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節分為哪幾部分
音節是語音中最小的結構單位,也是人們可以自然地察覺到的最小的語音單位。普通話的音節一般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構成。一般說來,一個漢字的讀音就是一個音節。它是由1至4個音素組成的。聲母是音節的起始部分。普通話有22個聲母,其中21個由輔音充當,此外還包括一個零聲母(零聲母也是一種聲母)。聲母後面的部分,普通話有39個韻母,其中23個由母音充當,16個由母音附帶鼻輔音韻尾構成。因此,普通話的韻母是由母音或以母音為主要成分構成的。
音節就是一個發音的拼讀單位,它以輔音為開頭,也就是我們說的聲母,後面跟的是韻母。沒有聲母的音節叫零聲母音節,要用隔音符號來分隔開。或是用ywv這樣的輔音來隔開。能讓你知道這是一個音節和上一個音節的界限。
聲母和韻母
漢語普通話中,一個漢字的讀音就是一個音節。例如「我的書」寫下來是三個漢字,讀起來就是三個音節wǒdeshū。漢語的音節包括聲母、韻母和音調三部分。
「聲母」是音節開頭的輔音。「大」的聲母是d,「小」的聲母是x。有的音節以母音開頭,沒有聲母,如:安(ān)、鵝(é),這樣的音節又叫「零聲母」音節。
漢語普通話的聲母共有21個。它們是b、 p、m、f、d、t、n、l、g、k、h、j、q、x、zh、ch、sh、r、z、c、s。
「韻母」是漢語音節中聲母後面的部分,如「歌」(gē)中的e,「姐」(jiě)中的ie,「黃」(huáng)中的uang。
按韻母結構分,可以分為單韻母、復韻母和鼻韻母三類。單韻母是由單母音構成的,如:a、o、e、i、u、u。復韻母是由復合母音構成的韻母,如:ai、ei、ao、ou、uai、uei等。鼻韻母是由鼻輔音「n」或「ng」收尾的韻母,如:an、en、uan、ang、eng、iang等。
漢語普通話共有韻母39個。聲韻配合約有400個基本音節。
❷ 音節分析的方法
音節並不是最小的語音單位,分析音節有兩種不同的方法:音素分析法和聲韻調分析法。
1.音素分析法
這是一種來自西方現代語言學的語音分析方法,它對一個音節從音色角度進行分析,分析出一個個最小的具有區別性特徵的單位。
(1)音素——從音色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普通話里,一個音節可以是一個音素,也可以是兩個或三個因素,但最多不能超過四個音素。音素可以劃分為母音和輔音兩大類。
(2)音素分析法著眼於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優點是可以分析得比較細致、准確。
2、聲韻調分析法
這是我國傳統音韻學的語音分析方法,它把音節分為三個部分:聲母、韻母和聲調。
聲韻調分析法著眼於語音結構成分的組合,優點是比較符合漢語的實際,如聲調特徵。但早期的聲韻調分析法不夠細致、科學,近年吸收了音素分析法的優點。
音節結構分析以聲韻調分析法為主,音節成分分析以音素分析法為主,從而把兩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
❸ 音素分析法和聲韻調分析法,你認為哪一種比較適合漢語
聲韻調分析法比較適合於漢語。
聲韻調分析法這是我國傳統音韻學的語音分析方法,它把音節分為三個部分:聲母、韻母和聲調。這種方法分析音節時,將音節分為三個部分:處於音節開頭的輔音叫聲母,聲母後面的成分為韻母,貫穿整個音節的音高變化為聲調。這種分析方法還將組合較為復雜的韻母部分再進一步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三個部分。按聲韻調分析法得出的語音系統稱為聲韻調系統。聲韻調分析法是我國傳統的語音分析方法,它適合漢語的特點,能顯示音節的結構層次。
❹ 什麼是漢語的音節音節結構分析的聲韻調分析法來自何處有何特點
漢語的音節是普通話音節有完整的系統,構成普通話音節的有21個輔音聲母,一個零聲母,39個韻母,有機地拼合成418個左右的音節形式,加上4個聲調,則可組成1300多個音節。
音節結構分析的聲韻調分析法來自:來自法來自西方現代漢語語言學,可用於世界各種語音,包括漢語。
特點如下:按我國傳統的分析方法,普通話音節的結構,是由聲母,韻母,聲調構成的,這是粗略的分析。普通話水平測試考查的單音節詞表
有些比較復雜的音節如果細分起來,韻母還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韻母中的主要母音是韻腹,韻腹之前的母音是韻頭,韻腹之後的母音或輔音是韻尾。
因此,有些音節具有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個部分,有些音節只有兩個,三個或四個部分。
普通話輕聲音節的調值有兩種形式。
1,普通話音節一般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如果把韻母的不同結構成分也算進去,比較復雜的音節則包括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個部分。
2,母音在音節中占優勢。
3,每個音節必有韻腹,韻腹由母音充當。
❺ 什麼是漢語的音節音節結構分析的聲韻調分析法來自何處有何特點
音節是由音素構成的語音片斷,是聽話時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節結構分析法來自西方現代漢語語言學,可用於世界各種語音,包括漢語。
如果從聲韻組合出發進行音節結構分析,也要考慮它們由哪些母音、輔音來具體實現。例如漢語普通話的聲母都是由單個輔音構成的,韻母是由母音或母音和母音、母音和輔音的組合構成的。
(5)我國傳統語音分析方法把音節分成三個部分擴展閱讀:
漢語中,構成一個完整的讀音,音節和聲調二者缺一不可;音節沒有聲調,不是讀音;輕聲不標調,對應著具體的漢字,和音節並不完全一樣。漢語普通話約有400多個音節,有1300多個讀音。
漢語音節的拼讀過程,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聲母、韻母各自獨立發聲在音節中位產生合聲。拼讀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後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❻ 現代漢語語音的每個音節都由聲母.韻母和哪三個部分構成
問題問得有錯誤。
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構成。
韻母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
❼ 聲韻調分析法
聲韻調分析法,漢語音節的傳統分析法。
把一個字即一個音節分成聲母、韻母、聲調三個部分,其中韻母又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
如普通話的[t『ian](天)這個音節,聲母是[t『](古透母),韻母是[ian](古先韻),聲調為陰平(古平聲);[ian]韻里的三個音素依次為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
這種分析方法適合漢語的結構特點,故能沿用而不廢。
普通話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後擦音、鼻音、邊音外,無濁音;韻母多復母音,鼻韻母有前後之分;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韻,尖團合流,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和兒化韻。
❽ 音節是怎麼組成的
音節(Syllable)是語言中單個母音音素和輔音音素組合發音的最小語音單位,單個母音音素也可自成音節。漢語的音節是由聲母和韻母相拼組成的語音單位,單個韻母也可自成音節。對英語西語俄語等非聲調語言來說,其發音主體是音節。
對漢語、泰語等聲調語言來說,其語音除了音節還有聲調,音節加上聲調就是讀音。漢語普通話的音節數量約為400個,讀音約1300多個。音節不同於音樂小節,許多人有混淆認識,應該加以區分。音節是語音的基本單位,更是表達意義的語音單位。
漢語音節
漢語音節通常是聲母和韻母組合的拼讀音節,也有兩個韻母組合的拼讀音節,還有單個韻母的音節;借用表音語系中的輔音音素標注漢語的聲母音素,母音音素和輔音音素組合標注漢語的韻母音素。漢語中,構成一個完整的讀音,音節和聲調二者缺一不可;音節沒有聲調,不是讀音。
輕聲不標調,對應著具體的漢字,和音節並不完全一樣。漢語普通話約有400多個音節,有1300多個讀音。漢語音節的拼讀過程,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聲母、韻母各自獨立發聲在音節中位產生合聲。拼讀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後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❾ 普通話的音節一般由哪三個部分構成
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三個部分構成。
普通話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後擦音、鼻音 、邊音外,無濁音;韻母多復母音,鼻韻母有前後之分;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韻,尖團合流,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和兒化韻。
與印歐語系相比,普通話語音有鮮明的特點: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普通話中,一個音節最多隻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母音占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母音(最多三個),如「壞(huài)」,而且普通話音節中沒有復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後,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母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於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有表達性。普通話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能夠較強的表達一個人的情感。
現代標准漢語的發音基本沿襲了北京話的語音系統,但各地標准略有差異。對漢語而言,單音節(單字)發音可分為聲母、介音(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個要素,而韻頭、韻腹、韻尾又被合成稱為「韻母」。
超音節(詞句)發音還存在連續變調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給漢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產生了由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制訂的「國語羅馬字」,曾由當時南京的大學院於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
接著,一九三一年產生了由瞿秋白、吳玉章等制訂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國語羅馬字是拉丁字母式漢語拼音方案中比較完善的兩個方案,大大超越了它們之前的各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