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聊城物質文化研究方法

聊城物質文化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09 17:06:35

Ⅰ 聊城剪紙藝術的剪紙起源

很難考證其源流。但是目前聊城的居民大多數明代初期從外地遷入。元末明初的戰爭,聊城作為主要戰場,居民流離,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居民十亡八九」。後來明王朝統一天下,推行「移民墾荒」政策,聊城來了大批移民。多數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其餘的一部分是從山東東三府(登、菜、青)遷來,一少部分是從河南、河北、江南遷來。大規模移民建村,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聊城的社會史、文化史和經濟發展史的重要內容。這一內容極其豐富地鑄就了聊城剪紙藝術的斑斕多姿,既具有本土悠久歷史的積淀,又具有來自東西南北不同特色的融會。

針對廣大群眾的愛好和習慣,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聊城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開始重視民間剪紙的挖掘工作,大力復興民間剪紙藝術。1979年春,茌平縣文化館首先通過各文化站進行摸底並重點查訪,發現了200多名技藝嫻熟的老藝人,搜集到各種形式的剪紙作品千餘件。通過整理,從中挑選出了80多件優秀作品,於1980年「七·一」舉辦了「茌平縣首屆民間剪紙藝術展覽」,展出後,產生了很大轟動。此次活動引起了廣大人民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並激發起了一部分青年人學習剪紙的熱情,新人不斷出現,作品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在省和國家乃至國際上展覽比賽中獲得大獎。

聊城剪紙是一種山東聊城民間的漢族傳統工藝品。早在漢、唐時代,民間婦女即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勝、花鳥貼上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門楣上(叫「門簽」)作為裝飾,也有作為禮品裝飾或刺綉花樣之用的。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

閱讀全文

與聊城物質文化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魚不換水解決方法 瀏覽:907
怎樣疊元寶簡單的方法 瀏覽:149
通知屏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7
降壓啟動有哪些啟動方法 瀏覽:137
互動吧使用方法 瀏覽:386
室內環境的檢測方法叫什麼 瀏覽:237
音頻處理器使用方法 瀏覽:458
研究思路與方法怎麼分開寫 瀏覽:603
庫侖定律實驗的研究方法 瀏覽:1003
清洗麻布的正確方法 瀏覽:610
網線怎麼穿管子方法 瀏覽:500
四階行列式的計算簡便方法 瀏覽:904
帶殼海南黃花梨鑒別方法 瀏覽:782
舌苔怎麼去除最好方法 瀏覽:76
四肢伸展力訓練方法 瀏覽:600
陝西清除甲醛哪些方法 瀏覽:886
qq水管快接接頭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915
新系統電腦開機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14
學習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好處 瀏覽:270
選調考試技巧與方法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