果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1抗體陽性;如果不滿足陽性標准,則判為HIV抗體檢測結果不確定。如果出現HIV-2型的特異性指示條帶,需用HIV-2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HIV-2的抗體確認試驗,呈陰性反應,報告HIV-2抗體陰性;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並將樣品送國家參比實驗室進行核酸序列分析,
WB的敏感性一般不低於初篩實驗,但它的特異性很高,這主要是基於HIV不同抗原組分的分離以及濃縮和純化,能夠檢測針對不同抗原成分的抗體,因而能夠用WB方法鑒別初篩實驗的准確性。從WB確認試驗結果看出,初篩試驗盡管選擇質量較好的試劑,如第三代ELISA,仍會有假陽性出現,必須通過確認試驗才能得出准確結果。
(二)免疫熒光實驗(IFA)
IFA法經濟、簡便、快速,曾被FDA推薦用於WB不確定樣品的診斷。但需要昂貴的熒光顯微鏡,需要受過良好訓練的技術人員、觀察和解釋結果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結果不宜長期保存,IFA不宜在一般的實驗室開展和應用。
㈧ 常用的艾滋病檢測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艾滋病檢測有:
抗體檢測:HIV-1/HIV-2抗體檢測是HIV 檢測的金標准。經篩查試驗(初篩和復檢)確證試驗兩步。初篩實驗室主要是採用酶聯免疫試驗、化學發光法或免疫熒光法試驗。確認實驗室進行復檢主要是檢測血清gp24及gp120抗體,靈敏度達99%,抗體初篩檢測結果還要用免疫蛋白印跡法檢測確認即確認試驗。
抗原檢測:抗HIVp24抗原單克隆抗體制備試劑,用酶聯免疫法測血清HIVp24抗原。有助於抗體產生窗口期和新生兒早期感染的診斷。
病毒載量測定:病毒載量的測定可了解疾病進展,提供病毒治療依據、評估治療效果、指導治療方案調整以及為早期診斷提供參考。可用熒光定量PCR擴增技術。
㈨ 艾滋病檢測有幾種方法
檢查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是檢測艾滋病的抗體。檢測的體液可以分為血液、唾液以及尿液,這些體液中都含有艾滋病的抗體。一般目前醫院疾控會用血液多一些。可以去醫院自費、疾控免費、或者自己在網上購買一些正規的艾滋病檢測試紙在家自測。
㈩ 艾滋病該如何檢查出來
聽到艾滋病這個疾病的名字大家可能都是比較害怕的,因為艾滋病的發生給大家帶來的危險性是比較嚴重的,而且這個疾病的傳染性也是比較強的,因此患上這個疾病大家也需要及時接受檢查才能夠進一步的治療,那麼艾滋病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艾滋病怎麼查,循序而漸進是非常必要的,人體從感染艾滋病毒,到血液中產生足夠的能檢測出的艾滋病毒抗體,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2至6周左右),即所謂的艾滋病窗口期。
在艾滋病窗口期初期,即使檢測不出HIV抗體,但是人體內已經產生了,或多或少的艾滋病毒,處於窗口期的感染者也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更何況我們也很難斷定誰是艾滋病感染者,甚至有時候我們都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只要不發生高危行為,大可不必擔心)。
畢竟,艾滋病症狀不具有特異性,也沒有明顯的或是可自察覺的症狀,能夠100%的確定一個人感染艾滋病,或者沒有感染艾滋病,任何症狀的本身,都不能作為斷定感染艾滋與否的唯一標准。
一切都應該以科學的檢測為依據。最簡單行之有效的,當然是訂購艾滋病檢測試紙了,在家就可以輕松檢測出感染艾滋與否。免去了去疾控中心或是醫院的尷尬,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個人隱私。
艾滋病不同於其他疾病,歧視仍舊是存在的。如果被他人知道,自己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攜帶者,那麼將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很多比必要的麻煩(鄙夷輕松的目光,有意無意的疏遠等)。即使被讓人知道,自己曾經做過艾滋病檢測,也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為了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為了盡早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艾滋病檢測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近期發生過高危行為,或是出現諸多艾滋病症狀。而掌握和了解艾滋病怎麼查,也是同等重要。
艾滋病檢查方法
1、血常規檢查:常有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呈輕度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白細胞常降至4.0×109/L以下。分類中性粒細胞增加,有核左移現象。少數表現為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明顯減少。
2、HIV感染的輔助檢查:①HIV抗體初篩試驗(ELISA):敏感性高,可有假陽性出現。對於初篩陽性的患者,應經確證試驗確證。②HIV抗體確證試驗(WB):WHO規定,只要出現2個env條帶即可判定為陽性。③HIV-RNA:敏感性為100%,但偶爾會出現假陽性,但假陽性結果通常低於2000cp/ml,而急性感染期病毒載量通常很高,平均在106cp/ml。④p24抗原:有助於早期診斷,靈敏性及特異性均較高。⑤快速檢測試驗:可採集全血或毛細血管的血液,一般15-30分鍾可出結果。但假陽性及假陰性率均較高,不作為常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