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的采樣方法(詳細點!)
常用的空氣微生物采樣方法有四種:沉降法、固體撞擊法、液體撞擊法、濾過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採集步驟是:在采樣前先用紫外線對所要采樣的房間照30分鍾,使室內處於相對清潔、靜止狀態,然後將及時領取的新鮮營養瓊脂平板,置室內四角及中央各一個,將平板蓋打開扣於無菌巾上,暴露20分鍾,加蓋及時送檢,以防污染。
1.2 采樣方法
在0.33hm2左右的采樣區域內,按15m×15m的面積劃分為12個樣方。1998年6月在每個樣方中分別確定生長水平中等的Ⅰ度(1年生)、Ⅱ度(3年生)、Ⅲ度(5年生)竹各3株,分別在毛竹基部挖開,順竹蔸取連在根上粒徑小於1cm土壤作為根區土壤,並分別將Ⅰ、Ⅱ、Ⅲ度各3株竹的根區土樣混合成一個樣品,作為該樣方Ⅰ、Ⅱ、Ⅲ度竹的根區土樣。同時在每個樣方的竹林中多點採集和根區土深度一致的林間土樣1個,採集時盡量避開竹鞭,各點均離竹鞭5厘米以上。
1.3 分析方法
土樣帶回室內後分成兩份,1份鮮樣分析土壤微生物三大類;另1份風干、去雜、過篩後測定土壤各類酶活性。土壤微生物計數採用平板法[12],細菌採用牛肉蛋白腖培養基;真菌採用馬丁氏瓊脂培養基;放線菌採用高澤1號瓊脂培養基。土壤過氧化氫酶採用容量法;蔗糖酶採用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脲酶採用苯酚——次氯酸比色法;蛋白酶採用茚三酮比色法;磷酸酶採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13〕
Ⅱ 學校物表采樣呈陽性應如何應對
對陽性物品將依照風險因素分類處置,不得隨意毀壞。
對陽性食品及其包裝經消毒後,由專業運輸車輛運至指定地點,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對低價值非食品類物品經消毒後,可作焚燒等處理;
對價值較高的物品經消毒並在常溫、乾燥環境中存放規定時間後,再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可正常使用,做到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避免浪費。
相關問題解答
Q1:開學在即,學校需要做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A1:目前按時正常開學的條件已經具備。高校將採取錯時錯峰的辦法開學,目前已有24所高校主動調整和延遲了開學時間。
Q2:正式開學之後,學校的疫情防控方面目前有哪些安排?
A2:目前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已經非常完善。開學前,要做好學生返校報到過程中的防控工作。開學後,落實疫情防控的技術方案,把好學校大門。我省近期也將組織教育廳力量,前往各地檢查疫情防控情況。做好春季疾病防控工作,防止傳染病疊加感染。鼓勵學生運動鍛煉,加強身體素質。推進免疫計劃,加大力度推廣新冠疫苗在學校師生間接種,構築起牢固的疫情防線。
Q3:對校外輔導培訓機構辦班有何具體管控措施?
A3: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環境清潔、消毒工作,要有專人負責測溫、亮碼、戴口罩等措施。對無關人員進入培訓機構加強管控,尤其是體溫異常人員。考慮培訓機構人員就餐的實際情況,允許外賣小哥在做好個人防控的情況下,進入機構樓宇,另外在樓外設立外賣點。繼續控制線下培訓規模,避免人員過度聚集。每個培訓機構需制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案,並儲備應急物資。
Q4:目前公眾外出遊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A4:在我國疫情反彈風險還是存在的大背景下,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首先,我省還將嚴格執行限量預約措施,按照最大承載量為75%的條件下,堅持無預約不旅遊。推出文旅綠碼,考慮將全國健康碼數據實現互聯,方便遊客預約。此外,廣大遊客仍需要做好個人防控措施,堅持勤洗手、測溫、戴口罩等。同時,在重要的景點實行亮碼、登記等措施。
Ⅲ (無菌檢測)接觸碟的製作,使用,培養,觀察。要詳細的~~~~~~
直徑56.6mm接觸性平皿(接觸碟):用於設備、車間、人員、包裝材料等表面微生物的測定。取代棉簽擦拭法,減少取樣步驟,確保取樣的准確性和安全性。培養基有效表面積為25cm2,符合新版GMP標准所規定的取樣要求。特點:1.濕熱滅菌,可以重復使用。耐溫128°C 2.透光率好,摔不爛。(材質:俗稱金屬玻璃)3.密閉性好,培養5-7天,培養基不會乾裂。4.直徑56.6mm,培養基有效表面積為25cm2 ,符合新版GMP表面微生物取樣的要求。並提供一次性使用接觸碟 滿足各種表面微生物取樣的要求及各種用戶的需求。
使用方法:1.濕熱滅菌----(乾燥)----無菌操作灌注培養基(約8.8ml)----抽查10%預培養(或全部預培養)2~4天--—剩餘直接用(預培養沒有長菌的可以用)—--用完把培養基去除--—清洗
檢測表面微生物方法:培養基表面不能有太多小水珠,培養基直接接觸被測物體表面適當時間(大家最好驗證一下,應該停留多長時間好。我個人的看法—接觸碟的培養基接觸被測物體1秒鍾,拿開,再用一個接觸碟接觸同一被測面積2秒,如果第一個接觸碟長菌,第二個不長菌,說明被測物體表面的微生物都被第一個接觸碟吸上了,停留1秒合適。我沒有用過,請大家給支招。)
Ⅳ 接觸碟表面微生物采樣後 怎樣驗證有無培養基殘留
接觸碟表面微生物采樣後 怎樣驗證有無培養基殘留
表面微生物的監測方法有兩種,一是培養皿接觸法,二是棉簽擦拭法,棉簽擦拭法需要做棉簽的回收率驗證,目前基本上都改用「培養皿接觸法」了。
具體方法:
1、提前將平皿培養基從冷庫中取出,放置至室溫。
2、打開培養皿上蓋,使無菌培養基表面與取樣面直接接觸,均勻按壓培養皿底板,確保全部培養基表面與取樣點表面均勻接觸10秒左右,蓋上碟蓋,做好標記。
3、取樣後,用蘸有70%酒精的濕紗布擦拭被取樣表面,以除去殘留培養基。
4、全部采樣結束後,將培養皿倒置於恆溫培養箱中培養,每批監測需放置兩個空白培養皿進行陰性對照。培養溫度為20~25℃,培養5天,然後再在30~35℃下培養2天。
Ⅳ 檢測空氣微生物的采樣方法有幾種
檢測空氣中微生物有凝膠膜過濾方法和撞擊法兩種方式;
MD8 空氣采樣器
台式空氣采樣器MD8 Airscan 和攜帶型空氣采樣器 AirPort MD8 設計用於檢測空氣中最小的微生物。
BACTair: 不同凡響
預裝的瓊脂平板採用即用型無菌包裝,可直接用撞擊法采樣。
凝膠膜過濾器:連續主動空氣監測
凝膠膜與 MD8 空氣采樣器結合使用(凝膠膜過濾法),用於採集空氣中的微生物和病毒。
Ⅵ 微生物棉簽塗抹法步驟視頻
摘要 您好!工作人員手部微生物檢測,塗抹法
Ⅶ 牙刷微生物的檢測方法
1.方法:檢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真菌和HBsAg 四項指
標。
2. 細菌菌落總數:用浸有生理鹽水的棉拭子在5 x 5cm2滅
菌規格板內塗抹受檢物品表面10 次,將棉拭子放入10ml 滅菌
生理鹽水中。按部頒《消毒技術規范》(1991)方法檢驗。
3.大腸桿菌:按上法采樣將棉拭子放入膽鹽乳糖管中。按
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1991)方法檢驗,記錄陽性、陰性數。
4 真菌:按(2)方法采樣,將樣品按1:10稀釋,用H-92
微型混合器震盪30min,使真菌孢子充分散開,接種於馬鈴薯
葡萄糖瓊脂培養基,28°C培養7d,記錄平皿陽性、陰性數。
5 HBsAg:用蘸有1%血清磷酸鹽緩沖液(0.01M,pH 7.2-7.4)棉拭子在5 x 5cm2規格板內塗抹物體表面10次,浸入1ml
磷酸鹽緩沖液中。按部頒《消毒技術規范》(1991)方法檢驗.
注:王雲峰,王有森,白竟玉,等.消毒技術規范〔M〕. 北京:衛生部,1991:100-113
Ⅷ 院感物表采樣後,微生物室怎麼操作
物體表面的菌落總數樣本,一般是採集在10ml生理鹽水管中的。
在微生物室操作時,首先用力振搖試管進行混勻,然後無菌操作取1ml接種於無菌平皿內,傾入滅菌完畢並冷卻至45攝氏度左右的營養瓊脂,每個稀釋度做兩塊平皿,待瓊脂冷卻凝固後翻轉平板進行培養。
Ⅸ 常用於空氣采樣的方法
常用的空氣微生物采樣方法有四種:沉降法、固體撞擊法、液體撞擊法、濾過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採集步驟是:在采樣前先用紫外線對所要采樣的房間照30分鍾,使室內處於相對清潔、靜止狀態,然後將及時領取的新鮮營養瓊脂平板,置室內四角及中央各一個,將平板蓋打開扣於無菌巾上,暴露20分鍾,加蓋及時送檢,以防污染。
Ⅹ 如何正確採集微生物標本
【標本的採集方法】
防止皮膚寄生菌或環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養的關鍵問題,采血前嚴格執行消毒程序是十分重要的。
1
皮膚消毒程序:
嚴格按以下三步法進行:
(1)
70%酒精擦拭靜脈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
用一根碘酊或聚維酮碘(碘伏)棉簽消毒皮膚,1~2%碘酊作用30s或聚維酮碘作用60s,從穿刺點向外以1.5~2cm直徑畫圈進行消毒。
(3)
70%酒精脫碘。
對碘過敏的病人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揮發乾燥後穿刺采血。
2
培養瓶消毒程序
(1)
用70%酒精消毒血培養瓶橡皮塞子。
(2)
酒精作用60s。
(3)
在血液注入血培養瓶之前,用無菌紗布或棉簽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餘的酒精,然後注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