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ptco研究方法

ptco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9 16:29:34

❶ 請問大神們Pt-Co MAX 25 是什麼意思

鉑鈷(Pt-Co)色度測定儀是專業針對離子濃度測量的儀器。設計獨特微電腦控制技術,設計精巧便攜,新穎獨特,適用於實驗室和現場使用。具有出廠校準和用戶自定義校準功能,樣品池設計獨特,便於測量和維護。
max英 [mæks]
意思最高的;最多的;最大極限的;至多。
max25 是最大測量范圍25mg P
測量范圍 0-70mg Pt/L或10-250 mg Pt/L 色標號1 CAA比色盤:0, 2.5, 5.0, 7.5, 10, 15, 20, 25, 30 mg P

❷ 磁鐵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能夠產生磁場,具有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鎳、鈷等金屬的特性。

磁鐵不是人發明的,是天然的磁鐵礦。古希臘人和中國人發現自然界中有種天然磁化的石頭磁鐵,稱其為「吸鐵石」。

這種石頭可以魔術般的吸起小塊的鐵片,而且在隨意擺動後總是指向同一方向。早期的航海者把這種磁鐵作為其最早的指南針在海上來辨別方向。最早發現及使用磁鐵的應該是中國人,也就是利用磁鐵製作「指南針」,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2)ptco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能對磁場作出某種方式反應的材料稱為磁性材料。按照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來磁性的強弱,可將其分為抗磁性物質、順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反鐵磁性物質和亞鐵磁性物質。大多數材料是抗磁性或順磁性的,它們對外磁場反應較弱。

鐵磁性物質和亞鐵磁性物質是強磁性物質,通常所說的磁性材料即指強磁性材料。對於磁性材料來說,磁化曲線和磁滯回線是反映其基本磁性能的特性曲線。

鐵磁性材料一般是Fe,Co,Ni元素及其合金,稀土元素及其合金,以及一些Mn的化合物。磁性材料按照其磁化的難易程度,一般分為軟磁材料及硬磁材料。

❸ .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erhard Ertl對金屬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應的模型進行了深入

選A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是同位素

如何提高Pt的抗CO中毒性

A、為同種元素,由於質量數不同,可知道中子數不同,符位素概念,A正確;
B、是C元素的兩種不同的氧化物,B錯誤;
C、組成元素同為O元素,並且是不同的兩種單質,所以是同素異形體的關系,C錯誤;
D、是同種物質,只是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不同,前者是沒有中子的氫原子,後者是重氫原子,D錯誤.
故選A.

❺ co紅外吸附中,為什麼有的會出現pt的橋式吸附,有的不會出現

催化劑原位表徵高真空系統
-----原位紅外光譜測量系統

催化劑原位表徵高真空系統是為紅外光譜吸附態表徵和催化劑酸性測定設計的專用真空系統,配有石英紅外吸收池,可以與Bruker、Nicolet、PE、Shimadzu、Jasco、Varian\Bio-Rad等主要紅外光譜儀連接使用,進行氨、吡啶、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甲醇、乙醇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化學吸附測定。

1.高真空系統應用
1.1 吸附態研究和催化劑的表徵
紅外光譜已經廣泛應用於催化劑表面性質的研究,其中最有效和廣泛應用的是研究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所謂「探針分子」的紅外光譜, 如:NO、CO、CO2、NH3、C3H5N等,, 它可以提供在催化劑表面存在的「活性中心」信息。用這種方法可以表徵催化劑表面暴露的原子或離子, 更深入地揭示表面結構的信息。與其它方法相比較, 這樣的紅外研究所獲得的信息只限於探針分子(或反應物分子)可以接近或勢壘所允許的催化劑工作表面。
1.1.1 CO吸附態研究
由於CO具有電子受授性質,未充滿的空軌道很容易同過渡金屬相互作用。CO同許多重要的催化反應有密切關系。如羰基合成、水煤氣合成、氧化等。並且具有很高的紅外消光系數。因此, 在過渡金屬表面吸附態的研究是一個十分廣泛的研究課題。
1.1.2 雙金屬原子簇催化劑的研究(紅外光譜方法研究催化劑表面組成和相互作用)
利用兩種氣體混合物吸附在雙組元過渡金屬催化劑上通過紅外光譜側其吸附在不同組元上吸收帶強度的方法可以測定雙金屬載體催化劑的表面組成。例如:CO和NO混合氣吸附在Pt-Ru/SiO2上的紅外光譜測定Pt-Ru/SiO2催化劑的表面組成。
1.2 催化劑紅外酸性測定
1.2.1 氧化物表面酸性的測定
酸性中心一般看作是氧化物催化劑表面的活性中心。在催化裂化、異構化、聚合等反應中烴類分子和表面酸性中心相互作用形成正碳離子, 是反應的中間化合物。正碳離子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烴類在氧化物表面上的反應, 也對酸性中心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為了進一步表徵固體酸性催化劑的性質, 需要測定表面酸性中心的類型(L酸、B酸)、強度和酸量。利用紅外光譜研究表面酸性常常利用氨、吡啶、三甲基胺、正丁胺等鹼性吸附質, 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吡啶和氨利用紅外光譜研究固體酸。
1.2.2 氧化物表面羥基的研究
1.3 紅外光譜應用於反應於反應動態學研究
1.4 催化劑原位表徵高真空系統解決的問題
由於紅外光譜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利用透射方法研究載體催化劑, 由於大部分載體低於1000cm-1, 就不透明了,所以很難獲得這一范圍的許多重要信息。
2) 金屬粒子不同的暴露表面邊、角、階梯、相間界面線等,分子吸附在所有這些中心上的光譜都可對測得的光譜有貢獻, 因而解釋起來有困難。
3) 由於催化反應過程中, 在催化劑表面上反應中間物濃度一般都很低,壽命很短(尤其是反應活性的承擔者), 紅外光譜的靈敏度和跟蹤速度不夠高。
4) 紅外光譜只適用於有紅外活性的物質。
隨著光譜技術的發展, 這些局限性將通過真空系統克服。

2.系統基本情況
加工一套用於催化劑原位表徵的真空裝置及紅外原位測量系統,配備紅外吸收池統。 提高真空系統的性能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測量需要的中高真空度。

3、主要技術指標
1. 樣品處理開始後樣品池中真空度應在30 分鍾內達到1×10-3Pa;
2. 樣品測量過程中各樣品可同時或分別進行吸附或脫附探針分子;
3. 由於測量所需探針分子為酸性或鹼性分子,高硼硅玻璃材質避免了相互污染;
4、真空處理系統由機械泵與玻璃四級擴散泵串聯組合抽氣,達到客戶對測試池中高真空的要求,抽速快,體積小,低噪音,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並且價格適中。
5、低真空部分主要是抽出系統中的高濃度氣體或吸附的殘余氣體。
6、各部分節門選用高硼硅玻璃節門,滿足系統高真空的要求,透明性操作,便於調試。
7、真空測量儀使用數顯高精密真空計。
8、本系統配備透過式石英紅外吸收池,採用透射模式,可對樣品進行陪燒、流動氧化還原、抽空脫氣、吸附反應等處理過程,可隨時移入或移出到紅外光譜儀的光路中進行實驗,也可利用配備的延長管路進行原位表徵和實驗。其加熱方式可採用程序升溫方法控制溫度的升降,也可使用調壓變壓器對溫度的升降進行控制,使用溫度可以高達450度,標准配置的吸收池窗口為CaF2,工作區間為4000—1200波數之間,用戶也可按照需要自性配置其他材料的窗口。
9. 樣品測量過程中各樣品可同時或分別進行預處理、吸附、脫附探針分子或更換樣品。
10. 波紋管更換方便。
11.為滿足客戶的要求真空系統可做相應改變。

4、技術服務
本設備交付使用驗收後,終身提供耗件。

5、驗收標准和方式
提供的主要產品清單見附表1。
a. 按技術協議加工完成後,甲方在乙方現場進行單體驗收;
b. 全部設備加工、安裝,真空設備調試後,進行真空度調試,容器真空度優於1×10-3Pa;
c. 由供方派專家就催化劑酸性測量進行專項現場技術培訓;
d. 由甲乙雙方出具技術服務項目驗收證明。
本合同交貨期為合同簽定並實質履行後90 天。服務項目的保證期為驗收合格後 12 個月。
在保證期內發現服務質量缺陷的乙方應當負責返工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但因甲方使用、保管不當引起問題除外。

附表1 項目清單
序號 設備名稱 型號 數量 備注
1 高真空裝置 由我方負責加工、安裝和售後技術服務
1.1 機械泵 1
1.2 玻璃四級擴散泵 1
1.3 真空計 1
1.4 壓力規表頭 1
1.5 吸附阱、冷卻室、管道、真空工作架、玻璃節門、電控標准連接件等
2 測量系統及技術
2.1 石英樣品池 由我方專家負責加工並提供測量方法的技術服

2.2 溫控裝置
2.3 真空系統操作指南

如果有疑問垂詢010-62128921車曉玲

❻ 求助:Pt,Co,Cr三種金屬材料的楊氏模量和泊松比.

楊氏模量 剪切模量 泊松比
Cr 250 115 0.12
Pt 169 61 0.38
Co 210 83 0.32

以上楊氏模量(E)和剪切模量(G)的單位為GPa

❼ 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pt和pt間的相互轉化

解析核外電子的排布方式與質量數無關,只要是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方式就相同, A 正確; Pt 和 Pt 為同種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不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 B 、 C 、 D 均錯。 答案 A

❽ 磁阻式電子指南針內含磁敏材料,其電阻率隨磁場強度變化。以下哪位科學家對此有直接理論貢獻

磁性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廣泛的功能材料,而物質的磁性早在年以前就被人們所認識和應用,例如中國古代用天然磁鐵作為指南針。現代磁性材料已經廣泛的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例如將永磁材料用作馬達,應用於變壓器中的鐵心材料,作為存儲器使用的磁光碟,計算機用磁記錄軟盤等。可以說,磁性材料與信息化、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國防、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關。而通常認為,磁性材料是指由過度元素鐵、鈷、鎳及其合金等能夠直接或間接產生磁性的物質。
實驗表明,任何物質在外磁場中都能夠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根據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的特性,物質可分為五類:順磁性物質,抗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亞磁性物質,反磁性物質。 根據分子電流假說,物質在磁場中應該表現出大體相似的特性,但在此告訴我們物質在外磁場中的特性差別很大.這反映了分子電流假說的局限性。實際上,各種物質的微觀結構是有差異的,這種物質結構的差異性是物質磁性差異的原因。 磁性材料的應用--變壓器
我們把順磁性物質和抗磁性物質稱為弱磁性物質,把鐵磁性物質稱為強磁性物質。通常所說的磁性材料是指強磁性物質。磁性材料按磁化後去磁的難易可分為軟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後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質叫軟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碰的物質叫硬磁性材料。一般來講軟磁性材料剩磁
基本特性
1、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線 磁性材料是由鐵磁性物質或亞鐵磁性物質組成的,在外加磁場H 作用下,必有相應的磁化強度M 或磁感應強度B,它們隨磁場強度H 的變化曲線稱為磁化曲線(M~H或B~H曲線)。磁化曲線一般來說是非線性的,具有2個特點:磁飽和現象及磁滯現象。即當磁場強度H足夠大時,磁化強度M達到一個確定的飽和值Ms,繼續增大H,Ms保持不變;以及當材料的M值達到飽和後,外磁場H降低為零時,M並不恢復為零,而是沿MsMr曲線變化。材料的工作狀態相當於M~H曲線或B~H曲線上的某一點,該點常稱為工作點。 2、軟磁材料的常用磁性能參數 飽和磁感應強度Bs:其大小取決於材料的成分,它所對應的物理狀態是材料內部的磁化矢量整齊排列。 剩餘磁感應強度Br:是磁滯回線上的特徵參數,H回到0時的B值。 矩形比:Br∕Bs 矯頑力Hc:是表示材料磁化難易程度的量,取決於材料的成分及缺陷(雜質、應力等)。 磁導率μ:是磁滯回線上任何點所對應的B與H的比值,與器件工作狀態密切相關。 初始磁導率μi、最大磁導率μm、微分磁導率μd、振幅磁導率μa、有效磁導率μe、脈沖磁導率μp。 居里溫度Tc:鐵磁物質的磁化強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達到某一溫度時,自發磁化消失,轉變為順磁性,該臨界溫度為居里溫度。它確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溫度。 損耗P:磁滯損耗Ph及渦流損耗Pe P = Ph + Pe = af + bf2+ c Pe ∝ f2 t2 / ,ρ 降低,降低磁滯損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矯頑力Hc;降低渦流損耗Pe 的方法是減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 及提高材料的電阻率ρ。在靜止空氣中磁芯的損耗與磁芯的溫升關系為:總功率耗散(mW)/表(cm2) 3、軟磁材料的磁性參數與器件的電氣參數之間的轉換 在設計軟磁器件時,首先要根據電路的要求確定器件的電壓~電流特性。器件的電壓~電流特性與磁芯的幾何形狀及磁化狀態密切相關。設計者必須熟悉材料的磁化過程並拿握材料的磁性參數與器件電氣參數的轉換關系。設計軟磁器件通常包括三個步驟:正確選用磁性材料;合理確定磁芯的幾何形狀及尺寸;根據磁性參數要求,模擬磁芯的工作狀態得到相應的電氣參數。
編輯本段簡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現物質磁性現象和應用磁性材料的國家。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關於天然磁性材料(如磁鐵礦)的記載。11世紀就發明了人工永磁材料的方法。年《夢溪筆談》記載了指南針的和使用。~年有指南針用於航海的記述,同時還發現了地磁偏角的現象。 磁性材料的磁滯回線
近代,電力工業的發展促進了金屬磁性材料──硅鋼片(Si-Fe合金)的研製。永磁金屬從 19世紀的碳鋼發展到後來的稀土永磁合金,性能提高二百多倍。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軟磁金屬材料從片狀改為絲狀再改為粉狀,仍滿足不了頻率擴展的要求。20世紀40年代,荷蘭J.L.伊克發明電阻率高、高頻特性好的鐵氧體軟磁材料,接著又出現了價格低廉的永磁鐵氧體。50年代初,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美籍華人王安首先使用矩磁合金元件作為計算機的內存儲器,不久被矩磁鐵氧體記憶磁芯取代,後者在60~70年代曾對計算機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50年代初人們發現鐵氧體具有獨特的微波特性,製成一系列微波鐵氧體器件。壓磁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即已用於聲納技術,但由於壓電陶瓷的出現,使用有所減少。後來又出現了強壓磁性的稀土合金。非晶態(無定形)磁性材料是近代磁學研究的成果,在發明快速淬火技術後,年解決了制帶工藝,正向實用化過渡。 軟磁材料的一種--鐵粉芯

編輯本段分類
磁性材料具有磁有序的強磁性物質,廣義還包括可應用其磁性和磁效應的弱磁性及反鐵磁性物質。磁性是物質的一種基本屬性。物質按照其內部結構及其在外磁場中的性狀可分為抗磁性、順磁性、鐵磁性、反鐵磁性和亞鐵磁性物質。鐵磁性和亞鐵磁性物質為強磁性物質,抗磁性和順磁性物質為弱磁性物質。磁性材料按性質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類,前者主要有電工鋼、鎳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後者主要是鐵氧體材料。按使用又分為軟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功能磁性材料主要有磁致伸縮材料、磁記錄材料、磁電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旋磁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反映磁性材料基本磁性能的有磁化曲線、磁滯回線和磁損耗等。 1、永磁材料 一經外磁場磁化以後,即使在相當大的反向磁場作用下,仍能保持一部或大部原磁化方向的磁性。對這類材料的要求是剩餘磁感應強度Br高,矯頑力BHC(即 磁性材料
抗退磁能力)強,磁能積(BH)(即給空間提供的磁場能量)大。相對於軟磁材料而言,它亦稱為硬磁材料。 軟磁材料製品
永磁材料有合金、鐵氧體和金屬間化合物三類。①合金類:包括鑄造、燒結和可加工合金。鑄造合金的主要品種有:AlNi(Co)、FeCr(Co)、FeCrMo、FeAlC、FeCo()(W);燒結合金有:Re-Co(Re代表稀土元素)、Re-Fe以及AlNi(Co)、FeCrCo等;可加工合金有:FeCrCo、PtCo、MnAlC、CuNiFe和AlMnAg等,後兩種中BHC較低者亦稱半永磁材料。②鐵氧體類:主要成分為MO·6Fe2O3,M代表Ba、Sr、Pb或SrCa、LaCa等復合組分。③金屬間化合物類:主要以MnBi為代表。 永磁材料有多種用途。①基於電磁力作用原理的應用主要有:揚聲器、話筒、電表、按鍵、電機、繼電器、感測器、開關等。②基於磁電作用原理的應用主要有:磁控管和行波管等微波電子管、顯像管、鈦泵、微波鐵氧體器件、磁阻器件、霍爾器件等。③基於磁力作用原理的應用主要有:磁軸承、選礦機、磁力分離器、磁性吸盤、磁密封、磁黑板、玩具、標牌、鎖、復印機、控溫計等。其他方面的應用還有:磁療、磁化水、磁麻醉等。 根據使用的需要,永磁材料可有不同的結構和形態。有些材料還有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之別。 2、軟磁材料 永磁材料
它的功能主要是導磁、電磁能量的轉換與傳輸。因此,對這類材料要求有較高的磁導率和磁感應強度,同時磁滯回線的或磁損耗要小。與永磁材料相反,其Br和BHC越小越好,但飽和磁感應強度Bs則越大越好。 軟磁材料的一種--鐵粉芯 軟磁材料大體上可分為四類。①合金薄帶或薄片:FeNi(Mo)、FeSi、FeAl等。②非晶態合金薄帶:Fe基、Co基、FeNi基或FeNiCo基等配以適當的Si、B、P和其他摻雜元素,又稱磁性玻璃。③磁介質(鐵粉芯):FeNi(Mo)、FeSiAl、羰基鐵和鐵氧體等粉料,經電絕緣介質包覆和粘合後按要求壓製成形。④鐵氧體:包括尖晶石型──M O·Fe2O3 (M 代表NiZn、MnZn、MgZn、Li1/2Fe1/2Zn、CaZn等),磁鉛石型──Ba3Me2Fe24O41(Me代表Co、Ni、Mg、Zn、Cu及其復合組分)。 軟磁材料的應用甚廣,主要用於磁性天線、電感器、變壓器、磁頭、耳機、繼電器、振動子、電視偏轉軛、電纜、延遲線、感測器、微波吸收材料、電磁鐵、加速器高頻加速腔、磁場探頭、磁性基片、磁場屏蔽、高頻淬火聚能、電磁吸盤、磁敏元件(如磁熱材料作開關)等。 3、矩磁材料和磁記錄材料 主要用作信息記錄、無接點開關、邏輯操作和信息放大。這種材料的特點是磁滯回線呈矩形。 4、旋磁材料 具有獨特的微波磁性,如導磁率的張量特性、法拉第旋轉、共振吸收、場移、相移、雙折射和自旋波等效應。據此設計的器件主要用作微波能量的傳輸和轉換,常用的有隔離器、環行器、濾波器(固定式或電調式)、衰減器、相移器、調制器、開關、限幅器及延遲線等,還有尚在發展中的磁表面波和靜磁波器件(見微波鐵氧體器件)。常用的材料已形成系列,有Ni系、Mg系、Li系、YlG系和BiCa系等鐵氧體材料;並可按器件的需要製成單晶、多晶、非晶或薄膜等不同的結構和形態。 5、壓磁材料 這類材料的特點是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會發生機械形變,故又稱磁致伸縮材料,它的功能是作磁聲或磁力能量的轉換。常用於超聲波發生器的振動頭、通信機的機械濾波器和電脈沖延遲線等,與微波技術結合則可微聲(或旋聲)器件。由於合金材料的機械強度高,抗振而不炸裂,故振動頭多用Ni系和NiCo系合金;在小下使用則多用Ni系和NiCo系鐵氧體。非晶態合金中新出現的有較強壓磁性的品種,適宜於延遲線。壓磁材料的生產和應用遠不及前面四種材料。 磁性材料的應用--變壓器 磁性材料是生產、生活、國防科學技術中廣泛使用的材料。如電力技術中的各種電機、變壓器,電子技術中的各種磁性元件和微波電子管,通信技術中的濾波器和增感器,國防技術中的磁性水雷、電磁炮,各種家用電器等。此外,磁性材料在地礦探測、海洋探測以及信息、能源、生物、空間新技術中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磁性材料的用途廣泛。主要是利用其各種磁特性和特殊效應製成元件或器件;用於存儲、傳輸和轉換電磁能量與信息,或在特定空間產生一定強度和分布的磁場;有時也以材料的自然形態而直接利用(如磁性液體)。磁性材料在電子技術領域和其他科學技術領域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的指南針--司南

編輯本段發展及種類
1、軟磁材料的發展 軟磁材料在工業中的應用始於19世紀末。隨著電力工及電訊技術的興起,開始使用低碳鋼電機和變壓器,在線路中的電感線圈的磁芯中使用了細小的鐵粉、氧化鐵、細鐵絲等。到20世紀初,研製出了硅鋼片代替低碳鋼,提高了變壓器的效率,降低了損耗。直至現在硅鋼片在電力工業用軟磁材料中仍居首位。到20年代,無線電技術的興起,促進了高導磁材料的發展,出現了坡莫合金及坡莫合金磁粉芯等。從40年代到60年代,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雷達、電視廣播、集成電路的發明等,對軟磁材料的要求也更高,生產出了軟磁合金薄帶及軟磁鐵氧體材料。進入70年代,隨著電訊、自動控制、計算機等行業的發展,研製出了磁頭用軟磁合金,除了傳統的晶態軟磁合金外,又興起了另一類材料--非晶態軟磁合金。 2、常用軟磁磁芯的種類 鐵、鈷、鎳三種鐵磁性元素是構成磁性材料的基本組元。 磁性材料
按(主要成分、磁性特點、結構特點)製品形態分類: (1) 粉芯類: 磁粉芯,包括:鐵粉芯、鐵硅鋁粉芯、高磁通量粉芯(High Flux)、坡莫合金粉芯(MPP)、鐵氧體磁芯 (2) 帶繞鐵芯:硅鋼片、坡莫合金、非晶及納米晶合金
編輯本段常用軟磁磁芯
磁粉芯是由鐵磁性粉粒與絕緣介質混合壓制而成的一種軟磁材料。由於鐵磁性顆粒很小(高頻下使用的為0.5~5 微米),又被非磁性電絕緣膜物質隔開,因此,一方面可以隔絕渦流,材料適用於較高頻率;另一方面由於顆粒之間的間隙效應,導致材料具有低導磁率及恆導磁特性;又由於顆粒尺寸小,基本上不發生集膚現象,磁導率隨頻率的變化也就較為穩定。主要用於高頻電感。磁粉芯的磁電性能主要取決於粉粒材料的導磁率、粉粒的大小和形狀、它們的填充系數、絕緣介質的含量、成型壓力及熱處理工藝等。 常用的磁粉芯有鐵粉芯、坡莫合金粉芯及鐵硅鋁粉芯三種。 磁芯的有效磁導率μe及電感的計算公式為: μe = DL/4N2S × 。其中:D 為磁芯平均直徑(cm),L為電感量(享),N 為繞線匝數,S為磁芯有效截(cm2)。 (1) 鐵粉芯 常用鐵粉芯是由碳基鐵磁粉及樹脂碳基鐵磁粉構成。在粉芯中價格最低。飽和磁感應強度值在1.4T左右;磁導率范圍從22~;初始磁導率μi隨頻率的變化穩定性好;直流電流疊加性能好;但高頻下損耗高。鐵粉芯初始磁導率隨直流磁場強度的變化。鐵粉芯初始磁導率隨頻率的變化 (2)坡莫合金粉芯 坡莫合金粉芯主要有鉬坡莫合金粉芯(MPP)及高磁通量粉芯(High Flux)。 MPP 是由81%Ni、2%Mo及Fe粉構成。主要特點是:飽和磁感應強度值在Gs左右;磁導率范圍大,從14~;在粉末磁芯中具有最低的損耗;溫度穩定性極佳,廣泛用於太空設備、露天設備等;磁致伸縮系數接近零,在不同的頻率下工作時無雜訊產生。主要應用於kHz以下的高品質因素濾波器、感應負載線圈、諧振電路、在對溫度穩定性要求高的LC電路上常用、輸出電感、功率因素補償電路等, 在AC電路中常用, 粉芯中價格最貴。 高磁通粉芯HF是由50%Ni、50%Fe粉構成。主要特點是:飽和磁感應強度值在Gs 左右;磁導率范圍從14~;在粉末磁芯中具有最高的磁感應強度,最高的直流偏壓能力;磁芯體積小。主要應用於線路濾波器、交流電感、輸出電感、功率因素校正電路等, 在DC 電路中常用,高DC 偏壓、高直流電和低交流電上用得多。價格低於MPP。 (3) 鐵硅鋁粉芯(Kool Mμ Cores) 鐵硅鋁粉芯由9%Al、5%Si, 85%Fe粉構成。主要是替代鐵粉芯,損耗比鐵粉芯低80%,可在8kHz以上頻率下使用;飽和磁感在1.05T 左右;導磁率從26~;磁致伸縮系數接近0,在不同的頻率下工作時無雜訊產生;比MPP有更高的DC偏壓能力;具有最佳的性能價格比。主要應用於交流電感、輸出電感、線路濾波器、功率因素校正電路等。有時也替代有氣隙鐵氧體作變壓器鐵芯使用。 2、 軟磁鐵氧體(Ferrites) 軟磁鐵氧體 軟磁鐵氧體是以Fe2O3為主成分的亞鐵磁性氧化物,採用粉末冶金方法生產。有Mn-Zn、Cu-Zn、Ni-Zn等幾類,其中Mn-Zn鐵氧體的產量和用量最大,Mn-Zn鐵氧體的電阻率低,為1~10 歐姆-米,一般在kHZ 以下的頻率使用。Cu-Zn、Ni-Zn鐵氧體的電阻率為~ 歐姆-米,在kHz~10 兆赫的無線電頻段的損耗小,多用在無線電用天線線圈、無線電中頻變壓器。磁芯形狀種類豐富,有E、I、U、EC、ETD形、方形(RM、EP、P)、罐形(PC、RS、DS)及圓形等。在應用上很方便。由於軟磁鐵氧體不使用鎳等稀缺材料也能得到高磁導率,粉末冶金方法又適宜於大批量生產,因此成本低,又因為是燒結物硬度大、對應力不敏感,在應用上很方便。而且磁導率隨頻率的變化特性穩定,在kHz以下基本保持不變。隨著軟磁鐵氧體的出現,磁粉芯的生產大大減少了,很多原來使用磁粉芯的地方均被軟磁鐵氧體所代替。 國內外鐵氧體的生產廠家很多,在此僅以美國的Magnetics生產的Mn-Zn鐵氧體為例介紹其應用狀況。分為三類基本材料:用基本材料、寬頻及EMI材料、功率型材料。 用鐵氧體的磁導率從~, 具有低損耗因子、高品質因素、穩定的磁導率隨溫度/時間關系, 是磁導率在工作中下降最慢的一種,約每10年下降3%~4%。廣泛應用於高濾波器、調諧濾波器、負載線圈、阻抗匹配變壓器、接近感測器。寬頻鐵氧體也就是常說的高導磁率鐵氧體,磁導率分別有、、。其特性為具有低損耗因子、高磁導率、高阻抗/頻率特性。廣泛應用於共模濾波器、飽和電感、電流互感器、漏電保護器、絕緣變壓器、及脈沖變壓器,在寬頻變壓器和EMI上多用。功率鐵氧體具有高的飽和磁感應強度,為~Gs。另外具有低損耗/頻率關系和低損耗/溫度關系。也就是說,隨頻率增大、損耗上升不大;隨溫度提高、損耗變化不大。廣泛應用於功率扼流圈、並列式濾波器、開關電源變壓器、開關電源電感、功率因素校正電路。 (二) 帶繞鐵芯 1、硅鋼片鐵芯 硅鋼片是一種合金,在純鐵中加入少量的硅(一般在4.5%以下)形成的鐵硅系合金稱為硅鋼。該類鐵芯具有最高的飽和磁感應強度值為Gs;由於它們具有較好的磁電性能,又易於大批生產,價格便宜,機械應力影響小等優點,在電力電子行業中獲得極為廣泛的應用,如電力變壓器、配電變壓器、電流互感器等鐵芯。是軟磁材料中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也是電源變壓器用磁性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特別是在低頻、大功率下最為適用。常用的有冷軋硅鋼薄板DG3、冷軋無取向電工鋼帶DW、冷軋取向電工鋼帶D,適用於各類電子系統、家用電器中的中、小功率低頻變壓器和扼流圈、電抗器、電感器鐵芯,這類合金韌性好,可以沖片、切割等加工,鐵芯有疊片式及卷繞式。但高頻下損耗急劇增加,一般使用頻率不超過Hz。從應用角度看,對硅鋼的選擇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磁性和成本。對小型電機、電抗器和繼電器,可選純鐵或低硅鋼片;對於大型電機,可選高硅熱軋硅鋼片、單取向或無取向冷軋硅鋼片;對變壓器常選用單取向冷軋硅鋼片。在工頻下使用時,常用帶材的厚度為0.2~0.35毫米;在Hz下使用時,常選0.1毫米厚度為宜。厚度越薄,價格越高。 2、坡莫合金 坡莫合金鐵芯 坡莫合金常指鐵鎳系合金,鎳含量在30~90%范圍內。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軟磁合金。通過適當的工藝,可以有效地控制磁性能,比如超過的初始磁導率、超過的最大磁導率、低到2‰奧斯特的矯頑力、接近1或接近0的矩形系數,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的坡莫合金具有很好的塑性,可以加工成1μm的超薄帶及各種使用形態。常用的合金有1J50、1J79、1J85等。1J50 的飽和磁感應強度比硅鋼稍低一些,但磁導率比硅鋼高幾十倍,鐵損也比硅鋼低2~3倍。做成較高頻率(~Hz)的變壓器,空載電流小,適合W以下小型較高頻率變壓器。1J79 具有好的綜合性能,適用於高頻低電壓變壓器,漏電保護開關鐵芯、共模電感鐵芯及電流互感器鐵芯。1J85 的初始磁導率可達十萬以上,適合於作弱的低頻或高頻輸入輸出變壓器、共模電感及高精度電流互感器等。 3、非晶及納米晶軟磁合金(Amorphous and Nanocrystalline alloys) 硅鋼和坡莫合金軟磁材料都是晶態材料,原子在三維空間做規則排列,形成周期性的點陣結構,存在著晶粒、晶界、位錯、間隙原子、磁晶各向異性等缺陷,對軟磁性能不利。從磁性物理學上來說,原子不規則排列、不存在周期性和晶粒晶界的非晶態結構對獲得優異軟磁性能是十分理想的。非晶態金屬與合金是70年代問世的一個新型材料領域。它的制備技術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方法,而是採用了冷卻速度大約為每秒一百萬度的超急冷凝固技術,從鋼液到薄帶成品一次成型,比一般冷軋金屬薄帶工藝減少了許多中間工序,這種新工藝被人們稱之為對傳統冶金工藝的一項革命。由於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時原子來不及有序排列結晶,得到的固態合金是長程無序結構,沒有晶態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稱之為非晶合金,被稱為是冶金材料學的一項革命。這種非晶合金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如優異的磁性、耐蝕性、耐磨性、高的強度、硬度和韌性,高的電阻率和機電耦合性能等。由於它的性能優異、工藝簡單,從80年代開始成為國內外材料科學界的研究重點。目前美、日、德國已具有完善的生產規模,並且大量的非晶合金產品逐漸取代硅鋼和坡莫合金及鐵氧體湧向場。 中國自從70年代開始了非晶態合金的研究及工作,經過「六五」、「七五」、「八五」期間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完成,共取得科研成果項,國家發明獎2項,獲專利16項,已有近百個合金品種。鋼鐵研究總院現具有4條非晶合金帶材生產線、一條非晶合金元器件鐵芯生產線。生產各種定型的鐵基、鐵鎳基、鈷基和納米晶帶材及鐵芯,適用於逆變電源、開關電源、電源變壓器、漏電保護器、電感器的鐵芯元件,年產值近萬元。「九五」正在建立千級鐵基非晶生產線,進入國際先進水平行列。 目前,非晶軟磁合金所達到的最好單項性能水平為: 初始磁導率 μo = 14 × 鈷基非晶最大磁導率 μm= × 鈷基非晶矯頑力 Hc = 0. Oe 磁性材料
鈷基非晶矩形比 Br/Bs = 0. 鈷基非晶飽和磁化強度 4πMs = Gs 鐵基非晶電阻率 ρ= μΩ/cm 常用的非晶合金的種類有:鐵基、鐵鎳基、鈷基非晶合金以及鐵基納米晶合金。其國家牌及性能特點見表及圖所示,為便於對比,也列出晶態合金硅鋼片、坡莫合金1J79 及鐵氧體的相應性能。這幾類材料各有不同的特點,在不同的方面得到應用。 牌基本成分和特徵: 1K Fe-Si-B 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Fe-Si-B-C 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Fe-Si-B-Ni 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Fe-Si-B-Ni Mo 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Fe-Si-B-Cr(及其他元素)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高頻低損耗Fe-Si-B 系快淬軟磁鐵基合金 1K 高頻低損耗Fe-Nb-Cu-Si-B 系快淬軟磁鐵基納米晶合金 1K 高脈沖磁導率快淬軟磁鈷基合金 1K 高剩磁比快淬軟磁鈷基合金 1K 高磁感低損耗快淬軟磁鈷基合金 1K 高頻低損耗快淬軟磁鈷基合金 1K 高起始磁導率快淬軟磁鈷基合金 1K 淬態高磁導率軟磁鈷基合金 1K Fe-Ni-P-B 系快淬軟磁鐵鎳基合金 1K Fe-Ni--Si-B 系快淬軟磁鐵鎳基合金 Hz: 硅鋼鐵芯 非晶鐵芯 功率(W) 45 45 鐵芯損耗(W) 2.4 1.3 激磁功率(A) 6.1 1.3 總重量(g)
編輯本段展望
磁電共存這一基本規律導致了磁性材料必然與電子技術相互促進而發展,例如光電子技術促進了光磁材料和磁光材料的研製。磁性半導體材料和磁敏材料和器件可以應用於遙感、遙則技術和機器人。人們正在研究新的非晶態和稀土磁性材料(如FeNa合金)。磁性液體已進入實用階段。某些新的物理和化學效應的發現(如拓撲效應)也給新材料的研製和應用(如磁聲和磁熱效應的應用)提供了條件。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較大。
感覺還是找個專業的問問好的 或者到硬之城上面找找有沒有這個型號 把資料弄下來慢慢研究研究

❾ 鉑族元素地球化學異常的圈定

採用EDA技術分別處理不同時代地層和不同類型岩漿岩為基岩的水系沉積物數據,用其上異點作為PGE的異常下限(表8-1)。從表8-1可見,異常下限最低的為中酸性岩(Pt 1.95×10-9,Pd 1.98×10-9)、白堊系(Pt 1.95×10-9,Pd 1.99×10-9)以及侏羅系(Pt 1.89×10-9,Pd 2.18×10-9),異常下限最高的為峨眉山玄武岩(Pt 13.36×10-9,Pd 16.7×10-9)。用Pt和Pd的襯值進行異常圈定,其計算公式為:

中國西南鉑族元素礦床地質、地球化學與找礦

圖8-8和圖8-9是通過上述方法處理所得到的Pd和Pt的襯值異常圖,圖上襯值大於1表示出現正異常,襯值越大則異常強度越高。圖上襯值大於0.75而小於1的地區屬於無異常的高背景區或具有弱的正異常(個別連續性差的弱異常經濾波處理後,其襯值小於1)。

攀西地區的PGE異常大多數出現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圍以外的地區,Pt、Pd異常可以重疊在一起,也可能完全分離。

圖8-8 攀西地區水系沉積物Pd的異常圖

圖8-9 攀西地區水系沉積物Pt的異常圖

圖8-10為攀枝花-西昌地區水系沉積物PGE綜合襯值(PGE1)地球化學圖,其中,綜合襯值考慮了Pt和Pd兩個元素,其計算公式為:

中國西南鉑族元素礦床地質、地球化學與找礦

上述公式中的背景值採用表8-1中的中位數代替。

PGE綜合襯值的高值區多數對應於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區的附近或基性-超基性岩體發育的地區。然而,位於德昌-會理一帶的玄武岩甚至出現了相對較低的綜合襯值(圖8-10),這似乎暗示可能出現過PGE從玄武岩漿中分離的過程。

圖8-11為攀西地區PGE綜合襯值(PGE2)異常圖,其中,綜合襯值計算公式如下:

中國西南鉑族元素礦床地質、地球化學與找礦

綜合襯值大於1,表明具有Pt、Pd綜合正異常,綜合襯值越大則異常強度越高。圖上綜合襯值大於0.75而小於1的地區,屬於無綜合異常的高背景區或者存在連續性差的弱綜合異常區(圖8-11)。

圖8-10 攀西地區水系沉積物PGE1綜合襯值地球化學圖

圖8-11 攀西地區水系沉積物PGE2綜合襯值異常圖

圖8-12 攀西地區PGE綜合異常圖

藍色圓圈代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區的水系沉積物PGE異常點位置

圖8-12中的PGE綜合異常基本上反映了今後尋找鉑族元素礦床的找礦遠景區,但有可能弱化了具有高地球化學背景的異常信息。例如,在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區,由於Pt、Pd的異常下限高達13.4×10-9和16.7×10-9,如果Pt與Pd存在分離現象,有可能在具有Pt異常或Pd異常的地區,沒有明顯的PGE綜合異常。為此,宜將玄武岩區異常點(圖8-12)標繪於鉑族元素綜合襯值異常圖上。

為了探討玄武岩區PGE的成礦潛力,我們對玄武岩分布區水系沉積物中PGE(Pt、Pd)與Au、Cd、Co、Cr、Cu、Fe、Ni、Ti、V、Zn元素的關系進行了定量研究。

1)當玄武岩區水系沉積物中PGE含量較低時

,有:

Pd=1.118+0.00237Cu; Pt=0.85+0.008991Co(186件樣品,置信度>95%)

2)當玄武岩區水系沉積物中PGE含量較高時

,有:

Pd=8.881+0.01004Cu; Pt=5.408+0.05425Co(198件樣品,置信度>95%)

3)當玄武岩區水系沉積物中PGE含量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時,

,有下列關系式(427件樣品,置信度>95%)

Pd=4.418+0.01575Cu-0.0213Co;Pt=1.96+0.184Fe+0.003862Ni

上述特徵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區的水系沉積物樣品,多數情況下,Pd的豐度與Cu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與Co具有某種程度的負相關特點;Pt的豐度與Fe、Co、Ni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顯示出Pt具有極強的親Fe特徵。

玄武岩中PGE的富集與虧損可能與其地球化學行為有關,Pt與Co密切相關,而Pd則與Cu密切相關。於是,我們可以推測,玄武岩中Pd的富集很可能與Cu的富集有關,能否找到玄武岩型銅鈀礦?Pt很可能富集在富Co、Fe、Ni的鐵質超基性岩體中。

玄武岩中PGE的虧損可能與玄武岩漿中Pt、Pd、Cu、Co、Fe、Ni等元素的早期分異作用有關,如龍舟山以及德昌附近的峨眉山玄武岩中PGE的相對貧化,可能指示玄武岩有過分異富集成礦或「活化轉移」的過程,值得引起重視。

閱讀全文

與ptco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0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5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1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7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4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5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6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
國內外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瀏覽:376
電腦快速補齊溫濕度方法 瀏覽:178
血管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192
食用酒精勾兌白灑方法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