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輪胎生產工藝
輪胎製造工藝
1:米其林C3M技術
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Manufacture,建議譯為:指揮、控制、通訊及製造一體化系統。
C3M有如下5項技術要點:①連續低溫混煉;②直接壓出橡膠件;③成型鼓上編織/纏繞骨架層;④預硫化環狀胎面;⑤輪胎電熱硫化。
C3M的關鍵設備是特種編織機和擠出機。C3M技術通過以成型鼓為核心,合理配置特種編織機組和擠出機組而得以實現。特種編織機環繞成型鼓編織無接頭環形胎體簾布層和帶束層,並環繞成型鼓纏繞鋼絲得到鋼絲圈。擠出機組連續低溫(90℃以下)混煉膠料,壓出胎側、三角膠條以及其他橡膠件。
2:大陸MMP技術
MMP的全稱為:Mo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建議譯為:積木式成型法。
傳統的輪胎生產工藝由四大工序組成:①塑/混煉;②壓延和壓出;③成型;④硫化。現有的輪胎廠,除部分通過購人成品混煉膠而省缺第一道工序外,大多數是上述四道工序全部齊備。
MMP打破傳統輪胎廠四大工序齊備的模式,將四大工序分割成兩大塊來操作。第一塊包括了傳統工藝的第一道工序(塑/混煉)、第二道工序(壓延和壓出)以及第三道工序的前半部分(胎體成型),第二塊包括了傳統工藝的第三道工序的後半部分(貼帶束層、上胎面)和第四道工序(硫化);執行第一塊生產任務的工廠被稱之為「平台」,執行第二塊生產任務的工廠被稱之為「衛星廠」。平台負責生產輪胎基本構件並進行預裝配,衛星廠負責整體裝配並完成輪胎製造工藝最後硫化。通常,一個平台可配置多間衛星廠,構成輻射網路。
3:固特異的夏hOPACT技術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Assembly Cellular Technology;建議譯為:集成加工精密成型單元技術。
IMPACT有四大要素(又稱四大單元):①熱成型機(Hot Former);②改進控制技術,提高生產效率;③自動化材料輸送;④單元式製造。上述四要素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起來使用,而且無論是某個要素還是整個系統與現有的輪胎工藝流程都能夠緊密結合成一體。IMPACT不會像其他新一代輪胎製造系統那樣與現用系統不兼容。
4:倍耐力MIRS技術
MIRS的全稱為:Molar Integrated Robotized System;建議譯為:積木式集成自動化系統。
MIRS的精髓是:以成型鼓為中心,組織生產;多組擠出機配合遙控機械手,實現從膠料擠出到成型鼓直接成型;用胎胚氣密層代替膠囊進行硫化。
MIRS只有3道工序:①預制;②成型;③硫化。預制工序有多台擠出機,每台擠出機配備規格為1×1.5m的卷取軸架,上掛鋼絲或浸漬簾線輥筒;架上的多股鋼絲或簾線進入擠出機的直角機頭,與膠料一同擠出,得到補強膠條,供下游工序使用。成型工序有3組共8台擠出機和3對遙控機械手,分成三工位操作。成型鼓為可折疊式,中空,鼓身由8塊厚20mm鋁板製成,上有小孔使鼓面與鼓腔連通。成型鼓經預熱進入第一工位,並繞軸旋轉;擠出機將膠料擠出到成型鼓上,機械手反復輥壓膠料,擠出空氣,使膠料緊貼鼓面,得到氣密層;由於鼓面是熱的,膠料被預硫化。接著成型鼓進入第二工位,第二對機械手將預制工序生產的各種補強膠條纏繞在成型鼓上,同時第二組擠出機將膠料擠出到成型鼓上,機械手和擠出機交叉操作,逐步形成胎體簾布層、胎圈等。然後成型鼓進入第三工位,第三對機械手貼預制帶束層,擠出機組將隔離膠、胎側膠、胎面膠直接擠出到成型鼓上,經壓實、整形得到完整胎胚。胎胚連同成型鼓一起進入硫化工序,硫化機裝在六工位圓盤運輸帶的立柱上。第一對機械手將未取下成型鼓的胎胚裝入硫化機,合模,往成型鼓腔內通人高壓氮氣,氮氣通過鼓壁的通氣孔逸出到鼓面,使胎胚脹大,從而脫離鼓面並緊貼硫化模內壁,這樣已經預硫化的胎胚氣密層實際上起到膠囊的作用。和普通硫化一樣,模腔內通人蒸氣。經15分硫化後,圓盤運輸帶到達第六工位,第二對機械手開模,將輪胎連同成型鼓一起取出,折疊成型鼓,得到成品輪胎。成型鼓經拼裝後送回第二道工序循環使用。至此完成一個生產周期。
5: 鄧祿普的數碼輪胎技術
(Digital Rolling Simulation)
所謂的數碼輪胎模擬技術是指在超級計算機中,通過模擬轉動輪胎模型,實現各種不同的模擬實驗技術。 主要由輪胎花紋噪音模擬,空氣壓力變動模擬,鋼絲外力吸收模擬,橡膠配方模擬,磨耗能量分布模擬,實車行駛模擬,氣體穿透模擬,輪胎泥濘路面模擬,路面環境模擬等技術構成,數碼旋轉模擬較好的解決了高速轉動中的輪胎無法收集輪胎接地面數據的弊端,縮短了輪胎設計生產周期。
輪胎專業術語
氣壓(Air Pressure):輪胎內部的空氣每平方英寸向外的壓力,單位是「磅/平方英寸」(PSI)或者氣壓的公制單位「千帕」(kPa)。 四輪定位(Alignment):調整車輛上的所有車輪,令其處於相對路面和彼此最佳的方向,四輪定位不良會造成輪胎異常磨損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 全季候輪胎 (All-season tyres)在雨雪天氣下提供較好的牽引力平衡,並具有良好的胎面花紋壽命、舒適度及寧靜性的輪胎。為了獲得冬季冰雪路面最大的安全保障,建議使用冬季輪胎 水飄現象 | Aquaplaning 一種極為危險的狀況,輪胎前方產生的積水令輪胎失去與路面的接觸。這時,車輛將在水面上打滑,完全失去控制。這種現象又稱為「水漂現象」(hydroplaning)。 高寬比 | Aspect Ratio 輪胎的胎側高度與其橫截面寬度之比。 非對稱胎面花紋設計 | Asymmetrical Tread Design (AD) 胎面兩側使用不同的花紋,可以增強和優化干濕地操控性能。輪胎內側的胎面花紋帶有更多橫向溝槽,便於排水;而其外側胎肩則具有比較大的花紋塊,以獲得出色的操控性。
輪胎規格的識別方式
一般輪胎規格可描述為:
[胎寬mm]/[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 R[輪轂直徑(英寸)] [載重系數][速度標識]或者[胎寬mm]/[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速度標識] R[輪轂直徑(英寸)][載重系數]
例如輪胎:195/65 R14 88H 或者 195/65H R15 88
可以解釋為:
胎寬-----------------------195mm
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為-------65% 即胎厚=126.75, 126.75/195*100=65(%)
輪轂直徑-------------------15英寸
載重系數-------------------88
速度系數-------------------H
特別要指出的是高寬比,其含義是輪胎胎壁高度占胎寬的百分比,現代轎車的輪胎高寬比多的50至70之間,數值越小,輪胎形狀越扁平。隨著車速的提高,為了降低轎車的重心和軸心,輪胎的直徑不斷縮小。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改善行駛的穩定性和抓地力,輪胎和輪圈的寬度只得不斷加大。因此,輪胎的截面形狀由原來的近似圓形向扁平化的橢圓形發展。
一般來說,[胎寬]/[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 R[輪轂直徑(英寸)]了解對更換適合你的車的輪胎有幫助.了解輪胎的[載重系數][速度系標志]對行車安全有幫助。
生產流程
工序一:密煉工序
密煉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膠、油、添加劑、促進劑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煉機里進行加工,生產出「膠料」的過程。所有的原材料在進入密煉機以前,必須進行測試,被放行以後方可使用。密煉機每鍋料的重量大約為250公斤。輪胎里每一種膠部件所使用的膠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膠料的成分取決於輪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時,膠料成分的變化還取決於配套廠家以及市場的需求,這些需求主要來自於牽引力、駕駛性能、路面情況以及輪胎自身的要求。所有的膠料在進入下一工序—膠部件准備工序之前,都要進行測試,被放行以後方可進入下一工序。
工序二:膠部件准備工序
膠部件准備工序包括6個主要工段。在這個工序里,將准備好組成輪胎的所有半成品膠部件,其中有的膠部件是經過初步組裝的。這6個工段分別為:
工段一:擠出
膠料喂進擠出機頭,從而擠出不同的半成品膠部件:胎面、胎側/子口和三角膠條。
工段二:壓延
原材料簾線穿過壓延機並且簾線的兩面都掛上一層較薄的膠料,最後的成品稱為「簾布」。原材料簾線主要為尼龍和聚酯兩種。
工段三:胎圈成型
胎圈是由許多根鋼絲掛膠以後纏繞而成的。用於胎圈的這種膠料是有特殊性能的,當硫化完以後,膠料和鋼絲能夠緊密的貼合到一起。
工段四:簾布裁斷
在這個工序里,簾布將被裁斷成適用的寬度並接好接頭。簾布的寬度和角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輪胎的規格以及輪胎結構設計的要求。
工段五:貼三角膠條
在這個工序里,擠出機擠出的三角膠條將被手工貼合到胎圈上。三角膠條在輪胎的操作性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工段六:帶束層成型
這個工序是生產帶束層的。在錠子間里,許多根鋼絲通過穿線板出來,再和膠料同時穿過口型板使鋼絲兩面掛膠。掛膠後帶束層被裁斷成規定的角度和寬度。寬度和角度大小取決於輪胎規格以及結構設計的要求。
所有的膠部件都將被運送到「輪胎成型」工序,備輪胎成型使用。
工序三:輪胎成型工序
輪胎成型工序是把所有的半成品在成型機上組裝成生胎,這里的生胎是指沒經過硫化。生胎經過檢查後,運送到硫化工序。
工序四:硫化工序
生胎被裝到硫化機上,在模具里經過適當的時間以及適宜的條件,從而硫化成成品輪胎。硫化完的輪胎即具備了成品輪胎的外觀—圖案/字體以及胎面花紋。現在,輪胎將被送到最終檢驗區域了。
工序五:最終檢驗工序
在這個區域里,輪胎首先要經過目視外觀檢查,然後是均勻性檢測,均勻性檢測是通過「均勻性實驗機」來完成的。均勻性實驗機主要測量徑向力,側向力,錐力以及波動情況的。均勻性檢測完之後要做動平衡測試,動平衡測試是在「動平衡實驗機」上完成的。最後輪胎要經過X-光檢測,然後運送到成品庫以備發貨
工序六:輪胎測試
在設計新的輪胎規格過程中,大量的輪胎測試就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確保輪胎性能達到政府以及配套廠的要求。
當輪胎被正式投入生產之後,我們仍將繼續做輪胎測試來監控輪胎的質量,這些測試與放行新胎時所做的測試是相同的。用於測試輪胎的機器是「里程實驗」,通常做的實驗有高速實驗和耐久實驗。
『貳』 汽車的輪胎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工序一:密煉工序
密煉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膠、油、添加劑、促進劑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煉機里進行加工,生產出「膠料」的過程。所有的原材料在進入密煉機以前,必須進行測試,被放行以後方可使用。密煉機每鍋料的重量大約為250公斤。輪胎里每一種膠部件所使用的膠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膠料的成分取決於輪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時,膠料成分的變化還取決於配套廠家以及市場的需求,這些需求主要來自於牽引力、駕駛性能、路面情況以及輪胎自身的要求。所有的膠料在進入下一工序—膠部件准備工序之前,都要進行測試,被放行以後方可進入下一工序。
序二:膠部件准備工序
膠部件准備工序包括6個主要工段。在這個工序里,將准備好組成輪胎的所有半成品膠部件,其中有的膠部件是經過初步組裝的。這6個工段分別為:
工段一:擠出
膠料喂進擠出機頭,從而擠出不同的半成品膠部件:胎面、胎側/子口和三角膠條。
工段二:壓延
原材料簾線穿過壓延機並且簾線的兩面都掛上一層較薄的膠料,最後的成品稱為「簾布」。原材料簾線主要為尼龍和聚酯兩種。
工段三:胎圈成型
胎圈是由許多根鋼絲掛膠以後纏繞而成的。用於胎圈的這種膠料是有特殊性能的,當硫化完以後,膠料和鋼絲能夠緊密的貼合到一起。
工段四:簾布裁斷
在這個工序里,簾布將被裁斷成適用的寬度並接好接頭。簾布的寬度和角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輪胎的規格以及輪胎結構設計的要求。
工段五:貼三角膠條
在這個工序里,擠出機擠出的三角膠條將被手工貼合到胎圈上。三角膠條在輪胎的操作性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工段六:帶束層成型
這個工序是生產帶束層的。在錠子間里,許多根鋼絲通過穿線板出來,再和膠料同時穿過口型板使鋼絲兩面掛膠。掛膠後帶束層被裁斷成規定的角度和寬度。寬度和角度大小取決於輪胎規格以及結構設計的要求。
所有的膠部件都將被運送到「輪胎成型」工序,備輪胎成型使用。
工序三:輪胎成型工序
輪胎成型工序是把所有的半成品在成型機上組裝成生胎,這里的生胎是指沒經過硫化。生胎經過檢查後,運送到硫化工序。
工序四:硫化工序
生胎被裝到硫化機上,在模具里經過適當的時間以及適宜的條件,從而硫化成成品輪胎。硫化完的輪胎即具備了成品輪胎的外觀—圖案/字體以及胎面花紋。現在,輪胎將被送到最終檢驗區域了。
工序五:最終檢驗工序
在這個區域里,輪胎首先要經過目視外觀檢查,然後是均勻性檢測,均勻性檢測是通過「均勻性實驗機」來完成的。均勻性實驗機主要測量徑向力,側向力,錐力以及波動情況的。均勻性檢測完之後要做動平衡測試,動平衡測試是在「動平衡實驗機」上完成的。最後輪胎要經過X-光檢測,然後運送到成品庫以備發貨
工序六:輪胎測試
在設計新的輪胎規格過程中,大量的輪胎測試就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確保輪胎性能達到政府以及配套廠的要求。
『叄』 橡膠是怎麼做成的
早期的橡膠是取自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的膠乳,加工後製成的具有彈性、絕緣性、不透水和空氣的材料。
高彈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為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二種。天然橡膠是從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中提取膠質後加工製成;合成橡膠則由各種單體經聚合反應而得。
『肆』 封邊機怎麼使用
以下信息來自8035木業網,永不落幕的木材大市場
封邊機的選擇配置主要取決於待加工工件的形狀特點、封邊材料的類別,同時還要考慮生產率和質量等問題。
直線封邊常用於辦公傢具和櫥櫃等造型簡單的產品上,配置時主要考慮產量和一些功能的增減,如對 PVC或ABS等封邊材料需加刮刀裝置;對實木封邊條,需增加精修刀及砂光裝置;為保證封邊質量不受冬季氣溫低的影響,最好選擇配備遠紅外預熱裝置的封邊機;其它可選擇的附加配置也很多,如自動跟蹤圓角修邊功能、銑刀裝置等。
曲線封邊可以採用幾種方法進行加工。目前大多數廠家採用手工封邊機加工曲邊部件,特別是有內弧的板材部件,封邊機靠輪的直徑將決定可以加工的最大麴線深度。使用手工封邊機封曲邊具有操作簡單、投資少的特點。但是由於採用手工封邊,質量相對不高,主要表現在膠合強度較低,重復精度差,返工率較高。同時手工封邊機對於常用的厚型封邊條( 1.0-3.0mm)封邊相對比較困難,而對一些不可見部件上使用的薄封邊條(0.4-1.0mm)則可以進行直、曲線加工。通常手工封邊機和自動直線封邊機配合使用可以滿足一般產品的要求,同時對於僅僅是直線封邊的產品也會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曲線封邊為了達到穩定的高質量水平,需要採用數控加工中心或數控封邊機,這兩種機器對於一些特殊曲面的封邊可以顯示出特別的優勢,比如使用封邊帶長度計數器可以使圓周封邊對接的間隙最小,更適於製造高檔傢具商品。二者的區別是,加工中心可以實現從素板鋸裁到最後零部件成形的全部工序,而專用的數控封邊機只能完成封邊和齊邊工序,使用加工中心封邊的缺點是封邊佔用總加工時間較大,降低了整個生產效率。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購置和使用封邊機時要注意產品產量和對市場需要量的適應能力,從而選擇不同自動化程度的設備和進行組合。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伍』 風車的製作過程。
製作工具:剪刀、大頭釘、膠棒、竹簽、小木棍或大吸管。
具體步驟:
1、用尺子和鉛筆測量好尺寸,如下圖。
『陸』 小水輪的做法
1、備好所需材料,塑料瓶、剪刀、膠帶
(6)帶膠輪加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手工製作原本是個動詞短語,但已經逐漸的被當作名詞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動手的趣味性小項目或手工加工項目。
手工製作的興起源於人們對兒時的懷舊和美好生活的嚮往,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手工製作、創意DIY與其相關的周邊產業正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讓手工製作DIY融入生活。
一些中國傳統的手工製作項目如剪紙、手工布藝等深受外國人喜歡,也因此催生了國內手工行業的日益繁榮,一些手工製作小作坊不斷壯大,很多做起了進出口生意,為提高國內就業率,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參考資料
網路-小水輪
『柒』 船怎麼手工製作
工具材料:
美工刀一把
502膠水
燒烤竹簽若干
製作步驟
01
將竹簽尖用小刀劃去,然後將若干竹簽粘合成排,寬度自己決定(大致5-6cm寬),但底端長度應比最長的長度(即船最尖端)短2-3cm。
02
然後粘船側面,記住從下往上(即最短的竹簽開始)每一根竹簽比上一根長0,4cm。最後船面高度自己按比例決定。
03
然後在船內(即底端邊緣處)豎上一排竹簽。
04
然後粘船艙。
05
粘到一定高度後,把船側面,即船兩端用竹簽封上。
06
把船內物品置齊全。即做好的椅子,桌子,床。
07
將船頂端封上。
08
將船邊緣修飾好,即用竹簽,劃開,用半邊竹簽粘合輪廓。
09
然後用三根竹簽粘合在一起,用一張跟竹簽相近的紙做成船帆,粘在頂部。
10
一艘載滿思念的船就做好了。
操作方法
01
首先准備好紙殼,再把輪船和結構畫出來。
02
再把畫好的結構用剪刀剪出來即可,猛一看形狀會比較類似大象的頭。
03
接著,再把船兩頭的蓋倉剪出來,兩個三角形,中間折疊一下。
04
然後,再把輪船的結構折疊起來粘住,先看一下反面的效果圖。
05
再來一張正面的效果圖,把兩面結合起來看。
06
剪出來一個六個角度的房頂蓋,和一個長條做房子的牆。
07
接著,把房子粘住到船裡面,再剪出來兩邊的船幫,粘到兩邊就可以了。
08
下一步,剪出來一個紅色紗網布,再用瓦楞紙剪出船帆的支架。
09
把紗網布粘住到支架上面,然後粘到船艙的房子旁邊。
10
用其他的紙剪出船帆的飄帶,還要剪幾個小三角形,再准備一根線。
11
把線粘住到支架上和船頭,然後再把小三角的帆布粘住,手工海盜船就完成了。
『捌』 老式縫紉機繞線器怎麼用
把隨機帶的小鐵輪子卡在繞線器上,小鐵輪上有個口,和繞線器上的一個凸起對應,然後把買來的長線軸插在機器前面一根小鐵柱上,線從繞線器下面的一個樁子上繞過,接上小鐵輪,按下繞線器旁邊的撥片,使膠輪貼合手輪,踩動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