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RSS方法分析公差時為什麼必須是對稱公差
RSS全稱:Root Sum of Squares,翻譯過來 均方根法。
是一種基於統計學的公差分析方法。其樣品組測量尺寸必須符合標准正態分布:
比如下圖就是一百萬個6西格瑪(σ)水平10±0.25 的測試樣品尺寸分布曲線,幾乎是一個標准正態分布圖。
註:Cpk是供應商的加工能力值。
❷ 公差的計算方法
公差的計算方法如下:
1.極值法
這種方法是在考慮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況下,通過尺寸鏈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來計算目標尺寸的值。
2.均方根法
這種方法是一種統計分析法,其實就是把尺寸鏈中的各個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開根而得到目標尺寸的值。
公差就是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范圍,合理分配零件的公差,優化產品設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質量製造產品。
(2)公差分析的方法與比較擴展閱讀
公差的計算類型
1.尺寸公差
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代數差的絕對值。
2.形狀公差
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6個項目。
3.位置公差
指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限制零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線、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8個項目。
❸ 我想請教一位老師為我講解公差方面選擇和計算方法 謝謝.......
《機械設計手冊》有關公差的介紹是很全面的,是很好的老師啊。
❹ 產品公差與模具加工問題
產品公差與模具加工問題的解決方法:
假如是零件的外部尺寸,公差正負0.1的金屬件。那麼凹模尺寸上偏差應為0。下偏差負0.05.因為凹模越磨越大,零件的外部尺寸取決於凹模尺寸。凸模按材料和厚度取間隙。
所謂公差是上下偏差之差。
公差分析是指在是指在滿足產品功能、性能、外觀和可裝配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定義和分配零件和產品的公差,優化產品設計,從而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質量製造產品。公差分析是面向製造和裝配的產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大影響。
❺ 公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公差分析的原理是合理地定義和分配零件和產品的公差,優化產品設計,從而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質量製造產品。採用的三種主要方法 :極值公差法、統計公差法和模擬方法,為實現公差分析與綜合的自動化 ,提高計算效率 ,需要更為有效的公差綜合與分析演算法
常用的公差分析方法,一是極值法,二是均方根法。
1)極值法:
極值法是考慮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況,通過尺寸鏈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來計算目標尺寸的值。
2)均方根法:
均方根法是統計分析法的一種,顧名思義,均方根法是把尺寸鏈中的各個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開根即得到目標尺寸的公差。
(5)公差分析的方法與比較擴展閱讀
當通過公差分析發現產品設計不滿足要求時,一般有兩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其一是通過精密的零件公差來達到要求,但這會增加零件的製造成本;
其二是通過優化產品的設計(例如,增加裝配定位特徵)來滿足產品設計要求,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公差分析的意義所在。
公差分析除了用於產品設計中,還可用於產品裝配完成後,當產品的裝配尺寸不符合要求時,可以通過公差分析來分析製造和裝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❻ 六西格瑪設計管理在每個階段如何應用
六西格瑪設計管理在每個階段的應用如下:
因為每個企業新產品開發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對DFSS工具的整合要求就會有些差異。這里僅根據我們的實踐,將DFSS的一些核心工具如VOC、 QFD、TRIZ、田口方法、公差分析、 可靠性設計等如何整合到新產品開發流程,作經驗分享。
一、產品規劃階段:
是產生新產品的概念設計、整合DFSS工具到新產品開發流程最重要的階段。要求運用VOC工具確實採集內外部顧客的聲音,而非只是用逆向分析或競爭者分析定義新產品的顧客需求內容;釆用功能分析和QFD工具列出產品失效模式,展示新產品的關鍵質量指針和零件特性,而不只是用經驗和頭腦風暴的方式;藉助TR1Z方法解決產品的不同關鍵質量指標之間,在設計上的矛盾或功能問題,而不是用取捨的方法,對產品質量指標具有重要影響的參數規格,須在2D設計圖紙上運用一般實驗設計或田口方法決定並進行公差分析,而不是用經驗設計的方法。
二、工程驗證測試階段:
此階段是產品開發初期的設計驗證,產品剛設計出來僅為工程樣本,需要把可能出現的設計問題一一修正。具體包括3點要求:
(1)如果新產品的關鍵質量指標經測試不合格,必須再次通過一般實驗設計或田口方法加以解決,而不是用經驗改善設計的方法;
(2)如果新產品的關鍵質量指標經測試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必須通過田口方法進行穩建設計,而不是用經驗改善設計的方法;
(3)對產 品質量指標有重要影響的規格尺寸,必須進行樣件公差分析,而不是用經驗的調公差方法。
三、設計驗證測試階段:
此階段是產 品開發中期的設計驗證,所有設計已全 部完成,重點是確保所有的設計都符合 規格。
其要求包括:
(1)新產品的關 鍵可靠指標經測試不合格,必須通過可 靠性設計方法解決,而不是用經驗改善 設計的方法;
(2)新產品的關鍵可靠 性指標經測試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必須採用田口方法進行穩建設計,而不是用 經驗改善設計的方法;
(3)對產品質 量指標有重要影響的零件,必須要對供 貨商進行樣件公差分析,而不是用經驗 的調公差方法。
四、生產驗證測試階段:
產品設計幾乎全數完成,所有設計驗證在本環節結束,最後只是要做量產前的驗證。 此階段的要求是:
(1)如果零件供貨商的 關鍵零件特性指標經測試不合格,必須協助供貨商通過一般實驗設計或田口方法予以解決,而不是用經驗的改善方法;
(2)如果零件供貨商的關鍵零件 特性指標經測試有不穩定的狀況,必須採用田口方法進行穩建設計,而不是用 加嚴進料檢驗的方法;
(3)對產品質 量指標有重要影響的零件,必須要對供 貨商進行樣件公差過程能力分析,而不 是用加嚴進料檢驗的方法。
從以上經驗看來,產品規劃階段是整合DFSS工具到新產品開發流程最重要的階段。一般而言,如果產品規劃階段做得好,後面的幾個設計驗證階段會進行得比較順利。
在21世紀的創新時代,每個企業的研發人員都應該學習新方法,以面臨未來更新的技術挑戰。DFSS運用一與套系統化的工程技術,以設計出符合六西格瑪水平的產品,這種方法能夠改變過去傳統設計不夠重視客戶需求、未能系統化地考慮所有設計環節的缺點;換句話說,就是要改變企業的新產品設計文化,從過去的經驗設計提升到系統化白正向設計思維,從而實現設計競爭力白根本提升。
❼ 公差分析的公差分析的目的
公差分析也叫做公差的驗證,就是指已知各零件的尺寸和公差,確定最終裝配後需保證的封閉環的公差。
在公差分析的過程中,如果最終計算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需調整各零件公差或優化尺寸鏈環。公差分析的原理是合理地定義和分配零件和產品的公差,優化產品設計,從而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質量製造產品。
計算模型
常用的公差分析的計算模型有兩種,一是極值法,二是均方根法。
極值法是考慮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況,通過尺寸鏈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來計算目標尺寸的值。
均方根法是統計分析法的一種,顧名思義,均方根法是把尺寸鏈中的各個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開根即得到目標尺寸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