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參的性狀鑒別要點
【性狀鑒別】
野生者稱「野山參」或「山參」,多在秋季採挖。栽培者稱「園參」,多在9月末至10月初採收。野山參一般只加工成生曬山參;園參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分為生曬參、紅參、白參(糖參)及參須等規格。
①生曬山參:因細支根及須根多不除去,故又稱全須生曬參。主根粗短,質堅硬,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厘米,表麵灰黃色,具縱皺紋,上端有明顯而緊密的環紋(習稱鐵線紋)。支根2~3條,多呈八字形分開。須根稀疏而長,質堅韌,上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點)。根莖(習稱蘆頭)細長,上端四面具密集碗狀莖痕(習稱蘆碗),靠近主根的一段光滑無莖痕,習稱「圓蘆」。根莖上常生出紡錘形的不定根,習稱「棗核芋」。通常以「蘆長碗密棗核芋,緊皮細紋珍珠須」概述野山參的外形。
②生曬參:主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長3~15厘米;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紋。支根2~5條,分開角度小。根莖粗短,多拘攣而彎曲,一面或兩面生有蘆碗,下部無圓蘆。根莖上也可見不定根。若加工成全須生曬,支根下部尚有多數須狀根,其上偶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
③紅參:根形與生曬參相似。表面棕紅色,半透明,也有表面土黃色而不透明的,具縱溝、縱皺紋及細根斷痕,上部可見環紋,下部有2~3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④白參(糖參):根形與紅參近似,惟表面呈黃白色,可見加工時扎刺的點狀痕跡,質較松。
⑤參須:細支根加工成白直須或紅直須;須根加工成白彎須或紅彎須。直須多紮成小捆,全長5~15厘米,直徑2~5毫米。紅直須表面紅棕色角質狀半透明;白直須表面黃白色,均有微細的縱皺紋。彎須上有時可見點狀突起。
人參葯材除上述規格外,尚有掐皮參、白乾參、邊條參、石柱參、皮尾參等。朝鮮所產人參稱「朝鮮參」或「高麗參」,也有紅參、白參之分,其中紅參又稱「別直參」。
【選購要點】
山參是各種人參中品質最佳的一類。當中又以純野山參為上品,其補氣固脫的功效尤佳。各類山參中均以五形俱佳為優。
紅參類中以體長、色棕紅或棕黃半透明、皮紋細結有光澤、無黃皮、無破疤者為佳。邊條紅參優於普通紅參。紅直須質量優於紅彎須。
生曬參類性味偏寒,且加工中不損失成分,以體重、無雜質、無破皮者為佳。
⑵ 野生的人參和種植的人參怎麼分辨
野生人參有比較好的橫紋,野生人生會形成比較緊密的蘆碗。野生人參一般生長在自然的林地,林地樹木高大,灌木叢多,吸收的陽光,營養物質少於種植人參。野生人參生長年限較長,野生人參主要產於我國東北三省長白山山脈和大小興安嶺一帶。野生人參的根莖特別長,橫形較短,主根上橫紋細而清晰,色澤較深皮細而堅韌,珍珠塊多而明顯。野生人參:蘆頭長,蘆碗密,人參體和根莖一樣長,主根表面的橫紋非常清楚,顏色很深,皮細有韌性,珍珠疙瘩比較多,而且明顯易見。種植人參:蘆頭比較短,蘆碗很少,人參體呈現出圓柱形,主根會有稀疏的很穩,但是不連續。皮又粗又脆,表面的珍珠疙瘩不明顯。人工種植人參和野生人參最大的區別就是表面的顏色,在山參的頂端可以看到明顯的粗橫紋,下面會有2~3條支根,而且還生長著又長又細的須根。在徐根上面生長著不明顯的疣狀,蘆頭直徑在0.3至1.5厘米左右,長度在1~4厘米左右,形狀是彎曲,上端會有不定根和稀疏的莖痕。野生人參和種植人參葯用價值,雖然說野生人參和種植人參的種植方式不同,但它們的葯用價值沒有太大的差別,具體的葯用價值如下:治療糖尿病人參可以改善糖尿病的不適症狀,但是不能夠改變血糖過高。輕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完人參之後,血糖會降低40~50%毫克。中度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王龍身後,雖然說降低血糖的作用不是很明顯,但是身體的不適症狀有所改善。對於精神病,人參對各種類型的抑鬱型精神病會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服用人參可以改善病人的主觀症狀,但是沒有什麼客觀的治療作用。
⑶ 人參與西洋參的參苗在外觀上如何區分開對於從未接觸過人參種植的人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區分開
(1)西洋參越冬芽呈鸚哥嘴狀,人參的越冬芽是鴿子嘴狀。
(2)葉形上同齡植株,西洋參葉片較寬短(多為倒卵形),葉色較深,人參葉片較狹長(披針形),葉色較淺。
(3)根形上西洋參主根圓錐形,表皮環紋少而粗糙,人參主根呈圓柱形,表皮環紋細密。西洋參根粗短者較多,人參根長形者較多。
(4)西洋參花軸短,花軸與莖之比為1∶2,人參花軸長,花軸與莖之比為1∶1。
(5)生長發育上,西洋參比人參稍快,西洋參多數二年生就可開花結果,人參多數三年生才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西洋參比人參早收獲一年(人參和西洋參收獲期分別為5~6年和4~5年)。但在一年中,西洋參比人參出苗晚10~15天,開花也晚10~15天,果實成熟晚20~25天。
(6)對環境條件要求基本相同,但西洋參比人參耐較高溫,因此西洋參適宜種植的地區比人參要廣些。西洋參要求溫度比人參高,這也是在一年內西洋參出苗、開花、果熟比人參晚的原因,因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季節往後才能達到西洋參對溫度的要求,遼寧和吉林而去的參全部使用的沃葉水溶肥,賣價高。
在北京農田栽培西洋參和人參,研究它們對土壤濕度反應的結果表明,在土壤相對含水率80%以內,兩種作物的產量都隨土壤濕度的增加而提高,當土壤濕度相對含水率達86.8%時,對人參已表現不利,而對西洋參卻無不利影響,說明西洋參比人參耐濕性強。
(7)它們都是滋補強壯葯,但人參以熱補為主,年輕人服後易上火,最適合於年老體弱的人。西洋參以涼補為主,服後不易上火,春夏秋冬,老幼皆宜。
(8)從化學成分上看,人參特有的成分為人參皂苷Rf,西洋參的特有成分為人參皂苷F11,此兩種特有成分在沒有植株只有葯材的條件下,為能准確無誤地鑒別人參和西洋參提供了科學依據
⑷ 真假人參如何識別
紫人參根系發達,主根膨大成圓錐形的肉質直根,全部入土,外皮橙黃色,光滑,著生須根。莖圓柱形,直立,葉互生,呈卵形,莖葉綠色,葉面葉背光滑,莖高40厘米左右,葉長8厘米,寬3.5厘米左右,葉腋抽生側枝,莖頂開紫紅色小花,排成長圓錐花穗,結蒴果(莧菜籽形小籽)。
⑸ 人參怎麼辨別真假
鑒別真假人參,主要是鑒別它的形、色和味。
一、正品人參
1、生曬參。有蘆頭蘆碗及短支根,外皮棕黃色,縱皺明顯,質較硬,斷面黃棕色,棕色形成環明顯,皮部有芝麻點。
2、紅參。單蘆頭,主根長,支根短,表紅棕色半透明,有時有灰黃斑,質硬,斷面紅棕色。
3、 糖參。蘆頭有或無,體飽滿 ,外皮黃白色,有針刺疤及糖結晶,質硬而脆,斷面黃白。
4、朝鮮紅參。常見雙蘆稱蝴蝶蘆,主要粗長,多成方柱形,表紅棕半透明,蘆頭與參體間有明顯橫縮環。
5、朝鮮白參。圓錐或圓柱形,主體略粗短,有分枝白色。以上正品顯微鏡檢查,外韌維管束有樹脂道、簇晶。
二、偽品人參
1、土人參。馬齒莧科土人參的根,無蘆頭、蘆碗,外韌式維管束,有簇晶。
2、華山參。茄科華山參的根,無蘆頭、蘆碗,外韌式維管束有簇晶。
3、野豇豆。豆科野豇豆的根,無蘆頭、蘆碗,有豆腥氣,外韌維管束有樹脂道。
4、桔梗。桔梗科桔梗的根,有蘆頭、蘆碗,有橫絞及縱皺。
(5)人參化學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
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將人參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後甘油搓臉,或將人參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參的甘油搓臉或人參水洗臉,能讓皮膚相當滋潤。
⑹ 如何鑒別人參的真偽
首先看是否有鑒定證書,具體鑒別請看下文。人參的鑒別:
人參分野生與人工栽培兩種。野生的稱「山參」,人工栽培的稱為「園參」, 野山參質量好,產量少,因而極為名貴。有人把人參的特徵概括為:雁脖蘆,棗核芋,寬肩膀,鐵線紋,色灰黃,珍珠尾,有濃厚的香氣,味甜而微苦。
園參因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紅參、糖參、生曬參等品種,與山參的性狀相似,但二者市場價格差距很大。區別園參與野山參的方法如下:
(1)園參的蘆頭短粗,多不彎曲,一面或兩面有莖痕,下部無圓蘆;山參的蘆頭細長,多有彎曲,上端四周密生有莖痕,下部有圓蘆。
(2)園參的主根常為圓柱形,質地較疏鬆;山參的主根則多呈圓柱狀人字形,質地堅實。
(3)園參的主根表皮上橫紋粗而淺,呈白色;山參的主根表皮上有細密的螺旋紋,橫紋細而深,呈黃褐色。
(4)園參的側根很多,較短,分枝角度小;山參的側根少而細長,分枝角度大。
(5)園參的須根較多而短,呈掃帚狀,上邊珍珠疙瘩不明顯,質地較脆軟;山參的根須則少而長,有韌性,不易折斷,根上有明顯的珍珠疙瘩。
⑺ 人參的人參鑒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皮層窄。韌皮部外側有裂隙,內側薄壁細胞排列較緊密,有樹脂道散在,內含黃色分泌物。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斷續排列成放射狀,導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纖維。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生曬參粉末淡黃白色。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微米,稜角銳尖。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細波狀彎曲。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10-56微米。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多角形,直徑4-20微米,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1克,加氯仿40毫升,加熱迴流1小時,棄去氯仿液,葯渣揮干溶劑,加水0.5mkl拌勻濕潤後,加水飽和的正丁醇10毫升,超聲處理30分鍾,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試液,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對照葯材1克,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人參皂甙Rb<[1]>、Re、Rg<[1]>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微升,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厚500微米)上,以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納米)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三個紫紅色斑點,紫外光燈(365納米)下,顯相同的一個黃色和兩個橙色熒光斑點。 野山參生長於山地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之中,主要生長於長白山和小興安嶺地區。野山參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參價格差別很大,貴的野山參一支可賣到幾萬元。
辨別方法:
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蘆: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
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中葯屬性:人參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貴,主要與它的葯用價值有關。在很早的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人參極為推崇,認為它能「治男婦一切虛症「。幾千年來,中草葯中人參都被列為「上品」。
⑻ 教你如何辨別人參的好壞
一、首先通過橫斷面看人參的質地,以緊密者為好,也就是掐不動,掰不斷,甚至用榔頭也難以敲斷。如果一掐是軟的,一掰能彎的,說明這支人參的中心是疏鬆的,地下生長的年份很短。
紅參一般都是很緊密堅實的,在市場上也有不是很堅實的。生曬參差別就比較大,不及紅參緊密堅實,有較硬的,有較軟的,應盡量選擇較硬的,如果是很粗很松很軟,說明是空心的,甚至可能施過化肥。所以生曬參的挑選要尤其注意。
二、其次看乾燥程度。正規出售的各種人參,都是乾燥的。新鮮的生曬參是帶汁水非常滋潤的。曬干或蒸干後,應該是非常乾燥的。
但在非正規渠道購買的,乾燥的程度就不一樣了。有的是含水率高,有的是潮濕返糖。這種情況不但分量重,而且很容易霉爛。這種參很粗很松很軟很嫩,是比較容易認出來的。
紅參比較硬,不容易了解乾燥程度。放在手心裡握起拳焐一會兒,參體表面如有黏膩的感覺,這可能是潮濕返糖,也可能是乾燥得不透,含水率沒有達標。
三、在挑選紅參時,要選那些紅參的參體(即主根)粗大長的為好,每支人參的下端像樹枝那樣都是有分叉的,一般分為兩歧,那是歧根、細支根。每一支紅參留下很小的一段歧根殘余是可能的,但不能留得太長。
同一支人參中歧根多了長了,就佔了主根的重量。有些主根很短而且很粗,在很低的部位就分成了兩個較粗的或一粗一細的歧根,這當然不及沒有歧根的參體好。
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製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並能增強機體對一切非特異性刺激的適應能力,能減少疲勞感(人參的根、莖、葉均能延長小白鼠游泳的持續時間)。
人參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平衡。通過人參對動物腦電活動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其對興奮和抑制兩種神經過程均有影響,但主要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
由於同時作用於抑制過程,故使抑制趨於集中,使分化加速且更完全。人參可調節神經功能,使緊張造成紊亂的神經過程得以恢復。人參皂甙Rb類有中樞鎮靜作用,Rb1、Rb2、Rc混合皂甙具有安定作用;Rg類有中樞興奮作用。
人參皂甙對中樞的影響為小劑量興奮,大劑量抑制。人參水浸劑5克/公斤腹腔注射能明顯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人參水浸劑亦能對抗可卡因、士的寧及戊四氮所致驚厥,並能降低驚厥死亡率。有報告指出,人參粗製中性皂甙既有鎮靜安定作用,亦有鎮痛、肌松和降溫作用。
⑼ 怎樣辨別人參的真假、優劣
一、正品人參
1、生曬參。有蘆頭蘆碗及短支根,外皮棕黃色,縱皺明顯,質較硬,斷面黃棕色,棕色形成環明顯,皮部有芝麻點。
(9)人參化學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人參的主要特徵
人參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參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質,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狀莖(蘆頭)短,直立。
人參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個對生的5小葉的復葉,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個輪生復葉,叫「燈檯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輪生復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莖頂有5個輪生復葉,叫「五匹葉」。
人參復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厘米,寬2-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無毛,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
⑽ 人參怎麼辨別
你好
人參的真偽鑒別
商品人參主要有生曬參、紅參和白參(糖參)三種。生曬參:取洗凈的鮮參,除去支根,曬干。紅參:取洗凈的鮮
參,除去根莖部的不定根及支根,或僅除去細支根及須根,
蒸小時左右,取出曬干或烘乾,剪下的支根及須根,用此
法加工者,稱「紅直須」。白參:取洗凈的鮮參,置沸水中
燙3—7分鍾,取出用針扎刺小孔,再浸於濃糖水2~3次,
每次10—12小時,取出乾燥。人參通常呈長圓錐形,頂端
有蘆頭。主根下常有分枝,須根多者,可見須根上有瘤狀突
起。去須根後,紅參主根長約3-10厘米,外皮顏色棕紅色
或紅棕色;白參3~15厘米,白色或黃白色;生曬山參主根
粗短,多具2個支根而呈人字形或圓柱形,長2~10厘米,
表麵灰黃色。人參質硬而脆,呈半透明,斷面有圓心形紋
理。生曬參、紅參、生曬山參均以條粗、質硬。完整者為
佳。白參以條粗、完整、皮較細、淡黃色為佳。易與人參混
淆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野豇豆
呈圓柱形,頂端沒有蘆頭,有殘留的莖,主根
下分枝較多。外皮呈紅棕色,布滿斑點。質地堅韌而且不透
明,斷面纖維有豆腥味。
白龍頭
呈紡錘形,頂端有殘留的莖,主根下常有分
枝。外皮呈紅褐色,有較多的皺折。質地堅硬,微微透明,
斷面平滑,中有白點。
土人參
呈圓錐形,頂端沒有蘆頭,有殘留的莖。主根下有時分枝較多。外皮呈黃棕色,有縱形分布的紋理。質地堅實,不透明,斷面呈乳白色,微甘。
商陸
呈圓錐形,頂端殘留有莖,主根下部粗壯且多分枝。外皮呈淡黃棕色。橫斷面呈明顯的「羅盤紋」,味苦微甜,有麻舌感。
華山參
呈圓柱形,頂端常常帶有殘留的莖痕,主根上粗下細,有分枝。外皮呈棕褐色,有明顯的橫紋。質地堅硬,
呈半透明,斷面黃白色。
桔梗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或略呈形,較干癟。蘆頭較長,表皮粉白色或淺黃白色。常偽充生曬參。味先甜而後略苦。
據一位從事人參銷售多年的業內人士介紹,人參主根一般呈長圓柱形,頂端有蘆頭,上有蘆碗數個。主根下多有支根2~3條,支根下部尚有須狀根,上面可見到凸起。去掉須根後,長一般為5~15cm。人參的斷面平坦,呈白色,有放射狀裂隙。白參的顏色一般是灰黃或灰棕的,紅參的顏色為棕紅色,主根及支根上有縱向皺紋,近根頭部有細橫紋。高麗參常被加工成四棱形。此外,人參氣香,味微苦而回甜。凡是無蘆頭或蘆頭較長,斷面中央無髓或可見數層同心環,沒有人參的特殊香氣,用嘴舔一下沒有黏滑、麻辣感的都是假冒人參。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