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這門學科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
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在從事體育運動時的心理特點及其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也是體育科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與體育學、體育社會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項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貳』 請問,大學生《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這本書里,自變數、因變數和控制變數是什麼
1.自變數
(1)多數自變數是可以被研究者操縱的。
(2)自變數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①不同種類的自變數,如運動與營養補劑;②某種自變數的出現與不出現,如採用有氧運動模型和不運動;③同一種自變數的不同水平。
(3)實驗自變數的水平或類型有時被稱為實驗處理。
2.實驗對象
(1)實驗對象是研究者設計的實驗處理的對象、應用范圍等。
(2)研究者操縱和控制自變數是通過對實驗對象進行實驗處理實現的。
(3)實驗對象是接受實驗處理的參與者,通常稱被試。
3.因變數
(1)研究所測量的變數就是因變數。
因變數是由自變數引起變化的變數,所以自變數也被稱作原因變數,因變數則被稱為結果變數。實驗研究的中心目標是探討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其基本內同是考察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即考察實驗處理因素對因變數的影響。
(2)在明確因變數的過程中,需要對因變數進行界定,即給因變數下操作性定義,把抽象的變數轉化為可觀察的、可度量的觀測指標。
實驗法的基本特點是:實驗法可以使研究者觀察到自然條件下難以觀察到的現象。實驗法可以重復進行驗證。實驗法可以把某些特定的要素分離出來,從而比較容易觀察它的效果。由於實驗是可控制的,因此它比較便於測量,從而使研究結果相對精確並易於進行橫向比較。
實驗由處理因素(自變數)、實驗對象(被試)、實驗效應(因變數)三個基本要素構成。
為了盡量避免和減少誤差,進行實驗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重復性原則、均衡性原則。
『叄』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1.體育科學研究選題主要有哪些基本方法
體育科學研究選題的方法:移植與借鑒、創新思維、科學群體活動
『肆』 常用的體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採用文獻資料法、社會調查法(包括問卷調查法和訪談調查法)、實地調查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
『伍』 對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認識
圖書信息
體育科研方法概論
作者:楊世勇 主編
ISBN:9787500928645
頁數:297
定價:¥15.00元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6-1-1
內容簡介
教材在編寫中力求體現以下特點:
一、前沿性。全面地總結和廣泛吸收國內外體育科研方法更新、擴展的新成果,在總結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有重點地介紹國內外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的最新成果:力求體現教材的先進性、新穎性和科學性,體現體育科研方法的前沿信息。
二、系統性。系統是「相互作用的諸要素的復合體」。為了完整揭示體育科研方法概論的學科體系,力求從系統、動態的角度准確認識和把握體育科研方法各層次、要素、結構、功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在編寫體系結構上按體育科研工作的實際進程系統化地撰寫內容,以有利於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體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規律。
三、適用性。本教材構思嚴謹、文字流暢、事例精典、通俗易懂,力求將體育科研實例與理論闡述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難易適度,具有層次性。使之既適於體育院校成人教育本科與專科學生學習,又可供體育專業全日制學生以及體育工作者從事科研工作時參考。
目錄
第一章體育科學研究概述
第一節科學與體育科學研究
一、科學、技術、科學研究
二、體育科學、體育科學研究
第二節體育科學研究的意義和任務
一、體育科學研究的意義
二、體育科學研究的任務
第三節體育科學研究的內容和特點
一、體育科學研究的內容
二、體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第四節體育科學研究的類型和形式
一、體育科學研究的類型
二、體育科學研究的形式
第二章體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節方法與體育科學研究方法
一、方法、科學研究方法、科學研究方法論
二、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育科研方法論
第二節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邏輯結構
一、技術性方法與經驗方法
二、一些具體學科的方法
三、邏輯(理論)的方法
四、數學方法
五、系統方法
第三節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功能
一、駕馭知識
二、促進創造才能
三、支配科學儀器
四、推動科技進步
第四節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趨勢
一、引進和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
二、數學方法研究的水平日益提高
三、系統方法日趨重要
四、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五、對研究人員的知識結構要求更高
第三章科學思維與科學創造
第一節創造性思維與科學創造
一、思維
二、創造性思維
第二節直覺與科學創造
一、直覺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二、直覺的特點
三、直覺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三節想像與科學創造
一、想像的性質
二、想像的類型
三、想像的方法
四、想像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第四節靈感與科學創造
一、靈感的性質
……
第四章 體育科學研究的程序
第五章 邏輯方法
第六章 經驗方法
第七章 系統方法
第八章 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統計圖表的繪制
第九章 論文的撰寫、報告、答辯與評價
主要參考文獻
『陸』 體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分類
體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分類
按研究課題的性質分類,可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開發)研究。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開發)研究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類別齊全、結構完整、理論與實踐相互交融的體育科學研究的內容體系。其中應用研究是聯系基礎研究和發展(開發)研究的紐帶和橋梁
『柒』 怎樣自由泳和蝶泳
學蛙泳竅門:
手--向側後「下」方劃水。劃水時手心向下。爭取最大浮力和推動力。出水時手成「刀」形(即手心對手心),將阻力減到最小。
腿--向下向後蹬腿。收回時大腿和膝蓋打開,兩腳相蹦。(想想青蛙)
配合--手推水和腳蹬水交替進行。
換氣--學蛙泳,換氣比較難掌握。要多體驗幾次。當手向下推動水流,身子會往上浮,抓緊時間讓頭部浮出水面,換氣。
初學者首先在齊肩深的水裡學習手部姿勢(水太淺找不到感覺)。練習時身子要前傾。學會讓手控制身體的平衡。找到感覺後,腳輕輕蹬。就能試著浮起來。這時就可以試著手和腳的配合了。
一、游泳與其它體育項目比較: 有如下幾個不同因素:
1、教學環境不同:由於浮力、阻力、壓力、使初學者容易產生怕水的心理。
2、呼吸不同:游泳時的呼吸方法與平日不同 它用口在水面上吸氣 用口(或鼻)在水中呼氣 吸和呼之間有一段閉氣 同時還必須與動作有節奏的配合 是學游泳過程一個重要內容。
3、改變直立姿勢 俯卧或仰卧在水中 在不習貫的姿勢中完成動作。
4、沒有發力的固定點 利用水的對身體的浮力和升力推動身體前進。
二、游泳教學的幾個階段
1、粗略掌握動作階段:以熟悉水性為主 克服怕水心理 初步了解動作 感性認識。動作表現緊張 不協調 出現多餘動作 呼吸急促。
2、改進與提高動作階段:掌握正確動作 提高動作質量和動作協調性 消除錯誤動作 改進技術動作。
3、鞏固和運用自如階段:反復練習 輕松自如地游動 達到自動化程度。開始針對性地練習 進一步增加運動負荷 系統練習 提高身體各方面素質 為達到一定訓練水平。
三、游泳教學原則
1、自覺積極性原則:如何調動運動員、教練員的積極性問題?明確目的:培養興趣:了解學生的心理。
2、直觀性原則:正確的動作示範 生動的形象講解 手勢的運用。
3、漸進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由小到大 循序地推進 逐步提高。
4、從實際出發原則:是指教學的任務、內容、要求、組織教學法、要力求符合、年齡、性別、基礎、以及場地、氣候、水溫等實際情況、使教學對相能夠接受 順利進行。
5、鞏固性原則:在已掌握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6、 各教學原則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相互關系、互為補充的。最主要是自覺積極性原則它是各原則的前提。
四、蛙泳教學:蛙泳技術動作比較復雜:腿部動作是基礎 速度85%來自於腿部 呼吸是關鍵 任何泳式的教學順序都是按腿、臂、手腳配合進行。
(一)、腿部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蛙泳腿部動作 是決定蛙泳學得好或學得差關鍵
難點:腳腕外翻和蹬夾動作。
方法:(1)俯卧池邊出發台上(長凳上):示範講解 收腿、翻腳腕、蹬夾拼攏、停(滑行)的分解 再連貫起來做腿的完整動作 最好是由一人練習同伴體會和糾正動作來進行練習 有利於觀察、體會、練習、示範的作用。
(2) 水中練習: 手扶池邊(扶梯或水線)
軀干----肩膀浸入水中腰腹肌肉稍緊張 臀靠近水面 防止塌腰、挺腹、臀下沉。
收-------慢收 小腿和腳在大腿投影之內:
外翻----向外翻腳要充分 小腿和腳內側對准水 腳心朝上。
蹬夾----向外向後弧形蹬夾要連貫 速度相對要快。
停-------兩腿並攏伸直漂一會。
(3)扶板練習與呼吸練習:收腿要慢 蹬腿用力 收腿抬頭吸氣 蹬腿低頭呼氣。
錯誤:(1)收腿時不翻腳掌;(2)只蹬不夾;(3)臀部上起下伏;(4)收腿過快。
糾正:(1)綳腳尖 陸上強化翻腳動作 勾腳蹬水。
(2)雙膝向外 收腿時兩膝內扣。
(3)收腿時頭肩過低 抬高頭肩 蹬腿時才能低頭 小腿大腿同時發力 髖關節熘?
(4) 收腿過於用力 強調收腿時要慢 蹬腿時要用力.
(二)、手臂動作與完整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蛙泳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 完整配合動作依次用力的相互關系。
難點:劃水路線與呼吸動作。
方法:(1)模仿練習:彎腰 兩手並攏往前伸 掌心向下 稍停 兩手同時向側後下方劃水;平頦下(下巴)時 掌心斜相對 屈臂收手至頦下;兩手並攏向前伸直稍停。
(2)手臂動作 呼吸動作 完整配合的相互關系:手臂與呼吸練習:兩手分開時 抬頭吸時 伸手時 低頭呼氣。稍停。手臂、呼吸與完整動作練習:(弓步站立)劃水抬頭腳不動 收手同時收腳(注意:翻腳腕) 蹬腿低頭兩臂同時並攏前伸
按口令做:「1」---劃水。
「2」----收手同時收腿(收腿結束時開始翻腳)。
「3」----蹬腿手伸直。
「4」----手腳伸直稍停。然後再進行第二個動作。
錯誤:(1)劃水時手掌過平「摸麻將」 超過肩的延長線:(2)劃臂時蹬腿 吸不到氣;
糾正:(1)劃水時手掌沉肘 劃水時掌心向外側下 高肘屈臂 要求:平肩收手 加強手臂力量練習。(2)劃手腿伸直 蹬腿手伸直 強調先伸、再蹬、漂一會兒。強調低頭時在水中吐氣 劃臂時抬頭深吸氣。
五、爬泳(自由泳)教學
爬泳動作形象接近人們在陸上的行走動作 臂、腿動作比較簡單學 但比蛙泳較費力一些 是專業運動員用來訓練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的泳式。它前進動力90%來自於手臂動作。
(一)、腿部動作練習
目的:學習兩腿輪流交替的上下鞭狀打動作 為學習爬泳完整配合技術打下基礎。
難點:鞭狀打水動作。
方法:打腿時以髖關節為軸 大腿發力 膝和踝關節放鬆伸直 大腿帶動小腿作上下鞭狀動作 腿向上時膝關節伸直 向下稍屈 兩腿上下活動嗝幅度約35厘米左右。練習時坐在池邊 兩手後撐 兩腿前伸 並攏內旋。直腿模防打水動作。下水練習時 要求 兩手伸直 頭部夾在兩臂之間 兩邊側頭輪留換氣 從開始要求直腿逐漸過渡到膝踝適當放鬆彎曲的鞭狀打水。
錯誤與糾正:(1)屈膝過大 小腿打水;糾正:小腿過於緊張 用直腿打水練習 體會大腿帶動小腿動作;(2)勾腳尖打水(鋤頭腳)。原因:踝關節靈活性差。糾正:踝關節靈活性差 要求崩直腳尖 多做壓踝關節活動。
(二)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教學
目的:掌握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是學好爬泳完整動作的基礎。
難點:推水與呼吸動作。
方法:(1)弓箭步一腳前一腳後 一手扶膝蓋一手帖大腿外側 移臂時肘高於手 移平肩膀時 手腕在肩的延長線擦入水 抱水時保持高肘的位置屈臂 沿身體中線向後作「S」 型劃水 劃到擠下時用力推水到大腿。口決:「移臂提高高 入水伸遠遠;劃水正中線;推水碰大腿」。(2)一臂前申 另一臂後直對齊 輪流屈臂劃水動作。
錯誤與糾正:
1、臂入水後向下壓水。原因:過早用力劃水 糾正:入水時手指
先入水 肘關節高於手腕。
2、手掌摸水 原因:沉肘劃水。糾正:屈臂高肘劃水 小臂與水面垂直 掌心向後對著腳尖。
3、手臂在半腰出水。原因:沒有推水動作。糾正:劃水結束時手臂要直手腕觸同側大腿。
4、抬頭吸氣;原因:怕嗆水 喝水 不敢轉頭.糾正:吸氣時 身體縱軸轉動 轉頭時一耳浸在水中 吸氣時作"咬肩"動作.
5、吸不進氣;原因:不會在水中吐氣。糾正:強調水中吐氣;劃水推水時 口將出水猛吐深吸氣。
6、劃水結束時身體下沉 手出水困難。原因:掌心向上 沒有推水。糾正:劃水後程碰大腿時 掌心向後推水 利用慣性提肘帶動手臂出水前移(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快快抽離)。
六、仰泳教學
仰泳時 仰卧在水面上 呼吸較其它泳式簡單易掌握。劃臂動作是仰泳前進速度的主要動力 但對初學者來講 腿是基礎。
(一)腿部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仰泳正確的仰卧姿勢和腿的上下鞭狀踢水 保持身體平衡 為學習手臂和配合動作打下基礎。
難點:鞭狀動作。
方法:(同爬泳一樣 一個俯卧 一個仰卧) 但用力相反 要求:屈腿後上踢 直腿下壓 膝和腳不能露出水面。
錯誤與糾正:
踢水時膝部露出水面:原因:髖關節未充展開 收髖踢水和大腿下壓不夠。糾正:大腿積極下壓 大腿帶動小腿向上踢水 或用直腿打水糾正。
(二)臂動作與完整動作配合教學
目的:掌握仰泳兩臂輪流屈臂劃水動作與完整動作的教學。
難點:屈臂劃水。
方法:(1)一手前伸夾耳一手劃水練習 移臂時 先提肩後移臂 手臂直 提肩移臂至眼睛垂直線時 手臂開始外旋 掌心向外 手臂在肩的延長線(靠近耳朵)小指頭先入水 手臂直且下深。抱水時 前臂不動 小臂抓水勾起。手腕、肘關節齊平肩膀時 掌心對准腳尖同時用力向後推水 推水將要結束時 手腕下壓 (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快快提起)。馬上出水 不要停頓。(2)一臂前申 另一臂後直對齊 輪流屈臂劃水動作。
錯誤與糾正:
(1)兩臂劃水分解 不連貫。原因:推水動作結束時 手臂在體側停留。糾正:強調 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馬上出水 不要停頓。
(2)劃水時 水花太大 手腕出水。原因:入水點不夠深度 過早用力 糾正:強調 先滑深後抱水 再用力向後加速劃水。
(3)身體擺動嚴重。原因:入水點太開 肩關節靈活性差 推水不到位。糾正:加強肩關節柔韌性練習 手臂要在頭部的前方入水。推水結束時 手臂碰大腿手腕要下壓。
(4)踢水沒水花。原因:頭部抬得太高 腳的位置太低。糾正:注意上踢時要用力 直腿下壓時要放鬆。
(5)「坐」 著游。原因:怕嗆水 不敢把頭的後部浸入水裡。糾正:頭部稍後仰 挺胸、軀干要展平。
七、蝶泳教學
蝶泳也稱為海豚泳。這個泳式技術較復雜 游起來較費力 在教學中 一般都安排在其它三種泳式以後再進行。
(一)軀干與腿部動作練習
目的:掌握蝶泳軀乾和腿的波浪動作 學會腰腹用力是學習蝶泳基礎。
難點:波浪動作。
方法:(1)原地站立 兩臂上舉伸直。腰腹前後擺動 模仿海豚波浪動作 挺、屈、提、伸、四個動作的連貫性。
(2)爬泳打水動作原理兩腿並攏同時做上下打水練習 體會腰發力 有節奏上下擺動 呈鞭狀打水。向上動作不要用力過大 往下壓水時要用力。
錯誤與糾正:
(1)小腿屈伸打水 沒波浪。原因:軀干沒有參與動作 只用小腿用力打水。糾正:軀干參與動作 嚴格地按挺腹、屈膝、提臀、伸膝打水順序做動作。
(2)頭、肩起伏過大。原因:動作概念不清。糾正:手、頭、肩相對固定 腰腹用力帶動下肢做波浪動作。
(二)手臂與呼吸配合的教學
目的:掌握蝶泳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是為蝶泳完整動作打下基礎。
難點:呼吸動作。
方法:(1)手臂動作:原地開立 身體前傾 離支撐物約一手臂距離 模仿蝶泳兩手移臂動作和劃水路線:兩手碰大腿 吸氣抬頭、提肩空中移臂(肩高於手腕 手背向前 手掌心向後) 兩臂前移平肩時低頭 兩手空中前伸在肩的延長線「入水」 入水後即向外內旋屈肘抱水 (使肘處於較高位置作「S」 型加速劃水)。邊推水邊提肘出水 借慣性力移臂。
(2)手腿動作與呼吸配合:手臂入水時腳打第一次水 手臂劃水時抬腳 手臂劃水至臍下發力推水時 腳打第二次水。(即一個劃水動作 兩次打水)
(3)手、腳、配合要有節奏 兩次用力的比例是即第一次入水時用力1~2分力量;第二次推水用力是8~9分力量 即「1928」 用力法。
錯誤與糾正:
(1)劃水後出水移臂困難。原因:推水無力、停頓、掌心向上撈水。糾正:推水時掌心向後 利用慣性提肘轉肩向前移臂。
(2)直臂劃水。原因:概念不清。糾正:高肘屈臂劃水 掌心要向後。
(3)手、腳、配合脫節。原因:手臂入水後停留過長 配合差。糾正:手臂入水後接著就要向後劃水 並進行第二次打腿。
(4)軀干沒有波浪動作 原因:手臂入水時不積極低頭提臀。糾正:手臂入水時要積極低頭提臀 腿向上打時 膝關節伸
目的:初步掌握游泳的呼吸方法、節奏、過程、適應頭部浸入水中的刺激 是消除怕水心理的重要手段。
難點:用口吸氣 人們習慣用鼻子吸氣 要改變這一習慣是有一定難度的 吸氣時一定要用口 呼氣時一定要用口或鼻一齊呼。吸----閉----呼要有節奏 蛙泳、自由泳的抬頭和低頭換氣時間分別為1:3和1:5。即吸氣快呼氣慢。
方法:1、雙手扶池邊 用口吸氣後----閉氣----然後慢慢把頭浸入水中 象吹臘柱一樣把氣呼出(但不能呼完呼盡) 然後抬頭用口吸氣
2、熟練一次性換後 逐漸把吸、閉、呼的動作連續不停地做30個以上不停者為完成。
3、自由泳側向轉頭 保持一耳浸在水中 兩邊輪換。
錯誤:用鼻吸氣;沒有在水中呼氣 怕水。
糾正:講清動作要領 可用手捏鼻;練習時要用力呼氣 要連續冒出氣泡。
九、浮體與站立練習
目的:消除怕水心理 體會漂浮感覺 掌握浮體後站立的身體位置改變本領。
難點:閉氣、漂浮、前伸。
方法:1、抱膝浮體練習(浮西瓜):原地站立 深吸氣後 下蹲低頭抱膝。雙膝盡量靠近胸部 前腳掌蹬離池底 成低頭碰膝團身 身體會自然地慢慢漂浮在水面上。站立時 兩手前伸向下按壓水抬頭 兩腿同時伸直 兩臂自然放於體側即可站立。
2、蹬邊滑行:背向池壁 一手扶池邊一臂前伸一腳站立一腳掌緊貼池璧。深吸氣後低頭 身體成俯卧姿勢後 收站立腳 兩腳用力蹬離池壁 兩臂夾緊頭部後腦身體筆直向前滑行。
錯誤:浮不起來:蹬璧無力。
糾正:明確要領 沒深吸氣 過於緊張;蹬壁前臀部盡量靠近池壁 大小腿盡量收緊 蹬邊要用力。
十、踩水練習
目的:學會了踩水 才能徹底消除怕水心理增強安全感。
難點:手、腿合理協調動作。
方法:手扶池邊 身系浮衣踩水練習:單手或雙手扶邊 身體直立 雙腿屈膝 腳跟、臀部、肩膀成一條直線 兩腳底朝向外側下蹬水 連續不停地做收屈--外蹬。下巴、肩膀、手臂浸入水中 手臂外劃下壓收碰胸口。注意呼吸要有節奏進行。
錯誤:(1)身體下沉;(2)不能持久。
糾正:(1)手在胸前做向里向外的撥水動作 增加浮力:(2)雙腿同時向外蹬。感覺下沉時用力 不沉時放鬆。保持體力。
十一、四種泳式的出發和轉身(略)
游泳的好處
●游泳鍛煉是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 肌肉和關節不易受傷。
●游泳時水的作用使肢體血液易於迴流心臟 使心率加快。長期游泳會使心臟運動性增大 收縮有力。
●游泳能改善體溫調節機能 預防感冒 如果已經感冒 不要游泳 否則易得心肌炎等疾病。
什麼人不宜游泳?
●患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等嚴重疾病 難以承受大運動量的人。
●沙眼、中耳炎、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患者有可能給別人帶來麻煩。
●飯後或酒後不宜立刻游泳 因為胃受水的壓力及冷刺激易引起痙攣腹痛 久之會引起慢性胃腸炎。飯後四十分鍾方可游泳。
●月經期不宜游泳 若有保護裝置並且有游泳習慣的人可以游 但時間不宜過長。
入水前准備
●游泳前進行溫水沐浴後再入水 就不會感覺很冷。因為溫水沐浴(在30-40℃之間)能夠帶走身上的部分熱量 這樣會使你的體溫接近水
池中的溫度——一般為27℃左右。
游泳易引發的疾病
1、結膜炎:是游泳中常見疾病之一 表現為眼紅腫、有異物感、疼痛不適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衣原體引起的游泳池性結膜炎和細菌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游泳時最好戴防水眼鏡 若游泳後感眼部不適 可點用利福平眼液或0.25%氯黴素眼液進行預防 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潔毛巾擦眼。
2、中耳炎:游泳後 若出現耳朵疼痛 甚至發燒、流膿 那是游泳時帶有細菌的水灌入了耳朵。所以 當池水入耳後 可將頭向水側傾斜 或輔以單腳跳動 使其自然流出 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摳。為防止池水進耳 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後一旦耳痛 應用復方新黴素或氯黴素甘油滴耳液滴耳。
3、鼻竇炎:跳水及潛水易引起鼻腔進水 並將水帶入與之相通的鼻竇。若水質不潔 就能引起鼻竇炎 可出現鼻塞、鼻痛、流粘涕或頭痛等症狀。治療時可用1%麻黃素滴鼻液與鏈黴素滴鼻液交替滴鼻。
4、咽喉炎:多在嗆水或吞水後發生 除可出現咽喉不適或疼痛外 常伴有咳嗽。輕者可用多貝爾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 重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5、接觸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在天然水域中 有時會被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侵襲 導致皮炎 體表長出細小的紅色丘疹。可用爐甘石洗劑每天外擦數次。
歷史與發展自古至今 無論是為了捕獵、逃避猛獸或是遇上海難時得以自救 游泳都是一門重要的求生技能之一。遠在公元前2500年 古埃及已有類似捷泳的活動。古羅馬人興建的巨大浴池 更是上流社會人士作為餘暇游泳及社交活動之場所。早期的游泳活動 只被視為貴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訓練的一個重要部份 直至十八世紀末期 工人階級參與游泳的時間及機會增多後 游泳才開始成為一種普及的活動。
競技游泳源於英國及澳洲 後來傳入其他國家 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 世界各國的游泳比賽開始普遍起來 游泳總會亦相繼成立。英國業余游泳總會(前身為都會游泳總會)於1869年成立 是第一個成立的國家游泳總會。在1850年至1860年間 英國與澳洲已有際游泳比賽。當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成立時 游泳已被列為1894年的奧運項目之一。至於國際業余游泳聯會(FINA) 則成立於1908年。
蛙 泳 蛙泳是第一個作為比賽的泳式 而且自由泳及蝶泳也是從中發展出來。在1940及1950年代 由於很多日本泳手利用規例的漏洞在長距離比賽中潛泳 從而獲取利益 游泳規則於1956年便有所更改 只容許泳手在起跳後及轉池後 在水面下只可作一次劃手及蹬腿動作。為了減低水的阻力及加強推進力 胸泳的劃手及蹬腿動作曾有過多次的改革 不過 基本泳姿就一直都沒有多大的出入。
自由泳 澳洲人韋利士於1850年使用了一種雙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 這可算是捷泳的雛型。及後英國泳手約翰特拉真於1873年採用了一種用胸泳腿再配合雙手交替前爬的泳式 後來澳洲人李察卡爾又根據特拉真及亞歷韋鹹的泳式 創造了一種『淺打水』的踢腿方法。自此之後 腿的踢法就只有少許的變化。
仰 泳 早期的背泳只是仰浮在水面上 然後再用胸泳的踢腿推進。1900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始有泳員使用手部在水面上過頭前移的泳式 踩踏式的踢腿方式 則要到1912年的奧運會才開始出現。
蝶 泳 蝶泳的劃手方法是由德國泳手Erich Rademacher首次在1926年的胸泳比賽中使用 當時 他仍使用胸泳的踢腿方式。195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 國際業余游泳聯會(FINA)決定將此泳式與胸泳分開 因而增加了蝶泳 而且泳員更可以採用海豚式的踢腿方法。
水調歌頭 游泳 (毛澤東) 1956.06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今世界殊。
『捌』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中開題報告具體有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應如何編寫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題報告題目,據悉組成部分,如何編寫應該是通過溫州,我的文檔進行快速變現。
『玖』 體育運動的分類
體育運動的分類
全面分類可以分為:競技運動、娛樂體育、大眾體育、醫療體育四類。
1.競技運動亦稱「競技體育」。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舉例有: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等
2.娛樂體育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
3.大眾體育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
4.醫療體育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
另外,詳細的體育運動就有以下這些:
1、水上運動:自由泳 仰泳 蛙泳 蝶泳 個人混合泳 自由泳 接力水球 10米跳台 3米跳板花樣游泳 賽艇 皮劃艇 龍舟
2、田徑:110米欄 400米欄 3000米 障礙跑 接力 跳高 撐桿跳高 跳遠 三級跳 鉛球 擲鐵餅 擲鏈球 標槍 十項全能 七項全能 馬拉松競走 鐵人三項
3、球類運動:羽毛球 棒球 籃球 足球 手球 曲棍球 壘球 乒乓球 網球 排球 沙灘排球 檯球板球 壁球 藤球 橄欖球 高爾夫球 冰球
4、自行車運動:公路自行車 場地自行車 自行車追逐賽 自行車計時賽爭先賽 山地自行車賽
5、體操:自由體操 鞍馬 吊環 跳馬 雙杠 單杠 高低杠 平衡木 藝術體操 蹦床
6、現代五項:射擊 擊劍 游泳 馬術越野跑
7、射擊:10米氣步槍 10米氣手槍 移動靶50米手槍 慢射25米手槍速射
8、帆船 :帆板 激光級 49人級
9、馬術 :障礙賽 盛裝舞步 馬術三項賽
10、擊劍 : 花劍 重劍 佩劍
11、舉重 : 抓舉 挺舉
12、摔跤 : 古典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
13、棋類 :國際象棋 象棋 圍棋
14、其他項目:拳擊 柔道 跆拳道 飛碟 射箭 輪滑 武術 空手道 卡巴迪國際標准交誼舞
『拾』 游泳大概有幾種姿勢
常見游泳姿勢一般分為爬泳、蛙泳、蝶泳和仰泳。
1、自由泳
澳大利亞人韋利士於1850年使用了一種雙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這可算是自由泳的雛型。及後英國泳手約翰特拉真於1873年採用了一種用胸泳腿再配合雙手交替前爬的泳式,後來澳大利亞人李察卡爾又根據特拉真及亞歷韋鹹的泳式,創造了一種『淺打水』的踢腿方法。自此之後,腿的踢法就只有少許的變化。自由泳的完整配合有多種形式。一般常見的是每劃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
(10)體育科學研究方法蝶泳擴展閱讀
1、國際標准游泳池長50米,寬至少21米,深1.80米以上。設8~9條泳道,每條泳道寬2.50米,分道線由直徑5~10厘米的單個浮標連接而成。運動員比賽必須站在出發台上出發(仰泳除外),出發台高出水面50~75厘米,檯面積為50×50厘米。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月經期間均不宜游泳。
3、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