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三腳手杖的使用方法視頻

三腳手杖的使用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4-19 01:34:35

『壹』 手杖的正確使用

1、使用拐杖在當站直時,拐杖的上緣應在腋下2指左右。拐杖的扶手應在臀圍線的高度,或站立時雙手下垂,手腕橫紋的位置。當握住扶手時,肘關節輕微彎曲。
2、行走時,身體略前傾,雙拐前移30厘米左右,開始時似乎是要用傷腿前行,實際上將體重移到雙拐上。身體在兩拐間前移,最終好腿落地撐住。當好腿站實後,雙拐前移准備下一步。行走時,要目視前方,不要看腳下。
3、坐時,背對一把穩固(最好帶扶手)的椅子。把雙拐交到一隻手上,另一隻手向後摸到椅子,然後慢慢坐下。坐下後,把拐杖倒過來放在身邊夠得著的地方,避免拐杖滑倒。
4、站起時,身體向前輕移,雙拐放到傷腿一側的手上,撐起身體,用好腿支撐。在上下樓梯時,一手扶樓梯扶手,一手握雙拐。
5、上樓時,好腿在前,傷腿在後,用好腿帶著傷腿。下樓時,傷腿在前,好腿在後,用好腿一節一節跳下。如果樓梯沒有扶手,那隻能雙臂撐拐跳著上下了。記著「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拐杖的使用方法:

—拐杖腋托:距腋窩下1.5—2個手指寬度(約5cm)

—握柄高度:雙臂自然下垂時的手腕水平

拄拐行走:

1、將雙拐支撐在雙腳兩側的前方,保持身體平衡;

2、兩個拐杖的頂部盡量壓在雙側肋骨上,不要用腋窩直接頂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雙手支撐體重,用力點在手部,而非腋窩;

3、雙拐同時向前移動

4、向前移動患肢於雙拐之間同一平面

5、再向前擺動正常腿,放在雙拐的前方(雙拐---患肢---正常腿)

上下台階或樓梯:

1、如果台階或樓梯有扶手,盡量利用扶手。將兩個拐杖合在一起,用遠離樓梯扶手一側的手握住;另一手扶住樓梯扶手,身體盡量靠近扶手;

2、如果沒有扶手的樓梯:兩手各持一拐杖,如同行走時一樣;

3、上下樓梯的要領: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起立站身:

1、請先確定椅子或床是否穩定牢固;

2、正常腿支撐在地面上,身體向前移動到椅子或床的邊緣;

3、在將雙拐並攏合在一起,用患腿一側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側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緣;

4、兩手一起支撐用力,同時你的正常腿發力站起,保持站穩。

坐下:

1、身體向後慢慢退,直到正常側的腿碰到椅子或者床的邊緣;

2、保持體重在正常腿上,將雙拐並攏合在一起;

3、用患腿一側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側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緣上,然後彎曲健側膝蓋,慢慢坐下;

4、坐下過程慢慢來,始終保持雙拐放在椅子旁邊。

注意: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參照以下列舉的幾種方式,指導你使用雙拐時患腿的負重程度:

1.不負重:即患腿不受力,保持你的患腿離開地面;

2.輕負重:可以用足底接觸地面來維持平衡;

3.部分負重:可以將身體部分體重分擔到患腿上,一般指體重的1/3~1/2;

4.可忍耐負重:將大部分體重甚至所有重量負擔到患腳,能忍耐即可;

5.全負重:完全負重,只要不痛。

『貳』 四腳手杖的使用方法

四腳拐杖怎麼使用呢?很多人用拐杖,但卻很少人知道怎樣正確的使用拐杖,有的拐杖的高度不對,有的拐杖的握法不對,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正確使用拐杖有一下啊幾個步驟。拐杖高度一般為患者身高減40cm;手把高度應肘關節彎曲30度為宜;使用時患者雙肩放鬆,身體挺直,腋窩與拐杖間距離約2—3cm,拐杖底端離足跟15—20cm。

『叄』 我的右腳拐了,請問使用拐杖的正確方法

一、正確調節拐杖高度

一般來說,拐杖腋托應距腋窩下1.5 - 2個手指寬度,握柄高度為雙臂自然下垂時的手腕水平。使用過矮的拐杖需要彎腰,使上身前傾重心變低,不能按正常步態行走。如果過高,患者就會通過腋窩壓在拐上支撐體重,容易造成腋部神經、血管的壓迫和損傷。

二、採用正確的持拐姿勢

平常使用拐杖時,經常提到「架拐」這個詞眼,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撐拐」。具體方法是:身體直立,將拐置於小腳趾前外側約12-20cm處。

將拐的腋墊貼於腋下兩側的胸壁肋骨處,肘關節適當彎曲,雙手腕關節中立位(即手的位置和小臂在一條直線上,手腕既不上翻,也不壓腕)握緊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完成移動。切記不是用腋窩去支撐,以免造成腋窩軟組織、局部血管和神經的損傷,並且會影響步態。

三、單拐杖正確使用方法

如果患者一側下肢損傷,部分限制負重,採用單拐,連同健患雙下肢,共「三點」支撐體重,完成步行過程。

將拐杖放置在健側(即正常肢體側),行走時先把健側的拐杖前移,然後身體前傾,身體重心集中於健側手臂,再將患側(即活動障礙側)下肢向前移動(不負重),然後健側下肢向前擺出,使健側足與患側足平行,從而完成行走過程。

四、雙拐杖正確使用方法

1、三點步態法:兩側拐杖同時前移→患側足前移(於雙拐之間同一平面)→健側足前移(於雙拐的前方)。適用於一側下肢部分或完全不能支撐身體重量,而另一側下肢肌肉力量正常者。使用者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足夠的力量來支撐身體重量。

2、四點步態法:右側拐杖向前→邁左腳→左側拐杖向前→邁右腳。適用於雙足可部分支持身體重量的病人,是最為安全的使用方式,但行走速度較慢。

3、兩點步態法:右側拐杖與左腳同時向前→左側拐杖與右腳再向前,行走速度較四點步態法快。

五、單側下肢傷病需使用單拐時,應健側、健側、健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拄拐,並非是「哪邊腿壞了把拐拄在哪邊,把拐當腿用」。

六、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以手為支撐點(不是腋窩!),如果雙上肢力量不足,不建議拄拐,可以用助行器或輪椅。

『肆』 如何選擇適合老人的拐杖

許多老年人認為,自己老了就應該使用拐杖,哪怕自己的身體還硬朗。事實上,身體健康的老人最好不要使用拐杖。對此,很多家有老人的問哪些老人需要用拐杖呢?如何選擇適合的拐杖呢?用拐杖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供大家參考。

老人選擇拐杖的方法

1、拐杖的握柄

拐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則對使用者的手關節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軟木或乳膠質的手杖最好抓。

2、拐杖的「尖頭」

拐杖底部有個「尖頭」,好的尖頭觸到地面,形成的角度會讓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論是何種材料的手杖,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都必須加防滑墊,這樣才能避免打滑。

3、拐杖的材質

一般拐杖大多為木頭、藤、竹或鋁合金制的,高級的拐杖還有碳纖維材料的。材料的種類雖然多,但所有的拐杖必須又輕又靈活,這樣用起來才不會感到累。選擇時還要注意,拐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特別好。

4、單腳還是多腳

一般情況下,如果老年人身體狀況不是太差,選擇單腳的手杖已足夠,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較差,或有中風史、關節炎或腿部受過傷、支撐力差等情況,最好選擇多腳的,以增強對身體的支撐力。

5、拐杖的長度

長度合適的拐杖,可以讓您行走起來更舒服、更安全,也讓您的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鍛煉。

拐杖正確長度的測定: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後,兩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勢,胳膊肘應有20度的彎曲,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這個尺寸,就是您的拐杖的理想長度。也可以參考這個公式:拐杖長度=0。72×身高。這樣的長度才能更好地維持身體平衡。

提示:一般老年人用的拐杖,拄起時高度不應超過自己的腰部。

拐杖長度不合適的後果:拐杖太長時會增加肘關節的彎曲程度,增加上臂三頭肌的負擔;也會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還會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側彎。拐杖太短時肘關節要完全伸直,前行時軀干要跟著往前彎,這樣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負擔,也會增加上下樓梯的困難。

老人使用拐杖的注意事項

1、使用拐杖走路要小心

使用拐杖時不可穿拖鞋、高跟鞋和絲襪,應穿著平穩的鞋子以防跌倒,並小心走路。走路時要注意周圍環境安全,避免行走在濕滑、崎嶇、障礙物多的路面上。

2、選擇適合自己的拐杖

長度合適的拐杖,行走起來更舒服、更安全,也讓老人的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鍛煉。老人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後,兩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勢,胳膊肘應有20度的彎曲,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這個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長度。一般老年人用的拐杖,拄起時高度不應超過自己的腰部。

3、有需要才使用

生活中有些老人,身體還很硬朗,手裡就開始拿著拐杖了。實際上,有了拐杖就有了依賴。不僅會讓人體本身的能動性變差,而且老人會不自覺把重心漸漸偏向拄拐杖的一邊,加劇彎腰駝背的症狀。部分老年女性顧慮拄拐杖影響美觀,因此常藉助購物小推車或自行車來保持平衡,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拄拐杖走路,在將病側的負重通過拐杖分散到軀干,減輕關節負荷、預防關節受損的同時,還降低了摔倒的可能。推小車或自行車限制了活動范圍,不如拐杖使用靈活方便。因此,該用拐杖時也不要迴避。

『伍』 怎樣使用拐杖

現在常見的四腳拐杖都分左右,拐杖4個腳中,朝向其中一側的兩個較長,朝向另一側的兩個較短。

拐杖彎頭向前時(拄拐時習慣讓彎頭向前,更好使勁),有的拐杖長腳在左,短腳在右;有的長腳在右,短腳在左。長腳在左、短腳在右的是左手用的;長腳在右、短腳在左的是右手用的。

讓長腳遠離身體,短腳靠近身體,既可防止被長腳絆倒,也能防止把拐杖踢倒。不過很多四腳拐杖的方向可調,把左手款調節桿旋轉180 度就變成了右手款。

(5)三腳手杖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幫助老人使用四角拐杖行走的注意事項:

1、無長指甲;

2、檢查活動的環境是否安全,看看地面是不是平整,是不是濕滑;

3、檢查老人腰部安全帶和拐杖是否完好以及合適,拐杖高度調整到老人的腰部位置,看手柄處海綿是否牢固,拐杖四個橡膠墊是否完好;

4、讓老人穿上適合活動的衣服,防滑的鞋子。

如果老年人之前沒有使用過拐杖,要給老年人做好使用示範,使用拐杖有兩點、三點式走法。在行走時,由協助者扶著老年人,有安全腰帶的扶安全腰帶,老人的拐杖放在健康腿一側斜前方15厘米距離,然後開始行走。

『陸』 老人用拐杖三腳還是四腳的好

三腳的好,老人選拐杖的4個標准:

有些老人需要用到拐杖,選擇合適的拐杖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老人選拐杖要看4個標准。

1、長度適宜

適宜的長度,老人握持起來才不至於因過矮而感到彎腰吃力;也不會因過高而感到頂得手臂酸麻。判斷的標准就是:穿平底鞋站於平地,兩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勢,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這個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長度。

2、手柄寬度

古時手杖頂端做成龍頭形狀,並非僅僅是一種權利的象徵。它均勻而圓滑的操持感,讓老人握起來,會感覺到非常的舒服——既有飽滿厚實的感覺,又省事不費力。

3、底端防滑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後期老人使用久了就會產生依賴感,如果它防滑不可靠,就極易出現意外。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可以調整為兩角、三角或四角的有力支撐結構。

4、材質

手杖的材質易選用既輕盈又有厚實感,還要防潮、防開裂的才好。

什麼樣的拐杖好

雖然現在拐杖有各種各樣,分類功能也有很多,但老年人如果需要拐杖,什麼樣的拐杖好呢?

1、拐杖底端一定要有橡膠,橡膠和地面的摩擦力很大,可以保持拐杖著地時又輕又穩、不會打滑。

2、還要經常檢查橡膠有無磨損,以便隨時更換。

3、拐杖的把手握起來要舒服,要保證老人隨時能用上力,患有關節炎或中風的老人,更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製作專用的把手。當老人站直、握緊拐杖與腿平行時,胳膊最好與拐杖呈30度角,手杖過長,把手會將手腕頂得過高,老人握起來不舒服。

4、另外,拐杖的重量以250克到350克為好,表面不要太光滑,握在手中應具有舒適、安全的感覺。拐杖的高度應因人而異,即上緣應與臍部或臍上二橫指處平齊。拐杖下端的橡皮套,用補自行車胎的膠皮就行,若使用時間長,橡皮套或橡皮墊脫落,應及時更換新的橡皮頭,以防摔倒。

什麼情況下老人要使用拐杖

生活中有些老人,身體看似硬朗,手裡卻早早用上了拐杖;有的老人,步履蹣跚,手邊卻沒有一個支撐物。什麼情況下該用上拐杖,不妨參考以下因素:

1、視力不好

有些老人會出現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現象,外出時可以拄一根拐杖,用來探知前方道路表面的積水和障礙物,有利於保證外出活動的安全。這些老人一般不存在握力差、上肢支撐力不強的問題,建議使用單足手杖,即外形像問號的手杖。視力特別差的,可以挑選杖身在夜間可以發光的,能夠引起他人注意。

2、關節不好

對嚴重骨質疏鬆和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來說,用拐杖可以減少腰椎和關節負重的時間和力度,保護骨骼和關節免受損傷或減小關節的磨損。最佳選擇是腋下拐杖,可減少下肢80%的負重。但腋拐最好成對使用,只用一邊時容易有肌力不均等問題。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單支拐杖足以支撐,可以換成單支前臂拐杖或手杖。

3、平衡力差

老年人運動機能明顯減退,平衡功能減弱,即使靜止站立時也容易晃動和跌倒,拄拐杖可以提高在較小的支撐面上,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提高老人的平衡能力,也可以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防止被走路匆忙的人碰撞摔倒。這樣的老人依自己情況選擇腋拐或多足拐杖,容易疲勞或步行能力差的老人可以選擇帶座拐杖,隨時休息。

4、中風患者

多足拐杖有助於支持中風患者的平衡功能、承重功能和穩定性,適合有一定站立能力和行走能力,但又需要在移動過程中獲得平衡幫助的中風患者。市面上有三腳、四腳拐杖,多足拐杖支撐面廣且穩定性好,除中風患者外,也適用於所有用單足手杖不夠安全的老人。

選拐杖時,建議老人穿平底鞋站立,兩手自然下垂,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這個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長度。拐杖底端一定要有橡膠,因為橡膠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可以保持拐杖著地時又輕又穩,不會打滑。拄拐杖時,保持身體直立的姿勢,上臂夾緊,控制身體的重心,防止身體向外傾倒。手腕保持向上的力量。臀部應保持直立,不要後彎。柺杖的著地點應當在腳掌的前外側部位。

多功能拐杖能夠給老年人帶來很多的好處,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免去了一些麻煩和出現的問題,因此建議老年人在需要拐杖的時候,要根據以上標准選擇,同時使用拐杖的時候,建議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高來做好調整,保證能帶來好的使用效果。

『柒』 四腳拐杖的缺點

老人拐杖用三腳好還是四腳好三腳拐杖與四腳拐杖各有優點,不論選擇哪個都可以對老人或者殘疾人產生幫助,因此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三腳拐杖或者四腳拐杖,下面為您介紹三腳拐杖以及四腳拐杖:

1、三腳拐杖與地面有3個接觸點。由於底面積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拐杖更好的支持與穩定性。此類拐杖尤其適用於不平的路面。

2、四腳拐杖與地面有4個接觸點。適於偏癱的中風病人在剛開始康復的時候使用,可以增加行走的穩定性。但因4點可以構成多個平面,在路面不平時,反而容易造成搖晃不穩的現象,所以建議四腳拐杖最好在室內使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兩者都是很好用的拐杖種類,區別也是比較明顯的,總的來說兩者各有特色,不能比較出誰好誰壞,只能說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購買。

『捌』 手杖的用途介紹

手杖的功能在於增加步行時支撐的面:以減緩下肢或是身體骨骼結構所必須承擔的負荷。一般以健側手使用手杖時可以減少患側下肢所承受的重量達20%至25%。可分擔患者腳部的載重,減少因下肢肌肉無力所產生的跛行現象,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對於膝上截肢的病人,借著手杖增加患者載重的力臂,可降低殘肢與義肢間的反作用力。降低走路轉彎時所需的肌肉力量,對於周邊血管病變的患者,可以減輕下肢血液循環的壓力。可以提供行動時感覺判斷的訊息。
需用時機
為了讓步行輔助器具真的能幫助行動並且避免傷害,我們必須注意使用的時機與正確的使用方式。手杖的使用時機包括:需要改善平衡的時候需要減緩關節疼痛的時候輕發炎或受傷部位的承重力量對於衰弱的肌肉提供輔助功能常做探知周遭環境的工具。
設計功能
手杖主要有單腳手杖、多腳手杖等。單腳手杖,只有一個支撐點,適用於下肢功能輕度障礙者、步行不穩者、輕度偏癱患者和老年人。但要求使用者上肢要有一定的支撐力,手部要有一定的握力。
多腳手杖,有三個或四個支撐點,由於多腳手杖的支撐面積大,因此穩定性能好,但上下台階和樓梯會不方便。適用於使用單腳手杖不安全者、平衡能力欠佳者等。
根據攜帶條件分:普通手杖和便攜手杖,便攜手杖一般指質地輕盈並可折疊。
材料工藝
一般手杖大多為木頭、藤、竹或鋁合金制的,高級的手杖還有碳纖維材料的。材料的種類雖然多,但所有的手杖必須又輕又靈活,這樣用起來才不會感到累。選擇時還要注意,手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特別好。
手杖的「尖頭」
手杖底部有個「尖頭」,好的尖頭觸到地面,形成的角度會讓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論是何種材料的手杖,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都必須加防滑墊,這樣才能避免打滑。
手杖的握柄
手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則對使用者的手關節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軟
木或乳膠質的手杖最好抓。
登山手杖
登山時使用手杖,可以減輕腿部壓力,節省體力,加快登山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膝關節,減輕其磨損。此外,因為有手杖的支撐,可以有效地維持身體平衡,使登山更安全。有的登山手杖是由碳纖維材料製成,每支重量僅約150 克,從重量上講,這是很占優勢的,別看它重量輕,但很堅固耐用,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強度,很輕松地支撐全身的重量。這種手杖具有很好的彈性,在體重的壓力下可以輕度彎曲,從而起到緩沖的作用;反彈力則能構成推動身體向前的助力。這種手杖都有特殊設計的腕帶,它可以在支撐時使手臂和手杖形成一條直線,下山時用就更加方便。 調整登山杖的長度: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將靠近底端的支桿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手持登山手杖站在平面上調整登山杖的長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
正確使用腕帶:通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手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柄施力。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於登山杖本身的強度。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由腕帶傳導到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則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柄,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手掌之中,然後再輕輕地抓住手杖把柄。
登山手杖的維護
1 碳纖維手杖不能受太大的橫向力,也不能磕碰,所以使用時要小心一些。
2 登山杖用完後,如果長時間不再用,應將其開口處朝向下方直立存放。
醫療手杖
這類手杖有自己的名字—「助行器」,依其與地面接觸點的多少可分為以下3 種:一般手杖:與地面僅有1 個接觸點,好處在於靈巧。但由於提供的支撐與平衡作用較少,所以只適於行動較慢時使用。
三腳手杖:與地面有3 個接觸點。由於底面積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手杖更好的支持與穩定性。此類手杖尤其適用於不平的路面。
四腳手杖:與地面有4 個接觸點。適於偏癱的中風病人在剛開始康復的時候使用,可以增加行走的穩定性。但因4 點可以構成多個平面,在路面不平時,反而容易造成搖晃不穩的現象,所以建議四腳手杖最好在室內使用。

『玖』 如何正確使用手杖

選擇拐杖時,要注意它的質量,一定要穩固。

腋窩支撐部的橡膠墊要具有彈性,拐杖底端要有橡皮端頭。
如果感覺身體或腿沒勁兒、走路搖晃不穩、下肢關節扭傷疼痛或有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以選擇使用手杖。

注意正確的高度和支撐。

在站直時,拐杖的上緣應在腋下2指左右。
拐杖的扶手應在臀圍線的高度,或站立時雙手下垂,手腕橫紋的位置。
當握住扶手時,肘關節輕微彎曲。
為了防止損傷腋下的神經和血管,在站立和行走時,身體應該用手去支撐而不是腋窩處。

行走時保證正確的姿勢。

行走時,身體略前傾,雙拐前移30厘米左右。
開始時,似乎是要用傷腿前行,實際上是將體重移到雙拐上。身體在兩拐間前移,最終好腿落地撐住。當好腿站實後,雙拐前移准備下一步。行走時,要目視前方,不要看腳下。

坐時,背對一把穩固(最好帶扶手)的椅子。把雙拐交到一隻手上,另一隻手向後摸到椅子,然後慢慢坐下。坐下後,把拐杖倒過來放在身邊夠得著的地方,避免拐杖滑倒。

要站起來時,身體向前輕移,雙拐放到傷腿一側的手上,撐起身體,用好腿支撐。

在上下樓梯時,一手扶樓梯扶手,一手握雙拐。上樓時,好腿在前,傷腿在後,用好腿帶著傷腿。下樓時,傷腿在前,好腿在後,用好腿一節一節跳下。如果樓梯沒有扶手,那隻能雙臂撐拐跳著上下了。
記住:「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1、手杖要用好腿一側的手握著。左腿傷了,右手拄手杖;右腿傷了,左手拄手杖。

2、行走時,手杖先向前一小步,邁出傷腿,再邁好腿。這樣以好腿為重心支撐,身體略向好腿一側傾斜,可明顯減輕傷腿一側的負重。

3、在下樓梯時,手杖的使用與拐杖一樣,也要記得是「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拾』 拐杖的用法

拐杖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康復輔助用具,其中手杖主要用於輕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屬於殘疾人用品,肘杖屬於中度下肢殘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殘疾者(病殘傷殘等)的必需品,多數下肢殘疾人不得不終身使用腋杖。

拐杖的使用在我國文化中是相當重要的。熟悉京劇的人都見過龍頭拐杖,在《打龍袍》一戲中呂國太拄著龍頭拐杖,在《百歲掛帥》和《太君辭朝》中,佘太君手執皇上特賜的龍頭拐杖。它除了使用價值以外,更象徵著權勢和地位。很多國家的君主都手握權杖。


(10)三腳手杖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拐杖的種類和製作取材形形色色,其中以竹、木製為最多。中國人喜歡用竹杖,它輕巧而富於彈性。其他拐杖有藤、紫檀、紅木、黃楊、降龍木、牛角、牙、骨、金屬等。據說,陰沉木手杖最為珍稀,陰沉木是木材因地殼變動而埋於土中,一般多為杉木而成,做成的拐杖質堅耐用,但存世寥寥,不易找尋。

藤木拐杖屬於天然拐杖,由野生藤條製成,最常見的是白藤條 野生藤條在生長的時候由人工壓彎成傘柄形狀。一般1到2年後就能成才。屬於普通品。

閱讀全文

與三腳手杖的使用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7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1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3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6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3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3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8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1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8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0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1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