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直齒錐齒輪的詳細資料
樓主,資料較少,找了就只有這些
目的要求:掌握汽車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特點,參數,正確嚙合條
件;掌握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常用
齒輪材料.了解汽車直齒圓錐齒輪當量齒數,背錐,受
力分析;齒輪材料的熱處理,漸開線齒輪精度.
教學重點:汽車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特點,參數,正確嚙合條件和
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常用齒輪材 料.
教學難點:汽車直齒圓錐齒輪的受力分析.
教學內容:錐齒輪的齒廓,背錐和當量齒數;直齒錐齒輪的嚙合
傳動;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齒輪傳動的失效
形式與設計准則;齒輪常用材料及熱處理;齒輪傳動
精度.
第五講 錐齒輪傳動齒輪失效 維護 材料和精度
1.特點
圓錐齒輪機構是用來傳遞空間兩相交軸之間運動和動力的一種齒輪機構,其輪齒分布在截圓錐體上,齒形從大端到小端逐漸變小.圓柱齒輪中的有關圓柱均變成了圓錐.為計算和測量方便,通常取大端參數為標准值.
一對圓錐齒輪兩軸線間的夾角∑稱為軸角.其值可根據傳動需要任意選取,在一般機械中,多取∑=90°.
2.應用
圓錐齒輪
汽車直齒圓錐齒輪:
斜齒圓錐齒輪:
曲齒圓錐齒輪:
由於設計,製造,安裝方便,應用最廣
介於兩者之間,傳動較平穩,設計較簡單
傳動平穩,承載能力強,用於高速,重載傳動
一,圓錐齒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8—10 圓錐齒輪傳動
_將兩扇形齒輪補足為完整的直齒圓柱齒輪,則
齒數分別增加到ZV1和ZV2,這個假臣的圓柱齒輪為
錐齒輪的當量齒輪,ZV1和ZV2稱為當量齒數.由圖
可得出其幾何關系:
1.OAC,OBC分別為兩輪的分度圓錐,在兩錐齒輪大端
分別作一圓錐面O1CA,O2CB,與相應的分度圓錐面
共軸,其母線O1C或O2C與相應的分度圓錐母線OC垂
直相交,此圓珠筆錐面稱為背錐.將錐齒輪大端的
球面漸開線投影在背錐上,背錐上的齒形與該球球
面漸開線的齒形相差很小,故用之來近似地來代替
大端齒形.將背錐展開成扇形面,以背錐母線(O1C或O2C)為分度圓半徑,畫出兩個扇形齒輪,使
其模數和壓力角分等於錐齒輪大端的模數和壓力
角,其齒數等於等於錐齒輪的實際齒數Z1,Z2.
二.直齒錐齒輪的齒廓和當量齒數
又因為
所以
式中,Z1,Z2分別為兩錐齒輪的實際齒數;δ1,δ2分別為兩錐齒輪的分度圓錐角.
由於上式中,cosδ1,cosδ2數總小於1,所以ZV1>Z1,ZV2>Z2,即當量齒數大於實際齒數,且不一定為整數.直齒錐齒輪不產生根切的最少齒數為:
Zmin=Zvmivcosδ=17cosδ
當量齒輪在錐齒輪的製造和設計計算中有廣泛應用.如:一般精度的錐齒輪常採用仿形法加工,銑刀的號碼應按當量齒數來選擇;在齒根抗彎強度計算時,要按當量齒數來查取齒形因數;此外,標準直齒錐齒輪不發生根切的最少齒數可
過當量齒數來計算.
二.直齒錐齒輪的嚙合傳動
1.基本參數的標准值汽車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基本參數及幾
何尺寸是以輪齒大端為標準的.規定錐齒輪大端模數
與壓力角為標准值.
2.正確嚙合條件:
___直齒錐齒輪的正確嚙合條件為兩錐齒輪大端模數和壓力
角分別相等且等於標准值.
三.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
大端處單位齒寬上的載荷與小端處單位齒寬上的載荷不相等,其合力作用點實際偏於大端,通常近似地將法向力簡化為作用於齒寬中點節線處的集中載荷,即作用在分度圓錐平均直徑 dm1處.若忽略接觸面的摩擦力,則作用在平均分度圓直徑dm1處法向剖面N-N的法向力幾可分解為三個互相垂直的空間分力;圓周力Ft,徑向力Fr 和軸向力Fa.這三個分力的大小由力矩平衡條件可得;式中, T1為主動齒輪傳遞的轉矩(N•m); dm1可根據分度圓直徑 d1,錐距 R齒寬b確定.
圓周力方向,主動輪上
與其回轉方向相反,從動輪上
與其回轉方向相同;徑向力
圓周力Ft方向,主動輪上與其回轉方向相反,從動輪
上與其回轉方向相同;徑向力Fr方向,都指向兩輪
各自的輪心;軸向力Fa方向,分別沿各自的軸線指
向輪齒的大端.
正確嚙合條件:
圓錐齒輪大端的模數和壓力角分別相等,且錐距相等,錐頂重合
連續傳動的條件:
重合度大於1,重合度可按當量齒輪進行計算
傳動比:
四,汽車直齒圓錐齒輪的嚙合傳動
一,失效形式
1,輪齒折斷:輪齒折斷輪齒折斷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
於多次重復的彎曲應力和應力集中造成的疲勞折斷;另一種
是由於突然嚴重過載或沖擊載荷作用引起的過載折斷.這兩
種折斷都起始於輪齒根部受拉的一側.齒寬較小的直齒輪往
往發生全齒折斷.
2,齒面疲勞點蝕:點蝕常發生於潤滑狀態良好,齒面硬度較低
(HB≤350 HBS)的閉式傳動中.
§8—11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設計准則
3,齒面磨損
4,齒面膠合
5,齒麵塑性變形
二,設計准則
傳動類型 主要失效形式 設計准則
閉式軟齒面 齒面疲勞點蝕 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齒輪傳動 准則
閉式硬齒面 齒根彎曲疲勞 齒根彎曲疲勞
齒輪傳動 折斷 強度准則
一,常用的齒輪材料
1,鋼
(1)鍛鋼
軟齒面齒輪(HBS≤350)
硬齒面齒輪(HBS>350)
(2)鑄鋼
2,鑄鐵:少用,一般用於強度要求不高的地方.
3,非金屬材料:應用少,常用於儀器儀表.
二,齒輪材料的選擇原則
鋼制軟齒面齒輪要求小齒輪硬度大於大齒輪30-50 HBS
原因:1)小齒輪齒根強度較弱
2)小齒輪的應力循環次數較多
3)當大小齒輪有較大硬度差時,較硬的小齒輪會對較軟的
大齒輪齒面產生冷作硬化的作用,可提高大齒輪的接觸疲
勞強度
㈡ 以知單認鏜刀轉速3200r/min,進給量180mm/min,求線速度和每轉切削量請加上計算公式
V=3200×3.14×直徑÷1000
F=180÷3200
㈢ 銑床加工圓弧的方法
1、銑床加工圓弧的方法是:(立銑床)換上立銑刀。將工件固定在夾具上,選好所需轉盤上所需的弧度。慢慢的搖動轉盤上的搖手柄到指定的刻度即可。
2、通常銑刀旋轉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它可以加工平面、溝槽,也可以加工各種曲面、齒輪等。
3、銑床除能銑削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花鍵軸外,還能加工比較復雜的型面,效率較刨床高,在機械製造和修理部門得到廣泛應用。銑床加工圓弧得需要一種專門的夾具——萬能分度轉盤。
(3)微調鏜刀燕尾槽的計算方法公式擴展閱讀:
1、數控車床可進行復雜回轉體外形的加工。銑削是將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轉的銑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狀和特徵。傳統銑削較多地用於銑輪廓和槽等簡單外形特徵。數控銑床可以進行復雜外形和特徵的加工。
2、銑鏜加工中心可進行三軸或多軸銑鏜加工,用於加工,模具,檢具,胎具,薄壁復雜曲面,人工假體,葉片等。 在選擇數控銑削加工內容時,應充分發揮數控銑床的優勢和關鍵作用。
3、操作人員應穿緊身工作服,袖口扎緊;女同志要戴防護帽;高速銑削時要戴防護鏡;銑削鑄鐵件時應戴口罩;操作時,嚴禁戴手套,以防將手捲入旋轉刀具和工件之間。
4、操作前應檢查銑床各部件及安全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檢查設備電器部分安全可靠程度是否良好。裝卸工件時,應將工作台退到安全位置,使用扳手緊固工件時,用力方向應避開銑刀,以防扳手打滑時撞到刀具或工夾具。
5、裝拆銑刀時要用專用襯墊墊好,不要用手直接握住銑刀。銑削不規則的工件及使用虎鉗、分度頭及專用夾具持工件時,不規則工件的重心及虎鉗、分度頭、專用夾具等應盡可能放在工作台的中間部位,避免工作台受力不勻,產生變形。
6、在快速或自動進給銑削時,不準把工作台走到兩極端,以免擠壞絲桿。機床運轉時,不得調整、測量工件和改變潤滑方式,以防手觸及刀具碰傷手指。在銑刀旋轉未完全停止前,不能用手去制動。銑削中不要用手清除切屑,也不要用嘴吹,以防切屑損傷皮膚和眼睛。
7、在機動快速進給時,要把手輪離合器打開,以防手輪快速旋轉傷人。工作台換向時,須先將換向手柄停在中間位置,然後再換向,不準直接換向。銑削鍵槽軸類或切割薄的工件時,嚴防銑壞分度頭或工作檯面。
8、銑削平面時,必須使用有四個刀頭以上的刀盤,選擇合適的切削用量,防止機床在銑削中產生振動。工作後,將工作台停在中間位置,升降台落到最低的位置上。
9、對於數控立式銑床,工作前應根據工藝要求進行有關工作程序、主軸轉速、刀具進給量、刀具運動軌跡和連續越位等項目的預選。將電氣旋鈕置於「調正」位置進行試車,確認無問題後,再將電氣旋鈕置於自動或半自動位置進行工作。
㈣ 求弧齒錐齒輪的特點及工業運用。
1切削運動和切削用量
1.1工件的加工表面
1.2切削運動
1.3切削用量
2刀具切削部分的構造要素
3確定刀具角度的參考系
3.1刀具靜止參考系
3.2刀具工作參考系
4刀具角度的定義與各角度間的關系
4.1刀具的標注角度
4.2刀具在靜止參考系內各角度間的關系
4.3刀具的工作角度
4.4刀具工作角度與標注角度的關系
5刀具幾何角度及刃部參數的選擇
第2章 刀具材料
第1節 概述
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2常用刀具材料的種類
3不同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分析
3.1硬度與耐磨性
3.2強度及韌度
3.3耐熱性
3.4導熱性
3.5工藝性
2節 刀具材料的改性
1刀具的表面化學熱處理
2刀具表面塗層
2.1塗層方法
2.2塗層物質
第3節 工具鋼
1碳素工具鋼
2合金工具鋼
3高速鋼
3.1高速鋼的分類
3.2通用型高速鋼
3.3高性能高速鋼
3.4高速鋼刀具牌號的選擇
3.5粉末冶金高速鋼
第4節 硬質合金
1硬質合金的性能特點
2硬質合金的種類
2.1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規定的硬質合金分類
2.2我國硬質合金分類
3硬質合金的選用
第5節 陶瓷及超硬刀具材料
1陶瓷刀具材料
1.1陶瓷刀具材料的種類
1.2氧化鋁基陶瓷刀具的性能特點
1.3陶瓷刀具的選用
2超硬刀具材料
2.1金剛石
2.2立方氮化硼(CBN)
2.3超硬刀具材料的使用
第3章 車刀和刨刀
第1節 整體、焊接和機夾車刀
1車刀的種類和用途
2車刀的結構設計
2.1車刀刀桿截面型式與選用
2.2車刀刀桿懸伸長度
2.3車刀刀片的連接方式
2.4車刀前刀面的形狀與選擇
2.5車刀幾何角度的選擇
2.6車刀刀尖圓弧半徑的選用
2.7車刀刀尖的形狀設計
2.8斷屑槽型的設計
2.9車刀切削用量推薦值
3焊接式硬質合金車刀
3.1焊接式車刀類型
3.2硬質合金刀片型號規格
3.3切削刃部幾何參數的設計
3.4硬質合金車刀的焊接與無機粘結的技術要求
3.5焊接式車孔刀的設計
3.6常用焊接式車刀設計推薦尺寸參數
4機夾式硬質合金車刀
4.1機夾式硬質合金車刀夾緊機構的設計要求
4.2機夾式硬質合金車刀刀槽
4.3機夾式硬質合金車刀的典型結構
5切斷刀
5.1切斷刀的工作特點
5.2切斷刀的設計要求
5.3切斷刀的結構類型
5.4焊接式切斷車刀設計推薦尺寸參數
5.5機夾切斷車刀的型式尺寸與技術條件
6幾種典型車刀的制圖
6.1車刀制圖的一般原則
6.2幾種典型車刀的角度標注
第2節 可轉位車刀
1可轉位車刀的設計特點
1.1可轉位車刀
1.2可轉位車刀的設計特點
2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與刀墊
2.1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的主要品種
2.2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的型號表示規則
2.3圓孔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
2.4無孔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
2.5沉孔硬質合金可轉位刀片
2.6可轉位刀片新系列
2.7刀墊
3可轉位刀片的選擇
3.1刀片材料牌號的選擇
3.2可轉位刀片固定型式的選擇
3.3可轉位刀片形狀及規格的選擇
3.4可轉位刀片斷屑槽型的選擇
3.5可轉位刀片精度的選擇
4可轉位車刀幾何角度的選擇與計算
4.1可轉位車刀的主要幾何參數
4.2可轉位車刀的幾何角度計算
5可轉位車刀的型號表示規則
5.1可轉位外圓、端面及仿形車刀的型號表示規則
5.2可轉位內孔車刀的型號表示規則
6可轉位車刀的型式與尺寸
6.1可轉位外圓、端面、仿形車刀的型式與尺寸
6.2可轉位內孔車刀的型式與尺寸
7主要夾緊元件的尺寸與計算
7.1杠桿的型號與尺寸
7.2壓板的型號與尺寸
7.3楔鉤的型號與尺寸
7.4偏心式可轉位車刀夾緊元件的尺寸與計算
8硬質合金可轉位車刀技術條件
8.1硬質合金可轉位車刀的技術要求
8.2標志與包裝
9硬質合金可轉位車刀設計示例
第3節 重型車刀
1重型車削的定義
2刀具結構與特點
3刀片的夾緊方式選擇與設計要點
4重型車刀刀片
5模塊式重型車刀系統
第4節 超硬材料車刀
1結構型式、特點及適用范圍
1.1刀頭的固定方法
1.2切削刃部的幾何形狀
2復合刀片
3金剛石車刀與立方氮化硼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切削用量
3.1天然單晶金剛石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切削用量
3.2聚晶金剛石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切削用量
3.3立方氮化硼車刀的幾何角度與切削用量
4單晶金剛石車刀設計示例
第5節 刨刀
1刨刀的種類和用途
2刨刀的設計要點
3精刨刀
4重型刨刀
5刨刀的刀具角度與切削用量
第6節 插刀
1插刀的種類和用途
2插刀的幾何形狀與結構特點
3插刀的切削角度與插削用量
第7節 成形車刀
1成形車刀的種類和用途
2成形車刀的前角與後角
3成形車刀廓形設計
3.1棱體成形車刀廓形設計
3.2圓體成形車刀廓形設計
3.3成形車刀的附加刀刃
3.4成形車刀的廓形檢驗樣板
4成形車刀的結構尺寸與夾固結構
4.1棱體成形車刀的結構尺寸
4.2圓體成形車刀的結構尺寸
4.3成形車刀的刀夾與夾固結構
5成形車刀的刃磨與技術要求
5.1成形車刀的刃磨
5.2成形車刀的技術要求
6成形車刀設計示例
6.1加工外圓用的圓體成形車刀的設計
6.2棱體成形車刀的設計
6.3加工內孔用的圓體成形車刀的設計
第4章 孔加工刀具
第1節 麻花鑽
1麻花鑽的典型結構
2標准麻花鑽的結構、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及焊縫位置
2.1標准麻花鑽的結構
2.2標准麻花鑽的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2.3標准麻花鑽的焊縫位置
3標准通用麻花鑽的切削部分設計
3.1各參數的選擇
3.2標准麻花鑽刃磨方式的選擇
4通用標准麻花鑽切削部分的改進
4.1各種修磨方式
4.2群鑽系列
5標准麻花鑽溝形部分設計及改進措施
5.1標准麻花鑽的溝形及關鍵工裝設計
5.2麻花鑽溝形設計的改進
6硬質合金麻花鑽
6.1直柄硬質合金麻花鑽
6.2錐柄硬質合金麻花鑽
第2節 深孔鑽
1單刃螺旋溝深孔鑽
2單刃槍孔鑽
3內排屑深孔鑽
3.1單刃BTA深孔鑽
3.2單刃碎屑內排屑深孔鑽
3.3多刃錯齒BTA深孔鑽
3.4噴吸鑽及其噴吸裝置
4DF系統
第3節 環孔鑽(套料鑽)
1外排屑環孔鑽
2內排屑單齒環孔鑽
3多齒內排屑環孔鑽
4切玻璃鋼棒料的環孔鑽
5鑽玻璃用環孔鑽
第4節 機夾硬質合金刀片淺孔鑽
第5節 中心鑽
第6節 擴孔鑽
1擴孔鑽的種類
2標准擴孔鑽
2.1錐柄擴孔鑽
2.2直柄擴孔鑽
2.3套式擴孔鑽
2.4標准擴孔鑽主要技術要求
2.5擴孔鑽直徑的設計
2.6整體擴孔鑽的槽形設計
3整體結構焊硬質合金刀片擴孔鑽
3.1刀片槽位置尺寸的計算
3.2焊硬質合金刀片套式擴孔鑽
3.3各種復合擴孔鑽
4組合式擴孔鑽
5機夾刀片式擴孔鑽
第7節 鍃鑽
1標准鍃鑽
2焊硬質合金刀片的專用鍃鑽
2.1加工中心孔錐面用的三刃鍃鑽
2.2型面鍃鑽
3復合專用鍃鑽
4短尾機夾硬質合金刀片沉孔鍃鑽
5方孔及六方孔鍃鑽
第8節 鉸刀
1鉸刀的種類
2鉸刀設計中的共性問題
2.1鉸刀的直徑及倒錐度設計
2.2齒數及槽形設計
2.3鉸刀切削部分的設計
2.4鉸刀頸部及柄部設計
2.5鉸刀材料選擇
3加工圓柱孔用的整體手用鉸刀
3.1標准手用鉸刀
3.2棱形鉸刀
4加工圓柱孔用整體機用鉸刀
4.1標準直柄機用鉸刀
4.2標准錐柄機用鉸刀
4.3錐柄長刃機用鉸刀
4.4帶刃傾角直柄機用及錐柄機用鉸刀
4.5套式機用鉸刀
4.6套式鉸刀和套式擴孔鑽用心軸
4.7硬質合金直柄機用鉸刀
4.8硬質合金錐柄機用鉸刀
4.9鏜鉸刀
4.10 焊硬質合金刀片的拉鉸刀
5加工圓錐孔用的鉸刀
5.11:50錐度銷子鉸刀
5.2莫氏圓錐和米制圓錐鉸刀
5.3錐柄機用橋梁鉸刀
6復合加工用的鉸刀
6.1前導向雙徑復合鉸刀
6.2擴鉸組合刀
7組合結構鉸刀
7.1硬質合金可調節浮動鉸刀
7.2可調節手用鉸刀
7.3可脹式鉸刀
7.4機用套式可調節鉸刀
8電鍍金剛石鉸刀
第9節 鏜刀
1整體結構的鏜刀及一般機夾刀片鏜刀
2組合式鏜刀桿
2.1單刃組合鏜刀
2.2雙面刃組合鏜刀
2.3多刃組合鏜刀
3帶可微調機構的鏜刀頭
第5章 銑 刀
第1節 銑刀的種類和用途
1尖齒銑刀
2鏟齒銑刀
第2節 銑削參數和銑刀幾何角度的選擇
1銑刀幾何角度的選擇
1.1前角與後角的選擇
1.2主偏角kr與副偏角kr的選擇
1.3刃傾角λ5(螺旋角β)的選擇
2銑刀的減振設計
2.1不等螺旋角銑刀的設計
2.2不等齒距銑刀的優化設計
3銑削用量要素及切削層參數
3.1銑削用量要素
3.2銑削切削層參數
4順銑與逆銑
5銑削的特點
第3節 銑刀的連接結構及常用標准
1銑刀的連接結構
2常用標准
2.1直柄銑刀的柄部尺寸
2.2銑刀和銑刀柄的互換尺寸
2.3可轉位面銑刀的安裝尺寸
第4節 高速鋼銑刀
1高速鋼尖齒銑刀結構參數的設計
2圓柱銑刀
2.1圓柱形銑刀
2.2圓柱形玉米銑刀
2.3圓柱形有端齒玉米銑刀
2.4圓柱銑刀的技術要求
3立銑刀
3.1標准立銑刀
3.2分屑立銑刀
3.3波形刃立銑刀
4盤銑刀
4.1單面刃槽銑刀
4.2雙面刃銑刀
4.3直齒三面刃銑刀
4.4錯齒三面刃銑刀
4.5直齒和錯齒三面刃銑刀的技術要求
4.6鑲齒三面刃銑刀
5鋸片銑刀
5.1中小規格的鋸片銑刀
5.2大規格鋸片銑刀
6角度銑刀
6.1角度銑刀的型式和尺寸
6.2角度銑刀的技術要求
7鍵槽銑刀
7.1鍵槽銑刀的型式和尺寸
7.2鍵槽銑刀的技術要求
8半月鍵槽銑刀
8.1半月鍵槽銑刀的型式和尺寸
8.2半月鍵槽銑刀的技術要求
9T形槽銑刀
9.1T形槽銑刀的型式和尺寸
9.2T形槽銑刀的技術要求
10燕尾槽銑刀
11模具銑刀
11.1模具銑刀的型式和尺寸
11.2模具銑刀的技術要求
第5節 硬質合金銑刀
1可轉位銑刀刀片
1.1可轉位銑刀刀片表示規則和標准
1.2刀片的選擇
2硬質合金立銑刀
2.1硬質合金立銑刀結構和幾何參數
2.2鑲焊式硬質合金立銑刀
2.3可轉位立銑刀
2.4硬質合金波形刃立銑刀
3硬質合金T形槽銑刀
3.1焊接硬質合金T形槽銑刀
3.2可轉位T形槽銑刀
4硬質合金鋸片銑刀
4.1整體硬質合金鋸片銑刀
4.2鑲焊式硬質合金鋸片銑刀
5硬質合金可轉位槽銑刀
5.1可轉位溝槽銑刀
5.2孔槽銑刀
5.3硬質合金可轉位三面刃銑刀
5.4可轉位槽銑刀的技術要求
6硬質合金旋轉銼
6.1硬質合金旋轉銼代號使用規則
6.2硬質合金旋轉銼規格尺寸
6.3硬質合金旋轉銼的技術要求
7面銑刀
7.1面銑刀的種類
7.2硬質合金可轉位面銑刀
7.3面銑刀的技術要求
8專用可轉位銑刀
8.1加工曲軸頸的可轉位銑刀
8.2連桿平衡去重用可轉位面銑刀
8.3精銑面銑刀
8.4加工鋁合金用可轉位面銑刀
8.5其它專用可轉位面銑刀
9超硬材料可轉位面銑刀
9.1陶瓷可轉位面銑刀
9.2立方氮化硼可轉位面銑刀
9.3聚晶金剛石(PCD)可轉位面銑刀
第6節 成形銑刀
1成形銑刀的種類和用途
2鏟齒成形銑刀
2.1鏟齒的目的和要求
2.2齒背曲線
2.3鏟齒加工過程
2.4成形銑刀的後角及鏟削量
2.5成形銑刀的法向後角
3鏟齒成形銑刀結構參數的確定
4加工直槽的成形銑刀廓形設計
5加工螺旋槽的成形銑刀廓形設計
5.1圓柱螺旋槽銑刀廓形設計計演算法
5.2異形回轉面刀具螺旋槽的成形原理
5.3設計示例
第6章 拉 刀
第1節 概述
1拉刀種類
2拉刀結構要素
2.1內拉刀結構要素
2.2外拉刀結構要素
2.3刀齒結構要素
3拉削特點及拉削圖形
3.1拉削特點
3.2拉削方式及其特點
第2節 拉刀參數確定
1拉削餘量及齒升量
2容屑槽及分屑槽
2.1容屑槽型式
2.2容屑系數K和容屑槽深度h
2.3齒距p和同時工作齒數z
2.4容屑槽尺寸
2.5拉刀的分屑槽
3拉刀幾何參數
4拉刀校準部
5拉刀無刀齒的光滑部分
5.1柄部
5.2頸部和過渡錐
5.3前導部
5.4後導部、尾部和後柄
6拉刀總長度和成套拉刀
6.1拉刀的最大總長度
6.2成套拉刀的設計
7拉削力及拉刀強度驗算
7.1直齒拉刀的拉削力
7.2斜齒拉刀的拉削力
7.3螺旋齒圓拉刀的拉削力
7.4拉刀強度驗算
第3節 圓拉刀
1普通圓拉刀
1.1圓拉刀的拉削圖形
1.2普通圓拉刀的特點
1.3普通圓拉刀設計示例
2圓推刀
2.1推刀的結構與參數
2.2切削部和校準部的設計
2.3帶導柱的圓推刀結構
3擠光圓拉刀和推刀
3.1擠光拉刀設計特點
3.2擠光環
3.3擠光拉削速度
4螺旋齒普通圓拉刀
4.1螺旋齒普通圓拉刀的特點
4.2螺旋齒普通圓拉刀的設計
4.3螺旋齒淺孔拉刀
4.4螺旋齒圓拉刀設計示例
5深孔圓拉刀
5.1螺旋齒深孔圓拉刀
5.2環形齒深孔圓拉刀
6精密圓拉刀和推刀
6.1精密圓拉刀和推刀的特點
6.2精密圓拉刀設計示例
6.3精密扁圓孔推刀設計示例
第4節 鍵槽拉刀
1鍵槽拉刀的種類與加工
2鍵槽拉刀的結構型式和特點
2.1鍵槽拉刀的結構型式和基本尺寸
2.2鍵槽拉刀特點
3鍵槽拉刀的拉削餘量
3.1鍵槽拉刀拉削餘量的計算
3.2多次拉削時餘量分配和墊片計算
4鍵槽拉刀的橫截面及主要參數的確定
5鍵槽拉刀其它參數的確定
5.1校準部
5.2鍵槽拉刀倒角齒設計計算
6鍵槽拉刀的導套
7鍵槽拉刀的前導部長度
8鍵槽拉刀設計示例
8.1一般鍵槽拉刀的設計示例
8.2帶倒角齒鍵槽拉刀設計示例
8.3側面帶修光齒的鍵槽拉刀設計舉例
第5節 矩形花鍵拉刀
1普通矩形花鍵拉刀
1.1刀齒的配置、齒形及參數計算
1.2矩形花鍵拉刀設計示例
2螺旋花鍵拉刀
2.1螺旋花鍵拉刀設計特點
2.2螺旋花鍵拉刀舉例
3矩形花鍵推刀
第6節 漸開線花鍵拉刀
1漸開線花鍵拉刀設計特點
1.1刀齒的配置形式及餘量分配
1.2齒升量的確定
1.3齒形尺寸的確定
1.4漸開線花鍵拉刀後頂尖抬高量計算
1.5漸開線花鍵拉刀齒形修正及代用圓弧
2漸開線花鍵拉刀齒形的量棒測量法
2.1量棒直徑DR的計算
2.2測量值MR 的計算
3梯形齒粗拉刀的設計
4直線齒形(45°壓力角)漸開線花鍵拉刀設計
5漸開線花鍵拉刀設計示例
5.1設計只拉花鍵的漸開線花鍵拉刀
5.2設計粗、精加工成套漸開線花鍵拉刀
5.3直線齒形的45°壓力角漸開線花鍵拉刀設計實例
第7節 成形孔拉刀
1四方孔拉刀和六方孔拉刀
1.1拉刀截形尺寸
1.2齒升量
1.3拉刀齒數、長度及前導部
1.4四方孔拉刀設計示例
2矩形孔拉刀
3復合孔拉刀
3.1帶平面圓孔拉刀
3.2帶鍵圓孔拉刀
3.3扁圓拉刀
3.4帶槽矩形孔拉刀
3.5七鍵定子拉刀
第8節 裝配式內拉刀
1裝配式矩形花鍵拉刀
1.1刀條式矩形花鍵拉刀
1.2刀環式矩形花鍵拉刀
1.3機夾硬質合金矩形花鍵拉刀
2軸承保持架拉刀
2.1軸承保持架結構特點及加工要求
2.2裝配式軸承保持架拉刀特點
3套環式七鍵定子拉刀
3.1普通拉刀加工時存在的問題
3.2套環式七鍵定子拉刀的特點
4內齒輪拉刀
5裝配式螺旋圓拉刀
6葉片槽拉刀
第9節 外拉刀
1概述
2齒升量
3鏟齒外拉刀的齒距
4刀齒結構
5截面尺寸及長度
5.1截面尺寸
5.2拉刀長度
6刀塊的固定方法
6.1用螺釘固定刀塊的結構
6.2用楔塊固定刀塊的結構
6.3圓柱形刀塊的緊固
7刀塊的支承
8刀塊的調整
9組合式外拉刀的典型刀塊
9.1平面刀塊
9.2切槽刀塊
9.3角度刀塊
9.4成形刀塊
10成形外拉刀的廓形修正
10.1漸成式成形拉刀的廓形修正
10.2成形式成形拉刀的廓形修正
第10節 拉刀技術要求
1拉刀主要技術要求
2其它公差項目
第11節 拉刀的合理使用
1拉刀的刃磨
1.1刃磨拉刀用的機床
1.2刃磨拉刀用的砂輪
1.3拉刀刃磨前的檢查
1.4典型拉刀的刃磨工藝
1.5拉刀刃磨後的檢驗
2拉削缺陷及消除方法
2.1拉削表面粗糙度達不到要求
2.2拉削精度達不到要求
2.3拉刀壽命低
2.4拉刀刀齒崩刃或斷裂
第7章 螺紋刀具
第1節 螺紋刀具分類、特點和用途
第2節 螺紋車刀
1機夾刀片螺紋車刀
1.1國標機夾螺紋車刀
1.2機夾可轉位刀片螺紋車刀
1.3機夾稜柱體螺紋車刀
2螺紋梳刀
3圓體螺紋車刀
4特型螺紋車刀舉例
第3節 絲錐
1絲錐結構設計中的共性問題
1.1切削錐部
1.2校準部分
1.3絲錐溝槽形設計
2螺紋公差
3機用和手用絲錐
3.1型式和基本尺寸
3.2單支和成組絲錐
4長柄機用絲錐
5長柄螺母絲錐
6短柄螺母絲錐
7彎柄螺母絲錐
8螺旋槽絲錐
8.1螺旋槽絲錐的型式和尺寸
8.2技術要求
8.3螺旋槽絲錐結構要素
9螺尖絲錐
9.1型式和尺寸
9.2結構參數和切削角度
9.3技術要求
10內容屑絲錐
10.1型式和尺寸
10.2內容屑槽絲錐技術要求
11.1結構型式和尺寸
11.2無槽擠壓絲錐結構設計
12梯形螺紋絲錐
12.1型式和尺寸
12.2梯形螺紋絲錐技術要求
13拉削絲錐
13.1拉削絲錐的一般結構
13.2高精度梯形螺紋拉削絲錐型式和尺寸
13.3高精度拉削絲錐的技術要求
1455°圓柱管螺紋絲錐
14.1型式和尺寸
14.2技術要求
1555°圓錐管螺紋絲錐
15.1型式和尺寸
15.2牙型及其尺寸偏差
15.3 技術要求
第4節 板牙
1圓板牙
1.1型式和基本尺寸
1.2圓板牙結構要素設計
1.3板牙用組合絲錐
1.4圓板牙的技術條件
255°圓柱管螺紋圓板牙
2.1型式和尺寸
2.2技術條件
355°圓錐管螺紋圓板牙
3.1型式和基本尺寸
3.2技術條件
4六方板牙
4.1型式和基本尺寸
4.2技術條件
第5節 螺紋銑刀
1 圓盤形螺紋銑刀
1.1結構
1.2銑刀齒形尺寸
2 梳形螺紋銑刀
2.1梳形螺紋銑刀的結構設計
2.2螺紋銑刀切削部分
2.3前刀面齒形
2.4螺紋銑刀主要技術要求
第6節 滾絲輪、搓絲板
1滾絲輪
1.1滾絲輪的型式和尺寸
1.2滾絲輪主要參數的設計
1.3滾絲輪的主要技術要求
2搓絲板
2.1搓絲板的結構設計
2.2螺紋部分設計
2.3搓絲板的技術要求
第7節 螺紋切頭
1圓梳刀螺紋切頭的典型結構及設計
1.1旋轉式圓梳刀螺紋切頭結構工作原理
1.2非旋轉式圓梳刀的螺紋切頭結構工作原理
1.3圓梳刀螺紋切頭的結構設計
1.4切頭和梳刀的結構尺寸和配套選用
1.5圓梳刀的設計
1.6普通螺紋切頭用途的擴展
1.7圓梳刀內螺紋切頭
2徑向平梳刀螺紋切頭的結構及設計
2.1徑向平梳刀不旋轉式外螺紋切頭
2.2徑向平梳刀旋轉式外螺紋切頭
2.3徑向平梳刀螺紋切頭設計
2.4平梳刀內螺紋切頭
3切向平梳刀螺紋切頭
3.1切頭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2切頭與梳刀設計
第8章 數控機床用工具系統
第1節 機床與工具系統的介面及其標准
1概述
27:24錐度介面
2.1國際標准錐柄柄部及其拉釘尺寸系列
2.2美國標准錐柄柄部及其拉釘尺寸系列
2.3日本標准錐柄柄部及其拉釘尺寸系列
2.4德國標准錐柄柄部及其拉釘尺寸系列
2.5中國國家標准錐柄柄部尺寸系列
2.6機械部標准錐柄JT(ST)型柄部及其拉釘尺寸系列
3其它錐度介面
3.1工具柄自鎖圓錐的尺寸和公差
3.2莫氏圓錐的強制傳動型式及尺寸
3.3鑽夾頭短圓錐
4德國標准DIN69880介面
第2節 TSG工具系統
1.1TSG工具系統中各種工具的型號
1.2TSG工具系統圖
1.3接長桿刀柄及其接長桿
1.4彈簧夾頭刀柄及其接桿
1.57:24錐柄快換夾頭刀柄及其接桿
1.6鑽夾頭刀柄
1.7無扁尾莫氏錐孔刀柄及其接桿
1.8有扁尾莫氏錐孔刀柄及其接桿
1.9攻螺紋夾頭刀柄
1.10鏜刀類刀柄
1.11銑刀類刀柄
1.12套式擴孔鑽和鉸刀刀柄
第3節 整體式工具系統的製造與驗收技術條件
1工具柄部
2接柄
3工作部分
3.1裝直柄接桿刀柄及配用的直柄接桿
3.2彈簧夾頭刀柄
3.3裝鑽夾頭刀柄
3.4莫氏錐孔刀柄
3.5攻螺紋夾頭
3.6各類鏜刀刀柄
3.7各類銑刀刀柄
3.8擴、鉸刀刀柄
第4節 鏜銑類模塊式工具系統
1鏜銑類模塊式工具系統的代號說明
1.1鏜銑類模塊式工具系統的名稱
1.2工具模塊型號的編制方法
1.3拼裝的刀柄型號編寫方法
2常用鏜銑類模塊式工具系統的特點及其選用
2.1圓柱定心徑向銷釘鎖緊式工具系統(即TMG21工具系統)
2.2圓錐定心軸向螺栓拉緊式工具系統
第5節 車削類數控工具系統
1CZG車削工具系統與機床的連接介面
2CZG車削工具系統的各種刀夾
第9章 成形齒輪刀具
第1節 成形齒輪刀具的種類和應用
1基本工作原理
2成形齒輪刀具的主要種類
第2節 盤形齒輪銑刀
1盤形齒輪銑刀的主要類型
2標准齒輪銑刀的齒形確定和銑刀刀號
2.1齒輪銑刀的漸開線齒形計算
2.2標准齒輪銑刀的刀號
2.3銑刀齒形的代替圓弧
2.4銑刀齒形的過渡曲線部分
2.5標准齒輪銑刀的齒形坐標
3加工斜齒輪時盤形銑刀(磨輪)齒形的確定
3.1當量齒數法
3.2計演算法
4標准盤形齒輪銑刀的結構尺寸和技術條件
4.1標准盤形齒輪銑刀結構尺寸的確定
4.2標准盤形齒輪銑刀的結構尺寸
4.3標准盤形齒輪銑刀的技術條件
5鑲齒盤形齒輪銑刀
第3節 指形齒輪銑刀
1指形齒輪銑刀的主要類型
2指形齒輪銑刀齒形的確定
2.1加工直齒輪時指形銑刀齒形的確定
2.2加工斜齒輪時指形銑刀齒形的確定
3指形齒輪銑刀刀齒結構
3.1直齒結構
3.2螺旋齒結構
3.3容屑槽尺寸的確定
3.4刀齒數和端齒結構
4指形齒輪銑刀的夾固部分和其它尺寸
4.1銑刀的夾固部分
4.2指形齒輪銑刀的長度
4.3指形齒輪銑刀的外徑
5粗加工用指形齒輪銑刀
6指形齒輪銑刀的技術要求
第10章 齒輪滾刀
第1節 整體齒輪滾刀
1齒形設計
2滾刀的結構參數
2.1滾刀的結構尺寸
2.2滾刀的切削角度
3標准齒輪滾刀的基本尺寸
4齒輪滾刀的技術要求
刀設計
2指形錐齒輪銑刀
第15章 曲線齒錐齒輪加工刀具
第1節 弧齒錐齒輪銑刀
1弧齒錐齒輪加工方法概述
2弧齒錐齒輪銑刀
2.1弧齒錐齒輪銑刀種類
2.2弧齒錐齒輪銑刀主要結構型式
2.3弧齒錐齒輪銑刀的主要參數
2.4弧齒錐齒輪銑刀技術條件
第2節 長幅外擺線齒錐齒輪銑刀
1長幅外擺線齒錐齒輪加工原理
2長幅外擺線齒錐齒輪的分類
3長幅外擺線齒錐齒輪銑刀
3.1標准型銑刀
3.2萬能型銑刀
第16章 非漸開線齒輪刀具
第1節 非漸開線齒輪滾刀
1非漸開線齒輪滾刀齒形求法
1.1用齒廓法線法求滾刀法向齒形
1.2齒形共軛的必要條件
1.3工件節圓半徑的選擇
2矩形花鍵滾刀設計
2.1矩形花鍵軸齒形主要參數
2.2矩形花鍵滾刀的類型及用途
2.3用齒廓法線法求花鍵滾刀法向齒形
2.4花鍵軸節圓半徑的選擇
2.5 1型、Ⅱ型滾刀加工矩形花鍵軸時過渡曲線高度g
2.6帶凸角的Ⅲ型、Ⅳ型花鍵軸滾刀
2.7矩形花鍵滾刀的結構參數
2.8矩形花鍵滾刀的主要技術要求
2.9矩形花鍵滾刀的設計步驟及計算示例
3三角花鍵滾刀
4套筒滾子鏈鏈輪滾刀
4.1鏈輪端面齒形
4.2鏈輪滾刀法向齒形
4.3鏈輪滾刀的基本尺寸及主要技術要求
4.4鏈輪滾刀的設計步驟及計算示例
5擺線針輪滾刀
5.1擺線針輪齒形的形成原理及方程
5.2擺線齒輪滾刀的法向齒形
㈤ 燕尾槽的測量方法可以不用芯棒測量嗎,如果可以又是這樣進行測量的,其計算公式又是怎樣從原來推套出來
多少度的燕尾槽?
你怎麼不說清楚,你到底想做什麼?
也許你的思路有問題.
㈥ 差動螺旋的計算的方法
⑴螺桿上兩螺紋旋向相同時,活動螺母移動距離減小。當機架上固定螺母的導程大於活動螺母的導程時,活動螺母的移動方向與螺桿移動方向相同;當機架上固定螺母的導程小於活動螺母的導程時,活動螺母的移動方向與螺桿移動方向相反;當兩螺紋的導程相等時,活動螺母不動(移動距離為零)
⑵螺桿上兩螺紋旋向相反時,活動螺母移動距離增大。活動螺母的移動方向與螺桿移動方向相同
⑶在差動螺旋傳動中活動螺母的移動方向時,應先確定螺桿的移動方向。
差動螺旋傳動中活動螺母的移動距離和方向,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L=N(Ph1±Ph2)
式中:L——活動螺母的實際移動距離,mm
N——螺桿的回轉圈數
Ph1——機架上固定螺母的導程,mm
說明
Ph2——活動螺母的導程,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