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系統的分析要點
物流系統分析是一種仍在不斷發展中的現代科學方法,雖然已在很多領域採用並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實際情況下,並不是任何物流系統都可用系統分析的方法來研究,因為要考慮到經濟與時效等因素。為此,在採用物流系統分析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系統分析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它貫穿在物流系統規劃、運行評價、優化改善的全過程中。因為物流系統分析的總目標就是尋找物流系統的最優途徑,而物流系統運行過程中,它所處的外界環境及其內部構成都不斷地變化和運動,系統分析就要抓住這些信息,總結和歸納出這些特徵,找到系統達到效益最優的途徑和方法。可以說,只是有物流系統存在運行,物流系統分析工作就是時時刻刻地進行。總之,物流系統分析需要有高度能力的分析人員辛勤而漫長的工作。
(2)物流系統分析雖然對制定決策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它不能完成代替想像力、經驗和判斷力。物流系統分析只能是將研究問題運用數學的方法或模型,推解出相優化的備選方案。在將現實問題歸納成數字模型的過程中,必然捨去了一些無法運用數學方法進行分析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對系統的實際運行產生影響,因此當管理者進行選擇或決策時,必然要運用自己的經驗、想像或直覺進行綜合判斷。
(3)物流系統分析基本上是考慮經濟、效益等目標,或者說是以經濟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對任何問題,通常均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應用物流系統分析研究問題,應對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計算出全部費用,然後再進行比較。但在決策時又要注意費用最少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因為選擇最佳方案的著眼點,不在「省錢」,而是「有效」。
2. 若對沈陽市進行總物流分析,需要哪些步驟以及相關數據
第一步,打開工業生態學課本;第二步,找到答案;第三步,交捲走人。
3. 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啊適用於物流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綜合決策方法。
4. 物流成本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簡述一下全面分析和詳細分析的主要內容。
1、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
計算出配送中心物流成本之後,可以計算出以下各種比率,再用這些比率同前年、大前年比較來考察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實際狀況,還可以與同行業其他企業比較,或者與其他行業比較。
(1)單位銷售額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銷售額×100%
這個比率越高則對價格的彈性越低,從連鎖企業歷年的數據中,大體可以了解其動向,另外,通過與同行業和行業外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了解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水平。
該比率受價格變動和交易條件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作為考核指標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2)單位營業費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銷售額+一般管理費)×100%
通過物流成本占營業費用(銷售額+一般管理費)的比率,可以判斷連鎖企業物流成本的比重,而且這個比率不受進貨成本變動的影響,得出的數值比較穩定,因此適合於做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物流合理化指標。
(3)物流職能成本率=物流職能成本/物流總成本×100%
該指標可以明確包裝費、運輸費、保管費、裝卸費、流通加工費、信息流通費、物流管理費等各物流職能成本占物流總成本的比率。
2、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詳細分析:
通過全面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變化情況及變化趨勢,但是對引起物流成本變化的原因,我們還要進一步按照職能分類,對物流成本進行詳細分析,然後提出對策,詳細分析所用的指標有四類,通過這四類指標的序時分析或按配送中心內的部門、設施分類比較以及與同行業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就可以掌握物流成本的發展趨勢及其差異。
(1)與運輸、配送相關的指標:
裝載率=實際載重量/標准載重量×100%
車輛開動率=月總開動次數/擁有台數×100%
運行周轉率=月總運行次數/擁有台數×100%
單位車輛月行駛里程=月總行駛里程/擁有台數
單位里程行駛費=月實際行駛三費/月總行駛里程
(行駛三費=修理費+內外胎費+油料費)
單位運量運費=運輸費/運輸總量
(2)有關保管活動指標:
倉庫利用率=存貨面積/總面積×100%
庫存周轉次數=年出庫金額(數量)/平均庫存金額(數量)=年出庫金額(數量)×2/(年初庫存金額+年末庫存金額)
(3)有關裝卸活動指標:
單位人時工作量=總工作量/裝卸作業人時數
(裝卸作業人時數=作業人數×作業時間)
裝卸效率=標准裝卸作業人時數/實際裝卸作業人時數
裝卸設備開工率=裝卸設備實際開動時間/裝卸設備標准開動時間
單位工作量修理費=裝卸設備修理費/總工作量
單位工作量卸裝費=裝卸費/總工作量
(4)有關物流信息活動指標:
物流信息處理率=物流信息處理數量(傳票張數等)/標准物流信息處理數(傳票張數等)。
5. 怎麼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物流中心影響因素,具體點的,急求
http://wenku..com/link?url=2x6SfQvQ0bHHJ1f7__0HwEoP7yZ-JgNdvABttpNHjJm_bDZKWPJZm7704cRJMqFam
樓主可參考這篇文章,或有幫助。
6. 物流系統分析的步驟
系統分析首先要對現有系統進行詳細調查,包括調查現有系統的工作方法、業務流程、信息數量和頻率、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在對現有系統從時間和空間上對信息的狀態作詳細調查基礎上,分析現有系統的有缺點,並了解其功能。一般來說,對物流系統分析需要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
(2)進行該項工作能增加什麼價值?
(3)為什麼要按照現有程序進行該項工作?
(4)為了提高效率,能否改變作業步驟的次序?
(5)為什麼要有某一個小組或個人來完成這些工作?
(6)其他人可以完成這項工作嗎?
(7)還有更好的系統運行方式嗎?
7. 物流管理有哪些著名的分析方法
物流管理中採用的分析方法很多,著名的有:
1、依據八二定律演生出來的ABC分析法;
2、主要用於對環境與競爭分析的SWOT分析法;
3、系統分析法;
4、供應鏈分析法。等等。
8. 物流配送中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配送中心的一般工作流程,有以下幾點:
接貨—驗貨—收貨—保管—配貨—發貨
也就是說,配送中心首先要接收多品種、大批量的貨物;其次,檢驗商品品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殘次;然後進行保管,該保管工作要適應分店的特定需求,並且力求使保管的時間最短、數量最少。當接到發貨通知時,立即配貨,按分店的要求,把各類商品配齊,並按不同的方向進行分類和發送。與此同時,還要進行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事項。其中收貨、配貨和發貨的過程比較復雜。
收貨要執行下述功能。當貨物運抵時要打開包裝箱,檢查商品是否損壞,進行收貨登記,登記內容包括貨物到達日期、時間、運費、承運者姓名、發票張數、何人何部門采購等,在收貨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時檢查貨物數量、質量、發貨單與訂貨單是否相符。數量檢查的方式一般有四種,即直接檢查、盲查,半盲查、聯合檢查,這四種方法各有利弊。配送中心可根據情況決定採用哪一種方式。
配貨是按發貨要求將商品分揀出來的,放到發貨場所指定的位置。配貨作業現在基本上是採用機械化的設備,主要採用以下兩種配貨方法。第一種是播種方式,即將需要配送量較多的同種商品集中搬運到發貨場所,然後將每一貨物所需的數量取出,分別放到每一貨位處(每一貨位對應一分店),直至配貨完畢,然後再將下一種商品按上述方法在每一貨位上分配。第二種是摘果方式,即搬運車往返保管場所,按分店要求從某個貨位上取下某種商品,巡迴完畢後就完成了一個分店的配貨,接著再對下一個分店配貨。前者適合於品種少、分店多的物流配貨,後者適合於品種多、分店少的物流配貨。
發貨是配送中心工作流程的最後一道環節,連鎖企業根據各分店的訂貨要求,嚴格根據訂貨配貨,然後組織車隊運輸,及時而准確地把商品送至各家分店。
9. 簡述物流戰略綜合分析的幾大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物流戰略規劃形成的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上下結合的方法和戰略小組的方法。這幾種方法是形成物流戰略規劃比較常見的,也是經常使用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主要是由企業總部的高層人員先把總體戰略制定出來,然後再由各個職能部門進行具體地細化和執行。這種方法很容易形成和制定,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阻力。
自下而上的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由公司的各個職能部門,先提出各自的部門建議方案,再匯總起來交由公司高層採納使用。這種形成方法比較拖沓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物流園區如何規劃?物流園區規劃項目應注意什麼?查看廣告
上下結合的方法
上下結合的方法,等同於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結合起來。這種方法是是由高層管理人員和下層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共同完成。但是往往高層管理人員占據主導地位。
鄭州 物流管理專業 2020全國專升本報名與考試中心查看廣告
戰略小組的方法
戰略小組的形成方法,是由企業高層負責人和高層管理者組成一個戰略制定小組,所有的戰略規劃都由這個戰略小組制定,這樣就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和不必要的麻煩。
品牌戰略規劃怎麼寫?查看廣
以上幾種戰略規劃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用途,在特定的條件下有其特殊的作用,無所謂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在使用何種方法時,合理選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