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試驗研究內容與方法
1)選擇不同地區、不同景觀條件、不同地質條件和岩石類型並且沒有明顯蝕變礦化的背景區,進行背景區第四系疏鬆層元素貧化富集規律研究。按照5~20m點距,採集第四系疏鬆層不同層位土壤、岩石樣品,樣重500g,加工粒級-40目。研究微量元素在各類岩石、土壤不同層位、不同粒級樣品中的分布情況和元素在不同層位的貧化富集規律。
2)選擇不同地區、不同景觀條件、不同地質條件和礦化類型的已知礦床成礦地段,進行礦化異常地段第四系疏鬆層元素貧化富集規律研究和土壤測量方法試驗。採集礦體、礦化圍岩和上覆各層位、不同粒級土壤樣品,原始樣重:粒度試驗樣品5000g,加工粒級:-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研究各類指示元素的分布情況和元素在不同層位的貧化富集規律,確定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的最佳采樣層位、采樣介質和采樣粒級。
3)選擇不同地區、不同景觀條件、不同類型典型礦床成礦地段試驗條件較好的水系,進行已知礦床次生分散規律研究和水系沉積物測量方法試驗。按照50~400m點距,採集水系沉積物、泥炭、腐殖土等不同采樣介質、不同粒級樣品。采樣質量和加工粒級:粒度試驗樣品5000g,加工粒級:-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等粒級;其他樣品500g。研究各類介質指示元素的富集粒度,研究隨著與礦體距離的增大,各類采樣介質中指示元素含量的衰減規律;將不同粒級樣品分析結果進行對比,確定最佳采樣介質、加工粒級、采樣部位和采樣密度。
4)水系沉積物測量「漂洗采樣方法」試驗。選擇已知礦床試驗條件較好的水系,按照50~200m點距,同點位採集水系沉積物(原始樣)樣品和漂洗過的樣品。漂洗采樣方法:用采樣勺將水系底積物舀入盤內,加入適量水進行漂洗,盡量除去草木屑、泥炭等雜物,保留水系碎屑沉積物(含細粒級部分)。漂洗後樣品重500g。將漂洗和未漂洗的樣品分析結果進行對比。
5)選擇已知礦床成礦地段進行溝系沉積物測量方法試驗。橫剖面:垂直礦體走向,按照10~20m點距,採集不同層位殘坡積土壤樣品。樣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兩種粒級。了解指示元素在殘坡積層中橫向的遷移情況。縱剖面:剖面布設在礦體物質組分受剝蝕後沿斜坡下滑所沉積的溝谷。自溝腦向下,按照50~200m點距,採集溝谷沉積物樣品。樣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兩種粒級。了解指示元素沿溝谷向下遷移的情況。
6)有機碳對元素吸附富集和對異常影響因素實驗研究。選擇有機質影響明顯的異常水系,按照200~500m間距同點位採集水系沉積物大樣和泥炭樣品,水系沉積物大樣重1500g,泥炭樣品重500g。水系沉積物樣品加工為-4~+20目、-20~+60目、-60目等3個粒級,泥炭樣品加工成-60目。
7)水化學測量方法有效性試驗。出發前,在室內用5%的超純硝酸將新購的采樣瓶浸泡24h,然後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晾乾、裝箱、封嚴,備用。水樣布置在有地表水或地下水出露的地段,採集的主要是河水和泉水,個別為礦井涌水。采樣密度0.65~2.67點/km2。每樣採集量25mL。采樣時,用欲采水體清洗采樣瓶5次,然後灌滿采樣瓶,蓋上瓶蓋。在采樣點現場用pH計測試水體pH值。回駐地以後,當天用1∶1超純硝酸酸化水樣至pH值≤2以後,保存,備送分析。從采樣到測試在一個月時間內完成。
8)植物測量方法有效性試驗。植物樣品的採集按照不同研究區分布的物種的不同,選擇採集的植物種類亦不同。在小西林研究區選擇樺樹根,在天合興研究區選擇樺樹皮和落葉松1~2年生枝葉,在塔源研究區選擇落葉松樹1~2年生枝葉和苔蘚,在綽爾研究區選擇落葉松樹1~2年生枝葉和樺樹根。樣品採集完成以後,在駐地使用自來水或當地河水(未受到污染)清洗樣品,洗掉樣品上沾染的泥土。曬干後,直接用無污染碎樣設備碎至-80目後再進行分析測試。
9)水系沉積物重砂測量試驗。在多寶山銅礦、東安金礦礦化水系通過漂洗採集-10~+20目、-20~+40目、-10~+60目等粒級樣品。樣品經過縮分、篩分、淘洗和掃描電鏡能譜分析,對樣品礦物組成、礦物特徵、礦物含量進行分析。
10)在勘查示範區主要投入1∶10000地質草測、1∶2000地質草測、1∶10000土壤測量、1∶10000高精度磁法測量、1∶5000地質-土壤-高精度磁法-激電中梯剖面測量和激電測深、1∶5000大功率激電剖面、EH4剖面測量等方法,並對異常地段進行槽探、鑽探工程揭露,發現工業礦體。
1、觀察法:研究者按照定的目的和計劃,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例如對於一些植物,一些動物等進行研究,以每日或者每周為單位,做出准確,具體的相關記錄。
2、文獻法:通過閱讀國內外的相關圖書,資料和文件,或者將國內外的相關課題成果進行對比參考,全面拿握所需材料。
3、調法:通過訪問,發問卷,開調查會,測驗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必要時可同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
4、統計法: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求出數量分析結果,用於支持研究。
5、歷史研究法:通過對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歷史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吸其精華,探索事物發晨的規律性,用於指導今天的研究。
6、比較法:對某類研究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下進行觀察,記錄相關表現,以便於進行比較研究。
7、實驗法:針對於研究對象和方向,來進行相關的實驗,例如做一些相關的化學或者物理實驗,並將相關數據進行記錄,以便於今後做相關對比。
(2)實驗研究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實施課題研究,主要是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概括結果。
1、收集資料方法:
一是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進行資料收集;
二是設計科學、明確的搜集資料的工具;
三是採用適當的科學方法廣泛搜集資料;
四是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基礎材料和原始數據;
五是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❸ 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調查法。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二、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三、實驗法。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四、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五、實證研究法。實證研究法的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六、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七、跨學科研究法。跨科學研究法是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
八、個案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九、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十、數量研究法。數量研究法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十一、模擬法。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
十二、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3)實驗研究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1、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宏觀問題因其關系全局,學生難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會有畏難情緒,研究中也會困難重重。指導學生研究應網之一目以見網,豹之一斑以見豹,從微觀著手,從身處的一地,熟悉的一方著手去研究。在對局部的研究中聯系全局,通過對微觀的研究去認識宏觀。
2、抽象與具象相結合
理論、概念、原理、法則等等,往往因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學生感到高、難、空而難以入手,影響研究情緒。指導學生去研究與之相關的具體事物,可以通過對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認識,對有關通過調查、訪問、收集到的具體數據、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認知把握原本抽象的東西。
3、課題研究與個人興趣相結合
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持續性、深入性和創造性。
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4、當前學習與將來應用相結合
高中學生的課題研究,要注意麵向實際,注重實用性。引導學生將當前學校學科知識學習、相關課題的研究與將來的實際應用相結合。這個實際應用,即包括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更包含社會發展需要和科技自身發展趨勢的需要。
❹ 物理中探究實驗的方法有那些
1、控制變數法:就是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從而轉化為單一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問題的研究方法。
2、轉換法(放大法):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容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方法。
3、等效替代法(等效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
4、理想模型法(抽象法、描述法):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
5、實驗推理法(科學推理法、理想實驗法):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
(4)實驗研究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物理學中對於多因素(多變數)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因素(變數)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
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1、獨立變數,即一個量改變不會引起除因變數以外的其他量的改變。只有將某物理量由獨立變數來表達,由它給出的函數關系才是正確的。
2、非獨立變數,一個量改變會引起除因變數以外的其他量改變。把非獨立變數看做是獨立變數,是確定物理量間關系的一大忌。
正確確定物理表達式中的物理量是常量還是變數,是獨立變數還是非獨立變數,不但是正確解答有關問題的前提和保障,而且還可以簡化解答過程。
❺ 數據分析方法論 如何做實驗研究
數據分析方法論:如何做實驗研究
數據分析的核心就是:通過比較法,理清因果關系。
常用的比較法就有觀察分析和實驗研究。觀察分析就是將原始數據進行加工,經過數據分解,評估,最終得出結論的過程,優點就是省事方便,缺點也比較明顯,主觀性比較強,面對較真的上司,可能並不能說服她。實驗研究則是對觀察分析的補充和改進,在充分分析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實驗研究進而得出更為有力的結論。
實驗研究的核心同樣是比較,但是要講究方式。因為在一個問題的背後可能有一些不是數據能反應出來的因素,比如環境,人為等等不可控因素。因此要想找到可行高效的研究方法需要將這些雜質(數據分析中叫混雜因素)摒除掉,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更為准確,魯棒性更好。
為此,我們需要進行如下三部曲
分析數據,確定問題選定中間區域,兩極區域,將兩級區域作為控制組在中間區域按照方案區分實驗組總結報告,得出結論下面依次說明一下每一個步驟的要點所在。
分析數據,確定問題有時候上司說的話我們不能全信,但是要相信數據說的話。因此,對於老闆提出的問題,我們要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和確認。如果經過分析確實如他所說,那我們後期的努力起碼方向不會錯,而且也能按照上司的預期給出答案;否則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至於如何分析數據,確認問題,給出方案,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大家可以另行學習,這里不作贅述。
比如:這一步我們給出方案A和B。
選定中間區域,兩極區域,將兩極區域作為控制組所謂的控制組就是對該區域不做任何處理,將其作為標稱對象,以便後期進行橫向比較;
什麼叫中間區域,什麼叫兩極區域?
我理解兩極區域就是這個問題表現的最為嚴重和最不嚴重的兩個區域。其他都可以稱為中間區域。
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區分?
因為通常對於極端事物的出現必然有很明顯的原因,根本不用作為實驗對象,毫無意義。而且在極端區域,極端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可能要遠大於導致問題出現的真正的原因,所以,不僅研究這種極端現象毫無意義可言,而且還可能導致你的不出真正的解決方案,那你就out了!
比如在一個富人區,無論你的產品價值感有多麼低,也不會出現什麼銷量下降的,因為錢對於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那你怎麼實驗都不會得出結論。或許你定價再高點,反而銷量會更好,因為逼格更高了!!!!所以我們不能動它,無論它是銷量高還是銷量低,我將其作為比較對象即可。
中間區域則是最不能忽略的,就如同產品裡面新手用戶,中間用戶和專家用戶的分類一樣,原因就不作表述了。
在中間區域按照解決方案區分實驗組在中間區域做實驗,一切就緒,但是一個區域毫無比較可言,高中做生物實驗也要講究控制變數法。那好吧,必須也要將實驗區域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
所謂實驗組就是將中間區域按照解決方案的數量隨機分開等份的組別,分別對兩個區域應用解決方案A和B。
由於他們同屬於一個大的區域,因此,混雜因素的影響是等同的,因此也就不必擔心其他不可控因素帶來對解決方案的負面影響。
總結報告,得出結論說一千道一萬,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檢驗成果,助你步步高升的一步。但是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材工,因此前面幾步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解決方案的成效。解決方案要按照在試驗區域的結果進行制定,對於那些極端區域,好的可以繼續保持,壞的可以雙管齊下,因地制宜啦。
bla了這么多,其實想說的就是在數據分析做實驗階段,最重要的是一個控制變數法,這真的是一把萬能的鑰匙,但是開鎖的方式還是得自己選,你准備好了么?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數據分析方法論 如何做實驗研究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❻ 實驗數據分析方法有哪些
1、細分剖析
細分剖析是數據剖析的根底,單一維度下的目標數據信息價值很低。細分辦法能夠分為兩類,一類是逐步剖析,比方:來北京市的訪客可分為向陽,海淀等區;另一類是維度穿插,如:來自付費SEM的新訪客。
細分用於處理一切問題。比方漏斗轉化,實際上便是把轉化進程依照過程進行細分,流量途徑的剖析和評價也需要很多的用到細分辦法。
2、比照剖析
比照剖析主要是指將兩個彼此聯系的目標數據進行比較,從數量上展示和闡明研討目標的規劃巨細,水平高低,速度快慢等相對數值,通過相同維度下的目標比照,能夠發現,找出事務在不同階段的問題。常見的比照辦法包括:時間比照,空間比照,標准比照。
3、漏斗剖析
轉化漏斗剖析是事務剖析的基本模型,最常見的是把最終的轉化設置為某種意圖的實現,最典型的便是完成買賣。但也能夠是其他任何意圖的實現,比方一次運用app的時間超越10分鍾。
❼ 實驗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看看其中數據情況,怎麼處理的
實驗數據處理的幾種方法
物理實驗中測量得到的許多數據需要處理後才能表示測量的最終結果。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整理、計算、分析、擬合等,從中獲得實驗結果和尋找物理量變化規律或經驗公式的過程就是數據處理。它是實驗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驗課的基本訓練內容。本章主要介紹列表法、作圖法、圖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將一組實驗數據和計算的中間數據依據一定的形式和順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簡單明確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系,便於分析和發現資料的規律性,也有助於檢查和發現實驗中的問題,這就是列表法的優點。設計記錄表格時要做到:
(1)表格設計要合理,以利於記錄、檢查、運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號、單位及量值的數量級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單位寫在數字後。
(3)表中數據要正確反映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和不確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數據外,計算過程中的一些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說明。實驗室所給的數據或查得的單項數據應列在表格的上部,說明寫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圖法
作圖法是在坐標紙上用圖線表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揭示物理量之間的聯系。作圖法既有簡明、形象、直觀、便於比較研究實驗結果等優點,它是一種最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
作圖法的基本規則是:
(1)根據函數關系選擇適當的坐標紙(如直角坐標紙,單對數坐標紙,雙對數坐標紙,極坐標紙等)和比例,畫出坐標軸,標明物理量符號、單位和刻度值,並寫明測試條件。
(2)坐標的原點不一定是變數的零點,可根據測試范圍加以選擇。,坐標分格最好使最低數字的一個單位可靠數與坐標最小分度相當。縱橫坐標比例要恰當,以使圖線居中。
(3)描點和連線。根據測量數據,用直尺和筆尖使其函數對應的實驗點准確地落在相應的位置。一張圖紙上畫上幾條實驗曲線時,每條圖線應用不同的標記如「+」、「×」、「·」、「Δ」等符號標出,以免混淆。連線時,要顧及到數據點,使曲線呈光滑曲線(含直線),並使數據點均勻分布在曲線(直線)的兩側,且盡量貼近曲線。個別偏離過大的點要重新審核,屬過失誤差的應剔去。
❽ 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實驗法的優點與缺點
實驗法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驗研究者有獨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設來決定研究的變數、設計變數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現實環境的「自然狀態」。但其他研究方法則要按現有數據和觀測值給出假設。第二,從時序角度看,實驗法是縱貫式研究,實驗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可在多個時點進行測量,得以研究變數的動態變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問卷調查等,只有某一時刻的測量值,不能直接觀測出一段時期內的變化。第三,它能夠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計因果關系。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因果關系永遠不能被肯定地證實,只可能不斷地逼近。實驗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這一點,因為實驗研究者可以通過操縱自變數來觀察因變數的變化,還可以通過設立控制組來判斷操縱的強度。第四,實驗方法能夠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變數的影響,從而分離出實驗變數並估計其對因變數的影響。第五,實驗方法下,可以通過調整變數和實驗條件觀察到常規狀態下很難出現的極端值和交互作用。第六,實驗方法是可以重復的,這是研究科學性的中要體現。第七,實驗法的成本通常較低,因為控制變數、樣本數都比較小,持續時間較短,而現場研究、問卷等方法的出差費、訪談費都比較大。
實驗研究方法的缺點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為地營造實驗條件,使其遠離現實情境中的「自然狀態」,會導致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樣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組時做到了隨機化分派,也會使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於當前問題,對過去問題和將來問題的研究,實驗方法不太可行。第四,當研究變數和水平數目增多時,成本會急劇增加。第五,管理領域的實驗研究中,實驗對象大多是人,人類行為變異相當大,較難控制,同時也使實驗研究面臨許多倫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難以找到合適測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
實驗法的應用條件
結合實驗方法的優缺點,可以大致總結出實驗研究方法的應用條件:第一,對現狀的研究。進行歷史研究或預測研究,單獨使用實驗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難的。第二,需要對研究環境和研究條件實施嚴格的限制才能凸顯研究變數。第三,客觀條件允許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實驗不會違反當地的倫理和法律規范。
盡管實驗方法可以獨立地取得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但為了謹慎起見,研究者通常將實驗方法與其他研究方法相結合,使研究結論更加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