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郎朗學習鋼琴的故事是什麼
剛剛3歲,爸爸帶郎朗去學鋼琴,每次學習一兩個小時,卻不覺得累,非常喜歡學。爸爸發現郎朗不僅有音樂天賦,還能吃苦。 在郎朗9歲的時候,爸爸讓郎朗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琴,於是給單位領導寫了一封辭職信,大意是:「我必須去北京培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課,下午去學琴。為了更多地了解鋼琴知識,爸爸每節課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聽」,等下課回家後,父子倆是一邊吃飯一邊還在討論老師教的課。
10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個小時的訓練,漸漸地,他可以熟練地彈奏難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還能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後來就連著名指揮家馬澤爾都感到驚訝:「郎朗的鋼琴基礎在哪裡打下的?」有人告訴他說:「郎朗是在中國學的。」
13歲的郎朗獲得柴科夫斯基鋼琴比賽第一名後,他的「好日子」就已經開始了。郎朗和辭去公職的父親郎國任租住在北京白紙坊一座條件簡陋的二層筒子樓里,廚房、廁所都是公用的。父子倆擠在一居室里,除了一套好一點兒的音響和一台必備的星海牌鋼琴之外,連電視機也沒有。這是父子倆刻意營造出的緊張、充實的奮斗環境。郎朗每天過著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學生生活。上午到校學習文化課,下午在教師趙屏國的指導下練琴。上完一天的課,郎朗和所有雙職工家庭的孩子一樣,背著書包,揣著公共汽車月票往家趕。到家後,郎朗要在那台星海牌鋼琴上繼續練琴。父親要是回來晚了,郎朗就會一個人到小鋪里花幾塊錢買碗粥、一屜小籠包,填飽肚子。
「到北京第一天被鄰居罵,第二天警察上門查戶口,第三天居委會說你別彈琴了,你的琴聲吵死人了,第四天樓下小孩說就因為你我的功課從100分降到70分了,再彈一個星期我就不及格了,壞消息一個個接踵而來,在學校也被同學取笑,嘲笑你的口音是東北農民……」在影片《郎朗的歌》中郎朗回憶了心酸的求學之路。雖然拚命苦練但郎朗意外地遭到了鋼琴老師的當頭棒喝,「鋼琴老師不喜歡我,每天都在說你不可能成為鋼琴家,勸我回沈陽算了。」
一系列的挫折和求學條件的窘迫曾讓「郎爸」精神陷入了一種瀕於崩潰的地步,當他再無法面對這一切的時候,終於對郎朗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你三個選擇,第一是回沈陽,第二是跳樓,第三是吃葯」。郎朗在聽到父親給自己的選擇時,「我當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心想跳樓太恐怖了,就說那吃葯吧。」
「等到開始吃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令我討厭的世界,但我不想吃葯,然後我就拿著葯扔向我爸,說你吃吧,我才不吃呢。然後我爸開始打我,我也頭一次反抗,然後我開始罵鋼琴罵北京,把所有不高興的事情都罵出來。」郎朗爸爸每次回憶起如此冷酷的場面時,都會不由自主流下眼淚。
⑵ 汽車走保險損壞的東西我可以拿走嗎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要看保險公司的。如果保險公司提出來回收舊件,那麼維修以後進行了更換,換下來的部件就由保險公司回收,你不能帶走的。如果保險公司不回收舊件,你就可以帶走。如果與服務顧問關系好,協商一下也是可以帶走的 根據《保險法》第五十九條,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險金額,並且保險金額等於保險價值的,受損保險標的的全部權利歸於保險人。
汽車損壞,保險索賠的方法是:
一、 報案 事故發生後,保留事故現場,立即打電話向保險公司報案。
二、 現場處理
損失較小(一萬元以下),保險公司派人到現場查勘,並出具《查勘報告》。
損失較大(一萬元以上),如查勘員認為需要報交警處理,會向交警部門報案,由交警部門到現場調查取證,並出具《事故認定書》。
三、 定損修理
1、車主將車輛送抵定損中心並同時通知保險公司,定損 。
2、修理廠修車
3、車主提車
四、 提交單證進行索賠 理賠:收集索賠資料交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
五、 損失理算 保險公司收到齊備的索賠單證後進行理算,以確定最終的賠付金額。
六、 賠付 保險公司財務人員會根據理賠人員理算後的金額,向車主指定帳戶劃撥賠款
拓展資料:交通事故處理方案
1、 交通事故發生後,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確定對方全責,根據己方損失向對方主張賠償。
2、 首先根據對方的車輛是否機動車、車輛駕駛人員與車主的關系,機動車輛的投保公司來確定賠償責任人,即確定案件的被告。
3、 己方財產損失的,可以主張賠償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⑶ 清朝康熙年間是否已經有鋼琴誕生,會被傳教式代入大清嗎
1709年義大利樂器製造師巴爾托洛梅奧·克里斯托福里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鋼琴。1622年---1722年為康熙時期.我個人認為,康熙時期,基本上和鋼琴的發明時間差不多,鋼琴在發明初只流行於義大利,所以推斷不可能到中國的.
⑷ 鋼琴在中國歷史
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
⑸ 鋼琴課教案怎麼寫
鋼 琴 課 教 案 一、 授課時間:2006年10月二、 上課學員:高級班三、 課時准備:一課時四、 授課內容:柴科夫斯基作品《四季》之《六月—船歌》中歌唱性旋律的把握、彈奏五、 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1、 正確理解、把握柴科夫斯基《四季》的創作背景、風格特點及彈奏中的觸鍵方法。正確表現《六月—船歌》中溫馨、甜美、情誼深長的主旋律。2、 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用耳朵聽,判斷所彈得聲音是否達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創造了想要創造的意境。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控制技術、敏銳的聽覺能力,加強音樂素養的訓練。六、 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作品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聲音的控制及三個力度層次的處理。2、 教學難點:富於歌唱性和表現力的旋律線條的把握,(第二部分中速度的練習載客後要進一步的加強,注意彈奏中出現的歌唱性的保持音,時刻注意多聲部的旋律歌唱)七、 教學分析、作品背景和教學方法:作品《四季》中沒有很深的、華麗的技巧,但是在「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中四十多年來一直把《四季》作為規定的比賽曲目。《四季》是展示對柴科夫斯基鋼琴音樂的理解,感受掌握歌唱性風格作品彈奏能力的代表作。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讓學生理解、把握作品的音樂語言、和風格。教學中注意讓學生理解以下特點:(1) 柴科夫斯基耐人尋味的音樂、永恆的旋律,其根本原因在於它所具有的愛國熱忱,他在給梅克夫人的信中寫道「盡管我如此的欣賞義大利,無論她給我多麼良好的印象我依然將永遠重視與俄羅斯,你知道嗎?我親愛的朋友……我熱愛俄羅斯人、俄羅斯的語言、俄羅斯的智慧、俄羅斯的臉型之美、俄羅斯的習俗……」我們在他的作品中確確實實隨處可以感受到他這種真摯的愛。如果說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是俄羅斯農民生活的一面鏡子,那麼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就是則是俄羅斯人民心靈的一面鏡子。(2) 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產生背景。《四季》創作與作者成熟時期,柴科夫斯基當時已經寫作了三首交響樂、一部舞劇《天鵝湖》、一部鋼琴協奏曲和其他作品,正計劃創作f小調《第四交響樂》和歌劇《葉浦根尼.奧涅金》。正值柴科夫斯基36歲(1876),創作慾望和熱情都很高。在繁忙的創作期間,恰逢《小說家》雜志編輯德納特邀請他寫一組以12月為題材的鋼琴套曲,並提供俄羅斯著名詩人的短詩作為題詩。柴科夫斯基很有興致接受這一邀請,樂曲完成順利!(3) 通過對每一段樂曲的分析、講解加深理解並教會學生掌握演奏方法和處理手段。八、 教學過程和主要教學環節:1、 上課鈴響,師生問好!2、 鋼琴准備練習(5分鍾左右)彈奏《哈農鋼琴練指法》的第1條、第38條練習,要求學生彈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第38條音階准備練習中,彈出歌唱新的上行、下行的音階。3、 導入新課:《六月—船歌》已經基本練習過了,由學生向老師總結一下關於已經掌握的《六月—船歌》的相關知識內容。4、 教師補充學生的總結,並注意指導學生對作品整體形態的把握。闡述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相關的內容。5、 讓學生彈奏一遍《六月—船歌》,並和學生一起描述作品刻畫的畫面:夏日的夜晚乘小舟盪漾在微波上,沉浸在幸福中,敬請享受大自然的恩賜,a.彈奏的觸鍵要領:演奏時要首先做到將旋律從心底悠然自得的歌唱出來,努力通過指尖控制鍵盤,手指盡量貼鍵,力量要從一個指尖轉移到另一個指尖,用這樣的方法把旋律線條從「指尖」流出來,同時要學會聆聽,善於分辨彈出的聲音是否達到如歌的地步,是否表達出要創造的意境。b.作品的彈奏:學生在演奏作品的第一部分,教師開始逐段地進行分析,要讓作品第一部分彈出三種力度層次(1)高聲部的旋律即要明亮又柔和,他是最主要的聲部必須十分的歌唱,(2)每小節中低音要保持歌唱性低音線條,(3)中聲部中除了用節奏和優美的和聲伴奏外,還時時出現短小的伴唱旋律與高聲部相呼應,要適當的加以強調,造成親切、溫暖之感。c.彈奏中指導學生主義作品中調式色彩的對比。d.在《六月—船歌》第一部分中b之後再出現a時,要注意左手從f漸弱下來,但右手則在不知不覺中從p的力度中流淌出來,兩手銜接要十分自如才能使a部分再現的更為親切。6、 第二部分的彈奏:音樂轉入大調,變得淳樸明快,似乎是人們無憂無慮的歡笑和相互戲水的場景,從中還能聽到人們的喧鬧聲和相互戲水的場景。a.音樂要逐漸的熱烈起來,poco piu mosso(稍稍加快)要從慢開始,一步一步的動起來,平行的三度、八度盡量要用連奏,要注意36小節處開始的和右手呼應的左手的小旋律。b.Allegro giocose(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音樂開始變得開朗、興奮,要注意踏板的運用,必須每一拍換一次踏板,避免聲音變得亂。 c.結束部分d最後的琶音可以逐漸得變寬,要保持高音的旋律線條,琶音要清楚,聲音要明亮,要一直把亮的聲音堅持到最後一個***,並用踏板把聲音加以延續,向深呼吸一樣停頓半拍,然後用非連音彈出有感觸地聯結句。7、 第三部分要注意彈出左手部分呼應句的旋律,加強作品語句的對比美,左手的中聲部要比第一部分a段時更為強調,要使左手的執法盡量合理,演奏的要流暢。要把人們從盪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機獲得的樂趣在相互對話中得到進一步抒發。8、 尾聲:a. 演奏時要善於區分不同的音色,右手用大指持續的盡量歌唱性的走出一個舒展的璇,聲音要深一些;b. 用小指演奏的***高音則形成一個閃閃發光的另一旋律,好像隨著人聲的歌唱而歌唱;c. 為了把右手大指持續演奏的旋律盡可能彈得連貫和歌唱,除用大指盡可能貼鍵外,還必須巧妙地使用踏板,根據旋律地進行每一拍換一次踏板。d. 要在演奏中令人感到三個聲部完美的協和,彷彿是天、地、人的完美的和諧。人們在逐漸的遠去的同時,還戀戀不舍回頭顧盼。e. 最後結束***的時值可用踏板保持的長一些,是泛音罩著這美好的天空。9、 學生再次演奏,並在此基礎上布置作業:a. 多歌唱旋律,充分體會旋律的歌唱性。b. 按上課要求分樂句的練習作品中出現的旋律、小旋律,充分把握作品的歌唱性。c. 完成整個作品,把握作品的流暢性。10、 宣布下課:師生告別!全部這里 http://www.xwjy.org/tresearch/blog/showArticle.jsp?ArticleCode=1652688271&CID=00019
⑹ 郎郎的故事
朗郎的學習成材經歷
差點被埋沒的琴童
被譽為少年鋼琴家的郎朗,3歲開始學琴,11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1993年榮獲北京「星海杯」鋼琴比賽第一名。之後,在1994年德國埃特林根國際鋼琴大賽和1995年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年輕鋼琴家大賽中,都榮獲第一名。1997年郎朗赴美,又以第一名的資格考取了賓夕法尼亞州的克蒂斯音樂學院,成為世界著名鋼琴大師格拉夫曼的得意門生。
郎朗的成功,得益於他的老師——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同時,與他父親郎國任的推動也有很大關系。當年趙屏國接手郎朗,正是郎朗在鋼琴道路上遇到坎坷之時。因為某種原因,一位正在教他的老師把這樣一位有潛力的琴童辭退了。郎朗當時從沈陽來到北京不久,還沒有考進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這時,他十分需要一位中央音樂學院的好老師來教他。趙屏國正是在這種關鍵時刻見到了郎朗,他讓郎朗坐到琴凳上彈一彈。趙屏國對郎朗很滿意,因為他發現了郎朗的音樂天分,惜才之心油然而生。趙屏國想到了自己,他學鋼琴不也是經過一番波折嗎?趙屏國直到進了北京五中讀書時,才開始對鋼琴發生興趣,那年他已14歲,對學鋼琴來說,幾乎誰都認為起步太晚了。那天是他自己鼓足勇氣,紅著臉,請求那位氣質十分高雅的女音樂老師馬常蕙教自己彈琴的。馬老師知道他從沒摸過琴,不免有些猶豫;但她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一種堅定的東西,她被他的決心和勇氣感動了。她收下了這個學生。一年後,馬老師又提議他去考中央音樂學院。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可是馬老師說他能行。這次考試影響了他的整個人生。1954年,蘇聯著名鋼琴教授塔圖良和克拉夫琴科先後來到中央音樂學院執教,趙屏國很幸運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與劉詩昆、周廣仁、顧聖嬰等一起,成了蘇聯專家選中的門生。
作為鋼琴教育家,趙屏國的事業主要是默默奉獻,照亮學生。幾年下來,他不僅一點一滴地教郎朗技法,而且把音樂的靈魂灌輸給這個早慧的孩子。郎朗後來能獲得柴可夫斯基音樂大獎,不能不說和趙屏國屬「俄國學派」有很大關系。其實,他們那一代中,何止趙屏國受俄羅斯文化藝術的影響呢?蘇聯藝術對中國人心靈的影響是很深入的,從音樂到文學,都是如此,《青年近衛軍》、《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感染了中國的幾代人。中國鋼琴的真正傳播者不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義大利的梅?帕契,而是俄羅斯的查哈洛夫。據載,查哈洛夫是一個很傲慢的人,是肖友梅校長「三顧茅廬」,他才終於出山。國內老一輩鋼琴家都尊稱他為「中國第一代鋼琴家的宗師」。所以,郎朗從趙屏國身上學到的東西,註定離不開俄羅斯味兒。當郎朗在豪華的音樂廳里,出神入化地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時,台下的人們驚嘆不已:一個中國少年,竟把柴可夫斯基的精神與情感表現得這么令人信服。於是,人們想到了郎朗的老師。趙屏國那天也顯得格外興奮,這種興奮,甚至比當年他自己在國外舞台上演奏獲得成功,受到歡呼時還要強烈。這可以說是趙屏國教授人生的第二次輝煌。他能教出郎朗,令同行們稱羨不已。
2001年春天,郎朗長大了,成了名家,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時,趙老師摟著這位比他還高大的學生,臉上幸福的表情真讓人感動。郎朗在人民大會堂加演了一首中國曲子《瀏陽河》,他表示,要將這首曲子獻給自己的老師——趙屏國。
郎朗的成長還離不開他的父親。父親郎國任把自己的整個前途和生命都奉獻給了兒子和彈琴。為了讓兒子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他辭去了警察的工作。多少人勸他再好好想想,他的上司拿著他的辭職報告驚詫地問他:你就是為了孩子彈鋼琴?可別後悔呀!郎國任點點頭,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拉著兒子闖盪北京,踏上了漫漫征程。在豐台他們租了間最便宜的房子,民警讓他填張表格,在工作一欄他不知如何填才好,對方不耐煩地說了四個字:「無業遊民」。這四個字像四根針扎向了他的心。好在郎國任已有心理准備。為了讓兒子考取附小,他買了輛舊自行車,兒子坐在後貨架上,他每天哈著腰蹬車接送兒子上下課。兒子考進附小後,在音樂學院出入的家長不少,卻沒有人像郎國任那樣,每當郎朗上課,他就在教室外面趴牆根。他仄著耳朵用心聽著老師在課堂上如何給郎朗授課,而且雷打不動,春夏秋冬每天如此。他成了中央音樂學院的一道風景,學院建院這么多年,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位家長。學校的員工攆他,他像堅守陣地一般不肯離去,弄得對方硬是沒轍。功夫不負有心人,郎國任這種獨特的聽課方式終於取得成效,他悟出了鋼琴教學的奧妙。正是這種感悟,使他每天能與郎朗交流、切磋,爺兒倆常常面對一個新曲子一起交流演奏技巧,交流對樂曲的感受。尤其是郎國任多次聽了外國專家的課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會,連好多家長都請郎國任教自己的孩子呢。
1994年8月,在德國的埃特林根舉辦的第四屆國際青年鋼琴比賽上,他終於聽到宣讀「郎朗」的名字,也看到了郎朗的老師趙屏國那手舞足蹈的樣子。後來他才知道郎朗不僅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而且還榮獲傑出藝術成就特別獎。他癱坐在最後一排最不顯眼的位置上,雙手掩面痛哭。當他的兒子活蹦亂跳上台領獎時,他兩手捂著一片淚水……趙屏國老師在埃特林根給他們父子錄下了這些鏡頭。趙老師在那盤錄像帶的盒上寫下了一句深情的話:「這是郎朗邁向世界的第一步。」
郎朗載譽從德國歸來後的第三天,郎國任躺進病房動手術。他患了甲狀腺腫瘤,大夫在檢查時感到無比驚訝:兩側這兩個鵝蛋那麼大的瘤子已經長了整整14年,居然被他挺過來了。因為他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支撐著這個堅強的中年男子。
a. 生來為了彈琴的小琴童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陽的一個充滿音樂氣氛的家庭。祖父是位音樂教師,父親郎國任是文藝兵,在部隊里做過專業二胡演員,退役後進入沈陽市公安局工作。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郎朗很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在父母為他買了一架國產的立式鋼琴以後。
剛剛看到父母買的鋼琴,郎朗就覺得它不只是一件大玩具,因為它還能發出美妙、奇特的聲音。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穿著燕尾服,系著領帶的大人,坐在鋼琴前,用手在黑白的鍵盤上來回敲打時,郎朗非常羨慕。他喜歡聽鋼琴中流淌出的優美旋律,更崇拜那些身穿燕尾服的人。可是當時他的年紀太小,父親還沒想過教他彈琴。
一天,電視里正在播放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聽到蔣大為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時,郎朗心裡充滿激情,立即沉浸到音樂之中。歌唱完了,但那奔放的旋律還在心頭縈繞,於是,郎朗不知不覺地在鋼琴上彈了起來。說來也怪,雖然沒有學過音樂,歌也只聽了一遍,郎朗卻幾乎把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彈了出來,真是無師自通的小神童!爸爸媽媽非常高興,決定送兒子去學鋼琴。
剛剛3歲,爸爸帶郎朗去學鋼琴,每次學習一兩個小時,卻不覺得累,非常喜歡學。爸爸發現郎朗不僅有音樂天賦,還能吃苦。
郎朗4歲那年,爸爸帶著他拜見了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當郎朗坐在鋼琴前彈起曲子時,朱教授非常驚訝,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彈得這么感人!看來,這個孩子的心裡有一定的音樂分子,不,應該說,他的全身都充滿了音樂!朱教授越聽越感動,就對郎朗的爸爸說:「這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孩子,生來就是為了彈鋼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b. 為了未來的「世界著名鋼琴家」
練琴時,郎朗每隔一段時間,他都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誰彈得更好,他就會記住他的名字,發誓超越。在超越他人的同時,琴技提高了,把琴練好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從郎朗學琴的那天起,爸爸就設計、安排了時間表,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爸爸還把整個客廳都騰出來,供郎朗練琴。
一次,郎朗的小學班主任馮寧老師前來家訪時發現,郎朗家的小屋裡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一台小電視機,外面套著一個電視機罩,罩上擺著一個花瓶,瓶里插著假花。看來,這台電視大概很少開過。屋裡的床不大,最多隻能睡兩個人。可是,寬敞的大客廳里卻放著鋼琴,全歸郎朗一個人使用。這么說,平時他們一家人就是擠在那張床上睡覺呀!馮寧老師走到鋼琴旁,發現鋼琴上面還有一盞小燈。原來,郎朗每天放學後,都需要練習到很晚。郎朗的爸爸說:「馮老師,你猜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馮老師說:「是什麼?」爸爸說:「讓我的兒子成為世界著名的鋼琴家!」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漸漸養成了每天必彈鋼琴的好習慣。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聲一響,鄰居就知道該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遲到了。
有一次,郎朗前一天晚上就跟著父母去了舅媽家。晚飯後,郎朗和舅媽家的幾個孩子正玩得開心,爸爸突然對郎朗說:「不行,你得練琴了!」舅媽為難地說:「哎,我哪兒有琴啊?」爸爸說:「就讓郎朗在地板上練習指法吧。」於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來。
郎朗在5歲時,獲得了沈陽市少兒鋼琴比賽第一名。
c. 為了郎朗的明天
在郎朗9歲的時候,爸爸讓郎朗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琴,於是辭職給單位領導寫了一封辭職信,大意是:「我必須去北京培育我的兒子!」
到了北京後,郎朗跟著爸爸住在豐台區白紙坊的一間筒子樓里,媽媽卻一個人留在沈陽工作,用她一個人的工資來支撐著這個家。為了郎朗,媽媽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費,卻把剩下錢全寄到北京。
不久,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見到了郎朗,認為郎朗的智商比較高,很有音樂天賦。趙教授對郎朗的爸爸說:「如果我下工夫培養,這孩子將來的發展前途絕不亞於著名的俄羅斯年輕鋼琴家—基辛。」這樣,郎朗被趙屏國教授收為弟子。
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課,下午去學琴。為了更多地了解鋼琴知識,爸爸每節課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聽」,等下課回家後,父子倆是一邊吃飯一邊還在討論老師教的課。10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個小時的訓練,漸漸地,他可以熟練地彈奏難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還能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就連後來著名指揮家馬澤爾都感到驚訝:「郎朗的鋼琴基礎在哪裡打下的?」有人告訴他說:「郎朗是在中國學的。」馬澤爾表示難以置信。
d. 爸爸的眼淚
不久,郎朗得到一個去德國參加音樂家比賽的機會,可是,在北京5年,3個人的生活就靠郎朗的媽媽一個人來支撐,這是多麼艱難啊!郎朗參加國際比賽,費用需要自付,必須拿出5萬塊錢來,爸爸瞞著郎朗向親戚朋友借了5萬塊錢,陪郎朗來到了德國。
結果,12歲的郎朗獲得了第一名!郎朗和趙屏國教授在台上歡呼、擁抱。當郎朗回到國內後,班主任老師在中央音樂學院對郎朗說:「哎,郎朗,這很不容易,領獎時,你爸爸哭得那麼厲害,我從來沒有看到你爸哭過。」郎朗跟老師說:「不可能,我爸不可能哭,他怎麼能哭呢,我都從來沒看過他哭過。」在郎朗的心裡,爸爸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他一向佩服爸爸,爸爸怎麼可能哭呢?
郎朗回到家裡問爸爸:「我領獎時你哭了?」爸爸笑了,說:「我沒哭,你別瞎說。」
e. 郎朗本身就是鋼琴
在郎朗獲得柴科夫斯基鋼琴比賽第一名以後,爸爸讓郎朗從中央音樂學院退學,報考美國的克蒂斯音樂學院。郎朗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美國這所著名的音樂學院。
在那裡,郎朗一面學習各種課程,一面進入當地高中上文化課。除鋼琴技藝日漸成熟之外,郎朗也從這里邁出了職業鋼琴家的第一步,陸續獲得了與克里夫蘭交響樂、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等大型樂團的合作機會,鋼琴水平又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1998年8月14日,美國芝加哥拉威尼亞音樂節的明星音樂會舉行。這是一場長達5小時之久的音樂盛典,邀請了5位世界著名的鋼琴家加盟演出。郎朗不僅可以聽到著名鋼琴家的演奏,而且還被列為鋼琴家安德列瓦茨的替補。因為美國「五大」之一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因安德列瓦茨生病退出,看中郎朗,想和他合作。郎朗和芝加哥交響樂團以及著名指揮大師安森巴赫合作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曲》,令3萬觀眾沸騰!《芝加哥論壇報》說:「郎朗是世界上最偉大、最令人激動的鋼琴天才。」
⑺ 哪兒能免費下載湘教版初中音樂教案
初中音樂欣賞課教案
課題:鋼琴獨奏曲<<翻身的日子>>
課型:專題音樂欣賞課
年級:初二年級
教具: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時:一教時
教師:鎮海中學 楊曉波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翻身的日子>>,感受鋼琴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接受)
2.學習調式,音階,五聲音階,五聲調式,波音,鋼琴這兒個音樂知識.(了解,學會)
3.通過欣賞<<翻身的日子>>,使學生更加熱愛中國的民族音樂;也使學生產生對今天的好日子無比珍惜之情,從而更加努力學習,創造美好的未來.(接受)
二教學內容
欣賞鋼琴曲<<翻身的日子>>
音樂知識,鋼琴,設音,調式,音階,五聲音階,五聲調式
三教學方法
鋼琴獨奏曲<<翻身的日子>>原為作曲家朱踐耳為大型記錄片<<<偉大的土地改革>>所配的插曲,為管弦樂曲.後由儲望華改編為鋼琴獨奏曲.全曲為加引子和尾聲的三部曲式,旋律吸取了陝北,山東呂劇音樂的音調和表現手法.作者對民族民間音樂較熟悉,運用起來得心應手,使作品非常成功,鋼琴家把管弦樂曲改編成鋼琴曲,保持原曲的內貌.
朱踐耳:安徽涇縣人,1949年起,先後在上影製片廠,新聞電影製片廠,上海歌劇院,上海交響樂團任專職作曲.作品有<<節目序曲>>,交響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交響幻想,曲<<血染的紅花>>等.
儲望華: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湖南藍田.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作品有<<鋼琴變奏曲>>,<<江南情景組曲>>,<<新疆隨想曲>>,參加了鋼琴協奏曲<<黃河>>,<<戰台風>>的創作,為我國鋼琴音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鋼琴:大型西洋鍵盤樂器,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渾厚,剛柔相宜,表現力很強.它不僅能獨奏,伴奏,而且也能在樂隊中發揮很大作用.
設音:也稱漣音.常見的有上波音和下波音兩種.
調式:在音樂作品中所使用的音按照一定的關系組織起來,並以一個音為核心(這個音叫主音)構成的體系,叫做調式.
音階:把調式中的一系列音,按照高低順序曲主音到主音排列起來,叫做音階.
五聲音階:由1 ,2 ,3,5,6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叫做五音音階.這五個音依次稱為宮,商,角,徽,羽.
五聲調式:以五聲音階中的各音為主音而構成的各種調式,中做五聲調式,.用什麼音非主音,就中做什麼調式.
五教學重點
感受鋼琴音色,豐富的表現力,體會中華民族特有的旋律的無窮魅力.
六教學難點
理解五聲音階,五聲調式;感受用西洋樂器表現的中國作品.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引入新課
請學生回憶心前曾欣賞過的一些獨奏曲.
例:大提琴獨奏曲<<夢幻曲>>,?子獨奏曲<<早晨>>......
教師引言:今天我們要欣賞的傷口是由被稱為最輝煌的樂器---鋼琴演奏的,題目是<<翻身的日子>>
3新授課
介紹鋼琴;曲作家朱踐耳,儲望華;作品創作背景.
初中音樂
請學生感受氣氛;儲望華;作品創作背景.
學生各抒已見
教師總結:(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幅音慶的場面,氣氛熱烈,情緒喜悅)
請學生分辯是西洋味濃還是中國民族風味濃?(中國民族風味濃).
作品採用了民族徽調式創作的手法才會顯出民族風味濃.
講解調式,音階,五聲音階,五聲調式.
練習P44第3大題第4小題.
分段欣賞(1)欣賞引子
感受引子的氣勢氣勢怎樣?這種氣氛出現在開始,有什麼藝術效果?
(氣勢開闊,有先聲奪人的作用).
請同學展開想像男女老少是如何喜慶翻身的日子的?
(敲鑼打鼓,歡歌笑語......)
請學生分辨引子是模擬哪種傳統民族樂器演奏的
再一次來感受引子的氣氛,請同學們聽音樂.
(2)欣賞第一主題
聽音樂,充分展開想像,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扭秧歌的畫面)
這一主題到畫內心較細膩,描繪出人們心情是怎樣的?
(甜美的心情)
請幾位同學與老師一起扭一下陝北秧歌.
這部分旋律出現了設音,教師講解波音,並請學生找出波音.
(3)欣賞第二主題
請學生聽音樂,比較一下第一主題的旋律處在高音區,哪一主題的旋律處在低音區?
(第二主題的旋律處在低音區)
如果第一主題使大家想像到了女子與小孩,那麼第二主題又使想像到了什麼?
(老人,男子)
教師彈旋律以加強學生印象.
教師總結:不同的旋律都表現出人們喜悅的內心;喜慶的人中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4)欣賞第三主題
請學生聽音樂,聽辨旋律中的強弱變化是怎樣的?
這個強弱變化使人想像到什麼?
人漸漸增多;氣氛越來越熱烈;要把全曲推向高潮.
請學生分析旋律.
音樂採用濃縮和不斷重復的手法,把全曲推向高潮.
請學生演唱第1,2行譜子來體會這種氣氛.
聽音樂,再一次感受第三主題漸強的氣氛.
(5)欣賞尾聲
請學生聽音樂,感受氣氛,並與引子進行比較,有什麼相同之處?
(引子的變化再現,氣氛更加熱烈)
分析創作方法
八度上行----刮指到低音區----高音區雙手和弦結束全曲.
這種鋼琴演奏技巧把全曲推向最高潮.
聽音樂,再一次感受尾聲的氣氛.
完整地欣賞全曲
請學生談談最喜歡曲子的哪一部分?
整堂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學生各抒已見
教師總結:<<翻身的日子>>這部作品較短小,但每一部分都是精華;用西洋樂器鋼琴來表現中國民族的風味,兩者結合完美;使大濃領略了鋼琴豐富的表現力,民族
旋律的無窮魅力;欣賞了<<翻身的日子>>,使我們略有所思,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日子.
4作業:(1)書上第43面第3題
(2)在課外找出2部由鋼琴演奏的外國作品,二部由鋼琴演奏的中國作品
5下課
6板書設計
翻身的日子
--鋼琴獨奏-- 朱踐耳 曲
儲望華 改編
熱烈的氣氛 喜悅的情緒 民族風味濃
引子 <一> <二> <三> 尾聲
調式 音階 氣勢開闊 甜美心情 喜悅心情 f-p-f 引子變化現現
五聲音階 先聲奪人 陝北秧歌 山東呂劇 推動氣氛 氣氛更熱烈
五聲調式 鼓點節奏 女子,小孩 男子,老人 人越來越多 刮指八度上行
波音
⑻ 周廣仁的經歷
青年時代在上海學習音樂,師從錢琪、丁善德、梅·帕契、馬庫斯等中外名師。解放後,到中央音樂學院蘇聯專家塔圖良班進修,先後擔任過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獨奏演員,並於1951年、1956年兩次在前東德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是第一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中國鋼琴家。1955年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並擔任領導工作,現為中央音樂學院鋼琴教授。80年代以來曾多次在歐美各國的國際鋼琴比賽中擔任評委,在美國29所大學演出,介紹中國作品。1995年赴英國演奏莫扎特協奏曲,1996年舉辦了5位中外女鋼琴家的鋼琴音樂會,1983~1993年創辦了星海、樂友兩所兒童鋼琴學校,組織國內、國際鋼琴比賽和鋼琴考級活動,被政府授予「優秀文化工作者」等稱號,獲1994年「五一」勞動獎章和1998年「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1989年擔任中國電視師范學院鋼琴課程電視教材主講教師,並主編配套文字教材《鋼琴演奏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曾主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考級教程。
註:圖中人物為周廣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