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提高專注力的長期方法
1 要休息好。研究證明,注意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休息。如果休息不好,注意力就會分散。該休息的時候就得好好休息。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這是提高注意力的關鍵。睡太多也不好。過度睡眠會打亂你的作息,反而使你更加懶散。給自己按個鬧鍾杜絕睡懶覺。
2 做好計劃。做事情之前先想好今天要完成什麼,如果漫無目的,你很容易就會在例如查郵件、發簡訊、瀏覽網頁這些活動上花費過多時間。你會胡思亂想,最後一件事情都完成不了。做事前先在腦中做好計劃。利用中間休息的5~10分鍾來查收郵件。當然計劃時,一定也要給自己留有娛樂和休息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3 冥想。冥想有助於提高你的注意力,因為注意力集中是冥想的基礎。每天給自己留一段冥想的時間,讓自己練習提高注意力的技巧。
4 選擇你工作或學習的環境。顯然,學校里的圖書館,學習走廊,自習室等肯定比其它嘈雜的公共場所更有利於集中你的注意力。一般人少的環境更有利於你專心工作。
5 均衡的飲食。吃得太多會讓你的消化系統負擔太重,也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和嗜睡。事實上你的身體需要的食物量大大小於你自己料想的。吃得清淡些,健康些,你的注意力也就更容易集中。
6 經常運動。注意力能否集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的健康狀況。如果你很累,亞健康,又或者小病很多,那麼你將更難集中你的注意力。當然,並不是說你就不能專心做事了,只是說要比健康的人更加困難一些。那麼我們自己又何必為難自己呢?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吧。充足的睡眠 身體健壯 體重適宜 定期運動
7 變換環境。持續在同樣的環境下工作你一定會枯燥的。經常變換下工作環境,會讓你始終對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新鮮感,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❷ 四年級小朋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以下為訓練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抓得越早,後面的效果就越好。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家長要告訴孩子,想換書可以,但是可以給媽媽講講這本書的意思嗎?每次給孩子玩具也不要超過兩到三個,玩完這些放回原處再拿別的玩具。
要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台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在安靜的環境中,使孩子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專心度。此外,在孩子專注於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應在告一段落時,再提出要求。
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和活動的時間: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鍾,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鍾,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所以,孩子寫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再寫。
改定時為定量: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八點就寫完作業了,於是讓孩子額外再做題。這樣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反正早寫完也得寫,還不如晚點兒寫完。邊玩邊寫,這樣就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家長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發現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
用靜態的游戲延續注意力:像玩拼圖、穿珠子等靜態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不要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樣等於強化孩子不集中的特點,孩子也會在心裡認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增加孩子對課程的興趣:孩子對所學的課程不感興趣,或者基礎比較差,學習難度較大,也許孩子和任課老師的關系不融洽,家長應該到校和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和老師共同商討制定整改方案,試著用一種輕松的心情和有意思的方式把題目講清楚,可以親自帶她動手做實驗來了解一道題。
適時的給孩子鼓勵:從1分鍾開始,孩子只要保持1 分鍾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贊,再逐漸延長到一次5分鍾、10分鍾。贊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❸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改善的方法有什麼
注意力是孩子將心理活動持續集中某件事物上,並且不被外界干擾的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表現出以下一些特點:對於自己不感興趣、不明白的事情自控能力弱,容易走神;對一件事注意的穩定性低,容易三心二意;注意力的緊張度不夠,無法深入投入,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吸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先天的病理性原因,但更多的是後天形成的習慣沒有養成,或者周圍的環境容易造成分心。
下面主要從後天習慣和環境的角度聊聊怎樣培養孩子專注力。
如何培養專注力要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應該結合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即對孩子有吸引力的方式著手培養: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學會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個任務。
比如幼兒園大班、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一般只能集中10-20分鍾,三、四年級半小時左右,五、六年級40分鍾以上。家長從小,可以根據孩子可以集中的時間長度,規定他們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如果孩子完成了,要給孩子一定的鼓勵,比如獎勵一個親吻、撫摸、表揚等。並讓孩子休息10分鍾,繼續完成另一個小任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延長完成任務的時間。
5、閱讀,尤其是大聲朗讀是一個訓練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
閱讀能讓孩子一段時間持續投入在書本上,尤其大聲朗讀調動了眼、耳、口等五官與腦協調運作,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能很好地完成(不丟字、不落字且有情感)。所以,每天要有閱讀時間,最好有10、20分鍾左右的朗讀時間。
按照以上方法加以訓練,孩子會逐漸養成專注的習慣。
❹ 老師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出色的專注力是孩子往後學習的有力確保,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都缺乏這項才能。其實專注力不是天然生成的,它需求後天的培養。為了讓孩子沉著地做完他投入的「作業」,作為家長,咱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忙孩子培養專注力的呢?
咱們都知道孩子注意力不會合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在日後的生活上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各位家長們,假如您的孩子還小,那麼就請您從小抓起,假如您的孩子現已上小學了,那麼也請您耐性的幫忙孩子,要知道現已養成的不專注的習氣,必定也不是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調整得過來的,所以需求您的耐性,給孩子一段時間去習氣,漸漸的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❺ 三年級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原因
您好,三年級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以下三種原因:
1、生活習慣不規律
首先要調整孩子生活上的作息習慣,良好的身體精神狀態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基礎,固定孩子的睡眠、飲食習慣。少吃糖多吃水果,糖分過多會造成孩子胰島素過多分泌,導致身體酸軟無力、精神無法集中,水果的糖分不會造成這種影響,還可以補充營養。休息不足、疲憊的情況下容易頭疼、精神恍惚,也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2、學習環境較差
經常能看到家長這樣的關心,孩子做作業時跑進房間噓寒問暖,吃不吃水果、喝不喝牛奶等,或者詢問做作業的情況,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在認真思考的時候被打斷,會不利於專注時間的提升,以後也很容易被別的事物影響。
有的孩子沒有單獨學習的空間,在客廳做作業,而家長在一旁看電視、玩手機,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容易被聲音、畫面所吸引。減少周圍環境中能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例如零食、玩具等,盡量只放與學習相關的物品,避免分散兒童的注意力。
3、缺少針對性訓練
專注能力是靠培養出來的,這就要看大人如何教育,有的家長會有意識地給孩子做一些注意力訓練,比如拼圖、畫畫等比較容易產生興趣的游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也有部分家長不重視孩子基礎能力的培養,轉而培養英語、數學等學科類課程,覺得孩子成績差就要多學習,沒有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什麼原因,所以要從根本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缺乏短期專注的訓練,更難以堅持長時間的學習,希望家長在面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時,盡量少生氣責罵,先找找原因,再針對性做一些注意力訓練,相信這樣的解決方法更利於孩子成長,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❻ 鍛煉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小孩子都活潑好動,對什麼事都是兩三分鍾的熱度,缺乏專注力。專注力對孩子對以後的生活影響是非常的大的,孩子的專注力是可以在生活中培養出來的,那應該怎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以下是博沃小編為您整理的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專注力的相關內容。
專注力也是注意力,在小學階段養成專注的習慣,並對專注力進行提高,不僅可以使學習的效率加大,減輕課業壓力,而且對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生涯(初高中)起到非常明顯的推進作用。
適時的誇獎孩子。孩子在考試得了好成績,或者是做好了一件事的時候家長不能無所表態,這樣會使孩子不知道自己事做的好不好對不對,以後不知道該怎樣做。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些誇贊和表揚,這樣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不錯以後會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的完成好每件事的。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專注力
多讓孩子嘗試。孩子如果可以幫著家長做些家務,如疊被之,洗碗,掃地等,如果孩子願意做的話一定不能因為怕孩子做不好而不去讓孩子嘗試,即使孩子做的不夠好也不要去批評孩子,應該耐心的去教孩子怎樣做,這樣孩子會慢慢的學會做事,不會因為怕做不好而不願意去做任何事情,孩子願意嘗試才會專注的去做事情。
2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要讓孩子養成多讀書的習慣
讀書最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書裡面的情節會吸引到孩子繼續讀下去,久而久之,專注力就培養起來了,這里說的讀書,主要是指一些適合兒童的課外讀物,讓孩子在讀書中豐富知識,而不要為了考試得高分,一味只讓孩子看教科書。
要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大自然能給我們的心情帶來最徹底的放鬆,在自然環境里,孩子會感到很舒服,比如到郊外去采果子、撿樹葉,到海灘去拾貝殼、挖沙子,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活動,會讓孩子身心愉悅,有助於專注力培養。
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狀態不太好的時候,比如生病、疲勞、委屈等等,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難集中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更多的去關心孩子,幫助孩子調整心情,而不要一味對孩子高標准、嚴要求,反倒傷害了孩子的專注力。
3小學生專注力訓練方法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學會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按照學齡階段劃分,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鍾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級的孩子,可堅持到30分鍾左右;到了五六年級,便可增加到40分鍾以上。
父母在家可以做做這些:①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鍾。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②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小學生專注力訓練方法
平時多鼓勵,不幹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們的「工作」之後,給予孩子鼓勵:「你能這么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你是怎麼做到的呀?」與孩子一起找到孩子這一次能專注的原因,強化他「這么專注」的記憶,慢慢養成專注的習慣。
4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注力
注重教學模式開發,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課堂中,一個出色別致的教學模式,往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當學生的注意力都被老師教學所吸引,他們的專注力就變得很集中,聽課的效率大大提高。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孟子三遷的故事,充分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專注力培養功不可沒。好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做自己的事情。
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也會成為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們對學習對知識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很努力很專注,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又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排除緊張與不安。學生的心思是比較簡單,一個小小的緊張與不安都可能導致他們心神上的不寧。嘗試著多鼓勵學生,多給學生稱贊誇獎,培養他們的自信,學生的專注力就會慢慢提高。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培訓。無論是誰,如果面對著鋪天蓋地的任務,都可能會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學生更是如此。事情多了,總難免會焦慮。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培訓是很重要的。
學習形式的靈活多樣性。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厭舊,單調乏味的學習形式總是缺少激情。靈活轉變學生的學習形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保持學習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
多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自信是一種信念,相信自己的表現。學生的自信,是從每一件小事積累的,多鼓勵學生,多誇獎學生,是很有必要,因為自信會讓他們做事情更加專注。
❼ 如何提高上課專注力
在上課時提高自身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剋制自己、專心、跟著老師思路、互動、記筆記。比如記好筆記,就會減少開小差的時間,同樣也就能集中精力聽講。
上課集中注意力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剋制。有些人在課堂上容易打盹,聽不進去,這是因為內心對於學習是排斥的。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剋制自己厭學的情緒,心理暗示自己要喜歡學習,熱愛學習。這樣才能有利於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2、專心。專心學習才能夠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講課,平時就要培養專心學習的態度,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只要熱愛學習,喜歡學習,就能夠專心學習,這樣才會集中注意力的。
3、跟著老師思路。老師講課的時候不要走神,一定要跟上老師的講課。只有這樣才能夠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4、互動。上課聽講,不僅僅是聽老師講課,還需要與老師互動,這里的互動就是時刻想問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思路不會別打斷,注意力也不會轉移。因為我們在想問題,回答問題的時候,注意力都是在講課內容上的。
5、筆記。記憶力再好也需要記筆記,課堂上聽課久了就容易走神,影響注意力。這時候不妨拿起筆在本上寫寫,把老師講的重點記錄下來。
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措施
鏈接: https://pan..com/s/1TP8kjXphhJGSPfingDO2fQ
❾ 怎麼培養四年級孩子仔細.專注
1
學習定量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鍾。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
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
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平時多鼓勵,不幹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3
減少嘮叨和訓斥
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4
大聲讀書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鍾)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5
一次只做一件事
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6
自我約束力游戲
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游戲,並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7
十個有效的小游戲
1.傳悄悄話
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後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另外的家人。比方說:「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後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寶寶順利完成了任務,可以適當獎勵。對話的內容和長短可以不斷進行變化,例如開始的時候可以說:「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當寶寶能順利完成後可以增加難度為「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一把小刀和一個碗」等。
2.撲克牌換位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3.頂乒乓球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是孩子抗干擾能力較差。然而正因為有干擾,有難度,才能在人為設置的更困難更復雜的情境中,訓練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以和孩子頂乒乓球來說明: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頂住它不讓它掉下來,繞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邊進行有意搗亂,可以拍手跺腳,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語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體。這樣,孩子為了不讓乒乓球掉下來,必須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繞完一圈才算勝利。接下來可以互換角色玩。
4.智力訓練
走迷宮;
找圖中所隱藏的動物;
在一大堆雜亂無章的圖中找出一樣東西;
找相似圖形中的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
比較圖的大小長短;
記住物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他報出來)。
5.堆火柴棍
家長把多根火柴棍隨意搭在一起,讓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來,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時不觸動其他的,數量由少到多加大難度。
6.鍾表訓練
讓孩子拿一塊鍾表,看它1分鍾的走動,假如1分鍾內注意力沒離開秒針,就延長觀察的時間到二三分鍾。等到確定了注意力不離開秒針的最長時間後,再按此時間重復三四次,每次間隔時間10-15秒,若能將注意力連續集中5分鍾,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7.指讀數字(舒爾特方格)
畫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格,將1~25的數字順序打亂,填在表格裡面,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一人指讀一人幫忙計時。這個心理學上的注意力訓練小游戲,曾有研究表明:7-8歲兒童完成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可以多製做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一練。
8. 復述數字
大人一開始先報簡單的幾位數,讓孩子復述,大人再不斷地增加一位數,讓孩子復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數。比如,大人報「256」,孩子重復一遍,大人再報「2568」,孩子再重復,大人再報「25681」,孩子再重復,以此類推。孩子能記住的越長越好,但也要看程度適可而止。堅持每天一練。孩子在不斷復述當中,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從而既鍛煉了記憶力,又鍛煉了注意力。
9.反口令游戲
家長說一個口令,讓孩子按照反口令做動作。例如說: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做向後一步退。該游戲有助於提高專注力,破除思維的定式和思維慣性。
10. 數獨游戲
數獨是源自18世紀瑞士的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並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3*3)內的數字均含1-9,不重復。
數獨盤面是個九宮,每一宮又分為九個小格。在這八十一格中給出一定的已知數字和解題條件,利用邏輯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數字。使1-9每個數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宮中都只出現一次,所以又稱「九宮格」。
▼▼▼
CSE 點評
在生活中,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家長很多。注意力,是個很重要的心理品質,沒有它,就無法專心聽課,無法完成作業,無法完成一件事。那麼,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有沒有充滿干擾注意力的因素呢?請看看以下的場景,有沒有感覺很熟悉?
不要阻礙孩子的探索——
2歲的淘淘真的好淘氣哦!可不,他正撕開裝有花生米的包裝袋,把裡面的花生米倒了一地,又一粒粒撿到自己的小鞋子里,又把鞋子往衛生間有水的臉盆里放……媽媽進來了,大呼:「哇啦啦,我的小祖宗,你在幹嘛?」淘淘頭也不抬,一本正經地說:「這是我的小船,這是小朋友(指花生米),看,在『大海』里開起來嘍!」媽媽沒好氣地說:「也不能這樣玩呀!」啪啪啪,小屁股挨打!「哇……」一陣嚎啕大哭!
評析:哪個媽媽看到孩子如此淘氣都會來氣,但是,比物品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而孩子在探索玩耍中,正是運用專注力的時候,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表現。
正確做法:孩子專注玩耍的時候,不要干擾他,當作什麼也沒看見,讓孩子繼續玩。
不要打斷孩子的話語——
虹虹的同學曉曉在虹虹家。兩人在沙發上你一言我一語,在比賽「吹牛」:「我爸爸明天要給我買電飛車。」「哼,我爸爸會給我一架飛機呢!」「那有什麼了不起,我伯伯是空軍,他會給我買一架宇宙飛船……」「我……」
這時媽媽進來,叫他倆:「你們倆真有意思,快別瞎說了,兩個小傢伙吃飯了。」兩個孩子中止了說話。
評析:無意中,孩子們正在放飛自己的思維,進行想像力的練習,正需要專注地調用大腦思維,組織語言,這本是很好的游戲,但媽媽的一句「吃飯了」,讓孩子們的語言游戲嘎然而止,不能不說是遺憾。
正確做法:耐心等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把對話游戲做完。
不要干擾孩子的做事——
6歲的小毛在房間里專心地畫畫,媽媽一會兒開門進來,拿一樣東西,一會兒囑咐小毛說:「你爸今天又喝了酒,睡下了,記住,你今晚不要去他房間打擾他了。」一會兒幫小毛把新買的畫筆遞過去:「這是我今天去超市買的,跑了好幾家才買到你要的這種呢!」就這樣,一幅畫小毛畫了一個小時。
評析:父母經常意識不到,孩子做事的時候,需要安靜,需要不被打擾。這樣的打擾,就是對孩子專心做事的一種破壞。
正確做法:一切的事情,一切的話,等孩子做完了一件事再說。
不要中斷孩子的觀察——
傍晚,媽媽領著小明散步,走在林蔭小道上。媽媽走了好遠了,突然發現小明怎麼沒跟上來,回頭一看,小明正蹲在一米遠的地上看什麼。媽媽走回去,才知道,小明在觀察地上一隻蠕動的小蟲子。媽媽一隻手拉起小明,說:「走了,沒什麼好看的,快走呀!」小明不情願地跟著媽媽走。
評析:家長只顧自己散步,卻沒有考慮孩子的需求,沒有用孩子的心去感受孩子。觀察、思考、專注是聯系在一起的。
正確做法:蹲下來,和孩子一起觀察和感受他所喜歡的。
平時,家長就這樣經常做著打斷孩子注意力的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是我們家長惹的禍。如果這些能避免,無疑,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大有裨益。正如教育專家孫瑞雪所說:「任何禁止兒童活動的行為,都將損害兒童智能的發展——而專注力只不過是被損害的能力的副產品。」因此,我們要避免對孩子注意力的干擾。
❿ 如何鍛煉小學生的學習專注力
1.要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中,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增進注意力。在孩子專注於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若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另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台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
2.注意讓孩子養成在某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書時,讓孩子看完一本再換一本;給玩具時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著這個,想著那個,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3.用游戲延續注意力。像玩拼圖、穿珠子等一些益智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4.建立秩序感。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律,生活規范要建立。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5.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控制外部行動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學習或做游戲時,不東張西望,不胡言亂語,不亂動,不亂摸等等。
6.在鍛煉孩子注意力的過程中,從1分鍾開始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時間上,要隨其年齡漸大而逐步增加,孩子只要保持1分鍾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贊,再逐漸延長到一次5分鍾、10分鍾。贊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7.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和活動的時間。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鍾,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鍾,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所以,孩子寫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再寫。
8.加強孩子意志鍛煉,培養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並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9.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發現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不要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樣等於強化孩子不集中的特點,孩子也會在心裡認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