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快速增強體質
一、對於增強體質,飲食很重要,可以吃些(匯然優品黑枸杞)每天一次泡水、泡茶或者直接食用,不要偏食,飲食合理,營養搭配,
1、多吃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實驗證明蛋白質嚴重缺乏的人會使免疫細胞中的淋巴球數目大減,造成嚴重免疫機能下降。
2、營養素中以維生素C、維生素B6、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與免疫力關系密切。
3、營養素中的葉酸、維生素B12、煙鹼酸、泛酸和鐵、鋅等礦物質都和免疫能力有關連。因此,各類營養素的攝取必須十分充足,才能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強壯起來。
4、酸漿果、金桔、西紅柿、胡蘿卜和菠菜等都富含抗氧化物,這種抗氧化物能保持機體免疫細胞免遭環境中不良因素的侵襲,並加強白細胞殺傷外來微生物的能力。
二、對於增強體質,鍛煉與運動也很重要
1、慢跑是提高體質最好的鍛煉方法,只要每天跑步20分鍾以上,體質很快就會得到提高。如果能配合進行一些肌肉鍛煉,包括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其效果會更好。
2、每周都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運動: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網球,之類的。每周都運動一兩次,每次一兩個小時。
B. 有什麼增強身體素質的好方法
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指的是基因,是遺傳方面;另外還包括是否有先天性感染,先天性遺傳病等 後天因素有很多種,可以人為控制的;下面我將我所知道的和你說說吧 如何提高免疫力? 1預防感染:各種感染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從小的來講,感冒;科學研究發現經常性感冒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大的來講HIV病毒感染,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完全崩潰,結果是致死性的;所以重在防止病毒感染,要了解各種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危害性 另外該有的疫苗都要打上,例如乙型肝炎疫苗 2加強營養 建議多吃肉 很多人說吃蔬菜有什麼什麼好處,但是從營養價值上肉類食品有增強免疫力作用;我指的不是肥肉 3健康的生活習慣 戒煙酒 一天睡眠不低於6小時 過度勞累會損害免疫力 4 心態 一定要保持快樂的心態 多微笑 有時候做點白日夢 精神高度緊張的免疫力低下 5 運動 適度運動有助於免疫力提高 不能過量 因為疲勞時免疫力很低下 6 防止疾病 很多非感染性疾病會導致免疫力底下 比如貧血的患者容易感冒 6 葯物(不提倡)除非是患者,例如胸腺肽,有些中草葯,如靈芝 怎樣增強抵抗力? 好好睡一覺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有關。體內的抵抗力會隨之下降,生病率隨之增加。不過一定要睡8小時才夠嗎?這倒未必,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每天運動30分鍾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至40分鍾,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按摩按摩可使身體放鬆,減輕壓力。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鍾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 維生素C每天200克,每天攝取200至500毫克的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 維生素E每天只要吃2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就可以加強對抗傳染病原的能力。 不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減少有些病人體內負責協調免疫系統的荷爾蒙。 交朋友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內向的人好2%。研究人員認為,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細胞功能。但是往來太多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因此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來的重要。 開懷大笑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另外,研究指出,笑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如果自認缺乏幽默,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動畫,緊張時想想其中的情節,學會樂觀面對眼前的狀況。 每天花5分鍾做白日夢每天5分鍾,一邊深呼吸,一邊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甚至加強細胞的活動。 相信自己樂觀態度能讓免疫系統維持最佳狀況。美國加州大學對法律系學生的研究發現,樂觀的學生體內擴大免疫反應的T細胞,比悲觀的學生多,負責消滅病毒的細胞也較活躍。 每天花20分鍾寫日記寫出心靈的不快,可以讓體內對付細菌、病毒的抗體更有力。根據研究,每天花20分鍾,每周寫3至5次的人,看醫生的次數比沒寫的人少一半。紐約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指出,寫作能讓人看清問題,壓力隨之減輕,身體就不會製造壓力荷爾蒙
C. 怎樣快速增加身體素質
有氧運動:跑步、跳繩、游泳,無氧運動:如果沒條件,在家做俯卧撐,可以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卧起做,可以練腹肌;深蹲,可以練大腿肌肉;提踵(用腳尖使勁把身體往上抬),可以練小腿肌肉。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練。平時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魚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無氧運動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的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科學健身,自然會擁有強壯的身體,身體素質就會增強。(長陽小花仔原創,勿復制,絕不匿名,鄙視抄襲!)
採納哦
D. 增強身體素質的方法有哪些
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先天因素,二是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指的是基因,是遺傳方面;另外還包括是否有先天性感染,先天性遺傳病等
後天因素有很多種,可以人為控制的;下面我將我所知道的和你說說吧
如何提高免疫力?
1預防感染:各種感染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從小的來講,感冒;科學研究發現經常性感冒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大的來講HIV病毒感染,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完全崩潰,結果是致死性的;所以重在防止病毒感染,要了解各種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危害性 另外該有的疫苗都要打上,例如乙型肝炎疫苗
2加強營養 建議多吃肉 很多人說吃蔬菜有什麼什麼好處,但是從營養價值上肉類食品有增強免疫力作用;我指的不是肥肉
3健康的生活習慣 戒煙酒 一天睡眠不低於6小時 過度勞累會損害免疫力
4 心態 一定要保持快樂的心態 多微笑 有時候做點白日夢 精神高度緊張的免疫力低下
5 運動 適度運動有助於免疫力提高 不能過量 因為疲勞時免疫力很低下
6 防止疾病 很多非感染性疾病會導致免疫力底下 比如貧血的患者容易感冒
6 葯物(不提倡)除非是患者,例如胸腺肽,有些中草葯,如靈芝
怎樣增強抵抗力?
好好睡一覺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有關。體內的抵抗力會隨之下降,生病率隨之增加。不過一定要睡8小時才夠嗎?這倒未必,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每天運動30分鍾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至40分鍾,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按摩按摩可使身體放鬆,減輕壓力。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鍾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
維生素C每天200克,每天攝取200至500毫克的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
維生素E每天只要吃2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就可以加強對抗傳染病原的能力。
不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減少有些病人體內負責協調免疫系統的荷爾蒙。
交朋友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內向的人好2%。研究人員認為,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細胞功能。但是往來太多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因此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來的重要。
開懷大笑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另外,研究指出,笑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如果自認缺乏幽默,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動畫,緊張時想想其中的情節,學會樂觀面對眼前的狀況。
每天花5分鍾做白日夢每天5分鍾,一邊深呼吸,一邊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甚至加強細胞的活動。
相信自己樂觀態度能讓免疫系統維持最佳狀況。美國加州大學對法律系學生的研究發現,樂觀的學生體內擴大免疫反應的T細胞,比悲觀的學生多,負責消滅病毒的細胞也較活躍。
每天花20分鍾寫日記寫出心靈的不快,可以讓體內對付細菌、病毒的抗體更有力。根據研究,每天花20分鍾,每周寫3至5次的人,看醫生的次數比沒寫的人少一半。紐約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指出,寫作能讓人看清問題,壓力隨之減輕,身體就不會製造壓力荷爾蒙
http://www..com/s?wd=%D4%F5%D1%F9%D4%F6%C7%BF%B5%D6%BF%B9%C1%A6&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E. 提高身體素質鍛煉方法
1、快速跑。如短距離用最快速度重復跑、讓距離追逐游戲、短距離游泳、速滑等。
2、加速動作頻率的練習,如快頻率小步跑、快速擺臂練習等。
3、發展下肢的爆發力。如負重跳、單腳跳、跨步跳等。
4、在跑、跳中做迅速改變方向的各種跑、躲閃、突然起動以及各種快速急停和迅速轉體練習等,做各種調整身體方位的練習。
5、做專門設計的各種復雜多變的練習。如用之字跑,躲閃跑,穿梭跑和立卧撐四項組成的綜合性練習。
6、以非常規姿勢完成的練習。如側向或倒退跳遠、跳深等。
7、限制完成動作的空間練習。如在縮小的球類運動場地進行練習。
(5)如何增強身體素質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要劇烈的運動,春天天氣剛剛暖和身體,這個時候剛剛從嚴寒中走過來,這個時候的鍛煉千萬不要劇烈的運動,而是應該循序漸進,運動之前要充分做好熱身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徹底的放鬆之後再開始運動,比較有利於身體健康。
2、不要選擇大霧天氣,如果早晨的時候出現大霧的天氣,那麼就盡量的不要到室外去運動,因為春天的霧相對來說比較大,而且霧氣裡面還會含有一定量的塵埃和病原微生物,如果我們在鍛煉的過程中吸入到身體裡面會引起身體不適。
3、不要穿著太過單薄,春天的天氣雖然比冬天要暖和一些,但是往往這個時候的氣溫並不是很穩定會忽冷忽熱的,所以在健身的過程中運動量比較大,出汗比較多,如果被冷氣吹的話往往就會出現感冒,這只是誘發別的一些呼吸道的疾病。
F. 怎麼增強身體素質
力量、耐力、柔韌性缺一不可
衡量身體素質的指標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組成。想提高身體素質也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力量是指機體某部分肌肉的爆發力;柔韌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運動時克服疲勞的能力。由於三者相互關聯,任何一種機能下降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身體素質,鍛煉時要特別注意三者相結合,缺一不可。
進行這三種鍛煉的總原則是:一、因人而異。選擇鍛煉的內容、方法時,鍛煉者應根據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確定。二、持之以恆。人體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
的。若長期不鍛煉,器官機能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衰弱。為了堅持鍛煉,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鍛煉時間,形成習慣。三、循序漸進。鍛煉者不要急於求成,應合理地提高鍛煉目標。
三項素質分別練
具體說來,力量鍛煉可分為上肢鍛煉和下肢鍛煉。鍛煉上肢力量可選擇引體向上、俯卧撐等運動,也可藉助啞鈴、拉力器等器械;鍛煉下肢可選擇蹲起、跳台階、快速跑等。本身力量較小的人應注意適當減少運動次數,如每次少做幾個引體向上,跳台階時少跳幾階等。
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
柔韌鍛煉可使全身舒展,須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果。柔韌性較差的人應注意,運動時減小動作幅度。最好的柔韌鍛煉是戶外慢跑,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暢,保持運動樂趣
回答者:五蘊六塵 - 大學士 十七級 7-3 15:42
層練活動既能全面鍛煉身體,也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長部進行層練活動,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增強肌肉的彈性。尤其能夠使人體的肌肉組織結構和功能發生積極性變化,從而可以大大減緩肌肉的老化過程,預防肌肉的衰退,消除「肌肉飢餓」現象的發生.增加關節與韌帶活動的幅度和柔韌性。通過層練各種健身、健美操的運動,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節奏感。長時間的成套健身、健美操練習,不但對內臟各器官系統有良好的影響,而且還能發展耐力素質。此外,長期從事晨練活動,還可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基本活動能
力,以及對自然界氣象變化的適應能力;還可以改善情緒,調節精神狀態,從而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
力量、耐力、柔韌性缺一不可
衡量身體素質的指標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組成。想提高身體素質也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力量是指機體某部分肌肉的爆發力;柔韌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運動時克服疲勞的能力。由於三者相互關聯,任何一種機能下降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身體素質,鍛煉時要特別注意三者相結合,缺一不可。
進行這三種鍛煉的總原則是:一、因人而異。選擇鍛煉的內容、方法時,鍛煉者應根據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確定。二、持之以恆。人體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
的。若長期不鍛煉,器官機能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衰弱。為了堅持鍛煉,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鍛煉時間,形成習慣。三、循序漸進。鍛煉者不要急於求成,應合理地提高鍛煉目標。
三項素質分別練
具體說來,力量鍛煉可分為上肢鍛煉和下肢鍛煉。鍛煉上肢力量可選擇引體向上、俯卧撐等運動,也可藉助啞鈴、拉力器等器械;鍛煉下肢可選擇蹲起、跳台階、快速跑等。本身力量較小的人應注意適當減少運動次數,如每次少做幾個引體向上,跳台階時少跳幾階等。
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
柔韌鍛煉可使全身舒展,須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果。柔韌性較差的人應注意,運動時減小動作幅度。最好的柔韌鍛煉是戶外慢跑,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暢,保持運動樂趣
G. 如何提高身體素質
運動方面
力量、耐力、柔韌性缺一不可
衡量身體素質的指標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組成。想提高身體素質也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力量是指機體某部分肌肉的爆發力;柔韌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運動時克服疲勞的能力。由於三者相互關聯,任何一種機能下降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身體素質,鍛煉時要特別注意三者相結合,缺一不可。
進行這三種鍛煉的總原則是:一、因人而異。選擇鍛煉的內容、方法時,鍛煉者應根據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確定。二、持之以恆。人體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
的。若長期不鍛煉,器官機能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衰弱。為了堅持鍛煉,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鍛煉時間,形成習慣。三、循序漸進。鍛煉者不要急於求成,應合理地提高鍛煉目標。
三項素質分別練
具體說來,力量鍛煉可分為上肢鍛煉和下肢鍛煉。鍛煉上肢力量可選擇引體向上、俯卧撐等運動,也可藉助啞鈴、拉力器等器械;鍛煉下肢可選擇蹲起、跳台階、快速跑等。本身力量較小的人應注意適當減少運動次數,如每次少做幾個引體向上,跳台階時少跳幾階等。
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
柔韌鍛煉可使全身舒展,須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果。柔韌性較差的人應注意,運動時減小動作幅度。最好的柔韌鍛煉是戶外慢跑,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暢,保持運動樂趣
人體運動素質是人體運動的一種能力,一般指人體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能力,能力的大小決定於肌肉的解剖生理特點,肌肉工作的供能情況、內臟器官的機能及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素質與人體完成各項活動、適應外界環境有著密切關系,也是掌握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
(1)力量素質
力量是指運動時,肌肉活動時克服阻力的能力。肌肉收縮是人體運動的動力,在中樞系統的統一調節下,肌肉活動是人體運動的核心,體內其他器官系統的活動,都是保證肌肉的工作。
力量素質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最大力量(單純力量、絕對力量)、速度性力量(爆發力)、耐久性力量(力量耐力)等。
最大力量是力量素質的典型形式,對其訓練的原理可視為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發展最大力量可採用兩種取得不同結果的途徑。第一種是靠改善肌肉的內協調和肌間協調來增加力量。採用專門的訓練可相當大地提高肌纖維同步工作的能力;提高參與工作的肌肉間的協調能力。這一途徑的訓練不會使肌肉體積增大,對周期性和需先克服自身阻力的項目有重要意義,這種力量發展快,消退也快。第二種是依靠肌肉橫斷面積的提高來增加力量,這種訓練是促使工作肌肉過程中蛋白質急分解,從而使肌肉橫截面積增大。
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提高不同性的力量。表1—5就是採用不同重量的負荷練習所起的不同作用。
(2)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是指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反應速度和運動速度,而運動速度又可分為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
影響速度的因素很多,除中樞神經系統外,還有肌肉的收縮特徵、能力和其他協調性、機體的各種技能和技能狀況。
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速度特徵,因此速度素質的培養有明顯的專項特點,對青少年來說,由於他們的年齡特徵,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速度訓練也有不同的側重。例如,奔跑速度主要是取決於步頻和步長,而步頻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神經系統靈活性和協調性,由於神經系統的發育較早,成熟也早,所以步頻提高應盡早進行,一般在10~13歲左右後步頻就不再提高。步長主要取決於後蹬力,而力量在10~13歲之後,才快速發展。
(3)耐力素質
耐力是機體長時間工作克服疲勞的能力。耐力是相對疲勞而言的,運動中的疲勞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感覺的、心理的和運動器官的疲勞等等,不過,所有疲勞最終與機體能量供應系統和與神經系統的興奮程度有關。所有耐力的培養提高,首先應以運動所需的能源儲備與供應為基礎,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耐乳酸等抗疲勞的能力。對於青少年的耐力訓練應注意全面打好基礎,從有氧耐力入手,根據其不同的年齡特徵進行。
(4)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是指各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影響柔韌素質的主要因素是肌肉、韌帶組織的彈性、關節的骨結構等等。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有兩種,主動練習和被動練習,這兩種方法又都可以採用靜力性的練習和動力性練習兩種方式。青少年是柔韌素質訓練提高的好時機,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做到經常、適度、漸進。
(5)靈敏素質
靈敏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靈敏與大腦皮層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有密切的關系。突然的起動急停、變換方向等等,都要求興奮和抑制過程迅速地轉換。影響靈敏的其他因素還有年齡、體重、疲勞等。
靈敏素質是人體各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在發展靈敏素質的訓練中,應從培養人體的各種能力入手,培養其掌握動作的能力、反應能力和平衡等能力。
飲食方面
一、參加運動專家進行的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鍾,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
二 、補充維生素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專家指出,身體抵抗外來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擾素及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和維生素與礦物質有關。
三、改善體內生態環境用微生態制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廣譜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於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制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
1.靈芝:靈芝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這是因為靈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體,此外,還含有豐富的鍺元素。鍺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延緩細胞的衰老,能通過誘導人體產生干擾素而發揮其抗癌作用;
2.新鮮蘿卜:因其含有豐富的干擾素誘導劑而具有免疫作用;
3.人參蜂王漿: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及內分泌的調節能力,並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4.蘑菇、猴頭菇、草菇、黑木耳、銀耳、車養、百合等:都有明顯增強免疫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