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籌資方式的分析和選擇
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企業資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注重企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對提高企業籌資效益有重大意義。
一、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分析
(一)企業籌資的定性分析。企業籌資有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這就呈現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即資本結構。企業籌資必須達到綜合資金成本最小,同時將財務風險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使企業價值最大化,這就是最佳資本結構。在實際中怎樣才能合理確定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的比例,把握資本結構的最佳點?
1、從企業的銷售收入狀況確定:銷售收入穩定且有上升趨勢的企業,可以提高負債比重。因為企業銷售收入穩定可靠,獲利就有保障,現金流量可較好預計和掌握,即使企業籌資較大,也會因企業資金周轉順暢、獲利穩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會遇到較高的財務風險。相反,如果企業銷售收入時升時降,則其現金的迴流時間和數額也不穩定,企業的負債比重應當低些。企業的銷售收入規模決定企業的負債臨界點。負債臨界點=銷售收入×息稅前利潤率/借款年利率。企業負債籌資規模若超越這個臨界點,不僅會陷入償債困境,且可能導致企業虧損和破產。
2、從企業財務管理技術方面確定:長期負債大都是用企業的固定資產作為借款的抵押品,所以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率可以揭示企業負債經營的安全程度。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率以2:1為安全。只有企業固定資產全部投入正常營運的企業,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維持1:1的比率關系。
② 企業如何籌資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往往會遭遇自己不足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融資,為了能夠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企業所有者必須掌握好企業融資渠道和技巧。
企業融資渠道分析
1、債權融資:債權融資是企業直接吸引投資的一種方式,在債權融資中,比較常見的有爭取銀行貸款以及民間借貸行為,另外還有信用擔保融資和租賃融資等方式。
2、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出讓一部分企業股權,以此來獲得資金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分為股權出讓融資、增資擴股融資、產權交易融資、銀行投資以及風險投資等等。
3、上市融資:上市融資是將企業的全部資本以股票的形式,經批准後上市流通,進行公開發行,這種方式能夠短時間內籌集大量資金。上市融資簡單的分為國內上市、國外上市和買殼上市三種方式。
4、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目前很多企業所採取的一種融資方式,它分為無追索權的項目融資和有追索權的項目融資。
企業融資技巧分析
1、量力而行。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
2、收益風險匹配。企業融資的目的是將所融資金投入企業運營,最終獲取經濟效益,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在每次融資之前,企業往往會預測本次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最終收益,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企業利潤越多,因此融資總收益最大似乎應該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大原則。
3、資本結構合理。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來源的構成及比例關系,其中債權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構成比例在企業資本結構的決策中居於核心地位。企業融資時,資本結構決策應體現理財的終極月標,即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
4、融資成本最低。企業融資成本是決定企業融資效率的決定性因素,對於中小企業選擇哪種融資方式有著重要意義。由於融資成本的計算要涉及很多種因素,具體運用時有一定的難度。
5、選擇合適融資方式。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通常有很多種融資方式可供選擇,每種融資方式由於特點不同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而且這種影響也會反映到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上。
6、把握最佳融資機會。從企業內部來講,過早融資會造成資金閑置,而如果過晚融資又會造成投資機會的喪失。從企業外部來講,由於經濟形勢瞬息萬變,這些變化又將直接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和成本。
③ 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
法律分析: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包括向銀行借款、發行股票、發行公司債券、利用商業信用、融資租賃、利用留存收益、杠桿收購、吸收直接投資等8種,其中發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資和利用留存收益這3種方式籌集的資金屬於權益資金,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屬於負債資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六十九條 收購要約提出的各項收購條件,適用於被收購公司的所有股東。
上市公司發行不同種類股份的,收購人可以針對不同種類股份提出不同的收購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④ 公司籌資管理分析方案有哪些
企業籌資管理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方式經濟原則
在確定籌資數量,籌資時間,資金來源的基礎上,企業在籌資時還必須認真研究各種籌資方式。企業籌集資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不同籌資方式條件下的資金成本有高有低。為此,就需要對各種籌資方式進行分析,對比,選擇經濟,可行的籌資方式以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以便降低成本,減少風險。
規模適當原則
不同時期企業的資金需求量並不是一個常數,企業財務人員要認真分析科研,生產,經營狀況,採用一定的方法,預測資金的需要數量,合理確定籌資規模。
籌措及時原則
企業財務人員在籌集資金時必須熟知資金時間價值的原理和計算方法,以便根據資金需求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資金的籌集時間,適時獲取所需資金。
來源合理原則
資金的來源渠道和資金市場為企業提供了資金的源泉和籌資場所,它反映資金的分布狀況和供求關系,決定著籌資的難易程度。不同來源的資金,對企業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影響,因此,企業應認真研究資金來源渠道和資金市場,合理選擇資金來源。
⑤ 企業融資都有哪些方式
公司外部融資方式主要為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
1.債權融資:最常見的即銀行貸款。但現在經濟形勢慘淡,銀行貸款都需要足額擔保(抵押、質押和保證),比如把房子車子押給銀行,然後股東再保證如果公司還不上錢由股東來還。
2.股權融資:找投資者往公司投錢了,常聽到的的PE/VC就是股權投資者。現在大家想上主板、新三板,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股權融資。
據我了解有很多公司都是優先採用債務融資。當然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通常情況下,適合企業的融資方式有五種: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銀行貸款、融資租賃、海外融資。
大部分企業都用的前三種融資方式,尤其是股權融資和銀行貸款。如果你想從中找個適合自己的,建議選股權融資,優點有:所需資金門檻低;融資風險小;能促使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及管理制度等,而且不用「還錢」。
在融資平台里,明德資本生態圈算比較靠譜的,不僅自己做投資,還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並致力於幫中小企業提升經營水平,推動股權融資。如果你不確定哪個融資平台靠譜,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
如果你還有有關企業融資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⑥ 企業的籌資狀況分析時看哪些方面
(一)外部因素
1.政策因素
外部因素當中影響最大的首指政府及政策頒布規定帶來的影響。長期以來,國家扶持政策一直實行向大企業傾斜,而對中小企業的缺少明顯的支持,此消彼長,大的越來越大,小的則良莠不齊。例如,在《公司法》、《證券法》已明確規定,只有上市企業在金融市場籌集資金,企業上市的最低注冊資本5000萬元,成立3年後上市,這就絕了中小企業依靠發行股票和債券來籌資的道路,對其發展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2.金融因素
其次是金融機構帶給中小企業的壓力。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採取了謹慎性原則,收縮了信貸規模,不願向中小企業投放資金,轉而去做房貸等有利潤可圖的信貸,我因在銀行實習過幾個月,對此深有體會。雖然有一些城市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業銀行仍可以借貸,但畢竟杯水車薪,完全不能滿足創業者對中小企業規劃發展上的需求。
3.信用因素
還有就是信用擔保體系帶來的沖擊了。中小企業因為本身的規模資產偏小,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受到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沒有辦法與其合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這樣就形成不了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還會限制放大功能的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
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開始於1992,之後一年,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的第一家專業擔保公司由原國家經貿委發起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該擔保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擔保業的開始起步發展。此後,國家經貿委於1998在濟南、上海、北京等10多個城市建立了信用擔保體系試點,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全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104家擔保機構第一次共籌集資金31億元,涉及到的合作銀行一共229家,中小企業總共60億元。截至2016年底,全國融資性擔保行業在保余額總計19120億元,比年初增加5374億元,全國融資擔保行業共有企業融資機構8402家,比去年年底增長2372,融資擔保機構總資產93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2%。凈資產的總額7為8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3.8%,與金融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的15997家銀行機構(包括分行)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長了32.6%,較上年末增加1.6萬戶,增長9.6%。但這些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後卻折射出許多問題,如許多機構還沒有形成網路,非專業地位嚴重,運作機制不健全,政策保障機構承擔著商業擔保機構的責任和義務,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二)內部因素
影響企業籌資的內部因素細細將來可分成許多點,這邊重點列出三點:管理水平的高低,人才的流失及守信激勵制度的欠缺,其餘就不一一贅述了。
1. 管理水平低下
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一直為人所詬病,因為規模小所以領導者對這塊方面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總是憑藉以往的經驗管理,沒有建立相關規章制度,或是制度只流於形式,掛羊頭,賣狗肉之類的,這樣就會完全無法適應市場競爭,最後被其他精英企業排斥或吞噬。
我舉一個關於小企業因缺乏完善的內部機制,管理水平低下,以至於無法籌措資金不得不倒閉的例子:山西省原平市某企業是一個典型的小規模納稅企業,企業的資產總額為160萬元,4000萬以下的為小規模企業,它主營水泥、建材及建材輔料等。某次該企業承包了一項為某工程送料的業務,但由於該工程進度較慢,企業的會計制度不健全,沒有制定完整的企業規章制度,沒有建立透明、真實的財務制度,也沒有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經營做出的決策比較隨意,經營風險責任的責任人也不明確,導致企業潛在風險大,所以造成該企業資金回籠慢,資金鏈出現斷缺。且該企業的自有資金較少,當時持有的資金僅為16萬元,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一年兩次,應收賬款周轉時間長,變現能力差,當年需要的周轉資金缺口為30.8萬元,完全無法及時變現。只有企業倉庫可以向銀行抵押,但倉庫成本低,資產凈值低,所以不能填補企業資金需求缺口。此外,銀行按揭擔保評估和登記部門分散、繁瑣,中介服務不規范。抵押貸款的評估往往不能准確地根據市場價值進行評估,這是非常武斷和昂貴的,而又沒有第三方的擔保,所以該企業也無法取得信貸。
2.人才流失嚴重
其次是人才的流失,這與我上面說的一點——管理水平的低下,形成了因果關系。其實還有如社會觀念和認識的偏差以及缺乏公司核心文化,老闆獨斷專行等原因,都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形成思想上的落後和技術上的退步的不利局面,最終使中小企業瀕臨破產,走上滅亡之路。
3.守信激勵制度欠缺
守信激勵制度的欠缺也是中小企業籌資發展過程中的一道坎兒。誠信一直都是企業立足之根本,激勵制度是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生命源泉。個人失信於人,會被別人記恨唾罵;企業失信於人,輕則出面道歉,提供賠償,重則無法生存,永無翻身之地。企業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激勵機制,對講求誠信的員工施以適當的物質獎勵,對滿口吹噓,口無遮攔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否則就會失去人心,無法壯大。
⑦ 籌集資金的方法有那幾種
如下:
1、借款
企業可以向銀行、非金融機構借款以滿足購並的需要。這一方式手續簡便,企業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所需的資金,保密性也很好。但企業需要負擔固定利息,到期必須還本歸息,如果企業不能合理安排還貸資金就會引起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
2、發行債券
債券使公司籌集資本,按法定程序發行並承擔在指定的時間內支付一定的利息和償還本金義務的有價證券。這一方式與借款有很大的共同點,但債券融資的來源更廣,籌集資金的餘地更大。
3、普通股融資
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股份。普通股不需要還本,股息也不需要向借款和債券一樣需要定期定額支付,因此風險很低。但採取這一方式籌資會引起原有股東控制權的分散。
4、優先股融資
優先股綜合了債券和普通股的優點,既無到期還本的壓力,也並不必擔心股東控制權的分散。但這一種方式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本成本,且優先股股東雖然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取得固定的報酬,所以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5、可轉換證券
可轉換證券是指可以被持有人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或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由於具有轉換成普通股的利益,因此其成本一般較低,且可轉換債券到期轉換成普通股後,企業就不必還本,而獲得長期使用的資本。但這一方式可能會引起公司控制權的分散,且如到期後股市大漲而高於轉換價格時會使公司蒙受財務損失。
6、購股權證融資
購股權證是一種由公司發行的長期選擇權,允許持有人按某一特定價格買入既定數量的股票,其一般隨公司長期債券一起發行,以吸引投資者購買利率低於正常水平的長期債券,另外在金融緊縮期和公司處於信任危機邊緣時,給予投資者的一種補償,鼓勵投資者購買本公司的債券,與可轉換債券的區別是。
可轉換債券到期轉換為普通股並不增加公司資本量,而認股權證被使用時,原有發行的公司債並未收回,因此可增加流入公司的資金。
(7)企業籌資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資金籌集的動機要求:
(一)動機:
1、擴張:擴大規模。
2、償債。
3、調整資金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和風險。
4、混合動機:即要擴大規模,又要償債。
(二)籌資原則:
1、規模適當原則:合理確定資金需求量,努力提高籌資效率。
2、方式經濟原則:研究投資方向,提高投資效果。
3、籌措及時原則:適時取得資金來源,保證資金投放需要。
4、資金結構合理原則:合理安排資本結構,保持適當的償債能力。使風險小,成本低。
5、來源合理原則:遵守國家有關法規,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籌資渠道:
1、國家財政資金:是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投資或稅前還貸、減免各種稅款形成的。
2、銀行信貸資金:是銀行對企業的各種貸款。
3、非銀行金融資金:是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
4、其它企業資金:企業間相互投資、商業信用形成的債權、債務資金。
5、居民個人資金:形成民間資金來源渠道。
6、企業自留資金: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如,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
7、外商資金:國外商人投資國內企業所引進的國外貨幣。
幾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分析:
1、長期借款成本
長期借款指借款期在5年以上的借款,其成本包括兩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費用。一般來說,借款利息和借款費用高,會導致籌資成本高,但因為符合規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費用可以計入稅前成本費用扣除或攤銷,所以能起到抵稅作用。
例如,某企業取得5年期長期借款200萬元,年利率11%,籌資費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費用可以計入稅前成本費用扣除或攤銷,企業可以少繳所得稅36.63萬元。
2、債券成本
發行債券的成本主要指債券利息和籌資費用。債券利息的處理與長期借款利息的處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應以稅後的債務成本為計算依據。
例如,某公司發行總面額為200萬元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1%,發行費用率為5%,由於債券利息和籌資費用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企業可以少繳所得稅39.6萬元。若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為更精確地計算資本成本,應以實際發行價格作為債券籌資額。
3、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業繳納所得稅後形成的,其所有權屬於股東。股東將這一部分未分派的稅後利潤留存於企業,實質上是對企業追加投資。
如果企業將留存收益用於再投資,所獲得的收益率低於股東自己進行另一項風險相似的投資所獲的收益率,企業就應該將留存收益分派給股東。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難於債券成本,這是因為很難對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及股東對未來風險所要求的風險溢價作出准確的測定。
計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由於留存收益是企業所得稅後形成的,因此企業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稅作用,也就沒有節稅金額。
4、普通股成本
企業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普通股成本一般按照「股利增長模型法」計算。發行股票的籌資費用較高,在計算資本成本時要考慮籌資費用。
例如,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價為56元,估計年增長率為12%,本年發放股利2元。若公司發行新股票,發行金額100萬元,籌資費用率為股票市價的10%。
則新發行股票的成本為16.4%.企業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發行費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但資金佔用費即普通股股利必須在所得稅後分配。該企業發行股票可以節稅100×10%×33%=3.3(萬元)。
⑧ 企業籌資的主要原則包括哪些
在風起雲涌的創業大環境下,尋求融資已經成為常態,而「如何快速融資」也成了創業者們扶額默嘆的大問題。融資是門技術活,有的時候它還是一門藝術。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論,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找到對的投資人。
如果有選擇,肯定挑最懂你的投資人,這個懂包括對你所在行業的懂,也包括對你將來想要做的事情的 「懂」,一個懂你的投資人中間會省下狠多的溝通成本。
2、找到對的融資思路。
評估要從哪些渠道融資,每個融資渠道的優勢和劣勢,是否介可以多渠道組合融資,就是拿多家渠道的錢。多家渠道融資對一個好的公司來說,其實挺常見的,但其中各有利弊,總體股東稍微少一點集中一點好。
3、找合理的收益分配模式。
最核心的原則就是誰拿大頭。現在很多公司都是以股份抵押進行融資,很多資源方會占股超過30%,其實這樣的結構不好,一般是不讓任何一個投資人占股超過創始人。如果可以像數字產權交易平台,不以股份進行融資,而是以產品進行融資,那對企業也來說就是很穩健的融資方式了。
4、找創新的融資方式。
我們以前就聽過一個公司,還是在業界非常有名的一個游戲公司,它的融資渠道就非常創新,他不是找傳統的銀行機構,而是在數字產權交易平台的這類新型金融平台,以產品抵押融資,投資方只會分羹你的產品收益,不會分割公司的股份,即使項目失敗,後期對公司影響不大。
5、找融資效率最高的渠道。
在這融資過程中,時間是最值錢的資本,當你融資的時候,當你企業發展的時候,市場熱度過了,已不在那個點上,你是非常非常難的,即便你的商業模式再好。傳統融資,一家家線下談判溝通,新型融資,與在線投融平台即時融資,哪個更節省時間,大家應該有自己的見解。
"通常情況下,適合企業的融資方式有五種: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銀行貸款、融資租賃、海外融資。
大部分企業都用的前三種融資方式,尤其是股權融資和銀行貸款。如果你想從中找個適合自己的,建議選股權融資,優點有:所需資金門檻低;融資風險小;能促使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及管理制度等,而且不用「還錢」。
在融資平台里,明德資本生態圈算比較靠譜的,不僅自己做投資,還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並致力於幫中小企業提升經營水平,推動股權融資。如果你不確定哪個融資平台靠譜,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
如果你還有有關快速融資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⑨ 企業債務籌資方式包括
法律分析:企業債務籌資包括以下三種方式: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和融資租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五十三條 本法所稱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規定的發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