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看瓷碗的質量
1、摸不光滑的不要
摸陶瓷餐具的表面,如果上面的花體是凸出的,那就可以簡單地判斷為釉上彩,但還要具體摸花的表面及釉體是不是光滑,如果它們都比較粗糙,那麼說明 「沒有燒熟」,這樣的產品最好不要購買。
2、看有氣孔的不要
除了關注安全問題,陶瓷餐具的使用性能也同樣重要。建議大家可將餐具對光斜放,這樣光打在上面時,其上的瑕疵便可一覽無余,凡是表面有細小的氣孔、凸起、落渣、杯子內部底面不平整等問題的,都會給日後的使用和清潔帶來不便,最好都不要購買。
3、倒扣不平整也不行
碗、杯子、盤子這些產品,還要檢驗其平整度,這在國家標准中也有嚴格規定的。常用的檢驗方法是:將餐具倒扣在平整的玻璃檯面上,看餐具口有沒有翹起、不平的問題。
4、敲擊不清脆有裂紋
敲擊優質陶瓷餐具的聲音是應該清脆悅耳的。但有的產品坯體有裂縫,表面看不出來,買前可敲擊一下,如果是這種情況,它們會發出混濁的聲音,大家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的。
5、比對
對配套陶瓷碗,要比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畫面裝飾是否協調一致,顏色有深有淺,一套幾件乃至數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顯差異,這套瓷器就大為遜色了。
2. 正確的瓷器鑒定方法有哪些
一 觀型=瓷之型代表和展現著歷史、人文、政治、經濟乃至形制和生產力發展的傳承脈絡。是一個時段政治經濟發展演繹過程最直接的體現。由於是最貼切、最真實的人文濃縮,因而,研究認識瓷之型的演繹過程也便於了解社會的進程與發展。如果對某一類的器物,從起源到發展的全過程有一番系統的了解,如瓷壺類,那麼從器型,全然可以粗略地以型斷代,然後依據同時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藝、人文歷史等進行全方位的核實論證,就完全有可能准確的斷其年代。假如說年代確立不了,那就容易張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無法下爪。由此可說,鑒定瓷器,觀型斷代是堅定的第一要素。=二 看紋=這里所說的紋主體放在繪、刻、劃、印、堆、貼、塑、鏤空、鑲嵌等紋刻。老一輩的專家曾說,明白了形與紋就等於明白了器物的80%。這一論點在無造假的前提下是完全正確的。器物的繪畫、裝飾、紋飾反映和體現了一個時代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君王嗜好,以及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藝水準。紋飾的范疇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皇家官類,二是民俗民風。由於紋飾表現風格、特徵極其鮮明,為識別與斷代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將唐宋元明清的某一種門類的工藝器,做一番比對,從他們的變化演繹過程,便可讀懂相關的文化與歷史,並且能相應的了解當時的生產力的發展狀況。而這些全然的了解與掌握,反過來等於為認識它們提供了最強有力的證據。比如:沒有人會把定窯劃、印花與耀州地刻花混為一談;也沒有人將元的貼花和吉州的印花分不開,這就是紋飾魅力與特徵所在。=三 看釉=通常人們將釉比做瓷器之衣,十分形象。在一般人的眼中,彷彿所有的瓷之釉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大約從戰國開始進入漢,就在陶器上掛釉。早期至唐多為石灰釉,而後為石灰鹼釉。唐時釉中入玉粉,後來在加玉粉的基礎上,又加入瑪瑙粉等稀有原料。於是自從上釉以來到民國,如果能將所有年份的瓷器上手撫摸,便會感到他們的手感是不一樣的。其中有的堅如鋼,如五代柴之器(其中一種);有的非常潤,像宋代民汝器;有的玉質感強;有的猶如石蠟;有的從釉至胎都一種感覺,有的釉硬胎綿是另一種感覺。這都源於配料和燒制工藝。功底深厚的藏家一摸器之釉面,就能斷個八九不離十。而一元配、二元配以及內入玉粉多還是瑪瑙多,高人皆能明白。看釉的另一方面,是觀傳世痕跡。只要傳世的一定有傳世痕;只要是出土的,一定有土沁。當然也與材質和年代以及存放環境皆有關。觀釉的第三步是,看是否是出土器,因為只要入過土的,在器面上一定有入土的痕跡,而這里所說的入土痕,不涉及釉下,而是指釉面被地下土質中的酸與鹼包裹之痕。這種痕跡,見水以後便在器表有顯現,細如粉劑的塵沫狀,為灰白,有澀手之感。這都是從觀釉可以獲得的信息。這些信息為鑒真論假,可提供著一定的論證依據。=四 識胎質=胎作為瓷之骨,是瓷器之根本。而這里所講的胎,不是講修飾,而只講其原料成因。知道,從兩漢三國、南北朝以至唐宋元明清,粗略的劃分一元配和二元配;細致的劃分則具體到某一個年代的官器民器,以至各個時期在原地取材。說胎泥理論與五泥的運用是貫穿於千百餘年的制瓷工藝中的。而除了對胎質本身的區別外,一切官器御品都根據皇家的要求,溶入了玉、瑪瑙、寶石等元素,形成官器御品中的特殊材質,可以這樣說,一切官器御品之所以胎骨細如膏泥,纏綿如美玉,堅硬如剛,滿足大與特大型工藝的燒造要求,根本的原因是材料決定一切的。而他們為了燒制出一代佳器,原則上在遵循這一個原則:「無寶不燒器」。於是一切官器御品中,除了展示著各自的風格特徵外,統一的原則是:亭亭玉立,堅者如鋼,綿者如玉。而如果細細的將各個年代的瓷器做一個對比,那麼它們個性的凸顯是相當清楚地。相信,不會有人把唐之胎會誤認為是清之胎。這說明胎與胎在不同的年代,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而從大的差別去著手、從小的方面去著眼,熟記於心,對鑒定真偽十分有用。當然,從胎而言年代越是距離近的,越不好區別,這涉及一個功底功力的問題,但如果說真正的下到功夫,具有特殊風格的年代器,那還是可以分清楚的。如元代早期的疏鬆、元至正時期的堅實、永樂的綿中有硬、宣德的綿松、成化的膏泥狀、康熙的緻密等等,這都是極具風格的。如果一切掌握的很好,那麼也可為鑒賞古瓷提供便利。從胎泥的進化演變來看,它的演繹過程是:河泥膠質狀到窖泥漿包狀,再到合保泥的玉質感,及瑩潤無雜的漂白泥,這種進化過程的了解都予鑒瓷十分有利。
3. 如何鑒別好的骨瓷
骨瓷: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高檔瓷種。骨灰瓷它是在瓷土中加入食草動物骨粉作為原料並以磷酸鈣為溶劑的磷酸鹽系統燒制而成的瓷器。成品質地輕巧、細密堅硬、不易磨損及破裂、在燈光的照射下晶瑩、白皙、透亮,色澤成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也就是帶著點黃黃的感覺。溫潤如玉的性格,契合純真溫和的色彩,卻創造了別樣的韻味。骨質瓷自問世三百年來,一直都為陶瓷中的極品。骨瓷除了本身的高檔性以外,還有有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起到軟化水質的功能。
貝瓷:是我國模仿骨瓷做出的一種瓷種,裡面是摻入貝殼的粉末。
白瓷:就是以前沒有骨瓷和貝瓷的時候市場上主要在用的一種瓷種,主要成分是採用傳統的瓷器日用配方
如果你需要購買一套日用的餐具,茶具和其他的日用瓷用品,您根據你自己的實際需要來決定選擇什麼瓷種,呵呵,不能光看價格哦,要參考寶貝本身的性價比!!
目前骨瓷是最高檔的日用瓷瓷種,受到廣大顧客朋友的歡迎,而如何選購到自己滿意同時又貨真價實的骨瓷成了許多顧客朋友頭痛的問題,特別是網上購買不可見實物,在此魚兒就如何選購骨瓷還有區分骨瓷的真假和等級做出一些說明
一、骨瓷的色澤:
骨瓷因含骨粉的原因瓷器本身是呈現一種自然的奶白色,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帶著點點黃,這種特徵是其他任何的瓷種都無法仿製出來的,現在市場上最主要的幾大瓷種,例如白瓷,貝瓷,珍珠瓷都是純白色的,那種純白我們又可形容成是青白色,在其次,同樣都是骨瓷的,帶黃的程度就能看出骨瓷本身的骨粉含量的高低,針對骨瓷來說,骨粉含量是區分骨瓷檔次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含骨粉越多骨瓷就越高檔,骨瓷的色澤就越趨向於奶白,相反,如果骨粉含量低,骨瓷本身的黃就非常的明顯,在此,魚兒拍攝了貝瓷、骨粉含量低骨瓷,還有骨粉含量高的高檔骨瓷的對比照片,請淘友們參考
低檔骨瓷、貝瓷、高檔骨瓷碗比對圖,
從左向右依次是低檔骨瓷、貝瓷、高檔骨瓷
低檔骨瓷與高檔骨瓷比對圖,從左向右依次是低檔骨瓷、高檔骨瓷
貝瓷與高檔骨瓷比對圖,從左向右依次是貝瓷、高檔骨瓷
二、骨瓷的通透性:
骨瓷因為本身製作配方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特徵就是通透性,但這個特徵不是骨瓷專有的,現在市場上的貝瓷、白瓷、珍珠瓷只要做薄一些,也是存在通透性的,但是骨瓷和他們的通透性是有區別的,對於廣大顧客朋友來說,能非常方便看出通透性區別的就是看碗型容器,將不同瓷質的碗倒扣在燈泡上,他們體現出來的通透效果是不一樣的,骨粉含量高的高檔骨瓷是整體通透,骨粉含量低的骨瓷與其他瓷種在通透效果上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魚兒也准備了比較詳細的照片,請廣大淘友們參考
高檔骨瓷通透性展示圖
低檔骨瓷通透性展示圖
貝瓷通透性展示圖
三、骨瓷的聲音:
骨瓷因為製作配方的原因還有個一個重要的外部特徵就是骨瓷相撞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將兩個高檔骨瓷的碗放在平攤的雙手上進行碰撞,注意,骨瓷是高溫燒制的瓷器,堅硬度是非常高的,這樣的碰撞是不會出現破損的,請淘友們放心,你可以稍微的用點力的碰撞,高檔骨瓷碰撞後發出的是和敲鍾一樣清脆的「鐺」的聲音,並且有迴音,迴音時間較長,而其他瓷種的發出的是暗啞的「叮」聲,並且基本沒有迴音,碰撞的方法,魚兒也拍攝了照片,請廣大淘友們參考
碰撞方式展示
以上為骨瓷的最基本三大特徵以及與其他瓷種的區別,以下魚兒將介紹一下目前市場上骨瓷做假的幾個現象
一、直接用貝瓷或者是其他瓷種冒充骨瓷,或者用低檔骨瓷冒充高檔骨瓷進行銷售,大家在選購骨瓷的時候不能光顧著看價格,如果大家對骨瓷的價格心裡沒有底的話完全可以先去商場去調查一下骨瓷的價格以後再來進行選購,骨瓷價格的差價絕對不會象是目前大家看到的價格一樣那麼大,100多的骨瓷如果真的能在商場賣到800以上,呵呵,那賣瓷器的利潤還真的是高啊,呵呵,那樣我想賣瓷器的商人至少應該要出現在中國的財富排行榜了吧,呵呵,而且如果骨瓷的價格真的到100多的話,那還能叫是高檔瓷種嗎
高檔骨瓷奼紫嫣紅餐具
貝瓷奼紫嫣紅餐具
二、在一整套骨瓷的日用瓷套裝中,摻入其他瓷種的東西,最普遍的現象就是一套餐具中,碗是高檔骨瓷的,但其他盤子啊,勺子啊什麼的都有可能不是骨瓷的或者是低檔骨瓷的,要分辨這樣的作假辦法非常簡單,在保證是骨瓷的前提下,將碗和盤子放一起,仔細觀察他們是否有色澤上的不同,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的
高檔骨瓷白玫瑰餐具
貝瓷白玫瑰餐具
三、在銷售骨瓷餐具的時候,客人如果問價格為什麼這么便宜,和客人說因為骨粉含量低,在前面魚兒已經詳細說明了,如果骨瓷的骨粉含量低,那她的黃是非常的明顯的,而且也不能稱做是高檔類的骨瓷,如果您是需要購買一套骨瓷餐具的話,魚兒覺得您既然選擇購買了骨瓷,為什麼要買低檔的骨瓷呢,呵呵,這個是魚兒本人的一個疑問哈,不代表所有人的意見,呵呵
高檔骨瓷豐收餐具
貝瓷豐收餐具
以上為部分骨瓷做假的現象,再來魚兒和大家談談瓷器的等級
瓷器和所有的寶貝一樣都是區分等級的,在瓷器來說,分為AAA等級、一級品,二級品,三級品,區分等級的一個標准就是看瓷器本身瑕疵存在的多少,這瑕疵范圍包括黑點的多少、脫釉的多少、產品本身存在的瑕疵數目的多少
AAA等級:在瓷器還是胚胎形態下(胚胎形態是指沒有花的,沒上釉的,通體就只是一個瓷器的形狀的白胎)先從一級品中進行一次挑選,挑選出基本沒有瑕疵的胚胎然後進行上花,上釉,爐燒的加工過程,出爐後再對成品進行一次挑選,剔除掉有瑕疵的成品,這樣就產生了AAA等級的產品
一級品:一級品的胚胎就是從所有做好的胚胎中(好的和不好的)進行一次挑選,挑選出沒有明顯瑕疵的胚胎然後經過加工過程產生一級品的產品,國際標准允許一級品中允許存在不超過5處的瑕疵
二級品和三級品:魚兒就不做詳細說明了,就是什麼瑕疵都可能有,呵呵,黑點啊什麼的都特別多的產品
在此魚兒要提醒廣大淘友,關於碗底的那個寫著AAA等級,優等級那個標簽並不能代表瓷器本身的等級,廣大淘友們要看的還是瓷器本身的質量。
4. 為什麼魚盤底不平
產品不合格問題。
魚盤,一般口徑較大,(圖中的這一個直徑23厘米),所以也叫「大魚盤」。叫「魚盤」不只因為它是盛魚菜的盤子。
淄博地處魯中地區,是齊文化的發源地,融合齊文化開放包容的特性,造就了當地民眾質朴開朗的性格。清代中後期,外來文化的傳入,給當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文化更加多元化。博山魚盤作為淄博民間陶瓷代表性作品之一,能夠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並且不斷持續地發展,與其品種的多樣性、藝術風格的獨特性和豐富的象徵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5. 瓷磚的平整度的標準是多少
根據《GB4100-2006陶瓷磚國家標准》要求中規定,地磚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於±0.2%且最大值不超過2mm。如果以600*600規格的瓷磚來說,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數值應該在-1.2mm至﹢1.2mm之間且最大值不超過2mm。
檢驗瓷磚平整度的方法:
1、檢測瓷磚平整度時,可以用垂直檢測尺檢測,也可以用2M靠尺加楔形塞尺檢測。用後一種方法檢測時,將靠尺側面靠緊被測面,其縫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檢測。
2、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豎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瓷磚平整度誤差不得超過2㎜,相鄰磚高差不得超過0.5㎜。
(5)骨質瓷魚盤平不平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鋪貼注意事項
1、 鋪貼前,請檢查包裝所示的產品型號、等級、尺碼及色號是否統一,如發現產品質量有異議時,請速與廠方或經銷商聯系,一經鋪貼就講不清楚了。
2、 鋪貼前,應先處理好待貼物體或地面平整,干鋪法基礎層達到一定硬度才能鋪貼瓷磚,鋪貼時接縫多在2-3MM之間調整。
3、鋪貼前,瓷磚往往需要在凈水內浸泡20-30分鍾,濾去水分後才可進行鋪貼,否則鋪貼好後水分蒸發瓷磚輕易起翹。而且在使用前應檢查外包裝標明的色號、尺寸是否是自己訂購的型號,統一色號的磚是否有色差、斷線等缺陷。只有使用統一色號,才可以使顏色均一。
4、 建議採用325號水泥,干鋪法參與比例
基礎層:(水泥:細沙=1:3),粘貼層:(水泥:細沙=1:2)。
5、 圖案拼花特徵明顯的,請認准其拼花特徵,保持統一方向鋪貼,圖案特徵不明顯的或無圖案請結合施工效果要求鋪貼。
6、 鋪貼完工後,應及時將殘留在磚面的水泥污漬抹去。已鋪貼完畢的地面需養護4-5天,防止受外力影響造成地面局部不平。
6. 如何辨別陶瓷餐具是否安全
釉料是經過高溫之後形成的釉面,基本都是700以上的高溫,基本是不會有毒的。然而繪料基本都是低成本的化工料,裡面會含有一些重金屬。可以用手摸一下如果花紋的地方,如果手感很明顯,那就是釉上,釉下彩的手感是平滑的,花紋圖案都在玻璃下面。
陶瓷餐具並不都是安全的。陶瓷餐具並不都是安全的。有些餐具長期使用會造成重金屬慢性中毒,對皮膚,牙齒,眼睛,大腦,骨骼,生育造成損害。這些有害物質主要是陶瓷餐具中含有的鉛、鎘等重金屬成分。損害程度主要看這些重金屬在使用中的溶出量及被人體的吸收量。
(6)骨質瓷魚盤平不平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盡量不使用內里有大面積圖案的陶瓷餐具。
2、絕對不使用內里帶花的陶瓷餐具食用過酸過鹹的食品。
3、放置過久的陶瓷餐具在使用前要用熱水清洗擦拭。
4、陶瓷餐具清洗後盡量擦乾或烘乾存放。
5、絕對不用內里帶花的陶瓷餐具長時間存放食品。
6、不使用內里帶花的陶瓷餐具高溫蒸煮食品。
7. 怎樣檢測地磚鋪的是否平整呢
檢驗瓷磚平整度的方法:
1、檢測瓷磚平整度時,可以用垂直檢測尺檢測,也可以用2M靠尺加楔形塞尺檢測。用後一種方法檢測時,將靠尺側面靠緊被測面,其縫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檢測。
2、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豎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瓷磚平整度誤差不得超過2㎜,相鄰磚高差不得超過0.5㎜。
(7)骨質瓷魚盤平不平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鋪設平整光滑地板磚的技巧:
1、在牆面彈標高線
將瓷磚鋪貼後的磚面層的水平高度,沿牆的四周彈一條線。
2、與牆體接觸部分的瓷磚保持與標高線一致。
3、鋪貼前地面橫縱兩條線,確保瓷磚順直均勻。
4、鋪貼的過程中隨時採用水平靠尺檢查瓷磚鋪貼的水平度。
5、瓷磚鋪貼留縫時採用一些輔助的定位的材料如十字卡、或經過裁切的瓷磚包裝帶,放置在磚縫之間,確保瓷磚的留縫大小均勻。
6、瓷磚鋪貼後至少24小時內不要在磚面走動踩踏。
8. 高中檔骨質瓷如何分級怎樣選購
骨瓷在檔次上分級應該分兩方面:
一方面在質,就是說骨粉含量的多少,如果按國家標准36%劃分高中低的話,45%以上才稱得上高檔骨瓷,40%就為中檔了,36%以下你懂得,新骨瓷的出現更是魚目混珠,不過掌握了正確的鑒別骨瓷的方法就行了。
其實要選購正品骨瓷,在產地的選擇上盡量選唐山骨瓷,在骨瓷產品中國內也只有唐山最為正宗,可以參考一下思佰得、海格雷這樣的品牌骨質瓷產品。山東淄博和廣東潮州廠家主要是從淄博硅酸鹽研究所研製的合成材料代替的天然牛骨粉,含有大量化學成份,瓷質更白,但對人體有害,也就是行內所稱的新骨瓷。景德鎮主產的是青花瓷和花瓶類陶瓷,本身不產骨瓷,因當地十大瓷廠早已經破產,目前是從唐山購買白胚,做轉手加工,大多是家庭作坊手工生產,所以質量無法保障。
另一方面在形,分為A等(一級)和二級品,標准就是看瓷器本身瑕疵存在的多少,這瑕疵范圍包括黑點的多少、脫釉的多少、產品本身存在的瑕疵數目的多少。A等級是在胚胎形態下先從一級品中進行一次挑選,挑選出基本沒有瑕疵的胚胎然後進行上花,上釉,爐燒的加工過程,出爐後再對成品進行一次挑選,剔除掉有瑕疵的成品,這樣就產生了A等級的產品; 二級品:胚胎就是從所有做好的胚胎中(好的和不好的)進行一次挑選,挑選出沒有明顯瑕疵的胚胎然後經過加工過程產生一級品的產品,國際標准允許一級品中允許存在不超過5處的瑕疵; 提醒一點,關於碗底的那個寫著AAA等級,優等級那個標簽並不能代表瓷器本身的等級,要看的還是瓷器本身的質量。
在選購技巧上主要掌握以下三點:
1.看色澤,真正骨炭含量高的優質骨瓷,其色澤應該是乳白色或者稱為奶白色。骨瓷不是越白越好,自然的乳白色才是好的骨瓷;
2.聽聲音,把瓷碗托在一隻手的手心中(注意:一定不要抓在手心中),另一隻手彈下骨瓷的碗口邊緣處,好的骨瓷聲音清越如鍾聲一樣有清脆的迴音,響聲越長久說明胎體更圓滑,瓷的品質更好。第二種就是注入碗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水,一隻手沾些水沿著碗邊轉會發出「唧唧」的共鳴聲,碗越大效果越明顯;
3.通透性,將骨瓷拿在手裡觀察,好的骨瓷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對著亮光觀察骨瓷的通透性,看出杯子成分的細致與否,好的骨瓷應該透光較佳且均勻無雜質。
9. 瓷磚檢測好壞有沒有方法參考下
看瓷磚色澤:仔細觀察瓷磚表面的色澤。一般來說,色澤均勻,表面光潔的都比較好。此外要觀察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瓷磚周邊是否規則,從同一包裝箱中抽出幾片,對比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此法不能用於檢測表面凹凸不平的仿古磚。
看瓷磚尺寸:在購買瓷磚的現場測量。用直尺或捲尺測量,瓷磚的四邊和對角線,檢查尺寸。此外,同樣可以把兩塊同一品種的磚面對面重疊在一起,四角對齊,轉動其中的一片,四邊尺寸始終一致的瓷磚則較好。
瓷磚摸釉面:看釉面有無針孔,斑點。主要是看瓷磚表面是否有黑點、氣泡、針孔、裂紋、有無劃痕、色斑,缺邊、缺角。玻化磚還要注意是否有漏拋、漏磨等缺陷。
敲瓷磚表面聽聲音:用硬物輕輕敲打瓷磚,聽到的聲音越清脆,證明瓷化密度高,瓷磚的質量越好。聽聲辨密度,這是很常用的方法,就如我們挑選西瓜一樣。
滴水看是否耐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看瓷磚吸水率。檢驗瓷磚吸水率的常用方法是將水滴在瓷磚的背面,觀察水散開後浸潤的快慢。一般來說,瓷磚的吸水率低,說明瓷磚的密度大,質量好,代表瓷磚的內在穩定性越高,也就越適合濕氣或水分含量較高的空間,如衛生間、廚房等,且不會產生黑斑等問題。
10. 陶瓷餐具魚盤不平,正常嗎
盤子放不穩是最基本的產品不合格問題。沒啥說的,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