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污水脫氮用什麼方法

污水脫氮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3 03:13:26

A. 污水處理如何脫氮

污水中的氨氮、總磷是分別兩種指標同時存在的,因此在處理的時候應該分開來處理。因為有部分客戶以為一種葯劑就可以同時處理氨氮和總磷,但是根據我司多年來的案例分析及研究,如果一種葯劑同時處理兩種超標,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就好像我們生病一樣,不同的病狀需要不同的葯物來處理的道理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指的污水處理脫氮除磷葯劑是什麼呢?

分別針對氨氮和總磷的兩種葯劑(即氨氮去除劑和除磷劑)。

一、「污水處理脫氮除磷」之 「氨氮去除劑」特點:

反應速度快,6分鍾左右即可完成反應過程;

去除效率達96%以上;

無2次污染產生,真正的環保葯劑

無需設備,直接投加,操作方便。

不改變原有工藝。

現場使用方法

1、氨氮葯劑投加點氨氮葯劑的反應非常迅速,可在6分鍾左右完成反應,可以直接對氨氮超標的廢水進行處理,因此在沉澱池之後的砂濾池或者回調池進行投加即可,為了確保反應完全,需要有曝氣或者攪拌。

2、投加量由於廢水(原水)的氨氮值高低不一樣,因此投加量會因氨氮高低而不同;廢水的投加量建議通過實驗確定,並最終在使用中進行調整。

二、「污水處理脫氮除磷」之 「除磷劑」特點:

使用范圍廣,針對各種鋁氧化、化學拋光、塗裝、磷化等高含磷廢水;

具有除磷、混凝、調PH等多重功效,是一種多功能高效除磷劑;

使用pH值范圍廣;

除磷徹底,出水清澈。

現場使用方法:

1、投加方法:可配成5%-20%的溶液後投加,也可直接投加;

2、現場使用:可根據現有的處理流程,在反應池工序投加;3、使用條件:PH值使用范圍為3-6。

B. 廢水除氨氮的好方法有哪些

在污水的生物脫氮處理過程中,首先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硝化菌的作用 ,將污水中的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 ;然後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脫氮菌)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氮氣而從污水中逸出。

C. 污水中氨氮去除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的方法
吹脫法
氨汽提技術將水的pH值提高到10.5~11.5的范圍,在汽提塔內反復形成水滴。通過塔內大量空氣循環,氣體與水接觸,氨逸出。該方法廣泛應用於處理中高濃度氨氮廢水,經常需要加入石灰,吹走後可以回收氨。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實際上是不溶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其他同性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用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時,常用離子交換劑沸石、活性炭等,也研究採用合成樹脂。
生物處理法
目前,生物生物方法是目前在實際應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在處理低濃氨氨氮廢水的低濃氨氮廢水的實際應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氨氮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
膜處理法
膜分析是用膜分離水溶液中某些物質的總稱。隨著膜技術的成熟,膜吸收法、液膜法和膜生物法處理氨氮廢水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化學法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直接添加氨氮去除劑,這種去除劑是一種具有特殊骨架結構的大分子無機化合物,能去除90%以上的氨氮,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D. 污泥處理污水中如何去除氨氮

對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近20 年來, 對氨氮污水處理方面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圍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種處理工藝,目前氨氮處理實用性較好國內運用最多的技術為:生物脫氮法、氨吹脫汽提法、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液膜法、土壤灌溉法等。

一.生物法

1.生物法機理——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機理

在污水的生物脫氮處理過程中,首先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硝化菌的作用 ,將污水中的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 ;然後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脫氮菌)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氮氣而從污水中逸出。因而,污水的生物脫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生物脫氮工藝流程見圖1 。

5.厭氧—缺氧—好氧工藝(簡稱A1 - A2/O工藝)

A1—A2/O工藝和A2/O工藝同屬於硝化—反硝化為基本流程的生物脫氨工藝,所不同的是A1—A2/O工藝是在A1/O工藝基礎上增加了一級預處理段—厭氧段(A1) ,目的在於通過水解(酸化) 的預處理,改變廢水中難降解物質的分子結構,提高其可生化性,強化脫氮效果。

近幾十年來,盡管生物脫氮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仍然需要在兩個隔離的反應器中進行,或者在時間或空間上造成交替缺氧和好氧環境的同一個反應器中進行。並且傳統的生物脫氮工藝,主要有前置反硝化和後置反硝化兩種。前置反硝化能夠利用廢水中部分快速易降解有機物作碳源,雖然可節約反硝化階段外加碳源的費用,但是,前置反硝化工藝對氮的去除不完全,廢水和污泥循環比也較高,若想獲得較高的氮去除率,則必須加大循環比,能耗相應也增加。而後置反硝化則有賴於外加快速易降解有機碳源的投加,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污泥,並且出水中的COD和低水平的DO也影響出水水質。傳統生物脫氮工藝存在不少問題:(1)工藝流程較長,佔地面積大,基建投資高;(2) 由於硝化菌群增殖速度慢且難以維持較高的生物濃度,特別是在低溫冬季,造成系統的HRT 較長,需要較大的曝氣池,增加了投資和運行費用;(3) 系統為維持較高的生物濃度及獲得良好的脫氮效果,必須同時進行污泥和硝化液迴流,增加了動力消耗和運行費用;(4) 系統抗沖擊能力較弱,高濃度NH3- N 和NO2-廢水會抑制硝化菌生長;(5) 硝化過程中產生的酸度需要投加鹼中和,不僅增加了處理費用,而且還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等。

6.生物脫氮法新工藝

隨著生物脫氮技術的深入研究,其新發展卻突破了傳統理論的認識。近年來的許多研究表明:硝化反應不僅由自養菌完成,某些異養菌也可以進行硝化作用;反硝化不只在厭氧條件下進行,某些細菌也可在好氧條件下進行反硝化;而且,許多好氧反硝化菌同時也是異養硝化菌(如Thiosphaerapantotropha菌),並能把NH4+氧化成NO2-後直接進行反硝化反應。生物脫氮技術在概念和工藝上的新發展[16]主要有:短程(或簡捷) 硝化反硝化(shortcut nit reification-denitrification)、同時硝化反硝化( simultaneous nit re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 SND) 和厭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 ANAMMOX)。

7.厭氧氨氧化工藝

厭氧氨氧化(ANA-MMOX) 是以硝酸鹽為電子受體或以氨作為直接電子供體,進行硝酸鹽還原反應或將亞硝酸氮轉化為氮氣的反硝化反應。與傳統的硝化反硝化工藝或同時硝化反硝化工藝相比,氨的厭氧氧化具有不少突出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1)無需外加有機物作電子供體,既可節省費用,又可防止二次污染; (2)硝化反應每氧化1molNH4+耗氧2mol , 而在厭氧氨氧化反應中, 每氧化1molNH4+只需要0.75mol 氧,耗氧下降62.5 %(不考慮細胞合成時) ,所以,可使耗氧能耗大為降; (3)傳統的硝化反應氧化1molNH4+可產生2molH+ ,反硝化還原1molNO3-或NO2-將產生1molOH- ,而氨厭氧氧化的生物產酸量大為下降,產鹼量降至為零,可以節省可觀的中和試劑[17]。故厭氧氨氧化及其工藝技術很有研究價值和開發前景。

8.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將硝化控制在HNO2階段而終止,隨後進行反硝化,其生物脫氮過程如:NH+4——HNO2­——N2

短程生物脫氫工藝的優點:可節省氧供應量約25% ,降低了能耗;節省反硝化所需碳源40% ,在C/N 比一定的情況下,提高了TN 去除率;減少污泥生成量可達50 %;減少投鹼量,縮短反應時間。但是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缺點是不能夠長久穩定地維持HNO2積累[18]。目前荷蘭Delft技術大學應用該技術開發的SHARON工藝,已在荷蘭鹿特丹的Dokhaven污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運行[19]。

9.同時硝化反硝化工藝

所謂同時硝化反硝化工藝就是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在同一反應器中,相同操作條件下同時發生的現象。同時硝化反硝化過程由於是在一個反應器中進行,它具有如下優點:完全脫氮,強化磷的去除;降低曝氣量,節省能耗並增加設備處理負荷,減少鹼度的能耗;簡化系統的設計和操作,同時硝化反硝化工藝的不足之處就是影響因素較多,過程難以控制。目前荷蘭、丹麥、義大利等國已有污水廠在利用同時硝化反硝化脫氫工藝運行[20]。

綜上,生物法處理氨氮污水較穩定,但一般要求氨氮濃度在400 mg/L以下,總氮去除率可達70% ~95%。生物脫氮新工藝處理高濃度氨氮污水效率比較高,目前實際投入運行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和厭氧氨氧化工藝,但它們的工藝條件要求嚴格,特別是對溶解氧的要求更為嚴格,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控制;其他新型脫氮技術也只是在實驗研究階段。對於高濃度含氮污水成分復雜,生物毒性大,為了取得很好的處理效果,必須針對不同行業和污水性質而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目前,焦化、味精、化肥等行業多採取A/O 法,養殖行業一般採取SBR法(序批式生物反應法)。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來看,生物脫氮氨技術將是未來成為高濃度氨氮污水處理方向。

二.物理化學處理法

1.吹脫法及汽提法

吹脫、汽提法主要用於脫除水中溶解氣體和某些揮發性物質。即將氣體通入水中,使氣水相互充分接觸,使水中溶解氣體和揮發性溶質穿過氣液界面,向氣相轉移,從而達到脫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空氣或水蒸氣作載氣,前者稱為吹脫,後者稱為汽提。

氨吹脫、汽提是一個傳質過程,即在高pH時,使廢水與空氣密切接觸從而降低廢水中氨濃度的過程,推動力來自空氣中氨的分壓與廢水中氨濃度相當的平衡分壓之間的差。

氨吹脫、汽提工藝具有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基建費和運行費較低等優點,但其缺點是生成水垢,在大規模的氨吹脫、汽提塔中,生成水垢是一個嚴重的操作問題。如果生成軟質水垢,可以安裝水的噴淋系統;而如果生成硬質水垢,不論用噴淋或刮刀均不能消除此問題[21]。

2.折點氯化法

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在該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較低,而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折點氯化法除氨的機理為氯氣與氨反應生成無害的氮氣,N2 逸入大氣,使反應源源不斷向右進行。加氯比例:M(Cl2)與M(NH3-N)之比為8 :l - 10 :1 。當氨氮濃度小於20 mg/ L 時,脫氮率大於90 % ,pH 影響較大,pH 高時產生NO3- ,低時產生NCl3 ,將消耗氯,通常控制pH在6-8[22]。

此法用於廢水的深度處理,脫氮率高、設備投資少、反應迅速完全,並有消毒作用。但液氯安全使用和貯存要求高,對pH要求也很高,產生的水需加鹼中和,因此處理成本高。另外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

3.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應用於廢水處理,隨著對化學沉澱法的不斷研究,發現化學沉澱法最好使用H3PO4和MgO。其基本原理是向NH4+廢水中投加Mg+和PO43-,使之和NH4+生成難溶復鹽MgNH4PO4*6H2O(簡稱MAP)結晶,再通過重力沉澱使MAP,從廢水中分離。這樣可以避免往廢水中帶入其它有害離子,而且MgO還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H+的作用,節約了鹼的用量。經化學沉澱後,若NH4+-N和PO43-的殘留濃度還比較高,則有研究建議化學沉澱放在生物處理前,經過生物處理後N和P的含量可進一步降低。產物MAP, 為圓柱形晶體,無吸濕性,在空氣中很快乾燥,沉澱過程中很少吸收有毒物質,不吸收重金屬和有機物。另外,MAP溶解度隨著pH的升高而降低;溫度越低,MAP溶解度也越低。

化學沉澱法可以處理各種濃度氨氮廢水。其與生物法結合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曝氣池不需達到硝化階段,曝氣池體積比硝化-反硝化法可以減小約一倍。NH4+-N在化學沉澱法中被沉澱去除,與硝化-反硝化法相比,能耗大大節省,反應也不受溫度限制,不受有毒物質的干擾,其產物MAP, 還可用作肥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處理費用。因此,MAP沉澱法是一種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方法,很有開發前景,但要廣泛應用於工業廢水處理,尚需解決以下兩個問題:(1)尋找價廉高效的沉澱劑;(2)開發MAP作為肥料的價值。

4.離子交換法

沸石是一種對氨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硅鋁酸鹽,一般作為離子交換樹脂用於去除氨氮的為斜發沸石,此法具有投資省、工藝簡單、操作較為方便的優點,但對於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使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且再生液仍為高濃度氨氮廢水,需再處理。常用的離子交換系統有以下三種類型:

(1)固定床

在此系統中,溶液的去離子過程為二階段間歇過程。溶液通過陽樹脂床時陽離子與氫離子交換生成酸溶液,然後此溶液再通過陰樹脂床,以去除陰離子。交換能力將耗盡時,樹脂在原位再生,經常採用向下流再生法,此法操作可靠方便,但其化學效率相對較低,容積較大,聯繫到樹脂用量大,有時為了適應連續流的要求,還需要有儲備裝置,因而投資費用較高。

(2)混合床

混合床系統用一步法來去除溶液中的離子。溶液流過陽、陰樹脂充分混合的混合床。混合床的再生比兩個單生床再生要復雜一些,因為在再生前必須將兩種樹脂分開。在水力學上可利用兩種樹脂的比重差用水力反洗使其分層。雖然混合床的化學效率較高,但它需要大量的清洗水。這對節約用水不利,另外將交換離子作為回收產品收集時,回收液稀,其濃縮費用也很高。

(3)移動床

移動床系統通過二階段過程來去除溶液中的離子。在這兩個過程中,雖然實際上工作流體處理的水是間歇的,而它的效果卻是連續的。首先溶液和陽樹脂逆向流動,陽樹脂脈動通過容器,新鮮樹脂從一端補充,用過的樹脂從另一端排出,在此過程中完成離子交換和樹脂再生。然後溶液游向流過一個與上面相似的陰樹脂移動床來完成陰離子的交換。

三.液膜法

自從1986 年黎念之發現乳狀液膜以來,液膜法得到了廣泛的研究[23]。許多人認為液膜分離法有可能成為繼萃取法之後的第二代分離純化技術,尤其適用於低濃度金屬離子提純及廢水處理等過程。乳狀液膜法去除氨氮的機理是:氨態氮(NH3-N) 易溶於膜相(油相) ,它從膜相外高濃度的外側,通過膜相的擴散遷移,到達膜相內側與內相界面,與膜內相中的酸發生解脫反應,生成的NH4+ 不溶於油相而穩定在膜內相中,在膜內外兩側氨濃度差的推動下,氨分子不斷通過膜表面吸附,滲透擴散遷移至膜相內側解吸,從而達到分離去除氨氮的目的。通常採用硫酸為吸收液,選用耐酸性疏水膜,NH3在吸收液-微孔膜界面上為H2SO4吸收,生成不揮發的 (NH4 )2SO4而被回收。人們已經對膜吸收法中膜的滲漏問題進行了研究,並發現較高的氨氮和鹽量能有效抑制水的滲透蒸餾通量。該法具有投資少、能耗低、高效、使用方便和操作簡單等特點,此外膜吸收法還有傳質面積大的優點和沒有霧沫夾帶、液泛、溝流、鼓泡等現象發生。

1.土壤灌溉

土壤灌溉是把低濃度的氨氮廢水(< 50mg/ L)作為農作物的肥料來使用,既為污灌區農業提供了穩定的水源,又避免了水體富營養化,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西紅柿罐頭廢水與城市污水混合並經氧化塘處理至11mg 氨氮/ L 後用於灌溉,氨氮可完全被吸收;馬鈴薯加工廠廢水也用於噴淋灌溉,經測定25mg 氨氮/ L 的排放水中有75 %的氨氮被吸收[24]。日本Aichi大學生物實驗室和Aichi-ken農業研究中心[25],利用日本西南地區水稻田對氨氮進行吸收。研究表明,只需占總面積5 %的水稻田就可以吸收該地區所有排污渠中一半的氨氮負荷。但用於土壤灌溉的廢水必須經過預處理,去除病菌、重金屬、酚類、氰化物、油類等有害物質,防止對地面、地下水的污染及病菌的傳播。

四.探討

氨氮污水的處理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生物法處理氨氮污水較穩定,但一般要求氨氮濃度在400 mg/L以下,總氮去除率可達70% ~95%,是目前國內外運用最多的一種方法。生物脫氮新工藝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效率比較高, 目前實際投入運行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和厭氧氨氧化工藝,但它們的工藝條件要求嚴格,特別是對溶解氧的要求更為嚴格,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控制;其他新型脫氮技術也只是在實驗研究階段。氨吹脫法,工藝成熟,吹脫效率高,運行穩定,但動力消耗大,塔壁易結垢,在寒冷季節效率會降低;化學沉澱法工藝簡單,效率高,但投加葯劑量大,必須找一種高效價廉無污染的葯劑或助凝劑;人們已經對膜吸收法中膜的滲漏問題進行了研究,並發現較高的氨氮和鹽量能有效抑制水的滲透蒸餾通量;對於成分比較簡單的氨氮廢水處理,在物理化學法中,吹脫法和膜吸收法是比較經濟有效的選擇;如果污水成分相對復雜,比如油性污染物含量較高,則需先進行氣浮等預處理。對於高濃度氨氮廢水,為保證出水達標排放,建議採用物化法和生物法聯合工藝取代單一工藝以徹底去除廢水中氨氮。綜合以上各種方法:相對於有機物來講,污水中氨氮的脫除是比較麻煩的,生化法比較經濟,但對中高濃度的氨氮廢水不適合;物化法可以處理高濃度的氨氮廢水,但往往是多種方法串聯組合,且運行費用昂貴,有些還會產生二次污染。對工業廢水來說,由於氨氮濃度高,宜採用將高濃度氨氮廢水集中物化處理後再和其他廢水混合,然後採用常規生化處理的組合工藝,這樣可適當降低工程投資和建成後的運行費用。總的來說,生產單位應首先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革,能不使用含氮原料的盡量不用,如必須使用應盡量減少泡冒滴漏,從上游減少氨氮的排放量;對污水脫氮處理工藝的選擇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設計的工藝流程應首先進行小試,待試驗證實後再開始設計和施工。

結論:對氨氮污水處處理方法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幾條:

(1)城市污水、中低氨氮濃度工業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由於生物法因工藝簡單、處理能力強、運行方式靈活,處理工藝成熟,比較經濟,在其他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

(2)高濃度氨氮工業廢水應根據廢水的特性選擇不同的物化法與生物法聯合去除比較經濟有效。

五.展望

盡管氨氮去除方法有多種,有時還採取多種技術的聯合處理,但還沒有一種方案能高效、經濟、穩定的處理氨氮污水,有些工藝在氨氮被脫除的同時帶來了二次污染。操作簡便、處理性能穩定高效、運行費用低廉、能實現氨氮回收利用的處理技術是今後發展的方向。鑒於各種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其開發前景,今後氨氮污水的研究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開發廉價的沉澱劑,包括磷源、鎂源的開發研究及循環利用。

(2)提高離子交換劑的吸附性能,延長其使用周期和壽命。

(3)生物脫氮氨技術將是未來成為高濃度氨氮污水處理方向。

(4)物理化學法與生物法結合的生物膜法(MBR) 將成為各行業處理高濃度氨氮污水切實可行的新工藝,應更深入地研究解決膜處理法的滲透和膜污染問題。

(5)生物法與物化法的改進型工藝及聯合處理工藝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6)進一步擴大實驗研究的工業化應用。

E. 什麼是污水總氮,總氮高如何解決

污水脫氮是在生物硝化工藝基礎上,增加生物反硝化工藝,其中反硝化工藝是指污水中的硝酸鹽,在缺氧條件下,被微生物還原為氮氣的生化反應過程。


生物促進總氮去除菌

F. 怎麼去除廢水氨氮用哪種氨氮去除劑

水中氨氮如何去除,用哪種葯劑?一般都會選擇氨氮去除劑,那麼氨氮去除劑原理是什麼?下面來告訴您,氨氮去除劑的使用范圍不是只限制於處理污水,在鍋爐水處理、電子、醫葯、飲料行業的純水制備;苦鹼水、海水淡化以及濃水提取、分離等各個領域都適用。氨氮是指水中游離態(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大多數的廢水在經過處理後,氨氮都不會太高,很多都在20-80PPM左右,要使這部分氨氮降低到10PPM以下甚至更低,須加入氨氮處理葯劑進行降解,才能使氨氮達到國家排放標准。氨氮去除劑是一種可以達到效率高、而且環保的氨氮處理劑,溶於水可以產生新生態的氧,將氨氮轉變為氨氣形式去除。
氨氮去除劑反應效率高,可以快速將水體中的氨氮徹底去除。氨氮去除劑是專門解決各類水中氨氮難去除而研發的新型葯劑。該產品對污水中的氨氮有催化、分解的作用,能使廢水中的氨氮迅速轉為無害的氣體,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適用於線路板、電鍍、電子、紡織、印染、製革、化肥廠、屠宰、養殖場等行業產生的高氨氮廢水處理。
氨氮去除劑使用范圍:
城鎮生活污水的凈化處理;
適用於各類工業廢水,包括油墨、包裝印刷、汽車配件、機械、噴漆、表面處理、塗料、油漆、電鍍、造紙、食品、印染、漂染、製革等廢水處理工藝。
氨氮去除劑 氨氮分解劑 氨氮降解劑
氨氮去除劑產品優勢:
反應速度快,10分鍾左右即可完成反應過程;
去除效率高,相比其它的除氨氮葯劑,具有添加量少,溶解度高,去除功效大;
易於添加和使用,良好的操作性;
還具有破氰、重金屬破絡、污水脫色等功能,同時降低部分COD等輔助功能;葯劑溶液呈鹼性,還可用於PH回調,節省鹼用量成本。
氨氮去除劑性能指標:
外觀:白色液體
有效物質含量:≥99
PH值:13~14 加葯量(氨氮含量:氨氮去除劑用量):1:100
氨氮去除劑使用方法:
1.葯劑配置:使用時可將本產品直接投加,或先加入溶解罐,配成濃度為10-20,攪拌,用泵投加到反應池;
2.加葯條件:該產品的反應PH一般為6-9,反應時間約5分鍾;
3.投加量:根據廢水中的氨氮含量不同其用量有所差異。根據經驗值,倘若要降低10ppm的氨氮,該產品的投放量為1000ppm(即1公斤/噸廢水),依次類推,呈線性關系。
4.實驗方法:
方法一:實驗時取一定量的原水,調PH6-9,加入適量的本產品,攪拌5分鍾,加入少量的混凝劑PAC和絮凝劑PAM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絮凝沉澱後,過濾取上清液測定其氨氮值,確定用量。
方法二:取處理後的水,加入適量的本產品,攪拌5分鍾後,檢測水中氨氮值,確定用量。
氨氮去除劑包裝與貯運:
包裝:25公斤/桶的塑料化工桶封裝。
貯運:輕拿輕放,通風陰涼,避免日曬雨淋;有效期半年。嚴禁與酸性物質、易燃或可燃物等混合或存放。

G. 污水中總氮怎麼去除

總氮超標怎麼解決?甘度jun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總氮超標的來源

廢水中的總氮是水中各種形態的有機氮和無機氮的總量,主要包括氨氮、硝態氮、亞硝態氮、蛋白質、氨基酸等。

二、總氮超標的處理方法

1、有機氮的降解

有機氮是指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與碳結合的含氮物質的總稱.如蛋白質、氨基酸等。

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實現向氮氣的轉化:

化學法;通過強氧化使氮化合物直接從有機氮、氨氮直接轉化為氮氣:

生物法成本較低,效果穩定,但工藝復雜,操作困難,且佔地面積較大,運行時間較長;化學法省去中間轉化步驟,更快速直接,但成本較高,折點加氯法控制難度大,效果不穩定。

2、硝態氮的降解

硝態氮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常用的方法有離子交換、膜滲透、吸附以及生物脫氮等。離子交換法、膜滲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離子的濃縮與轉移,無法真正去除總氮,濃縮以後的硝酸根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

生物法: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通過反硝化細菌降解轉化為氮氣的過程。

H. 污水脫氮可以採用以下哪些方法

污水脫氮可以採用以下哪些方法
脫氮除磷屬於生化處理的環節,比較常見的有氧化溝 CAST CASS A/O A2/O法等等.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生化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I. 廢水中的總氮該怎麼去除

首先,要先了解總氮的構成,總氮包括有機氮、氨氮、硝態氮,組成成分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總體分為物化法和生化法。

對於不同種類的廢水,通常會應用不同的物化法,例如氨氮廢水,通常會採用氨氮去除劑,折點加氯,將氨氮以氮氣的形式脫離出廢水;有機氮廢水,則需通過高級氧化法。但是,大多數物化方法是不能完全將總氮處理到較低的標准。

生化法多以活性污泥為主,適用性也較強,可以處理低濃度廢水。生物脫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主要的生化過程。這種方法水力停留時間短,運行成本低。但是由於大部分使用此工藝的系統反硝化環節受限,導致出水氨氮雖然下降,硝氮卻提高了,最終總氮依舊超標。

如上所述,活性污泥法不能將廢水中的總氮完全去除,主要是因為廢水中硝態氮的超標,由於迴流比數值偏離、缺氧段溶解氧含量較高等因素導致。那麼在反硝化過程即可採用強化HDN高效脫氮設備,通過對填料、結構、布水的優化,提高了負荷,一步消耗硝態氮,同時還能降低COD,是出水水質達標,實現廢水中總氮的去除。

J. 污水中總氮中的有機氮如何去除

污水中總氮中的有機氮用AO法及AOO法去除。

AO法及AOO法是近年來開發出的生物脫氮除磷新工藝,與傳統的化學和生物脫氮除磷相比,它還有效提高了BOD、COD、SS的出水指標。

AO法是缺氧、好氧的簡稱,AOO法是厭氧、缺氧和好氧的簡稱,脫氮是在缺氧段完成的,除磷則要求有厭氧段。AO法主要是脫氮,AOO法可以同時去除氮、磷。這兩種工藝都要求污水充分曝氣,使含氮有機物充分硝化,所以必須降低污泥負荷,延長曝氣時間和增大鼓風量。

根據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和沈陽市北部污水處理廠的實踐,採用AO工藝比傳統活生污泥流程的曝氣池容積、二沉池容積、迴流污泥量、鼓風量和曝氣裝置數量都增大一倍左右,而且由於該工藝要求比較低的污泥負荷。

否則不足以達到污泥好氧穩定,所以AO法將帶來基建投資和電耗的大幅度增加。AOO法在缺氧段前面還加有一個厭氧池,以達到對磷的有效去除效果,基建費用與電耗比AO工藝更高點。

(10)污水脫氮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氮污染的來源:

其人為來源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硝酸、氮肥、火葯等排放的廢氣。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反應的起始反應物,它和氧化亞氮在平流層對臭氧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因此它們都是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水體中的氮主要來自生物體的代謝和腐敗,氮肥的流失,以及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體中氮過量時會造成富營養化,使水質惡化,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及繁殖。土壤中的固氮菌和植物的根瘤菌等可將空氣中的單質氮轉化為氨、硝酸鹽等化合態氮,供植物作養分,但氨或銨鹽存在過量時,反而會使土壤的土質變壞,影響植物生長。

此外,土壤中的硝酸鹽可經反硝化作用生成N2O,N2O進入平流層大氣時會與臭氧發生化學反應而消耗臭氧層中的臭氧。所以,土壤也是產生臭氧層破壞的痕量氣體發生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氮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市污水



閱讀全文

與污水脫氮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晚期面癱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40
生態科學研究方法 瀏覽:234
種植石斛的方法視頻 瀏覽:369
解決孩子背課文難的10種方法 瀏覽:268
車里起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279
夢中情人使用方法 瀏覽:538
蛋雞養殖場老鼠的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7
電子經緯儀測量方法 瀏覽:162
治療駝背的方法圖 瀏覽:69
火龍果種植創意小盆栽管理方法 瀏覽:168
什麼叫學習方法 瀏覽:664
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 瀏覽:32
紫銅銅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999
蘋果手機沒插卡進系統方法 瀏覽:695
抓魚雷最簡單方法 瀏覽:291
天然南紅掛墜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353
兩個路由器不用手機連接的方法 瀏覽:655
蓋被子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606
電腦車調節器使用方法 瀏覽:810
第三橫突綜合征鍛煉方法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