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堅硬如鐵的鍛煉方法視頻

堅硬如鐵的鍛煉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5-09-17 04:53:50

A. 古泰拳招式怎麼

(1)捆腕 雙臂平胸交旋勢
(2)掄拳 拳成先後交渙上落勢
(3)按耳 提留護面側
(4)攔格 手自外內撥
(5)斜擋 抬拳斜上格
(6)高提掩 雙臂輪流高抬
(7)戴冠 曲臂上提時前沖
(8)雙並肘 兩肘齊架敵腿
(9)踢臀 側舉足後彈勢
(10)耍膝 雙膝連上提
(11)獻蓮 俯首前觸勢
(12)回踢 回族後擺腿戒備姿勢或稱「拳樁」。身略偏向敵,雙拳先後高與肩平,形如弓箭,兩足微曲並立。擅右擊為主者左拳在前右掌在後,按左擊為主者則反之。泰拳的馬步名「三官步」,所謂馬步,就是「拳樁」連同步法的整體運行。基本拳步為八方移動步法,循羅盤方位所向的進退及側移步法。三宮步是由於其步型為斜三角,活動時亦常沿著三角形路線為進退基本圖樣。此技可說是泰拳技擊的精華,進可攻退可守,萬變不出其中。在實際運用時,三宮步法有甚獨特的技法,以適應環境和形勢的需求:

點滴步:蹺足欲進,提膝作上下掩護的步式.動作輕巧自然,與虛步同。
蓋步:用點滴步迷惑對方時,虛懸之足下放,或前或後.更能旋身出招。
易勢:利用腳步的移動,突然改變方向,是出奇惑敵化其攻擊的移步法。

三宮步的單吊書馬式,看似虛浮,實則泰拳精妙獨到之處。此式可政可守,敵方攻來時,可施踹腳踏敵前腳遏止其進攻、復後腿擊之,曰「制軍」。若主動進攻,虛足可以蹬敵丹田,隨以拳或腿連續攻擊,謂之「沖殺」。更重要的特點是三宮步發動時,可使精神與氣勁合一增強信念。泰國傳統神話就有將三宮步描繪為拍藍降魔神技。


前代拳師極重視馬步的戰略功效和藝術性。較高深助拳步,有「虎跨步」、「獅踞步」等。著名泰拳宗師變頌察說,在拉瑪六世皇御前一次拳賽,有功夫到家的拳師,剛開始行拳。便把對手嚇得渾身發軟,眼光發慌,未戰已敗。可見一個技高拳師擺出拳樁無懈可擊,移動疾速,現出絕對信念,足以令對手取勝志氣盡潰。相傳古代泰拳有108招,其中技法包羅萬象,奇技、詭招甚多。基本招式有「長兵」與「短兵」之稱。長兵乃是拳腿,短兵即肘膝,又有所謂「虛招」和「詭招」之分,即虛實之用。

頭兩式:前抵、側抵。
拳五式:直擊、側擊、回擊、佯擊、上沖。
腳五式:踢、蹬、釘、回擺、後踹。
肘六式:斫肘、撞肘、拭肘、抽肘、反肘、後肘
膝六式:明膝、暗膝、騰膝、飛膝、小膝、兔膝有關的基本技擊術語,有以下口訣:

並(相對) 合(進) 取(執)
藏(斷) 佛(撥) 切(入)
沖(撲) 撞(扎) 壓(按)
拖(拉) 擂(迫) 抱(纏)
投(摔) 攻(動) 守(迎)
拆(解) 避(閃) 答(還)

當時拳師所用招數,全無禁忌,不論投摔、反關節、跌撲、地戰、飛擊、頭觸、臀撞等動作,均可應用,最特異的一點,是戳眼、撩陰等毒招亦被允許。拳師造詣,各師各法,名師博技以口訣相授,將實戰招數,按其動作或性質配以名詞,古典優雅,偏以整齊之訓令.一則可助憶誦,二者在打鬥時師傅同門,在台邊提示,拳訣能收隱語之效,對方師承不同,自然不解其意。例如:用肘拳訣有「戰象交齒」或「流星入雲」對於屢用飛膝,軍師同門可呼「撒網捕鳥」以提示破解之法。實戰攻防招數,有「母招」與「子招」之分。20年代華裔宗師金成,所傳「母招」與「子招」各十五式,合共三十式,其中包含泰拳術的基本及花樣招數,實用齊全,備受拳壇中人重視,譽為典範,茲將各式照泰拳名原意翻譯,配以簡義列出如下:母 招
曲折步形 外圍招架
飛鳥投林 內圍招架
依諾挺劍 內圍肘
爪哇標槍 外圍肘
拜須彌山 低拳擊頜(俯身四十五度)
慈僧善目 高拳擊頜(俯身六十度)
蒙民捍衛 蹬腳對拳
擊木楔 肘擊對踢
鱷魚擺尾 腿踢對拳
斷象拔 肘砸腿股
神龍隱尾 封腳膝打腿脛
天王轉化 蹬腳對踢
減火焰 格拳反擊
魔王博猴 踢撞對拳
折象脊 拽頂撞膝

子 招
神象奮齒 擠身沖頜
抹面腿 格拳直踢面
鬼王摟美 卸拳拿摔
天神射箭 封肘沖頜
折鳳凰 內外閃、肘劈臂
獅子跨澗 避蹬踢、蹬後足
野鹿回頭 後蹬追踢
神猴獻寶 內卸沖頜
蛟龍鬧海 俯避腿、踏膝彎
山神卷土 擋踢旋身反撞肘
越漁撒網 撥蹬踢膝內彎
漫歌擎柱 避踢蹬後足
扎花環 內閃肘刺胸
老僧掃庭 掃足彎連劈肘
斬葫蘆 內閃肘劈面除上述三十式外,古典泰拳尚有不少圾具藝術性的花形招數,以下介紹的二十四招,乃系昔日泰拳故有的美妙技術中,員具有代表性及難度特高的招式。可惜此等技藝,在今世拳師中已成絕響。

隱士投湖 飛身頭觸
麻雀取水 上擊拳法
天王擲輪 轉身鞭錘
鱷魚擺尾 反身後蹬
鱷魚戲尾 三合踢法
牡鹿耀角 雙飛踢腿
蛇驅壁虎 連環撞踢
雀女戲水 挾勁後抽踢
天神制軍 沖身蹬腿
天帝過海 飛身高踢
栗鼠登松 踏膝飛身下肘
戰象交齒 雙肘下砸
轉戰龍門 後抽肘法
波濤拍岸 轉身肘撞
流星沖霄 飛身沖撲
神猴騰空 飛身膝撞
天神搏象 低身環膝
仙妃坐壇 飛身臀撞
天神折箭 封肘拗臂
鯰魚張刺 回手肘法
天神入林 踏膝騰身膝接
神猴擲妖 執腿摔法
坐折凶憎 低身破馬
武將回槍 執腳側踹面古時拳師較藝,有雲「不合則矣、一台即勢如盤龍,連綿不絕,決勝方休。」所謂「盤南」即此意思。

現代泰拳標准格鬥勢練習

(1)雙足站位及重心分配:

雙足開立比肩寬稍窄。左腳舒適的前跨一自然步,腳跟提起(約4-5厘米)以前腳掌點地,腳尖指向對手。膝關節微微內扣。右腳腳跟微欠起浮與地面,腳尖外展。兩足左右間距10-15厘米,前後約同肩寬,雙足指向約呈九十度角。身體重心在雙足之間,體重均勻落於雙足前腳掌內側之重心眼上,同時,雙膝自然放鬆,輕松彎曲,使身體處於一種彈性的隨時攻防的靈活狀態。


(2)雙拳與軀干姿勢:

上體右內轉,左肩,左胸,即身體正面部分呈四十五度角側向面對對手,身體放鬆,含胸,拔背,上體直而腹內收,左右兩肩同高。左拳為先鋒拳,屈肘略大與九十度置與左眼側前,右拳後置與右眼側前(或右眼側旁),雙肘距離肋部10-15厘米,雙拳,拳,腕,小臂應成一條直線,雙拳輕松半握,(如握雞蛋狀)或打開成掌,腋下含空,沉肩垂肘,輕松自然。

(3)頭部姿勢:

前額稍稍下低,下額盡量內收,自然和嘴扣赤,雙眼從雙拳間平視前方,高度集中注意力。

提示:1、前腳腳掌點地,腳跟提起的姿勢猶如動作的活塞,富與彈性,有利於直接起腿阻截,也有利於動作間的轉
換。實戰中,前腳的踮起和放下,需視情況而定。一般在原地做攻擊動作時,出前手照勢不必放下腳跟。

2、雙手時時保持高護是很重要的,因為自衛中被對方襲擊重點是頭部。

3、姿勢自然,身體放鬆,精神集中。

訓練方法———再地上劃「井」字圖形,按格鬥勢各部分技術要求,在其上試作正確姿勢。要求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檢查調整,直到姿勢正確,然後放鬆自然的靜站數秒,體會正確感覺。反復解散,反復進行數次。最好是對鏡練習,或有同伴幫助。為強化收額姿勢,可以下額夾一拳套或小皮球進行練習。為強化雙手高抬以及一手出,一手護的習慣,可用一條布帶或毛巾縛雙手搭在後頸練習左右拳。泰拳主動攻擊腿法


泰國拳的腳法聞名拳壇。泰拳對於腿上功夫的鍛煉,要求異常嚴格。人們常常驚奇於泰國拳師之腿堅硬如鐵、柔軟如鞭,實際上此等武功乃艱苦磨練而成,並無任何秘密可言。泰拳用腿法重點為「掃踢」、「蹬踢」與「側踹踢」三種腿法,是拳師在實戰中千錘百煉所得之精華,拳基本腿招,運用最廣。泰拳腿法的訓練,主要是通過踢空腿、踢樹干(沙包)、活靶、對招四種練習方法,不斷提高身體素質與技術水平所造成的。

兇猛的騰空橫踢


踢空腿——意義深重,是練腿的必修課程,可培養靈活性及平衡,有助於練腿的收放。練習時須假設敵人在周身
附近伺機攻擊,而自身則以備種腿法去對付。

踢樹干(沙包)——是最重要的練習,籍以伸展腿踢抵抗反撞力的能耐,加強腿踢威力、速度及腿脛硬度。

踢活靶——是近代的先進練習法,獲益甚大。拳師經此項訓練,習慣追擊活動目標,不但腿招組織配合嚴密,特
別是對腿踢的連貫性和准確性,幫助很大。

對招——可培養拳師的技巧、用招法度、智能等,是極為重要的一項練習。

此外,拳師還經常藉助負重深蹲、長跑及跳繩運動,增強腿部彈力,加深腿擊動力。
泰拳腿法的主動攻擊,往往藉助手上動作的虛晃引誘,而旦第一腿要真假結合,有輕有重,連貫。第二腿的攻擊部位,打擊高度要有變化。

1、高橫掃踢攻擊

高踢法是泰拳術招數中極具威力的招式,擅用高腿拳師,常以高掃踢攻擊敵頸項、耳根、太陽穴和面部,對手稍有不慎,即遭踢昏。此技之效果,立竿見影,是極為致命絕招。由於高踢法的威脅,拳師對於頭部、頸項的上路防衛,甚為嚴密。在施用方面,須具智謀,配合戰術技巧。

(1)、看準對手上路破綻,突然發出左腳高掃踢,左腳迅速落地後,即用右腳蹬踢對方胸、腹部。
(2)、先用重拳連續攻打,引敵雙手前移防守,粹然發右腳高踢其頸側、耳根。右腳落地時,以左腳橫掃
踢對方胸、肋部。
(3)、打出左刺拳佯攻,同時發左腳高掃踢攻擊對方太陽穴、耳根、落左步時即以右腳前踢對方襠、腹部
或下顎。
(4)、先以低割踢作重復攻擊,阻敵前進,待敵習慣於垂手擋格;則突揮右腿高踢,攻其頭部,落右步時
即順勢連貫以右擊時打擊對方咽喉、胸膛。
(5)、先向敵手臂猛烈攻踢,使其部分肌肉傷痛而難於上抬防守,即發左腳高踢攻擊,落左步時即發右橫
撞膝猛撞對方胃部、軟腹。
(6)、用右腳高掃踢向敵頭部、頸項踢去,如其反應靈敏向後退一步,躲過這兇猛的攻擊時,我即右腳落
地即再抬起,以泰拳腿擊有名的「鱷魚擺尾」或向對方心窩、腹部猛力蹬去。如踢中有如千斤錘,
甚具殺傷力。

2、中部橫掃踢在攻擊

中部婦踢同高掃踢在技術動作上是相同的,都是弧形拋物式腿招,出腿角度基本是四十五度斜飛出擊,有時因實戰形勢變化,隨時變化腿招角度。泰式橫掃踢產生的打擊力度,優秀的拳師可達到350公斤。若與日本空手道的側踹踢比較,其整體破壞力比日式踢法強4倍,足以說明橫掃踢在長時間實戰中是最有效、最具威力的。

橫掃踢的超凡威力,乃發自動馬擰腰,在右腿踢出時,將身體猛力向左疾擺,使腿隨腰身旋動之勢飛出,加上拉弧圈增速所產生的沖力,傾力砸向目標,將全部力量集中於踢擊焦點上。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中部橫掃踢,主要攻擊敵方身、腰、背、肋側與胃腹要害,中腿者痛苦萬分,有五臟翻滾之感,傷重者當即嘔血昏迷。)、左刺拳虛晃佯攻,同時左腳橫掃踢對方肋、腰部,落左步時即以右腳蹬踢對方腹部、大腿根部。
(2)、在假動作掩護下,粹然以右腿橫掃踢對方中部,落右步時即以左腳低踢對方前腿膝關節,腿部肌肉。
(3)、右腳向前跨一步,即以左腳橫掃踢對方胸部、肋骨;落左步時再用右腳毛脛骨掃踢對方腰部、腎臟。
(4)、打出一連串快速的左刺拳,使對方的注意力分散,隨即起右腳猛掃踢其腰部、肋骨;落右步時即用
左側膝撞擊對方胃部、軟腹。
(5)、當對方發右直拳猛攻時,我方即以左腳掃踢其肋側:落左步時連貫右重拳打擊對方頭部。
(6)、以連環右腿掃踢對方肋部、胃腹,將其擊倒。再以體前傾用右剁肘砸對方肩膀.後心附近要害部位。

泰拳的踢法


泰拳腿擊,天下聞名,故有「泰國腳」之稱。而拳師對於腿上功夫的鍛煉,要求異常嚴格,腿法的運用及變化極多。這也是泰拳與其他武術的顯著差異。泰拳師重用腿功,原因很簡單。因為腿比手長,力度雄猛,經過長久訓練,即成最佳武器。所以,精於腿技的拳師,其雙足不但堅強如鐵,更靈活如手一般,這也是泰拳高手的先決因素。觀看泰國拳斗的人,常驚異於泰拳師的腿堅硬如鐵、柔軟如鞭,實際上此種武功是艱苦磨練而成,並無秘密可言。昔日,在泰國常可遇見拳師在郊野或鄉間,以芭蕉樹為練腿功目標,圍繞著樹干「砰、砰」猛踢;今日泰拳師練習法已臻科學化,則雙腿不離沙包,每日按著規律練踢,鍥而不舍。
泰拳腿法的原理,基本戰術是用鋒足施展「蹬技」,擾引敵人,作為發動攻擊的前奏,而後腿則循弧形猛力踢出,掃向敵人要害。所以「掃踢」與「蹬」兩種腿法,久經考驗,便成為泰拳基本腿招,運用最廣。腿踢招數,由攻擊目標高度可分三段。高踢一路攻擊敵頸項、耳根、太陽穴和面部,任何一個部位中擊多昏倒下去,甚至當場斃命,這是最致命的絕招。中部踢攻擊腰、背、肋側與胃腹要害,中腿者痛苦萬分,有五臟翻滾之感,傷重者當場嘔血昏死。低踢擊敵下盤,破其馬步,遏止進勢,腿部抗力不足者必不支倒地,喪失戰力。

蹬腿通常是在交斗時用以「挑逗」或「試探」敵人虛實的動作。一般攻擊力不大,但是如果屢中蹬腿可失耐力鬥志。更有一種猛蹬法,是傾力向敵胸腹蹬去,中者不是整個人飛出就是摔倒下去.

毛腿掃踢法,泰語稱「笛」,是弧形拋物式腿招,出腿角度以小為尚,基本是45度斜飛出擊。實戰形勢多變需因時制宜,隨勢變化腿招角度,如橫砸,甚至自高向下擊,以收最佳效果。用以接觸部位是自足背以至脛部一段粗骨,俗稱毛胚。不要用腳尖,因足趾脆弱,在猛烈接觸時容易受傷。

泰拳用腿法門重點頗多,其科學與技術是拳師在擂台上千錘百煉所得的精華。其中涉及有力學、技巧與智謀的內容。泰拳壇近代史上,以腿踢而稱絕者有三:首先是50年代的「鬼虎」塞猜,以招路准確、靈活多變而馳名;其後有「火腳神仙」倉猜,以腿招雄猛制敵;60年代的「旋風腿」亞披勒,則以疾勁無匹的腿功稱霸拳壇。輕型拳師中,70年代「學生偶像」匹博蓮的連環腿,活如機械彈簧,左右開弓,獲「黃金腿」之名。40年代的「東北浪子」素里耶,重僅110磅,但其雙層踢法的神妙,堪稱一絕。

泰拳腿招講求「勁力」,拳師集全身力量於一點,揮腿踢出,加上拉弧圈增速所產生的動力,砸向目標,放出一股「爆發」力量就是腿招威力所在。泰腿每招均有力學根據,而且在各類環境下,變化踢法,其中式樣繁多,難以文字盡釋。日本武術界曾以科學方法測量泰式腿踢威力,證實橫掃腿產生的打擊力,較諸一般拳招最大之力強勁五倍。泰式橫掃腿,若與日本空手道的側踢比較,單式而論,側踢力度較強,但作整體比較,即綜合出擊時間、頻率、整體破壞力計算,則泰腿較日式踢法強三六倍。足以證明此種腿法是長時間實戰最有效、最具威力的腿招。泰腿厲害之處,是其連續的攻擊性。在未能順利一招踢倒敵人時,亦可不斷削弱其力量,對方身體及四肢在猛烈攻踢之下,肌肉即呈現腫痛,漸而體力不支,喪失戰鬥力。

在泰國擂台上,常可見拳師戰敗,渾身紅腫如遭火灼,甚至重傷呻吟,這就是腿踢的威力。泰人常以「火」比喻腿的毒辣,很有道理。近代的泰國拳王亞披勒,曾在練習時一連發出八十腿,將皮沙包踢破。在擂台上,更是武勇非凡,曾以威猛絕倫的左腿,踢至名拳師頌蓬左臂折斷。基本上,腿招要有威力,必須有穩固基礎及准確的時間,踢出時要全力集中於踢出之腿,作全力、不挽留式踢法,腿方有勁。同時注意形勢、位置、角度。最重要一點,發腿時勿忘防衛,倘若大意則易為敵拳所算。泰拳腿踢的訓練,主要通過四種方法達成:(一)空腿;(二)沙包;(三)活靶;(四)對招。

踢空腿,是練腿的必修課程,可培養靈活性及平衡,有助高腿的收放,宜經常練習。空腿的意義深重,且是活勁的鍛煉,練時假想敵人在自己面前縱跳伺機攻擊,而本身則還以各種腿法。由於無實物卸力,所以必須在練習中捉摸焦點力,在踢出腿時猝然收放勁力的秘訣,迅速調節重心平衡,以達收發自如的境地。所謂收發自如,包含連續踢的技巧,就是一腿踢出,尚未收回之時,在空中遽然改變方向,繼續攻擊敵人,在實戰中此種巧妙腿法,神出鬼沒,令人難以揣測。

踢沙包,是最重要的一項練習,藉以伸展腿踢抵抗反撞力的能耐,可加強腿踢威力、速度及腿胚硬度。

活靶,是近代的先進練習法,裨益至大,拳師經此項訓練,習慣追擊活動目標,不但招式組織配合周全,特別是腿踢的連貫性和准確性因而提高。

對招可培養拳師的技巧,用招法度、智能,也是極重要一項。

此外,拳師又經常進行跑步及跳繩運動,增強腿部彈力,助長腿招功力。

B. 李小龍是如何鍛煉他一身的肌肉的

憑借一身肌肉稜角分明的「鋼筋鐵骨」與玩往而不勝的犀利拳腳,李小龍開創了「真功夫」的時代。全世界都為之嘖嘖稱奇,他如何練就如此高超的武藝和強悍的體魄?在他離開我們後的20多年,人們一直在研究、探索這一問題。直至今日,問題的答案才逐漸地為人們所認識。

從筆者(約翰·立托)所掌握的有關李小龍全部的練功材料中,我們以看到——力量練習佔有很大的比例。和一般人對力量練習的理解不同的是,李小龍的力量訓練突出在功能訓練方面——包括全身各部分肌肉、關節和相關組織的功能訓練。

與職業健美運動員的練習不同的是,李小龍並不追求大塊肌肉,而是注重身體每一塊肌肉,特別是關節的「韌性」力量訓練。任何目睹李小龍鼎盛時期的人都會被他那拳腳威力驚人的功夫所折服。

他是如何練就這副「鋼筋鐵骨」般的身體和那身神奇的功夫的呢?如何練就那雙稜角如鋼板的粗壯前臂和「搓衣板」般清晰的腰腹肌的呢?

這里我們第一次向世人公開他的健身訓練日記,供大家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夠付諸於實踐,正如李小龍曾經說過的那樣:「光有理論還不行,必須用於實踐;光有決心還不行,必須付諸於行動。」(「Knowing is not enough,we must apply; Willing is not enough,we must do.」)
李小龍那身結實的肌肉、令人生畏的線條輪廓和難以置信的爆發力,都代表著一種獨有的神威和氣勢,他的肌肉質量是舉世無雙的。在他的功夫訓練中經常會滲進一些特殊的力量練習,如啞鈴的前臂組合練習和持啞鈴跳越障礙以及踩樁等,以增強平衡和協調感。

盡管李小龍從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健美比賽,但是,很多世界著名健美運動員都仰慕這種獨特的力量練習和據此所練就的素質與肌肉,其中包括綽號「大塊頭」的婁·弗里格諾、肖恩·雷、麥·馬特拉佐、凱文·利弗斯·弗萊克斯·韋斯、莎倫·布魯諾以及現在的奧林匹亞先生和小姐多里安·耶茨和琳達·莫莉等等。他們都發表過個人觀點和文章,稱李小龍對他們的健美生涯有很強烈的影響。

李小龍的力量訓練是以幫助其每一部分肌體都能「出功夫」為目標進行的。也就是說他練就的肌肉不光「漂亮」,還必須具備足夠的「殺傷力」。他認為人體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速度、靈敏性、柔韌性和耐力素質,然後才是最大的絕對力量。如果沒有先前這些素質做基礎,而是片面去追求「肌肉塊」,在和人較量時就會「猶如鬥上場被斗年士耍弄的一頭野牛,或者像一台破拖拉機追趕一隻野兔。」(摘自李小龍遺著《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奧哈拉出版集團)。

李小龍的一位名叫赫伯·傑克森(Herb Jackson)的老朋友和訓練夥伴說道,李小龍的力量練習總是在追求一種別人難以想像目標和方式。

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李小龍購進和「創造」了大量健身器材。赫伯說,1973年李在他香港的「棲鶴小築」別墅內讓人建造了一間「綜合練功房」,並請人高價製作了一個用鋼架鋼索和棉皮包製作的既可進攻又可退防的可操縱的「陪練」,很遺憾——在這「陪練」即將出世之前李小龍就告別了塵世。在後來談到製作這個「鋼陪練」的原因時,赫伯說,道理很簡單,李打夠了沙袋,又沒有任何人能夠吃得住他的拳腳,他已經到了和「機器」練習的程度了。在談到力量練習時,赫伯說李小龍特別喜愛力量訓練,並且氣力驚人。

丹尼·伊魯山度(Danny Inosanto)是李小龍的另一位好朋友,也是現在惟一一位被李小龍授權傳授武藝的教練(譯者註:本文寫於1994年),他是李小龍的助教,曾輔助李小龍創立截拳道。

伊魯山度回憶說,李小龍具有一種極快的速度力量,這種爆發力在平時健身房裡的各種練習中就得以體現,而更多的是持械或空手的各種協調練習。別看李小龍看上去精瘦精瘦的,但是只要他舉臂抬腿,殺傷力是足以致命的。

李小龍曾舉例對他說,一個能卧推400磅的人可能在重器械項目如擲鉛球中取得好成績,然而他無法協調動員全身各部肌肉展示對擊能力。李小龍過人的力量和速度以及結合出色的身體靈敏協調能力,使他成為眾多搏擊者中的佼佼者。

所有和李小龍接觸過的人,包括空手道冠軍、影星查克·羅禮士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以每磅體重計算,李小龍肯定是世界上動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
難以置信的力量

李小龍的力量素質是超群的,根據被稱美國跆拳道之父的李俊久(Jhoon Rhee)所述,他曾和李小龍交過手,深深被李小龍的武功、速度力量所征服。他說:「李小龍真是天才人物,我從未見過如此強壯的人,他可以單手用一隻食指來做俯卧撐,而我用四個指頭撐都很吃力。」

曾是李小龍徒弟的2.23米高的大個子籃球運動員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Kareem Abl-Jabber)回憶說,李非常有力精幹。他總是速度特別快,動作像貓一樣敏捷。李還獨創了一種他稱為「升旗」的下腹肌練習方法。

70年代美式自由搏擊的倡導者喬·劉易斯(Joe Lewis)曾拜過李小龍為師。喬回憶說,按照李的身體和體重來說,他具備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他可以把34公斤重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再伸出靜止「鎖住」控20秒鍾!這對一名體重62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即使一個90公斤重的人都未必做得到。

伊魯山度說的比這更「玄」,他說曾親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鈴水平前舉
並停留片刻。李小龍在美國的第一個徒弟傑西·格洛弗(Jesse Glover)也回憶說,師傅經常做這樣一種練習:一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舉接一個順勢後擺,然後呈側舉至肩部水平並堅持數秒,這重量對一般人提擺尚有困難,更不用說做動作了。

此外,李小龍還有很多「小絕活」,如可以輕松地把手指插進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或者一個側踢使一隻45公斤的沙袋破裂。美國著名柔術大師威利·傑伊(Welly Jay)回憶說,他最後一次看到李小龍是李小龍住在好萊塢時。「那時李剛剛把家從卡佛城搬到洛杉磯貝爾空港。在李小龍新家的院內,懸掛有兩只很重的沙袋,大約有135公斤重,我幾乎都移不動它,然而李對我說,『嗨,威利,看著!』接著他就飛起一腳把它踢悠得老高,幾乎碰到了天花板,然後又重重彈回來,李小龍的力量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李小龍的絕招還有他的「寸拳」(One-inch Punch)。他擊出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45公斤以上的人擊出相當一段距離。泛美柔道冠軍海沃德·小本(Hayward Nishioka)曾領教過這種拳的滋味,每當一提起這件事他就不無傷感地說,怎麼也沒想到李的拳頭竟如此厲害。當時他從後面抱住李,以為李動彈不了,沒想到李只抽動了一下身體,回頭就是一拳,小本只覺得自己飛行一段後撞到牆上再摔倒在地上,就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復。

和李小龍同時期的武林高手一談到李都有一種恐懼感,特別是李小龍的速度。他們共同的感覺是發現李小龍出奇地快,並能夠事先察覺對手意圖,即使是和對手同時出擊也是李先擊中對方。李小龍另一名徒弟道格·帕爾默(Doung Palmer)是這樣評價他師傅的: 「布魯斯的全盛期就像麥克爾·喬丹和默罕默德·阿里一樣稱霸於自己的領域,不是別人不行,而是他實在太出色了。」
鐵人李小龍的第一步計劃

盡管李小龍具有超乎常人的素質天賦,但是他仍然很崇拜具有相似超群素質的選手,他曾寫道:「訓練不僅能提高體能,而且還能培養精神和感情,它需要智力和天賦的高度結合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摘自李小龍遺著《截拳道之道》)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強大的力量來源於肌纖維的增粗和神經系統的高度完善。

李小龍的妻子琳達說,布魯斯生前有收集健美明星圖片和資料的嗜好,其中包括拉里·斯科特、大衛·德雷珀和當時還不太為人所知的年輕小夥子——阿諾德·施瓦辛格。

在收集過程中,李小龍把這些著名選手適合自己的訓練內容和計劃「裁剪」下來並粘貼到專門的筆記本上。伊魯山度回憶說:「布魯斯每次回『中國城』的武館時都帶回一堆從外面買來的健美雜志,然後從中精選,結束以後對我說,『丹,這三個伙計都說這是發展肌肉線條清晰度的最佳方法,真是太棒了。』然後他就會親自去體驗。」

這就是李小龍在1969年時的狀態,但是他是如何對健美和力量訓練感興趣的呢?一種推測可能是他和嚴鏡海(英文名James Yimm Lee)在加州奧克蘭認識後受嚴的影響所致。嚴鏡海有很多「背景」和「關系」,他曾和當時著名健美選手史蒂夫·里夫斯、克蘭茜·羅斯、傑克·拉蘭以及日本著名舉重運動員、奧運會冠軍湯米·片崗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而且積累了豐富的訓練方法。在李小龍和琳達結婚後不久,他們由西雅圖搬來奧克蘭,和嚴鏡海一家住在一起,所以李小龍有機會和嚴鏡海一起練習。

然而《李小龍傳》的編寫者、來自紐約的喬治·泰恩說,布魯斯在遇到嚴鏡海前幾年在香港時就有力量練習的記錄和裸露上身肌肉的照片。根據泰恩的資料,李小龍的大姐李秋源(Phoebe Lee,菲比·李)有一次將她男朋友羅伯特·陳帶回家,陳是一名健美運動員,身體很強壯,雖然李小龍馬上就要返回他的出生地美國,但他對陳說以後回香港再安排和他一起訓練。

不管誰是李小龍首位健美啟蒙者,所有李小龍的傳記作者都一致認為李小龍
在1965年以前很少進行力量練習,他當時主要還是練習詠春拳等中國傳統功夫。傑西·格洛弗回憶說,布魯斯18歲時到達西雅圖,他的訓練只有擊打柚木製作的「模仿靶」,一些單、雙杠練習,健美操和柔韌練習。但過了不久,布魯斯就有一些力量練習,如拉負重滑輪和用短棒繩系30千克啞鈴進行「卷腕」練習前臂。格洛弗還補充說,布魯斯特別注重關節力量訓練,因為認為要發力首先要使關節強壯,並傳遞擊打時所迸發的強大力量。
轉折點

這些看似簡單然而有效的力量練習,結合武術功夫的訓練,使得李小龍在60年代初就已小有名氣。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他才得以對力量和其他素質的理解更加深入,因為他一直在舊金山他的「武館」傳授武藝,在1964年下半年他身不由己地捲入一場對他身心具有強大震撼力的「大比武」之中。

那是當李小龍正准備向他的學生傳藝時,門突然被一夥人踢開,進來的是幾個中國武術高手,他們是當地中國社團的「代表」。據琳達說,當時她正好在場,並懷有他們的後代——李國豪8個月的身孕。這些「代表」走到李小龍面前,給了他一個最後能牒:「要麼停止向非東方人傳武,要麼和我們比武!」
「我教給任何想學的人!」李小龍回答說:「我不在意他們的膚色,只要懷有真誠,我就教!」( 是真實的,因為格洛弗本人就是一個美籍非洲人,他說布魯斯的學生包括了「聯合國」以外國家的人,包括了世界上不同種族和信仰的人。)

但是1964年在舊金山的「中國城」,把中國武術的秘密傳授給西方人,在當地華人武術社團被認為是一種背叛行為。雙方的態度很自然地導致一場「比武」。在開始前這些中國武術高手曾說過李最好關閉這所「所館」,否則的話……

根據那些了解和曾與李小龍訓練過的人說,李小龍是個有名的火爆性子,從未受過「挑戰」或「愚弄」,只見他緩緩地戴上拳套,控制一下情緒,經過一陣激烈的交手就把那位與他比武的「功夫高手」打跑了。

盡管李小龍功征服了「挑戰者」,但是在這場較量中他的體能消耗很大。琳達回憶說布魯斯當時真是累極了,他認為這次「較量」的時間不應該這么長,都是由於自己「殺傷力」還不夠所致,他當時真是難過極了。

通過這次搏鬥,使得李小龍認識到真正的「武功」不光是一招一勢的拳腳,而且還必須具備超人的體能與力量素質,他把這次事件看做是一個起點,從此之後他更專門收集和埋頭苦練,這也就是李小龍對力量練習認識的轉折點。
求知若渴

李小龍馬上訂閱了所有能找到的健康和健美運動雜志,包括喬·韋德的《美國先生》(Mr. American)和《健美者與力量》(Muscle Builder/Power)。他把這個雜志有價值的部分裁剪下來並整理保存好,在洛杉磯時他只要一有空就逛各書店尋找健美雜志,他所懼的有從本世紀初到60年代的各種各樣的力量練習雜志的書籍,他對這方面知識的渴望幾乎到了發瘋的程度。

從那以後直到1973年去世,李小龍積聚了大量的有關哲學、武術的書籍,另外還有約400冊有關健身、健美,運動訓練學、營養學和舉午等方面的書籍,他仔細鑽研,把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劃線,並在空白處註明。

訓練計劃

經過鑽研大量資料和信息,李小龍匯編了一套適合自己並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力量,又相對不增長體重的訓練計劃。 它包括每周3次的訓練內容,恢復手段和營養等,尤其是把素質練習和武功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華至幾乎完美的程度。

結果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是驚人的。李小龍的訓練模式包括人體素質所需用的三個核心原則——發展柔韌素質的伸展拉長練習,發展力量素質的負重器械練習,以及發展循環呼吸系統的有氧訓練。他的訓練計劃幾乎是完美無缺的。

赫伯·傑克森說,李從不在訓練館內練習,李認為他在自己的天地練習時更能集中注意力。他的健身器材都是最「新型」的。李小龍安排的力量訓練比重很大,彷彿是要把失去的時間彌補回來,而且改變了過去對力量訓練的看法。

事實上,他從中受益匪淺,並把這計劃傳授給最常來館訓練的學生之一——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賈巴爾對《肌肉與健美》雜志記者說:「布魯斯是在1970年夏讓我進行力量訓練的,那是每周3次的計劃,大多數內容都是布魯斯經常練習的,雖然我當時只能做每項兩組各12次,但是它的確有效!」

李小龍對力量練習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據伊魯山度回憶,除每周3次
力量訓練外,李還在武功練習中滲入很多相似的練習。他說:「李小龍在武功練習喲常手持啞鈴進行拳擊練習,每次練習進行12組,每組100次,雙手各持1、2、3、4、5、6、7和10磅啞鈴進行『金字塔形』遞增6組,然後再依次遞減重量,進行6組拳擊模仿。李曾讓我和他一起練過一次,哇,練習後三角肌和手臂是如此酸痛!」

但還不僅僅是這些。李小龍在那三天的力量訓練日和未負重練功以外的時間里,就會用啞鈴「發泄」多餘能量。「他就是那副啞鈴。」琳達說道。他從來不閑著。當電視里有拳擊賽時,他經常是邊看邊持鈴「模仿」,即使是在看書時,也是一隻手拿著書而另一隻手做著啞鈴練習,真是不可思議。
力大無比的前臂

李小龍尤其注重前臂訓練,以增強他的握力和擊拳力量。他的妻子琳達說他對前臂練習幾乎到了「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採用任何一種新的前臂練習方法,他一定要想辦法得到它,他甚至讓他的一位在舊金山的老朋友李鴻新(英文名George Lee,喬治·李)給他製造幾種握力練習器。

李鴻新說:「小龍經常把設計草圖給我,然後讓我按照要求和規格去完成,當然了,我也不傻。」他笑笑後接著說,「我知道小龍設計的這些器械對練習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給他寄一個的同時也留一個在家自己練。」

鮑勃·沃爾(Bob WaLL)是李小龍的另一位朋友,他還在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游戲》等3部影片中扮演過角色。他說李小龍力大無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佔有很突出的位置。他說:「布魯斯的前臂和身體的比例是我所見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異常發達,而且還擁有一雙鐵拳和十隻鋼指,真是太可怕了。」

奧林匹亞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這樣評價李小龍:「他渾身每塊肌肉是如此結實,擊出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他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李小龍的拳頭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將一個由鋼絲條編制的頭盔一拳擊個「坑」,而這個頭盔事實上已經經受住了好幾次砸擊!

1965年,李小龍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系列電視劇《青蜂俠》中扮演二號男主角加藤時,與「青蜂俠」的扮演者、好萊塢影視明星范·威廉姆斯(Van Williams)成了好朋友。兩人都擁有粗壯的前臂,但取得的方式不同,李是通過練功有目的的訓練獲得,而後者則通過多年「騎野牛」的競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練就。這位身高1.86米(6英尺1英寸)、體重95公斤(210磅)的大漢是當時惟一能和李小龍「掰手腕」較量的人,現在想起這些事來他還不好意思地說:「他(李)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之間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我超過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臂是我所見同等體重的人中最粗壯的。」

李小龍在「掰手腕」比賽中總是獲勝。據赫伯·傑克森回憶說,李曾開玩笑說,准備當「此項目的世界冠軍」。李的另一位好朋友木村武之說,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覺就像抓住了「一根結實的棒球棒」。李小龍每天堅持練習前臂,他認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須每天給予它們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夠強壯。

范·威廉姆斯回憶說:「布魯斯那時總是開車帶上琳達和布蘭頓(李國豪)
到我家來度周末,即使來我這里他也不忘練習,總是隨身帶著練習的用的小玩意。他從不沾煙酒,是名真正潔身自好很不錯的人。當我在他死前約一個月看到他們時,他看上去真是棒極了,他的身體就像岩石一樣堅硬。」他說:「布魯斯很尊重我,只要我們在一起,氣氛就會馬上活躍起來,他還經常開玩笑,有一次他將一張粘貼物粘在我車子後窗上,上面寫著『《青蜂俠》保護此車』」。

當電視連續劇《青蜂俠》播出後,李小龍名聲大震,他訓練更加刻苦,並修改了計劃的部分內容,增加了器械重量,減少了次數,並在每項練習中相應增加兩組練習。
在李小龍身體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結實,線條最清晰。

《黑帶》雜志社經理三戶上原(Meto Uyehara)回憶說,李小龍特別注意腹肌力量訓練,他說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腹肌,那麼干一切事情都「沒門兒」。琳達說,李練習腹肌簡直到了「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羅馬練習椅、懸垂舉腿、倒掛起身……查克·羅禮士說,有一次到李家時,看見他把獨子李國豪放在腿上練習舉腿,同時雙手持啞鈴擴胸。

赫伯·傑克森說,李還告訴過他正確的倒掛起身方法不僅要向上「卷縮」,而且在到達上邊時身體扭轉,使深層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另外,李小龍還自己創造了一種難度很大的腹肌練習法,他稱其為「升旗」。當他躺在長凳上時,雙手握住頭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撐凳面,腰腹和下肢筆直懸空,即使這樣,他還能做舉腿練習。

影片《龍爭虎鬥》的演員楊斯回憶說,在影片拍攝期間,他曾目睹了布魯斯的這一「升旗」絕活,真是驚呆了。他說李居然能把身體和下肢筆直懸在半空而且還能舉腿,真是不可思議!他說一個世界內不會再出現第二個這樣的能人了。
有氧訓練計劃

李小龍的超人天賦是顯而易見的,他的體格可使任何健美運動員為之羨慕,他的所有計劃都是以改進肌肉線條為目的。李小龍認為,通過長期訓練身體最大肌肉群結合有氧練習的方法,可達到最大限度消耗脂肪的目的。

李小龍是有氧練習的積極倡導者,在健美界還未認識到有氧練習益處之前,他就熟知並積極採用,有時還在力量練習後進行有氧練習,他當時運用較多的計劃是15~45分鍾內跑3~10公里。

鮑勃·沃爾回憶說:「布魯斯的8公里跑得還不錯,有時他會給自己出難題,有時會後退跑;有時會在大風天時跑;有時跑一公里,走一段,再跑一公里。」鮑勃說:「每次和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種受罪,布魯斯是名全能運動員,和他一起練習容易,他在任何練習中都好強。」

另一名曾和李小龍一起進行過有氧訓練的是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這位美國NBA前超級明星回憶說:「當我們在1970年夏天一起訓練時,我們經常在李小龍家附近的洛杉磯貝爾空港羅絲蒙德大街頭跑步,有時我也跑山路,然後進行健美練習,有時他也採用騎45分鍾固定自行車,直到渾身大汗為止。」

赫伯·傑克森回憶說,布魯斯在騎固定自行車時會繫上一根韋德腰帶(類似於一種桑拿帶),他說:「那是氯汀橡膠製作的黑色腰帶,他在練習前把它系在腰上,練習後不久開始加壓,只看到汗水像溪流一般淌下來,李感覺到這種腰帶對減少腰腹部脂肪很有效,不管他這種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身上的確一點脂肪也沒有。另一項布魯斯喜歡的練習是跳繩。」

丹·伊魯山度也說:「布魯斯非常喜歡閱讀健美雜志,除收集健美練習計劃外,還不斷地尋找適合他的運動營養補給品,如果發現一種新的品種,他就會馬上買來,嘗試是否有效,如果不適合他的話,他就立刻選用另外的品種,他永遠都在進行實驗。」

一名本能訓練者

李小龍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通過自己實踐得出的。他曾經說過:「反思自己的經歷,吸取精華,棄掉糟粕,這就是我獨特的訓練方法。」

他在60年代末初步形成自己的訓練體系,為日後的深厚功底打下了基礎。所以在70年代初期他已在為一名「本能訓練者」。正如喬·韋德說的:「一個人在一個訓練階段或訓練日,本能地感覺到自己該練什麼,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身心達到一種入境的程度,這就是走向完美的開始。」

李小龍在70年代初的訓練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訓練。鮑勃·沃爾在李小龍死後數次去過李在香港的家,他說:「李的每個房間都有幾種健身器械,他一有空就練幾下,他的車庫,對了,他從來就沒有在車庫里停過車,因為裡面全都是健身器材,到處都是杠鈴和啞鈴,他時刻都在練習。」

沃爾說,那個時候李採用的是「兩練兩休」方法,但有時計劃也有所改變。一般情況下每項練習3~6組,每組15次左右,這個時期他的環索練習較多,每次練習都包括各種角度的環索練習,他一直在探索著不同的方法。

曾拜李小龍學過武藝的黃錦銘(Ted Wang,泰德·黃)回憶說,李經常進行不同角度的腹肌和上肢力量練習。他的卧推練習很像韋德「輕重訓練原則」的應用——用72公斤重量進行3組,每組10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進行20~30次卧推,然後調高或調低卧推凳進行不同角度的練習。

黃錦銘還補充說,李還有一種獨特的「短距力法」,如在卧推時手臂只彎曲8厘米,然後再爆發用力推直,有時還做一些等長收縮練習。

遺憾的是,雖然李小龍的本能訓練計劃和經驗的確具有寶貴的價值,但是現存的記錄卻少得可憐,大多數資料和記錄都只限於他逝世前幾年。

琳達·李說,布魯斯的體格在1971年下半年已達到最佳狀態,她說李小龍從1972年以後因片約太多和其他事情,訓練時間相對少了。她想了一下又說,那期間是一部片子緊接一部片子,回到香港後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健美鍛煉。
盡管人們在評價體質時總是習慣以肌肉的發達度為標准,但是沒人能夠否認李小龍那精幹發達的身軀和出神入化的武功,他不愧為一代「武功傳奇」,盡管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神化般的故事將永存人間。

古羅馬哲學家西涅卡說過:「生命,如果你知道如何去度過她有價值的時光,那將是永恆的。」李小龍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遺產的敬業精神,他充滿艱辛拼搏的一生是短暫的,然而卻是充實的,他留給後人很多,很多...

C. 氣功怎樣練

你要練的話,我給你套功法,這個功法不出偏,比較適合初學者。
武當鐵布衫功法

武當鐵布衫功法氣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武當鐵布衫為武當道教內家傳統的上乘功法秘技之一,被歷代高人聖道所珍練,視為秘中之秘,從不肯輕易授人。

武當鐵布衫將武術、氣功融為一體,以呼吸吐納、動作導引、修煉內氣為基礎,是內達於外的高級功法。旨在鍛煉人的筋骨肌肉強壯,靈活關節樞紐,流通經絡血脈,調攝氣機順楊,內實臟腑器官,新陳代謝旺盛。該功功法獨持,功效神速,練習三個月即見成效。久練此功,人休內在的阻力和搖能會逐步被調動起來,真氣也隨之日漸充盈。

不但可以達到增強全身爆發力,祛病延年,強身健體之功效,還能使全身堅硬如鐵而不畏拳打腳踢,棒擊不損皮肉筋骨,練時武林界盛傳的「金剛下壞之軀」,而且對培養習練者勇敢進取的精神和武術技擊水平皆起著一定程度的報名作用。在練習此功的同時,還可以並練出鐵頭功、鐵臂功、大力功等,可謂:一功多能。用在氣功表演上,能進行頭頂開磚碎石、臂斷頑鐵、銀槍刺喉、滾卧釘床、氣綳鋼絲和金剛銅體等。

本功以「內筋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主,用意引氣,直到氣至,氣到力達,漸步練至陰平陽秘、意氣通神,使氣內行五勝六腑,外及四肢百骸,最終達到渾元一體、天人合一的地步。

預備式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膝部挺直。雙手自然垂臂於身體兩側,雙肩放鬆,手心朝里,手背向外。雙目上下輕閉,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集中思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半分鍾。

一、降龍伏虎

兩腳向兩側微微移動,中間距離對比肩寬,腳尖朝前。兩手由兩側向身前直臂緩緩上抬,雙手指呈自始爪形,與肩同寬;同時,用口吸氣,吸氣時舌尖輕抵上齶,用口齒縫吸氣,全身須放鬆(每式吸氣均同〕,當雙手拍起至肩平時,氣也正好吸滿。然後用鼻將氣呼出,雙腿漸慢屈膝微蹲成高馬步姿勢,同時雙手屈肘漸慢下落按至小腹前,手心朝下,此刻氣正好呼出一半。用停半種鍾後,迅速閉氣。閉氣時不能呼吸氣。全身綳緊用力,十趾用力抓地,雙腿用勁力內扣,緊收肛門(象忍大使狀),沉肩,同時雙手向左、右兩側並稍向下分別用勁力慢慢外分,好象有千斤重物在往兩邊枯似的,分至與兩腳相寬時,恰好閉不住氣(閉氣時間5至7秒左右)。緊接著一下子把閉住之氣從鼻中故出,同時全身放鬆站起,意守丹田,自然呼吸二口,不必再做預備式半分鍾,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下去。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練至以做49次為宜。

二、雙鷹齊飛

一切向身體前方邁出一堆踏實,前腿屈膝前弓,後膝挺膝伸直,成高弓步;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全身自然放鬆,舌尖輕抵上齶,雙目輕輕閉合,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雙手朝身前緩慢抬起,手指成自然爪形,與肩相寬,同時用口吸氣,雙手抬至與肩用平時,再向下徐臍放落、落至腹前時手心翻轉向上,再向上抬至與肩同志時,翻轉手心朝下,遂慢下落至丹田前時,正好氣吸滿,稍停半秒鍾,迅速閉氣,全身綳緊,雙手用力下按,雙日用曲,同時十趾用力抓地,緊收肛門,收胸腹、沉肩、雙上臂夾緊兩肋,雙手用力向身後慢慢接按至胯部兩側,兩腿前後用力內扣,閉下住氣時,從鼻將氣放出三分之一,然後雙手再用力慢慢向後拉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鍾,從鼻放氣三分之一,然後再雙手用力慢慢往後拉至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鍾,從鼻將剩下三分之一的氣全部放出,同時全身放鬆(閉住的一口氣要分三次均順放出)。最後恢復成預備式,自然呼吸兩口,開始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右弓步式互換。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左右弓步式要各作25次為宜。

5、霸王敬酒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用寬,兩掌在腹前交叉,上下相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吸氣,雙手直臂由下向身前上方交叉劃弧,劃至與頭相高時,翻轉手心朝前,手背離頭約25厘米;雙手不停,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劃弧分開,分至與肩平時,兩手心略向下;上勢不停,雙手直臂繼續向身體兩側下落劃弧,雙小臂朝里劃至於腹前,肘部彎屈成直角90度,肘尖放至腹部兩側,雙手手心相對,十指尖向前,同時兩腿隨雙手劃弧下落而屈腰半蹲成四平馬步式,此刻正好吸氣滿;稍停半秒鍾,迅速閉氣,同時括輔轉手心朝上,雙日用力向內夾緊肋部,兩手相距16厘米左右;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雙手好象如同托著千斤重物緩慢直膝站起,兩腳十趾用力抓地緊扣,提肛、收腹收胸,全身綳緊,雙腿用力往上使勁;兩腿快站直時,雙手正好上托至與肩相平高度;兩手小臂慢慢內旋轉動,學心朝上漸轉至掌心向前,此時正好閉不住氣,從鼻一下將氣迅速放出,全身放鬆。雙手向下垂臂自然收於兩胯處,接著開始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逐漸增至49次為宜。

四、青龍擺尾

先進行預備式意守丹田半分鍾,然後身體側卧,左臂屈肘用前臂尺骨一側撐地,左手成拳,拳眼朝上;兩腿成交的狀伸直膝部以腳靠在地上,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全身保持平直呈一斜向直線,右手伸直置於右胯處,身體僅以左臂和雙腳著地支撐體重,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開始吸氣,同時身體上下一起由右向左下緩緩轉動,至右肩將要與左拳相互接觸時,吸氣滿,成俯卧式。然後身體猛然向右上方轉動恢復成側卧式,同時配合從鼻迅速將氣一下項出;噴氣時,意守丹田,提肛縮陰,全身用力,噴氣須短促有力,有氣有聲,身體始終保持平直。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左側練完換右側練習,隨著功力的逐漸長進,以後須左、右兩臂各做25次為宜。

五、野馬抖

身體面對牆壁站立,兩腳左右分開並距牆二尺左右遠近,兩手在身體背後相疊,手心朝後,右手抓握左手腕部;然後上身直背向前彎腰屈體成90度,以頭頂正中百會穴前一寸部位為中心抵在牆壁上(百會穴:後發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的部),臉面朝地;二目輕輕閉合,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排除一切雜念,用口齒縫吸氣,吸氣時要意守百會穴。吸氣滿後用停半秒鍾,然後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左轉動90度,頭不可以離開牆壁,下肢動作保持下變,臉面向左轉動時迅速用鼻噴氣,並且提肛內收,意念集中至丹田部位。全身上下保持原姿勢固定不動,用口吸氣滿後,意守百會;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右擰轉180度,使臉面朝右,同時全身用力以鼻向外噴氣,且提肛、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後向左轉動180度嚙氣,如此左右轉動腰頸上身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練至左右各轉25次為宜。

六、老君登位

身體後背對牆直膝站立,距牆以用下四平馬步為准。兩手相互交叉相疊於腹前,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手心朝里;身體正直,二目輕閉,舌尖抵住上齶,意守丹田,全身放鬆。開始以口吸氣,兩手由腹前向上屈臂劃弧,當劃至與頭齊高時手心翻轉朝外向前;上勢不停。兩手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直臂劃弧外分,至於肩平時兩手手心轉向朝下,兩腿隨雙手向下動作微屈膝略蹲;雙手繼續向下、向身前劃弧屈肘成交叉狀,雙掌變成拳。拳眼朝里,同時兩腿彎屈下蹲成四平馬步,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兩腿用力蹬勁,雙日曲肘向兩側後帶,以整個背部向牆壁後撞;同時用鼻迅速朝外噴氣,全身用力、勾頭屈預、收肛提陰。噴氣後,要及時利用撞擊牆壁的反彈力將身體推離牆面,雙手下垂於胯部兩側,身體正直站立,成預備勢,接做第二次。整個動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有念緊緊守住丹田的位,不可分心。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漸增至能做50次為宜。

七、仙客撣塵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稍比肩寬;兩手由體側直臂上托至肩乎,掌心朝上,開始以口吸氣。身體以極為軸,上身由右向左擰轉90度,臉面朝左,鼻尖與左腿外側褲縫對直,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右手屈臂以掌心一面拍打左腋,左臂保持不變;同時猛然配合以鼻噴氣,全身用力,提肛內收。然後全身放鬆,以口齒縫向內吸氣,雙手左右平托,以腰為軸向右擰轉180度,同時以鼻噴氣,收肛,左手屈肘拍打右腋,右手保持托物狀不變。呼吸始終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向左轉噴氣拍打左腋下一掌位置,再吸氣向右轉成氣拍打右腋下一掌位置,如此練習五次,從腋下一掌一掌往下拍打5次至軟肋部,左右一樣;再按同樣的吸、囚方法從小腹兩側由下一掌一掌往上拍打5次至乳上,然後再按同樣的吸、噴方法從雙乳中間上邊兩手交替互換由上往下拍打至丹田,左右手共5次。如此是一遍共25次,以後要做兩遍拍打50次為宜。

註:練功一月後,兩手要套上裝有細沙或綠豆砂袋(沙袋長短按自己的手掌大小和力量來決定,沙袋中間橫縫一條小帶以防貸脫手);二月後。袋內換裝半沙半小石子(要圓且沒有鋒利帶棱的小石於);三月後,袋內應全裝小石子或不帶鋒榜的小鐵砂;練至能托石子袋用力擊打身上而不覺痛,則初有火候。

八、蜻蜓點水

兩腿伸直站立,自然靠膝並攏;兩手下垂於體側左、右兩胯處,指尖朝下,手心向里;全身放鬆,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然後雙腳腳後踉抬起,以前腳掌著地,雙腿盡量保持直膝,腳掌用力用地使身體向上彈跳,同時吸氣,隨彈跳時向左轉身擰動彈跳三至五下旋轉一田,正好轉回原來的位置,此時氣吸滿;雙腳同時落地,腳尖先著地,同時全身用力猛噴氣。接著做第二次,如此練下去,左右相互交替轉動,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左右轉身彈跳各25因為宜。

九、員貓捕鼠

兩腿並攏,兩手左右伸直肘臂,趴在地上,腳尖、手心、臉面朝地;全身放鬆,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後從口齒縫處往裡吸氣。吸氣將滿時,雙手和兩臂直肘用力向內攏回收,使腰胸上挺離開地面,全身要直,身體離地切勿大局,約5寸左右。此刻氣已吸滿,然後雙手、雙日向兩側松(滑)開,胸腹部向地上撞壓;同時迅速以鼻向外噴氣,噴氣時全身用力,收肛上提。噴氣後全身自然放鬆,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做至56次為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意念集中守在丹田部位。

十、威虎尋食

兩腳左右開立,屈膝下蹲成馬步式;雙手屈臂抱拳收於腰間左、右兩側,拳心朝上,肘尖向後。雙腳大拇趾抬起上翹,其餘八趾抓地;吸氣時全身放鬆,吸氣滿後全身用力以鼻猛噴氣,噴氣的同時雙拳要用勁緊握,八趾用力抓地,提肛,整個動作過程始終意守丹田。如此反復練習,以後能練50次為宜。

十一、兩儀雙峰

兩腿屈膝下坐成雙盤式、單盤式或散盤式均可;雙手屈肘抱於腹前,雙手十指相互交叉插入,手心朝上;全身自然放鬆,舌尖輕抵上齶,雙目輕閉,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後用口吸氣,意守頭頂百會大;吸氣滿後雙手猛扣屈肘上抬於面前,手心相帖,手指相互抓緊手背,大拇指與鼻尖同高,離鼻三寸遠左右,雙臂內夾,同時全身用力以鼻猛然向外噴氣,提肛,意守腹部中央的丹田處。接著噴氣完後,全身及時放鬆,開始吸氣,意守百會;氣吸滿後快速以鼻噴氣,雙手小臂同時用力向兩側開撐上抬,雙掌下落至胸前乳平處,掌心朝外,拇指一側朝下。然後雙手慢慢向下落至腹前,同時意念將氣往下循行於丹田,全會放鬆自然。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動作能做50次為宜。

二、懷中抱月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略寬,膝部伸直,兩手自然垂臂於身體兩側,手心朝里;全身正直,百會穴與會陰大成一豎直線,呼吸自然,排除一切雜念,舌尖輕抵上齶。兩手隨吸氣交叉至腹前,接著向上直日劃弧,劃至與頭同高時手心翻轉朝前;上勢不停,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肩平處時,手心向下。兩掌由兩側向身前擺臂劃弧屈肘環抱,雙掌掌心朝內,對准丹田,十指指尖相對,兩臂成抱球狀,手心距丹田約人寸遠左右;同時。兩腿隨雙臂劃弧環抱之勢緩慢屈膝微蹲成高烏步姿?勢,腳尖朝前。此刻氣已吸滿,停止呼吸(不呼不吸)且全身放鬆,雙手往裡合攏,攏至接近小腹時翻轉手心朝上,十指指尖保持相對狀態。雙掌動作繼續曲臂上托至心窩,肘尖朝向左右;兩腿慢慢站直,不呼不吸。然後,翻轉手心朝下,進行吞氣,連口水唾液一塊送下;吞氣時,十趾緊抓地,提肛內收。氣吞下喉嚨後,即刻全身放鬆展開,呼氣,雙掌隨呼氣緩緩由心窩處下落按至體前,接做第二次。如此反復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能練50次為宜。

注意事項

練此功必須技練功要求和嚴禁注意事項去練,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易出偏差。

1、練功以早三點至六點,晚五點至八點為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次,也可根據個人的工作時間自己安排。

2、飯後1小時後再練功,練功前要排除大小便,過飢過飽均不可練功。

3、在練功中思想不要緊張,或急於求成情緒,不要垂頭伸頸,使內氣通不過去,容易造成頭暈。

4、練功中不允許練別種氣功。因為每種氣功都有自己的經絡路線,同練幾種功法會使內氣在體內互相干擾易出偏差,但是靜功可以練。

5、練功時一定要心專意靜,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影響而散心,切忌心猿意馬,雜念叢生。

6、練功一定要精力充沛旺盛,禁忌色情房事後練功,煉精化氣,挖為氣母,傷精則傷氣。

7、禁忌酒後練功(酒使氣灑),此時練功,必然傷身和出偏差。

8、子、午時辰勿練功。午時指中午ll點至1點,子時指晚上ll點至1點。

9、禁止在風雨中和雷鳴電閃時或穿濕衣練功。

10、練功時必須嚴格按照練功功法要求去做,不準隨便增加或減少練功次數,思想要高度集中,內外兼修,將丹田之氣引向雙手沖出時,不要意想從經絡穴位經過,快速自然地用意領氣就行。

ll、練本功結束後,不宜用冷水及冷毛巾擦汗、擦身,必須用於毛巾或熱水擦身,一小時內不許洗冷水澡、游泳。

D. 美式T柺 T棍使用方法和教程

丁字棍(T型棍)又稱拐,T型拐,警拐,T型警棍.採用的是全聚碳酸脂材料(號稱塑料中的鋼鐵)一次整體鑄模成型,重量輕,強度高,具有最穩固的手感、最堅硬的強度和最精緻的做工.使用時可以用一對兒,也可以單獨使用.可擋、可防、可搭配,是防衛防護工作中的優良器械.
丁字棍[1]編輯本段功能與使用方法:這種兵器有幾大功能 :我們將長端稱為A短端稱為B,握手稱為H1、手握H端,將A收回靠在小臂上可用於格襠防禦2、同上動作,B端可以用來做近距離向前攻擊,如打心窩,上挑下顎3、同上動作,手肘彎曲,A端長於小臂的部分用來做頂肘攻擊4、同上動作,靠手腕旋轉加慣性,將A半圓弧甩出,可做橫掃進攻5、手握H,將A端放出,可以做前刺、劈、砍、抽等攻擊6、手握B,作為普通短棍使用7、手握A的最前端,可用H攻擊,做鉤、掛等動作;

格鬥方式:首先,我將拐分為三個主要打擊點。我不贊成將拐當做棍使用,因為它比短棍略長又比棍短許多。按照棍法使用太牽強。所以只粗淺將它的點的使用作一個分析。我將最長端有防滑花紋的手柄,稱為甲點。橫向突出於拐體有防滑花紋的短手柄,稱為乙點。拐體最前端沒有花紋的,稱為丙點。防禦:其實拐在實戰中作為盾牌的使用,是極為有效的。一般是手握乙,將丙順貼於手肘外側方向,用甲到丙的直線橫桿去磕架對方器械。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最好不要將丙頂在肘關節上迎擊。這樣,如果不懂得順勢瀉力,硬扛對方器械。很有可能,對方一擊就將你的肘關節報廢。最好將丙點貼在尺骨肌肉群上迎擊,肌肉的緩沖以及受力方向順手。可以有效控制拐的動態,隨時予以反擊。防禦時還可以使用勾,架動作,保護自己。勾這個動作,即使對於有一定使用經驗的人,我也不做推薦。一個是丙點沒有防滑紋,容易產生脫手。還有就是與其這樣被動防禦,不如手持丙點,將乙點做錘擊的主動攻擊了。勾,一般是對付對方手腳關節部位,或者頭頸。但是勾對方器械意義就不大了。這個勾的動作,依照當時環境,以及個人態勢而定,具體就不贅述了。只是要想好勾的動作後的招勢,就像組合拳。否則,不如改為擊打。架,是在沒有辦法將拐反手握持,形成盾牌迎擊。又必須擱擋對方器械時,使用的一種辦法。一般來說,就是手持甲點,將乙點向前對著對方來勢,用乙手柄底部迎擊擱架對方器械。這時,虎口正好在擱架後方,受力較順暢。如果此時有機會(已經完成擱架動作),還可以向上或向下用丙點抽刷對方身體,或將器械打脫手。我最推崇拐的使用方法為搗擊,就是手握乙,將丙順貼於手肘方向,用甲去打擊對方。這樣,手的握持狀態最穩固,而且類似於將一拳的力量附加在甲點上。無須接觸對方,形成比一拳威力更大的打擊而且絕對不是皮肉傷。手握持丙點,然後用乙點做錘狀打擊也是很有效的。就是要控制好丙點,防止滑脫手。還有一種要練習一段時間才能收放自如的招式。就是手握乙點,利用掄動手臂的離心力使丙點抽打對方。這個方法,第一要保證不在掄動中脫手。第二要保證不在掄動中阻滯。需要將丙點指向對方予以搗擊時,可以將甲點貼靠於手腕內側支撐使勁。當然最好還是掄回後將甲點指向目標搗擊。最簡單使用方法還是將拐正手握持,以短棍方式抽打。不推薦使用兩手使用拐,個人覺得意義不大。另一支手可以抓擊對方身體,也可以抓持別的器械。還能交替換手使用拐來打擊對方。實戰意義首先,在任何環境下,好象非公安人員持有這個都不是法律所允許的(當然,自各放家裡健身怡情,鍛煉身體不違法)。那麼,在你自己都不能解釋清是自衛,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斗毆的情況下。還分什麼制服與毆打侵害,好象變的比較可笑。這個時候,先輩教導我們:「生命不止,戰斗不息!」真正遇到狀況,只要記得「一味的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至於以後,需要講道理,我們再講道理。當然,對於一個已經休克的人,講道理好象也比較弱智。這個時候,三十六計,敗戰記中有一個「走為上」計,應該比較適合你。要記住,做人一定要講道理,即使遇到一個不講道理的躲不開,非要動手了。也要懷著愛心的毆打對方。缺點最大缺點是不便攜。用環掛在腰上,太惹眼不說,如果環沒有一定硬度以及方向性,跑動中和屁股以及腿部碰擦是免不了的。這樣或許可以讓屁股更翹,但是長時間攜帶很不方便。最好在有外套遮蓋的情況下,做一個上下各一的尼龍套。這樣先插進上端丙點,再將甲點插入固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放置的位置,可以選擇腋下背後等不影響運動又容易抽取的部位。還有就是可以考慮將橫向防滑花紋做成大網紋滾花。這樣可以增加摩擦力,防脫手以及更好在手中定位。甲乙丙三個打擊點,可以適當做尖銳些,這樣用途更大。

閱讀全文

與堅硬如鐵的鍛煉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把筆掛在牆上有什麼方法 瀏覽:71
訓練大腿肌肉的方法 瀏覽:706
電壓表量程計算方法 瀏覽:878
如何減掉40斤運動方法 瀏覽:449
治療ed方法 瀏覽:524
兒童爬山的訓練方法 瀏覽:270
滅虱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7
合適的語文教學方法 瀏覽:592
過氧化物酶的顯示方法有哪些 瀏覽:988
堅硬如鐵的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261
輸卵管通而不暢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93
鉗形表測量電動機方法 瀏覽:85
室外羅馬柱欄桿的安裝方法 瀏覽:60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英文 瀏覽:328
獨一味膠囊的鑒別方法 瀏覽:170
帶電電線去皮的快速方法 瀏覽:291
多系統萎縮病人的鍛煉方法 瀏覽:189
龍骨鉗使用方法 瀏覽:761
口服液鐵劑的正確方法 瀏覽:263
蘋果6刪除微信支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