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寵物松鼠怎麼養最好
飼養寵物松鼠,首先要為它准備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飼養松鼠的籠子不能太小,要讓松鼠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否則會因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而導致松鼠發育不良。同時,松鼠以果仁餵食而且有磨牙的習慣,因此准備的食物應該是硬殼的果實。滿足松鼠飲食的需要同時也滿足松鼠磨牙的生活需要,以防止松鼠嚙齒的增長。
食物,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飼養籠。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㈡ 飼養松鼠應該注意什麼
松鼠是一種十分小巧可愛的動物,深受大家的喜愛。很多人也想自己飼養松鼠,畢竟每天面對這么可愛的動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飼養松鼠的時候,也不能馬虎大意。畢竟松鼠的壽命有限,特別是餵食一定要注意。下面波奇網的小編就結合眾多飼主的經驗,給大家講講餵食松鼠的一些注意點。
松鼠
(1)請不要看松鼠太可愛,給與過多的葵瓜子或高熱量食品,松鼠容易發胖,營養不均衡。 過胖的松鼠,夏天容易中暑,皮膚脂肪過厚,容易脫毛。葵瓜子可當做訓練松鼠的獎勵食品。
(2)請不要認為松鼠是不用喝水的!水一定要供給,並且兩三天換一次飲用水。
(3)蔬果部份請勿一次餵食太多,容易造成腹泄死亡。蔬果類大部份都含有農葯,請以清水洗凈拭乾再餵食。
(4)點心部分與主食搭配,點心增加,主食請減少,不要給與過多的零食,發胖的松鼠容易生病。
(5)請將飼料與零食等用密封罐密封保存,可放置冰箱,滋生蟲蟻的食品請丟棄。
(6)麵包蟲是松鼠的最愛,但是蛋白質含量太高,一次給幾只就好,不要太多。
(7)小鳥的五穀雜糧是松鼠最好的食品,混著買些就可以了。如,玉米片,蕎麥,麥片,生花生,麻子,稻穀,小麥,高粱,生瓜子,可以適當增加麥片、蕎麥和麻子的數量。水果蔬菜慎重,水分較大的水果蔬菜盡量避免不要喂!大白菜葉子可以先放個一兩天,待葉子水分蒸發的差不多了再喂就可以補充維生素給松鼠們了。松鼠很喜歡吃油麥菜的哦。
㈢ 如何養殖松鼠
飼養方法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疾病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嚙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松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嚙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 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 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盡早進行隔離。
3.肺炎
壓力過大、過度潮濕、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 出現咳嗽、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 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低鈣血症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痹、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 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5.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6.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7.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
松鼠飼養完全介紹
要點:需要耐心,慢慢與它熟悉
一說到松鼠,我們立刻想到它毛茸茸的大尾巴,用爪子捧著核桃吃東西的可愛姿勢。除了澳大利亞之外,松鼠廣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種類達到250種。松鼠的姿態很可愛,飼養簡單,熟悉之後可以抓在手上玩耍,是很適合作為寵物的。
關於松鼠的基礎知識:
松鼠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身體特徵: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生活習性:松鼠為典型樹棲鼠種,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以樹枝、苔薛和羽毛等為構巢物,在樹枝間築巢。巢呈圓形,出口開於背風面,但也有棲居於樹窟內,也有的以舊的大鳥巢加以修補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幾個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於臨時休息。雄鼠很少築巢,大多利用舊巢。
松鼠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取食昆蟲及其幼蟲、蟻卵、鳥卵及其他動物,但主要食物為落葉松等針葉林的種籽,夏季多取食各種漿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亦吃樹的幼芽。日間活動,清晨最活潑,不冬眼,但冬季活動減少,嚴冬寒冷之際,很少出窩活動。
松鼠有貯藏食物的習慣。每當果實成熟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它嘴裡含著胡桃、橡實或者其他好吃的東西,每當它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的時候,貯備就會增加。它不僅搜集胡桃和成熟的果實,而且還常常把磨菇掛在上面的樹枝上,待風干後,收藏到倉庫里。它確實具有一種高超的本領,即能找到合適的樹枝,並把磨菇掛在上面,而且曬干後不會掉下來。在松鼠的倉庫里,發現有胡桃和其他植物種子,但沒有一個是腐爛的或生蟲子的,質量全都很好。松鼠的倉庫很多,然而其中一些可能會遭受到風雨和冬季猛烈的暴風雪破壞,使其附近外貌形狀被改變而再也無法找到。這種小動物建造的球形巢的入口可以從裡面封閉起來,巢外大雨傾盆,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掛滿冰雪的大樹被吹得吱吱作響,而它卻安然躺在溫暖的巢穴中並等待晴朗日子的到來。此時,它便去找自己的貯藏物,一旦找到便飽餐一頓。如果沒有暴風雪或雨,而且太陽照得比較暖和,它就會沿著樹枝跳來跳去,進行游戲玩耍,這時那長長的尾巴使其跳躍的距離能達到10米遠。當它感到疲勞時,就回到自己的窩里小想。當夜晚颳起了暴風雪,樹木又發出吱吱的響聲時,它卻在保溫良好的巢中休息。樹洞貯藏室和營巢毗鄰的便利條件,使它冬天下會餓死和凍死,故不需要進行冬眠。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捕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5%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值。
㈣ 飼養松鼠的方法和禁忌
松鼠(Sciuridae),是哺乳綱嚙齒目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松鼠一般體形細小,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松鼠原產地是我國的東北、西北及歐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極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
中文名: 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學名:Sciurus vulgaris
松鼠圖(20張)類屬:動物界,哺乳綱,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 性格: 溫柔、可愛、乖巧、馴良、討人喜愛、十分勤勞、愛干凈、聰明、靈巧、不愛下水。 壽命:現品種一般4-10年,特殊情況可能不到四年。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見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黑龍江,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的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0%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繁殖的數量很多。 松鼠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上下顎臼齒數量不一。前後肢之間無皮翼。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體重比雄性個體體重稍重一些。松鼠體態端莊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也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
國畫松鼠照片集錦(17張)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長約22公分;體背面棕褐色,一般腹面為栗紅色,有時連四肢內側都呈栗紅;有些個體卻僅有紅色腹中線,甚至完全不帶紅色。尾巴差不多與身體一樣長,尾毛黑褐先端淡棕色,有些個體具有灰白色尾端。 赤腹松鼠為樹棲、日行性動物,以晨昏最為活躍。與一般認知不同,它們並不住在樹洞里,而是以帶葉的細枝編織高掛樹梢的球形巢,巢比足球大些,內櫬柔軟的樹皮、纖維等較為舒適的材料。無論雌雄,赤腹松鼠都有自己的樹巢,有時不止一個。雌松鼠自然也在巢里養育幼兒,每胎兩仔,通常一年繁殖一~二胎。赤腹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葉為食,偶而也攝取一些動物性食餌。在台灣,可能由於過去伐取低海拔闊葉林木,改以外來的柳杉大面積造林,在棲息地生物多樣性驟失的情況下,致使柳杉造林地遭松鼠危害。林木樹皮被啃咬,輕則變形重則死亡,造成巨額的損失,赤腹松鼠也因此被冠以森林害獸之名而倍受關注。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既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紅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堅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覺時,會把尾巴當做棉被蓋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或其他鳥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繁殖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等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會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食物逃跑。
嗅覺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歉。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他動物,很喜歡在夜晚之下活動,特別在傍晚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兒覓食,一會兒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風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半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他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是有害無益的。 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該嚴加保護。編輯本段繁殖特點
松鼠(圖6)
松鼠約於每年春季1.2月發情,發情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左右。松鼠繁殖開始的適齡期,雌性為8~9周齡,雄鼠為9~10周齡。對松鼠來說,秋季也有一個發情期。在非繁殖季節,雌雄性成體分別占據一定的地方作為自己生活的活動范圍。在野外,雌性保護一定面積的地盤是為了保護食物,其內不允許其他同種個體進入,對雄性個體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節,則明顯地放鬆對領域范圍的保護,允許雄性個體進入。發情時,雌性個體食慾下降、活動加強,煩躁不安,呈興奮狀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進行繁殖時,一定要挑選體格健壯,毛色光澤佳,精神狀況好,食慾旺盛的個體。對雄性個體則要求性慾旺盛配種能力強;而對雌性則要求母性強,胎產數多,泌乳量充足的個體。配種時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40天,4月初進入哺乳期,每年能產仔3次左右,每次能產4~6隻。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個體就能繁殖較多個體,有著較強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因此,此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母體的營養狀況,小松鼠剛生下時很小,看不見東西,發育很慢,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至一個半月時,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 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編輯本段種屬類別
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常見的松鼠有三種
1.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區群眾又稱它為「吊老鼠」。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樹棲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徵: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 腹部呈紅色 紅腹松鼠主要是棲居在密林中,生活習性與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動,食性主要以攝食各種堅果,如松果、栗及漿果為主,亦食各種樹葉、嫩枝、花芽及鳥卵、雛鳥和昆蟲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產3~4仔,以2仔居多。
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一種常見體態 ,除腹部呈黃色或淺黃色外其他特徵與紅腹一樣, 稱黃山松鼠
黃山松鼠
2.長吻松鼠
長吻松鼠又名「紅嘴松鼠」。大小:20~25厘米 特徵:四肢略短,尾細長,尾毛短而蓬鬆,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為灰白色 長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習性與一般松鼠無多大差別,但並非完全樹棲,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覓食,晨、昏時分最活躍。
3.岩松鼠
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掃尾子」,「掃毛子」,外形有些像紅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岩松鼠
尾長:15厘米 特徵:耳大明顯,眼睛周圍一圈白色,四肢略短,尾毛蓬鬆、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側毛為黃灰色,下頜為白色。 岩松鼠則棲息在山區的岩石區,岩松鼠雖然能攀登於樹上,但主要還在岩石間棲息,一般營巢於岩隙間。岩松鼠白天活動,主要以野生果實或植物種子為食,如堅果、胡桃、杏等,但有時也會食農作物,是一種山林的害獸。
4.金花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特徵:身體背部有五道黑毛 ,又稱五道眉 原產地:亞洲東北部、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部有數以縱條花紋的小型松鼠。剛離巢的小松鼠,若與雙親分開飼養,很容易養馴。由於行動迅速,應注意它趁餵食時脫逃。需准備較高的籠子,同時為避免運動不足,籠內應備吸轉輪車讓松鼠嬉戲運動。同時要裝設巢箱。作為藏匿的地點,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現象,若飼養在溫暖的室內,即不須冬眠。由於耐熱性較差,夏天時籠子應移往通風良好的地方。
5.蝦夷松鼠
大小:身長約25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分布於日本北海道,是分布於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亞種,體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與冬季毛色會改變。冬季時,背面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長毛;夏季時,全身為淡淡的紅褐色,耳朵沒有長毛。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相同,由於體型較大,需要大而堅固的籠子。冬天不須冬眠,照常活動。
6.草原犬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8cm 原產地:北美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體色由黃色到褐色都有。體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於習慣群體的生活,即使飼養多隻也不會打架。在生態影片中經常出現,是很受歡迎的可愛動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動作,格外可愛,也很容易被人養馴。同時尾巴會如狗般擺動,很惹人喜愛。食物以植物為主,倉鼠的人工飼料與狗食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市面有成對出售,但繁殖仍相當困難。
7.日本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面為灰褐色,腹部為白色。四肢之間有皮膜相連,張開後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動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愛。主要在夜間活動,是最適合夜貓子飼食的寵物。籠內准備小鳥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覺時使用。養馴後,可放出籠外在屋內滑翔。與松鼠同科,飼養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時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飼料為主食,偶爾餵食一些動物性食物。
8.歐洲紅松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歐洲中部到西亞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為明亮的紅褐色,腹部為白色。耳朵長有長毛。體型大、動作活潑,飼養時需有相當大的籠子。
9.三彩松鼠
大小:身長約20cm 尾長約15cm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與尾巴為深紅褐色,由兩頰到側面有條狀白帶,前肢與腹側為黃褐色,腹部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實單調的松鼠中,是較低華麗的一種。棲息於樹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科的動物一共有六種,分別是三種松鼠跟三種飛鼠,分別是赤腹松鼠、條紋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另: 今年來當作寵物飼養的松鼠名為 魔王松鼠 ,屬東北地區偏多 ,
四肢有力,彈跳力強,以三色 黑色 紅 毛色為主
一、養殖場舍建造及准備
松鼠在野生情況下是單獨生活,所以提供的環境條件,應該使它們有足夠的單棲條件,又可以彼此接觸,以利於繁殖。 (一)圈舍條件 為敞開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為磚牆,面積為長5米、寬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門(高1.8米,寬7米)通操作廊,但門外還應有一小隔斷,約2平方米,再有側門通走廊,主要為了避免動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釘上數排小木箱,在離地面1米以上即可開始釘第一排。木箱規格為長25厘米、寬25厘米,在一側開口(高15厘米、寬12厘米),箱和箱之間距離30厘米。排和排之間相距(下排的箱頂和上排的箱底)為30厘米,兩排木箱可錯開。可一直排到上面頂部。養殖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房的中間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樹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們活動。 (二)運動場條件 直接和敞開的圈舍相通,面積為長36米、寬3米,高3米。三面及頂棚均以細鐵絲網,網孔不超過1.5厘米為宜。網下面離地面20厘米圍以磚牆。同樣適當放1~2棵枯樹杈,三合土地面。
二、飼養管理與繁殖技術
(一)飼料 可喂松子、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蘋果等,根據季節和不同地區,盡可能提供多種飼料隨它們選擇。飼料可分放幾個地方,以免它們爭搶,乾料可2~3天添1次,水果類每天供給,以當天吃完為好。水盆要隨時有清水。 (二)管理 夏季炎熱時,可觀察動物的表現,必要時運動場頂棚臨時加草席或竹席遮蔭,噴灑水降溫。冬季可不必採取保溫措施。 (三)繁殖技術要點 在引進動物時,必須挑選體質健壯的作為繁殖用,雌雄比例可按3~4:1。把體弱的單獨挑出,尤其體弱的雄性,可能會受其它雄性的攻擊。在繁殖期可給些動物性食物,如熟雞蛋、麵包等,看它們是否喜歡。另外在圈內放些干凈的枯葉、碎麻、細枝等,供它們墊窩或築窩用。出生半年的幼仔,要分出單養,以免密度過大。
三、疾病和天敵防治
由於松鼠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數量不多,不太受注意,而且不便於觀察,所以還沒有患某種疾病的報道。但它們屬於牙嚙類動物,可能會傳樑上鼠疫,所以必須每天搞好衛生,定期消毒。另外,圈舍和運動場必須嚴防野鼠和家鼠鑽進,造成搶食飼料,傷害松鼠和傳播疾病等。
四、飼喂管理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良好的飼料和科學的管理是保證松鼠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松鼠生產能力和改進品種的條件。飼料搭配比例應該特別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飼喂松鼠的飼料有混合飼料、粗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混合飼料一般由大麥、小麥、玉米、黃豆和款皮等組成,含量為25%大麥或小麥,20%玉米,15%豆餅,10%黃豆,20%鼓皮,6%魚粉,3%骨粉和1%食鹽,這種混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20%以上的蛋白質,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飼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綠多汁飼料有白菜、胡蘿卜、油菜、桑樹葉、冬青葉;夏秋兩季也可以飼喂一點瓜果之類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和西瓜等。每天每隻松鼠的飼料投喂量大約為:混合飼料30克左右,粗飼料200~250克,和青綠多汁飼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點固定是必要的。對於幼齡的松鼠,要適當增加飼喂的次數,以保證它隨時取食和滿足它生長發育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不同時期,松鼠對食物的營養需求有不同的變化。對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飼料要多樣化,並盡量做到飼料新鮮,營養成分完全,以滿足胎兒或幼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特別要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成分。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幼仔,飼養時也必須注意食物營養結構的組成。 雄性松鼠在配種期、恢復期,也要加強營養,多增加魚粉、牛奶的供給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超過飼喂標准時,會引起松鼠體質下降,對幼仔則表現為影響它的生長發育速度。 松鼠的飲水一定要注意清潔,夏季要經常換水,冬季則避免飲用冰凍水,從而減少動物體質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五、飼養環境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飼養松鼠的房舍一般要求選擇東南方向,冬暖夏涼,又有一定光線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動物健康。動物的房舍、籠舍要合乎動物的生活習性。飼養松鼠的房舍可以用鐵絲向或木板釘成,面積要適當地大一點。單籠飼養時,外面活動籠大小可以為60X25x45厘米,或是用雙層的籠,其大小為55X45X45厘米,從而作為其採食、喝水、運動和繁殖時交配的場所;外籠的四周和頂可以用鐵絲編成,網眼大小為4~3.5厘米,而籠底則可以用粗一點的鐵絲編織;兩側面和後面也可用玻璃或鐵皮代替,裝有小門,便於動物進出或清掃衛生,或投放食物和水。除了外籠以外,還要有窩箱,作其棲息、休息和產仔的場所;窩箱可以用1.5~2.0厘米厚的木板釘制而成,其長寬高為30X25X25厘米或45X35X45厘米。外籠可以同窩箱安裝在一起;也可以分別放置,讓松鼠自由出入。 松鼠也可以進行大規模飼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求有較大的寵舍,分成運動場和動物休息、睡覺的房舍兩部分。在運動場內,要栽有樹木或安置供松鼠攀爬跳躍的棲木。雄雌性成年松鼠在非繁殖期間要分開飼養為好。如果是留作種用的,松鼠要給予特別的照顧,並可以分開飼養。飼養寵比其他單籠飼養個體的面積要大一些,以保證它有足夠的運動量,大小可以為90X30X45厘米,籠的底面要有承糞板,以便清潔和消毒。 每個飼養籠內要放置有食盆架和飲水盆,並且將它們固定好,以免被掀翻弄臟或弄濕其環境;食盆可以用搪瓷盆或塑料小盆。 松鼠雖然生活在寒溫帶針。杠闊葉林混交地帶,但是,由於其高超的築巢技術,巢內溫度比巢外要高得多,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為保證其安全越冬,一般要保持溫度為5~23℃,不能過低,否則會影響其生育繁殖能力。
六、其它問題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良好的飼料和科學的管理是保證松鼠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松鼠生產能力和改進品種的條件。飼料搭配比例應該特別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飼喂松鼠的飼料有混合飼料、粗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混合飼料一般由大麥、小麥、玉米、黃豆和款皮等組成,含量為25%大麥或小麥,20%玉米,15%豆餅,10%黃豆,20%鼓皮,6%魚粉,3%骨粉和1%食鹽,這種混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20%以上的蛋白質,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飼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綠多汁飼料有白菜、胡蘿卜、油菜、桑樹葉、冬青葉;夏秋兩季也可以飼喂一點瓜果之類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和西瓜等。每天每隻松鼠的飼料投喂量大約為:混合飼料30克左右,粗飼料200~250克,和青綠多汁飼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點固定是必要的。對於幼齡的松鼠,要適當增加飼喂的次數,以保證它隨時取食和滿足它生長發育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不同時期,松鼠對食物的營養需求有不同的變化。對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飼料要多樣化,並盡量做到飼料新鮮,營養成分完全,以滿足胎兒或幼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特別要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成分。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幼仔,飼養時也必須注意食物營養結構的組成。 雄性松鼠在配種期、恢復期,也要加強營養,多增加魚粉、牛奶的供給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超過飼喂標准時,會引起松鼠體質下降,對幼仔則表現為影響它的生長發育速度。 松鼠的飲水一定要注意清潔,夏季要經常換水,冬季則避免飲用冰凍水,從而減少動物體質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㈤ 怎麼養松鼠
有許多新手對於飼養寵物鼠有許多的疑問、剛開始養時常會遇到一些很基本的問題而不知如何是好。我這里整理一些我認為的養鼠須知,是針對坎培爾、加卡利亞與老公公。對新手而言,最重要是飼養鼠鼠的基本觀念建立、主要以鼠鼠健康問題、飼養方法為主。
1、 養鼠前的基本准備工作?
飼養環境需注意哪些(夏天、冬天需注意哪些事情)
(1) 夏 季
鼠鼠本身是很怕熱的,在夏季的時候,室內空氣要保持流通,否則鼠鼠容易中暑,另外也可以開開冷氣給鼠鼠吹,請注意不要突然溫差過大,要漸近式讓溫度下降,外出時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在正中午時分帶鼠鼠出門,如果非帶出不可,籠內墊材鋪少許,也可使用保冷器材及冰涼的飲料罐放置籠具旁,來減低高溫。
(2) 冬 季
楓葉鼠與黃金鼠比較起來是比較耐寒,如果天氣太冷的話還可能出現類似冬眠的狀況,就算後來蘇醒了也會使得鼠鼠的壽命縮短。鼠鼠大約在7~8度的溫度下就會產生類似冬眠的狀況,不過在冬天要保持理想的溫度是很困難的, 寒流來襲時要多注意保暖,墊材可比平常鋪多一些,也可使用保暖器材或是給它一些干凈的碎布等。有條件的可以買鼠鼠棉被。
(3)環 境
放置籠子的地方溫度的變化不可以太大,避免陽光的直射以及直接被風吹到的地方,也不要放在電視機,音響等吵雜的地方,因為他們能到聽到人類所聽不到的音波,所以盡可能離開電器用品、計算機等AV產品的附近,還有就算鼠鼠出走的話也很容易找的到他們的地方。
(4) 溫 度
鼠鼠生活的理想溫度是20~28度,但不代表在這范圍內怎麼變化都沒關系 ,比如說早上和傍晚的溫度是20度而中午的溫度是28度的話,對鼠鼠來說是不好的。因為鼠鼠對於溫度的變化很敏感,身體可能因而受不了,所以飼養環境的周圍溫度盡可能維持一定的溫度。
你該有哪些基本養鼠配備?
鼠籠、飼料盆、廁所盆、水瓶與滾輪、食物、玩具、木削等
你知道養鼠會對你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你是否做好飼養之心理准備?
鼠兒壽命約兩至三年,你必須有陪他一生的基本心理准備。你必須有多餘時間、定期陪他玩並做基本健康檢查。基本上,寵物鼠並不是傳染病之媒介,所以你無須擔心人畜之間的傳染疾病問題,最有名的漢他病毒,其傳染媒介不是寵物鼠。
健康方面:平常鼠兒健康觀察重點為何?
精神狀態、體重、牙齒、毛色與毛形、肛門附近、糞便。
2、 鼠鼠生病時有哪些征狀?
精神狀態不佳、有傷口、體重變輕、毛色不光澤、肛門附近(腹瀉或是濕尾)或是下巴濕濕(囊袋發炎)的。
3、 常見鼠兒健康問題有哪些?
囊袋炎、濕尾症、腹瀉、脫水、皮膚病(嚴重掉毛)
4、 鼠鼠遇到這些健康問題該怎麼辦?----找醫生前你可以做哪些基本治療
濕尾症、腹瀉、脫水
讓它吃蘋果(蘋果有止瀉的作用)最好讓它喝一些葡萄糖之類補充體能的東西,因為SS腹瀉就等於嚴重脫水(千萬別讓它再喝純水、牛奶等)不要讓它吃油性的食物,最好喂些乾草(乾草也有止瀉的作用)注意:乾草要弄碎。
皮膚病(嚴重掉毛)
用浴沙幫它洗澡。
5、飼養方面:
(1) 飼養鼠兒可以餵食哪些食物?
五穀、蔬菜、水果與一些質量不錯之商業飼料。
(2)哪些食物會影響鼠兒健康,是不能餵食?
如巧克力、甜食、鮮奶、楊桃、刺激性蔬果等等。
(3) 餵食次數、餵食份量、水多久換一次?
通常餵食次數為早晚一次、餵食份量唯一小茶匙,水依潔凈(透過光線看水是否混濁)可以考慮更換。
母鼠年齡多大才適合繁殖、繁殖前要做哪些准備、懷孕徵兆為何、母鼠哺乳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般鼠鼠40天大就有繁殖能力,但是健康適合繁殖的母鼠、其年齡需3-4個月大。一些會產生基因缺陷之鼠鼠不要繁殖(如:糖尿病鼠、有濕尾症鼠、神經質鼠鼠等、一些會產生基因缺陷下一代或是對會傷害母體的配對)
確定母鼠懷孕後(腹部變大、用指腹輕摸、其腹部比較硬,且從鼠兒背部上方看,其體型近似西洋梨型,乳頭明顯突出。)公母須分籠,且准備好乾凈之木屑(哺乳環境)。哺乳期間僅需固定餵食飼料與補充干凈的水、可以加強飼料營養如:水煮蛋白、水煮雞肉、麵包蟲等],不要驚擾母鼠、不要更換木屑、亦可在鼠籠上蓋上深色布料給予一個安靜之哺乳環境。鼠兒約7天後長毛、14天後開眼、三至四周後斷奶、三周後鼠兒可以開始吃固體飼料。
8、禁止不同品種鼠鼠之相互繁殖。
常見例子為三線(加卡利亞(安)學名:Phodopus sungorus)與一線(坎培爾學名:Phodopus campbelli)互相交配繁殖。雖然染色體數目均為28,但因屬不同species(品種),所以不宜互相繁殖。另外,也應禁止老公公(學名:Phodopus roborovskii、染色體數目:34)與一線或三線交配,因為品種不同,染色體數目也不同。
9、鼠兒打架時怎麼辦?陌生的成鼠與幼鼠是否能放在一起?
通常鼠兒打架是因為地域、食物的爭奪或是生活空間不足。鼠兒的生活空間一定要足夠(見仁見智),有打架行為並導致受傷情形發生一定要分籠。當然幼鼠是不適合與成鼠同住一籠,以免幼鼠被欺負甚至因此而死亡。
其餘注意事項:繁殖次數(一生不要超過四次)、如何訓練鼠兒在固定位置上廁所、定期清洗鼠籠、加強本身對倉鼠之認識。
【飼養鼠鼠的心理准備】
鼠鼠是有生命的小動物,所以在沒作好足夠的心理准備前請不要盲目飼養
首先要回答以下問題:
1.你有一定的時間飼養它嗎?
2.你的家人反對你飼養小動物嗎?
3.你能保證在你長時間外出時有人照看鼠鼠嗎?
4.你能保證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去後不拋棄它嗎。在你無法繼續飼養時,你能找到合適的收養者嗎?
如果你對以上各點不能很肯定,建議你不要養。
【怎樣挑選鼠鼠】
如何才能挑選到一隻比較健康的鼠鼠呢?這邊有幾個方法讓您參考一下:
1、要選擇眼睛有神沒有眼屎的鼠鼠。
2、看看鼠鼠有沒有流鼻水,有的話不要挑。
3、耳朵的形狀是否完好,有沒有被咬過的痕跡。如果有表示這只鼠鼠太軟弱或生病而被其他的鼠鼠給欺負咬傷。
4、牙齒沒有伸到外面來,如果有表示咬合不正常。
5、毛色有光澤,沒有掉毛或腫瘤。
6、尾巴不可以有濕濕的,或是有便便的污垢附著在肛門的附近也不好,表示這只鼠鼠可能拉肚子。
7、行走時正不正常,有沒有僵硬的感覺,四肢健不健全也是重點。如果看起來都很好的話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最後就是選一隻您喜歡的鼠鼠了,除了毛色以外也要考慮看看它會不會親近人。
通常來說,黃金鼠和加卡利亞蒼鼠飼養一段期間就容易親近了,坎培爾蒼鼠和羅伯羅夫斯基蒼鼠就比較難一點,尤其是羅伯羅夫斯基蒼鼠本身就是很膽小又敏感的動物,所以可能要多花一些時間才能取得它對你的信賴。
至於要養一隻好還是一對好,基本上如果是多瓦夫蒼鼠的話,養兩只以上是比較好。如果是黃金鼠的話,那可能養一隻就可以,要養一對的話要分開養比較好,等到要交配繁殖時再把母鼠放入公鼠的籠子內,待交配後再分開。
【鼠鼠飼養環境】
最適宜溫度20-28℃,避免陽光直射或直接被大風吹到的地方,但要注意通風透氣。不要離電視,音響,電腦太近,鼠鼠可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聲音,應避免輻射和嘈雜。
夏季:最好不開空調,因為你外出時關空調,進屋又開空調會使屋內溫差過大,鼠鼠對溫度很敏感,容易感冒。
冬季:不要放在室外,鼠鼠會因為太冷而冬眠。多鋪木屑等墊材,為鼠鼠配置木製或草制小屋用於保暖。或多給一些餐巾紙讓鼠鼠自己做窩。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籠子整個放進紙箱或塑料箱內,但要注意透氣。
【鼠鼠的基本用品】
籠子
食盆
大多數籠子中都自帶食盆。如果需要自己選購,一般的小容器都可選用,只要是不容易打翻,且邊緣不要太高,不然鼠鼠爬不進去。常用的容器:玻璃煙缸,醬油碟子,各類小碗,微波爐盒子。目前價格:3-10元
飲水器
大多數籠子中都自帶飲水器,DIY時也最好裝一個,因為鼠鼠是需要喝水的。飲水器的一般設計前端有不銹鋼珠,購買時注意測試是否漏水。千萬不要直接拿個碗盛水,因為鼠鼠喝水時會弄濕毛,或進去游泳,容易著涼生病。實在沒有就多給鼠鼠喂些蔬菜和水果。
廁所
一般的塑料盒子裝上貓砂就是比較簡易的廁所了。每天取出結塊的貓砂或全部換掉,這就按照個人的衛生習慣了。愛干凈的人養出的鼠鼠也比較愛干凈。
沐浴房
有些鼠鼠會在廁所里用貓砂沐浴,雖然不衛生,但這是鼠鼠的喜好,此時就不再需要沐浴房了,但有些鼠鼠很愛干凈,主人就應該給它買個沐浴房,放上沐浴砂讓鼠鼠盡情地翻滾、打洞玩。沐浴砂要選用消過毒的,也可自己將細砂洗凈,放微波爐里消毒烘乾,混合上爽身粉做成浴砂使用。最好別直接使用爽身粉,因為刺激性太強,還容易弄傷鼠鼠的眼睛。
跑輪
大多數籠子中都自帶跑輪,因為野生的鼠鼠一天要跑20公里,所以適量的運動對鼠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足量的運動,鼠鼠會壓力過大而出現互相打架,咬籠子等行為。所以細心的主人應該給鼠鼠一個跑輪。同時,由於現在的主人給鼠鼠的營養都非常好,往往使鼠鼠過度肥胖,容易使鼠鼠也得上心血管疾病,所以即便是鼠鼠,也應該擁有正常健康的身材。購買時要注意,應該選擇無縫隙的跑輪,鼠鼠才不容易受傷。目前價格:10-80元
木屑
做為鼠籠的墊材,很多材料都可選用,但大多數人都會選用木屑,因為它比較干凈又容易得到。使用紙質墊材時要注意,不要選用印刷過的紙張,油墨是有毒的,鼠鼠會中毒。
磨牙石/磨牙棒
鼠鼠的牙齒會不斷生長,所以需要用磨牙棒來磨掉過長的牙齒。
小屋
小屋有陶瓷的,木製的,草制的,塑料的,鼠鼠都很喜歡的,因為鼠鼠是愛打洞居住的動物,有條件的應該給鼠鼠配個小屋。目前價格:10-45元
【時間表】
把倉鼠帶回家時,由於它離開了一直生活的環境,離開了母親和兄弟姐妹,會有比較長時間顯得非常敏感、緊張是失落,有時會出現咬人,發呆,不肯吃東西等情況,而這個時期是你和鼠鼠建立信任的關鍵時期,如果處理不好以後就很難再建立良好的關系了,有可能你的鼠鼠會變成一隻一直咬人的壞鼠鼠!以下有個時間表,不要心急,一點點和你的鼠鼠相處:
第1天:讓它適應新的環境,完全不要騷擾它,不要碰它,更不要把它拿來拿去
2天:可用手喂它吃東西,輕聲和它說話,讓它熟悉你的氣味和聲音
第5天:可將它輕輕抱起,放在手心(別讓它摔落或跑丟)
第10天:可盡情和它玩了
抱倉鼠時要注意:睡著的倉鼠不喜歡受到騷擾,所以當你要抱起他之前先肯定它是清醒的,應該先把它的窩撥開以便它可以看到你,然後再輕輕地將它抱起,如果它不願意,千萬不要勉強。
【鼠鼠的食物】
可食性食物:
蔬菜類 青菜類(如青江菜)、紅蘿卜、番瓜(綠黃色蔬菜為佳) 種子類 葵花子、花生、核桃、松子(不要給太多) 水果類 蘋果、草莓、櫻桃、香蕉、葡萄(因糖分很多請不要給太多) 穀物類 雞的飼料、鳩的飼料、小鳥用飼料、小麥、玉米、小米 植物類 三葉草、蒲公英、葛類、車前草 動物性蛋白 牛肉、雞肉、水煮蛋的蛋白、起司、牛奶、優酪乳、小蟲、寵物用小魚干
餵食量:供給倉鼠的食物量易多不易少,因為倉鼠有儲藏食物的習慣,如果食物少了它會很不安。所以,如果你每次加食物時發現食盆總是空著的話就說明食物加的太少了,同時也要注意及時清理未吃掉的食物,特別是水果等有水分的東西,防止變質。
㈥ 怎麼養松鼠
松鼠(Sciuridae;squirrels),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狹義的松鼠體形細長,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分布於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中國東北、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北部和新疆。毛色有灰色(冬)暗褐色(夏)型和藍灰色(冬)紅棕色(夏)型。不冬眠。喜棲於寒溫帶或亞寒帶的針葉林或闊葉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兩岸林中覓食。白天活動,清晨最為活躍,善於在樹上攀爬和跳躍,行動敏捷。平時多1~2隻活動,但在食物極端貧乏時,有結群遷移現象。在樹上築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以堅硬的種子或針葉樹的嫩葉、芽為食,也吃蘑菇、漿果等,有時吃昆蟲的幼蟲、螞蟻卵等。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性。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每次產仔4~6隻。松鼠是著名的毛皮獸。冬季毛皮輕而暖,是暢銷國際市場的佳品。但因森林面積減少,數量顯著降低。
松鼠從平地到海拔2500公尺的森林都看得到,它們的棲息地種類十分廣泛,也很能適應人類破壞後的環境,不論在果園、竹林、次生林、闊葉林、針葉林里,它們都可以適應得很好。日據時代赤腹松鼠曾經被帶到日本的動物園人供人觀賞,關東大地震時赤腹松鼠逃出園外以後,不數年已成為當地一種族群龐大的歸化動物,其適應之犟由此可見一斑。
小松鼠剛出生時,全身無毛,體色粉紅,耳朵和眼睛都還沒打開。大概一個月後眼睛才張開,二個月後斷奶,會吃些果實。小松鼠長大後,會跟著母親外出覓食。母子或同窩幼鼠之間相遇時,往往會表現出友好的行為,像口對口的問安,或彼此修整皮毛或抓癢,被修整的那隻半閉著眼睛,表現出很舒服的樣子。
土生土長的精靈—地松鼠地松鼠是挖地洞的高手,多住在地下的穴道中,有的是睡覺休息用的房間,有的用來貯藏食物,有的當做廁所。穴道有好多出口,不過主要的進出口只有一個。地松鼠常會用泥土。垃圾或樹枝遮掩其它洞口,來混淆敵人耳目。地松鼠是在白天活動的,而且經常成群到地面上來。雖然它們大多在草原野上活動,但有時為了採集果實,也會爬到樹上,不過動作不比樹松鼠靈活,而且也不能在樹林中跳來跳去。地松鼠的口腔內有兩個夾囊帶,當它們在地面走過的時候,就像一部吸塵器,不斷地將地上果實塞進夾囊中,裝滿十兩夾股起,小臉蛋變得圓嘟嘟的,逗人喜愛。它們喜歡把果實貯藏起來,這種習性,無形中也成為傳播種子的媒介。地松鼠的種類雖然很多,比如美國的花栗鼠。土撥鼠等,不過台灣卻沒有地松鼠。樹上的小淘氣—樹松鼠在我們生活的環境里,房子越蓋越多,綠地變得越來越少,濃蔭蔽天的大樹也漸漸不見了。可是偶爾經過一戶深宅大院的人家,或是綠意盎然的植物園或公園時,突然一個睜著水汪汪大眼睛的小腦袋探出樹叢,一下子又一溜煙跑了
這些樹上伶俐的身影就是分布很廣的樹松鼠。它們也是白天活動的動物,大多住在樹洞或枝椏間的巢窩中,白天常單獨出來,在樹上的時間比較多。當它遇到兩株距離較遠的樹,就會表現出跳遠的絕技,先在起跳點附近來回走動,接著後蹲,雙腿一蹬,輕輕一躍,就見它靈巧地跳過去了。最常見的樹松鼠活動就是尋找食物,它們鼻子挨著樹干或地面一邊走著一邊來回嗅著,碰到喜歡吃的食物就用前爪構取,然後捧著。有時是規規矩矩地坐著吃,頑皮起來還會倒吊著身體吃呢!在秋天,樹松鼠也會貯藏食物,不過它們的內頰囊袋已經退,因此,每次只能叼一顆果實,帶到落葉堆。樹洞或在地下挖洞藏起來。台灣的樹松鼠有帶紋松鼠。荷氏松鼠和赤腹松鼠。台灣帶紋松鼠體背有三條黑色縱帶,其間分布淡色縱帶,體型最小。
荷氏松鼠和赤腹松鼠很像,頭。體背和四肢都有褐色毛,而且體型相近,但是吻鼻部分比較長,所以又叫長鼻台灣松鼠。三種之中以赤腹松鼠最常見,從平地到高山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赤腹松鼠很機靈敏捷,它平常小跑步的速度約為每秒三公尺,可是如果彼此打鬥追逐起來,每秒可達二十公尺以上。它們常會發出[ 卡戚] 的叫聲,遇到危險時,會不停地拍動尾巴,甚至將尾巴向前伸直,豎起毛發,眼睛瞪著目標物,口中不斷地發出長音,愈叫聲音愈高,最後就變成沙啞的[ 啾— ] 聲。
松鼠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習性
松 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即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到夏季全身紅色的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覆蓋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僵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球果逃跑。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欠。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它動物,很喜歡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動,特別在清晨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覓食,一會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伯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煙炮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它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有害無益。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採取措施,嚴加保護。
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捕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5%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
種類
常見種類
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常見的松鼠有三種:
1、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區群眾又稱它為「吊老鼠」。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樹棲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徵: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
紅腹松鼠主要是棲居在密林中,生活習性與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動,食性主要以攝食各種堅果,如松果、栗及漿果為主,亦食各種樹葉、嫩枝、花芽及鳥卵、雛鳥和昆蟲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產3~4仔,以2仔居多。
2、長吻松鼠:
長吻松鼠又名「紅嘴松鼠」。
大小:20~25厘米
特徵:四肢略短,尾細長,尾毛短而蓬鬆,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為灰白色
長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習性與一般松鼠無多大差別,但並非完全樹棲,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覓食,晨、昏時分最活躍。
3、岩松鼠
岩松樹又名「石老鼠」,「掃尾子」,外形有些像紅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尾長:15厘米
特徵:耳大明顯,四肢略短,尾毛蓬鬆、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側毛為黃灰色,下頜為白色。
岩松鼠則棲息在山區的岩石區,岩松鼠雖然能攀登於樹上,但主要還在岩石間棲息,一般營巢於岩隙間。岩松鼠白天活動,主要以野生果實或植物種子為食,如堅果、胡桃、杏等,但有時也會食農作物,是一種山林的害獸。
其他種類
金花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東北部、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部有數以縱條花紋的小型松鼠。剛離巢的小松鼠,若與雙親分開飼養,很容易養馴。由於行動迅速,應注意趁餵食時脫逃。需准備較高的籠子,同時為避免運動不足,籠內應備吸轉輪車讓松鼠嬉戲運動。同時要裝設巢箱。作為藏匿的地點,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現象,若飼養在溫暖的室內,即不須冬眠。由於耐熱性較差,夏天時籠子應移往通風良好的地方。
蝦夷松鼠
大小:身長約25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分布於日本北海道,是分布於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亞種,體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與冬季毛色會改變。冬季時,背面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長毛;夏季時,全身為淡淡的紅褐色,耳朵沒有長毛。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相同,由於體型較大,需要大而堅固的籠子。冬天不須冬眠,照常活動。
草原犬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8cm
原產地:北美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體色由黃色到褐色都有。體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於習慣群體的生活,即使飼養多隻也不會打架。在生態影片在經常出現,是很受歡迎的可愛動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動作,格外可愛,也很容易被人養馴。同時尾巴會如狗般擺動,很惹人喜愛。食物以植物為主,倉鼠的人工飼料與狗食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市面有成對出售,但繁殖仍相當困難。
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面為灰褐色,腹部為白色。四肢之間有皮膜相連,張開後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動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愛。主要在夜間活動,是最適合夜貓子飼食的寵物。籠內准備小鳥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覺時使用。養馴後,可放出籠外在屋內滑翔。與松鼠同科,飼養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時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飼料為主食,偶爾餵食一些動物性食物。
歐洲紅松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歐洲中部到西亞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為明亮的紅褐色,腹部為白色。耳朵長有長毛。體型大、動作活潑,飼養時需有相當大的籠子。
三彩松鼠
大小:身長約20cm 尾長約15cm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與尾巴為深紅褐色,由兩頰到側面有條狀白帶,前肢與腹側為黃褐色,腹部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實單調的松鼠中,是較低華麗的一種。棲息於樹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飼養】
松鼠的人工飼養可採用給合式鐵絲籠,籠內有通道,有利於配種和飼養管理。如用竹木結構的籠子容易被松鼠啃壞。 飼養的房舍要乾燥,冬暖夏涼,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應保持10℃~30℃,最適宜的飼養溫度為15℃左右,相對濕度要保持在40%~50%。由於松鼠不能耐高溫,35℃的溫度時,即能中暑死亡,所以夏季高溫季節應注意籠舍的通風、蔽陰。保持適當的溫度,秋季防止冷風侵襲,以免患風濕關節炎。此外松鼠不需要過強光線,如接受過強的光線,常出現被毛蓬亂和失去光澤等現象。 人工飼養松鼠的飼料分青飼料及精飼料兩大類。青飼料主要包括有:胡蘿卜、空心菜、各類新鮮水果以及其他新鮮蔬菜等。精飼料包括有:麥麩、玉米面、豆粉、穀物等,外加少量食鹽、酵母粉、骨粉、蜜糖和微量元素。可以做成顆粒干飼料。
松鼠的日常管理
清除糞便,經常保持籠舍的清潔衛生,為了清潔皮毛及有利松鼠的健康,每天早晨餵食前進行清掃。飼養用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沙浴,沙浴箱以可容沙4升為宜,箱中放入細沙,每次沙浴20~30分鍾,可增強健康。籠中還可以放入一些細木棍,讓松鼠磨牙。
松鼠的繁殖
松鼠一般在9~10個月齡,就可達到性成熟並可開始配種。全年均可交配,以4~5月為發情旺季,此時受胎率較高。雌鼠的妊娠期約為110天左右。在預產前1~2周,可將懷孕母鼠移入產仔箱。仔鼠出生後1~周開始吃飼料,可喂給一些新鮮水果及優質精飼料,5周齡即可斷奶,分籠飼養。
飼養方法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疾病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嚙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松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嚙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 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 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盡早進行隔離。
3.肺炎
壓力過大、過度潮濕、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 出現咳嗽、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 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低鈣血症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痹、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 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5.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6.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7.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
㈦ 野生 松鼠怎麼養得活
1給松鼠足夠大的活動空間,也就是盡可能大些的籠子,讓它有地方玩耍、有地方休息、有地方躲避危險。
2、給松鼠足夠的食物,以生葵花籽為主,每天可以喂少量水果。每周或者每月喂一次少量松子、榛子等堅果即可。
3、經常給松鼠換些磨牙用的山核桃或者野生杏核等食物。
4、不要經常打攪松鼠的生活。
野生松鼠有自己的習性,並不是和家養的松鼠一樣,需要更多是空間來熟悉。
生態行為:
松鼠全年活動,不冬眠,為日行性動物,每日開始活動時間與日出時間有關,而結束活動時間與日落時間無明顯關聯。松鼠的日活動節律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大風、暴雨和嚴寒酷暑都會減少松鼠的活動時間。
覓食需要和留在巢中保存能量的權衡影響著松鼠冬季的活動格局。冬季日活動節律呈單峰型,在嚴寒天氣條件下也會留在巢中幾天不活動。夏季則在上午和下午各出現一個活動高峰。春季和秋季的日活動格局介於冬、夏之間。
㈧ 松鼠好養嗎
松鼠很好養,下面說一下飼養方法:
寵物松鼠體型都非常的小,以草食為主,食物的種子和果仁都可以是它的食物。寵物松鼠的性格溫柔、可愛、乖巧、馴良、討人喜愛、十分勤勞、愛干凈、聰明、靈巧、不愛下水。當然飼養寵物松鼠的方法也就很簡單,只要注意平時的管理就可以養好一隻寵物松鼠了。
飼養寵物松鼠,首先要為它准備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飼養松鼠的籠子不能太小,要讓松鼠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否則會因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而導致松鼠發育不良。同時,松鼠以果仁餵食而且有磨牙的習慣,因此准備的食物應該是硬殼的果實。滿足松鼠飲食的需要同時也滿足松鼠磨牙的生活需要,以防止松鼠嚙齒的增長。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它們雖然有時也喜歡捕捉鳥雀,但卻不食用。它們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
食物,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飼養籠。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其他。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㈨ 如何養松鼠松鼠吃什麼
家庭飼養松鼠有兩個必須注意的問題:一是飼養松鼠的籠子不能太小,讓松鼠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否則會因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而導致松鼠發育不良;二是松鼠雖然可以喂養的食物很多,但一定要准備一些植物的硬殼果實,例如榛子,松子或栗子等給松鼠磨牙,防止嚙齒的增長。如果無法滿足以上這兩個松鼠生活最基本的條件,那還是把松鼠放歸大自然。你如果真的喜愛你的松鼠,要不就給它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要不,就給它自由吧!
松鼠飼養方法: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疾病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嚙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松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嚙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 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 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盡早進行隔離。
3.肺炎
壓力過大、過度潮濕、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 出現咳嗽、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 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低鈣血症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痹、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 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5.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6.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7.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 別抄襲我!!!!!!!!!!!!! 贊同
0| 評論
2010-10-29 00:40 lucifer69 | 二級
建議你不要養,找個山,公園,放生。野生物種是攜帶很多你不知道的細菌和病毒的,果子狸事件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動物身上的寄生蟲本來就比人類多很多,如果是市場上的那些寵物松鼠也就罷了,都是人工繁殖馴化的,野生的有野性,並且衛生安全方面你保證不了什麼,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野生的讓它野回去吧! 贊同
0| 評論
2010-10-29 21:22 熱心網友
松鼠(Sciuridae;squirrels),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狹義的松鼠體形細長,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分布於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中國東北、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北部和新疆。毛色有灰色(冬)暗褐色(夏)型和藍灰色(冬)紅棕色(夏)型。不冬眠。喜棲於寒溫帶或亞寒帶的針葉林或闊葉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兩岸林中覓食。白天活動,清晨最為活躍,善於在樹上攀爬和跳躍,行動敏捷。平時多1~2隻活動,但在食物極端貧乏時,有結群遷移現象。在樹上築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以堅硬的種子或針葉樹的嫩葉、芽為食,也吃蘑菇、漿果等,有時吃昆蟲的幼蟲、螞蟻卵等。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性。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每次產仔4~6隻。松鼠是著名的毛皮獸。冬季毛皮輕而暖,是暢銷國際市場的佳品。但因森林面積減少,數量顯著降低。
松鼠從平地到海拔2500公尺的森林都看得到,它們的棲息地種類十分廣泛,也很能適應人類破壞後的環境,不論在果園、竹林、次生林、闊葉林、針葉林里,它們都可以適應得很好。日據時代赤腹松鼠曾經被帶到日本的動物園人供人觀賞,關東大地震時赤腹松鼠逃出園外以後,不數年已成為當地一種族群龐大的歸化動物,其適應之犟由此可見一斑。
小松鼠剛出生時,全身無毛,體色粉紅,耳朵和眼睛都還沒打開。大概一個月後眼睛才張開,二個月後斷奶,會吃些果實。小松鼠長大後,會跟著母親外出覓食。母子或同窩幼鼠之間相遇時,往往會表現出友好的行為,像口對口的問安,或彼此修整皮毛或抓癢,被修整的那隻半閉著眼睛,表現出很舒服的樣子。
土生土長的精靈—地松鼠地松鼠是挖地洞的高手,多住在地下的穴道中,有的是睡覺休息用的房間,有的用來貯藏食物,有的當做廁所。穴道有好多出口,不過主要的進出口只有一個。地松鼠常會用泥土。垃圾或樹枝遮掩其它洞口,來混淆敵人耳目。地松鼠是在白天活動的,而且經常成群到地面上來。雖然它們大多在草原野上活動,但有時為了採集果實,也會爬到樹上,不過動作不比樹松鼠靈活,而且也不能在樹林中跳來跳去。地松鼠的口腔內有兩個夾囊帶,當它們在地面走過的時候,就像一部吸塵器,不斷地將地上果實塞進夾囊中,裝滿十兩夾股起,小臉蛋變得圓嘟嘟的,逗人喜愛。它們喜歡把果實貯藏起來,這種習性,無形中也成為傳播種子的媒介。地松鼠的種類雖然很多,比如美國的花栗鼠。土撥鼠等,不過台灣卻沒有地松鼠。樹上的小淘氣—樹松鼠在我們生活的環境里,房子越蓋越多,綠地變得越來越少,濃蔭蔽天的大樹也漸漸不見了。可是偶爾經過一戶深宅大院的人家,或是綠意盎然的植物園或公園時,突然一個睜著水汪汪大眼睛的小腦袋探出樹叢,一下子又一溜煙跑了
這些樹上伶俐的身影就是分布很廣的樹松鼠。它們也是白天活動的動物,大多住在樹洞或枝椏間的巢窩中,白天常單獨出來,在樹上的時間比較多。當它遇到兩株距離較遠的樹,就會表現出跳遠的絕技,先在起跳點附近來回走動,接著後蹲,雙腿一蹬,輕輕一躍,就見它靈巧地跳過去了。最常見的樹松鼠活動就是尋找食物,它們鼻子挨著樹干或地面一邊走著一邊來回嗅著,碰到喜歡吃的食物就用前爪構取,然後捧著。有時是規規矩矩地坐著吃,頑皮起來還會倒吊著身體吃呢!在秋天,樹松鼠也會貯藏食物,不過它們的內頰囊袋已經退,因此,每次只能叼一顆果實,帶到落葉堆。樹洞或在地下挖洞藏起來。台灣的樹松鼠有帶紋松鼠。荷氏松鼠和赤腹松鼠。台灣帶紋松鼠體背有三條黑色縱帶,其間分布淡色縱帶,體型最小。
荷氏松鼠和赤腹松鼠很像,頭。體背和四肢都有褐色毛,而且體型相近,但是吻鼻部分比較長,所以又叫長鼻台灣松鼠。三種之中以赤腹松鼠最常見,從平地到高山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赤腹松鼠很機靈敏捷,它平常小跑步的速度約為每秒三公尺,可是如果彼此打鬥追逐起來,每秒可達二十公尺以上。它們常會發出[ 卡戚] 的叫聲,遇到危險時,會不停地拍動尾巴,甚至將尾巴向前伸直,豎起毛發,眼睛瞪著目標物,口中不斷地發出長音,愈叫聲音愈高,最後就變成沙啞的[ 啾— ] 聲。
松鼠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習性
松 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即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到夏季全身紅色的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覆蓋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僵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球果逃跑。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欠。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它動物,很喜歡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動,特別在清晨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覓食,一會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伯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煙炮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它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有害無益。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採取措施,嚴加保護。
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捕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5%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
種類
常見種類
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常見的松鼠有三種:
1、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區群眾又稱它為「吊老鼠」。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樹棲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徵: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
紅腹松鼠主要是棲居在密林中,生活習性與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動,食性主要以攝食各種堅果,如松果、栗及漿果為主,亦食各種樹葉、嫩枝、花芽及鳥卵、雛鳥和昆蟲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產3~4仔,以2仔居多。
2、長吻松鼠:
長吻松鼠又名「紅嘴松鼠」。
大小:20~25厘米
特徵:四肢略短,尾細長,尾毛短而蓬鬆,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為灰白色
長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習性與一般松鼠無多大差別,但並非完全樹棲,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覓食,晨、昏時分最活躍。
3、岩松鼠
岩松樹又名「石老鼠」,「掃尾子」,外形有些像紅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尾長:15厘米
特徵:耳大明顯,四肢略短,尾毛蓬鬆、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側毛為黃灰色,下頜為白色。
岩松鼠則棲息在山區的岩石區,岩松鼠雖然能攀登於樹上,但主要還在岩石間棲息,一般營巢於岩隙間。岩松鼠白天活動,主要以野生果實或植物種子為食,如堅果、胡桃、杏等,但有時也會食農作物,是一種山林的害獸。
其他種類
金花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東北部、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部有數以縱條花紋的小型松鼠。剛離巢的小松鼠,若與雙親分開飼養,很容易養馴。由於行動迅速,應注意趁餵食時脫逃。需准備較高的籠子,同時為避免運動不足,籠內應備吸轉輪車讓松鼠嬉戲運動。同時要裝設巢箱。作為藏匿的地點,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現象,若飼養在溫暖的室內,即不須冬眠。由於耐熱性較差,夏天時籠子應移往通風良好的地方。
蝦夷松鼠
大小:身長約25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北海道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分布於日本北海道,是分布於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亞種,體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與冬季毛色會改變。冬季時,背面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長毛;夏季時,全身為淡淡的紅褐色,耳朵沒有長毛。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相同,由於體型較大,需要大而堅固的籠子。冬天不須冬眠,照常活動。
草原犬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8cm
原產地:北美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體色由黃色到褐色都有。體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於習慣群體的生活,即使飼養多隻也不會打架。在生態影片在經常出現,是很受歡迎的可愛動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動作,格外可愛,也很容易被人養馴。同時尾巴會如狗般擺動,很惹人喜愛。食物以植物為主,倉鼠的人工飼料與狗食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市面有成對出售,但繁殖仍相當困難。
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長約15cm 尾長約12 cm
原產地:亞洲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背面為灰褐色,腹部為白色。四肢之間有皮膜相連,張開後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動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愛。主要在夜間活動,是最適合夜貓子飼食的寵物。籠內准備小鳥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覺時使用。養馴後,可放出籠外在屋內滑翔。與松鼠同科,飼養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時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飼料為主食,偶爾餵食一些動物性食物。
歐洲紅松鼠
大小:身長約30cm 尾長約20cm
原產地:歐洲中部到西亞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為明亮的紅褐色,腹部為白色。耳朵長有長毛。體型大、動作活潑,飼養時需有相當大的籠子。
三彩松鼠
大小:身長約20cm 尾長約15cm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飲食習慣: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與尾巴為深紅褐色,由兩頰到側面有條狀白帶,前肢與腹側為黃褐色,腹部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實單調的松鼠中,是較低華麗的一種。棲息於樹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飼養方式與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飼養】
松鼠的人工飼養可採用給合式鐵絲籠,籠內有通道,有利於配種和飼養管理。如用竹木結構的籠子容易被松鼠啃壞。 飼養的房舍要乾燥,冬暖夏涼,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應保持10℃~30℃,最適宜的飼養溫度為15℃左右,相對濕度要保持在40%~50%。由於松鼠不能耐高溫,35℃的溫度時,即能中暑死亡,所以夏季高溫季節應注意籠舍的通風、蔽陰。保持適當的溫度,秋季防止冷風侵襲,以免患風濕關節炎。此外松鼠不需要過強光線,如接受過強的光線,常出現被毛蓬亂和失去光澤等現象。 人工飼養松鼠的飼料分青飼料及精飼料兩大類。青飼料主要包括有:胡蘿卜、空心菜、各類新鮮水果以及其他新鮮蔬菜等。精飼料包括有:麥麩、玉米面、豆粉、穀物等,外加少量食鹽、酵母粉、骨粉、蜜糖和微量元素。可以做成顆粒干飼料。
松鼠的日常管理
清除糞便,經常保持籠舍的清潔衛生,為了清潔皮毛及有利松鼠的健康,每天早晨餵食前進行清掃。飼養用具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沙浴,沙浴箱以可容沙4升為宜,箱中放入細沙,每次沙浴20~30分鍾,可增強健康。籠中還可以放入一些細木棍,讓松鼠磨牙。
松鼠的繁殖
松鼠一般在9~10個月齡,就可達到性成熟並可開始配種。全年均可交配,以4~5月為發情旺季,此時受胎率較高。雌鼠的妊娠期約為110天左右。在預產前1~2周,可將懷孕母鼠移入產仔箱。仔鼠出生後1~周開始吃飼料,可喂給一些新鮮水果及優質精飼料,5周齡即可斷奶,分籠飼養。
飼養方法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隻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疾病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嚙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松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嚙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 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 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盡早進行隔離。
3.肺炎
壓力過大、過度潮濕、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 出現咳嗽、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 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低鈣血症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痹、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 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5.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6.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7.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