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蒜種植技術視頻 大蒜施肥方法 如何種植大蒜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栽培,以砂壤土為好。栽培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後立即耕翻曬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應在耕翻之前施入。
二、大蒜因生長期長,群體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如糞尿肥、廄肥等5000~8000千克;並配合20~30千克磷、鉀肥。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若使用生肥,發酵時會燒傷蒜根,還會引起地下蟲害,尤其是地蛆嚴重發生。要精細整地作畦,畦寬1.5~2米,以東西延長為好。
施肥原則:
1、 要根據土壤肥力高低和大蒜不同生育時期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把握「前輕中重後補」的施肥原則,既要防止前期過旺瘋長,又要避免後期脫肥早衰。
2、整地施肥:種蒜地塊需要深耕細耙,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土壤養分的轉化,提高土壤的庫容能力,有利於根系的發展和鱗莖膨大。要在上茬作物收獲後及早耕翻曬垡,耕深20-25公分。
② 大蒜的種植方法
大蒜的種植方法如下:
1、選地整地
大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較豐,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塊種植。種植前先要對地塊進行整地,先將土壤進行深耕20-25cm,再細耕將土塊耙細、耙平,無明顯的石塊或土塊,再做畦。
2、選種
選擇個頭較大、色澤較好的蒜頭,採用人工扒皮掰瓣,去除蒜頭的托盤和莖盤,對蒜瓣進行分級,選擇粒大、外表純白、無損傷、無光皮的蒜瓣做種。
3、播種
播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要在畦面開溝播種,溝深4-5cm,株行距20×16cm,每溝播種1-2粒種子,播種後蓋上一層1cm後的薄土,再澆水使土壤濕潤。
4、田間管理
大蒜時需水量較大的作物,整個生育期要澆水四次;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另外還要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避免雜草搶占養分,還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2)大蒜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大蒜生長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無論是南北方還是不同的蒜種都得保證日照時數在這個范圍之內,蒜頭才能生長膨大。
3、水分:喜濕怕旱。但給大蒜澆水在量上和時間上要控制好不然會產生蒜蛆或者土嚷過黏腐爛等問題。
4、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大蒜對土壤肥力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施肥得施對時期,因為大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不同有的時期是不需要養分的。
③ 怎麼種大蒜視頻,大蒜的種植方法,大蒜的種植關鍵技術
⑴需肥特性
大蒜根系為弦狀肉質須根,主要分布在5—25厘米的耕層內,屬淺根性蔬菜。大蒜對水肥反應較敏感,表現出喜濕、喜肥、耐肥的特點。大蒜的根毛極少,且細弱,根的吸收能力較差,因此,生長期間需加強肥水管理。
大蒜萌芽所需的各種營養均由種瓣提供。隨著幼苗的生長,種瓣中儲藏的營養逐漸耗盡,也舟「退母」。此時應及時施用速效性肥料以保證幼苗生長和培育壯苗。退母後的生長過錯全靠土壤供應養分,吸肥量明顯增加。
大蒜的鱗芽和花芽分化期約10天,此時是大蒜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根系生長增強,加速了對土壤營養的吸收。從花芽分化結束到蒜薹采蛋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時期,生長量最大,需肥水量也最多,因而是大蒜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
蒜薹收獲後為鱗莖膨大盛期。此時由於根系逐漸衰老,吸肥量銳減,吸收的養分及葉片和鞘中儲藏的養分大量向鱗莖輸送,以保證鱗莖加速膨大和充實。
研究表明,大蒜對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鈣、磷、鎂次之。各種元素的吸收比例N:P 2 O 5 :K 2 O:CuO:MgO為1:0.25—0.35:085—0.95:0.5—0.75:0.6。硫是大蒜品質構成元素,適當施用硫肥有使蒜頭增重、蒜薹增長的作用,並使畸形薹和裂球率降低。
⑵施肥技術要點
①基肥。由於大蒜根系淺,根毛吵,吸肥力弱,因此對基肥質量要求較高。一般 以腐熟的優質廄肥或餅肥為好。在基肥中通常配施一部分磷鉀肥或復混肥。施足基肥,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是大蒜豐產的物質保證。
②追肥。一般可按以下5個時期進行。催苗肥:目的是促進出苗後迅速發根長苗,提高秋播蒜的安全越冬性能。催苗肥一般在出苗後1個月左右施用。對於幼苗期長的秋播蒜,應重視催苗肥,而對於幼苗期短的春播蒜,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可以不施催苗肥。越冬肥:又叫「臘肥」。施用越冬肥是為了保證幼苗順利越冬,提高抗寒性。一般在進入越冬期時施用有機肥料。對於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區,越冬肥可以不施。返青肥:又春肥,一般在春季氣溫回升,土壤開始解凍,心葉生長和根系開始伸長時施用。此時應追施熱性肥。對於已施過催苗肥和越冬肥的,返青肥可不施或催薹肥合並施用。催薹肥:一般應在鱗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薹開始抽生時施用。由於此時進入生長旺盛期,生長量和吸肥量先後達到高峰期,所以催薹肥是一次關鍵性的追肥,一般應重施,它約占追肥總量的30%—40%。催頭肥:一般在催薹肥施後1個月,蒜薹露苞時施用。此時正是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生長量達到高峰,需肥量也最多。這次追肥也應重施,以滿足蒜薹採收和蒜頭膨大時對養分的需要。這次追肥應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少量磷、鉀肥。
④ 大蒜發芽的過程視頻
大蒜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此時植株抗寒力最強,在嚴寒冬季不致被凍死,並為植株順利通過春化打下良好基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長江流域9月份天氣涼爽,適於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長。如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分,則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第二年形成復瓣蒜,降低大蒜品質。播種過晚,則苗子小,組織柔嫩,根系弱,積累養分較少,抗寒力較低,越冬期間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期。
秋播大蒜栽培
②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蒜瓣數和薹重、瓣重三者構成的。應按品種的特點做到適當密植,使每畝有較多的株數。早熟品種一般植株較矮小,葉數少,生長期也較短,密度相應要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厘米,株距為7~8厘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數也較多,密度相應小些,才能使群體結構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畝栽4萬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畝用種150千克左右。
③播種方法
"深栽蔥子淺栽蒜"是農民多年實踐得出的經驗。大蒜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厘米。大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插種,即將種瓣插入土中,播後覆土,踏實;二是開溝播種,即用鋤頭開一淺溝,將種瓣點播土中。開好一條溝後,同時開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種瓣上。播後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腳輕度踏實,澆透水。為防止乾旱,可在土上覆蓋二層稻草或其它保濕材料。栽種不宜過深,過深則出苗遲,假莖過長,根系吸水肥多,生長過旺,蒜頭形成受到土壤擠壓難於膨大;但栽植也不宜過淺,過淺則出苗時易"跳瓣",幼苗期根際容易缺水,根系發育差,越冬時易受凍死亡。
田間管理
①追肥
大蒜幼苗生長期雖有種瓣營養,但為促進幼苗生長,增大植株的營養面積,仍應適期追肥。由於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應施速效肥,以免脫肥而出現葉尖發黃。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為:
催苗肥:大蒜出齊苗後,施1次清淡人糞尿提苗,忌施碳銨,以防燒傷幼苗。
盛長肥:播種60~80天後,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畝20~30擔,硫銨1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做到早熟品種早追,中晚熟品種遲追,促進幼苗長勢旺,莖葉粗壯,到爛母時少黃尖或不黃尖。
孕薹肥:種蒜欄母後,花芽和鱗芽陸續分化進入花莖伸長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分多,應重施速效鉀、氮肥 (復合肥更好)10~15千克。於現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剝苗觀察到假莖下部的短薹),以滿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長。
蒜頭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種,由於蒜頭膨大時氣溫還不高;蒜頭膨大期相應較長,為促進蒜頭肥大,須於蒜薹採收前追施速效氮鉀肥。如:氮鉀復合肥畝施5~10千克,若單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過多,否則會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長葉而消耗蒜瓣的養分。追肥應於蒜薹採收前進行,當蒜薹採收後即有豐富的養分促進蒜頭膨大。若追肥於蒜薹採收後進行,則易導致貪青減產。若田土較肥,蒜葉肥大色深,則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種由於抽薹晚,溫度較高,收薹後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②水分管理
齊苗期:一般播種1周即齊苗。追施齊苗肥後,若田土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長。
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營養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大蒜齊苗後進入幼苗生長前期,由於齊苗後灌水1次,加之長江流域地區此期也正值秋雨較多的時期,因此要控制灌水,並注意秋雨後田間的排水工作。
幼苗中後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結束為標志。此階段較長,也正是大蒜營養生長的重要時期。越冬前許多地方降雨已明顯減少。土壤較干,應澆灌1次;越冬後氣溫漸漸回升,幼苗又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應及時灌水,以促進蒜葉生長,假莖增
⑤ 怎麼種大蒜視頻,大蒜的種植方法,大蒜的
大蒜是弦狀須根,吸水肥能力較弱,鱗莖又在土壤中生長、膨大,所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栽培。栽培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後立即耕翻曬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大蒜氮、磷、鉀三元素比例為1:0.25:0.9,需氮量最高。大蒜施肥依據收獲的對象不同方法也不同。1、以蒜苗為收獲對象播種前結合整地畝施1000-1500千克有機肥作基肥,當蒜苗出土後3.3-3.6厘米時開始追肥,以後每隔10-15天追腐熟人糞尿500-800千克,共追2-3次。2、以蒜薹和蒜頭為收獲物基肥畝施有機肥1000-1500千克、尿素2.5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草木灰50千克,追肥除幼苗期施用外,越冬前要再追施1次,第二年春暖後,要重施1次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5千克。到蒜頭膨大後,不宜施過濃的糞肥。
⑥ 大蒜的種植方法
下面給您介紹一下盆栽大蒜的種植方法。
盆栽大蒜的種植:
其實種植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簡單幾步,就可以完成盆栽大蒜。我們需要准備的材料有健康的大蒜若干瓣、花盆一個,土壤。
1、將花盆裡裝70{bf}的土,不要太滿,因為後面我們還需要種大蒜,流出大概蒜瓣的高度 1厘米就可以了(參考步驟2的圖)。
2、將大蒜掰開,把蒜瓣芽點朝上,整齊的排列齊。
最後說一下吃蒜苗,像最後一張圖,花友就可以割掉蒜苗吃了,底部留1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蒜苗還會繼續長出來的。
⑦ 大蒜頭怎麼種植方法
大蒜種植時間
大蒜種植時間因栽培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作為蒜薹、大蒜頭栽培的大多數在9—10月份播種,俗話說「七月蔥、八月蒜」(農歷),作為青蒜(嫩葉)栽培的可以在8月份種植,對播種期的要求都不十分嚴格。
大蒜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開廂
大蒜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層內,根吸收力較弱,選擇肥沃、疏鬆、保水排水性能強的土壤種植最好,為有利於大蒜須根的發生和養分的吸收,種植土地要適當深耕,基肥以廄肥為主,並可以加入垃圾、草木灰等,每畝施基肥2000公斤左右。翻耕耙平後根據各個地方種植習慣的寬度進行分廂,一般廂寬在110—150厘米,高15—20厘米。
2、播種
作種的蒜瓣在播種前要進行選擇和分級,嚴格從田間採收前開始,選擇成熟早、蒜頭具有本品種特徵的大蒜作種蒜。播種時按蒜瓣大小分大、中、小三級,分別種植,便於田間管理。為了打破大蒜的休眠,促進發育,播種前要曬蒜瓣1—2天,可以將種瓣放在水中浸泡1—2天後再播種。
播種方法:播種時先從廂一端開一條溝,按照株距將蒜瓣依次播入,然後再按行距開第二條溝,用第二條溝泥土覆蓋第一條溝以後逐次進行。蓋土後,也可以覆蓋一層農作物秸稈在廂面上,以防止表土板結,促進葉鞘伸長軟白。
播種密度:因為種植目的差異很大,以收獲大蒜頭、蒜薹為目的的,行距為13—20厘米,株距10—13厘米,每畝用種量100—150公斤。以青蒜為種植目的的行距為10—13厘米,株距10—13厘米。
⑧ 大蒜怎麼種植方法視頻
一、大蒜的種植時間
大蒜的播種期因地區和品種而異,可分為秋播和春播。以北緯35-38℃為大蒜春播和秋播的分界線,35℃以南地區冬季不太寒冷,大蒜幼苗可自然露地越冬,多以秋播為主,來年初夏收獲。北緯38℃以北地區,冬季嚴寒,幼苗不能安全越冬,秋播易遭凍害,宜在早春播種,夏中或夏末收獲。北緯35-38℃之間的地區春、秋播均可。雖然各地的具體播種期千差萬別,但春播時的日平均溫度一般在3-6℃之間;秋播時的日平均溫度約在20-22℃之間。
二、大蒜的種植方法
1.選擇良種:人工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小蒜瓣根據具體情況處理選種要求是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的關鍵。
2.適期播種:大蒜是一種喜冷涼的作物,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播種過早時會因其還處於休眠期而出苗較慢,出苗後會因前期溫度高、冬前生長過旺而使蒜苗的抗寒能力大大減弱,並且在生長後期植株的下部葉片還易枯黃早衰。播種過晚,越冬前蒜苗較小,養分積累少,抗寒性較弱。特別是播種過晚時會使莖葉的生長期變短,葉數少,但蒜頭成熟期與早播的相同或略晚,所以蒜頭較小,產量低,品質差。
3.播種密度:蒜種的大小與其所含養分的多少有密切關系,蒜瓣大,則養分充足,出苗後植株根系發達、葉數多、假莖粗而長,收獲時蒜薹粗、蒜頭大、蒜瓣大,商品性較好。因此,播種時要盡量選擇較大的蒜瓣做種。以宋城白蒜為例,可選擇4-5克重的蒜瓣做種,用種量為130-150千克,每畝播種3.3萬株左右。如用3.5-4.0克重的蒜瓣做種,畝密度可增加到3.5萬株左右。
4.整地播種:要想大蒜優質高產,種植時必須施足底肥。大蒜的前茬作物一般為玉米、花生、西瓜等,這些作物收獲後距離種蒜的時間很近。因此,前茬作物收獲後要及時施肥,每畝可施腐熟的雞糞500公斤、二銨50公斤,施後耕翻耙平,按80厘米踩線,以線為准用鐵杴往兩邊鏟土,做成高10厘米、頂寬50厘米的高畦。
每隔3畦可挑一個高15厘米的高畦埂,便於澆水時擋水。在高畦埂的兩側還可再種兩行蒜。在整平的50厘米寬的高畦上,開4條深6-7厘米的溝,按10厘米的株距擺放蒜瓣(每畝3.3萬株),然後覆土,將溝填平,隨即澆水壓根,以防蒜瓣生根出苗時將其頂出地面。
⑨ 大蒜的種植方法視頻
大蒜的種植方法如下:
1、選地整地
大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較豐,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塊種植。種植前先要對地塊進行整地,先將土壤進行深耕20-25cm,再細耕將土塊耙細、耙平,無明顯的石塊或土塊,再做畦。
2、選種
選擇個頭較大、色澤較好的蒜頭,採用人工扒皮掰瓣,去除蒜頭的托盤和莖盤,對蒜瓣進行分級,選擇粒大、外表純白、無損傷、無光皮的蒜瓣做種。
3、播種
播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要在畦面開溝播種,溝深4-5cm,株行距20×16cm,每溝播種1-2粒種子,播種後蓋上一層1cm後的薄土,再澆水使土壤濕潤。
4、田間管理
大蒜時需水量較大的作物,整個生育期要澆水四次;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另外還要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避免雜草搶占養分,還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搜狗問問
(9)大蒜的種植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大蒜生長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無論是南北方還是不同的蒜種都得保證日照時數在這個范圍之內,蒜頭才能生長膨大。
3、水分:喜濕怕旱。但給大蒜澆水在量上和時間上要控制好不然會產生蒜蛆或者土嚷過黏腐爛等問題。
4、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大蒜對土壤肥力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施肥得施對時期,因為大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不同有的時期是不需要養分的。
⑩ 如何種植大蒜,大蒜種植技術視頻
第一步;選地:在剛種過玉米,大豆的類的豆質產品地里種大蒜,這樣產量會是比較不錯的
要是在剛種過洋蔥,韭菜,大蒜,大蔥的地里在種植大蒜,會導致大蒜的病蟲害嚴重,出苗率低。
第二步:`施足基肥:主要以基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條件的話多是一些土茬類的肥料,但一定要是腐熟透的,不然會造成蛆蟲災害。(留於大蒜的根系是硒粉主要是分布在5~25厘米深的土塵中因此比較喜歡肥水。)
注意:
[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採用覆蓋地膜栽培。產量雖然高,質量好,但對於後來追肥很是困難,所以一定要施足基肥啊,)
第三步:整地
大蒜生長茂盛期
在整地是要反復耕耘,是地面平坦,土地細碎 。(要再次施肥,用含有硫元素的肥料對大蒜的品質,高產起著很大的影響的作用)
第四步:掌握播種時間:大蒜播種的時間對大蒜與蒜苔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種得過早,留於地溫高,容易爛種,播種過晚,蒜苗小,都會影響種蒜的效益,一般來說當溫度穩定在16~20度,保證在越冬前4~5片長開葉,播種就是最合適的時間。(大蒜5、6片長開葉,誘發達達的根系,就抗寒很容易越冬,對第二年返青快長勢強,大蒜就產量高質量好)。
第六步:選種:除了選擇適合當地品種之外,尤其選擇頭大,瓣大瓣齊的品種,還要掰開蒜瓣,把基部的乾躁的基盤去掉,有利於發根長苗。
第五步:浸種:
用殺菌劑混和水浸種,有利於防止病菌的蔓延減少大蒜中種瓣的腐爛,提高出苗率,經過浸種的大蒜,發芽快,出苗早。
第七步:播種:
大蒜豐收
播種時把握行距,中距、種距就可以了,(注意定向播種擺放蒜種時,蒜瓣背面正對著播種行方向),減少葉片的重疊,葉子接受更多的陽光,有利於葉蒜瓣各方向汲取更多的養分。還要注意挖的行的深度不能過深,里覆蓋土壤1厘米左右就可以啦,)再一個要震壓,通過震壓,可以壓實土壤中的縫隙,有保傷作用,保證苗全苗壯。
第八步:覆蓋地膜:蓋地膜主要是為了保濕增溫,蓋地膜之前要澆透水才能早發芽,而蓋膜之前一定要噴除草劑,不然到時雜草吸取了大蒜的養分,導致大蒜不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