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判斷新玉和老玉
其實玉的價值不在於新與老,而在於它的做工是否精緻\細膩.
新玉,常常被古玩界一些玉器資深藏家稱之為「小兒科」而不屑一顧,其實這是一種極為陳舊的觀念,不客氣地講可稱為一孔之見,以偏蓋全。為什麼這樣說,常言道,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老玉有古意的魅力和神韻,新玉有時尚的氣息與特色;老玉難辨識、難鑒定、難估價,有價無市,真真假假,究竟誰說了算?新玉易辨識、好鑒定、價格透明、鑒定有標准,新玉新工,知根知底,多放心呢?總之,老玉有長處,新玉的優點也不少,因此,只能辨證地去看待,或者根據各人的喜好來取捨。
真玉器溫潤洶涌,半透明不透明的都有,玉器中夾有棉絮狀或其它雜質,均屬正常現象。假玉器給你諞個感覺就是沒靈氣,色澤乾枯,灰暗呆板,有的內中還有氣泡(出土古玉在色澤上另當別論)。
真玉器放在手裡掂一掂,手感沉重。假玉器掂起來手感比較輕飄。
真玉器比較堅硬,用刀劃無痕跡,假玉器往往比較軟,刀劃必留痕跡。
把鑒定對象用線騰空吊起來,輕輕敲,真玉器其聲清脆悅耳,舒揚致遠。假玉器不會有美好的聲音發出來(這個方法比較適用於稍薄的玉掛件)。
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物質結構比較細密。假玉器的斷口整齊發亮,是玻璃一類的東西。斷口物質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普通石頭一類的東西。用7倍以上的放大鏡,細細觀察鑒定對象的邊角、洞、鏤空刻線,於細微之處常常可以捕捉到假冒偽劣貨的蛛絲馬跡
。
鑒別玉器主要看色澤是否濃(濃郁)、陽(鮮明)、俏(色美)、正(純正)、和(柔和)這五個特點,如兼具之,即為上品。反之,若玉器淡(平淡)、陰(陰暗)、老(色黯)、花(不純)、斜(不協調),則是劣品。
購買玉器不要在強燈光下挑選,因燈光照射會使玉器失去原來本色,還會掩飾瑕疵,以假亂真。選購玉器還要學會鑒別真偽。常見的假玉有塑膠、玻璃、雲石、電色等幾種。塑膠和雲石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著色玻璃有氣泡,電色假玉是在劣質玉石上鍍上一層美麗耀目的翠綠色外表,乍看較難識別,但仔細觀察,電色的劣玉往往帶有一些「蜘蛛爪」,即綠中帶藍的小裂紋。
㈡ 玉怎麼鑒定真假有什麼方法
鑒定玉的竅門是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中國的玉分為軟玉和硬玉兩類,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玉的種類有很多,玉分為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獨山玉、纏絲玉、藍田玉等很多種,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鑒別方法。如果您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對這些玉種有全面的認識,更不用說進行真假鑒定了,現在市面上賣的很多玉是假的,假玉是用化學葯水泡出來的,戴假玉對身體不好,嚴重的還會致癌的。如果自己不懂鑒別玉,可能會把假玉當做真玉戴,戴假玉對身體不但沒有好處,還會致癌。
㈢ 為什麼可以用火燒頭發來簡單鑒別玉石的真偽
因為玉是寒性的,達不到著火點,所以頭發放在玉石上燒不斷。
簡單的鑒定真假的方法:
就是把玉石貼在臉上,覺的很冰涼,過兩三秒有不涼說明是真的。因為玉石傳熱快散熱也快!如果貼在臉上不涼就是假的。
就是拿放大鏡要10倍或30倍的來看裡面的晶體 ,看看有沒有像蜘蛛網的小裂縫,還有顏色是不是在裂縫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
拿火燒。就是燒黑了、燒焦了、燒黃了、有臭味。黑和黃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來的顏色不一樣就是假的。
(3)宋代玉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開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古書上記載很多,名稱也很雜,如水玉、遺玉、佩玉、香玉、軟玉等。遼寧阜新市查海遺址出土的透閃石軟玉玉塊,距今約8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中國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岩玉、陝西的藍田玉,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玉。
玉是礦石中比較高貴的一種。玉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鎂、鈷、硒、鉻、鈦、鋰、鈣、鉀、鈉等。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玉之純可凈化污濁之心。所以君子愛玉,希望在玉身上尋到天然之靈氣。玉乃石之美者,色陽性潤質純為上品。寶石也如此。其價值高低並不完全取決於成份,翡翠白玉中不值錢的為多數。如同人一樣,哪個民族都出英雄。
參考鏈接:網路-玉石
㈣ 古玉鑒定真假有什麼方法
玉器時代的鑒定
凡是失去了出土地點,無法辨認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環境,以及傳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鑒定時代。
鑒別古玉器真偽並確定其時代歸屬,有以下途徑:
①掌握時代風尚和作品風格。選擇考古發掘品作為標准器,有助於解決傳世品斷代。在無發掘品可以對比時,就需長期累積目鑒經驗,掌握玉器各個時代的風格和發展演變脈絡。辨明某種器物產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鑒定家鑒定年代時才會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動物形玉雕,能夠運用寫實和誇張等造型手法,製造出很多傑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為扁平狀的平浮雕,但發展到婦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較復雜的圓雕。西周動物形佩玉,多雕出動物的外輪廓,宛如剪影。春秋戰國時期,扁平狀動物佩玉大為減少,代之而興的是成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連屬,有一定組合,而且講究形象和色澤的對稱。戰國時期佩玉的紋飾日趨繁縟,線條多捲曲相連,與商周前期紋飾迥然不同。到了漢代,使用玉材經過嚴格挑選,質地溫潤,潔白無瑕。另外,封建統治者對傳統的禮器重視程度減低,而以生前擁有的貴重的生活實用品和死後葬玉的多寡,來衡量他們社會地位的尊卑高下。戰國兩漢盛行的谷紋、蒲紋,在漢以後全部消失,到北宋後期仿古之風興起時才重新出現。上述例證說明,隨著時代風尚的變化,玉器製作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
②從工藝上著眼。因雕工與工具及工匠的師承習慣有關,最易於無意中透露出時代風格。如:新石器時代玉璧、玉琮,孔為兩面鑽,對接處微有偏移,形成台痕,玉器上的鑽孔,孔外徑大,越往裡邊直徑越小。同時,器表面留下繩鋸加工時在兩邊下垂的弧線痕,商代則為金屬直鋸加工留下的直線痕。紅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邊緣,中心打窪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雙鉤隱起的陽線裝飾細部,線條隨造形的曲度彎轉。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獨特作法。戰國玉器琢玉工具有較大改進,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澤,而且顯得鋒芒畢露。漢玉紋飾中有細如發絲的陰刻線,習稱「游絲刻」,並在玉獸、玉鳥某些部位上飾細陰刻短平線,這是漢玉中極有時代特徵的製作技巧。宋、遼、金玉雕中常見一種深層立體鏤雕手法,用此類手法製作的玉器有玉佩、爐鼎等。到明代,改深層立體鏤雕為上下不同圖案的雙層鏤雕,如玉帶飾。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對側面、內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則平整規矩,作工考究,一絲不苟。
③與同時代其他工藝品對比。時代風格貫穿到同時期各個工藝部門,相互之間存在借鑒、交流、吸收、融合。商代玉器多有象徵性和裝飾性的圖案,與青銅器工藝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鳥紋,往往高冠、喙嘴,長尾上卷,與青銅器上的鳥紋如出一轍。春秋時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獸面紋玉飾,上邊所飾近似竊曲紋,與同墓所出蟠螭紋壺上的竊曲紋雷同。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春秋時代玉牌飾,周身滿飾蟠虺紋,與同出的薦鬲器身上的紋飾幾乎沒有差別。漢代游絲刻在同時期線刻畫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處。唐代玉器被人們稱為形神兼備,雕塑感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繪畫、雕塑影響所致。這時期玉器造形、紋飾與同時期的金銀器也有密切關系。宋代玉器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本身形體又趨向圖案化,與當時畫院畫風不無關系。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畫影響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層鏤雕,又與織錦、雕漆的風格近似。
④從文獻中求得補證。例如研究漢代從葬玉衣,從其淵源,春秋戰國時代的綴玉面幕,發展到兩漢的金鏤玉衣,銀鏤玉衣,銅鏤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都找到了文獻依據,從而對玉衣的斷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漢代的玉具劍、玉剛卯亦見諸文獻,唐代始流行玉帶板,史載唐高祖曾將於闐新進貢的十三銙玉帶賜李靖,因此對上述玉飾品出現的年代有了界定。
⑤細微觀察細部特徵和變化。老一輩鑒定家在這方面有許多過人之處,他們對玉器品類細部的變化了如指掌,對器物的造型和紋飾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能夠逐一指出時代變遷的軌跡,再結合其他方面的認識,所做判斷往往十分准確。
⑥留心甄別仿古做假。這有賴於掌握各時代真器的特徵,認真分析比較,找出疑點。偽器必然在某些方面露出破綻,尤其是後人仿製古玉,是可以鑒別出來的。
真假鑒定
古玉器的真假鑒定方法
近些年來,在新的一波愛玉、藏玉熱潮中,市場玉品數量劇增,良莠並存,泥沙俱下,假玉、偽玉更是到處充斥。總起來看,這些仿偽製品有這么些特點:
1、仿冒時代上自新石器時期,下迄清代,均曾見之。較多寓目者為仿良渚文化、紅山文化、商代、戰國、漢代、清代玉器,因這些時代玉器出土、傳世品常見,為市場熱點,易於矇混。2、形制上多摹自玉器圖錄,也有少數據實物製作,或出於想像,依被仿時代大致風格臆造。3、工藝上大多工粗形陋,但亦有精雕細刻者,技術上稱得上一流,如一些子剛牌仿品。
4、質地多見青海玉、俄羅斯玉、岫玉、南陽玉及其他雜石,而和田玉因相對價格較高,故採用較少,表面往往做舊,利用各種手法製作雞骨白、水銀沁、血沁、牛毛紋等假沁,以冒出土古玉。
5、製作地點集中於安徽、河南、浙江、江蘇一帶,其他地區也有仿製,如東北仿紅山文化、西北仿齊家文化,均仿當地玉器,地域特色鮮明。
㈤ 如何鑒別一塊石頭是不是玉石
1、要是想鑒別一塊石頭到底是不是玉石,有三個方法可以用來鑒別。
2、第一個就是看,因為普通的石頭和玉石,其實在表面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普通的石頭看起來就是比較粗糙暗淡,沒有什麼光澤的,但是,玉石是不一樣的,它是比較光滑的,看起來的顏色也是跟普通的石頭,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說通過看,你就可以鑒別一些原生的玉石。
3、然後就是摸,因為真的玉石和普通的玉石,手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玉石摸起來都是一種滑潤的感覺,但是普通石頭摸起來,是一種粗糙的感覺,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
4、然後,如果說,你摸起來都是差不多一樣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要藉助工具了,那就是紫光燈,或者說,亮度比較高的手電筒。將光照在玉石和石頭上面之後,如果說光能穿透,並且裡面的紋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話,那麼這樣的就是玉石,如果說光穿不透,並且,裡面的紋絡你也看不清楚,那麼這樣的就是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