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故障樹分析包括哪些
故障樹分析(FTA)是由上往下的演繹式失效分析法,利用布林邏輯組合低階事件,分析系統中不希望出現的狀態。故障樹分析主要用在安全工程以及可靠度工程的領域,用來了解系統失效的原因,並且找到最好的方式降低風險,或是確認某一安全事故或是特定系統失效的發生率。故障樹分析也用在航空航天、核動力、化工製程、制葯、石化業及其他高風險產業,也會用在其他領域的風險識別,例如社會服務系統的失效。故障樹分析也用在軟體工程,在偵錯時使用,和消除錯誤原因的技術很有關系。
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更廣泛的詞語「系統失效狀態」用在描述從底層不希望出現的狀態到最頂層失效事件之間的故障樹。這些狀態會依其結果的嚴重性來分類。結果最嚴重的狀態需要最廣泛的故障樹分析來處理。這類的「系統失效狀態」及其分類以往會由機能性的危害分析來處理
用途
故障樹分析可以用於:
了解最上方事件和下方不希望出現狀態之間的關系。
顯示系統對於系統安全/可靠度規范的符合程度。
針對造成最上方事件的各原因列出優先次序:針對不同重要性的量測方式建立關鍵設備/零件/事件的列表。
監控及控制復雜系統的安全性能(例如:特定某飛機在油料閥x異常動作時是否可以安全飛行?此情形下飛機可以飛行多久?)
最小化及最佳化資源需求。
協助設計系統。故障樹分析可以作為設計工具,創建輸出或較低層模組的需求。
診斷工具,可以用來識別及修正會造成最上方事件的原因,有助於創建診斷手冊或是診斷程序。[1]
方法論
許多工業及政府的技術標准中都有提到故障樹分析的方法論,包括核能產業的NRC NUREG–0492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針對航天修改的NUREG–0492版本、汽車工程師協會(SAE)針對民用航空器的ARP4761、軍用的MIL–HDBK–338、IEC標會IEC61025,故障樹分析已用成許多產業中,也被採納為歐盟標准EN61025。
系統復雜到一個程度,就可能會因為一個或是多個子系統失效而讓整個系統失效。不過整體失效的可能性可以透過系統設計的提升來降低。故障樹分析利用建置整個系統的邏輯圖示,來找到失效、子系統以及冗餘安全設計元件之間的關系。
⑵ 風險評價4種方法
1、單變數判定模型。
單變數模型將財務指標用於風險評價是一大進步,指標單一,簡單易行,但是不可避免會出現評價的片面性。這種方法在人們開始認識財務風險時採用,但隨著經營環境的日益復雜、多變,單一的指標已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
2、多元線性評價模型。
多元線性模型在單一式的基礎上趨向綜合,且把財務風險概括在某一范圍內,這是它的突破,但仍沒有考慮企業的成長能力,同時它的假設條件是變數服從多元正態分布,沒有解決變數之間的相關性問題。這種方法在現實中比較常見。
3、綜合評價法。這種方法認為,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償債能力,此外還有成長能力,它們之間大致按5∶3∶2來分配。
(2)原因到結果的事故分析方法是演繹擴展閱讀
根據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在對投資理財產品開展風險評級時,遵循的原則通常有3個,
一、是產品風險等級評定孰高,
二、是同類產品風險等級一致性,
三、是產品風險等級隨市場和政策動態調整。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這導致部分理財產品風險飆升,甚至出現了此前中國銀行發售「原油寶」出現較大虧損事件,這既暴露出金融機構在市場異常波動下應急管理能力較弱等問題,也將「投資者不分層」弊病推上前台。
在「原油寶」事件中,盡管該產品不等同於原油期貨,其高風險特徵並未發生改變,然而在實際銷售過程中,吸納了較多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通投資者。
「投資者要盡量在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開展投資,商品期貨投資者要掌握專業投資知識,了解投資產品價格變動規律。」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並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與能力,不建議貿然進入商品期貨領域。
⑶ 故障樹是演繹法還是歸納法
故障樹是演繹法。
故障樹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是復雜系統安全性、可靠性分析與預測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961年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創造了FTA方法並首先應用在民兵式洲際導彈發射控制系統的評估中,用它來預測導彈發射失敗的隨機概率。今天,FTA巳經廣泛應用在宇航、核工業、汽車、電子、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
FTA把系統可能發生的某種事故與導致事故發生的各種原因之間的邏輯關系用一種稱為事故樹的樹形圖表示,通過對事故樹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確定安全對策提供可靠依據,以達到預測與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
FTA的特點是直觀明了、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它體現出以系統工程方法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准確性和預測性。
FTA可以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自上而下的對系統失效的因果關系進行樹狀展開,可以將系統失效的根源追溯到基礎元件失效的組合關系,然後再根據嚴格的數學公式計算各底事件對頂事件的影響程度的大小。
是一種特殊的倒立樹狀邏輯因果關系圖,它用事件符號、邏輯門符號和轉移符號描述系統中各種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邏輯門的輸入事件是輸出事件的"因",邏輯門的輸出事件是輸入事件的"果"。
等同於「事故樹」,可以參考「事故樹」詞條內容。只是翻譯的區別,英文為:FaultTreeAnalysis。
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更廣泛的詞語「系統失效狀態」用在描述從底層不希望出現的狀態到最頂層失效事件之間的故障樹。
這些狀態會依其結果的嚴重性來分類。結果最嚴重的狀態需要最廣泛的故障樹分析來處理。這類的「系統失效狀態」及其分類以往會由機能性的危害分析來處理。
許多工業及政府的技術標准中都有提到故障樹分析的方法論,包括核能產業的NRCNUREG–0492、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針對航天修改的NUREG–0492版本。
汽車工程師協會(SAE)針對民用航空器的ARP4761、軍用的MIL–HDBK–338、故障樹分析已用成許多產業中,也被採納為歐盟標准EN61025。
⑷ 事故樹分析法的介紹
事故樹分析(AccidentTreeAnalysis,簡稱ATA)法又稱故障樹分析法(簡稱FTA),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種演繹的安全系統分析方法。
⑸ 事故發生的三大因素是什麼
事故發生的三大因素是要依據發生事故的原因來決定因素的。
一、安全事故發生「三大因素」:
(一)、人的因素:
1、安全意識不強,麻痹思想、馬虎草率行為;
2、不使用或不當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著裝;
4、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工作行為和交通違法行為;
5、從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或非本專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及機具;
6、工作時精力分散,閑談打鬧嬉戲,圖方便走捷徑;
7、對從事的作業安全隱患心裡無底,安全措施沒有掌握,沒有參加安全技術交底;
8、身體狀況不佳,心理異常。
(二)、環境因素
1、不整潔的工作環境,噪音、煙霧、粉塵、震動、高溫等;
2、材料和工具堆放混亂無序;
3、作業環境高噪音、濃煙霧、濃粉塵,昏暗視線不良,通風不好;
4、多工種交叉作業,指揮無序,相互干擾,其他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5、危險指示標志不清晰、不全或錯誤。
(三)、管理因素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安全設施不全;
2、各級管理人員失職、瀆職、違章指揮;
3、上崗前沒有進行安全教育,施工前沒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安全生產檢查沒有進行或存在形式主義;
5、對員工反映的安全隱患沒有及時處理;
6、對員工提出的安全生產建議沒有反饋或置之不理。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三大因素」:
《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知識》上註明: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車、路和環境等,但人的因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三大因素」:
1、生產規模太小而且分散。我國有一億多農戶進行分散、非規范化生產,包括所有的初級農產品,雞鴨魚肉奶蛋等。另外,我國四五十萬的生產加工企業,其中絕大部分規模過小。比如"瘦肉精"問題就是因為養豬是非常分散、無法監控的因素所致。
2、假冒偽劣和不安全食品概念無區分的因素。有很多假冒偽劣食品實際上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危害,哪怕是潛在危害。那些會對消費者造成直接危害甚至潛在危害的不安全產品,只佔假冒偽劣食品的極小部分,比如用工業甲醇兌制白酒導致失明甚至喪命,三聚氰氨造成大量嬰幼兒的泌尿系統結石,以及這次台灣的塑化劑。
除卻這些假冒偽劣中的不安全食品,更多的諸如上海的"染色饅頭",就是用了政府批準的檸檬黃來造假玉米饅頭,檸檬黃本身是安全的,但聲稱是玉米饅頭,卻沒有玉米,以此來冒充。同類還有假雞蛋、染色花椒等等。
3、消費者和媒體的食品安全意識與維權意識薄弱的因素。各部門監管力度加大,以致一些長期存在,而一時沒有發現的問題曝露出來,比如雙匯"瘦肉精"事件。他從技術角度說:"現在中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發達國家是不需要這樣強度的監管,而一般的發展中國家沒有這樣的能力和資源來加強監管。
四、醫療事故發生的「三大因素」:
1、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欠缺,是造成醫療事故的重要因素:
醫務人員不按醫療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法定程序進行醫療活動;不按診療護理操作常規、規范所規定的方式、步驟、要求開展或實施各種技術操作;不能忠實地履行應盡的各種職責義務是其突出表現。如病史採集不詳而漏診糖尿病,使用葡萄糖制劑,導致病情惡化;體檢不細,特別是外傷患者遺漏傷情,貽誤最佳治療時機;病歷書寫敷衍了事,應該記錄的事項不記錄,檢驗報告單丟失、醫學影像學資料保管責任不明確,出現醫療糾紛時拿不出有利的證據;忽視告知義務的履行,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權,特殊檢查、治療不告知、不讓患方簽字;對死亡原因有疑點不積極爭取進行屍體解剖,出現醫療糾紛時空口無憑,舉證不能導致敗訴。
2、醫務人員的診療處置措施不當是引發醫療事故的因素:漏診漏治、誤診誤治、用葯不當、錯誤操作導致患者人身損害結果最為常見,表現為3個特點:引發糾紛和事故的往往不是疑難問題,而是一些顯而易見的常規性問題;高發時段多在周末、節假日及上下班時間,尤其是夜間會診不及時的情況下多發;低年資醫務人員群體因經驗不足、考慮不周容易發生。婦產、骨外、普外科是高發科室。骨科最常見的是內固定物固定位置不當,導致骨折延期或畸型癒合或固定物折斷;產科中最常見的是由於產式選擇不當引發的醫療事故,如未正確選擇剖宮產導致胎兒窘迫、缺氧已成為腦癱患者糾紛的主要因素。
3、醫德不高、責任心不強和管理不到位是引發醫療事故的根本因素:醫療行為本身的高風險性、復雜性決定了醫療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醫療事故不可規避。醫德問題始終是做醫生的首要問題,責任心歸結起來也是醫德問題。醫德不高,責任心自然難強;管理鬆懈,各項規章制度自然難以真正落實。醫德和醫術是相輔相成的,醫德不高的人很難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素養,成為一名稱職的醫生,這樣的醫生往往是醫療事故的「多發戶」。
五、觸電事故發生的「五大因素」:
1、使用有缺陷的電氣設備,如:觸及帶電的電氣設備及裸露線、開頭、保險等
2、無保護性的線路或地線接觸不良
3、非電氣工作人員進行電器維修
4、不按規定使用安全電壓的電器
5、缺少電氣危險警告標志
⑹ 事故樹分析法的概述
事故樹分析(AccidentTreeAnalysis,簡稱ATA)法又稱故障樹分析法(簡稱FTA),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種演繹的安全系統分析方法。
事故樹分析法(Accident Tree Analysis,簡稱ATA)又稱故障樹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簡稱FTA),是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頂上事件)開始,層層分析其發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為止。這些底事件又稱為基本事件,它們的數據已知或者已經有統計或實驗的結果。
20世紀60年代初期,很多高新產品在研製過程中,因對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研究不夠,新產品在沒有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就投入市場,造成大量使用事故的發生,用戶紛紛要求廠家進行經濟賠償,從而迫使企業尋找一種科學方法確保安全。
事故樹分析首先由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於1961為研究民兵式導彈發射控制系統時提出來,1974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運用FTA對核電站事故進行了風險評價,發表了著名的《拉姆遜報告》。該報告對事故樹分析作了大規模有效的應用。此後,在社會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從而迅速在許多國家和許多企業應用和推廣。中國開展事故樹分析方法的研究是從1978年開始的。當時很多部門和企業進行了普及和推廣工作,並取得一大批成果,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80年代末,鐵路運輸系統開始把事故樹分析方法應用到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上來,也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事故樹分析方法可用於洲際導彈(核電站)等復雜系統和其他各類系統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各種生產的安全管理可靠性分析和傷亡事故分析。它同時也可向成功樹進行轉換。 事故樹分析法能對各種系統的危險性進行辨識和評價,不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還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潛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關系直觀、明了,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既可用於定性分析,又可用於定量分析,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事故樹分析法(Accident Tree Analysis,簡稱ATA)起源於故障樹分析法(簡稱FTA),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是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開始(頂上事件),層層分析其發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樹的底事件為止。這些底事件又稱為基本事件,它們的數據是已知的或者已經有過統計或實驗的結果。它能對各種系統的危險性進行辨識和評價,不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潛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關系直觀、明了,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