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盆栽藤三七種植方法揭秘 如何種植三七最好
1.首先田七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根系分布較淺,多分布在10厘米以上的土層。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發生氣生根,因此,我們最好選擇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為宜。
2.田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栽培,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地爬的栽培方法。田七盆栽跟地栽是一樣的,也需要太陽下才能正常生長,但盆栽因盆的限制水分較少不易長時間的曝曬,所以在夏天的中午可移入室內以防曝曬成脫水死亡。主要是盆中的水分少曝曬後怕引起失水死亡。
3.栽種前應根據田七苗的大小開槽,槽深為田七苗放下後土壤剛好蓋過田七苗即可。行珠距為8X10厘米,開好槽後將田七苗帶著原土放入槽內,種植深度為蓋過原土1-2里米即可。不可種植過深。田七種植好後,要在土表面蓋上3厘米厚耐腐的乾草或者松針葉。用來保潮和保護新芽(必須)。
4.第一次種植後要澆透水,以後看土壤濕度決定是否澆水,只要土壤保持濕潤度在30-40%都不用澆水,水是田七的命同時也是田七的病,澆水過多會造成田七根部爛根。
5.田七苗種植成活後可以採用肥土撒施在土壤表面增肥,肥土可以用草木灰伴土加入鈣鎂磷肥製作,同時可以採用噴施葉面肥和澆灌水肥的方法增肥(盆栽最好的增肥方法),也可以直接使用那種經過充分腐熟的山土(花鳥市場都有售)也可以少量撒施硫酸鉀復合肥增肥,不可使用未經腐熟殺菌的人畜糞便。
『貳』 藤三七溫室栽培技術,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藤三七,也稱之為洋落葵,在中國許多地域都是有栽培,它最大特性是食葯同源兼用,營養健康,它的葉片、嫩梢、珠芽,根部塊莖都能服用,可以說全身是寶,它含有豐富多彩的蛋白、碳水化合物、維他命、礦物等營養元素;與此同時具備滋補養生、壯腰膝、消退瘀、活血化瘀、健胃消食護肝等作用。

耙細平整,選用高畦栽培的方式作出寬1.2米長的畦,先作出畦埂,埂高0.2米,寬0.3米長,用兩腳踩實,下面在高畦內作出雙壟,壟距0.45米長,深0.15-0.20米,在初春或冬天定植時,選用這類方式能夠提升土壤溫度,促進藤三七一切正常的生長。按株間距0.3米挖地移苗,小水穩層苗,將壟上的田土回填土入溝內,並牽正苗木,最終鬆土,選用這類定植方式既提升了土壤溫度,與此同時也為根部塊莖的生長造就了必需的標准。
『叄』 藤三七的種植方法藤三七能越冬嗎
藤三七能忍耐0℃以上的低溫,但霜凍會受害,在-2℃以下的氣溫地上部分會凍死。
1、苗床准備
在溫室內准備好苗床,苗床的長度為5~6m,寬度為1.2~1.5m,營養土的配方採用2/3的食用菌下料和1/3的園田土,攪拌均勻,加入適量干雞糞,撒在苗床上,用耙子耙細整平,營養土厚度一般為10cm左右最為適宜。
2、扦插
剪取1年以上生的藤三七莖蔓枝條,枝長15cm左右,要有2~3個節位,以保證發芽率。順著葉片的生長方向插入土中4~5cm深,保持適當的間隔,便於發根生長,一次澆透水,不需要補澆第二遍水。最好用竹片在苗床的兩側插出拱棚,要用力插深些使竹片牢固,用塑料布扣棚,周邊用土封嚴有利於藤三七的成活。
3、苗期管理
扦插後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在1~7天內,白天的溫度應控制在25~30℃,夜間也不能低於10℃,7天後白天溫度應保持22~25℃,夜間控制在6~8℃;扦插後的3天內應適當遮光,第4天後再逐漸撤去遮陽物,以利於植物正常的成活。7天後再進行適當的通風煉苗,為以後的定植作好准備。
4、定植
育苗定植
種植藤三七宜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3000千克,以1.7米包溝起畦,株行距17厘米×20厘米,畝植5000~5500株。適當密植有利於提高前期產量,定植後應澆足定根水。
以莖蔓、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
在春、秋、冬三季,莖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塊莖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氣生根的分生節、珠芽或塊莖,按種植規格直接種植於大田。在炎熱的夏季,莖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但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的苗期較長。
5、田間管理
水分管理:藤三七長勢強,葉片肉厚,生長期間水分蒸發量大,雖然藤三七比較耐乾旱,但是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需要吸收較多的水分,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應及時澆水,宜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多雨季節,則應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以免根系受害。
肥料管理:藤三七除了栽培時施足底肥外,生長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適量的磷鉀肥供應。一般每採摘一兩次後要穴施一次腐熟細碎的農家肥,每畝用量在300~500公斤,也可追施經過高溫消毒的膨化雞糞每畝200公斤左右,還要隨時拔除雜草和中耕鬆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植株調整(整枝、摘心與除花序):藤三七分枝性強,莖蔓交疊,生長繁茂,在生產中需通過整枝、修剪、摘心等措施來控制植株的生長和發育。具體採取何種措施應根據植株生長勢、栽培方式、定植密度、氣候條件等而定。
採用爬地栽培的,在蔓長30~40cm時摘除植株生長點,可促發粗壯的新梢、增大增厚葉片、促進葉腋新梢的萌發。以後隨著莖蔓的伸長再摘除其生長點。入秋後地上部的老莖蔓剪除,用有機肥拌土進行培肥培土,以利於植株復壯。
採用搭架栽培的,秋季植會出現花序,要及時摘除這些嫩梢,以控制花序的發生。整枝、摘心及除花序可促使葉片肥厚柔嫩、新梢粗壯,達到提高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6、蟲害防治
藤三七的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號水劑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菊」牌天然除蟲菊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常見,以夏季最多,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初期呈紫紅色水漬狀小圓點,稍凹陷,以後逐漸擴大,中央褪成灰白色至黃褐色,邊緣稍深,為紫褐色,分界明晰。
蛇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產品品質,以至失去食用價值。在防治上,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陽網覆蓋,及時噴水增大田間濕度,減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發病初期可用斑即脫等葯劑防治。
7、適時採收
藤三七一次種植,多年收獲,通常以採收嫩梢或成長葉片為產品。嫩梢產品通常在莖蔓伸長到一定程度時摘取(嫩梢長12~15cm);葉片產品則是採摘厚大、成熟、無病蟲的葉片。適時採收能促進葉片增大、增厚,是提高產量與品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便於田間管理。
一般藤三七定植後30多天即可隨時採收。2個月後進入盛產期,平均每株每月可採摘葉片300~400個,採收期約6個月。大面積栽培時清晨採摘為好,較耐貯運。
鮮葉片採收後用保鮮膜包裹,存於5℃的溫度下,能保存7~10天。藤三七如果栽培管理得當,四季均可採收,每畝年產量可達3000~4000kg。

(3)藤三七如何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藤三七適應性廣,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多分布在10厘米以內的土層。它的生命力旺盛,葉片即使在2個月內不採摘,下部葉片也不黃化,而且葉片越來越大。
根塊及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生出株芽、不定根,因此,藤三七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5—32℃,生產實踐表明,在水分充足、有遮光的條件下,植株能順利越夏,選擇遮光率為45%左右的遮陰棚最適合生長。 藤三七栽培成活率高,容易管理。
具有高抗病蟲害的優點,在溫室栽培管理得當的情況下,不用施打任何農葯,是一種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值得大力推廣種植。
『肆』 如何在陽台上盆栽三七
盆栽三七的管理與方法
1、澆水:三七播種後要到3~4月才出苗,其間需進行人工澆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澆),其方法需用噴頭淋澆至畦面流水為止,一般一個月澆2~3次透水,直至雨季來臨。
2、光照:一、二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為宜,而三年生三七則要求較強的透光率,以15%左右為宜,通過調節蔭棚透光率,可以達到增加單株根重的目的。
3、追肥:三七現蕾期(6月)及開花期(9月)為吸肥高峰,此時應對三七進行追肥。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少量復合肥即可。

拓展資料
盆栽三七養殖注意事項
1、三七採用種子繁殖,選三年生植株所結種子,當11~12月大批果實成熟變紅時采種。去掉果皮,將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立即進行冬播。
2、如果來不及播種,應將果實攤放在篩內,厚約3厘米,置通風陰涼處可保存7~10天。外運種子,應去掉果皮,清洗干凈,拌入2倍濕砂,貯放於木箱中。
3、播種地和移栽地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向陽的緩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於秋季進行多次翻耕,再經3犁3耙,將土耙細,隨即做成高25~35厘米、寬100~120厘米的畦,畦面做成梳背形,兩畦間排水溝45~60厘米。播種和定植前每畝施3000~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並加入25~35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將肥料撒勻於畦面,再翻入4~6厘米深的土層之中。
4、南方多採用冬播,點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後覆細肥土,以蓋沒種子即可。上蓋雜草,避免畦土板結。南方冬播約3個月山苗,4個月出齊。北方若行春播,種子須放濕砂貯藏,用萌發的種子播種,播後1個月出苗。
『伍』 藤三七的栽培要點
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保護地露地均可以種植,以春、秋兩季栽培長勢最好。藤三七是蔓生蔬菜,以採摘嫩梢和葉片食用。以採摘葉片為主的,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採用地爬栽培的方法,藤三七莖節上易生根,爬地栽培有利於植株吸收土壤的養份,莖葉生長迅速,採收也較方便。但不足的是爬地栽培前期由於植株著地,葉片上容易附著沙土及其它污物,影響葉片的品質,在後期不能中耕,不利於補充有機肥,需要通過整枝、修剪等措施來加強田間管理。以採摘嫩梢為主的,應採取搭架栽培的方法,當苗高30~40cm時及時搭架使其攀援,同時進行修剪,促使側芽快速萌發。
繁殖方法
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莖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於成長植株的葉腋,摘取珠芽或莖基部的珠芽團,如用珠芽團則需剝離成單個珠芽,直接種於本圃,或利用育苗盆育苗,約3周左右,即成苗),生產中主要採取莖蔓扦插法,這里主要介紹莖蔓扦插的方法:
1.苗床准備:在溫室內准備好苗床,苗床的長度為5~6m,寬度為1.2~1.5m,營養土的配方採用2/3的食用菌下料和1/3的園田土,攪拌均勻,加入適量干雞糞,撒在苗床上,用耙子耙細整平,營養土厚度一般為10cm左右最為適宜。
2.扦插:剪取1年以上生的藤三七莖蔓枝條,枝長15cm左右,要有2~3個節位,以保證發芽率。順著葉片的生長方向插入土中4~5cm深,保持適當的間隔,便於發根生長,一次澆透水,不需要補澆第二遍水。最好用竹片在苗床的兩側插出拱棚,要用力插深些使竹片牢固,用塑料布扣棚,周邊用土封嚴有利於藤三七的成活。
3.苗期管理:扦插後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在1~7天內,白天的溫度應控制在25~30℃,夜間也不能低於10℃,7天後白天溫度應保持22~25℃,夜間控制在6~8℃;扦插後的3天內應適當遮光,第4天後再逐漸撤去遮陽物,以利於植物正常的成活。7天後再進行適當的通風煉苗,為以後的定植作好准備。
定植
1.育苗定植
種植藤三七宜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3000千克,以1.7米包溝起畦,株行距17厘米×20厘米,畝植5000~5500株。適當密植有利於提高前期產量,定植後應澆足定根水。
2.以莖蔓、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
在春、秋、冬三季,莖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塊莖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氣生根的分生節、珠芽或塊莖,按種植規格直接種植於大田。在炎熱的夏季,莖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但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的苗期較長。
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藤三七長勢強,葉片肉厚,生長期間水分蒸發量大,雖然藤三七比較耐乾旱,但是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需要吸收較多的水分,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應及時澆水,宜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多雨季節,則應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以免根系受害。
2.肥料管理:藤三七除了栽培時施足底肥外,生長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適量的磷鉀肥供應。一般每採摘一兩次後要穴施一次腐熟細碎的農家肥,每畝用量在300~500公斤,也可追施經過高溫消毒的膨化雞糞每畝200公斤左右,還要隨時拔除雜草和中耕鬆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3.植株調整(整枝、摘心與除花序):藤三七分枝性強,莖蔓交疊,生長繁茂,在生產中需通過整枝、修剪、摘心等措施來控制植株的生長和發育。具體採取何種措施應根據植株生長勢、栽培方式、定植密度、氣候條件等而定。採用爬地栽培的,在蔓長30~40cm時摘除植株生長點,可促發粗壯的新梢、增大增厚葉片、促進葉腋新梢的萌發。以後隨著莖蔓的伸長再摘除其生長點。入秋後地上部的老莖蔓剪除,用有機肥拌土進行培肥培土,以利於植株復壯。採用搭架栽培的,秋季植會出現花序,要及時摘除這些嫩梢,以控制花序的發生。整枝、摘心及除花序可促使葉片肥厚柔嫩、新梢粗壯,達到提高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蟲害防治
藤三七的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號水劑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菊」牌天然除蟲菊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常見,以夏季最多,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初期呈紫紅色水漬狀小圓點,稍凹陷,以後逐漸擴大,中央褪成灰白色至黃褐色,邊緣稍深,為紫褐色,分界明晰。蛇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產品品質,以至失去食用價值。在防治上,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陽網覆蓋,及時噴水增大田間濕度,減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發病初期可用斑即脫等葯劑防治。
適時採收
藤三七一次種植,多年收獲,通常以採收嫩梢或成長葉片為產品。嫩梢產品通常在莖蔓伸長到一定程度時摘取(嫩梢長12~15cm);葉片產品則是採摘厚大、成熟、無病蟲的葉片。適時採收能促進葉片增大、增厚,是提高產量與品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便於田間管理。一般藤三七定植後30多天即可隨時採收。2個月後進入盛產期,平均每株每月可採摘葉片300~400個,採收期約6個月。大面積栽培時清晨採摘為好,較耐貯運。鮮葉片採收後用保鮮膜包裹,存於5℃的溫度下,能保存7~10天。藤三七如果栽培管理得當,四季均可採收,每畝年產量可達3000~4000kg。

『陸』 花盆三七的種植方法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又稱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葯,土三七,藤七,馬德拉藤,洋落葵。為落葵科落葵薯屬的植物。
藤三七的特性及花盆種植技巧
1、盆栽培養土以土壤疏鬆、含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為最好。室外栽培株坑用土與盆栽用土相似,定植選用或營造半陰的地塊,做成利於保濕、保溫、耐旱、防澇、通風、透氣的高畦,一般畦高15厘米左右,雙行畦寬110厘米,行距70厘米,株距35厘米。苗高30厘米時搭三角架,縛蔓打頂,促生側枝,茁壯生長,適時中耕除草,噴水追施餅肥。生長盛期可10天採收一次葉片、嫩梢,可及時摘除花穗,珠芽兩厘米以上可採收。-2℃前適時採挖塊根,埋好根須,覆蓋樹葉8厘米厚,罩上塑料膜,翌年一般可萌發新株。室內可在春季換盆時採挖塊根,也可一年採挖兩次或多年採挖一次。
2、作好四防。
一防曝曬,盛夏室內南、西陽台盆栽或露天養植用遮陽網等遮蔭。
二防凍。-2℃前採挖塊根或移入溫室。
三防地蠶啃吃塊根,整地時注意拿殺。
四防澆灑啤酒,以免引
起萎蔫、葉斑
『柒』 藤三七的栽培要點有哪些
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川七等,它最大特點是葯食兼用,營養保健,容易栽培,它的葉片、嫩梢、珠芽,根部塊莖都能食用,可以說渾身是寶。除了土壤栽培外,還可作水培、盆栽、綠籬栽培,是值得廣為開發的保健蔬菜。藤三七的栽培要點有:
藤三七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栽培,以春、秋兩季栽培長勢最好。
以採摘嫩梢為主的,應採取搭架栽培的方法,當苗高30~40cm時及時搭架使其攀援,同時進行修剪,促使側芽快速萌發。
以採摘葉片為主的,最好採用搭架或吊蔓栽培的方法,也可採用地爬栽培的方法。
藤三七繁殖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莖蔓扦插法和珠芽繁殖法。生產中主要採取莖蔓扦插法
種植藤三七宜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機肥。適當密植有利於提高前期產量,定植後應澆足定根水。
在春、秋、冬三季,莖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塊莖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氣生根的分生節、珠芽或塊莖,按種植規格直接種植於大田。在炎熱的夏季,莖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但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的苗期較長。
在田間管理時,宜用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植株調整。
藤三七的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號水劑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菊」牌天然除蟲菊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產品品質,以至失去食用價值。在防治上,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陽網覆蓋,及時噴水增大田間濕度,減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發病初期可用斑即脫等葯劑防治,適時採收。

『捌』 藤三七怎麼種植,藤三七的田間管理技巧
藤三七喜光耐旱,
粗放管理就可以生長,
干透澆透水,
『玖』 藤三七怎麼種植
藤三七適宜的溫度范圍最好是在十七至二十五度之間,耐寒性並不是很好。對日照的要求並不是太高,炎熱的夏季需遮擋陽光。根據氣候來調節澆水,雨季時少澆,乾旱時則多補充。對於養分需求不多,可稍微補充一點有機肥。
1、溫度:藤三七喜溫暖。具體來說,范圍最好是在十七至二十五度之間。它稍微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不是太好。它可忍受零度的低溫,但在零下二度的時候,它的地上部分一般就會直接凍死或者凍傷。另外,在三十五度之上,它的長勢也會非常緩慢。
2、光照:它對日照的要求並不是太高,它的耐陰性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時,日照千萬不能太強。可讓它處在陰涼的,或稍有散光的地方。但成長期間內不能完全陰暗。
3、澆水:藤三七對水分的適應性比較強,因為它是一種既非常耐旱,也非常耐澇的植物。所以,可根據氣候來調節澆水,雨季的時候少澆,乾旱的時候則多補充一點。
4、施肥:藤三七對於養分需求不太多的,土中有足量的養分即可。平時可稍微補充一點有機肥。
技巧:1、繁殖:可採用莖蔓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選用一年生以上的莖蔓,長度最好是在十五厘米左右的,並且上面至少帶有兩至三個節的。基質可用園土、並加入適量基肥,土厚度可在十厘米左右。插入基質的深度可在四至五厘米深,並且保持一定的間隔。插後澆透,但再往後不能水太多。
2、修剪:在植株的高度長到三十至四十厘米的時候,就得進行修剪了,促進側芽的萌發。同時,還得搭一個架子,以便於它攀援而上。
藤三七
『拾』 藤三七的種植條件
藤三七一般用株芽繁殖,將一個個株芽種在1.4米寬的高畦上,雙行植,株距50厘米左右;畝種2000株左右。
藤三七的溫室立體栽培技術
立體栽培是利用溫室三側牆體的立體空間或者通過不同造型設計進行栽培,不僅有效的利用了溫室的富餘/立體空間,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園區的吸引力,增加更多的額外收入。
普通園區可以在距離溫室牆體內側半米寬的范圍內,按每畝施農家肥5000kg左右進行施肥,深翻,使肥料和園田土混和均勻,耙平,用鎬在距離牆體0.15米處起壟,在壟的側面按株距0.3米進行刨坑栽苗,點水穩苗,接下來做引繩,可能起到了固定種苗的作用,還有利於種苗纏繞向上生長,這種方法能有效利用溫室空間,提高經濟效益。
觀光溫室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造型,如地球儀、扇面、大象或涼棚等形式進行立體種植,一方面有藝術性提高園區對遊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藤三七的生長空間,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多重目標。
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藤三七長勢強,葉片肉厚,生長期間水分蒸發量大,雖然藤三七比較耐乾旱,但是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需要吸收較多的水分,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應及時澆水,宜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多雨季節,則應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以免根系受害。
2、肥料管理:藤三七除了栽培時施足底肥外,生長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適量的磷鉀肥供應。一般每採摘一兩次後要穴施一次腐熟細碎的農家肥,每畝用量在300-500公斤,也可追施經過高溫消毒的膨化雞糞每畝200公斤左右,還要隨時拔除雜草和中耕鬆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3、植株調整(整枝、摘心與除花序):藤三七分枝性強,莖蔓交疊,生長繁茂,在生產中需通過整枝、修剪、摘心等措施來控制植株的生長和發育。具體採取何種措施應根據植株生長勢、栽培方式、定植密度、氣候條件等而定。採用爬地栽培的,在蔓長30-40厘米時摘除植株生長點,可促發粗壯的新梢、增大增厚葉片、促進葉腋新梢的萌發。以後隨著莖蔓的伸長再摘除其生長點。入秋後地上部的老莖蔓剪除,用有機肥拌土進行培肥培土,以利於植株復壯。採用搭架栽培的,秋季植會出現花序,要及時摘除這些嫩梢,以控制花序的發生。整枝、摘心及除花序可促使葉片肥厚柔嫩、新梢粗壯,達到提高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適時採收
藤三七一次種植,多年收獲,通常以採收嫩梢或成長葉片為產品。嫩梢產品通常在莖蔓伸長到一定程度時摘取(嫩梢長12-15厘米);葉片產品一般藤三七定植後30多天即可隨時採收。2個月後進入盛產期,平均每株每月可採摘葉片300-400個,採收期約6個月。大面積栽培時清晨採摘為好,較耐貯運。鮮葉片採收後用保鮮膜包裹,存於5℃的溫度下,能保存10-15天。藤三七如果栽培管理得當,四季均可採收,每畝年產量可達3000-4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