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多元的教學方法是誰提出來的

多元的教學方法是誰提出來的

發布時間:2024-11-03 05:32:35

A. 在教學中應該怎樣運用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博士提出,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智能結構的理論。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四點來實現:

一、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

在人才觀上,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幾乎每個人都是聰明的,但聰明的范疇和性質呈現出差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學生的差異性不應該成為教育上的負擔,相反,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用賞識和發現的目光去看待學生,改變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的標准,要重新認識到每位學生都是一個天才,只要我們正確的弓導和挖掘他們,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二、重新定位教學觀

教學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智能優勢和智能弱勢選擇最適合學生個體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觀點就是要考慮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創立並在個別教學環境下成功的實施了,我們要繼承這一珍貴的教育遺產。

在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前提下,更好地實施。我們要關注學生差異,善待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差異,運佣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最終促進每個學生都成為自己的優秀。

三、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目標

在教育目標上,遠智能並不主張將所有人都培養成全才,而是認為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每個學生最適合的發展道路。通俗來講,元智能理論不是讓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是簡單的要求給學生多架幾座橋,而是主張給每條學生都鋪一座橋,讓"各得其所」成為現實。

四、觀念的變化帶來教學行為的變化

我們教師備課、上課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僅僅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而是更多地從關注學生,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去考慮問題。

我們要採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呈現用「多元智能」來教學的策略,實現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進教學的形式和環節,努力培養學生的多種智能。

在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以利於人際智能的培養。在教學環節上重視最後的反思環節,培養學生的內省智能。力爭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課堂互動形式多樣,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

理論起源:

多元智能理論是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風行全球的國際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加德納博士於1983年在其《智能的結構》一書中首先系統地提出,並在後來的研究中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人類智能結構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自提出以來,在美國和世界其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由於該理論的內涵和我國目前正在倡導實施的素質教育有密切的內在聯系,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多元智能理論予以較多介紹,並且越來越認識到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價值,認為「多元智能理論是對素質教育的最好詮釋」。

閱讀全文

與多元的教學方法是誰提出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微生物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瀏覽:706
運動心率實驗方法與步驟 瀏覽:874
並繼竿稍和假餌的連接方法 瀏覽:572
水疝的治療方法 瀏覽:812
書法教案咋寫學教學方法 瀏覽:406
夏天用什麼方法可淡斑 瀏覽:335
經常用什麼方法減肥 瀏覽:545
下班做飯的簡單方法 瀏覽:510
魚竿套線安裝方法 瀏覽:617
千紙鶴折紙方法兒童簡單點 瀏覽:360
增進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瀏覽:773
功放機混響解決方法 瀏覽:177
醋酸板拋光用什麼方法拋亮 瀏覽:606
美國美安鈣粉食用方法 瀏覽:910
小米2的拍照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2
生料栽培食用菌管的製作方法 瀏覽:984
女人如何變白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167
手衛生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 瀏覽:811
韓國冰箱使用方法 瀏覽:973
語文填空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