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4歲兒童前庭發育訓練方法

4歲兒童前庭發育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6 19:36:49

如何在家裡和寶寶做有趣的內耳前庭訓練

1.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可以讓他們坐搖籃和搖椅,搖晃中產生的輕柔的刺激可以讓嬰兒更易入睡。經常接受內耳刺激的嬰孩,研究表明,將來在運動能力上更具優勢。
2. 可以雙手握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左右搖晃。
3. 在不平的路面上推嬰兒車,適度的搖晃和顛簸對寶寶的成長有好處。
4.讓寶寶多盪鞦韆,即使剛開始不適應的寶寶,慢慢的也會喜歡這項刺激的游戲哦。
5.讓寶寶經常做做前滾翻、倒立之類的動作,不光刺激內耳前庭,而且增強血液循環和大腦供氧。
方法還有很多啦,總之讓寶寶打破常規站立或坐立的姿勢,寶寶將來的運動能力會得到很大增強的。

② 怎樣鍛煉前庭功能

一、鍛煉方式:

1,可嘗試去走獨木橋等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2,可多坐盪鞦韆來減少前庭器官的敏感度;

3,也可以通過一些旋轉運動來改善自己前庭功能。

二、注意事項:

1,可採用一些提高人體平衡力的運動,同時也要注意人生安全;

2,也要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耳朵受到感染;

3,每天可適量的運動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前廳前庭可由內耳疾病、中樞性疾病和許多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內耳疾病中如迷路炎、梅尼埃爾氏病等。中樞性疾病中如聽神經瘤、顳葉腫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前庭功能檢查對鑒別這些疾病有重要價值。

(2)4歲兒童前庭發育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前庭功能中的眼肌對於起自前庭及半規管的輸入沖動產生反射性反應即出現眼球震顫。因此,前庭迷路有病變時(如梅尼埃爾氏病)或作冷熱水試驗時,半規管受到刺激,就產生眼球震顫。

檢查眼震時,囑受檢者注視檢查者向各個方向緩慢移動的食指,手指距病人眼球約50cm,受檢者的注視角度(視線與中線相交之角)不宜超過45°,超過45°時可誘發生理性終位性眼震而影響檢查的准確性。手指移動的方向是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 4個方向。必要時,還要向右上左下和左上右下斜向移動。

③ 前庭發育不良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怎樣提高注意力

很多孩子從小怕高,平衡感不好,影響到上下梯的能力及跑跑跳跳的發展。常常聽到爸媽說,孩子都三歲了,孩子很容易跌倒,感覺就不是很協調,真擔心他在幼兒園內團體游戲的安全。


建議: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最好使用搖籃或者經常搖抱小孩,使孩子前庭覺得到鍛煉。大點的孩子,可以多玩一些如電動木馬,坐電動玩具,滑板,盪秋天,跳彈簧墊等活動。這些對於孩子是很有幫助的,如果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出現了如惡心,嘔吐等反應,家長應該給與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並且鼓勵孩子堅持從事這些活動。只要適度加強保護,並且循序漸進,孩子就會逐漸的適應和改善。

④ 前庭功能訓練的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一、靜平衡練習:

姿勢:腳尖腳跟並攏,站在硬地板地面,兩手下垂

1、睜眼練習,立正站立睜眼,雙腳並攏站立,持續1-2分鍾。如果維持平衡困難,雙腳間距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可加大雙腳間距,直到維持平衡為止,連續3次為一個循環。

2. 閉眼練習,雙腳並攏站立,維持1-2分鍾,共3次,。如果維持平衡困難,雙腳間距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可加大雙腳間距,直到維持平衡為止。

3. 站在海綿墊上進行練習,動作同上,分睜眼和閉眼兩個條件。

上述動作每天進行3次,每次3個循環。

練習過程可以在角落裡或有家人協助,以免摔倒。

二、前庭眼反射(VOR訓練)

1、卧位訓練(將示指置於眼前方30厘米-1米處,看清楚)(如果患者不能坐立時用)

(1)、轉頭訓練:左右轉頭30度,轉頭時眼睛注視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鍾,每天3次。如果轉頭速度慢速不頭暈,則加快速度。

(2)、點頭訓練:抬頭或低頭運動,上下30度,頭部運動時,眼睛注視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鍾,每天3次。如果點頭速度慢速不頭暈,則加快速度。

2、坐位訓練(將示指置於眼前方30厘米-1米處,或在牆上掛一個寫在紙上的「X」(看清楚)

(1)、轉頭訓練:左右轉頭30度,轉頭時眼睛注視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鍾,每天3次。如果轉頭速度慢速不頭暈,則加快速度。

(2)、點頭訓練:抬頭或低頭運動,上下30度,頭部運動時,眼睛注視手指或字母,每次1-2 分鍾,每天3次。如果點頭速度慢速不頭暈,則加快速度。

(3)、彎腰從地上撿東西。

3、站立位訓練

(1)站、立位轉頭訓練、點頭訓練、撿東西訓練同坐位。

(2)、由坐到站訓練:睜眼和閉眼時進行坐到站。

4、向前走直線訓練

(1)、邊向前走,邊進行轉頭訓練、點頭訓練、撿東西訓練。

(2)、 邊走邊跨過障礙物訓練。

(3)、 球類訓練:用塑料球投擲或轉動,配合眼的跟蹤來練習。

⑤ 怎樣鍛煉4歲兒童的前庭功能

醫生沒給出建議么?這個還是去請教專業人士吧

⑥ 怎樣促進前庭神經發育

感統訓練。現在各個城市都有專門的感統訓練班。兒童醫院也會有的。
在網上找了些相關的資料,希望能有用。
1970年歐美、日本先進國家,問題兒童日趨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提出感覺統合失常學,認為是小家庭結構造成嬰幼兒感覺學習不足。
愛爾絲認為最主要原因有:
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動空間太小,爬行不足所產生前庭平衡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不足;
早產或剖腹生產,造成觸覺學習不足;
祖父母採用傳統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縱;
潔癖症母親或保姆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
保護過度或驕縱溺愛,造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
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延誤矯正,造成幼兒自信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
近代的教育專家經過研究與實踐,得出結論:是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要求太多,加上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親子關系僵化和緊張而引起的感覺統合不足,由於感覺統合不足引發的學習、生活、活動障礙的問題愈來愈多。
感統訓練-感覺統合的概念 感統失調會造成學習障礙嗎?感統訓練針對那些兒童?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於1972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博士(J.Ayres )首先提出感覺統合理論。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學習能力是身體器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觀、(中耳),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成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觀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感覺統合不足,便會形成腦功能的反應不全,會引發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
有人誤解感覺統合訓練是針對問題兒童的矯治是不正確的,其實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由於感覺器官本身是在不斷成長中,感覺統合不健全是正常的,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0—12歲,所以感覺統合的游戲對成長中的孩子可以幫助他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今後學習能力的發揮有重大的作用。
人類學習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掌握如何吸收、消化、運用知識的學習能力才是關鍵。如果孩子孩子學習困難,不要埋怨指責,面對問題,理解原因,讓孩子認真地做自己,只有最喜歡最自信的學習才能激發學習的熱情,有了足夠的熱情,才有智慧和勇氣克服困難。

⑦ 3歲之前為什麼不能接受前庭訓練

前庭覺感統失調會造成身體控制不良,有些孩子左右不分、拿東西不穩、容易跌倒就是前庭覺失調的表現。我們說了感統失調不是智力問題,也不是疾病,那麼,面對感統失調我們該如何處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兒童前庭覺感統失調訓練方法。
一、旋轉運動

旋轉木馬、旋轉座椅。這些項目會比較強烈的刺激孩子的前庭覺,讓孩子產生比較強烈的暈眩感,進而刺激前庭神經的發育。但是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旋轉的力度,逐漸控制其速度,開始的時候要慢一些,等孩子適應後再逐步提高速度與時間,最好的就是家長陪著一起旋轉,順便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暈眩感。
二、平衡運動

走平衡木、平衡板等。開始的時候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在所走的器材上,開始時可以幫助孩子保持平衡,之後要逐步撤去輔助,讓孩子慢慢的適應自己來。
三、跳躍運動

讓孩子在蹦床、床墊上運動。可以在跳床時加入一些接拋球和投擲的項目,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在進行跳床運動時,一定要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孩子的頭部和其他部位,防止孩子摔傷。

⑧ 孩子前庭功能失調有什麼有效的訓練方法

游戲訓練方法
1.充分爬行
要訓練寶寶爬行,出生後28天內寶寶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讓寶寶俯卧幾秒鍾,先鍛煉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頭,用手抵住他的雙腳,寶寶可趁勢向前爬,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盡量不使用學步車,可以專門准備一塊地毯在地上,讓孩子在上面爬,即保證了安全又使孩子有足夠大的活動區域,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平衡游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搖抱,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強化孩子對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輸入,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玩盪鞦韆、走平衡木等游戲。

3.飛機游戲
由家長平躺,向上伸出胳臂,雙手頂住孩子的前肩,並彎曲雙腿用腿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則頸部抬高,雙臂張開,雙腿並攏伸直,做飛機的模樣,這時可做前後左右的搖動。
搖擺毛巾游戲
用毛巾將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端,左右或上下搖動,也可在擺動時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標投球。
雙側前庭功能完全喪失的患者運動療法難以奏效,但對單側或雙側的部分功能喪失卻常可通過運動療法收到治療效果,但弱前庭功能障礙合並視或軀體感障礙時,治療收效也很難。Susan等設計出一套提高前庭適應性和在平衡中誘發視和軀體感覺參與的提高姿勢穩定性的練習,其法如下:
I.患者雙腳盡可能靠攏,必要時雙手或單手扶牆保持平衡,然後左右轉頭,其後單手或雙手不扶牆站立,時間逐漸延長並仍保持平衡,雙腳再靠攏些

II.患者步行,必要時他人給予幫助

III.患者練習在行走中轉頭

Ⅳ.患者應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直視前方目標,逐漸使支持基底變窄,即雙腳間距離縮短至1/2足長。在進行這一訓練時前臂首先伸展,然後放置體側,再交叉於胸前,在進行下一個難度訓練之前,每一體位至少保持15s。訓練時間總共為5—15min

V.患者雙腳與肩同寬站立,直視前方目標,逐漸使支持基底變窄,即雙腳間距離縮短至1/2足長。在進行這一徐連時,雙眼先斷續閉攏,然後閉眼時間逐漸延長。與此同時,前臂先伸展,然後放置體側,再交叉於胸前。在進行下一難度訓練之前,每前一體位至少保持15s,訓練時間總共為5—15mln
Ⅵ.患者站立於軟墊上,可從站立於硬地板開始,逐漸過渡到在薄地毯、薄枕頭或沙發墊上站立

Ⅶ.患者在行走中轉圈練習,從轉大圈開始,逐漸變得愈來愈小,兩個方向均應練習。

⑨ 如何利用前庭功能訓練教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前言感覺統合訓練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迅速,在康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學前教育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廣為應用,但發展良莠不齊。要麼把感統教具簡單的看做了玩具,而操作僅僅是教兒童如何去使用玩具或者如何與兒童玩玩具;要麼是無視兒童發展現狀,簡單的套用訓練計劃進行康復訓練,諸如此類現象在感統訓練領域較為常見。

全納優童教育將分為五個板塊:感統訓練中的觸覺功能訓練、前庭功能訓練、本體功能訓練、視知覺訓練功能及聽知覺功能訓練。

為解決廣大家長朋友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前庭功能訓練的感統教具。

6.平衡台

讓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雙手抓緊吊纜,做前後左右晃動,同時保持身體平衡。調節固有前庭感覺,發展平衡力。

閱讀全文

與4歲兒童前庭發育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巴皮膚破損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664
底濾魚缸正確打氧方法 瀏覽:838
電子和電流的計算方法 瀏覽:834
如何瘦小腿大腿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60
三維觸控使用方法 瀏覽:558
約束帶的使用方法 瀏覽:910
抗疫治療的最新方法 瀏覽:520
魅族2手機許可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40
治療孕吐的方法 瀏覽:573
用錢折東西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04
數據驅動的決策方法研究 瀏覽:412
干蒜瓣怎麼腌制方法大全 瀏覽:619
數字電子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745
華為拍照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27
大米枇杷粥的食用方法 瀏覽:335
李子園施肥方法視頻 瀏覽:580
恐懼症治療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144
蟲百敵的使用方法 瀏覽:673
握拳的公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420
荷花家庭種植方法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