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確診腦動脈瘤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確診腦動脈瘤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2 05:10:57

㈠ 動脈瘤如何檢查

檢查與診斷由於腦動脈瘤直徑大多在1.5cm以內,因此,只有當動脈瘤破裂出血或動脈瘤過度膨出形成佔位效應時,才會引起症狀和體征。動脈瘤破裂出血時的主要表現為:1.突然發作的劇烈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甚至抽搐。2。腦膜刺激征。3.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根據出血動脈瘤部位不同,可出現如偏癱、失語和動眼神經麻痹等症狀和體征。診斷標准1.臨床特徵:①發病急驟。③常伴劇烈頭痛、嘔吐。③一般意識清楚或有意識障礙,可伴有精神症狀。④多有腦膜刺激征,少數可伴有腦神經受損及輕偏癱等局灶體征,如動眼神經麻痹等,此時應高度懷疑有動脈瘤存在的可能。2.腰椎穿刺:腦脊液呈血性是診斷蛛因膜下腔出血的最直接證據。3.首選CT或MRI檢查:CT和MRI在診斷破裂出血的動脈瘤有一定的幫助,可以明確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出血後的繼發改變,如腦水腫,CTA和MRA則可明確動脈瘤的部位和大小,重建後還可判斷動脈瘤的二維或三維情況。4.全腦血管造影:可幫助明確病因,是檢查腦動脈瘤最重要的方法。其優點在於:①發現腦動脈瘤。②顯示動脈瘤的頸部及動脈瘤體部的朝向。③顯示動脈瘤與鄰近血管的關系,了解鄰近血管有無變異。④了解其他腦血管上有無動脈瘤。⑤判定有無血管痙攣情況。

㈡ 哈爾濱腦動脈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第一時間我們要進行頭顱CT的掃描,當然我們要做常規的血、尿、X光、心電圖這些檢查。

對於專科檢查最重要的,第一個是頭顱CT,因為我們知道頭顱CT非常快捷,我們在一分鍾之內就能掃描完成,通過頭顱CT,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患者有沒有出血?出血在什麼位置?出血量有多少?有沒有破入腦室?有沒有腦積水的發生?就會給我們提供很多信息,甚至於相當一部分動脈瘤,我們通過它出血的部位,初步能夠判斷它是什麼位置動脈瘤破裂導致的,給我們一個初步的信息,所以說CT是很重要的,這是第一步。

在做完CT之後,我們就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叫有創傷的檢查,一方面叫無創傷的檢查,無創傷的檢查,我們可以做CTA,也就是說CT血管造影,或者MRA叫磁共振血管造影,這兩個的優點是什麼?

優點就是無創,你直接通過靜脈打葯,MRA不需要打葯,直接做掃描,掃描完了計算機重建,這樣就會把腦血管的這個三維結構重建出來,我們就可以發現有沒有動脈瘤?在什麼位置?但是正是由於它是後期三維重建,有10%-20%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也就是說有動脈瘤,沒查出來,沒有動脈瘤,我們看著像,它的優勢就是無創,缺點就是不準確。

目前在國際上,動脈瘤診斷的金指標是什麼?是全腦血管造影,這個怎麼做?當然這項檢查是有一定的創傷的,他有3‰-5‰的死亡率。我們是在患者的大腿根做個穿刺,然後把一根導管,很柔軟的導管,通過股動脈,腹主動脈,一直插到主動脈弓,插到供應腦部的4根血管開口,雙側的頸內動脈和雙側的椎動脈。這

樣我們通過打造影劑,通過CT這個機器三維旋轉,零點幾秒鍾開始照相,連續的照相,這樣就把你腦血管整個循環的真實的圖像,從三維的情況下反映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動脈瘤有多大?在什麼位置?有沒有破裂囊?這些都會很明顯的檢查出來,所以說DSA,也叫全腦血管造影,是目前來說國際上診斷動脈瘤的金指標。

其它還有一些病人,比如說他有輕微的頭痛,你分不出來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還是動脈瘤破裂了?還是自己的頭痛?這個你不好分辨的時候,病人症狀又很嚴重,一直持續的這種頭痛,那我們可以做腰穿,有明確蛛網膜下腔出血,CT檢查出來我們是不做腰穿的。

這部分病人由於頭痛很長時間,又很像蛛網膜下腔出血,他CT掃描又沒有發現出血。這樣我們可以進行腰穿檢查,通過腦脊液的化驗,有沒有紅細胞,這樣來間接的判斷,有沒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腰穿檢查是不管是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很常見的一個檢查,這講起來,就要說我們腦部的解剖,腦部我們有這個蛛網膜下腔,它跟脊髓的蛛網膜下腔是相通的,裡面都是腦脊液,我們腰穿是在腰椎的,一般是3-5這個椎間隙,3、4或者4、5椎間隙,打完局麻之後用根針,通過這個皮膚刺破到這個硬膜下,這樣的話我們就把這個蛛網膜下的腦脊液,可以通過這針放出來,我們知道出血不出到蛛網膜下腔了嗎?

如果有出血的話,這個腦子跟脊髓是相通的呀,這樣我們又能測病人的顱內壓,如果他出血了顱內壓會增高,我們又能把這個腦脊液做細胞學檢查,留取腦脊液標本,我們進行生化常規(檢查)。如果排除誤穿的情況下,血細胞很多,正常我們是這個腦脊液里細胞數是0-8,如果你一下子都是紅細胞很多,就可以(知道),即使是CT沒有發現出血,也是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有動脈瘤小的破裂的可能性,這樣的話你還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特別是顱壓高的時候,腰穿是禁忌的,它會誘發腦疝。實際上動脈瘤這個病對患者威脅很重的,如果出現這些頭痛,或者顱神經症狀,一定要做檢查,至少你做無創的,這也沒有創傷,90%都能查出來,這樣的話,我們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會降低的它破裂,大出血的風險。

㈢ 腦血管造影是怎樣檢查腦動脈瘤的

動脈瘤或腦出血存在。腦血管造影是確診顱內動脈瘤必須的檢查方法,對判明動脈瘤的准確位置、形態、內徑、數目、血管痙攣和確定手術方案都十分重要。腦血管減數造影(DSA)更為清晰。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可避免遺漏多發動脈瘤。病情在三級以下,腦血管造影應及早進行,三級和三級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穩定後,再行造影檢查。因為我奶奶曾在廣州解放軍421醫院腦科做過這項檢查,所有略有了解。

㈣ CT能查出腦動脈瘤嗎

意見建議:你好,頭顱CT只能發現出血、梗死灶,而不能直視動脈瘤,動脈瘤的需要CTA、DSA檢查確診,早期顱內動脈瘤出血6小時內頭顱CT結果亦無異常,6小時後可發現高密度影。而且無頭痛症狀,可排除顱內動脈瘤,加上患者有糖尿病,考慮糖尿病性動眼神經麻痹可能性較大,因糖尿病血糖高引起的全身神經損傷,故這種疾病暫無攻克方法,只能觀察、自行發展。希望以上建議對你父親健康有幫助

㈤ 腦動脈瘤如何檢查

腦動脈瘤最主要的檢查手段是做血管造影,簡稱DSA。這是動脈瘤診斷的「金標准「。在我國,DSA需要住院檢查。

㈥ 腦動脈瘤應該直接做造影嗎

CTA是一種無創的檢查方式,安全性高,DSA是一種檢查性的介入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但風險性也是很小的,現在這種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越好的醫院當然是越安全。如果做CTA明確有動脈瘤了,要進行下一步治療的話,可以做外科手術,也可以做介入手術,介入手術的話術中也會行DSA造影。除了CTA、DSA外,還可以做MRA,是磁共振的一種檢查方式,但是DSA血管造影是診斷動脈瘤的金標准。本人意見是可以先做CTA或者MRA,確定有動脈瘤了再做DSA可以一並行介入手術治療。

㈦ 顱內動脈瘤的診斷

(1)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卧床休息、鎮痛、抗癲癇、安定劑、導瀉葯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應用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在動脈瘤處理前,控制血壓是預防和減少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血壓降得過低會造成腦灌注不足而引起損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
(2)降低顱內壓: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可能出現顱內壓增高,可以應用甘露醇。然而應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壓增高,也偶有使動脈瘤破裂的危險。
(3)腦脊液引流:動脈瘤出血後急性期在腦表面及腦內可有大量積血使顱內壓增高,有的因小的血腫或凝血塊阻塞室間孔或大腦導水管,引起急性腦積水而出現意識障礙,需做緊急的腦室引流。腰椎穿刺和腰大池引流也可以作為腦脊液引流的方法,但在高顱壓狀態下可能造成病人出現腦疝危象。
(4)防治腦血管痙攣:動脈瘤破裂出血後,進入到蛛網膜下腔的血液容易導致腦血管痙攣發生。出血後3~4天開始出現腦血管痙攣,7~10天達到高峰,10~14開始消退。目前腦血管痙攣的治療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鈣離子拮抗劑的應用;血性腦脊液的清除;適當的血壓提升。 動脈瘤的手術治療包括開顱手術和血管內介入治療。
(1)動脈瘤頸夾閉或結扎:手術目的在於阻斷動脈瘤的血液供應,避免發生再出血;保持載瘤及供血動脈繼續通暢,維持腦組織正常血運。
(2)動脈瘤孤立術:動脈瘤孤立術則是把載瘤動脈在瘤的遠端及近端同時夾閉,使動脈瘤孤立於血循環之外。
(3)動脈瘤包裹術:採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動脈瘤壁,雖瘤腔內仍充血,但可減少破裂的機會。目前臨床應用的有筋膜和棉絲等。
(4)血管內介入治療:對於患動脈瘤的病人開顱手術極其高危、開顱手術失敗,或因全身情況及局部情況不適宜開顱手術等,可用血管內栓塞治療。對於動脈瘤沒有上述情況者,也可以先選擇栓塞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手術目的在於:利用股動脈穿刺,將纖細的微導管放置於動脈瘤囊內或瘤頸部位,再經過微導管將柔軟的鈦合金彈簧圈送入動脈瘤囊內並將其充滿,使得動脈瘤囊內血流消失,從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風險。

㈧ 顱內動脈瘤該怎樣診斷,做哪些檢查呢

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齡可發病,多數好發於40至60歲中老年女性。
多項研究表明,顱內動脈瘤的發生與吸煙、酗酒、高血壓、性別等因素有關。大約20%的顱內動脈瘤患者自訴有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家族史。對年齡>30合並吸煙或高血壓病史且有家族性顱內動脈瘤史的患者篩查發現,19.1%(58/303)的患者檢出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該怎樣診斷,做哪些檢查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外科張世榮主任做以下介紹:
確定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急性期,CT確診SAH陽性串極高,安全迅速可靠。出血一周後,CT叮不易診斷。腰椎穿刺可能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故一般不再作為確診SAH的首選。
因顱內動脈瘤多位於顱底部WiLLis動脈環,直徑小於1.0cm的動脈瘤,CT不易查出。直徑大於1.0cm,注射對比劑後,CT掃描可檢出。MRI憂於CT,動脈瘤內可見流空。MRA可提示不同部位動脈瘤,常用於顱內動脈瘤篩選。三維CT(3D—CT)從不同角度了解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關系,為手術夾閉動脈瘤決策提供更多的資料。
腦血管造影是確診顱內動脈瘤必須的檢查方法,對判明動脈瘤的准確位置、形態、內徑、數目、血管痙攣和確定手術方案都十分重要。DSA更為清晰。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可避免遺漏多發動脈瘤。病情在三級以下,腦血管造影應及早進行,三級和三級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穩定後,再行造影檢查。及早造影明確診斷,盡快手術夾閉動脈瘤,可以防止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首次造影陰性,可能因腦血管痙攣而動脈瘤未顯影,高度懷疑動脈瘤者,應在3個月後重復造影。
張世榮主任提醒:患者一旦確診為顱內動脈瘤,應配合醫生及時接受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㈨ 請大家幫幫忙怎樣檢查是否得了腦動脈瘤

動脈瘤最准確的是做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這是一個介入手術,有一定創傷危險性(很小)。如果你不願意的話,可以做螺旋CT血管造影(CTA)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檢出動脈瘤的陽性率很高,但較小的動脈瘤不易檢出。
頭痛的原因很多,最好到大醫院去查一查,由於血管瘤的原因較少

㈩ 腦動脈瘤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腦動脈瘤診斷你知道嗎?它的基本常識你清楚嗎?如果懷疑有動脈瘤或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你應該立即住院,通常會接受以下檢查。下面由專家詳細的給你講述。

閱讀全文

與確診腦動脈瘤的檢查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的供奉方法圖片 瀏覽:393
練微笑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3
茅台vip用酒查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141
手臂刮汗毛用什麼方法 瀏覽:737
調理肌酐最好的方法如何降 瀏覽:936
狗風疙瘩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00
大蒜治療金魚腸炎土方法怎麼治療 瀏覽:769
江蘇高質量考核發展指數計算方法 瀏覽:917
蟲牙土方法怎麼治 瀏覽:293
水膠體敷料使用方法 瀏覽:829
粉絲的訓練方法 瀏覽:778
鋁蓋發霉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317
做生意都有哪些賺錢的方法 瀏覽:441
黃金三角手臂鍛煉方法 瀏覽:12
根號15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圖片 瀏覽:913
語音提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204
c32漏電保護空開連接方法 瀏覽:367
附件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335
36x1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258
高阻計使用方法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