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想成為一名好司機,需要養成哪幾個好習慣
能夠准確判斷信號燈。當我們開車時,我們應該提前預測和感知信號燈。真正的老司機可以預測遠離信號燈的所有可能性。無論加速還是減速,都能保證合理安全的行駛。第二個習慣是快速安全超車。我們在路上開車,作為新手,一定要很慢,因為心裡害怕,所以不敢超車,因為超車是對駕駛技術的考驗。真正的老司機不僅能判斷合適的超車環境,還能快速、穩定、安全地超車。

轉彎或變道時提前200米打轉向燈。因為汽車不會說話,只能用燈和喇叭代替。如果你想掉頭,你應該打開轉向燈告訴旁邊的人。當然,你要早點告訴對方,對方會有時間准備,以免遇到意外情況。第七個習慣,停車倒車,也能看出你是新手還是老手。老司機停車時,車頭朝外,這樣再出門時就不用倒車了。備份時,備份時的安全系數比備份時高。
2. 新手上路應該怎麼練車,養成哪些正確的開車習慣
這兩天,有幾位新手朋友說開車時,很緊張。
其實即便是新手也並不用這么緊張?我們都知道考完駕照,馬上開車上路,並不能如魚得水似得的開車。有些剛拿到本的車友就有點著急,不知道從而練起,也不知道怎麼練車,就知道開的慢就行。

我當然也考過駕照,在駕校練車時,更多的是為了考取駕照,如找點位等方法,過於僵化,流於形式。現實中,剛拿到本後,最好不要單獨開車上路。需要找一位技術好、口碑好、有耐心的老駕駛員陪同一起在路上練習。這樣一方面他可以消除你的緊張感覺。另一方面他也會教你駕校學不到的知識,如:哪些盲目提前預防?哪些安全駕駛必須的好習慣?
作為新手,剛開始練車時,應該怎麼練呢?大家新手走過來的,也曾教人開過車,結合經驗,談談體會。

取車時,觀?察車輛四周情況,心理規劃出開車出車位的路線,這樣一來保證開車取車時的安全,二來知道開出來時,哪裡需要慢,哪裡需要更加註意安全。上車後,養車檢查安全裝置的好習慣,上車打火自檢時,同時繫上安全帶,這樣長期下來,慢慢就習慣了。同時檢查車門有無關好,後視鏡是否調整得當。第三、新手開車上路,第一件事必須學會並且練習剎車,同時練習緊急制動。練習剎車,可以使駕駛員慢慢控制車輛,這樣能快速消除緊張感,重點是體會剎車踏板不同的深度,車輛的行駛情況。
這里必須養成一個好習慣,只要不加油門,腳一定是放在剎車踏板上。緊急制動就是為了處理突發情況。為什麼需要先學這個?因為新手沒有駕駛經驗,對車速和車輛控制的都不自如,當出現突發情況時,第一處理方案一定是緊急制動,採取緊急制動比躲避更安全。同時,學會緊急制動,特別要熟悉車輛的ABS裝置,熟悉踩出ABS後,車輛的正常反應是什麼?不至於出現踩出ABS了,不敢踩了的情況。

在此提醒的是,急剎車的同時千萬要特別注意後車的情況。因為急剎車是最容易被追尾的!尤其是在等紅燈時排在第一排的時候,如果自己沒有提前減速,剎車,提醒到後車,而是選擇了到紅燈路口時急剎車,是很容易導致追尾的。經常性的急剎車行為,對自己愛車的發動機、輪胎等損傷也是非常具大的。所以,開車在路上,或者通過路口時,必須集中精力,切忌猶猶豫豫,要把視線放遠,提前做好准備。轉彎,找空曠的地方練習轉彎,體會不同幅度打方向盤,車輛的行駛軌跡。

首先要體會慢速打方向,車輛進出彎道的過程。慢慢體會車輛的寬度和車輛的轉彎半徑。這里養成一個好習慣:轉彎前必須先看後視鏡,打轉向燈,無異常再動方向盤。遇車輛自身變化先看後視鏡,遇到盲區和道路變化前必須要減速。當我們經過路口時,我們在拐彎並線時,都必須要先看減速,打轉向燈,同時觀察後視鏡以及車輛盲區內有無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確保安全後再做出並線等駕駛行為,不可圖一時之快突然並線,莽撞行駛。後果就如同上圖中白色的車,居然直接從最左側的車道,右轉,視線基本都被來車擋住了,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嚴重事故。

安全合理並線,這里為什麼稱為安全合理並線呢?因為安全合理的並線,是你並線後不會讓後車產生剎車等任何影響。很多新手朋友,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我並線時打燈了,怎麼沒有車讓讓我?其實這怪不得別人,是你自己的原因。你想想,你開的慢吞吞的,人家在自己車道開的好好的,誰會剎車等你並線。這里養車一個好習慣:並線前必須打轉向燈,觀察後視鏡,同時要注意視線必須總是在正前方,盡量放遠放寬,不要只盯住前車。看後視鏡後馬上回來,時不時關注三個後視鏡,對自己車輛周邊的情況了如指掌。
開車上路時要小心,始終記著各種盲區,車輛的A柱盲區。轉彎時要注意左右晃動自己身體,觀察,車輛後視鏡的盲區。自己有後方可以看到一輛車,幾秒鍾之後你再看的時候,發現它卻不見了,這時你一定要保持提高警惕,它會有可能駛入你的後方盲區之中,這時如果你要盲目的去並線則會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超越停著的公交車和汽車,車頭的盲區,要提高警惕車頭突然出現的行人。超越時,能錯開車道就躲遠一些。而且時刻要保持備剎。轉彎、坡頂的盲區。積累潛在危險點,培養正確駕駛的好習慣

主要注意哪些潛在的危險點?與其說潛在危險點,不如說是由於駕駛員很多錯誤的駕駛行為,不好的開車習慣導致的危險點呢?那麼在市內開車時,應該如何做,才能盡量的達到安全駕駛呢?不要猛打方向盤,目測能通過的障礙物,採取寧騎勿繞的駕駛方式開車時遇到突發情況,你一般都怎麼處理呢?關於這點,駕駛員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即在突發的情況下,不能猛打方向盤,否則極容易造成車輛失控,要先踩剎車降低車速後,在兩側安全的情況下,輕打方向盤。
市內要各行其道、不要壓線行駛、學車時,教練就說過:雙黃線就是一堵牆,不能越線行駛,更不壓線行駛。且壓線行駛,萬一出現事故,是要負全責的,而且萬一發生於對向車輛剮蹭,非常危險。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在快速路上,如果你仍然開的很慢,這時就需要其他車輛不斷地超越你,其他車輛都呼嘯而過,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剮蹭的風險。所以如果你必須開的很慢,那就去慢車道或者下快速路。當在堵車時,你技術再好,也別總想著加塞,快不了幾分鍾,而且有可能在加塞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剮蹭。

開門前必須要看後視鏡,開車門撞人的事故,在現實中,經常發生,其原因就是疏忽大意,所以在開車們前必須養車這樣的習慣,首先看看後視鏡,看有沒有車或者電動車飛快的沖過來,尤其是當車上有乘客時,更加要提醒乘客注意這個潛在的危險。自己必須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許多事故發生後,只要自己一分析,很容易的就可以發現,都是由於自己一個微乎其微的小疏忽,導致了不幸。習慣一開始的養成,可能開始時,會有點別扭,但是一旦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之後,終生受益。
3. 養成哪四個好習慣,就能把車開得安全又平穩
在駕校學習到的知識都是最基礎的駕駛技巧,它與正式上路所需的技巧不一樣,這就需要新手在拿到駕照之後不斷學習,這樣才能盡快成為老司機。新手與老司機的區別在開車的時候就能看出來,老司機開車都很穩當,哪怕是看上去漫不經心,但也要比新手滿臉緊張要平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老司機養成了這4個好的駕駛習慣。

第四,看後視鏡。老司機在開車的時候,會不時的查看後視鏡中的情況,有的時候可能就是瞟一眼,但也能做到對後方車況心裡有數,這樣才能在變道和開車的時候更加有底氣。可是很多新手就沒有這個習慣,開車就只知道盯著前方,後方突然超車都有可能不知道。
4. 如何培訓良好的駕駛習慣
良好的駕駛習慣,首先是遵守汽車操作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汽車。做到按時保養,出門檢查車況。特別是對於輪胎等消耗相對較大以及和路面直接接觸的地方要格外注意維護。
其次,不要是汽車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例如車上不要長期擺放不必要的重物,這對節油也是有幫助的。
駕車時,市區路況不要急踩油門和制動,因為這樣會加大油耗,長期如此對車輛相關部件也是有傷害的。在郊區幾高速公路上駕駛時,為了保證燃油的經濟性,可以參照說明書上的參考經濟時速盡量勻速駕駛。避免速度過快或過慢。良好的駕駛習慣包括不急打和突然打方向,不開斗氣車,不要用力拖拽排擋桿等等,要有禮讓的意識,嚴格遵守交規,這也是為你為他人的安全負責。
另外,車輛要定期保養,盡量減少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行駛,等等對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和節省燃油都是有幫助的,希望能對你有用,生活愉快!
5. 新司機如何更熟練的開車
新手司機會緊張。有的人在遇到坡路和堵車時,往往遠離前車,緩慢前行、啟停或經常熄火,不僅影響車流速度,還會造成一些安全隱患。因此,我們總結了常見的新手駕駛注意事項和新手駕駛技巧,以供參考。

5.夜間小心駕駛
夜間行車也有很多不利因素,其中光線不足、目標不清晰、難以分辨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雖然有大燈,但對面車的燈光常常讓人在見面時睜不開眼睛;另外,後車的車燈照在自己車的後視鏡上也會造成眩目。作為新手,我們應該養成開會時把燈變近光的好習慣,這樣既能提高對面司機的視線,又能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如果夜間光線不足,則必須小心駕駛。如果路燈好,開車時使用近光燈;如果路燈很暗,甚至沒有路燈,最好開遠光燈,但見面前要注意換近光燈。夜間行車時,要特別注意路邊的行人。比如很多老年人喜歡穿深色衣服,晚上不容易被發現,聽力和視力都很差;注意是否有逆行行人、坐在路邊的行人及路邊堆放的沙石等雜物。
熟記以上幾點,可以幫助新手朋友們更加熟練的開車,減少安全風險。文明駕駛,平安出行。
6. 在平時駕駛汽車的時候,駕駛人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
儀表集成了車輛各部件狀態的指示,如果車輛有故障,就能通過儀表盤直接了解到故障所在。因此,上車後,首先留意一下汽車儀表狀況,是否有異常報警等。另外,待著車後,等車熱幾十秒到一分鍾左右,遇盲區應先減速(轉彎的盲區、小區門口等),你看不到的地方路況未知,先減速再說,以防萬一。

高檔低速行駛車輛。行駛中,盡可能掛入高擋,同時保持低速行駛。因為,發動機以不必要的高速運轉無疑是浪費油耗。節油試驗表明,高檔低速比較省油。轎車在每小時50公里勻速行駛的情況下,以二檔行駛,耗油量約13km/L;讓速不讓道,這是原則性問題。但很多新手會犯錯。
7. 新手司機怎麼提高自己的駕駛技術
您好!新手上路提高駕駛技術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膽大心細,多開多練。在不同的道路狀況下行駛,繁華的市區、農村小路、盤山公路、高速路等等,駕駛的地方越多,經驗就會越豐富。也可以駕駛不同型號的車輛,自動擋、手動擋都可以嘗試,也會積累豐富的駕駛經驗。
控制好油門和離合,以腳為支點,腳掌為接觸面,膝部發力。練好倒車技術,在開車過程中自己要多體會離合器半聯動的准確位置,離合與油門配合好是很關鍵的一環。養成用三個後視鏡的好習慣。
了解技術性能及總成、部件、零件的構造、功用和功能原理,學習汽車維修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維護汽車的目的和意義。掌握汽車常見故障的診斷排除方法、汽車材料的性能及選用方法。學習這些知識可以掌握簡單的汽車維修技術,更有助於克服在駕駛中的一些錯誤。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和安全駕駛知識的學習,樹立知法、守法、安全第一的觀念,養成自覺遵章守紀的習慣。平時注意熟悉路況、熟悉交通規則,現在的交規不斷完善,要及時更新
8. 什麼是良好的駕駛習慣如何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
良好的駕駛習慣也是汽車保養重要的一環,那麼我們該從哪些方面注意呢?和汽車養護專家奧孚一起來看看吧!
一、先暖車、再起步
一些老駕駛員在著火後,往往緊跟著猛踩幾腳油門,讓發動機急速運轉起來,以為這樣能讓發動機內機油快速擴散,實際上這樣做不僅無益,反而對發動機部件造成極大損害。因為發動機冷起動時,發動機內部工作濕度較低,各部件表面也沒有達到充分潤滑,此時高負荷工作,反而使內部各部件磨損加大,不利於發動機的保養。
正確的駕駛習慣應該是在發動機啟動後,先預熱,等待發動機冷卻液達到正常工作溫度(50℃以上),再起步。
二、啟動平穩
要保證啟動快速平穩的關鍵就在於油離配合是否得當,並使用低擋起步。離合器踏板要完成「一快、二停、三慢、四松完」幾個過程:
1、起步時,快速放鬆離合器踏板;
2、在離處於半離合狀態時略微停頓,適當點下油門;
3、接著再緩慢放鬆離合器踏板直到離合器完全接合;
4、車輛平穩起動後,快速松完離合器踏板。
以上流程應該一氣呵成,這就需要靠平時多加訓練,注意:離合器的半離合時間不能太長,以免過分磨損離合器摩擦片。
三、正確的行車習慣
很多駕駛朋友在行車過程中不捨得給油,主要是城市公路比較復雜,車速上不來,也有的朋友誤認為發動機負荷越小越省油,實際上發動機負荷越低油耗越高,因為此時發動機燃燒並不充分,易產生積炭,發動機功率不能充分利用。行駛時要充分利用發動機的最佳工況,注意觀察轉速表,選擇合適的擋位,控制發動機的轉速。
切記:不要高速低擋或低速高擋行駛;掌握換擋時機是衡量一個人駕駛水平的基本指標。
四、定期保養
「三分修,七分養」,一定要嚴格按照車輛生產廠家規定的里程項目,定期做檢查保養,及時排除汽車的各種隱患,保證汽車最佳的運行狀態,為安全快樂出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9. 新手開車如何養成讓速不讓道的習慣
所謂「讓速不讓道」指的是:當前方出現了狀況時(比如有人加塞、別車或者路旁竄出個人或者車出來),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降速(讓速),而不是打方向盤躲避(讓道)。
請注意夢飛的措辭,這里是「第一反應」而非「終極反應」,因為很多車友會誤解「讓速不讓道」的真正含義。

一切必須從新手抓起!
請記住,在危機四伏、瞬息萬變的交通中,只有靠正確的本能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安全!
10. 如何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
新手開車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的「九不要」:
一、怠速時間不要太長。
車輛怠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有熱車習慣的車友,車子啟動後,會原地怠速停留一會;另一種情況就是等紅燈,或是停車等人的時候。其實,車子啟動後在原地停留超過1分鍾,會對發動機產生很大的損耗,不但增加了發動機故障風險,也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原地熱車還會使排氣管內的積水無法排出,對一些汽車來說會導致排氣管生銹甚至被腐蝕穿孔。而長時間怠速同樣是增加油耗和環境污染的錯誤方式。實驗證明,發動機空轉3分鍾的油耗足夠讓汽車多行駛1公里。為減少尾氣排放,停車即刻熄火的做法目前在歐洲已作為交通法規強制實施。
建議:車子啟動後其實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在車子剛啟動時不馬上加速,慢行幾分鍾讓引擎熱起來,再均勻加速就可以了。而在等紅燈或者等人時,只要超過1分鍾或是堵車怠速4分鍾以上,請馬上關掉引擎,因為即使只等1分鍾,重新啟動也比怠速要省油。
二、加速不要猛踩油門。
在老司機的省油秘籍中,輕踩輕抬油門是最常見的一項。一次猛力加油與緩慢加油相比,要達到同樣速度,油耗會相差12毫升左右,而每公里會造成0.4克的多餘二氧化碳排出。另外,急加速造成輪胎與地面的強烈磨擦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會是勻速駕駛時的7~10倍,輪胎磨損增加70倍,追尾風險增加4.3倍。而猛抬油門,會使發動機轉速突然降低,產生的牽阻作用會抵銷一部分行駛慣性,並使汽車產生「顫動」,從而使耗油量增加。
建議:開車時請盡量避免一腳深一腳淺,想想破費的荷包,還不趕緊命令你的右腳要更溫柔些。
三、不要低轉速換擋。
有的老司機開車省油,其中功夫就體現在換擋時機的把握上。要想車子獲得最佳的輸出動力,發動機、加速踏板和擋位的默契配合十分重要,而只有發動機在2000~3000轉/分鍾時,才能獲得不錯的效果。試驗發現,當發動機在2000~3000轉/分鍾之間換擋時,扭矩比轉速不足或空轉時大1.4%,此時發動機的磨損卻能減少2.6%。
建議:多關心轉速表,很多時候比關心車速表更重要。如果是新手,就請副駕幫你多盯著些。
四、不要低擋行車。
較低的擋位意味著較高的發動機轉速和油耗。有研究數據表明:路況相同、速度均等的條件下,4、5擋的愛好者平均油耗僅為7.9升;3、4擋的愛好者油耗為9.1升,而2、3擋的粉絲們油耗會是11.7升。
建議:如果現在還在埋怨自己的車油耗高,那麼最好先自問平常最忠於哪個擋位,你會發現原來是你錯怪了愛車。從現在起,盡量用高擋位吧。
五、不要頻繁變道。
實驗證明,汽車在轉彎時比直行更費油。這是因為轉彎時阻力增加,車輛會多消耗能量。通過彎道時常要加減擋,而每次換擋也都會多耗油。不要小瞧這多耗的一點油,積少成多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其實頻繁變道與過彎的情況比較類似,變線需要頻繁改變速度、急加速、剎車,從而使大量的燃油在完全沒有發覺的情況下變成沒有充分燃燒的有害尾氣。
建議:頻繁變道不僅增加油耗,還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幾率。在堵車時,可能你也已經發現,亂插隊的車不一定就比別的車跑得快。所以即使是在堵車的時候,也請耐心排隊,
別亂插隊。
六、不要把車速放得太低。
車速慢就能省油?錯了!實際上,最省油的方法是勻速行駛。在風速低時,最省油的時速是70~90公里之間。車速低時,活塞的運動速度低,燃燒不完全。而車速高時,進氣的速度增加導致進氣阻力增加,這些都使耗油增加。
建議:城市道路限速一般都在90公里/小時之內,即使在車少的情況下,也應保持勻速行駛。另外,開車時千萬別打手機,因為邊開車邊打手機,勢必會降低你的車速,增加了油耗,更不安全。
七、不要急剎車。
每一腳急剎車的成本至少是1毛錢,這並不騙人,其中包括汽車的發動機油嘴剛剛噴出的新鮮汽油以及剎車片的損耗和輪胎損耗等。更有害的是,90%以上的追尾都是由前車急剎車造成的。
建議:剎車實質上是一種能量轉化的過程,制動意味著能量的消耗,而急剎車更是意味著以更多能量的消耗為代價。在城市道路上,時停時走的行駛狀況會特別耗油,所以在通過交叉路口、下坡時,都應提前抬起油門,使汽車自然減速達到「以滑代剎」的目的,盡量減少急剎車。
八、高速行駛時不要開窗。
行駛時開窗會增加車的阻力,阻力的增加勢必會消耗汽油,所以在開車時盡量不要開窗。有實驗表明,打開車窗,風阻將至少提高30%,如果車速高於70公里/小時後,開窗的風阻消耗將超過空調系統的燃油消耗。
建議:行駛時開窗的效果,基本上和車頂上加了面帆的效果類似,所以在時速70公里以上或風較大的時候,盡量關窗行車,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嫌熱的話還是開空調吧。
九、不要忘記檢查胎壓。
輪胎就是汽車的腳,如果腳出了問題,車子又怎能跑得快,跑得好。在實際生活中,過高或著過低的胎壓都會增加汽車的油耗,而且還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和車輛的行駛安全。經測試,符合規定要求的胎壓,可以降低油耗3.3%;若輪胎氣壓降低30%,當汽車以4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時,轎車油耗增加5%~10%。
建議:養成上車前看一眼輪胎的習慣,最好隨車裝備一個測壓計,隔三差五地檢查一下車子的胎壓。如果沒有,也要記得定期去汽車店測一下胎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