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電腦病毒復制方法

電腦病毒復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4 06:12:08

❶ 一般電腦病毒都可以自我復制,那麼自我復制的原理是什麼

不是。你可能還不懂編程吧。編程中無限循環是寫循環條件時出錯,導致條件永遠為真,使循環永遠進行直到手動結束或資源耗盡死機。病毒的復制是利用。

❷ 電腦病毒是怎麼將自己復制到別的地方的

您好


1,病毒會自動靜默下載到您的電腦中,然後開始運行把自身病毒代碼植入到其他程序當中。


2,如果您電腦中毒了可以到電腦管家官網下載一個電腦管家,並且使用電腦管家的殺毒功能全盤查殺,電腦管家擁有4+1殺毒引擎,其中的管家系統修復引擎,可以精準查殺感染病毒主體,修復被感染的文件,不會因為殺毒導致系統崩潰


3,而且電腦管家擁有16層實時防護功能,其中一項就是上網安全防護,如果您上網的時候誤入釣魚網站或者掛馬網站,電腦管家會暫時禁止網站載入,然後彈窗提示您禁止進入,保護電腦安全。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和問題,歡迎再次來電腦管家企業平台進行提問,我們將盡全力為您解答疑難

❸ 電腦病毒自動復制

重裝電腦是什麼意思?如果是重裝系統後仍存在的話,估計你重裝系統以後又打開了含有病毒的文件,重新被感染了。再不然就是那病毒通過MBR啟動的,需要重寫MBR。

記得採納啊

❹ 計算機病毒能自我復制嗎

你所指的自我復制時什麼意思?如果病毒屬於擴散型的是可以自我復制的

如何處理會自動復制文件的電腦病毒

殺毒軟體直接殺毒不就得了么
安裝個電腦管家到電腦上
然後使用病毒查殺,對著你的電腦殺毒就行了

❻ 電腦中了木馬病毒,怎麼把重要文件復制出來

可以直接復制文件,一般木馬不會感染文件,只會盜取個人信息。
查看自己的電腦中是否有木馬病毒
1、集成到程序中
其實木馬病毒也是一個伺服器-客戶端程序,它為了不讓用戶能輕易地把它刪除,就常常集成到程序里,一旦用戶激活木馬病毒程序,那麼木馬病毒文件和某一應用程序捆綁在一起,然後上傳到服務端覆蓋原文件,這樣即使木馬病毒被刪除了,只要運行捆綁了木馬病毒的應用程序,木馬病毒又會被安裝上去了。綁定到某一應用程序中,如綁定到系統文件,那麼每一次Windows啟動均會啟動木馬病毒。
2、隱藏在配置文件中
木馬病毒實在是太狡猾,知道菜鳥們平時使用的是圖形化界面的操作系統,對於那些已經不太重要的配置文件大多數是不聞不問了,這正好給木馬病毒提供了一個藏身之處。而且利用配置文件的特殊作用,木馬病毒很容易就能在大家的計算機中運行、發作,從而偷窺或者監視大家。不過,現在這種方式不是很隱蔽,容易被發現,所以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載入木馬病毒程序的並不多見,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哦。
3、潛伏在Win.ini中
木馬病毒要想達到控制或者監視計算機的目的,必須要運行,然而沒有人會傻到自己在自己的計算機中運行這個該死的木馬病毒。當然,木馬病毒也早有心理准備,知道人類是高智商的動物,不會幫助它工作的,因此它必須找一個既安全又能在系統啟動時自動運行的地方,於是潛伏在Win.ini中是木馬病毒感覺比較愜意的地方。大家不妨打開Win.ini來看看,在它的[windows]欄位中有啟動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況下「=」後面是空白的,如果有後跟程序,比方說是這個樣子:run=c:\\windows\\file.exeload=c:\\windows\\file.exe
這時你就要小心了,這個file.exe很可能是木馬病毒哦。
4、偽裝在普通文件中
這個方法出現的比較晚,不過現在很流行,對於不熟練的windows操作者,很容易上當。具體方法是把可執行文件偽裝成圖片或文本----在程序中把圖標改成Windows的默認圖片圖標,再把文件名改為*.jpg.exe,由於默認設置是\"不顯示已知的文件後綴名\",文件將會顯示為*.jpg,不注意的人一點這個圖標就中木馬病毒了。
5、內置到注冊表中
上面的方法讓木馬病毒著實舒服了一陣,既沒有人能找到它,又能自動運行,真是快哉!然而好景不長,人類很快就把它的馬腳揪了出來,並對它進行了嚴厲的懲罰!但是它還心有不甘,總結了失敗教訓後,認為上面的藏身之處很容易找,現在必須躲在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於是它想到了注冊表!的確注冊表由於比較復雜,木馬病毒常常喜歡藏在這里快活,趕快檢查一下,有什麼程序在其下,睜大眼睛仔細看了,別放過木馬病毒哦: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開頭的鍵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開頭的鍵值;HKEY-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開頭的鍵值。
6、在System.ini中藏身
木馬病毒真是無處不在呀!什麼地方有空子,它就往哪裡鑽!這不,Windows安裝目錄下的System.ini也是木馬病毒喜歡隱蔽的地方。還是小心點,打開這個文件看看,它與正常文件有什麼不同,在該文件的[boot]欄位中,是不是有這樣的內容,那就是shell=Explorer.exefile.exe,如果確實有這樣的內容,那就不幸了,因為這里的file.exe就是木馬病毒服務端程序!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欄位,要注意檢查在此段內的「driver=路徑\\程序名」,這里也有可能被木馬病毒所利用。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drivers]、[drivers32]這三個欄位,這些段也是起到載入驅動程序的作用,但也是增添木馬病毒程序的好場所,現在該知道也要注意這里嘍。
7、隱形於啟動組中
有時木馬病毒並不在乎自己的行蹤,它更注意的是能否自動載入到系統中,因為一旦木馬病毒載入到系統中,任用什麼方法都無法將它趕跑(哎,這木馬病毒臉皮也真是太厚),因此按照這個邏輯,啟動組也是木馬病毒可以藏身的好地方,因為這里的確是自動載入運行的好場所。動組對應的文件夾為: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startup,在注冊表中的位置: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Explorer\\ShellFoldersStartup=\"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startup\"。要注意經常檢查啟動組哦!
8、隱蔽在Winstart.bat中
按照上面的邏輯理論,凡是利於木馬病毒能自動載入的地方,木馬病毒都喜歡呆。這不,Winstart.bat也是一個能自動被Windows載入運行的文件,它多數情況下為應用程序及Windows自動生成,在執行了Win.com並載入了多數驅動程序之後開始執行(這一點可通過啟動時按F8鍵再選擇逐步跟蹤啟動過程的啟動方式可得知)。由於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馬病毒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樣被載入運行,危險由此而來。
9、捆綁在啟動文件中
即應用程序的啟動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這些文件能啟動程序的特點,將製作好的帶有木馬病毒啟動命令的同名文件上傳到服務端覆蓋這同名文件,這樣就可以達到啟動木馬病毒的目的了。
10、設置在超級連接中
木馬病毒的主人在網頁上放置惡意代碼,引誘用戶點擊,用戶點擊的結果不言而喻:開門揖盜!奉勸不要隨便點擊網頁上的鏈接,除非了解它,信任它,為它死了也願意等等。
下面再看木馬病毒的清除方法
1、檢查注冊表中RUN、RUNSERVEICE等幾項,先備份,記下可以啟動項的地址,再將可疑的刪除。
2、刪除上述可疑鍵在硬碟中的執行文件。
3、一般這種文件都在WINNT,SYSTEM,SYSTEM32這樣的文件夾下,他們一般不會單獨存在,很可能是有某個母文件復制過來的,檢查C、D、E等盤下有沒有可疑的.exe,.com或.bat文件,有則刪除之。
4、檢查注冊表HKEY_LOCAL_MACHINE和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Main中的幾項(如LocalPage),如果被修改了,改回來就可以。
5、檢查HKEY_CLASSES_ROOT\\inifile\\shell\\open\\command和HKEY_CLASSES_ROOT\\txtfile\\shell\\open\\command等等幾個常用文件類型的默認打開程序是否被更改。這個一定要改回來。很多病毒就是通過修改.txt,.ini等的默認打開程序讓病毒「長生不老,永殺不盡」的。

❼ 電腦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復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抺掉電腦中原來有用的程序

就像人體內的病毒並不是以細胞的形式存在的一樣,電腦病毒也並不一定以程序文件的形式存在,有的是可執行文件,有的藉助別的程序文件或者系統服務來執行。所以你說的只能是部分病毒的行為,而且不算大多數。

❽ 計算機病毒復制

不知道你是具體問的什麼意思

不過只是單純的復制的話,那就還在

復制當然和細胞分裂不一樣,復制是,系統先建立一個臨時文件,存放相同的數

據,不過你是看不到的,它是由操作系統控制的,等你粘貼到一個位置時,系統

才會建立一個實體文件,把數據輸送過去.

有些計算機病毒會無限復制,中了這種病毒,機器會無法運轉,不能操作,硬碟會

出現大量病毒文件,不能使用

計算機病毒一般都能自動生成,刪掉就會再建立

這樣答是否滿意 ?

❾ 計算機病毒是如何進行自我復制的

其實病毒就是一段破壞計算機的代碼。

復制自身,粘貼到指定位置(事先已經設定好要粘貼的路徑)。讓系統啟動後運行自身。

❿ 病毒是如何復制的

概述

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病毒的形態

(1) 球狀病毒;(2)桿狀病毒;(3)磚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狀病毒;(5)具有球狀頭部的病毒;(6)封於包含體內的昆蟲病毒。

病毒的大小

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病毒的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

病毒的復制過程叫做復制周期。其大致可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吸附、侵入、脫殼、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裝配與釋放

結構

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麵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殼。較復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面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煙草花葉病毒;復合對稱,如 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
復 制

病毒復制指病毒粒入侵宿主細胞到最後細胞釋放子代毒粒的全過程,包括吸附、進入與脫殼、病毒早期基因表達、核酸復制、晚期基因表達、裝配和釋放等步驟。各步的細節因病毒而異。
核酸復制

DNA病毒按照經典的沃森-克里克鹼基配對方式進行 DNA復制。乳多泡病毒的環狀 DNA按「滾環」模式進行復制時,需要有核酸內切酶和連接酶參與。病毒RNA是通過半保留方式復制的,即以病毒RNA(vRNA)為模板,同時轉錄幾個互補鏈(cRNA),cRNA轉錄完成並脫落後,又以同樣方式再轉錄出新的vRNA。因此,在感染細胞中可以查出具有部分雙鏈結構而又拖著多條長短不同單鏈「尾巴」(正在合成中的互補鏈)的「復制中間體」。

病毒核酸復制所需酶的來源也各不相同。SV40DNA合成所需的酶都來自宿主。含RNA的Qβ噬菌體、小RNA病毒科和含ssRNA的植物病毒所需RNA多聚酶的某個亞基,可能由病毒基因編碼,而其他亞基來自宿主。皰疹病毒DNA復制所需的酶,部分地由病毒編碼,如DNA多聚酶和胸苷激酶,可能還有核苷酸還原酶。痘類病毒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強,甚至能在去核細胞中進行DNA復制,其基因組至少能為75種蛋白質編碼,包括DNA多聚酶、胸苷激酶、脫氧核糖核酸酶和聚核苷酸連接酶。

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不是我們所說的熟悉的生物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代碼。但是,計算機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樣,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同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而且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和生物病毒一樣的共同特性:一個被病毒感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如同傳染病。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碟,刪除了驅動或造成了其它各種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並不寄生於單獨一個被感染的程序,它還能通過占據存儲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和生物病毒在傳播上的相似是「計算機病毒」名稱的由來。

閱讀全文

與電腦病毒復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現實 瀏覽:507
一氧化氮有哪些檢驗方法 瀏覽:95
日本電池檢測方法 瀏覽:102
如何快速讓心跳加速的方法 瀏覽:117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9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5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5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8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4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