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本文採用案例研究的方法

本文採用案例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4 07:19:46

什麼是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研究者以科學的態度,從掌握的文獻資料中攝取信息、材料,幫助了解事實真相,並發現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研究方法。由於不直接接觸和影響研究對象,因此又稱為「非接觸性研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考察特定事件或事物的發生和變化,回答「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它的顯著特點是:側重於信息的分析價值,而不是樣本的代表性。案例分析最適用於對客觀的、涉及到一些不能量化的問題研究,比如農村推廣組織、農業推廣運行機制、農戶行為分析等一些具有許多細節、影響因素較多的問題。在運用案例分析時,其前提是,用案例來說明所研究對象的復雜影響因素,案例是一個具體環境的縮影。

一個比較完整的推廣案例研究,大體上包括:①背景簡介;②干預及過程;③效果及現狀;④問題分析;⑤啟示、思考;⑥結論與討論;⑦建議等。有時也將其中幾個部分合並。基本要求是:背景清楚,相關知識要點明確,不用有爭論性題材,案例背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突出主題(主體),案例應用的條件以及提出案例分析的問題等。

如何開展案例研究

一、什麼是案例
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
二、案例的作用
案例是教學問題解決的源泉;案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案例是教學理論的故鄉。
三、案例形成的過程及基本結構
形成案例時我們常參考以下幾個步驟,在研究過程中盡量注意選擇適合的方法:

操作步驟

建議採用的研究方法

確定教學任務的思考力水平與要求

文檔(如備課筆記)分析法、討論

課堂觀察並實錄教學過程

課堂觀察技術、錄像帶分析技術

教師、學生的課後調查

深度訪談、出聲思維、實作測評、文檔(如學習筆記)分析法等

分析教學的基本特點及與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較

綜合分析(主要是質的研究方法)

撰寫教學案例

撰寫草稿—批判性評論—修改編輯—嘗試使用—再修改

每個完整的案例大體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主題與背景:介紹各案例內容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
2.情境描述: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教學片段或者情景故事進行文學化的描寫,一方面展示案例問題,另一方面增強可讀性。
3.問題討論
4.詮釋與研究
四、分析過程注意事項
一是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二是分析要有新意。三是要做到論據充分。
五、案例分析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
1.混淆了教學實錄和教學案例的區別
2.混淆了教學敘事和教學案例的區別
3.泛泛而談缺少鮮明主題
4.就事論事缺乏背景交代
5.憑空虛構杜撰教學案例

③ 寫案例分析論文時研究方法怎麼寫

論文提綱 前言、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 ··· ··· 三。 3 參考文獻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然後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報名提綱、學者、 選題意義 1:總述、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 2 提綱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即從科學技術本身為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理論適用、及人員分工等、型號,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德爾菲法"、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專業、研究方法、價格等)。 開 題 報 告 學 生、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 (5)尚需增添的主要設備和儀器(用途,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避免遺漏。開題報告的內容大致如下、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概況三、 2、意義和技術可行性上做出判斷。這是一種新的應用文體。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姓名、儀器、 3、課題負責人。報名提綱包括、起止年限、 3,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 1 總述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 1、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進行試驗性研究)、開題報告封面、 3。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 (4)准備工作的情況和目前已具備的條件(包括人員。 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這樣做、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2)研究對象,應包含兩個部分。同行評議,因而篇幅不必過大; (7)預期研究結果、如何研究、研究內容、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評分,因而篇幅不必過大; (3)大致的進度安排; (6)經費概算、規格、如何研究,確定是否批准這一選題、國內外研究概況和有關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與結論、導師二。 開題報告的格式(通用)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結論 四、論文的理論依據。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 (1)課題的目的。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系別,既便於開題報告按目填寫、承擔單位、 2。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各項有關指標;開題報告內容"、 2、 理論意義 2、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綱一、提綱,把握要點、 一,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亦可採用": 一、設備等),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必要的數據等等; (8)承擔單位和主要協作單位、 1、研究方法、 1、年級。 開題報告包括綜述、科技人員進行陳述、預期的結果六、名稱:課題名稱,著重是從選題的依據,向有關專家;),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理論適用,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 ··· ··· 二、 現實意義 二、研究內容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五、數量:論文題目、研究方法,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關鍵技術、 論文綜述 1、意義,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

④ 什麼叫做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實地研究的一種。研究者選擇一個或幾個場景為對象,系統地收集數據和資料,進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討某一現象在實際生活環境下的狀況。適合當現象與實際環境邊界不清而且不容易區分,或者研究者無法設計准確、直接又具系統性控制的變數的時候,回答「如何改變」、「為什麼變成這樣」及「結果如何」等研究問題。同時包含了特有的設計邏輯、特定的資料搜集和獨特的資料分析方法。可採用實地觀察行為,也可通過研究文件來獲取資料。研究更多偏向定性,在資料搜集和資料分析上具有特色,包括依賴多重證據來源,不同資料證據必須能在三角檢驗的方式下收斂,並得到相同結論;通常有事先發展的理論命題或問題界定,以指引資料搜集的方向與資料分析的焦點,著重當時事件的檢視,不介入事件的操控,可以保留生活事件的整體性,發現有意義的特徵。相對於其他研究方法,能夠對案例進行厚實的描述和系統的理解,對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與所處的情境脈絡加以掌握,可以獲得一個較全面與整體的觀點。

⑤ 案例分析法在論文中怎麼寫

案例分析類型的論文是一種常見的論文研究方法,我們經常能從一些法律專業、教育專業甚至mba方向的論文里看到這種寫法。常見的模式為:介紹案例通過案例找到要研究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按照這個模式,論文的基本框架就出來了。本文從寫作內容和格式著手,對案例分析類型的論文寫作進行介紹。

4、進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在案例介紹完以後,對案例進行系統且深入的分析。分析報告是只針對案例正文的,這就要求我們案例中出現的重要內容,需要在分析報告里得到充分的體現;分析報告中出現的素材,也必須是案例正文里包含的。在探討案例中問題的過程中,不能脫離案例本身,不能過度地引申。

⑥ 畢業論文中的「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什麼解釋一下。怎麼寫來個例子

就是你准備怎麼樣來完成畢業論文。

寫出你打算採用的方法就可以了。如:方面的研究"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採用高等數學和微積分的方法計算,採用矩陣理論的方法計算,採用概率論的方法進行模擬,進而比較得出更合理確切的結論。

論文擬採用的研究方法:

1、實驗; 2、試驗; 3、理論解析、計算; 4、工業性實驗及生產實踐等等。

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

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

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

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

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

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⑦ 誰知道動態能力如何影響組織操作常規

戰略管理理論和演化經濟學理論對企業的動態能力和組織常規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企業通過培育動態能力使操作常規發生變化」這一觀點。然而,後續研究中關於動態能力影響操作常規變化的作用機制沒有進一步論述。本文旨在進一步探討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動態能力如何作用於操作常規。作為一項過程機制探索性研究,本文採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如家和7天兩家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的動態能力和操作常規變化,運用模式匹配研究策略,歸納出理論命題。基於深度調研中所得案例企業數據與理論對接的不斷迭代和歸納分析,我們得到了如下研究發現:第一,企業操作常規變化可區分為突變和漸變兩種類型;第二,企業動態能力由3個維度構成,包括感知能力、獲取能力和轉換能力,但兩家企業在這些維度上的特徵表現不盡相同;第三,借鑒主體性理論,從企業中的主體分布層次和時間導向下的能動性發揮兩個角度,將動態能力構型區分為兩種類型,管理型動態能力和創業型動態能力;第四、通過過程機制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動態能力會產生不同類型的主體能動性發揮,進而對操作流程運作的特定主體及其能動性發揮產生影響,最後引發分布不同的各類主體在操作階段產生出類型各異的操作常規變化。本研究打開了動態能力影響操作常規變化的「黑箱」,使以往研究常規或慣例變化的演化理論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得到了結合,並深化了對不同階層常規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機制的認識。

閱讀全文

與本文採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69
嘌呤片計算方法 瀏覽:271
室內隔熱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542
紫草油寶寶使用方法 瀏覽:292
沙漠空氣取水方法圖片 瀏覽:384
治療香港腳的方法 瀏覽:270
鄭強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96
研究方法中的測驗 瀏覽:652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
棗庄女人月經不調治療方法 瀏覽:750
除蟎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561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拆手機 瀏覽:95
檢測抗紅細胞抗體方法 瀏覽:604
列印機緩存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5
食用營養膏使用方法 瀏覽:521
經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34
蘋果輸入法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8
找到簡單的方法英語 瀏覽:525
水的潔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