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夜間行車技巧及禁忌有哪些
夜間行車注意事項:
1、夜間開車,一定要控制車速,准備隨時停車,70%的交通事故都是因為車速過快而造成的。
2、在夜間駕駛員的反應會下降,所以晚間開車時更應該降低車速,注意跟車距離,尤其是光線不好的地方,必須減速,遇險要地段,應停車查看,看清情況後在行進。
3、注意道路狀況,石頭、樹枝、坑窪、小動物等等,都可能成為道路上的障礙物,尤其夜間光線不夠,更應多注意前方的道路狀況,及時躲避或剎車。
4、要適時查看儀表的工作情況,發動機和底盤有無異常或異味。
5、臨時停車或因故停車時,應始終打開示寬燈、牌照燈。
6、在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時,盡量使用防眩目燈或近光燈和示寬燈,不濫用遠光燈。通過交叉路口時,應在距路口50-100米處減速,並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同時開啟轉向燈示意行進方向。
7、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採用遠近光反復互換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狀況。
8、倒車或掉頭時,必須下車摸清進退地形,上下及四周的安全界限,然後再倒車或掉頭。
9、一些老司機常說晚上開車「走灰不走黑」、「走灰不走白,見黑停下來」,簡單來說在沒有月光的夜晚,路面一般為灰黑色,路面以外一片黑色;有水的地方會顯反光,而坑窪處則會更暗黑。
『貳』 晚上開車怎樣提神
晚上因為活動了一天,人體能量本就已經消耗了許多,再加上開車(大腦運轉)是個高消耗的行為,就更容易犯困。實際上很難用單一手段起到全面的防範效果。在此推薦雞尾酒式療法,多管齊下,要強於單一手段。
1、即時生物刺激:疲勞駕駛過程中是可能進入無意識睡眠狀態的,哪怕只有2-3秒,也是極其危險的。此時可以用具有強刺激性的生物成分,如鮮辣椒、芥末口服。方法雖然原始,但是短期效果好,迅速救急。
2、全程能量補助:能量不足是導致人體疲勞的主要原因,可以適時補充一些食物,但要避免飢餓和過飽狀態下行駛。用旅克、牧狼人等三維度能量制劑為身體提供持續性動力,活躍中樞神經。
3、分段化駕駛:分段化駕駛就是將長途旅行短途化,趁停車間隙做做舒展運動,幫助精力恢復。
4、行車環境調節:小汽車密封性好容易導致車內缺氧,一旦缺氧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惡心。之外車內溫度過於暖和也會促使人體產生眩暈,因此行車過程要多開窗通風開啟外循環,空調溫度適度打低一點,保持涼爽。
5、以困制困:人體進入極度疲憊狀態時,任何防困手段都是欠缺的,安全最重要,此時以困(睡覺)制困(犯困)才是終極之道。
『叄』 晚上長途高速駕駛技巧有哪些
車輛檢查不僅是防凍油,剎車油,輪胎非常重要,在長途行駛前要去輪胎店仔細檢查,120速度很嚇人。夜間行駛,如果前後無車,則在右側第二車道行駛。
在夜間在道路上行駛之前,需要對汽車的狀態進行檢查。最可怕的是它的三角形警告標志小而脆弱。雙閃燈很難警告後車。當您遠遠落後於其他汽車且距離不太遠時,請關閉路燈。當其遠距離照明刺激前車影響安全時,也會危害其安全性。去收費站時,關掉遠光燈;文明駕駛是安全駕駛的前提。
『肆』 夜間開車有什麼技巧嗎
夜間應該更注意安全
並線時例如左側,先打左轉向燈,車速保持住,看左後視鏡,只要在鏡子里看到左後方車子的車頭,這個距離就可以並線了,不會掛到的。
右側後視鏡距離不好可以調節啊
調到一個你看著舒服的位置就好了
1)夜間行車中如遇對向車,不要一會兒踩制動踏板,一會兒向右打輪,要切實注意右側行人和自行車。與對向車相距150米時,應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若遇對方不改用近光,應立即減速並連續使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仍不改變,則應減速靠右停車避讓,切勿斗氣以強光對射,以免損害雙方視覺而釀成車禍。
(2)夜間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忙地段,有時對向車道上排滿了等紅燈的車,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有行人從車隊的間隙中跑出來從左向右橫過馬路。
(3)嚴格控制車速。這是保證夜間行車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由於夜間道路上的交通量小,行人和自行車的干擾也比較少,加上駕駛員的心理狀態(如急於快趕等),一般比較容易高速行車,因而很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夜間高速行車的危險性。夜間行車由亮處到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必須降低車速,在駛經彎道、坡路、橋梁、窄路和不易看清的地方更應降低車速並隨時做好制動或停車的准備;駛經繁華街道時,由於霓虹燈以及其它燈光的照射對駕駛員的視線有影響,這時也須低速行駛;如遇下雨、下雪和下霧等惡劣的天氣時更須低速小心行駛。
(4)增加跟車距離。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一是視線不良。二是常遇危險、緊急情況,為此,駕駛員必須准備隨時停車。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危險,要注意適當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後車相碰撞事故。
(5)盡量避免夜間超車,必須超車時,應事先連續變換遠、近燈光告知前車,在確實判定前車讓路允許超越後,再進行超車。
(6)注意克服駕駛疲勞。夜間行車特別是午夜以後行車最容易疲勞瞌睡。另外,夜間行車由於不能見到道路兩旁的景觀,對駕駛員興奮性刺激物小,因此最易產主駕駛疲勞,如稍有感覺就應振作精神或停車休息片刻。
(7)夏季夜間行車時,尤其要提高警惕,夏季天氣炎熱,在街道或公路兩旁常有人乘涼或露宿,特別是在居民小區的附近。駕駛員必須謹慎駕駛。
『伍』 夜間如何安全駕駛 最實用的行車技巧要知道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已經四通八達,夜間遠行應盡量選擇走高速路,這樣既快捷又安全。因為高速公路是全封閉、全立交,中間又有安全隔離設施,能有效遮擋對方車射來的燈光,而其他道路則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安全隱患。國內外交通事故統計表明,夜間行車事故率,一般要比白天高出1~1.5倍。因此說,夜間行車是駕駛技術當中的一項綜合性技能,它不僅要求車輛具備良好的燈光設備,而且駕車人要有充沛的精力,還必須懂得夜間駕車的相關知識,具備處理各種交通狀況的能力。為此,必須了解夜間駕駛的特點和熟練掌握夜間行車規律,才能確保夜間行車安全。
1.燈光是夜間安全行車的保障
夜間駕車人主要是靠車燈來獲取信息,所以開夜車前必須檢查燈光設施是否齊全完好。如果大燈亮度不夠,應更換老化的燈泡;檢查遠近光燈的變光性能(近光燈應照出30m以外、遠光燈應照出100m以外),如有問題應及時修理;檢查大燈、小燈、尾燈、轉向燈、剎車燈、雙閃燈等,這些燈光對夜間安全行車很重要,決不能有半點馬虎。除了燈光還應檢查輪胎,尤其是備胎氣壓是否正常,因夜間行車不易發現路面上的銳物,輪胎容易受傷,而且晚上要想敲開補胎店的門補胎很可能價格昂貴;檢查擋風玻璃和大燈罩是否清潔,清洗系統儲水壺水位、噴水嘴噴水角度和雨刷器工作是否正常。因夏天夜晚高速行駛時,許多昆蟲撞在玻璃上,非常影響視線,需要經常噴水清洗。
另外,還必須帶上常用的修車工具和用品,如起子、活動扳手、絕緣膠布、輪胎扳手、千斤頂、手電筒、停車警示牌等。如果夜間跑長途的話,白天應注意多休息,夜間才能精力充沛。最好帶上濃茶、咖啡能提神的飲料和清涼油、風油精,並帶兩瓶水和毛巾,一旦瞌睡了,用濕毛巾擦把臉可有效緩解睏倦。
2.夜間燈光的正確使用
燈光具有照明和信號的雙重作用,確保夜間安全行車,正確使用燈光至關重要。一般車速在30km/h以上應使用遠光燈,但在市區要使用近光燈,在照明條件較好的郊區道路也應使用近光燈,防止影響對方視線;通過市區交義路口時,應距路口100m反復變換遠近光提醒來往車輛和行人。通過公路的交叉路口時,應距路口150m進行遠近光燈變換,提醒路口左右方向來往的車輛,也可短暫關閉大燈,借一時黑暗觀察路口有無燈光和燈光強弱,來判斷其他車輛距路口遠近,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上坡至坡頂時,要變換燈光示意對方;下坡應使用遠光燈,以增大視線范圍;通過彎道時,應提前變換燈光,如遇連續轉彎,應增加變換遠近光的使用,並注意彎道盡頭有無燈光出現,提高警惕,小心突發情況。
會車時,應與對面來車相距150m外互閉遠光燈,使用近光燈,當對方不關閉遠光燈時,應立即連續變光示意對方關閉遠光燈,當兩車車頭相錯時立即開啟遠光燈。在窄橋和窄路等危險路段與非機動車相會時,也應變換近光燈,不準持續使用遠光燈,避免對方目眩而引發事故;超車時,應距被超車100m左右連續變換燈光示意前車,待前車讓路後立即使用遠光燈照亮前方路線,還需要提醒的是:晚上汽車起步先開大燈,停車後再關大燈。臨時停車關大燈、開小燈和雙閃燈,長時間停車還應在距車後50m(高速路150m)外放置危險警示牌,防止追尾。跟行時關閉遠光燈,避免遠光照射前車後視鏡,使駕車人炫目。另外,夜間行車時盡量不要使用車內照明燈,也不要將儀表燈調得太亮,以免影響視線。
3.夜間道路的識別與判斷
由於燈光照射范圍和亮度有限,一般能見度僅為白天的1/8,因此夜間的道路情況大部分需要憑借經驗去判斷。比如汽車上坡或駛入松軟路面時,車速會逐漸減慢,動力不足;下坡或駛出松軟路面時,車速會自動加快,動力充沛。燈光照射距離由遠變近時,表明汽車駛近或駛入上坡、急轉彎或到達起伏坡道的低谷地段;燈光照射距離由近變遠時,表明汽車已在下坡或由陡坡進入緩坡、由坡道進入平道或由彎道轉入直線;燈光離開路面時,表明前面可能出現急轉彎、上坡已至坡頂或者道路出現大坑或塌陷;燈光由路中移向路側,表明前方出現一般性轉彎。進入連續彎道時,燈光隨之從道路的一側掃到另一側。
在行駛中發現前方路面出現黑影,當駛近時黑影逐漸消失,表明路面有較淺的小坑;如黑影不消失,表明路面有大的坑窪或者路面有挖開的溝。因為車燈是直線射出,使路面凸出部位變得明亮,凹陷落部分變得黑暗。一般燈光照射路面的顏色規律是出現白色是水、黑色是泥或坑、灰白色是路。掌握了上述燈光與路面的變化規律,就能夠正確觀察、判斷和處理夜間路面情況。
『陸』 晚上開車怎麼開呀
現在車輛一般都是組合開關,打開大燈時示寬燈也同時會亮。
城市道路開近光燈,高速公路、普通道路開遠光燈,普通道路會車時應換成近光。
一是跟車。無論是怎樣的路況,夜晚跟車要十分小心。由於夜間從駕駛室內觀望前方車輛與白天不同,只能靠燈光來識別,所以在距離感上會出現誤差,如果前車緊急制動,後車很容易追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集中精力看好前車的行駛狀況,密切注意前車尾部信號燈的情況,尤其是制動燈。在城區或普通道路上行駛中的兩車最好保持在100米左右的安全距離。
二是超車。夜晚超車與白天不同的是提醒前車讓道不適鳴笛而是變換燈光,超車前首先以比較近的距離跟住前方車輛,確認安全後微微將汽車的行駛位置擺放至左邊一點,同時不停變換燈光以及打開左轉向燈,以提醒前車注意,當前車作出反應讓出車道後,迅速加油門超過去,然後打開右轉向燈回到自己的車道。
三是車速。夜間行車車速一定要慢一點。經常開夜車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好像夜間開車的速度感特別強。這是因為車燈照射不到路兩旁的景物,駕駛員看到的最多就是前方,在參照物變少或沒有的情況下,人眼所看到的車速就比白天相對要快。所以很多夜間車禍都是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司機由於心理緊張,採取的安全措施不及時或不得力所造成。
『柒』 經常需要夜間開車,那夜間開車該如何保證安全
1.汽車在夜間行駛中要及時查看儀表的工作情況。夜間開車看儀表盤主要是聽和看,觀察發動機和底盤是否有異常聲音或異常氣味。要想保持中速行駛,就要增加與車的距離,隨時准備停車,防止前後車相撞的事故。
2.在城市裡要注意左邊過馬路的行人。夜間開車時,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下時,應使用近光燈,光線在30米以外照射。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上時要使用遠光燈,燈光必須照射在100米以外。如果路上沒有任何徵兆地出現石頭、磚頭、樹枝等物體,第一時間要輕輕踩剎車,改變車道,把腳放在剎車踏板上。這些物體可能是警告物,並不是所有的車都有警告三腳架。他們可能只通過這些東西來提醒後面的司機,看到它們,前方不久就停著一輛故障車。
『捌』 夜晚開車跑高速,怎樣保證自己的安全教你4個小技巧
開車上路之後,保證行車安全是最重要的,特別是現在汽車越來越多,很多司機的技術都還不熟練,過多的汽車也會導致各種意外。城市道路上行駛的汽車車速較慢,就算發生事故也沒有多嚴重,可是高速車速太快,一旦發生意外就有可能車毀人亡。夜晚的高速沒有路燈更加危險,我們要怎樣保證自己的安全呢?教你四個技巧。
首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在學車的時候就已經教導過,汽車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因為很多事故都是因為沒有及時剎車導致的,如果保持足夠的車距,很多意外就能得到制止。夜晚跑高速想要保持安全距離,必須要是白天的1.5倍以上,因為夜晚視線太差,要多留出反應時間。
第二個,正確使用遠光燈。在夜晚跑高速的時候,由於高速上面沒有路燈,所以我們只能依靠遠光燈和反光條才判斷路線。可是遠光燈的光線太強,如果對面有來車,直接照射過去會產生致盲,可能導致意外發生,而這種會車不關與遠光的行為也被稱為「遠光狗」。因此,我們在平時用遠光燈,會車時別忘記切換成近光燈。
第三,記得打轉向燈。汽車要變道就要打轉向燈,這個步驟在什麼時候都不應該忘記。而高速晚上視野很差,如果車主不打轉向燈就變道,那麼後車可能看不出汽車已經開始變道,就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而且現在高速服務區也有抓拍,就是看哪些汽車進出服務區不打燈。
第四,遠離大貨車。大貨車一般都是在晚上出城上高速,這樣路上車少也比較隨意。可是大貨車的盲區很大,夜晚更是如此。如果離大貨車太近了,貨車司機一個分神就可能被忽略。如果兩車相撞,損失最大的永遠是小車。
總而言之,夜晚跑高速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視野,這樣能夠避免大多數的事故發生,這4個技巧也是如此,希望車主要記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夜晚開車太危險,牢記這三個方法,事故概率會下降很多
有的人覺得從駕校里拿出駕駛證來,自己就是老司機了,其實你還遠遠不夠,你離老司機這個目標還很遠,我們在駕校里學的那些開車的知識,那隻是皮毛,只能說你能開著車上路,當你真正上路行駛的時候,有很多的未知等著你呢,就比如說周圍的車輛非常多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去調節自己的行車狀態?我想新手司機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懵了,在白天還好,如果在晚上開車的話,周圍還有車輛,我想很多新手司機此時都會嚇得不敢走,那在晚上開車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注意哪些呢?
在晚上開車,尤其是在走那些沒有路燈的道路,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因為周圍非常黑,你的視野非常狹窄,如果你的周圍有很多車輛的話,那你要與前車以及側方的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前車剎車,你沒有及時發現,很有可能會導致追尾的事故發生,所以為了安全,你跟前車的距離至少要保持150米以上,這樣就算是前車剎車,你也有時間去及時躲避。
第二個就是正確使用燈光,在一些沒有路燈的車道上,有很多司機這個時候就要打開遠光燈,想獲得更遠的視野,如果對面來車的話,這對對方的行車會產生很大的隱患,畢竟遠光燈直射我們的眼睛會造成短暫的失明,這就好比車主在閉著眼睛開車一樣,想一想這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說當大家在晚上開車遇到對方有來車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關閉遠光燈。
第三就是遠離大貨車,現在很多大貨車,基本上都是晚上出來工作,因為他們覺得晚上路上的車非常少,開大貨車能跑起車來,可以不用隨時踩剎車,如果你晚上開車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大貨車,一定要及時躲避,小編曾經在晚上開車的時候就看到過很多的大貨車,他們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要知道速度非常快的大貨車剎車那肯定是來不及的,就算是來得及剎車,慣性也非常大,制動距離會加長,像我們開著小轎車與這樣的大貨車相撞,吃虧的永遠是我們。
小編點評:那我們在晚上的時候,怎樣才能保證最安全呢?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不在晚上開車,根據人的生物鍾,晚上是人們最需要休息的時候,也是人們最疲勞的時候,在晚上開車比在白天開車對周圍事物的敏感度要下降很多,而你的注意力就比白天要更集中,這樣你就會產生疲勞感,要知道疲勞駕駛是非常危險的。就算是晚上要開車的話,時間也不要太長,以上這三點也一定要牢記,當你遵守了,那事故發生概率會下降很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夜間怎樣開車才最安全,切勿亂使用遠近光燈
夜間行車不利安全的因素
1、夜間觀察道路狀況及交通情況較白天費神,在視覺上容易疲倦,而且在觀感上還會自覺地依照平時對路況的記憶驅車行駛。
2、夜間行車遇有後車燈照射,前車內後視鏡反射光或在會車時受對面車強烈燈光的照射,使駕駛員眩目,視力下降,看不清車前周圍情況。
3、汽車同向列隊行駛,當前景主車輛通過凸凹陰影的變化,給後車駕駛員造成對道路地形不良的觀感或誤解地物的真實情況。如有時誤將前方遠處停放開著尾燈的車輛以為在行駛中,臨近發現停車不及造成碰撞。
4、汽車行至路燈照明不良或陰暗視線不清的地方,行人從相鄰車道內突然越出,橫穿車街道與之發生險性情。
5、夜間對路上物體的可見度,因物體顏色不同而不同,白色、黃色容易辨認,藍色、灰色不容易辨認,所以在行車中不可忽視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夜著顏色。
晚間開車的注意事項:
1、確保車窗明凈,夜間車內儀表和設備燈光會投射在前風檔上,如果車窗蒙著灰塵或水垢,在對面燈光的照射下會象是拉上了一道窗簾,勤快點,洗洗玻璃;
2、從明亮的大街拐進幽暗的小巷,眼睛需要幾秒鍾的適應過程,一定要提前減速,此時的操作是:先閃一到兩下大燈,提醒巷內可能的行人和車輛,另外進巷口以後一定要緩行,給別人和自己以避讓的空間和時間;
3、從幽暗的小巷拐上明亮的大街,還是要提前減速,及早給出轉向燈光信號,不要高速入彎,該避讓的就得避讓。
4、夜晚鄉間行車,如果是低等級公路,需要注意一些農用車輛和摩托車自行車,這類運動著的物體往往不會打燈,他們以為那樣可以省電,不知道和高速飛駛的你的車之間的相對運動中不被及時發現的致命危險性,因而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些道口的物體動靜變化,有一些村落會有刷上反光漆的標桿提醒,但多數情況下要靠自己的判斷,此時只有一個絕招,一個字:慢!
5、注意燈光信號可以說很多,簡單談談就是以下幾部分:
當車燈光投射距離由遠變近的時候,表示汽車駛近或駛入上坡路面;
當車燈光投射距離由近變遠的時候,表示汽車下坡或由陡坡進入平緩路面;
當車燈光投射區域離開路面的時候,表示前方出現急彎或者汽車已經上了坡頂;
當車燈光投射區域由中移向一側時,表示前方出現一般性彎道;
當車燈光投射區域在路兩側游移時,表示前方出現連續性S彎道;
當對方車燈的投射區域較短的時候,表示來車即將接近坡道;
當對方車燈的投射區域脫離路基時,表示來車即將脫離坡頂。
夜間行車三大原則
夜間行車,視力減弱,視野變窄,盲區增大,更要學會夜間駕駛技巧
★野外駕駛:學會判斷路況
晚上開車要學會用多種方法對路況加以判斷,尤其是在野外駕駛。比如在沒有月光的晚上,路面一般為灰黑色,路面以外是黑色;有水坑或坑窪的地方則會更黑。所以,一般老司機總結夜間行車要領是「走灰不走黑」。
在盤山公路上,如果看見黑漆漆的山體里,有光束對著你這邊一晃一晃的,說明對面有車來了,此時你應該觀察自己前面的道路,看看寬度夠不夠,提前做好會車的思想和實際准備。
根據引擎的聲響,也能判斷路況。比如正常行駛著,忽然感到引擎聲音變得沉悶時,說明行駛阻力增加,汽車可能正行駛在上坡或松軟路面上;如果感覺引擎聲音變得輕快,說明行駛中阻力減小,汽車可能正行駛於一段下坡路中。
★城市駕駛:別開遠光燈
在城市駕駛,要注意的是別開遠光燈,遠光燈是為了在荒野郊區用的。此外,在小巷裡,有騎車人或行人過來的時候,最好關閉大燈,有小燈足夠看清路況了。
若對面來車不改用近光,應立即減速並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果對方仍不改變,你這邊感覺刺眼,無法看清前面的路面時,乾脆就地減速甚至停車,稍加等待,沒必要為賭氣而使用遠光燈與之對射。
另外,盡管城市道路照明設備很好,也不要不開燈,汽車大燈不光有照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讓別人能看到你。
★長途駕駛:保持頭腦清醒
如果是長途駕駛,尤其是一個人晚上開車,會比較單調乏味,很容易疲勞,不少人容易睡著而讓方向盤跑偏,引發交通事故。因此,長途駕駛必須保持頭腦清醒,避免疲勞駕駛。如果開累了,乾脆停下車散散步,讓大腦休息片刻,清醒一下。如果身邊有同伴,讓同伴盡量多說說話。
夜間行車危險增大對道路交通情況的判斷
●當車速自動減慢和發動機聲音變得沉悶時,說明行駛阻力已經增大,汽車正在上坡或駛入松軟路面;反之說明行駛阻力減小或汽車在下坡。
●當燈光離開路面時,應當注意前面可能出現急彎或大坑,或者是上坡車駛上坡頂;當燈光由路中移向一側時,表明前面出現彎道,當燈光由道路一側又移向另一側時,表明車輛已進入連續彎道,駕駛員應減速靠右慢行。
●地面顏色能反映路面狀況,一般來說白色是積水,黑色是坑窪,正常路面多為灰色。通常走灰不走白,遇黑慢下來。
對車輛的判斷
●當路口突然出現燈光時,說明有汽車駛來。
●當前車尾燈由暗變明、由高變低時,一般表明跟車距離在縮短。當能看清楚前車尾部的車牌號碼時,通常表明跟車過近,必須拉開距離。
燈光使用技法
●起步前,應先開亮燈光,看清道路,車輛停穩後關閉燈光;臨時停車應該開亮小燈和尾燈,引起外界注意,防止發生意外。
●在有路燈的街道和市郊道路上,行車時速在30km/h以內時,可使用近光燈或小燈;在無路燈的街道和道路上,行車時速30km/h以上時,應使用遠光燈。
●夜間通過繁華街道時,由於霓虹燈及其他各種顏色光線的交錯反射,以及夜間下雨通過瀝青路面時,地面光線的反射也較強,應降低車速,改用近光燈或小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