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蜜蠟皮殼的鑒別方法

蜜蠟皮殼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8 22:19:22

1. 到底怎麼鑒別蜜蠟的真假

2. 為什麼老蜜蠟的價格這么高蜜蠟鑒別有哪些方法呢

1、老蜜蠟指的是原料必須要足夠」老「,老到顏色呈現橘紅,看不到透明部分。這種料子密度大,油性足,手感好,把玩效果和收藏價值比普通琥珀都要高很多。目前市場市場對老蜜需求很大,很多商家都是處於斷貨狀態,價格一路上漲。

2、 另外一種老蜜蠟就是藏傳老蜜了。藏傳老蜜蠟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材質為蜜蠟(不透明的琥珀)
二,早期經過人工二次製作,有文化內涵,比如念珠,朝珠,戒子,耳墜,所以原汁原味的蜜蠟原石不能算老蜜蠟!
三,做好的蜜蠟飾品,必須經過長期的佩戴或者收藏,時間至少50年以上!

3、另外品相也是判斷價值的重要依據,品相好的老蜜蠟一般是形狀好,肉多,磕碰少,珠孔磨損小。最後要提的一點是老蜜蠟常溫下就可以聞到淡雅的松香味道,新蜜蠟則需要用手摩擦後才能聞到。

3. 肉眼如何鑒別蜜蠟

判定真品蜜蠟的唯一方法就是遇熱變紅變黑或起星。視覺: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折光度也不一樣,散發出有靈性的光澤。氣泡多為圓形,壓制的氣泡多為長扁形。還可以通過紫外線的照射,比如放到驗鈔機下,它上面會有不太明顯的變色,而塑料則不會變色。(註:在強光下看效果反而不明顯)
觸覺:蜜蠟性溫和,夏日戴不會熱,冬日戴不會涼。而且,拿蜜蠟在衣服上摩擦後可以吸引小碎紙屑。
聽覺:無鑲嵌的蜜蠟珠子放在手中輕輕揉動,會發出很柔和略帶沉悶的聲響,聲音比較清脆的則可能是塑料或樹脂。
鹽水:可以將蜜蠟泡在1:4的鹽水中,如果是真蜜蠟則可以在鹽水中浮起來。這種方法被廣大收藏愛好者屢試不爽。但是,此法限裸珀,鹽水濃度不夠重量級、體內有大量雜質的也會下沉。
當然還可以花錢拿到cma珠寶鑒定中心去測折射率、密度等,這也是最保險可靠的方法。
味覺:蜜蠟在摩擦時只有一點很淡的味兒,但帶皮的蜜蠟摩擦時會產生香味。只有燃燒時才會散發出松香味。而其它仿品如塑料燃燒後會發出刺鼻的化學氣味和臭味,但是地攤上不摩擦就有香味的蜜蠟飾品還是不買的好。
刀削或針挑:刀削蜜蠟會成粉末狀,樹脂會成塊脫落,塑料會成卷片。用硬針與水平線呈20-30度角刺蜜蠟會有爆碎的感覺和十分細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別的物質,要麼是扎不動,要麼是很粘的感覺甚至扎進去。

4. 老蜜蠟怎麼鑒定真假

介紹一個最實用最簡單的方式,學這一招能夠搞定很多假貨啦

像這樣,在老蜜蠟的一面打透光燈!老蜜蠟餅子的內部紋理就能很好的反應出來

5. 鑒別老蜜蠟有哪4種方法

新蜜蠟、老蜜蠟的不同點主要表現

一是老蜜蠟經過歷史的洗禮,顏色有所變化,形成了包漿和皮殼;

二是老蜜蠟經歷時間的「摧殘」,表面出現了開片、冰裂和風化紋;

三是老蜜蠟在使用過程中有所磨損,主要體現在孔道周圍;

四是新老蜜蠟時代不同,工藝不同,導致表現形式不同;最後就是價格的差異了。

能夠收藏一件好的蜜蠟是一種緣分

6. 如何鑒別老蜜蠟的真假

一:所謂老蜜蠟

老蜜蠟:由蜜蠟原石加成各種形態的物件後,並經把玩,品賞具有一定年歲的蜜蠟,稱之為老蜜蠟。所謂她的「老」,是加工成型後的年紀老。如果非要把這個老字加個標准,那麼我個人的理解是至少50年才勉強稱之為老。當然這算不上一個標准,如果50年是一個標准,那麼也許會有人反問,49年的是不是就是新蜜蠟了?所以,所謂這個老沒有標准,只有對她的理解。

以上所說,並不是斷定老新一個標准,只是一個相對特徵。為什麼呢?風化、冰裂則和包漿是相對的。包漿好的自然風化冰裂相對沒有嚴重,而包漿好的必然經過長期的把玩,但是把玩也有一個度,一天盤一柱香的功夫和盤一個時辰肯定是有區別的。

而孔道的長期的把玩磨損才會形成鑰匙孔,因為孔道的磨損多是繩線的勒壓,那麼與串的松緊有很大的關系,緊則磨損嚴重,松則相對磨損較輕。而形成鑰匙孔或喇叭孔的必然經過長期把玩,長期把玩必然會形成包漿。

所以以上四個並不絕對的特徵是相輔相成的。對於一塊老蜜蠟有多老、多麼老,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一些並不絕對的標准來猜測,所以對於老蜜蠟的年份斷定準確到了多少年,可以知道那是一件多麼不靠譜的事情。


三:老蜜蠟烤色、作舊

不得不說的烤色。

對蜜蠟的烤色優化處理,是歐洲有相當長的歷史了,是做琥珀蜜蠟等珠寶首飾的一種方法,是一個壓、烤等簡單物理過程。這些優化處理方式,只是為了增加其亮度和硬度,在本身有價值的蜜蠟的基礎上進行小范圍的加工處理,在歐洲這種技術被長期使用,並被認可的一種合理的加工工序。這種烤色多見於一些歐洲迴流一些老項鏈,對於這種烤色的,本人是理解接受的。

但是這種合理的優化方式在國內已經被歪曲,從而變本加歷,程序變的繁瑣,注膠;高溫恆溫烤,化學注色,然後加工成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即不是新蜜蠟的清新,又沒有老蜜蠟的內涵,好像淪落風塵的女人,濃妝艷抹,俗不可耐,即沒有小女孩的清純,又沒有老婦人的韻味。拋棄她。


四:老蜜蠟的品相(形狀、顏色、蠟質)

1:老蜜蠟的形狀

如果說老蜜蠟玩的就是皮殼,那麼可以說老蜜蠟的追求就是形狀,我想很多人有切身體會,當你有了餅了,就想有棗,有了棗了,還要追求桶。老蜜蠟的形狀,從品名和檔次上,以及存世的稀有程度上,依次從高到低分為:球、桶、棗、餅、墩、片。當然這是一個籠統的概括,還有一些特殊的形狀,比如說馬蹄珠,鼓珠、橄欖珠,以及三通、四通、背雲、勒子。

這其中馬蹄珠是一個特類,因為球、桶、棗經過長期的把玩磨損,都能形成馬蹄狀。

嚴格說球珠就是鼓珠,而橄欖珠是棗珠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而從目前來講,墩和片已經沒有再分類的必要了。

我們無法穿越時空,所以,老蜜蠟的形狀是不可控制的,你現在加工一塊八角形的蜜蠟,只能算是新蜜蠟。對此我們只能從現在的形狀中選擇。但是文玩的魅力就在於此,我們不斷的追求,在現在的狀況下向更高沖刺,於是珠子要追求形正,餅子要追求正圓,無論如何,我們都有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要更好的搭配,更好的呈現她們的魅

2:老蜜蠟的顏色和蠟質

之所以把老蜜蠟的顏色和蠟質放在一起來講,因這兩點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廢話的。

老蜜蠟的顏色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無非歸為三大類,那便是紅、黃、花。

對於蠟質,透明度越高的,蠟質越差,相對來說,雲紋越濃稠的,蠟質相對越好,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花蠟用燈光打不透的原因了。

五:老蜜蠟的居住地。

以上的題目,為什麼用「居住地」而沒有用「產地」兩個字,老蜜蠟屬於文玩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因為產地兩個字,只是蜜蠟出土的地方,換言之就是出生地,而加工成型後,並且傳世的才叫老蜜蠟,所以老蜜的出生地可以忽略,需要在意的他加工成型後的居住地。

目前流傳的老蜜蠟,部分是穆斯林地區的宗教用品,有些是西藏的宗教用品,有些是歐洲貴族的裝飾品,老蜜蠟因為其居住地的不同,價格便區別很大,西藏彷彿是老蜜蠟幾個區住地中貴族的像征。標以西藏二字,便可以理所當然的克價提高幾成。終其原因就是因為宗教信仰的迷信色彩,其實我們不妨時常的反問一下自己,我們玩的是蜜蠟還是迷信。當然無論玩的是什麼,都是由你自己來選擇的。

尼泊爾蜜蠟和藏蠟一樣,都是蜜蠟,只是因為迷信的關系,藏蠟價格要高一些,這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藏蠟的身份是人給加上的,是泥巴是真身咱不知道,但它絕對沒有西藏的戶籍證明

7. 蜜蠟怎麼看真假

1、實驗:天然蜜蠟質地很輕,放入水中時它會沉入水底,將溶解的濃鹽水加入其中,當鹽的濃度大於1比4時,真蜜蠟就會慢慢浮起,而假蜜蠟是浮不起來。

2、聲音:無鑲嵌的蜜蠟鏈或珠子放在手中輕輕揉動會發出很柔和略帶沉悶的聲音。如果塑料或樹脂的聲音會比較清脆。

3、香氣:未經精細打磨的蜜蠟原石,用手揉搓生熱後可以聞到淡淡特殊的香氣。一般來說,經過人工精細打磨拋光或者雕刻的蜜蠟,很難通過手摩擦聞到香氣。

4、觀察:真蜜蠟的質地、顏色深淺、透明度、折光率等會隨著觀察角度和照度的變化而變化。蜜蠟透明但很溫潤,假蜜蠟要麼很透明要麼不透明,顏色發死、發假。假蜜蠟內部人工製作很刺眼,會感覺到是死氣沉沉的冷光。

5、紫外線照射:將蜜蠟放到驗鈔機下,它上面會有熒光,淡綠、綠色、藍色、白色等。而塑料假蜜蠟則不會變色。



蜜蠟的特性

1、化學特性

主要成分松樹脂,150-180攝氏度軟化,250-375攝氏度完全溶化,375攝氏度以上燃燒。不溶於水,溶於乙醚,溶解度16-23%。

2、物理特性

非晶質體,無固定內部結構和外部形狀,折射率介乎1.54至1.55,比重1.05-1.10,摩氏硬度2-3度,摩擦有電氣效應,呈樹脂光澤。

8. 如何判斷蜜蠟真假

辨別真假,此招分為兩式

其一:是自己的蜜蠟(新蜜蠟,老的可別鬧)去找個鑽頭擴下孔道,聞下味道,松香和塑料燒焦不難分吧?(這招還是靠譜的)

其二:詢問商家,「大哥,你這貨是真的不?」嗯嗯,你就會得到一個「滿意答案」。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您成功被忽悠了。

哼哼,想啥呢,騷年,真有一招制敵還有那麼多人買假貨?

表打人嘛,斯文人好不,跟您開個玩笑,別打臉~~~

好好,咳咳,其實除了上面的方法也有幾種比較簡單的辦法:

1.比如說小白一點的,比重法。搞碗水加上很多鹽,至於多少?幾乎是鹽已經不想和水在做好朋友了,咳咳,專業點就是析出飽和了,鹽化不了了。水要比蜜蠟高些,不然怎麼能看出漂不漂。蜜蠟密度1.08加鹽後的水大於這個數值,所以會漂起來。

2.紫光燈看熒光,現在也算是通用,但也比較LOW 的辦法之一。因為蜜蠟前篇已經介紹過,屬於樹脂類有機寶石。所以對熒光燈有反應,可出現不同程度熒光,可那又怎麼樣?現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的材質很多也是樹脂類,一樣可以有反應。

3.啥工具都沒有?那就靠感官了

掂:蜜蠟上手重量比塑料稍輕,質感是樹脂質感。

聞:用手在表皮用力搓熱,有稍稍芳香或薄荷清香(烤色雖然是天然但不適用此法)。

看:天然琥珀蜜蠟都是大自然產物,流線型設計,紋路自然流淌,像巧克力化在牛奶里的濃稠感,看起來很舒服,很靈動。

另外說個很俗但很通用的「土招」

蜜蠟由於計價是跟克重有關,所以打孔的時候能省則省,十幾公斤貨打孔大和小可能要差出十克左右,正所謂聚沙成塔嘛,那可都是錢那。於是??

往往真貨特別是好貨除了個人純手工的,廠家貨沒見過打大孔,害得我幾乎每次穿串都要從新手工改孔。如果你見了很大孔道的,大到你都快鑽進去了,對不起如果不是手工特意修的,就要打起驚醒了。

而且孔道問題不光適用於蜜蠟琥珀,佛珠及各種珠子,幾乎大通貨都是無敵大孔道。一般人我可不教他。你問這有啥說法?其實只是通貨走量,又不論克重,孔道大工人幹活速度快相當於提高工作效率,說透了省錢,真貨孔道小的針過不去,還是倆字省錢,重量就是錢。

上幾個圖大家自己琢磨琢磨。

蜜蠟烤色是琥珀優化常見的一種技術,在市場上是被認可的,通常是把不均勻的金絞蜜,蜜不滿的琥珀,或者金珀用恆溫烤色成雞油黃蜜蠟,烤色過的蜜蠟色澤比較統一,也很黃。缺點就是時間久了慢慢會變透。烤色蜜蠟一般應該反應會非常弱,也很好分辨。也就是說烤色的蜜蠟越玩越難看

先來說說什麼叫壓制蜜蠟吧。顧名思義,這種蜜蠟成分也是蜜蠟,只不過是用去除了雜質、礦皮的極小塊琥珀或者琥珀粉,加入樹脂、粘合劑在高溫高壓設備中溶化,凝固、壓合而成。密度和蜜蠟也差不多,但是,假的就是假的。

烤色蜜蠟內部越玩顏色越淡外面一層深色的皮殼

9. 鑒別蜜蠟的方法

1/5
一:刮痕鑒定
就是用鋒利的刀尖輕輕地刮蜜蠟的表面,因為蜜蠟硬度與指甲差不多,並不需太過於用力,而用刀刮過的地方用手指摸一下,我們會發現手上吸附了很多粉末,如果是其他材質的假冒蜜蠟很少能出現如此細致的粉末,而通常是刮出絲來,刮過處二邊會隆起等。

2/5
二: 紫外線鑒別法
無論是琥珀或是蜜蠟在紫外線下都會呈現出天藍色的熒光反應效果,而用其他的材質製作成的造假人工蜜蠟就很難做出這樣的反應。所以如果我們在購買蜜蠟時想要鑒別蜜蠟的真假,一般銀行用來鑒定偽鈔的紫外線小儀器就可以當成鑒別工具,簡單而又有效。
註:老蜜蠟用紫外線照射時很難出現天藍色的熒光效果,或者效果十分不明顯,因為老蜜蠟表面已經有一層氧化層,需要磨去表皮之後再用紫外線照射才會有熒光反應。
3/5
三:針燒鑒定
這一種方法只能在蜜蠟的隱秘處試驗,因為如果在蜜蠟的表面用該種方法鑒別的話會造成蜜蠟製品一定程度上的損傷。不過由於該種方法鑒別錯誤率低,因此常會用作蜜蠟原石等的鑒別。我們先要把針加熱致紅,燙在蜜蠟的隱秘處,我們會看到遭受燒紅針探的蜜蠟會產生黑煙,這些煙會有松香味,且被燙處皆成為灰燼。如果是塑料品製造的造假人工蜜蠟,煙的味道就會非常刺鼻,被燙處還會熔化,當針取出時會帶線出來。
4/5
四:比重鑒定
蜜蠟的硬度比淡水的密度要稍微高一絲,但是又比鹽水的密度低,所以真正的天然蜜蠟在清水中會下沉,而在鹽水比例為1:4的鹽水溶液中則會上浮。一般用其他材質製成的人工假冒蜜蠟產品,比如塑膠仿製品等的物品密度在0.95左右,這些物品如果將其放進清水裡,是會浮在水面上的。
5/5
五:化學葯劑測試鑒定
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測試蜜蠟是否由柯巴樹脂或者其他一般樹脂假冒而成,因為像柯巴樹脂和一般樹脂等還沒有完全石化的物體遇到酒精、甲醇等有機溶液能夠溶解,但是像琥珀蜜蠟這種完全石化的物體,則不會在有機溶液裡面溶解。

10. 琥珀知識:怎麼看老蜜蠟的孔道和皮殼包漿

老蜜蠟相對於新蜜蠟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老蜜蠟經過歷史的洗禮,顏色有所變化,形成了包漿和皮殼;二是老蜜蠟經歷時間的「摧殘」,表面出現了開片、冰裂和風化紋;三是老蜜蠟在使用過程中有所磨損,主要體現在孔道周圍;四是新老蜜蠟時代不同。下面由掌眼典藏來具體闡述老蜜蠟的鑒別。
1、老蜜蠟有包漿和皮殼

首先,求助一下度娘,查一下包漿的官方定義:包漿又稱「黑漆古」,它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為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澤,或者土埋水浸,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射線的穿越,層層積淀,逐漸形成的表麵皮殼。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干澀的肌理相對照的。
包漿更多是一個自然氧化的過程,比如我們知道古董傢具也有包漿,但傢具不是每個角落都被撫摸和擦拭,也同樣會形成包漿。同樣,玩老蜜蠟的朋友知道帽花,清代宮廷官員帽子上佩戴的蜜蠟,帽花不會被用來把玩,也同樣有包漿呀。其實,還是一個水、氧氣、陽光和蜜蠟反應的過程,空氣中含有水分。
2、老蜜蠟的開片、冰裂和風化紋

還是先求助一下度娘: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系數不同,焙燒後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因此開裂原是瓷器燒制中的一個缺點;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而制出的開片釉(即裂紋釉),變成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了。宋代的汝、官、哥窯都有這種產品。以宋代哥窯產品最為著名。開片又稱冰裂紋, 按顏色分有鱔血、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按形狀分有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等。分為「大開片」、「小開片」。小片細碎的。
老蜜蠟的外在環境和使用方式有關,蜜蠟處於乾燥的環境,或者長期不把玩,就會出現脫水現象,導致蜜蠟出現開片、冰裂和風化紋。但並不是所有的老蜜蠟都有開片和冰裂,正常情況下琥珀容易冰裂,一般有個30-50年琥珀就能夠形成冰裂,而蠟質純正和雜質的老蜜蠟,由於密度大,不易形成冰裂,很多百年以上的老蜜蠟餅子和桶珠都看不到冰裂。同樣,很大一部分老藏蠟也沒有冰裂,因為藏民使用藏蠟的頻率高,經常佩戴,蜜蠟始終保持在一個滋潤的環境,並且西藏氣候不像中東那樣乾燥,所以冰裂現象不明顯。
3、老蜜蠟的孔道磨損

孔道是判斷老蜜蠟一個重要的標准,因為老蜜蠟作為宗教聖物和貴族飾物,多用繩子串起來,比如伊斯蘭教33、66、99粒念珠,比如說一些項鏈等。蜜蠟的硬度不高,質地松軟,因為在長年累月的佩戴和把玩過程中必然會導致孔道的磨損。一般表現為孔道較為圓潤,圓潤孔道以藏蠟為典型代表。再就是鑰匙孔,西亞蠟的鑰匙孔較多。老蜜蠟孔道的形狀與當地使用老蜜蠟的習慣,也就是穿繩子的方式有直接關系。老蜜蠟藏友會注意到,有些老蜜蠟的孔道未見明顯磨損,這是為什麼呢?這也是我想繼續深入的,孔道並非老蜜蠟判斷的充分必要條件,幾種情況可能造成老蜜蠟小孔道:一是蜜蠟從古至今都算奢侈品,價格不菲,所以一部分老蜜蠟被珍藏保管,使用率不高,比如一直掛在室內裝飾,或者存貯在箱櫃中,不使用自然不磨損,但自然氧化沒有停止,仍然會形成包漿;二是珠子小磨損就小。一些老蜜蠟珠子很小,如老蜜蠟圓珠子,質量很輕,與繩子的摩擦自然不夠力度,孔道磨損不明顯;三是串繩子的方式。大家注意到歐洲的老蜜蠟經常在蜜蠟珠子之間打一個節,將蜜蠟珠子固定住,這樣也會導致蜜蠟孔道磨損不明顯。

閱讀全文

與蜜蠟皮殼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3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7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4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2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8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5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6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2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3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8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0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