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時怎麼算的
工時計算是要算出員工在某個崗位上,某個項目上或一個月內出勤工時,缺勤工時,具體計算要把每種工時類型統計出來,包括休假工時,加班工時,遲到工時,早退工時,曠工工時,會議工時,外出工時,出差工時,班車延誤工時,就餐工工時。。。。。。
推薦一款好用的工時統計軟體:京頂HR勞動力考勤工時統計分析系統
系統可以實現任意辦公地點的考勤打卡數據採集,年休假,休假,加班,出差,外出的申請審批;考勤工時報表的統計
考勤管理系統全業務管理包含以下模塊:
1、考勤設備服務:主要實現遠程打卡數據實時上傳
工地現在普遍使用人臉識別考勤機,人臉測溫通道也可以,但是比較貴。
2、智能排班模塊:制定標准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彈性工時制班次時間,並設置將具有相同上班時間的員工分為一個考勤組,制定考勤組排班計劃!
工地大多採用綜合工時制管理,這個智能排班還是很方便適用的。日歷形式展示
3、職工休假模塊:休假管理很多OA系統也包含,但OA請假以審批流程為主,多以半天或一天為單位而且不檢查班次。所以在考勤工時計算中不是特別精準。考勤休假模塊是包含員工休假資格發放,休假申請審批,休假計劃,工時優化,休假工時統計,自動銷假等功能組成
工人可以通過手機提交休假單,因為工地各個工種需要配合,對於重要崗位工頭可以根據員工休假,提前調配人員
4、年假管理賬戶:年假管理是員工休假的一個特殊情況,採用單獨年休假賬戶實現年假兩年並管,自動清零。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需要兩年並管,因為按自然年度計算,年假在12月底就到期了,而很多企業為保證員工年假能延續到春節期間申請休假,將上一年年假轉結到第二年。並設置清零有效期
這個模塊對工地考勤不太重要。
5、時間管理賬戶:這個時間賬戶主要實現對員工加班的管理,員工日常的多於標准工時的時間都記入時間賬戶,方便員工申請調休假或發放加班費。同時建立員工時間信用管理體系
工地加班是經常的,綜合工時制是在月底統一計算加班或一季度統一核算
6、出差考勤:員工出差正常考勤,並統計出差地域補助(工地考勤不需要)
7、外出管理:外出單管理,統計外出工時並計算外出餐補(工地考勤不需要)
8、考勤工時統計:員工每月的工資計算需要考勤報表,補助項統計,工時統計報表上報完成才算考勤的全業務管理。員工的實出勤工時,缺勤工時,休假工時,加班工時,出差工時,外出工時,會議工時,和考勤相關的福利補助全部計算匯總,方便HR部門計算薪酬(重要模塊)
9、工效分析:大數據挖掘。員工的項目工時,工效,休假率,出勤率多種維多的分析數據有助於准確核算工時,優化用工結構,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決策支持
10、定製開發:微服務架構可以在不影響現有業務基礎上擴展新應用。實現真正的企業一體化數字管理。避免多套系統對接,多頭維護,降低維護成本(工地考勤不需要)
綜合以上分析,工地考勤主要是打卡,排班,統計三個部分的管理需要。
❷ 記工時怎麼記
工時就是上班工作的時長,一般都是從上班開始到下班結束,中間經歷的時長。一般八小時工作制,一天的上班時間就是8個小時。
也有特殊崗位不能停產的實行三八制,或兩班倒12小時工作制,這個和薪資待遇嚴格相關的,工作時間長工資相對就要高。
工時的計算方法: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標准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關於工時的計算標准,有兩個標准(不同的法律規范)如下:
一種是採取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即周末雙休制度;另一種是6天工作制,每天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4小時。這是六天工作制或者是月休4天制。
我國現在的社會現狀是5天工作制和6天工作制並行,大多數公司選擇的是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雙休,予以勞動者適當的休息時間,較為人性化,當然,一些小公司小廠房並無明確的工時的規定。
6天工作制,每周不超過44小時,或者是6天工作制,每周不超過40小時,並無違反法律規范,也是合法的,勞動者無法申請補償。
但對於勞動者老說6天工作制不僅壓力大,可能還要面對晚上再加班的情形,給勞動者帶來負擔。
❸ 工時怎麼算的
工時的計算問題,需要從工時制度來理解。
工時制度即工作時間制度,據現有情況,我國目前有三種工作時間制度,即標准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不定時工時制。標准工時是我國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工時制度。
在標准工時制下,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長工時為8小時,周最長工時為40小時。
綜合計算工時制。這類是以標准工時制為基礎,以一定的期限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工時制度。
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的第五條至第七條的規定,該類工時制度有以下的特點:
①一般以月、季、年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
②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當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應當不能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
③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的,無論勞動者平時工作時間數為多少,只要在一個綜合工時計算周期內的總工作時間數不超過以標准工時制計算的應當工作的總時間數,即不視為加班。若超過,則超過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規定支付報酬,且延長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不定時工時制度,這是指,每一工作日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限制的工作時間制度,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無法按標准工作時間衡量或是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所採用的一種工時制度。
根據勞動部勞部發[1995]309號《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7條,《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的第八條以及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該類工時制度有以下的特點:
①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
②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用人單位應採取適當的休息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③實行不定時工作制,除法定節假日工作外,其他時間工作不算加班。
❹ 如何計算加工工時
工時是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小時即為一個工時。工時的具體含義,根據情境的不同,可有幾種情況:對於任務,是指完成任務所需的人員總數;對於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給資源的工時量;對於資源,是指為完成所有任務而分配給資源的總工時量。
工時:由一位合格的操作工人完成該工作所需要多少時間來定義,它包括三個方面:
1.
過程時間,如測試、加固等
2.
基本時間,及手工工作的時間
3.
個人因素產生的時間,
如心理疲勞,個人生理疲勞等
工時的衡量通過以下幾項手段獲得,如秒錶法,MTM衡量法。衡量工時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是研究勞動和生產能力的標准
2.
可以改善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3.
可以作為管理人員決策的依據
工時的計算方法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標准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加班工時:為加班人員與加班時間之乘積
4、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5、除外工時:為當日非發生於生產之工時
6、生產總工時:實勤工時-除外工時
7、異常工時:為當日因各種因素造成生產部無法正產生產而耗費的人工工時。
8、總標准工時:為當日生產之各產品入庫總數與各產品之單一標准工時之乘積之和。
9、異常工時:將影響當日生產所發生之狀況分別填寫實際時間
10、除外工時:將當日發生於生產中無法抗拒之工時,分別填寫實際發生之工時。
11、生產工時:為當天生產此工令所發生的實際工時。
12、差異工時:為產出標准工時與生產工時之差
生產效率=總標准工時\生產總工時×100%
總標准工時=產出數×單一產品標准工時
❺ 工時是怎麼計算的
工時的計算方法: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標准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❻ 標准工時怎麼算出來標准工時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標准時間=觀測時間*評比系數*(1+寬放率)=正常時間*(1+寬放率)觀測時間:是實際觀測得到的時間值的平均,而觀測時間由於受到作業者熟練度、工作意願、情緒等的影響,並能代表真實的情況,故此應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評價系數,求得實際時間作為標准時間的主體,而實際時間應考慮一定的寬放,作為疲勞、等待、喝水、上廁所等必須要項的預備,這樣才得到標准時間。
評比系數: 評比是一種判斷或評價的技術,目的是將實際的操作時間調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其中影響評比的因素包括:
a)操作者的熟練程度
b)設備工具的完善度
c)操作者的教育程度
d)工作的困難度
以100%作為正常速度的基準,如果評價系數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評價系數為0.6(即60%),由代表作業速度相當於正常速度的60%。
寬放:寬放是指由於疲勞,生理需求,管理需求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給予標准工時制定調整的一個方法。
產能的定義
產能:是指單位工作時間內的良品的產出數
工作時間:員工的實際的作業時間,由出勤時間減去相關活動產生的等待時間
良品產出數:生產現場的產出必須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為產能計算的依據
產能的計算
產能的計算公式:
產能=單位工作時間/周期時間
拉的周期時間是指該拉產出單位產品的時間間隔,它等於該拉的瓶頸時間
單位工作時間是指出勤時間減去相關活動產生的等待時間
通過工時系統的實施,可實時掌握現場所有生產線人員或生產線的狀態,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及調度生產線人員,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通過系統的工時統計等數據,為相關部門提供准確的工時、產能及效率數據,用於核算員工工資及計算人力成本,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進行統計、核算。該系統收益如下:
績效管理:幫助客戶輕松實現生產績效管理,實時掌控個人、班組、車間的效率數據;
生產效率: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加班時間;
生產調度:隨時掌握各生產線人員的工作狀況,幫助實現靈活的人員調度;
消除浪費:減少生產閑置時間,減少人員及時間的浪費;
物料管理:通過移動終端的網路功能,及時通知倉庫補充物料;
管理決策:為管理決策提供全面、實時數據;
客戶服務:使生產過程更加透明化,實時掌控訂單進度,提高出貨的准時性。
❼ 如何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
關於對廣州流花賓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復函 廣州飲食服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你單位所屬廣州流花賓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部分人員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申請收悉。現復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503號)以及本局《轉發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的通知》(穗勞護字[1995]1號)、《轉發〈關於推動企業全面實施新工時制度的通知〉》(穗勞安字[1997]8號)的規定,同意餐飲部各工種(崗位)的職工可實行以周為計算周期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計算時間至2003年10月31日止。 二、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綜合計算工時工作的職工,企業應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確保職工的身份健康以及休息、休假的權利。
❽ 標准工時的計算公式
摘要 標准工時的計算方法:標准工時=正常工時X(1+寬放率);寬放率=(標准工時-實測工時)/實測工時*100%=管理寬放率+生理寬放率+疲勞寬放率;正常工時是人工操作單元工時(經過速度評比)+機器自動作業工時(不可作速度評比)的總和;寬放率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的總和:
❾ 工時的計算方法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標准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加班工時:為加班人員與加班時間之乘積
4、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5、除外工時:為當日非發生於生產之工時
6、生產總工時:實勤工時—除外工時
7、異常工時:為當日因各種因素造成生產部無法正常生產而耗費的人工工時。
8、總標准工時:為當日生產之各產品入庫總數與各產品之單一標准工時之乘積之和。
9、異常工時:將影響當日生產所發生之狀況分別填寫實際時間
10、除外工時:將當日發生於生產中無法抗拒之工時,分別填寫實際發生之工時。
11、生產工時:為當天生產此工令所發生的實際工時。
12、差異工時:為產出標准工時與生產工時之差
生產效率=總標准工時生產總工時×100%
總標准工時=產出數×單一產品標准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