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側向滑步推鉛球的教學步驟
第一,盡量加長鉛球在手中運行的距離,使鉛球獲得較大的預先速度;第二,盡量加長最後用力的工作距離;第三,能使更多的肌肉群參加最後推球的工作,並為這些肌肉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發展力量和投擲能力的練習
★俯卧撐臂屈伸
★雙手用力推離牆壁
★沙袋練習:單人、雙人或集體拋接沙袋
☆自拋自接包括體前拋接和背箭拋接
☆雙人拋接
☆集體拋接
★啞鈴練習:手持啞鈴,兩臂向各種方向做屈、伸、舉、振等動作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肩上,連續快速向上推舉。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胸前,連續快速向斜上方推舉。
☆自然站立,兩手持啞鈴前平舉,向兩側開振擴胸。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頭後,向斜前上方振舉。
☆兩腳前後開立,右手持啞鈴做引轉「滿弓」的練習。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持啞鈴於體側,右臂向上提拉,同時上體向左側屈,左右交替進行。
★實心球練習:單手和雙手推、拋實心球
☆兩腳前後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於胸前,肘部抬起稍低於肩,將球向前上方推出,推出時手指用力撥球。要求推球時用力蹬地,上體伸展,上、下肢配合要協調。
☆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右手持球於右肩上,左手扶球,兩腿蹬伸將球向前上方推出。主要體會下肢用力動作。
☆用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方法推實心球。
☆兩腳左右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體前屈,然後用力將球向後上方拋出。拋球時,兩腿用力蹬伸,上體抬起後仰,同時兩臂伸直揮臂。
☆兩腳前後開立,身體重心落在後腿上,膝微屈,兩手持球舉至頭後,上體盡量後屈,然後用力將球由頭後向前上方拋出。
★用各種投擲物(如壘球、木棒、沙袋、橡皮管等)擲遠
☆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右腿微屈,身體重心後移,右手持投擲物於肩上,使投擲物遠離頭與肩後,肘正對前方。然後右腳用力蹬地,、使身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右腿彎曲,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臂後伸與肩齊平,左臂屈於胸前。然後右腳蹬地,送髖轉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教學中常見的錯誤動作、產生原因的糾正方法
★推鉛球時手指,手腕用力不當(有時導致挫傷)
產生原因:
推球時手指完全放鬆,手指、手腕力量較差,推球時用力過猛。
★糾正方法:
要求握球時手指有一定緊張程度;注意發展手指、手腕和力量;多用較輕的鉛球進行練習,注意用力順序。
★推鉛球時肘關節下降,形成拋球
產生原因:
持球臂肘部過低,滑步過程中或開始推球時,頭部過早轉向投擲方向。
★糾正方法:
注意持球時手臂的動作,多做正面推球,要求肘關節上抬(不高於肩),滑步和開始推球時(抬體階段),兩眼仍看前下方。
★滑步距離太短
產生原因:
蹬地和擺腿力量不夠,或結合不好,或拉收小腿不積極。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反復練習蹬擺動作結合;連續做拉收小腿的練習;在地上畫出兩腳落地標志,要求學生滑步後落在標志上。
★滑步時身體重心上下起伏大
產生原因:
蹬地或擺腿過於向上;右腿未蹬直,過早收小腿。
★糾正方法:
滑步前身體重心先稍後移;左腿擺動時,要求觸及後方(投擲方向)的標志物(標志物高度低於臀部)。
★滑步結束後不能保持投擲前的正確姿勢,上體過早抬起,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產生原因:
右腿拉收動作不完善,一是收腿速度慢或跳起,二是收的距離短,未落在身體重心下面。此外滑步中左臂向左擺動或頭向投擲方向轉動,帶動上體的移動;滑步時抬起上體,身體重心向投擲方向移動。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連續做收腿動作;教師在學生右側(稍後)拉住學生的左手,或在背後壓住上體,進行滑步練習。
★滑步後停頓
產生原因:
左腿擺動過高,著地不積極;右腿力量弱,滑步後重心下降太大。
★糾正方法:
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彎曲,上體前傾,然後左腳後撤一步,積極著地後,右腳快速蹬地;持球滑步後結合右腿蹬地動作;加強腿部力量訓練。
★推球時用不上腰背肌肉和下肢力量,單純用手臂的力量。
產生原因:
投擲臂過早用力,用力順序不明確;身體各部分動作不協調;最後用力時姿勢不正確,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糾正方法:
學生做好預備推球姿勢,教師在前面抵住學生的右手,或者是教師在後面拉住學生的右手,要學生反復做蹬腿、抬體動作;學生做好預備姿勢,教師在後用左手壓住學生左肩,結合學生做蹬腿時,用右手推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原地(正面或側面)推球,利用下肢和上體鞭打動作將球順勢推出。
★推球時臀部後坐
產生原因:
右腿蹬地不充分,髖部未能轉至正對投擲方向;最後用力時兩腳前後之間的距離過長;左腳制動大;怕出圈犯規。
★糾正方法:
教師站在後面,兩手扶在學生髖的兩側,推球時幫助轉髖、送髖;徒手做最後用力練習,要求用右手觸及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標志物。
★推球時身體向左側傾倒
產生原因:
左臂過分向左後方擺動;左腳的位置過於偏左,形成兩腳左右的間隔過大,造成左側支撐不穩。
★糾正方法:
先將左臂屈肘固定於體側,做原地推球;右側正前方固定標志物,原地推球時(也可徒手)按標志方向推出;地上畫出兩腳的位置,要求滑步後兩腳落地標志上;背靠固定物體。徒手原地推球練習。
★推球時出手角度過低
產生原因:
左腳支撐無力或膝關節彎曲;推球時低頭或向右後下方轉動;推球動作慢。
★糾正方法:
在投擲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處懸一標志物,要求推出地的球觸及標志物;推過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橫桿(橫桿和標志物的高度和遠度根據學生的成績而定)。
★學習原地推鉛球的技術
★方法:
徒手或用實心球、鉛球以及其它器械,做原地推鉛球的各種模仿練習。
正面推輕的鉛球:
★正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約與肩寬,兩腿彎曲,右手持球於肩上,左肩自然上舉,利用兩腿蹬地力量,將鉛球向前上方推出。
開始練習時,主要利用下肢蹬地的力量,然後逐漸加大和結合軀乾和手臂的力量。
★預備姿勢,上體向右扭轉,左臂和左肩稍向內,軀干左側肌群扭緊拉長。然後,將球向前上方推出。
★正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右膝微屈,上體稍後仰,體重大部分在右腿上。右手持球於肩上,左臂自然上舉(稍向內),右腿快速蹬伸,結合軀干與臂的力量,將球向前上方推出。隨著動作熟練程度,逐漸加大上體後仰和右腿的彎曲程度。
★側向原地推球
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與右腳跟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左腿膝關節自然伸直,並用前腳掌內側著地,右腿彎曲,上體向右側屈,體重大部分在右腿上。
★原地背向推鉛球
背對投擲方向,軀乾和肩帶向右轉,上體前傾(根據腿部力量而定),體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並稍向內扣。推球動作同技術部分。
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並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如圖)
★高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後並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鬆,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如圖)。
★低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 50-60厘米左右(根據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腳在後,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右腳尖貼近圓圈指向投擲相反方向(腳也可稍內轉)。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內扣,兩腿彎曲,上體前屈(如圖)。
學習滑步推鉛球的技術
★方法:
★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後,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乾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盡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如圖)。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如圖)。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後,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沖向前的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復練習滑步後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後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原地推鉛球動作要領
握球和持球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在球的兩側(圖),以防止球的滑動和便於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觸球。
★握好球後,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指向斜前方並與右腳弓在一直線上;右膝彎曲,上體向右傾斜扭轉,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於胸前,使球的垂直線離開右腳外側,以加長用力距離和拉緊左側肌肉。
推球時,右腳迅速用力蹬地,腳跟提起,右膝內轉,右髖前送,使上體向左側抬起,朝著投擲方向轉動。當身體左側接近於地面垂直一剎那,以左肩為軸,右腿迅速伸直,身體轉向投擲方向,挺胸、抬頭,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將球向前上方約40-42度角左右推出(圖)。球離手時手腕要用力,並用手指撥球。與推球的同時,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鉛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後,,右腿迅速與左腳交換,左腿後舉,降低身體重心,緩沖向前的力量,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② 如何橫向滑步推鉛球
學習滑步推鉛球的技術 ★方法:★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後,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乾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盡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如圖)。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如圖)。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後,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沖向前的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復練習滑步後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後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並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如圖) ★高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後並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鬆,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如圖)。 ★低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 50-60厘米左右(根據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腳在後,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右腳尖貼近圓圈指向投擲相反方向(腳也可稍內轉)。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內扣,兩腿彎曲,上體前屈(如圖)。 ★俯卧撐臂屈伸 ★雙手用力推離牆壁 ★沙袋練習:單人、雙人或集體拋接沙袋 ☆自拋自接包括體前拋接和背箭拋接 ☆雙人拋接 ☆集體拋接 ★啞鈴練習:手持啞鈴,兩臂向各種方向做屈、伸、舉、振等動作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肩上,連續快速向上推舉。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胸前,連續快速向斜上方推舉。 ☆自然站立,兩手持啞鈴前平舉,向兩側開振擴胸。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頭後,向斜前上方振舉。 ☆兩腳前後開立,右手持啞鈴做引轉"滿弓"的練習。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持啞鈴於體側,右臂向上提拉,同時上體向左側屈,左右交替進行。 ★實心球練習:單手和雙手推、拋實心球 ☆兩腳前後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於胸前,肘部抬起稍低於肩,將球向前上方推出,推出時手指用力撥球。要求推球時用力蹬地,上體伸展,上、下肢配合要協調。 ☆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右手持球於右肩上,左手扶球,兩腿蹬伸將球向前上方推出。主要體會下肢用力動作。 ☆用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方法推實心球。 ☆兩腳左右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體前屈,然後用力將球向後上方拋出。拋球時,兩腿用力蹬伸,上體抬起後仰,同時兩臂伸直揮臂。 ☆兩腳前後開立,身體重心落在後腿上,膝微屈,兩手持球舉至頭後,上體盡量後屈,然後用力將球由頭後向前上方拋出。 ★用各種投擲物(如壘球、木棒、沙袋、橡皮管等)擲遠 ☆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右腿微屈,身體重心後移,右手持投擲物於肩上,使投擲物遠離頭與肩後,肘正對前方。然後右腳用力蹬地,、使身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右腿彎曲,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臂後伸與肩齊平,左臂屈於胸前。然後右腳蹬地,送髖轉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教學中常見的錯誤動作、產生原因的糾正方法 ★推鉛球時手指,手腕用力不當(有時導致挫傷) 產生原因: 推球時手指完全放鬆,手指、手腕力量較差,推球時用力過猛。 ★糾正方法: 要求握球時手指有一定緊張程度;注意發展手指、手腕和力量;多用較輕的鉛球進行練習,注意用力順序。 ★推鉛球時肘關節下降,形成拋球 產生原因: 持球臂肘部過低,滑步過程中或開始推球時,頭部過早轉向投擲方向。 ★糾正方法: 注意持球時手臂的動作,多做正面推球,要求肘關節上抬(不高於肩),滑步和開始推球時(抬體階段),兩眼仍看前下方。 ★滑步距離太短 產生原因: 蹬地和擺腿力量不夠,或結合不好,或拉收小腿不積極。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反復練習蹬擺動作結合;連續做拉收小腿的練習;在地上畫出兩腳落地標志,要求學生滑步後落在標志上。 ★滑步時身體重心上下起伏大 產生原因: 蹬地或擺腿過於向上;右腿未蹬直,過早收小腿。 ★糾正方法: 滑步前身體重心先稍後移;左腿擺動時,要求觸及後方(投擲方向)的標志物(標志物高度低於臀部)。 ★滑步結束後不能保持投擲前的正確姿勢,上體過早抬起,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產生原因: 右腿拉收動作不完善,一是收腿速度慢或跳起,二是收的距離短,未落在身體重心下面。此外滑步中左臂向左擺動或頭向投擲方向轉動,帶動上體的移動;滑步時抬起上體,身體重心向投擲方向移動。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連續做收腿動作;教師在學生右側(稍後)拉住學生的左手,或在背後壓住上體,進行滑步練習。 ★滑步後停頓 產生原因: 左腿擺動過高,著地不積極;右腿力量弱,滑步後重心下降太大。 ★糾正方法: 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彎曲,上體前傾,然後左腳後撤一步,積極著地後,右腳快速蹬地;持球滑步後結合右腿蹬地動作;加強腿部力量訓練。 ★推球時用不上腰背肌肉和下肢力量,單純用手臂的力量。 產生原因: 投擲臂過早用力,用力順序不明確;身體各部分動作不協調;最後用力時姿勢不正確,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糾正方法: 學生做好預備推球姿勢,教師在前面抵住學生的右手,或者是教師在後面拉住學生的右手,要學生反復做蹬腿、抬體動作;學生做好預備姿勢,教師在後用左手壓住學生左肩,結合學生做蹬腿時,用右手推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原地(正面或側面)推球,利用下肢和上體鞭打動作將球順勢推出。 ★推球時臀部後坐 產生原因: 右腿蹬地不充分,髖部未能轉至正對投擲方向;最後用力時兩腳前後之間的距離過長;左腳制動大;怕出圈犯規。 ★糾正方法: 教師站在後面,兩手扶在學生髖的兩側,推球時幫助轉髖、送髖;徒手做最後用力練習,要求用右手觸及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標志物。 ★推球時身體向左側傾倒 產生原因: 左臂過分向左後方擺動;左腳的位置過於偏左,形成兩腳左右的間隔過大,造成左側支撐不穩。 ★糾正方法: 先將左臂屈肘固定於體側,做原地推球;右側正前方固定標志物,原地推球時(也可徒手)按標志方向推出;地上畫出兩腳的位置,要求滑步後兩腳落地標志上;背靠固定物體。徒手原地推球練習。推球時出手角度過低 ★ 產生原因: 左腳支撐無力或膝關節彎曲;推球時低頭或向右後下方轉動;推球動作慢。 ★ 糾正方法: 在投擲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處懸一標志物,要求推出地的球觸及標志物;推過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橫桿(橫桿和標志物的高度和遠度根據學生的成績而定)。
③ 練習滑步推鉛球的擺動腿的方法有哪些
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
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④ 側向滑步推鉛球最後用力的動作是什麼
側向滑步推鉛球最後用力動作是通過蹬腿、送髖、轉體、挺胸、低頭、推臂、撥球連貫動作將球推出。
最初採用原地推鉛球技術,後逐漸發展到側向推、上步側向推。20世紀50年代,美國運動員奧布賴恩發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該技術被稱為「鉛球史上的一場革命」。
70年代,蘇聯運動員巴雷什尼科夫發明旋轉推鉛球技術,由於旋轉後難以控制身體平衡,至今只有極少數運動員使用。
(4)鉛球側向滑步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在男子比賽中,鉛球直徑必須在110-130毫米之間,女子則在95-110毫米之間。
鉛球比賽中運動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
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
在比賽中,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面角度在2003年由以前的40度改為了34.92度。
⑤ 如何練好投鉛球的滑步動作
練好投鉛球的滑步動作,需要針對高姿預備姿勢和握球的練習。
徒手做高姿預備姿勢的背向滑步練習。
注意事項:
1.在滑步技術教學中,應注意左腿擺動和右腿蹬地的協調配合,防止因動作脫節而影響滑步效果。
2.滑步時,要保持鉛球移動和人體運動的穩定,防止鉛球晃動和人體波動,使之保持直線加速狀態。
3.滑步技術教學要和預備姿勢與最後用力練習結合起來進行,以使動作連貫、自然、協調。
4.滑步後,要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動作,兩腳所處位置及用力方向要正確。
⑥ 鉛球滑步怎麼練習
★方法:
★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後,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乾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盡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如圖)。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如圖)。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後,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沖向前的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復練習滑步後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後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⑦ 扔鉛球的技巧
扔鉛球的技巧:
1、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鉛球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2、持較輕鉛球滑步:
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3、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後,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乾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盡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後,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沖向前的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復練習滑步後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後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鉛球是田徑運動的投擲項目之一,它對增強體質,特別是發展軀乾和上下肢力量有顯著的作用。最早期是採用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逐漸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方法,如側向前、側向滑步推。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
⑧ 原地側向推鉛球技術動作方法
你好:
鉛球的訓練技巧
推鉛球屬於力量性的投擲項目,除了要具備一般身體素質以外,還必須有適應推鉛球所需要的專項素質,同時運動成績越好,對專項素質的要求也越高。鉛球專項素質主要包括專項力量、專項速度、動作速度 以及專項耐力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專項力量,專項力量的最大的特點是爆發力,爆發力取決於速度和力量的結合,但是必須以基本力量為基礎,而基本力量與速度力量又是相互相成、互為依存的。再從推鉛球技術的動作來看,它不單純是投擲臂最後快速伸直,而是全身進行繼發性的爆發式用力。因此在提高專項素質的訓練中,主要是發展全身有關肌群的爆發力。本人在平時的訓練實踐中不斷摸索,發現對中小學運動員力量訓練以動力性練習為主,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增加力量,在不減少力量的情況下增加運動速度,充分利用學校優越的體育設施---健身組合器械,自編動力性練習組合,重點發展運動員手臂和手指的屈肌肌群、肱三頭肌、肘肌、三角肌後部、胸大肌、背闊肌、腹斜肌、伸腕、伸膝肌群和屈踝屈趾等肌群。再把專項力量與技術訓練結合起來。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一、動力性練習組合:
斜身仰卧起坐:20X3組 卧推 10X3組
雙腿負重屈伸:20X3組 懸垂轉體 10X3組
雙臂負重上舉:20X3組 50米加速跑3組
這一組動力性練習負荷小、中強度、非常適應中小學運動員發展力
量的訓練,要求連續完成三組。(這組練習不僅不易疲勞,而且還能重復多次。
二、發展爆發力訓練與鉛球技術訓練結合:
1.手指俯卧、連續抓不同重量的鉛球。
2.用不同重量的杠鈴快速前推、斜推、原地推不同重量的鉛球。
3.連續蛙跳、阻力負重連續滑步。
4.負重進行體側屈一體側轉的練習,用橡皮條牽拉完成技術動作,身體超越器械的練習。
5.負重半蹲起結合提踵的練習,持不同重量的鉛球完成推鉛球技術動作。
6.各種跳躍練習,快速跑練習。
肱三頭肌。在上臂後邊突起的肌肉。一、原地側向推鉛球 握鉛球:手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指根上,掌心空出; 持鉛球:將鉛球放在右肩鎖骨窩處,掌心向前,抬肘與肩平; 推鉛球:最後用力,出手角度;
試著用下列方法進行臂 力練習1、推小車要求:兩人配合協調,注意安全; 8—10米要求:兩腳支撐地面,只用雙手 向前移行 .
2\俯卧撐
3\仰卧快速推杠鈴,沒有杠鈴用啞鈴代替.
4、 快速推牆練習
三、注意事項:
運用以上兩種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採取隔天交替的訓練方式;
2.在發展運動員爆發力訓練時,結合發展基本力量練習,使專項訓練負荷保持合理的節奏;
3.在負重練習後合理安排放鬆練習,保持肌肉隨意放鬆能力;
4.在發展專項力量訓練時,把鉛球技術結構結合起來,安排大量的負重滑步練習和用接近推鉛球技術,推各種不同重量的器械,這樣就將各關節肢體的爆發力和速度、靈敏等素質協調地結合起來.提高鉛球成績三步曲
鉛球運動是屬於運動持續時間短、技術性強、以絕對力量為基礎、以速度為核心、爆發力要求高的運動項目。其成績主要取決於推鉛球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一、出手方法練習(以右手為例)
(一)學生對牆正面開立(距離1米),右手持球於右肩頸部,左手扶球,然後伸臂把球推到牆上,中食指用力按住球,稍停,雙手把球接回。要求把球推到牆上後,成屈腕、中食指用力撥球狀,主要體會扣腕撥指動作。
(二)學生正對投擲區兩腳開立,右手反握礦泉水瓶子右肩頸部,瓶內裝2/3沙子,大拇指墊在瓶底,屈膝,然後蹬地、伸臂、扣腕、撥指將其推出,要求瓶子在空中成直立狀飛行。主要體會上、下肢用力順序和正確的推、撥動作。
(三)學生兩腳開立,右手持實心球(或鉛球)於右肩頸部,左手扶球,然後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砸地)。要求球的落地點在兩腳之間稍前處,主要體會快速出手的肌肉感覺。
(四)在(三)的基礎上,上體向右後轉並屈膝,然後,快速蹬地、轉體、收腹、伸臂、頂肩把球垂直推向地面。要求用力順序正確、動作連貫不停頓。主要體會蹬轉快、伸臂頂肩快、撥球快的三快動作。
二、出手角度練習
(一)與同伴一起做蹬、轉、伸、抬體徒手模仿練習。模仿者做好預備推鉛球姿勢,同伴在其後面抓住其右手(起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復進行蹬轉伸抬體練習,要求提腳跟、蹬地同時送髖。主要體會全身協調用力。
(二)做好預備姿勢對牆側向站立,蹬伸轉髖、抬體、頂肩不伸臂,利用蹬、轉、抬、頂的速度將球彈出。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蹬、轉、挺、抬、頂依次用力。主要解決學生只注重上肢用力,而不會下肢用力的問題。
(三)在距離投擲區5~8米的地方,設置一個平行於投擲圈延長線、高2.5米左右的橡皮筋,練習者用完整技術將球推過橡皮筋,要求推球時展體增加出手角度。
三、出手速度練習
(一)用完整技術推礦泉水瓶或壘球。要求盡量縮短完成動作的時間,主要體會快速用力的肌肉感覺。
(二)側對牆(距離7米左右)推實心球。在投擲線與牆正中間設置一條平行於牆,高2.9米左右的橡皮筋,從牆高2.9米處,向下畫三條間隔0.5米與地面平行的橫線,練習者用完整技術將球推到牆上,在球不越過橡皮筋的前提下,在牆上的落點越高越好(球出手的速度越快,飛行的弧度就越小,在牆上的落點就越高),要求不破壞完整技術動作,主要體會爆發式用力的肌肉感覺。
賽前做准備運動先熱身再活動全身各個關節肌肉及韌帶,另外要有比賽得第一的信心.
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