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的線纜截面積是多少怎樣算急求。。
看著這么久沒有人回答,我回一個:
按照美國線規,超五類線是AWG24,即線徑0.511mm(直徑)。芯線是圓形,你按圓形的面積來算截面積就可以了。
B. 一般網線的總直徑是多少謝謝!
六類非屏蔽雙絞線裸銅線徑為0.57mm(線規為23AWG),絕緣線徑為1.02mm,STP電纜直徑為6.53mm。
電纜使用
電纜中央的十字骨架隨長度的變化而旋轉角度,將四對雙絞線卡在骨架的凹槽內,保持四對雙絞線的相對位置,提高電纜的平衡特性和串擾衰減。另外,保證在安裝過程中電纜的平衡結構不遭到破壞。六類非屏蔽雙絞線裸銅線徑為0.57mm(線規為23AWG),絕緣線徑為1.02mm,STP電纜直徑為6.53mm。
(2)非屏蔽雙絞線半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網線的標准
雙絞線端接有兩種標准:T568A和T568B,而雙絞線的連接方法也主要有兩種:直通線纜和交叉線纜。直通線纜的水晶頭兩端都遵循T568B標准,雙絞線的每組線在兩端是一一對應的,顏色相同的在兩端水晶頭的相應槽中保持一致。
它主要用在交換機(或集線器)Uplink口連接交換機(或集線器)普通埠或交換機普通埠連接計算機網卡上。而交叉線纜的水晶頭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則採用568B標准,即A水晶頭的1、2對應B水晶頭的3、6,而A水晶頭的3、6對應B水晶頭的1、2,它主要用在交換機(或集線器)普通埠連接到交換機(或集線器)普通埠或網卡連網卡上。
C. 雙絞線電纜布線在轉彎時對彎曲半徑有哪些要求
根據國內布線標准GB/T50312-2016:
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非屏蔽和屏蔽4 對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4 倍;
2 )主幹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10 倍;
雙絞線的彎曲半徑一般要求是不小於線徑本身直徑的7倍。
比如說超五類雙絞線的截面直徑一般是5.5毫米,它的彎曲半徑就是5.5*7=38.5毫米。
假如你拿一根雙絞線彎成一個圈,那麼這個圈的半徑應該大於38.5毫米。在這樣的彎曲度下,雙絞線可以保持應有的速率,如果小於這個半徑,就會有速率下降等情況。
E. 六類非屏蔽八芯雙絞線的截面積怎麼計算
六類的雙絞線一般是23AWG的(單芯裸銅絲的直徑是0.573毫米)。那麼根據圓面積地計算公式可以算出單芯銅絲的橫截面積是:
3.14*(0.2865*0.2865)=0.2577平方毫米
0.2577平方毫米*8芯=2.0616平方毫米
F. 非屏蔽雙絞線的技術指標是什麼
性能指標
對於雙絞線,用戶最關心的是表徵其性能的幾個指標。這些指標包括衰減、近端串擾、阻抗特性、分布電容、直流電阻等。
(1)衰減
衰減(Attenuation)是沿鏈路的信號損失度量。衰減與線纜的長度有關系,隨著長度的增加,信號衰減也隨之增加。衰減用"db"作單位, 表示源傳送端信號到接收端信號強度的比率。由於衰減隨頻率而變化,因此,應測量在應用范圍內的全部頻率上的衰減。
(2)近端串擾
串擾分近端串擾和遠端串擾(FEXT),測試儀主要是測量NEXT,由於存在線路損耗,因此FEXT的量值的影響較小。 近端串擾(NEXT)損耗是測量一條UTP鏈路中從一對線到另一對線的信號耦合。對於UTP鏈路,NEXT是一個關鍵的性能指標, 也是最難精確測量的一個指標。隨著信號頻率的增加,其測量難度將加大。 NEXT並不表示在近端點所產生的串擾值,它只是表示在近端點所測量到的串擾值。這個量值會隨電纜長度不同而變, 電纜越長,其值變得越小。同時發送端的信號也會衰減,對其它線對的串擾也相對變小。實驗證明, 只有在40米內測量得到的NEXT是較真實的。如果另一端是遠於40米的信息插座, 那麼它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串擾,但測試儀可能無法測量到這個串擾值。因此,最好在兩個端點都進行NEXT測量。 現在的測試儀都配有相應設備,使得在鏈路一端就能測量出兩端的NEXT值。
(3)直流電阻
TSB67無此參數。直流環路電阻會消耗一部分信號,並將其轉變成熱量。它是指一對導線電阻的和,
11801規格的雙絞線的直流電阻不得大於19.2歐姆。每對間的差異不能太大(小於 0.1歐姆),否則表示接觸不良,必須檢查連接點。
(4)特性阻抗
與環路直流電阻不同,特性阻抗包括電阻及頻率為1~100MHz的電感阻抗及電容阻抗,它與一對電線之間的距離及絕緣體的電氣性能有關。
各種電纜有不同的特性阻抗,而雙絞線電纜則有100歐姆 、120歐姆及150歐姆幾種。
(5)衰減串擾比(ACR)
在某些頻率范圍,串擾與衰減量的比例關系是反映電纜性能的另一個重要參數。ACR有時也以信噪比(SNR :Signal-Noice ratio)表示,
它由最差的衰減量與NEXT量值的差值計算。ACR值較大,表示抗干擾的能力更強。一般系統要求至少大於10分貝。
(6)電纜特性
通信信道的品質是由它的電纜特性描述的。SNR是在考慮到干擾信號的情況下,對數據信號強度的一個度量。如果SNR過低,
將導致數據信號在被接收時,接收器不能分辨數據信號和噪音信號,最終引起數據錯誤。因此,為了將數據錯誤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必須定義一個最小的可接收的SNR。
G. 線纜敷設彎曲半徑有嚴格的標准,非屏蔽雙絞線的最小彎曲半徑為其自身外徑的幾倍
非屏蔽雙絞線電纜的彎曲最小半徑為電纜外徑的4----8倍;
屏蔽雙絞線電纜的彎曲最小半徑為電纜外徑的10倍;
光纜彎曲最小半徑為光纜外徑的20倍。
H. 非屏蔽超6類雙絞線
據權威資料統計,超過70%的網路故障都是由網路布線導致的,簽於此筆者根據實際經驗來談談網路布線的問題。
筆者長期從事系統集成業務,對網路布線的重要性有很深刻的認識。據權威資料統計,超過70%的網路故障都是由網路布線導致的,對這句話我深信不疑。相信從事系統集成的同行時常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網路時斷時通;距離近時通距離稍長就不通(都沒超過100M);10M時正常100M就不正常;工作站數量不多,任務也不太忙且用的還是五類線,可網路速度就是出奇的慢等等,這些問題大都是由於網路布線引起的,簽於此筆者根據實際經驗來談談網路布線的問題。
混亂的雙絞線「高標准」
現在市場上關於雙絞線種類有3類、4類、5類、超5類、6類、超6類甚至最近有人提出7類,對於這幾種雙絞線的技術指標得到公認的只有從3類到超5類。6類、超6類、7類基本上都是廠家「自封」的。因為超5類的標准早已出台,有的廠家生產出了一種技術指標比超5類好的,就自封為6類;由於市場競爭的原因,其它的廠家生產出了比「6類」技術指標還要高的網線,就自封為超6類等等,7類的出現也是如此。
從實際情況來說,3類線、4類線在市場上基本都不存在了,所以本文中我們只討論5類以上的雙絞線標准。5類線主要是針對100M網路提出的,當然對10M網路更是綽綽有餘,其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半雙工方式,5類線的標准最為成熟,也是當今市場的主流。後來,開發千兆乙太網時,打算在5類雙絞線上運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人們發現,原有5類布線產品在支持千兆網應用時可能會有30%左右的信息點通不過電氣性能的測試,即並非所有的5類線纜均可以運行千兆乙太網,主要體現在電氣性能是否滿足千兆乙太網所需的4對芯全雙工傳輸要求,即從全雙工傳輸信息出發,在四對芯電纜中,每對電纜及電纜對的不同組合,其NEXT等指標都應當符合規定的5類線纜的技術規范,每一對線都支持100MHz的帶寬,4對芯共具有400MHz可用帶寬,千兆乙太網的設計運行頻帶正是400MHz。符合現有5類標准要求的雙絞線工作於半雙工時,只需要兩對線具有100MHz可用帶寬即可。因此,許多廠商把可以運行千兆乙太網的5類產品冠以「增強型」(Enhanced Cat 5,5E)推向市場,美國的TIA/EIA 568A-5是 5E標准,「5E」也被人們稱為「超5類」,這就是5E的由來。
後來之所出現6類、超6類甚至最近有人提出7類,主要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有關系。按摩爾定律推算,計算機網路上的信息需求每18個月會增加1倍,計算機網路發展到千兆位乙太網的出現,對綜合布線系統提出了4對雙絞線全雙工的應用要求,這就是超5類線與6類線出現的背景。對於6類線,國際標准沒有最終確認是定為200MHz還是250MHz,但廠家已經以250MHz作為指標進行生產,所以說用6類線跑千兆乙太網是不成問題的。從現有的技術指標來看,6類線確實超過了超5類,但是6類線可能不會紅火,一方面它還沒有統一的標准,沒有「明媒正娶公開承認」;另一方面它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光纖。隨著光纖技術的越來越成熟,性能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便宜,6類線很有可能還沒紅火便在市場上消失,更不用說超6類、7類了;三是與6類線配套的其它布線設備與現有的5類、超5類不兼容。這一切都有可能導致6類「出征未捷身先死」。
如何辨別真假雙絞線
目前在做網路工程時用雙絞線的地方很多,由於成本及施工復雜度的原因,光纖主要還是用於主幹網,「光纖到桌面」恐怕還要假以時日,同軸電纜已基本被淘汰。雙絞線又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兩類,STP僅在一些特殊場合(如受電磁干擾嚴重、易受化學品的腐蝕等)使用,用的最多的還是UTP。從筆者的實際經歷來看,現在市場上假的雙絞線(用別人的商標)比真還要多,而且假線上同樣有和真線一樣的標記。除了假線外,市面上有很多用三類線冒充五類線、超五類線的情況,所以有必要探討一下網線的鑒別方法。
首先來判別一下是否是假冒國外廠家的。國內系統集成商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國外的網線居多,原因就是國外的網線質量確實比國內的大部分網線質量要好得多,工程比較容易通過驗收,所以國內有些不法廠商就開始仿國外的網線。如何簽別網線是否是假冒的呢?一位在海關驗貨的IT技術人員說出一個檢驗方法:國外的網線外面的塑料皮彈性很大,把一段網線對折,如果能立即彈回,基本上可以認為此網線為真品(注意:不能完全保證:))。
接著確定雙絞線的類型。雙絞線電纜中的導線是成對出現的,每2條為一對,並且相互扭繞。根據美國線纜規格(AWG)規定:雙絞線中的導線全部應為4對,共8根。但是10M乙太網標准規定只使用2對導線傳輸信號,所以3類雙絞線中有些是2對的,而有些則是4對的。快速乙太網的出現,一方面將原來10M網路的速度從理論上提高了10倍,另一方面為將來更快速度的網路(千兆位乙太網,傳輸速度為1000Mbps)作好准備,同時傳輸速度為100Mbps的5類雙絞線也投入使用。雖然快速乙太網只使用其中的2對,但千兆位乙太網必須要用到全部的4對。建議大家多看看網線上的標注,如標有「CAT3」的字樣則一般為3類線,當標有「CAT5」的字樣時說明為5類雙絞線、5E字樣的為超5類。
最後還要實際測試其速度,因為「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在網線市場同樣存在。現在組建的網路一般都採用5類以上的雙絞線,3類雙絞線已屬於淘汰產品。但是,一些雙絞線生產廠商在5類雙絞線標准推出後,便將原來用於3類線的導線封裝在印有5類雙絞線字樣的電纜中出售。當你使用了這類假5類線後,網路的實際通信速度只能在很短的距離內達到5類雙絞線所規定的100Mbps。這種造假非常隱蔽,一般用戶很難發現。這時,建議大家先購買一段,利用Windows95/98中的「系統監視器」或WindowsNTServer4.0中的「網路監視器」親自測試一下。如果測試速度達到了100Mbps,則表明是5類雙絞線,若只有10Mbps,說明電纜中使用的是3類線的導線。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正確區別3類線和5類線,而且可以用於測試雙絞線電纜中每一對導線的扭繞度是否符合標准,同時還可以測出導線中的金屬介質是否合格。請注意:在進行網路速度測試時,雙絞線的長度應為100米的標准長度,否則測出的數據沒有任何實用意義。
最後還要測試網線是否具有一定的耐熱、抗拉、抗燃和易彎曲等性能:第一、你可以將雙絞線放在高溫環境中測試一下,真的雙絞線在周圍溫度達到攝氏35℃至40℃時外面的一層膠皮不會變軟,而假的卻會;第二、為了保證連接的安全,真的雙絞線電纜外包的膠皮具有較強的抗拉性,而假的卻沒有;第三、雙絞線電纜中一般使用金屬銅,而一些廠商在生產時為了降低成本,在銅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屬元素,其直觀表現是摻假後的導線比正常的明顯要硬,不易彎曲,使用中容易產生斷線;第四、真的雙絞線外面的膠皮還具有抗燃性,而假的則使用普通的易燃材料製成,購買時可親自試試。
如何選取合適的網線
首先來談談是使用STP,還是UTP。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也是廠家之間長期爭議的問題。因為在什麼情況下用屏蔽,什麼情況下用非屏蔽很難明確。後來國內某權威機構確定一個原則,主要以綜合布線所處的區域內存在的電磁干擾場強來確定是否使用STP,這個指標就是每米3伏。如果低於每米3伏的,可選用非屏蔽線,否則應選用屏蔽線,或採用屏蔽的措施或採用光纖。將纜線布放在金屬的鋼管或線槽中並確保接地,或者增加電纜和干擾源的間距,都能起到屏蔽的作用。實際上在工程中,干擾場強每米大於3伏的情況很少,可以說90%的場合都是低於每米3伏。因此並不建議大家盲目選用屏蔽系統,而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為即使高於每米3伏的地方,採取一定的屏蔽措施,也能降低干擾源的影響。再說目前對於屏蔽布線工程屏蔽效果檢驗的測試標准和測試儀表尚未解決,使用屏蔽系統自然也會使用工程造價提升不少。
最後來談談在千兆乙太網到底是用6類還是用光纖的問題。如果網路是100M的,5類與超5類都是不二的選擇,根本沒有必要用6類或光纖;如果網路是1000M的,到底是用5E還是6類還是光纖呢?曾經有很多文章建議用6類線,但是筆者不敢苟同,因為一是六類線纜的連接結構並沒有改變,與超5類線纜一樣,但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插接模塊(RJ45)完全不兼容;二中盡管6類線纜速率可達200M到250M,施工費用卻高得很多,施工難度也比較高。再說現在的光纖價格基本上達到用戶已能承受的階段,所以對於對帶寬要求較高且資金充裕的企業,建議選擇光纖到桌面布線;資金不很寬裕的企業在千兆乙太網上用5E基本上就足夠了。
現在布線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是半年出現一個新的熱點,但我認為纜線的發展必然有一個限度,利用雙絞線原理傳輸信號的電纜發展到6類就差不多到了盡頭。隨著光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其價格已呈下降趨勢,加之光纖具有電纜無法比擬的抗干擾、安全、高帶寬等優勢,使它已越來越接近用戶,同以往只是干線採用光纖的情況相比,現在光纖已經鋪設到樓,將來可能會直接到戶,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至於6類銅線,價格昂貴(對整個系統而言,而不是僅指雙絞線本身),而且安裝工藝復雜,對工程維護要求高,不便普遍應用,更不大可能會是銅線普遍應用的終結,5E最有可能是終結。因為6類產品的結構與現在的布線產品不同,存在一個反向兼容問題,而且都為屏蔽的產品,會給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如果光纖和光/電轉接器件按照現有趨勢發展,成本進一步下降,也許6類產品會和4類產品一樣成為過渡產品。布線廠商並推千兆布線產品:一是「5E」;二是「6類」。在選擇產品時要冷靜地考慮選擇何種布線系統,最終結果還是由應用決定。目前,千兆乙太網主要是作為網路主幹用,很難說什麼時候真正用於水平子系統到桌面,恐怕到了那時候,用什麼產品情況又變了。因為銅纜終將無法超越自身的帶寬、傳輸距離和電磁干擾的限制,替代它的仍將是光纖,或者是未來的某種傳輸介質。
I. 非屏蔽雙絞線與屏蔽雙絞線對比
非屏蔽雙絞線
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UTP網線由一定長度的雙絞線和RJ45水晶頭組成。
雙絞線由8很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對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在EIA/TIA-568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為:
三類、四類、五類線。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的。
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製作網線所需要的RJ一45水晶接頭前端有8個凹僧,簡稱「SE」(Position,位置)。
凹槽內的金屬觸點共有 8個,簡稱「8C」( Contact,觸點),因此業界對此有「8P8C」的別稱。特別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頭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序號對於網路連線菲常重要,不能搞錯。
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 100m。如果要加大傳輸距離,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則最大傳輸距離可達500m。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
與568B。
標准568A:
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
橙——6,棕白——7,棕——8
標准568B:
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
綠——6,棕白——7,棕——8
為了保持最佳的兼容性,普遍採用EIA/TIA 568B標准來製作網線。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插口的網路連線無論是採用568A標准,還是568B標准,在網路中都是可行的。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一對應。 1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 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而 100M網卡需要使用四對線。由於10M網卡能夠使用按 100M方式製作的網線;而且雙絞線又提供有四對線,因而即使使用 10M網卡,一般也按 100M方式製作網線。
標准中要求1、2、3、6、4、5、7、8線必須是雙絞。這是因為,在數據的傳輸中,為了減少和抑制外界的干擾,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均以差分方式傳輸,即每一對線互相扭在一起傳輸一路差分信
號(這也是雙絞線名稱的由來)。
所謂的差分信號是指一根線以正電平方式傳輸信號,另外一根線
以負電平方式傳輸同一信號,當線路中出現干擾信號時,其對兩根線的影響是相同的,因而在接收端還原差分信號時就可以屏蔽掉該干擾信號(可以理解為差分的兩路信號執行減運算)。從雙絞線抑制干擾的原理可以看出,每對線進行雙絞的目的是為了抑制干擾信號,提高傳輸質量;因而我們在製作雙絞線的接頭時,一定不要將傳輸差分信號的一對線分開,否則將大大影響網路的傳輸質量。
下面介紹幾種應用環境下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MDI表示此口是級連口,而MDI-X時表示此口是普通口。
1.乙太網網卡和 HUB之間連接:
PC等網路設備連接到HUB時,用的網線為直通線,雙絞線的兩頭連線要—一對應,此時,HUB為MDIX口,PC為MDI口。 10Mbps網線只要雙絞線兩端—一對應即可,不必考慮不同顏色的線的排序,而如果使用 100M速率相連的話,則必須嚴格按照EIA/TIA568A或568B布線標准製作,連線參考如下。
name pin cablecolor pin name
TX+ 1 白桔 1 TX+
TX- 2 桔 2 TX-
RX+ 3 白綠 3 RX+
4 蘭 4
5 白蘭 5
RX- 6 綠 6 RX-
7 白棕 7
8 棕 8
2.HUB之間連接,或兩台計算機直連:
在進行HUB間級連時,應把級連口控制開關放在MDI(UPlink)上,同時用直通線相連。如果HUB沒有專用級連口,或者無法使用級連口,必須使用MDI—X口級連,這時,我們可用交叉線來達到目的,連線參考如下。
name nic1 nic2 name
TX+ 1 3 RX+
TX- 2 6 RX-
RX+ 3 1 TX+
RX- 6 2 TX-
3.100M HUB之間連接,或兩台計算機直連:
我們也應該知道,級連HUB間的網線長度不應超過100m,HUB的級連不應超過4級。因交叉線較少用到,故應做特別標記,以免日後誤作直通線用,造成線路故障。另外交叉網線也可用於兩台微機直連,連線參考下表。
name pin pin name
TX_D1+ 1 3 RX_D2+
TX_D1- 2 6 RX_D2-
RX_D2+ 3 1 TX_D1+
RX_D2- 4 2 TX_D1-
BI_D3+ 5 7 BI_D4+
BI_D3- 6 8 BI_D4-
BI_D4+ 7 4 BI_D3+
BI_D4- 8 5 BI_D3-
最後須對線路進行通斷測試,用電纜測試儀測試時,個個綠燈都應依次閃爍。軟體調試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採用Windows95、 Windows 98自帶的Ping命令。如果工作站得到伺服器的響應則表明線路正常和網路協議安裝正常,而這正是網路應用軟體能正常工作的基礎。
屏蔽雙絞線
根據屏蔽方式的不同,屏蔽雙絞線又分為兩類,即STP(Shielded Twisted-Pair)和FTP(Foil Twisted-Pair)。
STP是指每條線都有各自屏蔽層的屏蔽雙絞線,而FTP則是採用整體屏蔽的屏蔽雙絞線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只在整個電纜均有屏蔽裝置,並且兩端正確接地的情況下才起作用。所以,要求整個系統全部是屏蔽器件,包括電纜、插座、水晶頭和配線架等,同時建築物需要有良好的地線系統。
屏蔽雙絞線電纜的外層由鋁泊包裹,以減小輻射,但並不能完全消除輻射。屏蔽雙絞線價格相對較高,安裝時要比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困難。類似於同軸電纜,它必須配有支持屏蔽功能的特殊連結器和相應的安裝技術。但它有較高的傳輸速率,100米內可達到155Mbps。價格相對高一些,並且需要支持屏蔽功能的特殊連接器和相當的安裝技術,但是傳輸速率比相應的非屏蔽雙絞線高。
J. 非屏蔽雙絞線的傳輸距離
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 100m。如果要加大傳輸距離,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則最大傳輸距離可達500m。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
與568B。
標准568A:
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
橙——6,棕白——7,棕——8
標准568B:
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
綠——6,棕白——7,棕——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