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質的研究方法的定義

質的研究方法的定義

發布時間:2024-10-27 04:01:37

什麼是質性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包含但不限於民族志研究,人類學研究,論述分析,訪談研究等。質性研究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意義理解、交互影響、生活經歷和現場情景,在自然狀態中獲得整體理解的研究態度和方式。

(1)質的研究方法的定義擴展閱讀: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兩大範式。教育學者對於教育研究中應採用質的研究還是量的研究更為科學有著激烈的論爭,同時也企圖尋找結合的路徑。

但通過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實踐中對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運用,看到的卻是教育研究者對方法論及其方法的忽視。因此涵養科學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須且迫切的選擇。

質性研究以描述的方式實現意義的理解,根本的問題,在近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與思辨的研究、科學的研究不同研究傳統,具有了獨特的研究風格和特色。

Ⅱ 質性研究名詞解釋

1. 質性研究利用研究者本人作為主要工具,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採用多種數據收集手段,如訪談、觀察和實物分析,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探究。
2. 這種研究方法旨在從原始數據中得出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的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進行解釋性理解。
3. 質性研究是社會科學和教育學領域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與量化研究相對。
4.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參與到自然情境中,而非在人工控制的實驗環境中,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
5. 研究者採用歸納方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而不是演繹方法,通過與研究對象的互動來理解其行為。
6. 進行質的研究的基本步驟包括:確定研究現象和問題,進行文獻綜述,選擇研究對象,探討研究關系,選擇研究方法,進入研究現場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建構理論,撰寫研究報告,以及進行質量檢測,包括效度、信度、推廣度、倫理問題的檢測。

閱讀全文

與質的研究方法的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線斷的方法 瀏覽:792
肥豬毛重計算方法 瀏覽:750
紙折做吊床的簡單方法 瀏覽:744
脾積水治療方法 瀏覽:624
水微生物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瀏覽:709
運動心率實驗方法與步驟 瀏覽:877
並繼竿稍和假餌的連接方法 瀏覽:573
水疝的治療方法 瀏覽:815
書法教案咋寫學教學方法 瀏覽:406
夏天用什麼方法可淡斑 瀏覽:335
經常用什麼方法減肥 瀏覽:546
下班做飯的簡單方法 瀏覽:510
魚竿套線安裝方法 瀏覽:617
千紙鶴折紙方法兒童簡單點 瀏覽:360
增進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瀏覽:774
功放機混響解決方法 瀏覽:177
醋酸板拋光用什麼方法拋亮 瀏覽:607
美國美安鈣粉食用方法 瀏覽:910
小米2的拍照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2
生料栽培食用菌管的製作方法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