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幼兒園與小學教學方法上雙向互動

幼兒園與小學教學方法上雙向互動

發布時間:2022-07-01 15:03:09

① 幼兒教學論文:幼兒教育如何與小學教育銜接

(參考範文)
隨著新的一輪教育改革浪潮的興起,園本教研和園本培訓的悄然實施,我們應該很有必要對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兩個階段銜接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為我國的義務教育的實施探索提供有利的理論依據。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的必要性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小學這兩個學段之間的前後互相連接。幼兒和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其社會技能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是初步的、朦朧的,還處在萌芽階段和成長階段。然而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言語理解能力和讀寫算所需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與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作為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也應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環境創設、專業素養、教學時間、與家長溝通等等方面開展實踐嘗試。
我們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學前教育階段與小學階段之間的過渡銜接,幫助兒童順利地適應從幼兒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就目前而言,幼兒園與小學存在著某些斷層現象,主要體現在:
(1)關系人的斷層。孩子入學後,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系————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這使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小學中的正規科目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
(3)行為規范的斷層。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後,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班級的大集體、大環境。
(4)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入小學後與幼兒園的友伴分離,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同。
(5)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教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業而減少了孩子游戲、玩耍、看電視的時間等。
(6)學習環境的斷層。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規范學習、系統學習等等。面對這么多斷層現象,我們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更應清晰的認識這些難題,並且對這些斷層現象進行提前訓練、引導和疏通,使得幼兒能夠更早的適應這些新的變化,所以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後天的成長。
課程如何銜接
從目前幼小銜接課程現狀結果來看,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持有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念。這種知識本位、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向兒童展示的知識世界與其真實的生活世界是不相匹配的,顯然也是不符合時代需要的。當然,幼小銜接教育不是幼兒園向小學靠攏,也不是小學向幼兒園靠攏,而是要雙方朝著一定的目標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協作。但是幼小銜接課程改革面臨一些問題。如,教師對銜接教育的認識還存有偏差、課程觀念陳舊、課程目標過於集中而不利於幼兒的全面發展、課程內容有待進一步改善、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較強、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充分等等。
為使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協調一致,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方面,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小教育的差異性,進而更好地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另一方面,要深人研究幼小教育的連接點及其共性,使幼小教育銜接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講:
首先,進一步加強對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的培養。研究發現,幼兒園雖然對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但重視程度不如以認知為中心的培養。因此,幼兒園教師還需通過積極的理論學習和深人的教學實踐,加強對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切實搞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
其次,改變偏重說教的教育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培養大班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目前,幼兒園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的途徑,盡管有專門教學與隨機教育兩種主要形式,但多數以說教式的認知教育為主。說教式的教育方式一來不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容易使幼兒處在被動的學習地位,二來實際教育效果並不好。因此,應該改革現階段偏重說教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教育以及教學活動中通過行為實踐、移情訓練等方式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主動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培養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並且將能力培養目標滲透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去,體現「教育貫穿一日生活」的思想,盡可能多地為幼兒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幼兒在行動中加深認識、提高能力,最終通過豐富幼兒的實踐經驗來促進幼兒社會性品質的內化和能力的獲得。
最後,積極謀求幼兒家庭的配合,發揮家園共育的巨大作用。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的形成決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光靠幼兒園的單方面努力就能培養起來的,還需要幼兒家庭的充分配合。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也只能通過日常生活持續的強化才能得以形成與鞏固。所以,幼兒園應該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廣大家長認識到社會性適應能力對孩子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共同為幼兒提供持續一致的行為鍛煉機會,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的發展。

② 如何開展農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幼兒園與小學求同存異,實行「雙向銜接」
我們不應把幼小銜接認為就是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增加一個過渡環節。幼兒園和小學應進行適應幼兒發展的銜接教育,銜接應是既尊重幼兒發展的年齡特點,強化幼兒發展的內在聯系,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幼兒入學的適應性問題,關鍵是找到幼兒在幼兒園和小學奠基階段持續發展的內容。幼兒園和小學都要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教育,不能一味要求幼兒適應小學生活,而應該強調讓教育適應幼兒的發展,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順利地實現過渡。
要積極探索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幼兒園要科學、合理地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准備,重點做好語言表達、初步邏輯思維等學習適應能力的准備,以及主動性、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任務意識和執行任務的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的准備。嚴禁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的教育內容。小學要重點做好入學後的過渡和適應教育,有針對性地縮小兩個階段在環境、課程、班集體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差異,減緩學習的坡度和難度。嚴禁小學一年級以任何理由壓縮課程或加快課程進度。
(二)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國出台了相關規定,為在職教師提供了適應教師專業發展不同階段需要的繼續教育,從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的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進行教師素質的提升。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人的整體素質包括自然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這三方面的素質分別處於人的素質結構的不同層次,它們相互作用和滲透,共同構成人的素質的有機整體。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教學實踐,在幼小銜接的課程改革中,讓教師參與課程的開發和實踐,包括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的互動,使教師具有了一個更開放的思維系統,從而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優化和發展。
教師要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良好的道德行為。要熱愛、理解、關心幼兒,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技巧水平、組織能力,要有善於觀察、了解、分析、指導幼兒的能力,會用各種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進行教育實踐。所以,幼兒園及小學都應該採取多種措施,對教師隊伍進行培訓,認真學習和研究幼小銜接的意義和標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把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創新意識、競爭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百折不撓的品格、正確的社會交往能力作為長期目標,切實做好銜接工作。
(三)幼兒園、小學與家庭要相互聯系,相互溝通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除了幼兒園與小學的雙方配合與協作,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首先,幼兒園要向小學靠攏,適當調整幼兒園大班後期的生活內容與時間,經常組織大班幼兒到小學去參觀,使幼兒對小學有一個感性認識和心理上的准備,以此培養幼兒上學的興趣。小學教師也應多與幼兒園教師聯系,定期交流與溝通,共同探討教學方法,研究教學對象的學習心理狀況。同時,幼兒園與小學教師也應積極的與孩子家長聯系,可以通過組織家長會、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銜接,也可以利用「家教園地」宣傳相關知識。幼小銜接並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家長的作用尤為明顯。幼兒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態度的影響。家長也應該學習掌握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學習教育方針、原則和正確的銜接措施,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同時同步對幼兒進行銜接教育,保證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幼小銜接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有大量的參考文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問題,例如突擊銜接、形式銜接等等,這都是幼教工作者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想要解決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以及學生家長等各方面聯合起來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幫助幼兒順利度過適應期,以達到最大程度的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③ 如何做好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一,為什麼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小銜接就是指由幼兒園進入到小學低年級在教育中的連接。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根據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而設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務的教育結構,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了不同的教育階段。而連續性規律又決定了銜接存在的意義。 1.教育的性質、內容不同。 幼兒園是一個保教並重非義務教育機構。幼兒以游戲為主,教師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沒有考試制度。而小學教育屬義務教育階段,主導活動是根據國家統一計劃、大綱規定的各種學科文化知識的學習,教學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氛圍嚴肅。有一定的家庭作業和必要的考試制度。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 幼兒園的生活節奏是寬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戲活動的時間較多,生活管理不帶強制性。而小學階段的生活節奏快速緊張,作息制度非常嚴格,每天上課時間較長,紀律及行為規范帶有強制性。 3.環境設置不同 幼兒園環境的設置生動活潑,色彩亮麗,有許多的活動區域,在其中有豐富的活動玩具和材料供幼兒動手操作擺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及同伴進行交往。小學的教室的環境布置相對嚴肅,成套的課桌椅排列固定。學生自由選擇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 4.師生關系不同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個別接觸的機會多,時間長,涉及面廣。師幼關系融洽和諧。幼兒的安全感和被愛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小學師生接觸局限在課堂之內,個別接觸少,涉及面較小。 5.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成人對小學生的要求相對嚴格具體,期望值高,這給兒童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 6.教學知識結構不同 幼兒園學習內容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淺顯知識,以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概括、想像、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能力等為主。小學的教育內容是系統的學科知識,是以符號為媒介的學科知識,它的抽象水平相對較高,這種學習內容只有當學習者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時才能理解和接受。 同時,小學生活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兒童初入學時由於幼小銜接不當經常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會適應方面,及情緒方面的不良適應表現如食慾不振,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降低, 不會和諧交往,厭學等。 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初入學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並對其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因此搞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它既有利於兒童入學前後的學習和發展,也為以後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當前我縣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嚴重 很多幼兒園,尤其是一些中小幼兒園和鄉村幼兒園把入學准備片面的理解為認字,做數學題,並以此作為評價幼兒園教育的指標。像小學生一樣寫作業、背誦課文。由於教學內容背離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這不但不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極大的挫傷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這不僅影響幼兒上小學,甚至影響他們今後對學習的不良情緒。 2.幼小銜接的片面性 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全面性,不應僅偏向某一方面。目前的幼小銜接工作中偏重智力的傾向比較嚴重。近年來,有些幼兒園對幼兒智力因素極為重視。這些幼兒園教育中有時忽視了兒童傾聽、表達等各種能力的提高, 忽視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忽視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這樣使幼兒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校的規矩和課堂常規缺乏了解。另外如握筆姿勢和坐姿不當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也將影響日後兒童的有效學習。 3.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不少幼兒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准備工作,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但小學卻無動於衷,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特點,有的小學甚至給幼兒入學設置各種台階,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幼小銜接既不是幼兒園小學化,也不是小學幼兒園化,雙向准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4.幼小銜接的突擊性 銜接工作是一場持久戰。其實,銜接工作在幼兒一入園就開始了,整個幼兒教育時期都要為兒童小學和今後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准備。而在大班,是要側重做好兒童入小學的特殊准備,如通過游戲和繪畫等活動培養兒童寫字所需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等。但大多數幼兒園在兒童將要入學的前半年才做銜接工作, 在大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這些做法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兒童3、4歲剛入園時就加以逐步的培養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規則意識等和正確的姿勢、良好的習慣等。如果在最後時期才進行強化訓練,急於求成,會使兒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驟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還使兒童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畏懼情緒。幼小銜接是長期的工作。 5.入學准備的表面性。 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幼兒園大班,在大班末期按小學教學方式上課,改變一下課桌的擺放形式,延長課時,或帶幼兒去參觀小學,請小學生回園介紹學習生活等。而兒童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製力等常常被忽略了。這些對解決幼小銜接問題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三,針對問題,明確思路 1.遵循兒童發展的特點,明確銜接任務 兒童的發展既是階段性的,又是連續性的,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確有不同階段的特點,但是一個孩子決不可能在跨入小學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兒的特點。為適應兒童在此時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促進其健康成長,幼兒園要創設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兒童適應小學生活,而要強調讓教育適應兒童的發展。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健康的體質、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不依賴他人的獨立創新意識、主動積極的求知慾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等。 2.依據銜接工作的規律,突出銜接原則 (1)、雙向性原則 雙向性是指小學和幼兒園相互銜接,園領導和老師要設法與小學溝通,既要保持幼兒園的獨立性、特殊性,又努力使其與小學保持連續性,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創造最大的可能性。 (2)、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是指銜接的內容要包括體、智、德、美各個方面。入學准備是全面素質的准備,包括身體、學習和社會性適應等方面。教師和家長最關心的是兒童的學習,最苦惱的是他們的社會適應性能力,而兒童的身體素質和社會適應性能力對學習又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幼小銜接應是全面的銜接。 (3)、漸進性原則 漸進性是指從幼兒入園之初就開始逐步做銜接工作。兒童某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將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分解成不同層次、水平的教育目標,劃分到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去完成。銜接工作應該兒童一入園就開始,整個幼兒教育時期,都要為兒童入小學和今後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准備。在學前的最後一年,側重做好兒童入小學的特殊准備,如通過游戲和繪畫等活動培養兒童寫字所需要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四線格等。 3.從實際出發,找准銜接點 由於兒童所處的區域不同(如縣城和農村),所受學前教育時間長短和程度不同(有的只接受了學前一年教育,有的接受了學前三年教育),因此他們入學前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必須依據上述條件來確定銜接的重點,以點帶面,推動銜接工作的全面發展。要把提高兒童的適應能力做為銜接

④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中的師幼關系的適應

我們的具體措施是:
一、培養幼兒自學遵守常規,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人們常說,兒童一入學就「進入了符號的世界,掉進了規則的海洋」,在小學有許多規則要孩子們熟悉和遵守,如《小學生行為規范》等。大班的老師應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加強規則意識,為孩子們順利由一個年齡階段邁向另一個年齡階段鋪平道路。為此,進入大班後,我就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介紹哥哥姐姐認真學習的事,激發幼兒嚮往小學的迫切心情。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有意注意,我特別製作了豐富的、新穎有趣的教具,活動中彩洗染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孩子們,使幼兒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參加學習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控能力。為培養幼兒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和坐勢正確,一開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確示範,讓孩子有正確的模仿,然後我又通過練習書定自己名字等活動鞏固幼兒養成的習慣,平時,認真觀察孩子們發現個別幼兒的不良姿勢,及時糾正。
另外,我與家長一起鼓勵幼兒早起、不遲到,積極堅持參加幼兒園晨運活動,在生活處理方面,時時提醒幼兒抓緊課間休息時間解大小便,教他們學習自己削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恆是常規培養的關鍵,因此,我經常對幼兒的常規進行檢查,並通過各種游戲鞏固幼兒已有常規,我還激發幼兒樂意擔任值日生的熱情,讓值日的幼兒提醒同伴遵守常規。
二、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1、時間上的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鍾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遊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鍾,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鍾,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許多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裡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鍾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准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後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范。還可以組織大班年級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組織幼兒參觀看有關錄象,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時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時上幼兒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用權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後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4、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重要銜接工作,從小中班開始,我就非常重視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幼兒對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聽、看、講述、講座,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語言、詞彙、了解作品,再通過看圖說話、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表演出來,使幼兒得了更多鍛練語言的機會。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變過去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常常先提問題,讓幼兒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去開展活動,並鼓勵幼兒大膽地對沿未理解的內容進行講座,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言游戲活動,使幼兒獲得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最佳機會。
5、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升入大班我們堅持開展了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通常,班裡有這樣的情形,識字的小朋友喜歡讀書,讀書又能學到更多的字。人與書產生互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增長。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給小學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如開學上課時,能聽老師的要求正確理解拿、取書,能看通知,喜歡識字活動,能順利地閱讀報紙,能正確理解題意。識字興趣、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比不識字的小朋友強,學習的起點高。

⑤ 談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所以教師和家長應共同負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關鍵詞:幼兒;轉折;入學前教育 即將走進校門的孩子將面對一種生活的轉折從幼兒世界的游戲生活轉為類似成人世界的規則生活。《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和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因為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說它聯系,就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與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智力、體力的發展上沒有很大差別,小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繼續;而區別在於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活動形式和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這意味著幼兒需要放棄以游戲為主的生活,轉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對於中國兒童來講,這一轉折尤其巨大,好像一夜之間,孩子需要從一個玩童轉變為一個承擔義務和責任的准成人。這對大多數兒童來講並非易事。所以,為了減少幼小之間的差異,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對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學習培訓,明確目標 新學期開始,首先對老師進行培訓,組織大班的老師參觀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和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座談,了解他們的教學情況,征詢他們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意見和要求,並聘請有經驗的老師和醫生舉辦業務講座,介紹幼兒心理衛生知識和幼教理論,進一步拓展本園教師的視野,擴大知識面。組織老師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素質教育指導綱要》,使老師更深入了解幼兒教育的指導思想,培訓目標教育原則,保證教育的正確方向。在此基礎上,組成專門的研究小組,通過反復調查,論證,修改了大班的一日常規及教學內容;其次,增加幼兒對學校的感性認識。老師分期分批組織幼兒參觀學校,並參與小學升旗、入隊儀式,讓幼兒熟悉學校環境,了解學校生活,然後請升入一年級的學生與大班孩子進行交流、游戲,講一講自己入小學的感受。通過幼小互動,引起了幼兒對升入小學的熱切期待,有目的地激發了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嚮往。我還明確告訴他們,小學與幼兒園有哪些不同,使他們有思想准備,並且樂於接受一些入學准備和訓練。 二、重視幼兒的情商發展,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 孩子進入小學,一般要有兩方面的適應: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社會適應問題實質上與一個人的情商有關,情商高的人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上進心,能不斷自我激勵,能與他人融洽相處。為此,我著重培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兒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等。 1.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養成專注做事的良好習慣。我們除了挖掘教材有關有意注意培養的兒歌、故事,還創編了《課堂別學壞習慣》《這樣做真不好》《課堂趣事》等兒歌,以及故事《咪咪釣魚》《我知道》《糖果的故事》等等;其次,在大班開展每天讀書半小時故事大王詩歌朗誦童話表演等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開展自我服務活動,讓幼兒輪流當值日生,整理圖書、玩具、床鋪,通過每周六的勞動,讓每個幼兒洗自己的手絹、擦桌椅,以及進行小種植活動等,逐步增強幼兒愛清潔、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3.通過開展玩具大家玩我懂禮貌大拇指等活動,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教給他們交往的技能,培養幼兒關心集體、愛護別人的良好態度。從日常小事入手,向幼兒進行熱愛集體,友好待人,助人為樂的品質教育,讓孩子學會交往,發展其社會性。 4.生活當中總會有些不如意,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戰勝挫折。關鍵要順其自然,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如:信心加強法,在大班開展主題活動我能做得更好;在區域活動中設立小小展示台,孩子們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大家;情境訓練法,在大班健康活動中設計具有競爭性的游戲,如森林歷險記,在活動中老師為孩子創設了一道道障礙,如七彩路、沼澤地、躲避猛獸、過小河等,讓孩子想辦法克服困難,團結一致完成任務。另外,還可以用榜樣暗示法、精神勝利法、換位思考法、家園共育法等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培養規則意識,提高團結協作能力。在組織集體活動時,幼兒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不該擾亂集體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秩序,讓孩子從小知道,生活在一個集體里,就要有一定的約束,不能違反。例如:站隊時不能擁擠;大聲喧嘩;收玩具時擺整齊;不能爭搶別人的玩具;在解決問題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在競賽游戲中增強合作能力;如:體育游戲:賽龍舟,游戲開始時孩子兩人一組→四人組→八人組→到最後十六人組,游戲充分體現多人合作、團隊意識帶給孩子的快樂。又如體育活動:舞動的絲巾,剛開始孩子一人舞動小絲巾,到四人舞動大絲巾,到最後全體孩子玩彩虹傘,孩子由個體→小組→集體逐層過渡,使孩子的合作意識、協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和提高。 三、把幼兒銜接融入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課堂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孩子學習的主要形式,把幼小銜接融入平時的課堂教學,在游戲中豐富幼兒有關小學和小學生生活的經驗,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和物質准備,是大班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主題活動有啥不一樣中,教師帶領大班幼兒到附近小學去實地了解和體驗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然後通過集體交流和討論,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並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尤其要引導幼兒關注幾個問題,如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完成作業等。 四、爭取家長支持,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廣泛宣傳幼小銜接的目的,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兒銜接,不僅要靠幼兒園和小學的努力,更要靠家長的密切配合。我們根據家長的需要開展有關幼小銜接的系列小貼士或咨詢活動。我園是教育系統的幼兒園,又和區屬的一所小學對門兒,所以我請小學優秀教師給家長做怎樣給幼兒做入學前的准備的講座,請一些小學的老師與家長開座談會,進行咨詢活動,並將幼小銜接的有關計劃發給家長,使家長更進一步明確:該如何配合幼兒園教育好孩子,使他們能順利過渡到小學進行學習。組織教學開放日活動,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研究家長反饋的意見,改進工作,並制定了家長反饋意見表。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特殊的使命,家園只有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提升教育的價值。為此,我開展了體驗式家長培訓活動,效果顯著。 活動案例:心靈之旅 活動定位:家長兩人一一對應,一人蒙上眼罩過障礙;一人做幫扶者。 活動反思:你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蒙眼者,你是一個幫扶者,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在家長的幫助下摸索、前進,一步步成長。親子之間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上了小學以後,在孩子成績不好時,是挖苦、諷刺,還是鼓勵,是否有一個新的調整。 一位家長深有感觸地說: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完全是一種嶄新的生活環境,孩子作為蒙眼者,需要我們家長幫助才能走好這一步。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隨著我園幼小銜接工作的深入與細化,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幼小銜接,從現在做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真正能夠帶著微笑離開幼兒園,唱著歌兒走進校園,並且在畢業離開學校的時候,仍然可以唱著歌兒,笑著離開。讓我們共同擔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⑥ 對於幼兒園來說,幼小銜接該怎麼操作

一、日本幼小銜接的發展歷程

(一)二戰後到80 年代末

日本早在二戰結束時就對幼小銜接問題予以關注,其 1947 年實施的《保育要領》就涉及幼小銜接問題,並指出幼兒園和小學之間要進行必要的溝通和聯系。雖然對幼小銜接問題關注較早,但是由於對幼小銜接把握不夠,以及對學前教育機構及小學的教育特點、教學任務缺乏系統准確的認識,導致日本當時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缺少聯系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日本文部科學省於 1957 年實行《幼兒園教育要領》,其主導思想是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教育理念等要與小學相適應,並提出二者要緊密聯系。將幼兒教育內容分成健康、社會、語言、自然、音樂、繪畫 6 個領域,並要求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向小學靠近,以致忽視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改革不但沒有取得所期望的效果,反而將幼兒教育引上偏離的軌道,導致學前教育小學化。此後為改變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傾向,文部科學省多次對《幼兒園教育要領》進行修訂。

(二)1989-2000 年

1989 年日本頒布新的《幼兒園教育要領》,強調幼兒園和小學要有各自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各自的特點和價值。主張幼兒教育應從幼兒發展的視角出發,實行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但促使幼兒園開始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並在組織幼兒活動時考慮幼兒發展規律,嘗試開展綜合性活動。

(三)2000 年至今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探索之後,日本步入幼小銜接的正確軌道。2000 年,文部科學省實施的第三個《幼兒園教育要領》強調,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應與幼兒發展特點相適應,對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和活動時間做了重大調整。2006年開設正規的「幼小銜接推動班」,具體措施是教師間進行互動交流,並通過大齡幼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相互合作,開展「協同學習活動」。

二、日本幼小銜接的特點

(一)以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由於對幼小銜接的錯誤認識,日本早期關於幼小銜接的舉措並不成功。日本教育界重新審視以往幼小銜接中的問題,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幼兒園和小學追求不同的教育目標,以致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都有所偏頗。如今,日本教育界關於此問題已形成共識,即幼小銜接不再以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為目的,而是追求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日本近幾年的幼小銜接不再是幼兒園和小學相互適應、相互靠攏的問題,而是強調「幼兒園和小學都回到教育的原點」。幼小銜接也不再是最終目標,而是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開展經常性的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隨著幼小銜接舉措的逐漸完善,日本開始注意到幼兒園和小學之間應形成相互溝通、支持和學習的經常性交流合作關系。首先是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具體實踐包括舉辦運動會、開展綜合學習活動、合並幼兒園和小學等。促進幼兒對小學生活的了解和嚮往。其次是注重教師間的交流。具體方式是到彼此學校進行參觀、交流討論、合作學習、共同研學等。雙方教師有意識地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交往的機會,進一步增強對彼此間教育內容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最後是學校之間的交流,日本幼小銜接中的校際交流主要是指有關學生基本情況的交流。具體措施是幼兒園向小學提供幼兒在園期間的發展問題,小學可根據獲得的相關信息做好相應准備。如今,日本幼兒園和小學為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而經常開展互動學習,幼小間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合作交流關系。

三、對於我國幼小銜接的啟示

(一)從發展的視角看待幼小銜接

我國許多家長和教師在幼小銜接方面往往比較關注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等知識的銜接,而忽視幼兒學習品質、情感和社會性的培養,容易導致幼兒堅持性、專注性、獨立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從而不利於幼兒發展和幼小順利銜接。借鑒日本的經驗,應以幼兒的終身發展為出發點,將幼小銜接置於幼兒長遠發展的背景下考慮,促進幼兒身心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注重幼小銜接的雙向性

長期以來,人們對幼小銜接的理解是幼兒園教育內容和方式要逐漸適應小學,常常是幼兒園組織學前班的幼兒到小學進行交流參觀,幼小銜接中出現問題也常被認為是幼兒園的責任。幼小順利銜接,不單指幼兒園在教育內容、學習環境、教育方式等方面與小學相適應,小學教育也應考慮過渡期兒童的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關注幼兒的活動方式和情緒體驗,尊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連續性,在各個方面加強與幼兒教育的溝通和聯系。

首先,促進教師間的深入交流。日本多數「幼小一貫學校」的教師共同研究和開發課程,並通過交換崗位以增強彼此間的角色體驗,以會議的形式交流遇到的問題等。不斷強化幼小教師之間關於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交流,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其次,促進幼兒與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幼小兩個教育階段應共同關注幼小銜接這一重要問題,兩者間需進行必要的溝通和聯系,同時在實踐中也要積極促進處在銜接期的幼兒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幼小聯誼交流活動、組織幼兒和小學生相互訪問參觀,幫助幼兒了解小學學習和生活,使學前兒童順利渡過幼小銜接階段。

想要了解更多日本幼教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歡迎參加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本屆年會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學前教育雜志社主辦,日本國際幼兒教育交流協會協辦,並設置有日本幼教專題論壇,讓您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日本幼教。

【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第八屆亞洲幼教展覽會+山東幼教名園行】,將於10月24日—27日在青島市【同期盛大舉辦】,熱烈歡迎您和朋友蒞臨!

⑦ 從幼兒教師的視角,談談怎樣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呢?做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又如何做好工作呢?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 一,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活動室,一般布置得美觀、形象和富有兒童情趣,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環境,而且包括和諧的心理環境。而小學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對幼兒缺乏吸引力,而操場上的運動器械低年級享用機會較少,必然使幼兒感到枯燥。 第 二,生活內容的變化。小學學習是社會義務,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 第 三,師生關系的變化。幼兒教師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兒並參加到幼兒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親密的氣氛。而小學教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關心機會較少,師生個別接觸時間少,新入學的幼兒可能感到壓抑和生疏。 第 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而小學強調系統文化知識教育和讀寫、算術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以上幾方面說明,幼兒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變化將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准備。 二、從各方面切實做好大班幼兒的入學准備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 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後果(破壞圖書等)。 第 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老師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老師或成人信任你,才給你布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並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並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第三,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給幼兒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第四、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嘩,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夥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學習生活的細節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麼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慣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准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幼兒老師可以對教學做相應的調整。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游戲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從而激發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願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後,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二)發展學習適應能力 幼兒入學後,學習成了其主要活動,以讀、寫、算為主導。但是幼兒教師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後的智能發展,如:空間關系理解、觀察比較、抽象符號操作等。另外,我們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持久性的培養。例如讓幼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繪畫、剪紙、書寫等活動,主要是使幼兒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並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以利於孩子以後能適應上課的時間要求。又如,多給幼兒講一些故事、童話、詩歌等文學作品,養成靜坐、傾聽的習慣,為入學後進行正規系統的學習打好基礎。其他學習適應也不容忽視,例如教孩子一些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的知識內容,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與小學教學方法上雙向互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階踏台鍛煉方法 瀏覽:246
治療頸椎突出最好的方法鍛煉視頻 瀏覽:126
軟體風險分析方法 瀏覽:121
解決大領口的方法 瀏覽:279
中風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78
平衡墊弓箭訓練方法 瀏覽:901
手機自動跳屏解決方法蘋果手機 瀏覽:85
聽說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嗎 瀏覽:507
軍神教學方法設計 瀏覽:174
wifi顯示嘆號解決方法 瀏覽:734
hiv檢驗方法應用研究 瀏覽:41
土壤三相比的計算方法 瀏覽:207
cc霜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98
腎結石經方治療方法 瀏覽:515
如何用趣味性的方法教畫畫 瀏覽:878
98x32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264
蒜苗怎麼種植方法圖解 瀏覽:165
修辭什麼方法 瀏覽:859
暖氣靜電解決方法 瀏覽:738
水電安裝地線接頭方法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