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弓形體有什麼症狀
我國豬弓形蟲病分布十分廣泛,全國各地均有報道。且各地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發病率可高達60%以上,病死率可高達64%。10~50kg的仔豬發病尤為嚴重。多呈急性經過。病豬突然廢食,體溫升高至41℃以上,稽留7~10天。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眼內出現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常出現便秘,呈粒狀糞便,外附黏液,有的患豬在發病後期拉稀,尿呈橘黃色。少數發生嘔吐。患豬精神沉鬱,顯著衰弱。發病後數日出現神經症狀,後肢麻痹。隨著病情的發展,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內側、下腹等處出現紫紅斑或問有小點出血。有的病豬在耳殼上形成痂皮,耳尖發生乾性壞死。最後因呼吸極度困難和體溫急劇下降而死亡。孕豬常發生流產或死胎。有的發生視網膜脈絡膜炎,甚至失明。有的病豬耐過急性期而轉為慢性,外觀症狀消失,僅食慾和精神稍差,最後變為僵豬。
Ⅱ 怎麼檢查豬的身體情況
病豬的檢查步驟和方法:
首先,仔細觀察豬在自由狀態下的姿勢,行為,營養狀況,排糞情況及呼吸有的節律。
豬以四肢縮於腹下而伏卧,這是惡寒的表現。豬呈犬坐姿勢,常見於肺炎,胸膜炎,貧血或心功能不全。
豬的頭頸外斜或做圓圈運動(向病側),通常見於中耳炎,內耳炎,腦膿腫或腦膜炎,肢腿麻痹,共濟失調,平衡失控,強直性或陣發性痙攣,表明神經有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損傷。
病豬弓背腿鬆弛及肢體位置異常(或攏於腹下,或向前伸),表明患肢有病不敢負重。
豬的正常呼吸數變動范圍很大(一般每分鍾10--20次),因而對病豬的呼吸數應與同欄健康豬進行比較加以判斷,呼吸加快可有肺炎,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貧血和疼痛等引起,腹式呼吸多見於肺炎和胸膜炎。
豬常發生咳嗽,流鼻液,表明呼吸道或肺部有炎症。同時要觀察豬的排糞情況,正常的豬糞為條狀,呈棕黃色或深棕色,如果糞便變紅,變黑或變黃,含有粘液或血液,或糞便干硬呈球狀,或稀薄如水,均表明胃腸道異常。接著,測量豬的直腸體溫,豬的正常體溫為38-40度。如果病豬普遍持續高溫,可能是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最後,對病豬做適當保定,檢查眼結膜,鼻粘膜和口腔粘膜的色彩,分泌物,潰瘍以及出血斑點觀察豬全身皮膚的顏色,有無出血斑點,丘疹壞死灶,結痂,腫脹,尤其要注意口鼻耳腹下股內側外陰和肛門部皮膚的病變。皮膚變為藍紫色, 是循環障礙(淤血)的表現,皮膚有出血斑點,表明微血管受到損傷,可能有敗血性傳染病。檢查豬的心臟,可用聽診器在左前肢肘頭後上方(心區)進行聽診,正常心率為每分鍾60-80次,如果心率顯著增多,心音不清,表明心臟衰弱。
Ⅲ 豬弓形體和附紅細胞體從症狀上怎麼區別
附紅細胞體皮膚有鐵銹色滲血點,一般皮膚黃染,血液稀薄,不易凝固。弓形體是出血點,皮膚發紅,淤血。和豬瘟症狀相似。
Ⅳ 豬弓形體最明顯症狀
豬弓形蟲體病會引起高熱、斑丘疹、肌痛、關節痛、頭痛等情況,需要檢查目前的肺片,另外血液弓形蟲的抗體檢查,了解有沒有弓形蟲的感染。如果是弓形蟲感染導致的,需要給予抗感染葯物治療,就可以達到治癒,如果不是這種寄生蟲感染,有可能是肺部的結核或者是肺炎,需要給予抗感染治療改善。
Ⅳ 小豬弓背是怎麼回事
小豬弓背是怎麼回事?
小豬弓背是在保育階段比較常見的疾病,仔豬斷奶時多正常,但是轉入保育舍一個星期之後開始出現弓背、消瘦、咳喘等症狀,一般弓背是由於腹腔內積液增多或者有纖維素性滲出時的表現。
而導致小豬弓背的主要疾病就是圓環繼發的副豬嗜血桿菌或者藍耳繼發的副豬嗜血桿菌。因為副豬嗜血桿菌屬於條件致病菌,當仔豬斷奶時失去了母源抗體的保護再加上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以及母豬體內攜帶的藍耳病毒、圓環病毒這些因素就會導致仔豬發病。
而藍耳和圓環都屬於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病後會導致原本就較差的抵抗力進一步下降,再加上斷奶時的各種應激就導致仔豬感染了條件致病菌副豬嗜血桿菌。而副豬嗜血桿菌主要侵襲的就是豬的漿膜,臨床就會表現為胸腹腔積液增多,胸腹腔中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絨毛心等病理變化,臨床的表現就是消瘦、背毛粗亂、咳喘、弓背、關節腫大等症狀。
其實仔豬表現出弓背狀態時已經是發病比較嚴重的時候了,治療的意義並不是很大,一定要治療的話可以嘗試一邊肌注銀黃注射液+頭孢噻呋,另一邊肌注黃芪多糖注射液,一天一次,連打三天。後續可以在飼料中加入板藍根顆粒+黃芪多糖粉+恩諾沙星+氨基多維進行鞏固治療。
Ⅵ 求豬弓形體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豬弓形體病的症狀:耳朵破了出血,面積大。豬弓形體病治療方法:用磺胺軟膏抹兩只耳朵。
Ⅶ 豬弓形體的發育特點是什麼
在中間宿主體內進行無性繁殖的,蟲體寄生在各種組織器官的有核細,如肺門淋巴結,腦組織、脾臟等。在終末宿主貓體內行有性繁殖的配子生殖和無性繁殖的裂體生殖。均發生在貓的腸上皮細胞。其卵囊排出外界。在自然界行無性繁殖的孢子生殖,屬典型的世代交替發育方式特點。
Ⅷ 豬弓形體拋檢什麼症狀怎樣治療
又稱為弓漿蟲病或弓形蟲病,是由弓形體感染動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蟲病。本病以高熱、呼吸及神經系統症狀、動物死亡和懷孕動物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為主要特徵。弓形體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的寄生性原蟲病,在家畜和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 [編輯本段]一、病原體。弓形體病的病原是原生動物門、孢子蟲綱的剛第弓形蟲。簡稱弓形蟲。弓形蟲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分5種類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其中滋養體和包囊是在中間宿主(人、豬、犬、貓等)體內形成的,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是在終末宿主(貓)體內形成的。 [編輯本段]二、生活史。發育過程需要2個宿主。貓屬動物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弓形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許多動物可以作為中間宿主,已知動物就有200多種,包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包括人),貓也可作為中間宿主。在貓的腸上皮細胞內,進行裂殖生殖,重復幾次裂殖生殖後,形成大量的裂殖子,末代裂殖子重新進入上皮細胞,經過配子生殖,最後形成卵囊。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在外界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氧氣條件下,經過孢子化發育為感染性卵囊。動物吃了貓糞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吞食了含有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間宿主的肉、內臟、滲出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還可通過皮膚和鼻、眼、呼吸道黏膜感染,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各種昆蟲也可傳播本病。在中間宿主各臟器的有核細胞中進行無性繁殖,形成滋養體和包囊。在宿主細胞內有大量的裂殖子,見於慢性病例的腦、眼和肌肉。 [編輯本段]三、流行病學。弓形蟲是一種多宿主原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可感染多種動物並引起發病,豬發病多見於3-4月齡,死亡率較高。
病畜和帶蟲動物的臟器和分泌物、糞、尿、乳汁、血液及滲出液,尤其是隨貓糞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都成為主要的傳染源。豬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帶蟲動物的肉、內臟、分泌物等污染的飲料和飲水,經消化道感染。貓是最主要的傳染源。1980年福建莆田某豬場就是因為養貓防鼠而暴發豬弓形體病。速殖子也可能通過口、鼻、咽、呼吸道黏膜及受損的皮膚而進入豬體內。母豬還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這種現象很普遍。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有些地方以6-9月份的夏秋炎熱季節多發。
從終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葯無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鹽水中幾小時就喪失感染力,各種消毒葯均能將其迅速殺死。 [編輯本段]四、臨床症狀。一般豬急性感染後,經3-7天的潛伏期,呈現和豬瘟極相似的症狀,體溫升高至40.5-42℃,稽留7-10天,病豬精神沉鬱,食慾減少至廢絕,喜飲水,伴有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難,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後肢無力,行走搖晃,喜卧。鼻鏡乾燥,被毛粗亂,結膜潮紅。隨著病程發展,耳、鼻、後肢股內側和下腹部皮膚出現紫紅色斑或間有出血點。病後期嚴重呼吸困難,後軀搖晃或卧地不起,病程10-15天。
耐過急性的病豬一般於2周後恢復,但往往遺留有咳嗽、呼吸困難及後軀麻痹、斜頸、癲癇樣痙攣等神經症狀。
懷孕母豬若發生急性弓形蟲病,表現為高熱、不吃、精神委頓和昏睡,此種症狀持續數天後可產出死胎或流產,即使產出活仔也會發生急性死亡或發育不全,不會吃奶或畸形怪胎。母豬常在分娩後迅速自愈。 [編輯本段]五、病理變化。在病的後期,病豬體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後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滲出性出血而呈紫紅斑。內臟最特徵的病變是肺、淋巴結和肝,其次是脾、腎、腸。肺呈大葉性肺炎,暗紅色,間質增寬,含多量漿液而膨脹成為無氣肺,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的漿液。全身淋巴結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和灰白色的壞死點,尤以鼠蹊部和腸系膜淋巴結最為顯著。肝腫脹並有散在針尖至黃豆大的灰白或灰黃色的壞死灶。脾臟在病的早期顯著腫脹,有少量出血點,後期萎縮。腎臟的表面和切面有針尖大出血點。腸黏膜肥厚、糜爛,從空腸至結腸有出血斑點。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積水。病理組織學變化為,肝臟局灶性壞死、淤血,全身淋巴結充血、出血,非化膿性腦炎,肺水腫和間質性肺炎等,在肝臟的壞死灶周圍的肝細胞漿內、肺泡上皮細胞內和單核細胞內、淋巴竇內皮細胞內,常見有單個和成雙的或3、5個數量不等的弓形蟲,形狀為圓形、卵圓形、弓形或新月形等不同形狀。 [編輯本段]六、診斷。根據弓形蟲病的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特點,做出初步診斷的依據,確診必須在實驗室中查出病原體或特異性抗體。
⑴直接觀察:將可疑病畜或死亡動物的組織或體液,做塗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後,姬姆薩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為該病,可以發現有弓形蟲的存在。⑵淋巴結穿刺塗片:姬姆薩染色,顯微鏡檢查可以檢出病原體。⑶集蟲法檢查:取肺、淋巴結磨碎後加10倍生理鹽水過濾,以500轉/分鍾離心3分鍾,沉渣塗片,乾燥,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蟲體。⑷動物接種:取肝、脾、淋巴結製成1:10勻漿,小白鼠腹腔注射0.5-1毫升,或腦內注射0.03毫升,1個月內小鼠死亡,查腹水可見多量蟲體。⑸血清學診斷: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其中國內應用比較多的是間接血凝抑制試驗。豬血清凝集價達1:64以上可判為陽性,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動性感染。 [編輯本段]七、防治1、治療:治療本病有效的葯物是磺胺類葯,抗生素類葯物無效。
對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千克體重70毫克,或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每天2次口服,連用3-4天,由於磺胺嘧啶溶解度較低,較易在尿中析出結晶,內服時應配合等量碳酸氫鈉,並增加飲水。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體重20-25毫克,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磺胺嘧啶(60毫克)和乙胺嘧啶(1毫克)合劑,分4-6次口服。磺胺嘧啶(每千克體重70毫克)+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每天2次,連用2-3天。長效磺胺,每千克體重60毫克,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連用7天。
2、預防:豬舍要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葯加1%來蘇水、3%燒鹼、5%草木灰都有效。家庭養貓要定期進行檢查驅蟲、貓食添加肉時,應預先煮熟,嚴禁喂生肉、生魚、生蝦。防止豬捕食嚙齒類動物,防止貓糞污染豬食和飲水。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衛生。消滅鼠類,控制豬貓同養,防止豬與野生動物接觸。家庭養貓要注意個人防護,貓要經常洗澡,同時,盡量減少和貓的直接接觸,尤其是婦女妊娠期間,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