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鱸魚來說,什麼樣的餌料才比較適合它呢?
1、誘餌的選擇
在釣鱸魚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合適的誘餌,釣魚的老手應該是非常的清楚誘餌在釣魚的時候起到的作用。鱸魚是肉食性的魚類,主要靠吃小魚小蝦為生,因此在誘餌上可以選擇一些腥葷的食物,像菜市場上的雞腸、鴨腸、動物內臟等,還有就是可以選擇小魚小蝦以及蚯蚓、沙蠶一類的來當做是誘餌,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誘惑效果。
2、釣餌的選擇
關於在釣鱸魚的時候,要使用腥葷的食物比較好,鱸魚常年以水草中的魚類以及水底的小魚小蝦為食,食量很大也十分的兇殘,因此在釣鱸魚的時候可以使用動物的內臟或者是活的小魚小蝦作為釣餌,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誘魚效果。
3、商品餌的搭配
鱸魚主要是以肉食為主,若是自己在配對餌料的話,要加入的商品餌該是什麼樣的。在釣鱸魚時,當我們選擇了合適的底料後,這時就可以考慮選擇一些合適的商品餌加入其中了,例如香精油、香型餌料或者腥型的餌料等,這些餌料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到鱸魚。
❷ 勾魚的技巧(又稱掛魚)有沒人知道啊
你是想說矛魚吧,幾乎可以不將技巧,只要保持釣竿快速抽動,快速回線,不要讓矛鉤沉底即可,能不能勾上魚就全憑運氣或者對魚群位置的判斷了
❸ 釣魚老是釣上魚鱗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不能籠統地歸結為浮標調靈了。水庫釣魚的情況本身可能很復雜,不同情況也會導致不同的解決方法。1、魚口不好。魚碰到線後,造成下浮標下頓,這時你提竿,多會掛鱗。造成這種現象,天氣冷,魚開口小是主要原因。可改用沉底跑鉛釣法,釣鈍一點,便於捕捉真實魚口。2、餌不對路。餌料過香、過腥,招來了小魚群,小魚群的活動水域一般高於鯉、鯽魚,頻繁起鉤,定會掛上魚鱗而不見魚。解決方法是去香、去腥,改搓大餌釣底。3、釣組未沉底,餌已懸空。解決方法同上。4、釣組過粗,鉤子過大。你仔細檢查魚鱗就可得出結論,一般而言,鉤子大小應為對象魚的魚口三分之一大小最合適,然後再根據魚鉤的大小決定線組的配置。線組粗了,魚難於吸到嘴裡,捕捉不到真正的魚口,只會掛鱗。解決方法,適時更換釣組。5、如果碰到的是鯝類,即平常所說的黃尾,因為其口裂向下,所以魚只是從上向下攝食,也會出現反復抬竿不見魚的現象,解決方法,釣組調鈍點,專捉小頓口。還有看看你的釣點選擇是不是落在石縫中等等,總之,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祝你多上大魚!
❹ 如何釣梭魚
釣梭魚要選擇合適的裝備和方法:
一、釣竿的選擇
長1.5-2米,釣竿的承受力為2千克左右,如筏釣竿,竿稍要求細如牙簽。因為梭魚咬鉤(覓食)是海魚中最輕的,如果用稍粗的釣竿,就很難能觀察到竿稍微小的動態變化,自然而然就很難覺察到梭魚是否已經開始覓餌咬鉤,就把握不住最佳提竿時機。
二、繞線輪的選擇
用小號輪,繞線輪最好配有3個以上軸承為好,線輪能裝70-100米釣線為易。
三、主線的選擇
拉力在3千克以上的尼龍線或編織線,越細越好,這樣的線,出線阻力小速度快,隱蔽性好。
四、誘餌料的選擇
因為漁具店沒有誘釣梭魚的專用餌料,可用釣黑鯛誘餌料代替,效果也是比較好的。配備主料有:黑鯛誘餌料、蝦粉、本地產小鮮蝦、適量麵粉(起粘合作用,遠投不易鬆散)。其它配料有:魚粉、水泡蝦皮、鮮磷蝦、南極蝦、大米飯粒等。
這樣搭配的誘餌料,誘釣梭魚和黑鯛具有雙重功效,另外大連養殖的貝類「海紅」,在垂釣時將它炸碎,把碎殼碎肉帶水一塊投向釣點,也可摻加誘餌料一起混用,是一種全能功效物美價兼的環保型誘餌料。
五、浮游漂釣方法
系鉤線徑可選定0.45-0.5毫米尼龍線,因為,常有2-3千克的大型梭魚上鉤。「浮游漂釣方法」鉤組可採用兩根子線、兩把鉤。一根長60厘米,一根長40厘米,也可採用單線單鉤施釣,釣鉤可選擇15號或16號。
六、短竿懸釣方法
適用於在碼頭、堤壩、泊船上近距離垂釣,所用釣組,上下兩把16-17號鉤,間距40厘米,系鉤線長20-25厘米,頂鉤也可裝7-10厘米長的短單側天平,並且釣組頂端要系有轉軸。底端應系帶有別針的轉軸,一則可系底鉤,再則可掛墜子,墜子採用25-50克。
(4)鉤鱗上魚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釣梭魚的技巧:
一、水深測定
梭魚活動區域大多是離地30-50厘米高度,因此,在垂釣前必須准確測定好釣位水深,「浮游漂釣方法」應將釣組定位在梭魚活動區域之內游動。採用「短竿懸釣方法」不論開始施釣,更換釣餌或上魚後,都要把墜子沉到底,要不厭其煩地將釣組重新設定到梭魚活動的高度。
二、潮汐要求
漲半架潮和退半架潮都比較好,有流比沒流好,緩流比急流好,水略渾比水清好。
三、操竿技法
當釣組入水後,浮漂在流水的帶動下向某一方向漂動,釣手應每隔1分鍾左右輕輕提竿大約1米,因為這個「動」起到了誘魚的作用。因此中魚的機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如果採用「短竿懸釣方法」時,要記住,當將墜子落到海底後,應將釣組提到梭魚活動區域高度。
集中精力觀察竿稍反映出的每一個輕微的變化,同時每隔1分鍾左右輕輕提放釣竿10-15厘米,當竿稍微微向下抖動了一下兩下時,這時要冷靜別動,因為梭魚咬鉤(覓食習性)是海魚中最輕微的。當竿稍向下動作幅度加大了,動作時間間隔加快並成連續性了,這時提竿,是中魚的最佳時機。
❺ 用打底鉤怎麼釣魚怎麼知道魚上魚
調漂及找口的步驟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已過底)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休閑釣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並中魚。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介面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竽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問到標准正口並中魚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
二、休閑釣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並中魚。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介面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竽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問到標准正口並中魚。
三、競技滑魚底釣
1、調目釣目設定:
常規:孔雀翎長身軟尾一類的浮漂調3目一線,釣3目一線,抓一線吃口,以三等分為佳。調3目一線,就是組裝好釣組後現場調試,通過增減鉛皮使浮漂在鉤不落底時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約4分之1目。釣3目一線,就是裝好餌後,通過改變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線吃口,就是垂釣時專抓浮漂升降一線的信號。
冬季:孔雀翎長身軟尾一類的浮漂調2目一線,釣2目一線,抓一線吃口,以三等分為佳。
條件1:輕質餌料、上正常大小餌團、使用正常大小的魚鉤時,底鉤落底、上鉤輕觸底。
條件2:須精確找底。。
2、真實的浮漂信號
(1)、在墜子到位、鉤和子線在向下擺的過程中,浮漂會有一個緩慢、勻速下沉的過程。底鉤到位後,上鉤繼續下沉,浮漂下沉信號會有一個減速,這是浮漂的自身信號。這個過程中,浮漂的自身信號規律只要被破壞,就是魚吃食了。釣猾魚,盡管信號很亂,這個信號往往很真實。
(2)、雙鉤到位後,最真實的信號是浮漂微微一鼓,或者向下一陰。
(3)、鉤子落底,最多等一分鍾,魚不吃鉤就輕輕往後拖一下,注意拖的過程中漂尾會勻速動作,在這個過程中能看出異樣的信號(有的魚不吃這種「逗」食);或者,在拖動剛剛結束時,浮漂會有一個魚搶食的小下頓信號。
❻ 魚兒是怎樣上鉤的
平生愛好釣魚,只要閑暇了,不管春夏秋冬都會去釣幾桿。盡管釣魚需要耐心,釣魚的過程中也十分寂寞,風吹日曬特別辛苦,但還是喜歡魚兒被釣上來之後的感覺。因為喜歡釣魚,也就喜歡研究魚兒是怎麼上勾的。經過細細觀察,發現了魚兒上勾的整個過程。
釣魚是需要魚具的,而這些魚具都有它的功能。魚桿是用來栓魚線的,是魚上勾後把魚提上來的重要工具。魚線是連接魚桿與浮標以及魚勾的,其長短決定遠近,有句話就說:放長線,釣大魚。說的就是魚線了。浮標是釣魚的信號塔,指示燈,浮標不動就是沒有魚兒上勾,浮標動了說明魚兒上勾了,浮標被拽下去說明魚兒把勾咬死了,可以把它拉上岸來了。魚勾是釣魚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為了把魚兒勾住,勾上有倒刺,是為了讓魚兒被勾住後不至於逃脫。釣魚還有一項重要的東西就是誘餌,放在魚勾外面,就是用來麻痹魚的,用來引誘魚兒上勾的。誘餌是用飼料等做成的,釣什麼魚就用什麼料來做誘餌。釣多大的魚就用多少誘餌,魚餌是根據魚的種類不同而配製的。配好後都捏在魚勾上,放到水裡等待讒嘴的魚兒上勾。
人都知道,其實魚兒也不笨,釣上它來也並不十分容易,特別是經常被釣的魚,很聰明,你把誘餌放下去產之後,它不用嘴去咬,而是小心翼翼的用嘴唇一點一點地去舔,直到把誘餌吃完後,也不咬上魚勾,自個兒飽飽的享受了一頓美味佳餚,愉快的溜之大吉了,連一聲謝謝也沒有。當然,不管怎樣,這個誘餌都是有誘惑力的,只要把魚餌放下去,再廉潔的魚,再坐懷不亂的魚,不管它用什麼方法,什麼辦法,它都想把那些東西吃到肚子裡面,也總免不了要被釣上岸來。
從釣魚,從魚兒上勾,我都想到了人。人不是魚,但人貪婪的本性跟魚也差不了多少。你想想那些經不住誘惑的人,不也是象魚兒一樣嗎?別人送禮物給他,明明知道可能是另有企圖,醉翁之意不在禮,知道那些禮物裡面可能會有「魚勾」可他還是要收,還是要拿;明明知道請你吃,請你玩,總是有原因的,有引誘自己下水,讓自己上勾的企圖,可還是要去吃要去玩。我在想人與魚在經受誘惑上,從本質上講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魚能夠經受住美色的誘惑,不管是美女還是酷男都一樣對待,該不上勾照不上勾,該上勾時昭樣上勾。而人就不行了,不僅錢物可以誘惑,美色也可以誘惑。
人在被誘惑時,在上勾時,其實也有魚一樣的心態,總想著只吃誘餌不吃魚勾,吃的時候也都十分謹慎,時時刻刻都怕咬上魚勾,可再害怕,再小心還是要去咬,還是會吃到嘴邊的美食,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吃誘餌,其結果不言而喻,也就總會咬上魚勾。
魚咬上魚勾其結果是被人釣上岸來,被開腸破肚,拔鱗挖腮,下油鍋,上蒸籠,最後成為人們飯桌上的美食。人跟魚差不了多少,在誘惑面前,經不起考驗,咬了勾,照樣會被拖出水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被處理,或被處罰,或被制裁,跟魚被人下油鍋,上餐桌沒什麼兩樣。
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是最愜意的,何苦要去咬那個魚勾呢?人在世界上平平安安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何必要去貪得無厭呢?生活中的人和魚都要小心,小心被釣上岸來。
❼ 䒱魚的方法和正確步驟是什麼
蒸魚的方法和正確步驟是什麼?蒸魚的方法和正確步驟是:首先選擇新鮮合適的魚,把魚處理干凈,改花刀使魚更入味,放上調料腌制,水開上鍋蒸,蒸熟澆上料汁即可,一道美味又好吃的蒸魚就做好了。
蒸魚是一道以魚、花椒、蔥、姜、蒜、糖、料酒、生抽、蒸漁鼓油等作為食材蒸出來的美食,口味鮮香,營養又好吃,魚肉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魚肉不管是燉湯還是清蒸都很好吃,很多人都喜歡吃,我就特別喜歡吃魚,平時經常燉著吃,炸著吃,蒸著吃,都很好吃,下面就個大家分享下蒸魚的方法和正確步驟。
3、清洗魚的時候可以用溫水清洗,因為魚表面附著一層黏性的東西,這也是魚有土腥味的主要原因,用溫水清洗,能去除一部分魚身上的腥味和土味。
❽ 麥鉤釣紅魚的正確方法
麥鉤釣法的具體用法和釣法.
和手竿的綁鉤法一樣,就是雙鉤,腦線35,鉤距上鉤和下鉤之間兩指.連接環一個用8字拴法拴好,墜是20克小通心墜,用在海竿主線上,外加一個太空豆..釣法是:用玉米,和麥子,用水泡.隨用隨泡,出釣前4個小時泡上就可以了.到釣位後,先把鉤線竿都支好,然後一個一個放竿,離岸3米,基本上不能超過5米,因為那樣打不準窩子,窩子就是麥子.麥子不要在水裡泡,因為那樣天太熱,很容易變味.都用干麥子打窩.
一、釣組不用漂,以雙底鉤,活動鉛墜;台灣釣法一樣的長腦線;鉤以5-8號伊勢尼最佳;然後掛上麥子露出鉤尖。
二、釣點不宜過遠,3-5米即可,用干麥子每2--3小時撒100---150克。
三、一定要靜,要相信大魚有靈性,岸邊稍有聲響大魚即繞道而行不靠邊了.
四、輪子的卸力一定要松,因為離的遠等報警器報警以後要有充足的時間去提竿.
五、竿子之間距離要遠,防止中魚後相互纏繞.
❾ 如何垂釣鯪魚
鯪魚的種類分為土鯪、泰鯪、和麥鯪三種,我這里所講的是鯪魚其中的一種——土鯪。
土鯪又名白鯪、雪鯪、花鯪,主要分布於南方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南方的其它地區也均有養殖。土鯪是水庫、河溪常見的淡水中小型魚類,其肉質細嫩少刺味道鮮美,在兩廣地區很受消費者的喜愛。
一、釣點選擇
要想釣好土鯪就要必須了解它的生活習性。土鯪為底棲性魚類,其生活習性與鯽魚有些相似。土鯪活動范圍廣但膽子卻很小,一般喜歡在水底有沙石且水質較好的地方覓食生活。土鯪愛靜但又有群聚的習慣,往往會成群結隊游在一起嬉戲、覓食,有的時候往往在窩里釣到一條土鯪就會出現連竿上魚的情況,這就是因為土鯪喜歡集群的原因。水庫垂釣土鯪時釣位應選在水庫平時較為清靜的地方,水底較平且水草雜物不多的地方下鉤。水庫大水面與小水面的結合處、進出水口流水較緩的凹處、向陽背風的水彎地段或是魚排附近等地均可作為釣點。水深一般以1.5米—2.5米為宜,水太淺土鯪不敢靠邊,水太深就超出了土鯪的活動范圍,垂釣起來的效果就要差許多。
二、線組搭配
1、用竿:水庫垂釣土鯪宜選用3.6米或4.5米的硬調或超硬調碳素手竿。中鉤後的土鯪力道都相當的大,往往要遛好幾個回合才能收入魚護。一條500克的土鯪力道足與一條1500克的草魚力道不相上下。上面已經說到過,土鯪有集群的習慣,只要在窩里釣到一條土鯪,那你就要做好狂拉的准備了,用硬竿有利於快速遛魚而不把窩里的魚驚跑而錯過上魚的高峰期。
2、線組:釣過土鯪的朋友們都知道土鯪的力道之大,一條很小的土鯪都可以把釣線拉的「呼呼」作響,給人以一種無法招架之式,所以往往造成許多人的誤解,認為釣土鯪時小線無法抵抗土鯪的沖勁,釣線要用大些才不會斷線跑魚。其實這種認為是錯誤的,只要你合理運用小鉤細線是完全可以的。一般垂釣500克-1500克左右的土鯪時,主線宜用1.2-2號,子線宜用0.6-1.0號,釣鉤宜用0.8-1號新關東無倒刺鉤,這樣的線組對付1500克左右的土鯪應是綽綽有餘。那麼垂釣土鯪時主線、子線和釣鉤為什麼要用的這么小呢?其原因是土鯪吃食時慢而輕動作不是太大,如果線組過大就會影響有效信號的傳遞從而錯失提竿的最好時機。
3、用漂:土鯪在吃食時非常的精,漂像往往不太明顯,更不會像釣其它魚種那樣經常性的有黑漂出現,整個吃食的過程一不留神就過去了,這也就是土鯪難釣的原因所在。不管是在水庫、池塘還是河溪用手竿垂釣土鯪時,必須掌握好土鯪吃食時浮漂所體現出來的語言。通常情況下,土鯪在咬鉤時浮漂體現出來的動作往往緩慢而又連續,先是會有緩緩半目或一目的送漂動作,有時會在送漂時有一個停頓,然後便會有一個稍有力的下頓,整個吃食的過程緩慢無力但只要抓住下頓的這個動作十有八九中魚。(因各地土鯪的吃口不一樣,表現出來的漂像也就不一樣,所以需要各位釣友自己掌握和了解)。釣土鯪一般都採用底釣法,用漂一般宜選用靈敏度較高的瘦長身漂,調漂時通常可按基本的調四釣二,調五釣三的方法進行調漂都可以。但一般經驗比較豐富的釣友會將浮漂調的很靈敏,有時釣一目或半目,這是因為土鯪吃食時的動作太小,調的目數低能在土鯪吃食時清晰體現出「黑漂」這個動作,這樣有利於釣者及時反應並作出判斷。做為休閑釣手來說,並非就一定要按照理論來調漂,也不必像競技釣手那樣要求嚴格,只要你對自己用的那支浮漂了解,不管你調幾釣幾,調靈也好調鈍也好,能抓住眼睛所看到的信號就可以了。
線組的搭配是垂釣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關於以上所說的幾點需釣友結合水域的情況去靈活合理運用它,並非所有的東西就永遠一成不變,完全照搬有時反而會給你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誤區。
三:餌料使用
土鯪是食譜很寬的中下層雜食性魚類,可以說是只要能吃的它都吃,其食性與鯽魚有些相似。釣土鯪的餌料可以自製也可以在漁具店裡購買專門釣鯪魚的餌料。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哪裡釣魚,首先第一步打窩誘魚很重要。垂釣土鯪時也是一樣,需先打底窩誘魚再下鉤釣魚。在兩廣地區多數釣友包括我在內釣土鯪時一般常用花生枯或小雞飼料來做底窩誘魚,其效果很不錯。不管是自製的釣餌或商品專用釣餌其狀態一定要求霧化效果要好,且附鉤力要強,搓餌和拉餌都可以垂釣土鯪。如果該水域的土鯪個體較小,那麼拉餌的效果遠遠要比搓餌要好,因為拉餌的狀態和霧化效果更符合土鯪的吸食特點。以下是我在廣東地區水庫垂釣土鯪時常用的三個配方,經過多次的試釣均有良好的效果,現與大家分享:
1.速功2#30%+南北鯪40%+超誘30%<水之風>
2.九一八大野戰40%+花生枯50%+拉絲粉10%
3.速功2#20%+南北鯪30%+超誘20%<水之風>+赤尾青30%
以上是我簡單總結用手竿垂釣土鯪的幾點經驗,希望能給廣大的釣魚朋友帶來幫助。總之,用手竿垂釣土鯪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其樂趣遠遠要大於垂釣其他魚種。手竿垂釣土鯪並非像人們口中所說的那樣難釣,只要你掌握了土鯪的習性與特點, 對症下葯定會讓你有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