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前教育大專畢業論文主題網路設計圖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2]。
題目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3]。
摘要的規范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廣。
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1.關鍵詞規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
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准《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論文正文
要點
⑴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Ⅱ 誰能告訴我寫畢業論文的具體寫作思路。。學前教育專業
論文格式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Ⅲ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開題報告
學前教育中,教師專業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極為重要,對其進行相關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學前教育專業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借鑒。
一、論文題目
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從2001年開始,在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幼兒園教育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出台標志著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目前的幼兒教育改革將教育價值取向推至更多的關注幼兒自身的經驗,強調幼兒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重視每個幼兒之間的差異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幼兒園教師角色的要求是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這對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與行為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轉變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與作用,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年)》、《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實施,全國上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事業。在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的新形勢下為保障教師隊伍質量和幼兒健康成長,教育部出台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
標准明確了教師在教育活動計劃與實施領域中應當具有觀察幼兒.的能力,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調整活動,給予適宜的指導,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系、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地、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問題己成為幼兒教育實踐者、研究者和決策者普遍關注的問題。教師行為是直接影響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核心要素。事實上,教師對兒童行為的發現、評估和引導既體現著教師行為的改變,也反映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程度。教師觀察行為的改善成為改進教師行為的一項重要內容。首先,觀察是教師為幼兒提供適宜而有效的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及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行為特點、興趣傾向和學習風格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特點與學習需要的教育活動,並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表現及時調整,從而保證教育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其次,觀察能力是有效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是區分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新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是否具有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專家型教師不會沖動地做出教學決策,而是客觀冷靜、全面深入地觀察和傾聽幼兒,然後依據觀察到的信息理性地做出判斷和行動。最後,觀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手段之一。觀察是教師用以搜集幼兒資料、分析教育方法,從而有效促進幼兒學習和改進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獲得有關幼兒發展與教育的實踐知識,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促進自身的教學反思,從而推動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然而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由於教師專業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的雙重缺失,導致教師觀察的專業品性不足,既不能真實反映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又不能為教師做出適宜的教學決策提供依據。?幼兒園對教師的觀察記錄只有量的規定並無質的要求,也沒有發揮觀察記錄應有的反思與交流的功能,使得教師觀察記錄因沒有討論和反思而流於形式,以致於教師將觀察記錄視為額外的負擔,而非對自己工作有益的做法?。
如此觀察失去了 齡聽童聲、解讀童心的意義,使以兒童為本的先進教育觀念在現實中遭遇困境。目前國內對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的討論相對不足。幼兒園教師的觀察行為的現狀究竟如何,幼兒園教師的觀察行為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基於此,本研究把視點投向幼兒園教師,試圖通過對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幼兒觀察行為的探討,呈現其觀察行為的現狀及總結出教師觀察行為的基本特徵及影響因素,為改善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提供理論依據。
三、研究問題
確立研究問題是一項研究的開端,研究問題確立的恰當與否對研究過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③依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對個案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進行考察, 了解教師對觀察的認識,觀察的過程與結果,觀察應用的基本情況,探究影響教師觀察行為的因素,研究者確立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的基本特徵及其影響因素,並以此作為研究最終的結論依據。
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屬於學前教育領域一個微觀的研究問題,對此問題的研究必然依託於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活實際,因此,真實的實踐情境將是進-步形成具體研究問題的依據。
問題一,教師對觀察的認識情況。
1.教師對觀察含義有何認識?
2.教師對觀察價值有何認識?
3.教師在觀察中的困難是什麼?
問題二,教師觀察的過程與結果
1.教師是在什麼情境下進行觀察?
2.教師觀察時的行為表現如何?
3.教師觀察後的反應是什麼?
問題三,教師觀察後的表現
1.教師觀察後如何思考與分析?
2.教師如何利用觀察信息跟家長交流?
3.教師如何利用觀察所得改進教學?
問題四,教師觀察行為的影響因素
1.教師自身的因素
(1)教師是否具有一定的觀察意識?
(2)教師的信念對觀察行為有何影響?
(3)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對其觀察行為有何影響?
2.幼兒方面的因素
(1)幼兒的突發狀況對教師觀察有何影響?
(2)幼兒的問題行為對教師觀察有何影響?
(3)幼兒的興趣需要是否影響教師觀察?
3.幼兒園方面的因素
(1)幼兒園是否為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
(2)幼兒園為教師觀察提供了哪些資源?
4.家長方面的因素
(1)家長與教師的關系是否影響教師對幼兒的觀察?
(2)家長對教師觀察結果的看法如何?
四、研究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根據D .Medley0979)的觀點,教師教學有效性研究是從教的角度研究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歷史教師是有效教學研究的切入點。自20世紀60年代起,有效教學的研究由研究有效教師的特徵或品質轉向著重研究有效教師的教學行為。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可以影響學生的學,但並不能決定學生的學。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只有被學生感知、接受、配合、反應,並通過學生表現出有效的學習行為時,其效果才能體現出來。在本研究中,教師觀察行為是將幼兒作為行為主體的教師行為,它關注的是教師對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的理解及應對。在教師教學行為研究基礎上展開對教師觀察幼兒的行為研究,是對有效教學行為研究的有益補充,通過透視幼兒的表現來增進教師對教學行為有效性的認知及調節。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發展一直是教育領域探討的焦點問題。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被賦予新的內涵。對於幼兒園教師應具有怎樣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以往教育理論界已有相當豐富的論述,而對於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出現的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的探討稍顯薄弱,這種缺失有礙於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本研究將細致考察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的基本特徵與影響因素,致力於探討如何改進教師觀察行為,相信這能對豐富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體系盡一份綿薄之力。
有利於引起幼兒園教師對觀察幼兒的重視,激發幼兒園教師對教育工作的思考。教師對教育中發生的各種現象進行仔細地觀察,有助於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改變視而不見 見慣不驚的麻木狀態,保持教師的工作熱情。有利於教師從個案幼兒園的觀察現狀中吸取經驗,促進高效的教師觀察,提高教師觀察能力,使幼兒在教師觀察中獲得更多發展;同時也對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五、研究方法
對一項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選擇取決於研究問題的性質和研究的需要。一般來說,量的方法比較適合在宏觀層面對事物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預測,而質的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致、動態的描述和分析。量的研究從研究者自己事先設定的假設出發,收集數據對其進行驗證,而質的研究強調從當事人的角度了解他們的看法,注意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意義建構。i本研究的問題幼兒園教師觀察行為屬於微觀層面對教師觀察的認識、運用等現象的研究,研究關注的是教師對觀察幼兒的看法、做法以及是何種因素在影響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研究的目的在於對教師觀察行為的理解及其意義建構的探究,符合質化研究的要求。因此,為了探究幼兒園教師怎樣看待觀察行為,教師如何觀察幼兒,教師如何應用對幼兒的觀察及什麼在影響著教師的觀察行為等描述性、解釋性問題,本研究釆用質的研究取向。
抽樣指的是根據研究的需要對有關的人、時間、地點、事件、行為、意義等進行選擇的行為。丨本項研究的被研究現象是發生在當下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行為,與之相對應,研究的對象應該是在幼兒園教育活動場景中發生觀察行為的教師。受研究時間、地點和經費所限,為了能夠在現有條件下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研究者選擇了一所公立幼兒園的教師為樣本。由於本次研究關注的是對教師觀察行為獲得比較深入細致的解釋性理解,因此研究對象的數量比較小,研究主要釆用了分層目的型抽樣和滾雪球抽樣方式。
分層目的型抽樣,是指研究者首先將研究現象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層,然後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目的性抽樣。目的在於了解研究現象中不同層次的具體情況,進而對研究現象的整體異質性進行探究。②就本研究現象教師觀察行為而言,任職年限不同會使得教師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學經歷和經驗,經驗的累積會造成教師行為成熟度和自動化程度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在研究對象的抽樣上分別選取了3年以下、3-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各個教齡層次的教師。其次,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教師在觀察的內容上會有所區別。
六、論文提綱
摘要
Abstract
目 錄
一、問題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問題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方法
二、文獻綜述
(一)概念界定
1.觀察
2.教師觀察行為
3.幼兒園教育活動
(二)教師觀察的相關研究
1.觀察的價值
2.觀察的維度
3.觀察的類型
4.觀察的過程
5.觀察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三)幼兒園教師觀察的相關研究
1.觀察的價值
2.觀察的內容
3.觀察記錄中存在的問題
4.改進策略
三、A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的考察
(一)教師對觀察的認識
1.觀察是了解幼兒的途徑
2.教師的觀察是旁觀者清
3.觀察兒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師觀察了什麼
1.觀察幼兒的興趣
2.觀察幼兒的學習效果
3.讀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師如何觀察
1.調動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記錄,讓教學看得見
(四)教師觀察的結果
1.積極正面回應幼兒
2.搭建鷹架幫助幼兒發展
3.及時與家長溝通
4.反思與教學行為的改善
(五)是什麼影響著教師的觀察
1.幼兒意外狀況容易引起教師關注
2.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有餘力觀察幼兒
3.教師的主觀傾向影響教師觀察
4.幼兒園支持教師觀察
5.幼兒教育工作本身影響教師觀察
四、對A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研究的結果
(一)教師觀察行為的特徵
1.教師對觀察認識具有模糊性
2.教師觀察與教學目標緊密相聯
3.教師觀察的記錄停留在感官層面
4.觀察促進教師教學的反思與改進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的影響因素
1.教師對觀察方法掌握能力
2.教師的知識經驗儲備
3.幼兒對教師觀察的影響
4.幼兒園對教師觀察行為的支持
五、建議
(一)通過培訓,提高教師觀察技能
1.選取合適的觀察角度,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2.優化觀察記錄方式,提高i己錄的准確性
3.明確觀察記錄的基本要求,確保紀錄與評價的客觀性
(二)加強學習,改善教師知識結構
1.通過反思促進知識的發展
2.閱讀專業書刊
(三)幼兒園為教師觀察提供支持性環境
1.改善管理制度
2.提供技術性支持
3.形成重視教師觀察的氛圍
(四)教師為觀察爭取有利條件
1.檢視自己的工作習慣
2.減少可能的干擾因素
參考文獻
附錄
Ⅳ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文幼兒多元智力理論從哪幾個方面
摘要:本文介紹兩類論文的摘要寫作方法:碩士學位論文,以及發表於期刊/會議的學術論文。前者要適當論述背景、論文工作目標、論文工作內容(包括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及驗證等)以及工作效果;後者則要求開門見山,描述所解決的問題、手段/方法以及結果。
〇、緒
研究生學習期間,主要涉及兩類論文寫作:
發表於學術期刊/學術會議的學術論文,通稱「小論文」;
臨近畢業時需要完成的畢業論文,通稱「大論文」;
其中「大論文」的撰寫方式,可參見本人博文《軟體工程方向碩士論文撰寫指南》。本文主要說明兩類論文的「摘要」撰寫方法。
兩類論文雖然形式及內容上都有較大不同,但是一些基本原則是一脈相承的。
一、畢業論文(大論文)摘要寫作方法
1.1 常見問題
研究生畢業論文,尤其是碩士畢業論文,摘要一般都要500字以上。按照《讀者》雜志每千字稿費150元計,這畢業論文的摘要怎麼也值75塊錢。可是實際上,很多論文的摘要都只能算是「賠錢貨」。
這些「賠錢貨」大多是這樣的:
通篇都是「為啥要做論文所述工作」,寫得像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至於到底做了啥,根本不提或者只有幾句;
像「領導發言稿」:「在XXX的英明決策下,我充分發揮了X員的主觀能動性,......,克服萬難,完成了本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運行效果良好,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
像「科普文章」:「本文利用了J2EE技術,這是由Sun公司(現在已經被Oracle收購)創建的一種企業信息化開發技術,並且使用IBM WebSphere作為容器,構建了可以擴展的體系結構。J2EE是一種跨平台技術,能夠一次編寫,多次運行......」
1.2 摘要的目的
大論文摘要,是對畢業論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敘述,使得讀者能夠僅僅依據摘要,即可了解作者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和手段。
所以,在撰寫大論文摘要時,要不時地問自己:
讀者知道我要做什麼嗎? ---------------------- do WHAT?
讀者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HOW to do?
1.3 摘要的結構
對於計算機/通信領域的碩士畢業論文來說,論文摘要的結構大致可分為3個部分,其中1、2兩個部分所佔篇幅不超過摘要的50%,第3部分所佔篇幅不少於摘要的50%:
1.3.1 第一部分. 論文工作的背景
i. 論文的來源,可能包括:來源於何種項目、何種部門?由誰實施
ii.論文工作實施所要達到的目標,可能包括:要解決什麼問題?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1.3.2 第二部分. 論文工作所使用的技術方法
i. 論文使用了哪些技術?只需簡單羅列即可。
ii.論文遇到了/解決了哪些技術問題及困難?
1.3.3 第三部分. 論文工作的具體內容
i. 如果是軟體開發項目,則按照需求分析、[架構/方案設計]、概要/詳細設計、[實現]、[測試]、部署實施(註:中括弧中的內容可選)的次序說明所做工作;
ii.說明分析設計的結果,要列出結果的內容。例如「分析了XX局資產管理系統的需求,其中功能需求包括資產錄入、資產核對、資產報廢等,對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安全需求做了描述;」,「設計了系統方案,其中包括利用EJB實現5個功能模塊、以基於XML的數據交換協議對外提供數據交換介面、利用開源資料庫MySQL存儲資產信息;」,「設計了5個功能模塊,主要包括資產錄入界面、資產管理模塊、資料庫封裝模塊、......」
iii.說明實現的步驟方法。例如「利用jQuery、JSP實現了基於web的界面,利用EJB實現了5個功能模塊的業務邏輯、利用iBatis實現了資料庫讀寫,......」
iv.說明測試的內容。例如「設計了15個測試用例,測試了系統的5項功能、資料庫訪問性能以及系統安全性,其中5項功能測試均已通過,1項性能測試無法滿足要求,需要改進」
v. 說明部署實施的內容。例如「本系統在xx市政務系統中部署運行」。【特別注意】在這一部分,絕對不能對自己的工作做任何評價。評價你的論文工作的水平,是論文評審專家、答辯委員會、論文的讀者才能做的,你自己是沒有資格評價自己的論文的。例如:「該系統的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符合xx業務平台維護管理實際需要,獲得公司內部各級相關人員的一致認可,同時也為今後的xx系統建設提供了一個可參考和借鑒的模式」這類文字是絕對不能出現在摘要以及論文正文中的。
1.4 摘要的段落
一般情況下,大論文的摘要分成三段,分別對應上一節「摘要的結構」中1、2、3三個部分,也就是俗稱的「摘要三段論」。過多或者過少均不合適。
下述例子的主要問題是:
1. 段落劃分不合理;
2. 起承轉合僵硬,不符合中文行文習慣。
【錯誤的例子】
摘 要
近些年來有線數字電視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基於雙向傳輸網路的互動電視成為引領新時代電視業發展的新潮流,有線數字互動電視系統廣泛採用了IP技術進行傳輸並能夠為用戶提供點播、直播、回看和各種增值業務,使用戶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各種各樣定製化服務。作為互動電視這個新型龐大系統的運營商來說,如何能夠有效針對網路中傳輸的各種碼流進行統一監測就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因為各種點播業務發生的時間隨機,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實時地掌握各個鏈路的流分組的狀態和發現問題時准確的定位發生問題的節點正是本論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本文使用了J2EE技術、Flex技術、C++語言等技術設計並實現了一個可以對整個網路的TS over IP流進行檢測管理的系統。
首先對整個碼流監測系統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其中功能需求包括MonitorServer管理平台和DataCollector數據處理程序兩部分,還以示意圖的形式給出了系統的界面需求。
在系統設計部分對碼流監測系統的總體架構進行了設計,對系統資料庫的表和欄位進行了詳細設計,並列舉出相關欄位含義。然後分別對MonitorServer的實時監測模塊、查詢統計模塊和業務配置模塊,DataCollector的調度模塊、配置模塊、HTTP長連接模塊、HTTP短連接模塊、匯聚模塊和入庫模塊進行了詳細設計,包括處理流程和相關類的設計等。章節的最後介紹了各個子模塊之間的通信協議的設計,整個協議是基於XML實現的。
在系統的實現章節中,本文給出了部分核心模塊的演算法設計和代碼實現,並以文字的方式闡述了相關調用過程。
接下來的章節闡述了整個系統的部署環境和最終的運行結果,展示了最終的用戶界面。
最後,對本文和作者在課題期間的工作成果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進方向。
【正確的例子】
摘 要
近些年來有線數字電視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基於雙向傳輸網路的互動電視成為引領新時代電視業發展的新潮流,有線數字互動電視系統廣泛採用了IP技術進行傳輸並能夠為用戶提供點播、直播、回看和各種增值業務,使用戶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各種各樣定製化服務。作為互動電視這個新型龐大系統的運營商來說,如何能夠有效針對網路中傳輸的各種碼流進行統一監測就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因為各種點播業務發生的時間隨機,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實時地掌握各個鏈路的流分組的狀態和發現問題時准確的定位發生問題的節點正是本論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本文使用了J2EE技術、Flex技術、C++語言等技術設計並實現了一個可以對整個網路的TS over IP流進行檢測管理的系統。
首先對整個碼流監測系統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其中功能需求包括MonitorServer管理平台和DataCollector數據處理程序兩部分,還以示意圖的形式給出了系統的界面需求。基於前述需求分析,設計了碼流監測系統的總體架構,詳細說明了系統資料庫的表和欄位並列舉出相關欄位含義;分別對MonitorServer的實時監測模塊、查詢統計模塊和業務配置模塊,DataCollector的調度模塊、配置模塊、HTTP長連接模塊、HTTP短連接模塊、匯聚模塊和入庫模塊進行了詳細設計,包括處理流程和相關類的設計等;此外,介紹了各個子模塊之間的通信協議的設計,整個協議是基於XML實現的。在系統的實現章節中,本文給出了部分核心模塊的演算法設計和代碼實現,並以文字的方式闡述了相關調用過程。繼而,在隨後的章節闡述了整個系統的部署環境和最終的運行結果,展示了最終的用戶界面。最後,對本文和作者在課題期間的工作成果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進方向。
1.5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絕對不允許使用Google Translate直接翻譯中文摘要。這種翻譯出來的摘要,是不可能被導師或者匿名評審專家通過的。
英文摘要不必全部直譯。只要中文摘要中主要的流程、方法、結論、成果保持直譯,其它內容採用意譯的方式也無不可。
英文摘要不要使用長句。中文摘要的長句,完全可以通過意譯,或者句子切分,翻譯為英文短句。摘要寫作過程中,要注意連詞的使用。
英文摘要寫不好,說明工程碩士階段的英語水平不過關,是未達到工程碩士畢業要求的。以下的示例,幾乎每個句子都有語法錯誤,到處充斥著不知所雲的詞彙,是絕對不會被通過的。
【錯誤的例子】
It』s root in a large-scale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 of a mixed farming corporation. It』s designed to complete the compositive and union test in all of the system. To attemper the progress of union test is significant, in union test of whole system, since the scale which the organization and staff participated is large. There ar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taff management, rol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rivilege management, data privilege and so on.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it』s emphasis on self-acclimatization. With the self-developed system emergence in each of large corporation, in software, a general tendency is adapt self-platfo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gress, it will offer the function which can operate out-line to make data transfer convenience.
二、學術論文(小論文)摘要寫作方法
【TBD】
【以下文字內容來源於一封翻譯公司的廣告郵件】
摘要寫作順序:
第一句:講一下你這篇文章的研究意義(但是有的雜志不需要這句話)。
第二句:以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To investigate...., 或for thepurpose of....開頭來講述你這樣研究的目的。
第三句:.... was carried out .... with ...treatment. 講述你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
第四句:The resulted showed that ......, 講述你這樣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結果。
第五句: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work implied that... 講述由你的研究結果得出的結論。
另外,在摘要中不要用到參考文獻,如果一定要用的話,那麼一定要將全部的細節寫出來。要始終記住一點,Abstract 是一個獨立的部分,換句話說,別人不看你的文章,只看你的Abstract 就能了解你的研究工作。
【以下文字內容來源於網路:http://www.chddh.com/xuesheng/782.html】
論文摘要怎麼寫
摘要:簡潔、具體的摘要要反映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展示論文內容足夠的信息,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展現論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體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組成。
對象——是論文研究、研製、調查等所涉及的具體的主題范圍,體現論文的研究內容、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問題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確立與目標的定位。
方法——是論文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結構、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對象的必要手段。
結果——是作者運用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效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等,是進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結論——是作者對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等,是結果的總結,顯示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實用性、創新性,體現論文研究的價值與學術水平,是決定論文被檢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1.摘要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中文摘要字數為200-300字,英文摘要為100-150words
2.用重要的事實開頭,突出論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題、新方法、結論與結果的創新性等
3.敘述要完整,清楚,簡明扼要,邏輯性要強,結構完整,刪去背景與過去的研究信息,不應包含作者將來的計劃,杜絕文學性修飾與無用的敘述
4.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盡量列出他們的名字
5.不以數字開頭,中英文必須對應
舉例:
題目:聲帶振動功能模式識別
摘要:應用小波變換估計傳導語音的諧波雜訊比(具體方法),研究了不同發聲方式、發音及聲帶病變對傳導語音諧波雜訊比的影響,並與口腔語音的諧波雜訊比進行了對比研究(具體對象),發現發不同母音時,傳導語音諧波雜訊比的變化范圍是5bB,口腔語音諧波雜訊比的變化范圍為20dB;不同發聲方式的傳導語音諧波雜訊比的變化范圍可達18dB,口腔語音的變化范圍為12dB(具體結果)。結果表明傳導語音諧波雜訊比能夠更好地反映聲帶振動模式,是一種研究聲帶振動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診斷的有效方法(具體結論)。
關鍵詞:口腔語音;傳導語音;諧波雜訊比;小波變換
(2)英文摘要實例
THEME:Identification of vocal cords vibration functions and modes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stimation of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具體對象)by wavelet transform(具體方法). When normal and laryngeal pathological subjects phonate sustained vowels in breathy, falsetto, leakage and pressed modes in normal loudness, these HNRs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were estim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NR in human voice(過去時態). It is pointed that for normal subjects in a variety of vowels, the 20 dB. For normal subject in a variety of phonation modes, the variation of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exceeds 18 dB and in human voice signals in within 12 dB(具體結果).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H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could more accurately image vocal cord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for studying vocal cords vibration and clinical laryngeal disease diagnosis(具體結論)(現在時態).
Keywords: human voice; transmitted sound;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wavelet transform
中文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簡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夠讓讀者迅速總攬論文的內容。與題名一樣,摘要也是各種資料庫中常見的檢索對象。
摘要是整篇論文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作者而言,一旦論文刊登在期刊上,論文摘要就將作為印刷版或電子版的摘要總集的一部分,開始其活躍而又長久的「生涯」。就讀者而言,與某篇心理學論文的第一次接觸多是從閱讀其摘要開始的。多數人通過計算機檢索系統對所需的文獻進行搜索,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閱學術期刊時,大部分人也是首先閱讀論文的摘要,然後再依據摘要來決定是否閱讀整篇論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高度的信息濃縮性,又要具有可讀性,還要結構完整、篇幅簡短以及獨立成篇。一篇好的摘要應具備以下特點:
准確性。摘要應能准確反映論文的目的和內容,不應包含論文中沒有出現的內容。如果該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個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以前研究的擴展,那麼,就應該在摘要中註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將摘要與論文的層次標題進行對比是核實摘要精確性的有效方法。
獨立性。摘要應自成一體,獨立成篇,所以要對特殊的術語、所有的縮寫(計量單位除外)、省略語做出說明,拼寫出實驗和葯品的名稱(葯品採用通用名稱)。新術語或尚無合適中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時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論文的參考文獻表中要充分說明文獻資料的出處)。
簡練而具體。摘要中的每一個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盡可能地簡練。摘要的長度一般不超過300字。摘要的開頭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復題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論題,也可以是結果或結論。摘要里最多隻需包括4個或5個最重要的觀點、結果或含意。
節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學科領域中的常識性內容寫入摘要,但也不要過於深奧,令一般讀者難以明白;切忌把應在前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嬰兒問題解決行為的特點與發展》,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對嬰兒問題解決行為的特點與發展進行了研究。」
(3)除實在無法變通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5)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非評價性。報告研究結果而不是對研究結果進行評價,不要在摘要中對論文內容做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連貫性和可讀性。採用條理清晰、措辭有力的形式寫作。盡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稱來取代第一人稱。避免使用缺乏實質信息的「萬金油」語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或者「由此推斷...」)。
Ⅳ 學前教育如何進行畢業論文選題
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摘要:學前教育屬於應用型學科,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只有行之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才能有力保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及綜合能力得到的提升。本文針對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論述。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
引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面對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學前教育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提升人才培養效果。
一、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到高校要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而對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而言,人才培養的創新性、復合性、應用性就一定要充分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教學,學生才能有效地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指導於實踐,從而服務於實踐。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幼兒教師供不應求的背景情況下,更應加快步伐培養應用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從而滿足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前教育專業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這不僅體現在對從業資格證的要求,同時也強調從業人員的實際教學水平,這要求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中,始終貫徹實踐第一的觀念,重視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落實到專業教學當中。學生在實踐教學深入到幼兒園,體會現實中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活動,以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學前教育專業不僅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同時要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予以重視。但在現實的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實踐訓練不充分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進行實踐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組織學生進行校內的實踐訓練。校內實訓可以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把理論方面的內容運用到實踐當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很多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訓教學課程與社會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訓缺乏一個合理的教學安排,這主要是由於學校對此不夠重視。學前教育專業實訓的優先順序較低,實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實訓質量較低;此外,該專業的實訓實際上與真正的社會實踐有很大的差別,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訓都是安排在一個模擬的環境當中,而不是真正的學前教育環境,學生對實際工作環境缺乏真實感受,導致實訓效果大打折扣。
(二)技能訓練不全面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訓練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重要組成途徑。而很多人普遍將幼兒教師與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相聯系。這些技能只是幼兒教師的顯性技能,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除了具有顯性技能更應具備扎實的隱性技能。比如,口語表達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與幼兒交流互動的策略、與家長進行交往的技巧、教育機智等。而學校在學前專業課程訓練中往往只注重學生顯性技能的培養,而忽視隱形技能的培養。
(三)專業見習不夠深入在高校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高校的許多專業都開展了專業的見習活動。對於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其見習的環境就是各級各類幼兒園,學生真正進入幼兒園以後,能夠進行具體實在的學前教育工作,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明確自己專業的職責,讓學生真正明白自身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然而,實際的見習活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主要是由於學校與實習單位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造成的。多數地方本科院校沒有見習保障機制,見習時間設置的不合理,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見習時間,很多學生剛熟悉完陌生的環境,還沒來得及真正地投入到幼兒園工作當中,見習期已滿。這樣一來,學生真正了解幼兒園工作的時間並不充裕,專業見習不夠深入,無法從實踐當中發現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不足。
(四)專業實習缺乏指導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對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安排中均有自主實習的環節,學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實習計劃,只需要在實習結束後交給學校一份報告。這種實習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偷懶的現象,同時,由於實習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實習指導,很多學生在自主實習過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的情況,影響了實習效果。(五)理論教學不能有效聯系實踐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重理論輕實踐。而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大形勢下,理論和實踐的關系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杜威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中輕視實踐教學的方法,並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為了使學生能夠將系統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真正為畢業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成手型幼兒園教師奠定基礎。
三、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進策略
Ⅵ 求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應該先搜集資料,再確定題目,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通過後再開始書寫正式的論文。
(一)畢業論文資料的組成
1、畢業論文評語。
2、畢業論文(包括:封面、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
(二)畢業論文資料的填寫
畢業論文統一使用學校印製的畢業論文資料袋、畢業論文評語、畢業論文封面(用計算機列印,一律用A4列印紙)。
畢業論文資料按要求認真填寫,字體要工整,版面要整潔,手寫一律用黑或蘭黑墨水。
(三)畢業論文資料的裝訂
畢業論文按統一順序裝訂:封面、論文題目、目錄、摘要、關鍵詞、正文、謝辭、參考文獻,裝訂成冊後與開題報告等一起放入填寫好的資料袋內上交學院。
二、畢業論文撰寫的內容與要求
一份完整的畢業論文應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封面
(二)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應該用簡短、明確的文字寫成,通過標題把畢業論文的內容、專業特點概括出來。題目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三)摘要
摘要又稱內容提要,摘要應反映論文的精華,概括地闡述課題研究的基本觀點、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結論。摘要字數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為宜。撰寫摘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四)關鍵詞
關鍵詞是論文中出現的中心詞,一般3-5個為宜。
(五)正文
正文是作者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其內容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義、理論依據,基本觀點,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與實驗手段,設計、計算的主要方法和內容,必要的數據和圖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結果與對結果的討論等。正文字數一般4000以上,但對具有獨特見解的論文不限字數。撰寫正文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所述。
(六)結論
結論是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出的,應包括所得結果與已有結果的比較和本課題尚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開展研究的見解與建議。結論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達作者對所研究的課題的見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價值的體現,結論要寫得概括、簡短。撰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七)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畢業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設計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參考文獻是向讀者提供的一份有價值的信息資料。
Ⅶ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
1、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2、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應用。
3、學前教育政策與管理。
4、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師。
該學科的必修課主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外國語、現代教育學原理導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專題、專業文獻導讀、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動態研究、學前教育課程專題研究、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
(7)學前教育畢業設計研究方法手段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保教機構、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從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和扎實的科學人文素養,掌握較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
具有較強的幼兒保育能力、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較強的實踐反思與自我發展能力,具有學前教育職業發展、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潛質,善於溝通與合作,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教師或教育工作者。
Ⅷ 幼教畢業論文中的設計方案的內容主要從哪些方面寫
你的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通過順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論背景和現實需要。還要綜述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①人家在研究什麼、研究到什麼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別人還沒有做的問題。③他人已做過,你認為做得不夠(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別人已做過,你重做實驗來驗證。
2、目的意義
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麼問題(或得到什麼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麼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3、成員分工
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具體職責,要人人有事干、個個擔責任。組長負責協調、組織。
4、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課題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研究內容是指可操作的東西,一般包括幾個層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課題(數目和標題)。⑶與研究方案有關的內容,即要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等等。研究方法要寫明是文獻研究還是實驗、調查研究?若是調查研究是普調還是抽查?如果是實驗研究,要註明有無對照實驗和重復實驗。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則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論證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6、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形式來表現。
Ⅸ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選題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選題選的題目有很多,下面就學前教育的給些參考題目舉例如下:
1、某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小學化」傾向研究
2、同伴沖突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研究
3、同伴違反規則背景下幼兒的行為反應及其動機研究
4、退縮型幼兒的個案研究
5、文化變遷下離異家庭兒童的個案研究
6、小班幼兒繪畫興趣培養策略
7、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為
8、一線教師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的認知現狀調查與分析
9、影響幼兒規則形成的因素研究
10、游戲教學活動中促進中班幼兒分享行為策略研究
11、幼兒教師對觀察記錄的運用現狀研究
12、幼兒進餐拖延行為的個案研究
13、幼兒一日活動中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
14、幼兒園家園互動的現狀調查
15、幼兒園民間美術教育活動的環境創設策略研究
16、幼兒園實習生教育效能感影響因素的研究
17、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中教師管理行為的現狀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前教育
Ⅹ 畢業論文學前教育3000字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