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植物怎樣傳播種子》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電腦出示班上一個同學的照片。
師:仔細觀察這個同學的腿上有什麼?她是我們班的哪位同學。
生:是蒼耳,只有蒼耳才會黏在人的腿上,她是馮楚楚同學。
生:老師,我知道,我最有發言權。我和馮楚楚一起在小區找蒲公英的,找了一圈,回來馮楚楚腿上就粘了這么多植物的種子,但是這不是蒼耳,這種植物種子比蒼耳小多了。
師:是的,這種植物就是通過黏在人或動物的身上把種子傳播到遠處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種子的傳播方式。板書:種子的傳播
二、探究
師:你知道種子有哪些傳播方式嗎?
生:靠風傳播
生:靠動物傳播
生:靠水傳播
生:靠自身力量傳播
(教師相機板書。)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上網查資料的。
師:你懂得請教電腦老師,真是勤學好問的好孩子。
生:我們二年級學過《植物媽媽有辦法》,我知道蒲公英的種子是通過風傳播的,蒼耳是通過動物傳播的,豌豆是通過自身力量傳播的。
師:你真聰明,會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生:人也可以傳播種子。
師:你講的對,我們人類可以把植物的種子帶到我們需要的地方,但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大自然中,沒有人類參與的情況下,植物種子是怎麼傳播的。
生:蒲公英的種子細小,比較輕。
師:誰還有補充?
生:像降落傘,被風一吹,就飛得很遠。
(師出示蒲公英的實物,請每個小組也拿出來仔細觀察。)
師:蒲公英的種子是不是有這些特點?還有其他的特點嗎?
生:蒲公英的種子還長有絮毛。
師板書:細小、質輕、有絮毛
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生:柳樹、楊樹
生:風滾草的種子也是靠風來傳播的。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在網上看到的。
師:老師也在網上找到了風滾草的資料,請看大屏幕。
師:你還知道什麼植物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生:楓樹的種子也是靠風傳播的。(出示楓樹果實的實物)楓樹的種子像鳥的翅膀,有利於飛行。
師:這是楓樹的果實,種子在這個裡面。同學們也把楓樹果實拿出來觀察。(課前老師每三人發了一個。)
師:像什麼?
生:像一對翅膀
生:旋轉的時候像飛機的螺旋槳
……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真棒。那你們說的這些特點主要有什麼作用呢?
生:有利於飛翔,有利於風傳播。
師:同學們的科學知識真豐富,是的,這是靠風傳播的另一種植物,它的果實有著特殊的結構。板書:特殊結構
師:(出示蘆葦的實物)這種植物的種子是靠什麼傳播的。
學生異口同聲說:是靠風傳播的。
師:馮楚楚身上的植物種子是通過什麼來傳播的呢?(這種種子大小如小麥,全身長滿小刺。)
生:動物傳播
課前每個同學發了一粒,請同學們把這種種子拿出來仔細觀察。
生:有刺
師:那麼老師在同學們進教室時,每人身上粘了一個蒼耳,看看蒼耳有什麼特點?
生:有刺
師:請仔細觀察刺的末端有什麼特點?
生:有倒勾
師:為什麼有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動物傳播種子?
生:因為有刺有倒勾就會粘在動物的皮毛和人的衣物上,而且不容易掉下來。
師板書:有刺、倒勾
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動物傳播的?
生:櫻桃
師:為什麼?
生:因為櫻桃成熟後,顏色鮮艷,味道鮮美,動物會來吃。
生:我家的櫻桃成熟後,經常有小鳥來吃。
師:小鳥吃了怎麼能傳播種子呢?
生:小鳥把種子也吃下去了,種子不容易消化,通過糞便排泄出來。
師邊表揚邊板書:果肉鮮美
師:還有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動物傳播的?
生:花生、稻穀等
師:這些植物的種子為什麼也主要靠動物傳播?
生:因為動物喜歡吃,而且吃不完的時候就把它們儲藏起來。比如螞蟻和松鼠就喜歡儲藏食物等到來年再吃,在儲藏中沒有吃完的種子就可能發芽。
師:你說的真完整,比老師知道的還多。
板書:被動物儲藏
師:同學們知道有哪些植物種子是靠水傳播的?
生:蓮蓬
生:睡蓮
生:椰子
師:靠水傳播的植物有什麼特點?
生:生活在水中
生:靠近水邊
師板書:水裡,水邊
師:這種植物的種子有什麼特點?你知道嗎?
生:浮在水面上,順水漂流,就能傳播很遠。
師:還有嗎?比如說椰子,它有什麼特點?有誰曾親自動手敲開椰子吃椰汁?請舉手。
生舉手說:老師,椰子裡面很硬,太難敲了。
師:對,椰子外面纖維疏鬆,但是內果皮非常堅硬,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生:為了保護裡面的種子不腐爛。
板書:內果皮堅硬
生:我知道睡蓮種子是怎麼傳播的,睡蓮的果實長在水中,果實成熟後果皮腐爛,種子浮在水面上,順水飄流。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從網上看到的。
師:老師還真不清楚。
(我不得不佩服學生課前的准備非常充分,許多知識老師還沒有他們清楚。)
師:(師拿出一棵油菜,上面結滿了成熟的油菜果實。)你們知道這種農作物的種子是通過什麼方式傳播的?
生:自身力量傳播的
生:成熟了會開裂,油菜籽從裡面蹦出來。
師:仔細觀察,這種植物的果皮有什麼特點?
生:比較薄
師:薄對種子傳播有什麼作用?
生:薄有利於依靠自身的力量傳播種子,如果果皮很厚,植物自身的力量就撐不開。
師: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種子是靠自身力量傳播的。
生拿出長有蘿卜、毛豆、蠶豆的果實的植株,一一介紹。
師:同學們知道農民收割油菜、芝麻、毛豆時是等到八成熟還是十成熟收割?
生異口同聲:八成熟
師:為什麼?
生:因為十成熟的時候,果皮開裂,種子就落到地里了,這樣子會大大降低產量。
師:說的真好,原來我們農民收獲時也要懂科學道理。
師:靠自身力量傳播種子的,還有同學補充嗎?
生:噴瓜,噴瓜成熟後,種子從裡面噴射出來。
師:老師這里也有視頻,大家欣賞一下。
師:還有嗎?
生:鳳仙花,我奶奶家就有,果實成熟的時候用手輕輕一碰,種子能噴到很遠。
師:剛才同學們講了這么多,我們通過視頻再看一下,種子傳播的具體過程。(讓學生加深印象,並總結這幾種傳播方式。)
三:引申
師:(出示懸崖上的松樹幻燈片)你知道這些松樹是誰種上去的?
生:是松鼠
生:是風把種子帶上來的
生:是靠自身力量
師:大家講的都有可能。
四:總結:
師:植物媽媽真有辦法,她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的孩子到盡可能遠的地方去旅行。我們的大自然真是太美麗太神奇了,同學們以後到野外,要多留心觀察植物果實和種子,看看它們是用什麼方法傳播種子的。
板書設計:
種子的傳播
風傳播:細小、質輕、有絮毛;有特殊結構
水傳播:水裡、水邊;內果皮非常堅厚
動物傳播:有刺、倒勾;果肉鮮美;被動物儲藏
機械傳播:依靠自身力量,(果皮)較薄。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黃山市科學課教研活動中上的一節公開課,本課是《植物繁殖的奧秘》第三課時,在教學中,我體會到:
1、課前學生和老師都要充分收集相關資料
我原來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邊看視頻邊說出種子的傳播方式,以及各種傳播方式的特點。在上本課前,我們學校和歙縣深渡小學進行教學交流研討,我就在深渡小學上了這節課。由於學生課前沒有查閱和收集資料,雖然邊看視頻邊總結,但是課堂上幾乎是平靜如水,學生發言不積極,主要是老師在說。回來以後我深深地反思,布置學生上網查閱種子傳播的資料,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找身邊熟悉的植物,了解它的傳播方式,並把這種植物帶進課堂。布置任務時,我就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資料搜集的多給予加星獎勵。學生積極性很高,帶來了蒲公英、戚樹、油菜、蘿卜、蒼耳等等。正是因為課前學生收集很多資料,學生對這些傳播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學生踴躍發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2、利用學生已有知識
奧蘇貝爾曾在《教育心理學:認知的取問》一書的扉頁上寫有這樣一句代表他的核心思想的話:「如果我只用一句話說明教學心理學的意義,我認為影響學習的首要因素,是他的先備知識,進而配合設計教學以產生有效的學習,就是教育心理學的任務。」我結合語文課的學習,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啟發、補充,老師主要起組織、引導、總結的作用。
3、課堂氣氛民主寬松,及時評價獎勵
在上課時,我採用數學課中發言正確的就加分,各小組比賽,最後贏的小組加星。採用激勵的方法,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很高。下課時,有的同學就埋怨我,說她多次舉手我就給了她一次機會,我只好摸摸她的頭表示抱歉,因為舉手發言的同學太多,一個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機會。在上課、交流或評價時,我始終是微笑的,就是學生回答不很正確,我也不會去批評他,只是說他這樣的回答不妥,說明原因讓他坐下。整堂課師生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平等的環境下,所以學生發言自由,敢想敢說,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4、科學課教學要注意時間性
這節課還給我一個啟示,我們科學課老師要熟悉全套科學課教材,注意不同季節去搜集資料,本節課需要的蒼耳,在秋天野外很多,往草叢中走一圈,身上就能粘上很多。如今是春季,蒼耳還沒有開始開花結果,我們上課用的是一位同學的奶奶從菜園地里找來的,很可能是被草叢或土覆蓋後才得以保留下來的,事先我自己反復發動學生到野外去找很難找到。今年秋天,我就要去搜集蒼耳了,科學課、語文課都能用到。
在這堂課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有的學生在說某種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時,我對這種植物卻一無所知,還有的學生說睡蓮也是靠水傳播的,我也不是很清楚,課後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學生講的是對的。科學課要求老師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老師的要求很高。
㈡ 中班科學教案反思各種各樣的種子反思
中班科學《有趣的種子》教案與反思
設計背景
春天來了,種植角又要開始種植了,為了讓中班的小朋友能認識更多的植物,認識種子,我收集了很多種子,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種子,從而萌發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對勞動果實的愛惜,設置這次有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種子的果實。
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按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來進行分類,並掌握一些種植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並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論,並小聲說出實物的名稱。
2.教師提問,讓部分幼兒說出看到了哪些實物。
3.說出這些實物的種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種子,並講出種子的名稱
1.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種子寶寶?
2.讓幼兒挑自己喜歡的種子,並告訴同伴你喜歡的種子寶寶叫什麼名字?
3.幼兒挑種子,要求每樣挑兩粒。
4.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各種樣子的、有的還可以吃呢,好玩嗎?
5.教師出示自己挑的兩種種了,讓幼兒觀察,並說出它們是誰?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
三、讓幼兒按一種特徵去選種子。
1.幼兒自由選取。
2.互相說出自己選取種子的特徵。
3.說出自己選出的種子長大後什麼樣子的?
4.再放視頻讓幼兒加深印象。
四、你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什麼嗎?
1.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紹種子種植的簡單過程。
五、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園更漂亮,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種子寶寶種到地里好不好?
六、帶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操作。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這一活動課中,我的取材來源於幼兒身邊的事物,平時幼兒能容易接觸到的材料,讓幼兒感受知科學就在身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看視頻教材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邊的植物,讓幼兒有很大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有些亂,有的幼兒沒能按照老師的指令挑選種子,由於太興奮了,選了很多的種子混合在一起。在說出種子名字的時候,有的孩子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種子,但是說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了它們的名字。在按種子的特徵來選取種子的時候,個別孩子沒能按照特徵來選取,還是選取了自己喜歡的種子,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總之整個活動層次清楚,層層遞進,從易到難,逐步解決教學重點,讓幼兒在與種子寶寶交朋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㈢ 愛的種子是什麼
奉命采訪丁總。丁總是個民營企業家,剛被評為市十大傑出青年,他有一家下屬子公司,專門招聘下崗職工,贏得了全市人民的尊重。丁總接待了我,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1977年,我11歲,在農村讀小學。這年的一個夏日,下午放了學,日頭還老高,就約著小夥伴國慶,去「北大荒」打豬草。「北大荒」這名字,是我叫著玩的,其實是一條橫躺在村北的又寬又深的大溝。不知怎的,溝里沒存過水,春夏之際,就長滿了草和各種野果子,可以在此割草放羊。秋天呢,可以在溝里挖灶燒毛豆、烤紅薯。冬季,溝里避風,我們常來此砸坷垃仗,或者在溝壁上做雕刻。
那天,我和國慶到了「北大荒」,只一會兒工夫就打好了草,竹籃子被塞得往外膨出老遠,籃系子上不了肩。我讓國慶看著,自己回家拉平板車。剛拉回車,國慶說:「二雞毛掉溝里去了。」我趴溝沿一瞧,果然,二雞毛正蜷在溝底哼哼。二雞毛是本村的老光棍,六七十歲,幾個侄子也不過問他的事,靠吃五保過活,平日養幾只羊,今天在這里放羊,不曉得怎麼摔了下去。我什麼也沒想,就和國慶一起,下溝將二雞毛架了上來。二雞毛哆嗦著身子,走不了路,我就用車子先送他回村,然後再回來拉草。
晚上,我們一家人正蹲在屋裡喝湯,二雞毛的幾個侄子,突然找上門來,說是我把他們二伯推下溝的,現在摔斷了腿,要我家賠。我趕緊申辯不是我的事。二雞毛的侄子說:「不是你,為啥把他拉回家?」我說:「不信去問國慶。」到了國慶家,國慶的父親懼怕二雞毛的侄子,推說什麼也不知道,國慶也躲了起來。我急得說不出話。
父親甩了我一巴掌,拽著我去找二雞毛,當面對質。二雞毛住在一個小草棚里,躺在爛席片上,聽見我們去了,呻吟得更響了。父親問:「是俺家小四嗎?」二雞毛臉沖牆,一個勁點頭。父親沒有話說,立馬帶二雞毛去了醫院。
父親賣了一頭豬,付了葯費。可二雞毛的侄子還要一筆錢,不然就不出院。父親再沒東西可賣了。回家後,愁得不行,抽了一夜煙。
那幾天,我委屈死了,肚子里憋了一個大疙瘩,看天都是灰的。上課無精打采,什麼也聽不進,索性連作業本也不交了。
當時張啟祥校長,兼我們班的班主任,就找我談話。我記得我當時哭了,向他訴說一切。校長接著又找國慶談話,然後對我說:「正巧,我跟二雞毛有點兒親戚關系,我去說說。」當即借一輛自行車,去了醫院。
下午再到校時,校長已經回來了,喜形於色,說:「我做了二雞毛的工作,二雞毛說,他疼糊塗了,亂說一氣,其實是他自己摔的。你把他送回家,他心裡念著你的好呢,連他的那些侄子,也都很感激你。他們說好,不再追究你了。好了,現在什麼事沒了,你可以安心上課去了。」對校長的話,我半信半疑。放學回家見到父親,父親說:「多虧了校長,把亂子摁下,啥事沒了。」
在次日的班會上,校長還就此事表揚了我,並鄭重地獎勵我一支「英雄」牌鋼筆。那時候,鋼筆還是一件奢侈品。在一片掌聲中,我心花怒放,所有的委屈煩悶一下煙消雲散了。
生活重新又步入了正軌。
許多年後,老校長病故,父親趕了很遠的路去參加葬禮,回來後告訴我當年的真相:
老校長和二雞毛並沒有親戚關系,二雞毛的侄子們一點兒也不買老校長的賬。協商後,老校長代父親賠了50塊錢,這事才拉倒。那時,老校長一月的工資才24元。老校長對父親說:「這件事不要對孩子講,孩子的心是最嬌嫩的。」所以父親一直沒對我講。後來,家裡日子好過些了,父親曾專程去看望校長。校長已退休了,說他已記不清有這檔子事了。
丁總敘述完他的故事,非常感慨地對我說:「沒有老校長,沒有這支筆,也許我會沉淪下去,會喪失對整個世界的信任。老校長拯救了我。」
那支筆,是一粒愛的種子,在丁總心中生根發芽,已悄然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感恩箴言
著名的教育家巴特爾曾經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的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
㈣ 怎樣在孩子心中播下愛的種子
1、營造感恩的環境。
一個人是否有感恩之心,與他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從小培養孩子就有感恩之心,非常重要,讓孩子知道感恩是每個家長的重要責任。
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首先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尊老敬老善待身邊的人和事,無論是對領導還是親朋,親戚朋友,只要他們曾經幫助過自己,都應心存感激。讓孩子感到榜樣就在身邊,感恩教育就有希望了。
2、從小培育感恩的心。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以及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也是一種責任,知恩圖報有恩必報,它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
培養孩子學會感恩不僅是美德的要求,更是人生命的一個基本要素。只有讓孩子知道了感恩,他們的內心才會充實,頭腦才會理智,人生才會有更多的幸福。常懷感應之心,看到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3、會感恩的孩子更懂愛。
中國自古就有不圖回報的美德,也有「知恩不報非君子」、「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感恩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道德,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心中有愛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其內心也會因此而更加豐盈純美,所以不管客觀環境如何,也不管曾經的教育正確與否,從現在開始,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4、給孩子一個愛的機會。
很多。父母在生病難受的時候總是說:「媽媽/爸爸沒事,寶寶乖……」這樣孩子永遠不知道父母這樣的時候,他要怎麼做。如果母親這樣說。:「媽媽不舒服,你可以替我拍拍背嗎?」孩子一定會聽話的幫母親拍背。
「媽媽現在感覺好多了,你可以幫媽媽倒杯水嗎?」孩子也會很乖地去倒水。以後,不管誰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他都會知道,首先要安撫,其次要去倒水等,這是在教孩子「愛」。能力並非與生俱來,這需要父母從小教導。
5、教孩子學會給予。
讓孩子學會給予,首先要讓孩子懂得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不允許孩子自己主動向別人要東西告訴孩子這樣做沒禮貌,別人給自己東西時不要挑選貴重的陌生人饋贈,不能接受熟人的饋贈,先婉言謝絕,實在盛情難卻時要讓孩子真誠地說聲謝謝,並在恰當的時候報之以李……
㈤ 教學方法的快樂教學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快樂教育,我們都知道學生都是不怎麼愛學習的,主要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真的是特別苦特別累,而且都沒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其實學習是完全可以讓自己變得快樂,主要是你還沒有培養好那種學習的興趣愛好而已,就像為什麼有的學生在上語數外的時候就格外的討厭,然後也不會認真的學習,當然最終還是會認真的學習,主要是因為要考試,就是因為考試,所以他逼著自己去學習。但這樣的話,其實並不是快樂教育所要宣傳的一些知識層面,然而為什麼有些學生上體育課上美術課上音樂課,他們總是會特別的開心?
㈥ 如何培養教師的能力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面
1、扎實練好基本功。從普通話、鋼筆字、粉筆字、教學語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一手流利漂亮的字體,是任何老師必備的專業基本功;任何時期,電腦書寫都無法代替教師的書寫示範;作為老師,尤其是粉筆字和鋼筆字,要為學生的書寫做出表率。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一手好字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
2、加強研究性學習。研究的途徑多種多樣,要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撰寫論文;參加課題研究、案例研究,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3、反思與交流。名師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沒有思考,就沒有專業素養的提高,如何反思?反思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後,可以是自己的課堂教學,也可以是他人的課堂教學。可以思考自己的成功之處,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讓我們對教學的認識從淺到深,使我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二、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
教師教學的技能提高勢在必行。
1、掌握新理念與新要求。21世紀的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要打破以前的教學常規,靈活地運用和處理教材,處理好分科與綜合、持續與均衡、選修和必修的關系,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教會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利用課件、設計精美的板書、進行教學活動創新等。
2、精彩的教學設計。 認真學習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基本模式和教學設計,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學習掌握扎實課堂的教學基本技能。良好的扎實的教學基本技能,是新時代對教師的必須要求。從教學語言到教態變化以及板書設計等都是教師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組成的動態系統,面對著不同的學生,如何使學生全面發展。 都是我們要學習和思考的問題。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
1、要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所謂言傳身教,就是教師的良好品質和態度在生活中影響著學生,並用這個去熏陶影響學生。
2、要注重儀表和裝,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良好形象的樹立。在穿著上要樸素大方;在教學時要面帶微笑、大方得體、舉止穩重、手勢恰當,要做到用眼神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從老師那裡可以得到一種美的享受,能夠培養學生對美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3、充分運用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及與學生的交流中,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切不可說一些不著邊際、不文明、污穢的語言。在批評教育學生時,要使用文明用語,以講道理為主,以理服人。讓幽默的語言、文明的語言、聰慧的語言感染學生。
4、要嚴格要求自己 ,與學生平等相處 。老師要尊重、公平、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切不可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作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以自己為典範,為學生樹立榜樣。
四、對學生要有愛心和責任心
冰心曾經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現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得到了家庭太多的關愛和照顧,很少去關心別人,這就需要老師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撒下愛的種子。
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只要心中有愛,行動有愛,時時獻愛,我們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而「責任」是愛的化身。愛與責任是學生與老師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教學關系互動、和諧的保障。
總之,做新時代的教師,就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提升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
㈦ 愛種子教學平台賬號如何注冊
在愛種子官網注冊。
「愛種子」教學模式是在廣東省教育廳指導下,由省基礎教育與信息化研究院進行規劃與設計,歷時五年研究與驗證所構建的創新性課堂教學改革模式。
做好「愛種子」課堂改革及數字教材推廣使用,讓「愛種子」教改模式應運而生。
㈧ 愛種子互動研究教學平台怎樣注冊賬號
1、進入愛種子互動研究教學平台。
1、點擊登錄與注冊。
2、填寫手機號等相關的人信息。
3、點擊獲取驗證碼,填寫邀請碼愛種子互動研究教學平台賬號即可注冊成功
㈨ 語文S版《種子》的教學設計是什麼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根據文章內容給文章分段,並能簡單說說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體會新詞。
教學准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
1、導語:今天,我們開始新學期第一個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我們將讀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還要掌握哪些讀懂課文的本領呢?讓我們一起打開書,讀一讀「單元導讀」吧!
2、學生自主讀「單元導讀」。
3、交流體會。
4、引導學生提煉學習目標。(1)學會體會情感的方法。(2)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談話引入
1、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種子嗎?看看這兩包樹種,說說有什麼不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一課《種子》。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醒學生藉助拼音把字音讀准,把句子讀通順。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讀准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4、認讀詞語,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摻雜羞澀慚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五、練習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根據投影出示的內容,練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並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成三段。
(1)望著交上來的樹種,我想說點什麼。
(2)小女孩交的樹種不多,卻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3)「我」深受感動。
各組討論後,在全班匯報。各組派代表發言,如果有意見分歧,老師可以適當點撥:先找出重點段,即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小女孩交樹種的?讓同學再討論。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將課文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課文的第1自然段,寫每個同學交來的樹種都挺多,我想說點什麼。
第二段是課文的第2~8自然段,寫班上一個女孩交的樹種不多,卻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寫「我」和全班同學深受感動。
六、練習朗讀課文
1、輪讀
2、自由練讀
3、同桌互讀
七、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復習導入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種子》這一課主要寫了什麼事?
2、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段,說說讀懂了什麼?
(2)見到同學們交上來很多樹種,我准備說點什麼,老師會說什麼呢?為什麼?
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明白:因為「講桌上堆放的洋槐樹籽有淺黃的,甚至還有豆綠的。籽粒里摻雜著莢皮和角柄。」「淺黃」、「豆綠」什麼意思?說明從顏色上看出種子不成熟,不飽滿。
「摻雜著莢皮和角柄」寫出了從成色上看不純,雜質多。一些同學只追求上交的樹種的數量,而不注意質量。
2、學習第2—8自然段。
(1)默讀,思考:小女孩交的樹種和大家的有什麼不同?
(2)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從書中找出描寫小女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同學邊說教師邊板書:
外貌:略帶羞澀、低下頭(感到愧疚)臉刷地紅了站著(深深自責)
動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認真專注)
樹種:一般大小、飽滿、烏黑光澤(精心挑選)
(3)你們喜歡這位小女孩嗎?為什麼?有感情地朗讀。
(4)為什麼小女孩的種子少,卻令我很感動?用「因為……所以……」說說。
3、學習最後一段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全班同學的神態和那位老師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三、積累語言
1、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多讀幾遍。
四、鞏固生字、新詞,指導書寫
1、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指導書寫。
五、總結全文,深化體會
如果你是這個班集里的一員,你會對小女孩說些什麼?
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槐、摻、澀、撩、俊」等5個生字,會寫「摻、澀、褲、兜、愧、俊、撐、掠、惟、恐」等詞語,並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可以么??
㈩ 啟蒙教育階段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如何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
01
和孩子做互動游戲
如果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寶寶從會說會走路開始,就表現的非常的好動,說話還不太清楚時,就呀呀的叫不停,剛開始有點會走了,就會手扶著東西要到處走,可以說孩子天生就喜歡好動,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善加引導,與寶寶做些互動的小游戲,可以畫畫,玩足球,吹氣球,捉迷藏等等,可以無形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寶寶在玩游戲中體驗樂趣
02
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少兒的成長是一個由無知到認知再到熟知的過程,寶寶小的時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更不知何為安全,何為危險,對什麼東西都非常的好奇,看到什麼東西都喜歡去摸一下,碰一下,這是寶寶的本能的反應,有時可能令人防不勝防。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去關注寶寶的行為,通過與寶寶的互動中讓寶寶明白什麼東西是危險的,是不可以隨便用手去摸的,不然會痛的,會傷害到自己的,使寶寶下次遇到危險時,能夠有主動的避讓而遠離的思想意識,更好的自我保護。
06
培養孩子的健康意識
少兒在小的時候,往往不太清楚何為干凈,何為臟,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東西不可以吃,往往抓住什麼東西就往嘴裡送。尤其是寶寶長牙齒的時候,可能是牙癢,喜歡拿東西去磨牙,一不留神,筷子啊,鉛筆啊,也不管幹凈危險,就往嘴裡送,更有甚者,把紐扣硬幣塞到嘴裡,一不小心還會發生危險,所謂病從口入,少兒的抵抗能力本來就很弱。
如果飲食或行為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拉肚子,身體不適。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培養寶寶的健康意識,注意寶寶的行為,讓寶寶知道手臟了就要洗的這種思想意識,寶寶少生病媽媽就少擔心,寶寶快樂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07
家庭和睦的環境
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對少兒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在潛意識里會給寶寶種上一顆愛的種子,隨著種子的發芽成長,將指引著寶寶朝有愛心友善有情有義的健康方向發展。
而如果生活在一個有家暴的環境里的少兒,家庭里的血風腥雨的陰影會深深的烙印在腦海里,導致孩子朝著要麼生性膽怯,要麼有暴力傾向的方向發展。因此家庭的和睦環境是健康心靈的最佳土壤,為了孩子能有顆健康的心靈,做父母的怎能不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