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檢驗酸奶中的乳酸菌要具體的實驗步驟和方法及原理
太麻煩的,要有條件,把樣品稀釋後,例如估計含乳酸菌的量,稀釋到每毫升大約30-300個左右,再用特殊的平板培養基,添加了1%碳酸鈣的平板培養基,採用傾注法與呈液體狀態的40度含碳酸鈣的瓊脂營養培養基混合,倒制於90毫米在小平皿中,培養後,長出菌落,同時,菌落周圍有透明圈的,就是乳酸菌,還可以計數,再剩稀釋倍數,還可得含量。
② 如何測定乳酸菌的含量
菌種的分離 取lmL鹵汁以10倍遞增稀釋方法(一份酸奶,九份無菌水,再取一份第一隻管中溶液,加九份無菌水,依次類推),將其稀釋至1/10~10的-10次冪(我打不上去),然後從不同濃度稀
釋液中分別取lmL傾注在平皿中,再倒入培養基相混合,待培養基凝固後倒置於30~C恆溫下
培養48h。挑取長勢良好的單個茵落劃線分純,直至純化(茵落單個大小一致,革蘭氏染色鏡
檢,茵體一致)。結果分離得到3株不同菌株,分別編號為菌株1、菌株2、菌株3。再分別轉移
到試管斜面上進行保存。
分離用培養基:牛肉膏5g,蛋白腖10g,氯化鈉5g,蒸餾水1 000 mL,瓊脂20g,pH7.0—7.2
;保存用斜面培養基:酵母膏1% ,碳酸鈣2% ,葡萄糖1% ,瓊脂2% ,pH 7.0。
培養條件
將分離出的菌株1、菌株2、菌株3分別接種在上述4種不同的培養基上,
在30。【=恆溫條件下培養48h後觀察並測定其培養結果。
測定方法 菌落總數採用逐級稀釋法來計數;pH值用pHS一2C酸度計測定;乳酸定性
及含量測定依據食品檢驗技術
1I.2.1乳酸菌的分離與篩選的試驗程序 自然發酵酸奶---稀釋---培養---挑起單菌落染色、鏡檢一挑
選革蘭氏陽性球菌單菌落一Ⅲ號培養基一挑選溶鈣圈大的球菌反復在Ⅲ號培養基上幾次純化篩選一單菌落優
良菌株一試管穿刺低溫保存。
1.2 1.2 乳酸菌的鑒定 用光學顯微鏡、放大鏡進行乳酸菌的形態特徵鑒定。生理生化特徵鑒定:產乳
酸定性試驗——乳酸紙層析法0- 、過氧化氫酶(接觸酶)反應�6�8、明膠水解反應 、硫化氫反應 、乳酸菌
發酵營養型試驗0 、耐鹽、酸、溫度試驗。
1.2.I.3 乳酸菌的保存�6�8 採用定期移植低溫保藏法。培養基配方:葡萄糖1% 、蛋白腖0 2% 、
l(}l2PQ|0.2%、瓊脂20%、pH值7 0,分裝試管,121。c滅菌30min。將使用對數生長期後期的細胞進行穿刺
培養,然後密封存於冰箱玲藏室內(5qc左右),2個月移植1次。
1.2.2 分離乳酸菌的生理特點試驗
1 2 2.1 最適生長溫度的測定OD值以同溫下不接種培養基作對照,定期取出接種培養基在721分光光度
計上,用最大吸收光波長 =6001RIifl測定。
1.2.2.2 生長周期的測定oD值(方法同上);pH值:PHB一4pH計;可滴定酸(以乳酸計):吸取ImL菌液
加入9Ⅱ1L蒸餾水,加入1~2滴酚酞,用0.1NNaOH滴定。
1.2 2.3 最適pH值的測試、最適鹽濃度的測試。
供試樣品及培養基
分離用樣品:酸奶、酸奶及西紅柿均為市售
分離用培養基:①BCP培養基:酵母膏2 5g,蛋白腖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0 04g,瓊脂15g,
蒸槽水lO00ml,pH7 0;②MRS培養基見文獻 。
菌種保藏用培養基:脫脂乳培養基:新鮮牛乳離心去掉上層乳脂,下層奶液分裝試管,105℃
滅菌20mln。
菌利 鑒定用培養基見文獻 6。
1 2 方法
1 2 1 乳酸菌的分離純化 取泡菜汁、酸奶、西紅柿表面洗液進行梯度稀釋,分別用傾注法、塗布
法和劃線法在BCP和MRS培養基平板上進行菌種分離。挑取在BCP平板上有透明目的菌落,在
MRS平扳上有溶鈣圈的菌落,反復純化至純種,挑菌至脫脂牛奶試管中保存
1.2 2 乳酸菌復篩對初篩菌株進行革蘭氏染色,保留革蘭氏陽性菌株.並對其所產乳酸能力進
行定性、定量分析,篩選出產酸高的菌株保存,再把產酸高的菌株經蘿l、汁發酵 】,進一步選擇產
酸高、_l】味純正的菌株保存鑒定
1 2 3 乳酸定性測定果用紙層析法。溶劑系統為乙醇:濃氨水:水=80:5:15,顯色劑為0 04%
的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層析時將乳酸、檸檬酸配成1% 的標准溶液,兩種標准溶液 及乳酸發酵液
均點樣3 .上行層析,顯色與標准樣比較
1.2 4 乳酸的定量測定採用氣相色譜法,利用苄酯化法制備乳酸衍生物,將待測乳酸菌株在產
酸培養基內37"C培養3d,離心。取上清液剃備衍生物,氣相色譜分析含量。氣相色譜工作條件為:
EGS色譜柱,柱溫160'C,氣化溫度180'17.,檢測器溫度l70"C,載氣為N,。
1.2 5 菌種鑒定根據《簡明第八版伯傑細菌鑒定手冊》 和《一般細菌常用鑒定手冊》[6 對復篩
出的菌株的形態、生理生化、碳源利用等方面進行系統鑒定,並提取乳酸菌株DNA,採用熔鏈溫度 .
③ 乳酸度怎樣測
乳酸度(%)=V*F*0.009/(乳樣的體積(mL)*乳的相對密度);
式中,V——中和乳樣的酸所消耗的0.1mol/L的氫氧化鈉體積(mL);F——0.1mol/L的氫氧化鈉的校正系數;0.009——1mL0.1mol/L氫氧化鈉能結合0.009g乳酸。
很簡單,將一定量的乳酸溶於水中,以酚酞做指示劑,用標准氫氧化鈉溶液滴定就可以了。
⑤ 乳酸、丙酮酸和乙酸如何鑒定
丙酮酸檢測試劑盒可測各種動物血清(漿)、組織以及培養細胞、細胞培養上清液等樣本中丙酮酸含量。丙酮酸與顯色劑反應,反應產物在鹼性溶液中顯紅棕色,顏色深淺與丙酮酸含量成正比,通過比色可以測定出丙酮酸的含量。
原理:丙酮酸鹽檢測試劑盒提供了一種簡單、直接和可自動化操作的程序來測量不同生物學標本中丙酮酸的含量。適用標本類型包括:食物、細胞、培養基和發酵培養基。丙酮酸鹽檢測試劑盒基本原理如下:丙酮酸鹽被丙酮酸酶氧化,在酶反應過程中產生顏色(λ=570 nm)或者熒光(Ex/Em=535/587 nm),可使用酶標儀或熒光計檢測到。光的強度與丙酮酸含量是成正比的,因此通過檢測光的強度即可精確的得到丙酮酸的含量。試劑盒檢測范圍為1-10 uM丙酮酸。
丙酮酸檢測試劑盒
丙酮酸分子式CH3COCOOH,原稱焦性葡萄酸(德Brenztr-aubensure),是參與整個生物體基本代謝的中間產物之一。丙酮酸可通過乙醯CoA和三羧酸循環實現體內糖、脂肪和氨基酸間的互相轉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聯系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
丙酮酸是糖無氧代謝的產物,研究工作者將丙酮酸和乳酸一同測定,並用二者的比值推測循環衰竭的嚴重程度;此外,它還對維生素B1缺乏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廣泛應用於醫葯、農葯、食品等領域,尤其是作為醫葯中間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應用[4][5]
用於大腸桿菌丙酮酸代謝途徑改造及丙酮酸高產菌株培育
丙酮酸作為最重要有機酸之一,在醫葯、食品、化工等領域以及科學研究中都具有廣泛的用途。目前高質量的丙酮酸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丙酮酸工業化生產的前景十分廣闊。
從野生型大腸桿菌K-12 MG1655菌株出發,利用CRISPR/Cas9技術敲除了乳酸脫氫酶基因(ldh A),截斷了乳酸合成途徑;敲除了丙酮酸氧化酶基因(pox B)、磷酸轉乙醯基酶基因(pta)和乙酸激酶基因(ack A),截斷了乙酸合成途徑;敲除了丙酮酸-甲酸裂解酶基因(pfl B),截斷了甲酸合成途徑;敲除了磷酸烯醇丙酮酸合成酶基因(pps A),減少了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敲除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減少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消耗;通過敲除延胡索酸還原酶復合體基因(frd BC),削弱了三羧酸循環途徑。最後得到了一株可以初步積累丙酮酸的基因工程改造菌株MG1655-GP7(E.coli K-12 MG1655Δldh AΔpfl BΔack AΔptaΔpox BΔppcΔfrd BCΔpps A),這株菌在使用5 L發酵罐發酵68小時後丙酮酸產量達到32.07 g/L。
這表明只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是可以使大腸桿菌積累丙酮酸的。大腸桿菌利用葡萄糖作為碳源時,葡萄糖經糖酵解途徑會產生過量的ATP與NADH從而抑制丙酮酸的積累,使用氧化程度較高的葡萄糖酸作為碳源可解決此問題;當葡萄糖進入細胞後不經EMP途徑而是進入Entner-Doudoroff(ED)途徑,產生的ATP與NADH的量只有前者的一半,會相應的促進丙酮酸的積累。為了進一步提高產量,作者又敲除磷酸葡萄糖異構酶基因(pgi)以抑製糖酵解途徑;同時敲除6-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基因(gnd)以抑制磷酸戊糖途徑,並減少6-磷酸-葡萄糖酸的消耗;還在敲除磷酸葡萄糖轉移酶基因(pts G)和磷酸烯醇丙酮酸葡萄糖轉移酶基因(pts I)的基礎上敲入運動發酵單胞菌中葡萄糖轉運蛋白基因(glf)來改良葡萄糖轉運系統,減少大腸桿菌細胞轉運葡萄糖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消耗。
並計劃上調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基因(zwf)、葡萄糖酸-6-磷酸脫水酶基因(edd)和2-酮-3-脫氧葡萄糖酸-6-磷酸醛縮酶基因(eda)的表達以強化ED途徑,平衡ATP和NADH的水平,引導碳流更多的流向丙酮酸合成方向。
目前通過基因編輯的方法得到了一株生產丙酮酸能力理論上較MG1655-GP7菌株有所提高的MG1655-GP12(E.coli K-12 MG1655Δldh AΔpfl BΔack AΔptaΔpox BΔppcΔfrd BCΔpps AΔgndΔpgiΔpts GΔpts I::glf)菌株,該菌株的生產能力正在評估中。但經多次基因改造後,基因工程菌株MG1655-GP12出現了較野生型菌株生長緩慢的現象,本實驗對該菌株進行了實驗室適應性進化,經多次傳代後篩選到一株生長速度恢復到野生型菌株75%的MG1655-GP12-1菌株。
⑥ 乳酸的檢驗方法是什麼
您好3M微生物快速檢測片包括:細菌總數測試片,乳酸菌測試片,大腸菌群測試片,大腸桿菌(同時檢測大腸菌群)測試片,金黃色葡萄球菌測試片,黴菌酵母菌測試片,腸桿菌科測試片,環境李斯特測試片,快速大腸菌群測試片,高靈敏度大腸菌群測試片,沙門和李斯特試劑盒,3M快速塗抹棒,電子移液槍,ATP熒光檢測儀。3M微生物快速檢測片是一種檢測微生物的快速檢測方法,操作簡單,結果准確,只需要三步即可完成,接種,培養,判讀。不需要很熟練的化驗技巧。Petrifilm能減少測試時間。對於大腸菌群測試時間能從48小時以上減少到24小時,對於大腸菌群,測試時間能從120小時減少到24小時,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測試時間能從96小時以上減少到24小時。操作簡單,無須驗證實驗,結果准確。因此,使用Petrifilm,你將能得到更好的現金流,減少庫存和儲存的費用,更好的財務控制以及贏得更有利的市場時間。(三)全球化的認證,國際化的使用方法:目前3M微生物測試片已是中國的國家行業標准:細菌總數,SN/T1897-2007大腸菌群SN/T1896-2007,大腸桿菌SN/T1896-2007,金黃色葡萄球菌SN/T1895-2007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青島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以及濰坊市商檢局,臨沂局,濟南局等也在應用該產品進行微生物含量的常規檢測。作為全球化的一種快速測試方法,3M測試片已得到國際上許多權威機構的認證。如:美國分析化學協會(AOAC),法國標准化協會(AFNOR),北歐國家認證(NordValValidation),加拿大健康保護協會(HealthProtectionBranch),紐西蘭食品安全認可方法(NewZealandFoodSafetyAuthority),日本食品安全法規標准分析方法(),韓國聯邦法典(KoreaCodeofFederalRegulation)澳大利亞VictorianDiaryInstryAuthority。目前已是韓國國家的檢測方法,而且通過了日本的檢測機構-------農林水產省的認可。另外也是比利時,芬蘭,智力等國的國家官方推薦方法。(四)提高准確性,減少安全隱患:在生產車間,傳統檢測方法使用的試管,培養皿等玻璃器具一旦進入設備或是原料,半成品,帶來的風險是不可估量的。3M的產品全部使用塑料聚合物,避免了這一隱患,降低了傳統方法可能引入物理性污染的可能性。同時,對在生產車間的表面接觸實驗,空氣監控,3M方法簡便准確,有助於長期監控,得到穩定可比對的實驗結果。採用Petrifilm測試片,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這使得員工可以有時間去開展其他較為復雜病原菌實驗(如分析沙門氏菌和李斯特氏菌等),在工廠使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檢測的時候,這些工作常常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而被忽略。另外,節省的時間和人力也能用於某些預防工作:環境保護,培訓和在工廠實施HACCP。想購買3M測試片找我,[email protected]
⑦ 如何快速測定乳酸含量
這………………
快速是要多快速?還有,對准確度的要求怎樣?您是要測什麼東西里的乳酸含量?不說清楚的話,還真不好辦……畢竟測定乳酸含量的方法有酸鹼滴定法、EDTA定鈣法、旋光法、UV-酶法、酶電極法、層析法、液相色譜法(這個還分為高效液相色譜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而每種測定方法又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和要求,准確性也不同。另外,還受測定方法的成本以及對檢測速度要求的影響。
所以,請您說清楚點好嗎?
⑧ 如何測定乳酸是L
乳酸,學名為2-羥基丙酸.分子中有一個不對稱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因此有L-乳酸與D-乳酸兩種旋光異構體.用旋光儀測定旋光度就可以判定.
⑨ 酒醅中的酸度,用口嘗,怎樣能判斷出准確數據
酸度的概念
酸在大麴酒醅發酵中是不可缺少的物質,在生產中,對酸度有三種測定方法。
1.1 在酒醅化驗中,其酸度是指利用酸鹼中和原理測定,其定義為100克酒醅滴定消耗氫氧化鈉的毫克分子數,以度表示。
1.2 酒中有機酸,以酚酞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滴定,以乙酸計總酸量,單位為每升克數。
1.3 用pH計或試紙測定其pH值
pH值的測定可用簡單的pH試紙來進行,這種方法簡單快速,但測定精確度低,易受檢查液色澤或所含的雜質干擾,影響它的准確性。
用酸度計測定,不但測定精確度更高,而且測定樣品的范圍也更廣。它操作方便、迅速、准確,除可用於釀造、發酵酒醪和酒糟以及黃水等的pH值的測定外,也可用於對濃香型曲酒生產的窖泥的pH值的測定。在測定中,可排除或減小這些樣品中所含的色澤和雜質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測得較准確的數據。
2.酸在酒醅發酵中的作用
酸的作用,業內人士公認的有以下幾點:
2.1 酒醅中適當的酸度,可以抑制部分有害雜菌的生長繁殖,起到以酸制酸的作用,不影響酵母菌的發酵能力。
2.2 酸能把澱粉等物質水解成糖,有利於糊化和糖化作用。
2.3 酸能增加呈香呈味物質的形成。
2.4 酸能參與酯化反應。
3.酸度、總酸、pH值三者之間的關系
酸度、總酸、pH值三者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但因檢測方法、換算單位不同,它們又不能相互替代。
3.1 酒醅酸度與pH值兩者之間的關系
酒醅酸度是100克酒醅滴定消耗氫氧化鈉的毫克分子數,以度表示。與總酸檢測原理和方法是一致的,但計算方法和換算單位不同,所得值也不同。酒醅酸度與pH的關系見圖1、圖2。
酸度與pH值兩者之間的關系大體上是酸值高,pH值低,但不是線性或曲線的關系,說明它們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但不是對等的關系。
3.2 酒中總酸與pH值的關系如圖3、圖4
從圖3、圖4中可以看出,總酸與pH兩者呈無規律的變化,表明酒中總酸的大小不能依pH值的高低來判斷。
4.討論
4.1 酒中酸的情況
對而言,它的酸類物質主要由有機酸組成,主要來源於酒醅發酵過程中的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己酸和高級酸等。其大部分以游離狀態存在,小部分以鹽類形式存在。計算總酸時,以有機酸為主,折算為乙酸的含量。總酸的概念並未直接表示出酒的酸度強弱,只表明了酒中有機酸相對含量即每升的克數。我們設計了一個試驗,分別稱重甲酸、乙酸等9種有機酸,用30%乙醇溶液定容至100mL,測得總酸為0.359g/L。用稱重法,按乙酸折算總酸是0.307g/L,每升相差52mg,兩者之間誤差可能來自於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可以忽略不計。此實驗說明用氫氧化鈉滴定測總酸能較好的反應酒中有機酸的確切總含量。
從大量的試驗數據分析,中酸的總體變化趨勢是酸度大,pH值則低。但從小區域范圍內來看,實際情況並非如此,pH值並不能比較中總酸含量的多寡。
有機酸都屬於弱酸,弱酸在水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發生電離,大部分仍以未電離分子形式存在。如一種強酸在水溶液中,它的酸含量多少與pH值的高低,應該呈較好的線性關系。但酒中酸大都是有機酸,受發酵、蒸餾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酸的種類和含量並不固定,即便是同一個釀酒小組,不同的窖池,所產的酒也難有固定的值。當測定相同總酸的不同樣品時,由於樣品中所含酸的種類不同,酸的電離程度就各不相同,各自離解氫離子的能力也不同,所測的pH值就會存在差異性。中的pH值大小取決於各種有機酸的性質、相對含量及在中的狀態。
酒醅的酸度因檢測方法同總酸檢測方法一樣,也是可以折算成總酸的。
4.2 酒中乳酸的測定
乳酸是中一種重要的酸,檢測方法多用常規化學分析中採用的比色法進行定量分析,但並不屬於食品分析上酸度這一概念。氣相色譜的普及特別是毛細管的運用,可以分析多種有機酸,但由於乳酸易在汽化室受熱分解,質譜分析僅檢出它的分解物二氧六環,因此,不能直接進樣分析,只能通過其它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