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尿微量白蛋白怎麼檢測
以前比較規范的做法是每半年檢查一次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最近半年深圳人民醫院的醫生好像說現在認為查隨機或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就可以了?
② 挪威小旋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的測量項目
1、HbAlc(糖化血紅蛋白)
A、臨床意義:
是一項說服力強,數據客觀,穩定性好的生活指標,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抽血前2個月左右的血糖平均水平和糖代謝情況,同時與糖尿病並發症尤其微血管病變關系密切,在糖尿病診治上極有臨床參考價值。
B、優點:
操作簡單、快速、准確、僅需4分鍾
使用全血樣本僅5微升
2、U—Albumin(尿微量白蛋白)
A、臨床意義:
糖尿病腎病是一常見的、較為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早期測定尿微量蛋白對阻止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含量位於20—200mg/L之間。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在監測腎功能早期損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在腎功能損害可逆轉階段時發出警告,能有效防止和延緩患者腎功能進入不可逆轉期。
B、優點:
操作簡便、快速、准確、操作全過程僅需3分鍾;
標本量小,僅需50微升尿液;
特異性強,可抗多種物質干擾;
3、CRP(C—反應蛋白)
A、臨床意義:
CRP是一種急性相蛋白,在急性感染、組織損傷、惡性腫瘤、心肌梗死、敗血病等疾病時期明顯增高,血液中CRP有發病6—12小時後迅速上升,上升幅度可高達百倍。因此CRP被認為是監測感染最好的廣譜性標志物。
臨床試用於:
區分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監測疾病動態過程,觀察抗生素葯物治療效果。。。。B、優點
快速、簡便、准確、僅需2分鍾,類風濕因子、脂類等無干擾,特異性強,可用於指用,單人份操作,極為方便
4、D-Dimer(D—二聚體)
A、臨床意義:
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一二聚體水平的升高,表明體內存在著頻繁的纖維蛋白降蛋白降解過程,因此,纖維蛋白降物產物D一二聚體是彌漫性血管凝血(DIC)、深靜脈血栓(DVT)、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溶栓治療的監測,腫瘤輔助診斷的指標。
B、優點:
快速、簡便、准確、僅需2分鍾,高膽紅素及血紅蛋白無干擾,特異性強
③ 尿蛋白微量的尿蛋白檢驗方法
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跟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檢查的方法有著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跟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跟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澱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是沉澱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比較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於普查,但是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於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是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跟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准確性較高。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的尿蛋白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范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
尿蛋白是腎病出現一定會出現的症狀之一,可是慢性腎病出現的尿蛋白,患者朋友都不太了解。因為在生活中的不注意,常常忽略它的危害。專家提醒患者,尿蛋白引起的小管細胞生物學變化是十分嚴重的,出現尿蛋白的許多腎臟病都存在著細胞過度增生,代表著一種非適應性反應,嚴重的會導致腎衰。
④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試劑盒怎樣使用
尿微量白蛋白指高於正常,但常規方法無法檢出的白蛋白尿,他的檢測作為早期腎損害診斷的重要指標已受到廣泛重視,測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ELASA法等。應用較多的是免疫透射比濁法,但報告方式不一,有的以每升尿中白蛋白量表示,有的以24小時排泄量表示,常用的報告方式是以白蛋白/肌酐比值報告。我們以不同表示方法對正常人尿白蛋白的正常值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對部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測定,現報告如下。 1.儀器與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測定試劑盒,肌酐測定試劑盒均購於凱創公司。儀器應用瑞士產Cobas MIRA pl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白蛋白測定,取標本10 ml,1 500×g離心10分鍾,取上清10 μl,加緩沖液250 μl,抗血清50 μl,測定波長340 nm,反應溫度37℃,測定時限300秒,5點定標,范圍5~200 mg/L。肌酐採用Jaffe′s法,尿標本預先用生理鹽水30倍稀釋測定。
2.對象:對照組,健康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1.2歲(21~54歲),均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和腎病有關病史。糖尿病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齡51.2歲(34~72歲),病程2~20年。高血壓組,62例(男39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5歲(31~71歲),血壓范圍160~190/95~120 mmHg,病程2~27年。臨床診斷Ⅰ期21例,Ⅱ期41例,其中Ⅱ期患者以眼底動脈硬化或心臟改變為診斷依據,尿常規分析蛋白定性均為陰性。
3.標本:對照組均分別留取24小時尿和隨機尿,測定24小時白蛋白和每升白蛋白及白蛋白/肌酐比值,並以不同方法計算正常值,患者組均取隨機尿測定白蛋白及肌酐,以白蛋白/肌酐比值報告,以上標本均當日測定。 1.不同計算方法尿白蛋白正常值:以mg/L計算,范圍2.2~41.7,均值12.7;以mg/gCr計算,范圍2.7~26.1,均值8.1;以mg/24 h計算,范圍2.4~34.3,均值11.4。因尿白蛋白值呈非正態分布,低值無臨床意義,在建立參考范圍時以百分位數法按單側值95%上限確定。從以上結果可見,不同計算方法的結果正常值范圍有明顯差異,尤以每升結果報告時,由於受尿量影響較大,正常范圍較寬,這樣易使部分異常標本落入正常范圍而延誤診斷。
2.高血壓組:診斷Ⅰ期、Ⅱ期高血壓的標準是以是否累及血管、臟器為依據,我們測定的41例Ⅱ期患者中,常規尿蛋白定性均未發現腎臟損害,診斷是以眼底改變和心電圖改變為主。我們將測定結果依據高血壓病期、病程、舒張壓水平分組進行統計,結果。Ⅰ期21例,范圍4.6~38.2 mg/gCr,均值17.8 mg/gCr;Ⅱ期41例,范圍5.1~62 mg/gCr,均值29.7 mg/gCr;舒張壓95~105 mmHg 34例,范圍4.6~43.4 mg/gCr,均值16.4 mg/gCr;舒張壓106~120 mmHg 28例,范圍5.0~62 mg/gCr,均值31.2 mg/gCr;病程2~10年19例,4.6~40.2 mg/gCr,均值13.1 mg/gCr;病程11~15年,28例,范圍4.6~54.2 mg/gCr,均值19.3 mg/gCr;病程16~27年,15例,范圍5.1~62 mg/gCr,均值37.2 mg/gCr。上述結果中以正常值? mg/gCr為界,Ⅰ期高血壓中有4例超過正常值,Ⅱ期高血壓中有14例超過正常值,說明這些患者已有輕度腎損害。尤其1期高血壓中有五分之一患者出現尿白蛋白異常,尿白蛋白的值與病程及血壓水平相關。
3.糖尿病組:42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組,2~10年28例,尿白蛋白為5.2~39.6 mg/gCr,均值21.2 mg/gCr,大於25 mg/gCr 13例;11年以上組14例,結果為10.4~68.
1 mg/gCr,均值29.4 mg/gCr,大於25 mg/gCr 8例。通過了解病史並分析結果,堅持長期口服葯物或注射胰島素治療者與不經常治療兩者結果間有明顯差異(P?.01)。
測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時標本,但因留取困難,在實際應用上受到限制。隨機尿測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應同時測定肌酐,因每日肌酐排除量相對恆定,可避免尿量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一種靈敏、簡便、快速的測定方法,易於在常規實驗室中廣泛應用,對早期腎損害的診斷遠遠優於常規定性或半定量試驗。
⑤ 請教:關於尿微量白蛋白測定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取尿方法普通檢測可用早晨起來第一次小便的中段,也可在容器里混勻取樣;如果要進一步檢測可測24h尿微量蛋白,收集一天24h的小便,混勻取樣送檢,但天氣涼爽可這樣,夏天炎熱應保存在冰箱內。
查看原帖>>
⑥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化學發光法怎樣留尿
「尿微量白蛋白」這一檢查,留取尿液有四種方式:①取任意時刻的尿液,測定尿白蛋白濃度、尿白蛋白/肌酐;②留取24小時尿液,測定尿白蛋白總量;③留取一段時間內尿液(4小時或過夜),測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車運動後留取一段時間尿(通常留1小時尿),測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為「運動誘導的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⑦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的作用,你有哪些了解
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種常見的檢測方法,可以反映腎臟的狀況。如果該指標持續升高,則表明可能存在腎臟損害。建議24小時定量尿蛋白。如果尿蛋白過高,進一步檢查風濕和免疫的發生率。ACEI治療可減少白蛋白對心臟和心臟的風險因素。在糖尿病腎病的情況下,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過濾,只有少量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
對盡早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與糖尿病的許多並發症有關,包括高血壓、膽固醇和纖維蛋白。測量尿微量白蛋白有助於早期診斷和治療。如果繼續延遲,疾病將發展到IV期,即臨床糖尿病腎病階段。會有明顯的水腫。常規尿液分析可發現尿蛋白陽性。
⑧ 尿微量白蛋白——你們都是怎麼測的呢
上海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現在有2種方法:1)
隨機尿,2)
24h尿,早8點到第2天早8點.我都做過.以24h為准.
⑨ 尿常規里的微量白蛋白數值是怎麼來的
我想您應該是搞錯了。
本身尿常規是說我們單次尿液,取樣,這可以是你早晨的,也可以其他時間的,單一一次尿液,這裡面進行分析。這當然可以檢測你裡面的蛋白量的多少,只要我們使用的試劑條夠敏感就是了。而且,不同試劑條對不同的成分敏感度還不一樣,一般化學分析使用的試劑條,多對白蛋白敏感,對球蛋白就不是很敏感。試劑條和尿液中的蛋白發生化學反應,出現不同的顏色,自動分析儀,會自動比色確定濃度的,這取決於你試劑條和分析儀,根據比色結果自動計算你尿液中蛋白濃度,因為一般試劑條都是主要針對白蛋白的,那當然反應的更多是白蛋白了。如果我們需要了解球蛋白,比如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免疫球蛋白輕鏈),臨床醫生一般會另外提出,或者要求做尿液的免疫蛋白電泳。
臨床上確定是否存在微量白蛋白尿,我們確實最好不是通過單一一次尿常規檢查的,這主要是因為24小時內,不同時間段的尿液可能蛋白量有高低不同,單一次是不合理的。最好是通過定時留尿來計算單位時間的排出率,20-200ug/min,或者乾脆就是24小時內白蛋白的量,30-300mg/24h,這樣的標准,這檢測微量白蛋白尿比較規范。
另外,一般常規的尿液檢查多數用的試劑條,以前的試劑條敏感性確實不夠高,而應該用的是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法或者散射比濁法、透射比濁法,這些方法才能夠檢測出微量的白蛋白尿
但是這只是實驗室裡面具體怎麼做的呀,你只是提供尿液樣本,怎麼就知道人家沒經過化學免疫方法,而只是草草的用試劑條比色呢,另外,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我原來是搞臨床的,不當醫生也超過10年了,那知道他們實驗室化驗的方法,都是10多年前的,現在是否更新的試劑條也未可知。
所以你這個質疑,我覺得有點過分了哦
⑩ 尿微量白蛋白到底該怎麼測
尿微量白蛋白,有隨機尿的,也有24小時尿量的。這個要看臨床的需要來決定。
接尿的時候,要注意,接中段尿,避免尿樣被污染,影響檢測值。
尿白蛋白+1,出現的時候 建議復查(排除尿樣污染),理論上講尿出現蛋白的時候,證明腎病已出現正常尿樣不會有尿蛋白。
隱血的意義:主要有泌尿系的感染、外傷、腫瘤、結石等(女性月經除外),都可以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