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Meta分析
Meta分析是一種用來收集和整合有關一個研究問題的所有相關研究證據的科學方法,臨床試驗則是在病人中測試治療效果的研究方法。
考察一個問題,只看一兩條片面信息得不出合理的結論,Meta分析就是要收集和綜合所有有關的信息,做出全面、無偏的結論。Meta分析常用來總結臨床試驗的結果。
醫學存在的理由是療效,不是產生療效的原理。牛痘接種、奎寧,磺胺、青黴素,先有應用,而後才探究原理。但是,現代西葯開發主要走的是一條相反的路,從原理到療效。可能在研究納入的病人中無效,而在其他病人中有效,反之亦然。還可能研究存在嚴重偏倚,無論顯示有效或無效,都是錯誤的。
所以,把所有已完成的隨機對照試驗都找來,並把它們的結果放到一起進行比較和考察,考量了所有相關信息之後,得出結論,這個方法就是Meta分析。
目前Meta分析專指系統綜述里整合結果的統計方法。總結了有關一項治療所有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的Meta分析,就是該治療效果的最全面、權威的證據。
由此可見,在日新月日的醫學突破中,在精彩紛呈的醫學信息里,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呈現的結論,才是醫生和患者最值得信賴的科學發現和決策依據。在有關療效的爭議中,任何Meta分析的缺席,都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論戰。
Meta分析自身可能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漏掉了重要研究,尤其是無效的研究,會造成高估治療效果。一般來講,除非是蓄意的,否則,一個Meta分析漏掉重要大型研究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它們很容易發現。另外,漏掉幾個小型研究對最終結論一般影響不大。
❷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指什麼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數學近似的方法對真實物理系統(幾何和載荷工況)進行模擬。利用簡單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單元),就可以用有限數量的未知量去逼近無限未知量的真實系統。
有限元分析是用較簡單的問題代替復雜問題後再求解。它將求解域看成是由許多稱為有限元的小的互連子域組成,對每一單元假定一個合適的(較簡單的)近似解,然後推導求解這個域總的滿足條件(如結構的平衡條件),從而得到問題的解。
因為實際問題被較簡單的問題所代替,所以這個解不是准確解,而是近似解。由於大多數實際問題難以得到准確解,而有限元不僅計算精度高,而且能適應各種復雜形狀,因而成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2)元分析是不是一種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有限元方法與其他求解邊值問題近似方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它的近似性僅限於相對小的子域中。20世紀60年代初首次提出結構力學計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將其描繪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數」,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種局部化情況。
不同於求解(往往是困難的)滿足整個定義域邊界條件的允許函數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將函數定義在簡單幾何形狀(如二維問題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邊形)的單元域上(分片函數),且不考慮整個定義域的復雜邊界條件,這是有限元法優於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❸ 如何理解教育學的元研究
元研究」意味著以一種批判的態度來審視既有學科的性質、結構以及其他各種問題。對於任何一
門學科來說,批判性、反思性的「元研究」永遠是其扎牢學科發展的基石、校正學科發展方向的指南。
對中國教育史研究的「元研究」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末 80 年代
初,主要以 1980 年 12 月召開的「中國教育史學科體系問題討論會」為標志。這次會議圍繞中國教育史學
科的研究對象與范圍、研究目的和任務、中國教育史的發展階段與分期、中國教育史學科分支以及學科體
系與教材體系的聯系與區別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❹ 元分析的步驟
1,以往研究的檢索
2,研究的分類與編碼
3,研究結果的測定
4,研究的分析與評價
❺ 常用的多元分析方法
多元分析方法包括3類:
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歸分析和協方差分析,稱為線性模型方法,用以研究確定的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關系;判別函數分析和聚類分析,用以研究對事物的分類;主成分分析、典型相關和因素分析,研究如何用較少的綜合因素代替為數較多的原始變數。
多元方差是把總變異按照其來源分為多個部分,從而檢驗各個因素對因變數的影響以及各因素間交互作用的統計方法。
判別函數是判定個體所屬類別的統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據兩個或多個已知類別的樣本觀測資料確定一個或幾個線性判別函數和判別指標,然後用該判別函數依據判別指標來判定另一個個體屬於哪一類。
(5)元分析是不是一種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多元分析方法的歷史:
首先涉足多元分析方法是F.高爾頓,他於1889年把雙變數的正態分布方法運用於傳統的統計學,創立了相關系數和線性回歸。
其後的幾十年中,斯皮爾曼提出因素分析法,費希爾提出方差分析和判別分析,威爾克斯發展了多元方差分析,霍特林確定了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關。到20世紀前半葉,多元分析理論大多已經確立。
6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多元分析方法在心理學以及其他許多學科的研究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❻ 什麼是元分析
元分析統計方法是對眾多現有實證文獻的再次統計,通過對相關文獻中的統計指標利用相應的統計公式,進行再一次的統計分析,從而可以根據獲得的統計顯著性等來分析兩個變數間真實的相關關系。 元分析程序輸入參數包括:各個觀察到的相關系數(已有研究文獻中變數間的相關關系),樣本容量等。由於很多研究中並未直接給出變數間的相關系數,但給出了t檢驗, F檢驗,均值方差等統計指標,則可根據Hunter andSchmidt(1990)的轉換公式將這些統計指標轉化為相關系數;輸出參數主要包括變數間總體相關性的未修正(r) 和經過修正的(rc)指標,以及總體相關性的標准差(SDrc)等。其中r與rc是兩個主要的參數,用於衡量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 元分析要求每個觀察到的相關系數經過研究樣本的大小的權重處理,從而產生經過權重處理的總體相關性的平均估計值。這個觀察值的誤差包括總體樣本的真實誤差,樣本誤差,以及測量誤差。因此為了獲得精確的總體相關性及其誤差,需要對樣本誤差和測量誤差等進行修正,找出「調節變數」分組研究。另外,元分析對使用的數據進行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如「一個變數在不同的研究中有多種衡量指標」出現時,需首先得將這種「異質性」進行處理(Hunter and Schmidt,1990)以保證數據來源及統計方式的一致性。 對已有的研究結果進行定量綜合的分析,試圖確定「真實」值。除了下列專用軟體之外,通用軟體如Stata、SAS、SPSS、R、Splus、WinBUGS等,也有一些模塊或宏命令,能夠進行元分析。 軟體 主要功能 版本 平台 地址 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自動計算效應規模 2.0 win9.x 商業軟體 Easymeta 2001 dos 免費軟體 Epi Meta dos 免費軟體,已經停止更新 Meta-analysis 計算精確概念和效應規模 5.3 dos 免費軟體,主頁上手冊 Meta-DiSc 評估臨床和篩選檢驗的結果 1.1.1 win9.x 免費軟體 Meta-Test 計算單個研究的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 (specificity) 0.6 dos 免費軟體 MetaWin 計算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模型,使用參數和再抽樣兩種估計方法 2.2 win9.x 商業軟體 Review Manager (RevMan) 4.2.8 win9.x 免費軟體
❼ 心理學元分析研究,有人做過嗎
做過 但是這個研究起來不是太方便的
❽ 有限元分析是哪個學科的大學怎麼沒學過呀
有限元分析屬於物理學科。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數學近似的方法對真實物理系統(幾何和載荷工況)進行模擬。還利用簡單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單元,就可以用有限數量的未知量去逼近無限未知量的真實系統。
有限元分析是用較簡單的問題代替復雜問題後再求解。它將求解域看成是由許多稱為有限元的小的互連子域組成,對每一單元假定一個合適的(較簡單的)近似解,然後推導求解這個域總的滿足條件(如結構的平衡條件),從而得到問題的解。這個解不是准確解,而是近似解,因為實際問題被較簡單的問題所代替。由於大多數實際問題難以得到准確解,而有限元不僅計算精度高,而且能適應各種復雜形狀,因而成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夠表示實際連續域的離散單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幾個世紀前就已產生並得到了應用,例如用多邊形(有限個直線單元)逼近圓來求得圓的周長,但作為一種方法而被提出,則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稱為矩陣近似方法,應用於航空器的結構強度計算,並由於其方便性、實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從事力學研究的科學家的濃厚興趣。經過短短數十年的努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從結構工程強度分析計算擴展到幾乎所有的科學技術領域,成為一種豐富多彩、應用廣泛並且實用高效的數值分析方法。
❾ 讀有限元分析方向的研究生 選擇什麼專業
有限元分析這個專業比較偏物理和數學,對於化學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統計這方面也有一定的涉獵,有限元法最初被稱為矩陣近似方法,應用於航空器的結構強度計算,並由於其方便性、實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從事力學研究的科學家的濃厚興趣,所以攻讀數學專業或者信息管理系統這兩個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PS:有限元分析是理科思維,對於一些管理方面的邏輯和推斷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數學近似的方法對真實物理系統(幾何和載荷工況)進行模擬。還利用簡單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單元,就可以用有限數量的未知量去逼近無限未知量的真實系統。
❿ meta分析是什麼
英國教育心理學家G.Glass於1976年將Meta分析定義為:Meta分析是對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獨立的多個研究結果進行系統的綜合評價和定量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
即Meta分析不僅需要搜集目前盡可能多的研究結果,並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評價,而且還需要對符合選擇條件(納入標准)的研究進行定量的合並。
一、Meta分析的選題
Meta分析的選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選題不當,容易導致研究缺乏價值、研究困難或無法完成。其注意事項如下:
1、重要性。只有具有比較重要的臨床意義的問題才適合作meta分析。Meta分析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寫一篇高質量的至少也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分析的問題無關緊要,則得不償失,也難以發表。
2、爭議性。一般而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最適合做meta分析。通過匯總多個研究結果,得到總的更可靠的結論。怎樣才知道哪些具有爭議性呢?優助提醒如果是某一領域的醫學專家,自然會對本領域有哪些有爭議性的問題比較清楚,如果是新手,則可以向該領域的專家請教,或者通過文獻檢索的方法知道哪些問題有爭議性。如:欲研究腎移植領域哪些問題有爭議性,則可以以「腎移植」,「爭議」在CNKI上檢索,或以renal transplantation, controversy; dispute等為關鍵詞在PUBMED或其它醫學資料庫上進行檢索,查到相關論文,詳細閱讀後即可知道哪些問題是有爭議性的。
3、創新性。創新性指的是國內外還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meta分析。同樣可以通過文獻檢索的方法來得知是否已經有人作過類似的meta分析。如打算作進食牛奶是否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病風險的meta分析,則可以以「前列腺癌乳製品meta分析」或者「prostate cancer dairy proct meta-analysis」為關鍵詞在相關資料庫進行檢索。結果發現國外已經有人做過了,那麼這個課題就不太適合再做meta分析。最好的情況是別人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如果已經有人做過了,但是,如果前面的研究質量不高,或者是前面的meta分析已經是很久以前做過的了,或者前面的研究指出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那麼也還是可以再做meta分析的。由於現在許多適合做meta分析的課題國外已經有人做過了,所以在中文醫學雜志上看到的多是「國人×××的meta分析」。但是,由於中文論文的質量及可靠性往往不高,因此影響了meta分析的質量。
4、有明確的效應指標。對於危險因素,可以以OR/RR值為效應指標,對於腫瘤的治療,可以以×年生存率為效應指標等等。
5、大小合適。選題太大,納入研究的文獻太多,而且問題也不明確,研究難以完成。選題太少,缺乏推廣應用的代表性,而且納入研究的文獻也太少,達不到匯總的效果。一般而言,納入研究的文獻以10-30篇比較適合做meta分析。
meta分析的選題是靈魂,優助醫學一直倡導好的idea能夠事半功倍。
二、Meta 分析的特點
1、Meta分析本質上是一種觀察性研究。
2、也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包括提出問題、搜索相關文獻、制定文獻的納入和剔除標准、提取資料信息、統計學處理、報告結果等基本研究過程。
3、一般研究的不同點是利用已經存在的(發表與未發表)各獨立研究結果資料,而不需要對各獨立研究中的每個觀察對象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
三、Meta分析的目的
1、增加統計學檢驗效能通過對同類課題中多個小樣本研究結果的綜合,能達到增大樣本量、改進和提高檢驗效能的目的。
2、定量估計研究效應的平均水平當多個同類研究的結果在程度和方向上不一致時,通過Meta分析可以得到研究效應的平均水平,對有爭議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結果得出一個較為明確的結論,而且使效應估計的有效范圍更精確。
3、評價研究結果的不一致性由於研究水平、研究對象、試驗條件、樣本含量等不同,多個同類研究的質量可能有較大差異。通過Meta分析可以發現單個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考察研究間異質性的來源,估計可能存在的各種偏倚。
4、尋找新的假說和研究思路通過Meta分析可以探討單個研究中未闡明的某些問題,發現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向。
四、Meta分析的指征
1、需要作出一項緊急決定,而又缺乏時間進行一項新的試驗;
2、目前沒有能力開展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3、有關葯物和其他治療,特別是副作用評價方法的研究;
4、研究結果矛盾時。
五、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
1、提出問題,制定研究計劃
2、檢索資料
3、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
4、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
5、提取納入文獻的數據信息
6、資料的統計學處理
六、Meta分析資料檢索策略
1、先進行預檢索,大致確定檢索范圍,根據預檢索的結果修改檢索策略;
2、檢索時可進行必要的限定,如研究對象、語種、出版年限、出版類型等;
3、保證較高的查全率最為重要,因為漏檢了重要文獻可能直接影響Meta分析結論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4、計算機檢索與手工檢索相結合,並重視所得文獻的參考文獻;
5、要注意通過其他渠道收集如會議專題論文、未發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內的章節等通過常規方法難以檢索到的文獻。
七、資料的統計學處理過程
1、制定統計分析方案。
2、選擇適當的效應指標連續變數一般用均數差表示效應的大小,二分變數用率差(rate difference,RD)、OR、RR等來表示效應的大小。
3、納入研究的異質性檢驗
4、模型選擇及統計分析得到效應合並值的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5、效應合並值的假設檢驗與統計推斷。
6、採用圖表表示各個獨立研究及效應合並值的點估計、區間估計八、敏感性分析
7、按不同的研究特徵,比如不同的統計方法、研究的方法學質量高低、樣本量大小、是否包括未發表的研究等,對納入的文獻進行分層Meta分析,比較合並效應間有無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