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干海參的做法
你好朋友!
不知你是指不會發還是發好了以後的做法。
一、介紹一下干海參發制的步驟:
1、干海參用自來水直接沖洗,洗掉表面少許微塵。
2、涼純凈水泡24小時左右,中間換水2次直至將海參泡軟。
3、將泡軟的海參從腹部縱向剖開,去掉海參前端牙狀物也就是沙嘴。
4、添純凈水上無油鍋加蓋煮沸,用中火煮15-25分鍾。
5、換新的涼純凈水,泡24小時左右,中間換水2次。
6、如有個別海參沒有發好,屬於正常現象,可重復4、5步驟。
7、泡好後,即可食用。
二、檢查海參是否發好的標准有兩個:
第一:用筷子可以把海參夾起來(夾不起來就是煮過火了),海參的兩端自然下垂,就是發好了,如果還是直挺挺的,就是還需要繼續發制;
第二:用筷子在海參的背部輕輕一戳,感覺可以輕輕穿過去,就發好了(這里講的「戳」是講感覺,不要真的把海參一個一個都戳個洞),反之則需要繼續加工,如果海參煮悶後達到這兩標准,我們就認為達到標准了。發海參不同與煮餃子,嘗一個餃子好了,就全部出鍋,海參是嬌貴的東西,必須仔細檢查,發好一個揀出一個,這樣才能全部發好。
三、
泡發海參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1. 泡發海參所用的器具和水質要潔凈,不能沾油、鹼和其它易污染的雜物,因海參遇油和鹼易造成腐爛。
2. 用純凈水發海參不但個體大而且人體吸收最好;
3. 鹽分一定要泡除干凈,否則海參發不透;
4. 刺參腹中的內壁(五根筋)可食用,且營養豐富,千萬不要扔掉,可剪開參體取出內筋做湯用;
5.海參因品種和大小不一,泡發時間則不一樣,必須勤檢查,隨時將發好的參揀出,未發好的繼續發。
體時間根據海參規格,產地,體壁厚度適當調整。
四、海參的家常做法:
1、水發後直接食用。加上適量的冰糖或者白糖,以及微量的開水,再入鍋內蒸一下,趁熱進食。
2、家常做菜,做湯時將其片成片一起炒燉都可。
3、介紹一款簡易版紅燒海參
原料:四隻水發海參、紅綠椒各一個、蔥白兩根、水澱粉少許。
做法:
1、油熱後,下椒條爆炒;
2、把切好的海參入鍋繼續翻炒;
3、加面醬少許翻炒,然後下入蔥絲,最後加入調好的水澱粉,加少許鹽和味精適量,大火收汁,出鍋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誠望為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⑵ 糖干海參怎麼樣加工
海參的加工季節:一般自每年的11月起到翌年的3-4月止。製作方法1.原抖處理:將捕到的新鮮海參。在船上就鮮開刀破肚。刀由參體尾部肛門處插入.沿背部開一條約占參體五分之二長的口子,刨出內臟,洗去殘留的泥沙。船靠岸後,將已經初加工過的參倒入木槽或瓷缸內,用木棍攪拌,使參體排出水分並逐漸收縮。直到參嘴縮入體內為止。如攪拌時間短,則參嘴伸出,干後出現白頭,影響美觀和干參的質量。2.水煮:一般需連煮兩次。煮第一次時,先在鍋內注人七分滿的海水,並將水加熱至90℃左右,再將攪拌好的參倒人鍋內。其量以水浸過參為宜,使參在鍋內能靈活翻動。這時用猛火加溫。並不斷地用木棍在鍋中攪動,直攪到參體恢復原來鮮活的體形,然後再添入一部分參,這樣邊攪動邊加參水,直到鍋滿為止,水量浸過參體即可蓋上鍋蓋繼續煮。待煮沸開鍋一二次後,除去漂浮的泡沫。煮至參體稍硬時撈出置於缸內,趁熱加鹽(用鹽量約為鮮參的7寫)攪拌。攪一陣散散熱再攪,如此反復攪動,直到缸內參體不燙手為止,放置24小時後,再將煮過一次的參及原湯一起倒入另一缸內加鹽封頂腌漬。這種參存放即天左右再煮第二次,俗稱「燴參」。但如氣溫較高,則只需腌漬10天左右,見參湯變紅,便可馬上進行「燴參」。這道工序是將參撈出後,按參體大小分撿好,用原湯倒入鍋內至7分滿,猛火燒開除去泡沫不斷攪動,煮至參體發硬,便可撈出瀝水。3.拌灰晾曬:將准備瀝水的參,放於木槽里用榨木灰或松木灰拌和。並注意參加灰都要鋪撒均勻。上面再蓋一層麻袋,用手輕壓,擠出參體內殘存的水分,然後攤開晾曬四五天.裝入麻袋捂一二天,再晾曬數日,待完全乾燥後,清除參體表面附著的灰分,這樣就製成了干海參。(山東威海宮品海參推薦) 參考資料: http://www.gongpinhaishen.com/ns_detail.asp?id=500445
採納哦
⑶ 誰會加工糖干海參的技術工藝
1.原料處理 將新鮮原料放在海水或稀薄的淡鹽水中,洗凈表面附著的粘液。然後用金屬脫腸器(中空的細管)由肛門插入,貫穿頭部後拉出內臟。再用毛刷通人腹腔,洗去殘留內臟和泥沙,或用長形小刀在背面尾部切開3厘米,挖去內臟,用稀鹽水洗凈。
2.水煮 鍋中注入2波美度的淡鹽水,加熱煮沸後加少許冷水,使溫度降至85℃左右。將洗凈的原料按大小分批放人鍋中煮1~2小時,煮至用竹筷很容易插入肉內部為適度。在煮熟過程中,如發現腹部脹大的原料,用針刺人腹腔,排出水分後繼續加熱。有泡沫浮出,隨時除去。
3.烘焙和日曬 海參取出冷卻後,置炭爐上以20~25℃烘焙2小時,待表面水分蒸發後再行日曬。以烘乾與曬干交替繼續乾燥3~4日,達五成千以上。
4.罨蒸乾燥 將已半乾的海參收藏在木箱中,四周以潔凈稻草或麻包,加蓋密封。罨蒸3~4日,再行曬至全乾為成品。
5.成品質量 海參製品含水量在15%以下,形狀整齊,腹腔完好,肉質肥厚,色澤光潔,鹽味極淡,大小均勻。刺參肉刺應該完整直立。
⑷ 怎麼發「干海參」
發「干海參」:
1、將海參用水清洗,把表面鹽份去掉 。取潔凈無油的容器,裝入適量的純凈水,將海參置入容器放入冰箱冷藏室泡24-48小時,每8小時換水一次直至發軟。
2、泡發後的海參從尾部至頭部沿腹部中線剪開,取出內筋和沙嘴,清洗海參肚內雜質。 海參的內腔中會有幾根筋。不用剔除是可以食用的,但會影響海參發大,所以。在裡面切幾段即可。如圖所示,為了防止海參粘油,手上戴了個塑料袋。
3、潔凈無油的鍋里盛滿純凈水,將洗凈的海參放入。大火煮開後小火再煮20分鍾,熄火後蓋捂待其自然涼透,撿出煮軟的海參。將硬的海參留在鍋中,換涼純凈水再煮,直至全部煮軟。
4、潔凈無油的容器內盛滿涼純凈水,放入煮好的海參密封。然後置於電冰箱的冷藏室內,再浸泡48-72小時,每天換水一次,即可食用。
⑸ 干海參 做法
1、取一個干凈盤,不要有一點油漬,把海參放到盤里。
2、把海參洗凈,泡到自來水裡放入冰箱冷藏。每天取出來換一次水。
3、這是泡了3天的海參。
4、從海參的肚下剪開,去掉內臟和帶帶胡須的一頭。
5、再把海參沖洗干凈。
6、鍋里放足量水燒開,放入海參。
7、轉小火煮30到60分鍾左右,看到海參變大軟和了就煮好了。
8、關火燜1-2小時。
9、取出來放到一個干凈盤里。
10、這次是用純凈水泡發了,還是要放到冰箱冷藏。
11、每天換一次純凈水,兩天就可以了。
12、將海參撈出,用剪子把海參腹部劃開,把腹腔內的雜物取出。然後把凈膛的海參沖洗干凈。
13、大蔥斜著切蔥片,姜切片,備好雞湯和水澱粉。
14、鍋中倒入一些油,油稍微多一些,以小火慢慢把蔥、姜炒香,且把蔥炒得略微金黃。
15、加入糖後以小火加熱,油糖混合後,慢慢炒出糖色。
16、加一點點老抽醬油上色用~~醬油千萬不要多,不然海參易苦而且回縮。
17、倒入黃酒。
18、加入高湯。
19、把海參放入,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燉約25分鍾。
20、根據口味調入少許鹽後,加入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
21、出鍋裝盤。
兩種方法: 一、熱泡法先用熱水將海參泡24小時(可直接隨冷水裝入鍋內煮開,再加蓋燜泡4-5小時),再從腹下開口取出內臟,然後換上新水,上火煮50分鍾左右,用原湯泡起來,過24小時後即可。 二、冷水發泡法,將海參浸入清水內,約3天即泡發;取出剖腹去腸雜、腹膜,然後再換清水浸泡,待泡軟後即可加工食用。此法在熱天要多換幾次水,並經常注意是否已變軟。 泡發海參時,切莫沾染油脂、鹼、鹽,否則會妨礙海參吸水膨脹,降低出品率,甚至會使海參溶化,腐爛變質。發好的海參不能再冷凍,否則會影響海參的質量,故一次不宜發得太多。 平時一般用熱水泡發,比較快。 自己發泡干海參,應先將干海參在爐火上略微烘烤,再以溫水浸泡一夜,如此有助於讓外皮乾燥的石灰脫落。 翌日再用軟刷輕輕刷凈表皮,並以清水煮半小時,然後熄火浸泡。 每天煮每天泡,反覆五至七天,直到海參柔軟、漲大再取出,雖然手續繁瑣,但過程中未含添加物,不僅安全、衛生,且久煮不爛,比現買的好吃。 海參遇油易爛,所以浸泡海參的器皿一定要干凈,尤應避免油水接觸尚未完全發泡的海參,否則外皮軟爛內層仍硬反而不好。 介紹幾個滋補做法 牛奶刺參 主料:刺參、純牛奶配料:上等薏米、精選蜂蜜特點:古法新做,人人皆宜,全天所需營養一網打盡。 做法:將水發刺參發制洗凈後待用。純牛奶下鍋中,以中火加洗凈的薏米煨制,待薏米熟後調以蜂蜜,以個人口味適合宜佳。 友情提示:牛奶刺參加水果在早餐食用營養效果更佳。 蜂蜜刺參 主料:水發刺參配料:精選蜂蜜特點:製作簡單,營養豐富 做法:將水發刺參發制後,洗凈過水後,將蜂蜜抹在刺參上,上籠蒸制2-5分鍾即可。 友情提示:蜂蜜刺參如再配以生苦瓜和甜面醬口味更佳。 家常海參的三種做法 過去,海參是名貴菜,但現如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也許因為不常吃,對它還比較陌生。今天,教你幾種家常的海參的做法。 做法一:肉末海參 肉要選三肥七瘦(即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將肉切成末後氽水,待肉末變色後,再加入醬油、水和少許糖,隨後將海參放入,用慢火煨至湯汁入味。 做法二:香辣海參 如果覺得肉末海參吃著不過癮,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干辣椒或辣椒油,拌以四川郫縣豆瓣醬,即可製成香辣海參。 做法三:海參小豆腐 將茼蒿切成末,拌以蛋清、澱粉攪成糊狀;將海參切成米粒狀的小塊後氽水,在蛋青糊中攪勻。隨後用蔥姜爆鍋,與嫩汁豆腐一起炒熟即可食用。 這道菜尤其適合老年人。 [吃喝]大蔥燒海參 海參要買筋道而肉厚的。另准備大蔥兩根。 首先把海參清洗干凈,用刀切成2寸左右的條,注意不要切太小。蔥要切段,備用。把水燒熱,將海參放進去煮,大概5min左右,不必燒開,然後海參過冷水,沖洗干凈。 把炒鍋放在火上加熱,然後倒油進去,稍熱一點放2勺糖進去,中火,等糖熔化,變成棕色泡沫浮起來的時候把蔥段放入翻炒。之後加入海參。 翻炒之後依次加入:料酒、生抽、雞精。自己用勺子試試汁的味道。然後小火蓋蓋子悶10分鍾,中間時常翻動。最後大火收湯,起鍋裝碟。油里加糖是為了上色,注意防止燙傷。。。
⑹ 海參的加工工藝及過程
凍干參:
以鮮活海刺參為原料,經精心清洗後,將鮮活海刺參在凍干倉內迅速冷凍到-35℃至-45℃,使海參中的水分結冰,再在真空狀態下將冰直接升華為水蒸汽(當水的絕對壓力小於610.5PA時,水就只能有兩種狀態,冰和氣態,在這個環境下,通過改變溫度,冰直接就變成了氣,這一過程被之稱為升華。而凍干技術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真空狀態下,通過調整溫度和壓力,先將海參速凍,然後再將冰直接變成蒸汽,並排除),從而達到將海參中的水分脫乾的目的。經過凍干後的海參含水量不會超過3%,重量輕,可以長時間地保存使海參的營養不流失,免煮免發,一泡即食。
凍干技術(FD)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食品儲藏技術,主要應用於宇航食品,生物科技,制葯等行業。該技術將新鮮食品於真空狀態下科學的超低溫升華脫水,完整保留了原產品的生物活性、營養結構及口味,凍干食品綠色、方便、保健,符合國際食品發展的三大趨勢。用凍干技術加工的海參能保留海參幾乎全部的營養。一個凍干海參的營養可以抵若干個傳統工藝加工的海參。徹底解決了食用海參"營養不方便,方便欠營養"的問題。應用食品科技的先進工藝,完美保留原品活細胞,口味鮮美,營養完整,並且基本保持原品外型,重量極輕,攜帶方便。超低含水率(僅含3%左右)在常溫下即可保鮮數年。
凍干海參的特點:
1、不用發:復水速度快,不用長時間反復發制,省時省力。
2、重量輕:含水量低,不含鹽份、灰份和重金屬。
3、純天然:保持了天然新鮮海參的色、香、味、形及營養成份。
4、新吃法:可以干吃,也可以復水後涼拌、煲粥和烹飪。
5、易儲存:因含水量低,病原菌不能存活,可以長期保存。
6、在冷凍乾燥過程中,微生物的生長和酶的作用無法進行,因此能保持原來的性狀
7、由於乾燥是在真空下進行,氧氣極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質得到了保護,營養保留更全面
凍干海參的食用方法:
打開封口,將凍干海參浸泡於純凈水中,4小時即可食用,8小時口感最佳,也可打開包裝作為休閑保健食品直接干吃,根據個人喜好。
提示:凍乾的海參在浸泡復水時,首先會有個體縮小的過程,這是正常現象。逐漸個體慢慢變大,8-12小時恢復至原有大小
淡干海參:
鮮活海參經過開膛擴肚清洗去內臟之後,直接放入烘乾房內進行烘乾,不加任何其他物質。這樣做出來的海參純度高,泡發率高。
鹽干海參:
鮮活海參經過開膛擴肚清洗去內臟,煮熟以後,放在飽和的鹽水(一鍋水燒開,向裡面加鹽,直到鹽不溶為止。)里浸泡3天3夜,然後拿出來烘乾,水分走了,鹽分留在海參體內,這樣一輪下來鹽分可使海參體積和分各增重20-30%,成本自然也就降低20-30%。反復浸泡還可以不短加重分量和增大體積,成本還可以不斷降低。基本上要多少錢的可以做到多少錢的。加鹽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重量,同時將小海參做成大海參。所以海邊老人常說:海參不夠,鹽加重。
糖干海參:
將清洗煮熟後的鮮活海參放在糖稀裡面浸泡,讓糖分吃透到海參體內,然後烘乾。加糖目的:增重和染色。糖有受熱變黑特性,不法加工者利用這一特性可將海參加工的又黑又亮,利用賣相掩人耳目。
鹽漬海參:
鮮活海參煮熟以後,再加鹽攪拌,目的是海參里的水排出來,也有的地方把這種方式加工出來的海參叫做「半干海參」,鹽過的海參便於儲存。
高壓海參
鮮活海參經過開膛擴肚清洗去內臟,再運用高壓倉高壓消毒、速凍機低溫速凍,不添加防腐劑、保鮮劑、即不損害鮮海參的原汁原味,又最大限度保留了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海參經過高壓打破海參細胞壁,將海參細胞內的膠原蛋白完全釋放出來,營養更有利於人體吸收。高壓海參在零攝氏度以下可保存18個月,要比傳統海參具有活性成分高、味道鮮美、口感好等好處。讓鮮海參的葯用價、營養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用海參進補四季皆宜,經常感冒的人一般是由於免疫力低下造成的。用海參進補可以明顯提高人體免疫力
低壓海參:
不發商販的一種造假手段,將鮮活海參經過開膛破肚清洗去內臟後,直接放在熱水裡面焯一下,定定型就撈出來,海參體內水分基本上還沒舍,大小基本沒縮,有的商販甚至連內臟都沒清除,目的為了增加分量和保持海參形狀完整。這種海參與高壓海參相比,同等大小的活海參,高壓之後的大小不及低壓海參的一半,份量也不及低壓海參的1/2。
⑺ 如何加工糖干海參 誰知道謝謝啦
還是加工鹽乾的吧。這樣比較經典。
我給你點方法
刺參的加工技術
選用自己養殖基地無污染的新鮮海參,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 2、採用先進的冷殺菌技術和無菌包裝新技術,確保產品的優異品質 3、從捕撈到加工成成品,僅需24小時,加工時間最短,確保產品新鮮 4、加工次數最少,酸性粘多糖、膠原蛋白等營養物質損失最少,產品營養豐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gongpinhaishen.com
2002-11-21
刺參,俗稱海參,屬海洋棘皮動物門,海參綱,盛產於黃海海域,夏季適時捕獲,可經科學加工而成干成品。據科學分析,刺參含有兩種叫三萜甙的物質:海參皂甙A和海參皂甙C,是津補祛病的活性物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重視刺參產品質量,期望有更多。質量更好的刺參產品供應市場。為提高刺參的加工質量,龍口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科技人員,根據沿海漁民傳統加工刺參工藝,革新改進,研製出一種不加添加劑和色素的簡易而科學的加工方法。所加工的刺參產品正宗,營養好,出稱率高,個體飽滿勻整,色澤新鮮,干成品水回放大,皮厚肉肥而富吸彈性,倍受用戶青睞,現將加工方法簡介如下:
一、刺參加工工藝
1.原料的來源與驗收:將達到商品規格的刺參由海區捕獲上岸,加工驗收標准必須是鮮水刺參體重達30Og以上,個體健康,且體表有光澤而無潰爛現象,肥滿度好而自身無污染。
2.原料處理;
(1)去內臟:加工前,用尖刀在刺參背面中下部至肛門處,向其體內深切一刀至內臟,將其內臟、腸衣等全部挖出,只留刺參同體加工。
(2)清洗:將刺參胞體放入容器內,用干凈海水攪拌沖洗至刺參胭體干凈為止。
(3)沸煮:將沖洗干凈的刺參胴體放入鐵鍋內,加入胴體重1:0.7的淡水,用急火將鍋內水和刺參燒至沸開,此時向鍋內點少許涼水降溫,而後轉溫火繼續再燒,共燒至四個開,每燒一個沸煮開,每次都要及時向鍋內加少許涼水降溫控制沸煮點。
(4)拌鹽:鮮水刺參胴體經鐵鍋沸煮4個開後,用法籬撈,瀝水後,放入塑料盆內拌入刺參體重45%的食鹽。
(5)下缸:將拌鹽的刺參放入瓷缸內,放置在搭棚陰涼通風處,腌制12天後方可出缸。
(6)烤參:也稱為二次沸煮,將咸成品的刺參出缸再次放到鐵鍋內,同時加入刺參胴體重1:0.1的淡水,隨後用急火將鍋里刺參燒至沸開,此時稍添一點涼水降溫,而後繼續用慢火燒,共燒4個沸開,每燒一個沸開添少量涼水。
(7)拌灰:刺參經鐵鍋二次沸煮後用荒籬撈出,瀝凈水後,放入塑料盆內,拌入刺參胴體重10%柞木炭灰攪塗於刺參體表,達到起干防潮作用。
(8)涼曬:刺參體表拌入柞木碳灰後,稍等0.5小時後,均勻平放在水泥平台上涼曬,以至水份全部曬干為止。
(9)選級:刺參曬干,按個體大小分級,干成品刺參120頭/kg以上為商品甲級刺參,80頭/kg為優級刺參,60頭/kg為特級刺參。120頭/kg以下為幼參次級。
(10)包裝:刺參包裝是加工工藝最後一道工序,採用規格18cmx25cm透明無毒的聚乙烯薄膜塑料袋裝入0.5kg刺參,抽空封口。
二、質量
水鮮刺參經上述加工成的干成品刺參,外觀飽滿肥胖,體表光滑、色澤新鮮,體表外刺堅挺、前後排列整齊,刺尖而不臃腫。
三、出稱比
以上述加工方法加工的刺參,鮮水刺參每23kg可加工1kg干成品刺參,鮮胴體重的刺參每11kg可加工1kg干成品刺參。
四、水回放
干成品刺參在食用前需經一個水回放過程,通過水回放將干成品變為水皮參,刺參個體回放率的大小與刺參質量成正比。一般優質刺參加放率都在1:8以上,而且水參肉厚皮質有彈性,營養價值高。回放刺參具體操作工藝是:洗凈→溫水浸泡→去臟壁內筋→沖洗→熱開水回放→食用。
操作與處理:
A.選擇適量干成品刺參放容器內,用50℃的溫水浸泡10分沖洗兩遍,洗凈刺參體表的炭灰和鹽份。
B.將沖洗凈的刺參放到保溫容器里用6O℃溫水浸泡8小時。
C.干成品刺參經浸泡達到濕軟後,撈出用剪刀順刺參背部切開,摘除刺參的口腔和臟壁內筋,只留用刺參凈胭體。
D.用溫水將刺參胴體再次沖洗干凈。
E.將沖洗干凈的刺參再次放入保溫容器里,用10O℃開水繼續浸泡12小時,
F. 優質刺參經上述水回放操作處理,胴體水回放均能達到1:8以上,此刻的刺參胴體可食用津補,也可添加佐料和烹飲食用。
⑻ 我是問糖漬干海參怎麽發。
這位朋友你好,以下幾種上尚品海參泡發的方法,你看看是否有用
家庭快速泡發干海參的方法(用暖瓶發制干海參的方法)
先把干海參用涼水浸泡24小時左右,泡至無硬心為准。(注意:泡發干海參的容器不能沾油)然後用剪刀從尾部到嘴部剪開,去嘴部(石灰質白牙),清洗泥沙,洗2-3遍。放入暖水瓶中。灌滿開水(水溫80-90度),蓋嚴瓶塞,12小時後取出換冰水浸泡24小時,即可食用。
干海參的發制方法(用慢火發制干海參的方法)
第一步:用涼水浸泡所需干海參24小時,泡至無硬心為准。(注意:泡發干海參的容器不能沾油)然後用剪刀從尾部到嘴部剪開,去嘴部(石灰質白牙),清洗泥沙,洗2-3遍。
第二步:用文火(慢火)煮20-30分鍾,自然涼透,取出來放入冰水中浸泡24小時。
第三步:換水後用文火(慢火)煮20分鍾,自然涼透,取出放入冰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食用。
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要注意的事項吧!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干海參發制用的的容器不能沾油。
泡製、蒸煮淡干海參的器皿必須要清潔、不粘油鹽的不銹鋼容器、電飯鍋、玻璃器皿、高級陶瓷容器或暖水瓶等,最好不要使用鋁鍋或鐵鍋。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二個要注意的是:發制用水。淡幹上尚品海參發制用到的水,最好是蒸溜水,其次是純凈水、礦泉水或清潔的自來水,使用凈水機過濾後的水發海參也是相當不錯的。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三個要注意的是:海參發制數量。淡干海參發制時,如果是家庭食用,應根據食用的人數每日食用的個數以一周食用量(7天)為宜。酒店用參可以根據季節淡旺,就餐消費者的消費情況來確定,每次發制的海參應保持在3至5天內用完。確保海參的外觀、口感、口味和營養。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四個要注意的是:發好海參的保存。家庭食用海參可以不加水,用保鮮膜把海參逐個包裹起來,放在冰箱冷凍層單凍起來,也可以放在冰水中,覆保鮮膜,置於冰箱保鮮層,保持水中始終有冰塊,每2-3天換1次水;酒店可以凍一大塊冰把發好的海參背部朝上分列於冰塊上,覆保鮮膜,放於保鮮冷櫃中,便於觀賞、挑選和保存。
干海參的發制方法可以概括為三大點
第一大點:泡
第二大點:煮(蒸)
第三大點:泡(冰)
下面我們就詳細地說一下干海參的發制方法: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首先要做的是:把干海參放在不銹鋼器皿中加入涼水浸泡24小時,其間要換5-6次水(容器大點,放水多一些好,特別是鹽參要勤換水,把鹽脫盡,海參可以漲發得更好),
換水時要把手洗干凈,防止手上的油污浸入水中,影響海參的發制,夏季溫度高時,因為細菌繁殖快,不銹鋼器皿中加入涼水和干海參,放在冰箱保鮮層去泡發,效果會更好。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然後要做的是:待海參全部回軟後,先清洗干凈海參表面,然後沿海參的原擴刀口向上剪至頭部,向下剪至尾部,去掉海參頭部的白色的石灰質的環形骨板(俗稱海參牙),然後清洗干凈海參內臟,再把海參的筋(體壁內腺管),一般有5條,沿著與筋垂直的方向輕輕挑剪斷,根據海參的大小,每條剪為2-3段,也可以把海參的筋直接拿出來,與海參肉一同發制,
剪筋的時候不要傷到海參的表皮,刺參的筋里含有豐富的酸性粘多糖,營養價值豐富,因此不要丟掉。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三步要做的是:將清洗干凈的海參放在不銹鋼鍋中與涼水一同加熱煮發,大火開鍋即關火,離火悶1小時,然後再大火開鍋小火煮幾分鍾,離火悶1小時,開始檢查,把發好的海參揀出來,較硬的繼續重復上述步驟,煮幾分鍾檢查一次,直到達到發制標准。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第四步要做的是:把發好的海參放在加有冰塊(冰塊可以用純凈水自製)的純凈水中,置冰箱保鮮層放置24-48小時,海參會在零界度的冰水中繼續發漲,肉質口感和味道更好,形態更為飽滿,肉刺堅挺漂亮,更適合於烹飪和按例上菜。
在干海參的發制方法中最後要做的是:發好的海參可以用保鮮膜一個個裹好,放在冰箱冷凍里單凍起來,吃的時候在前一天晚上取出,放在冰箱保鮮層自然解凍,再用熱水汆一下即可。海參最好每天早上空腹食用,半小時後再就餐,這樣海參的營養可以充分吸收。如果為了有滋味,也可以放入香油、雞精等調味品,也可以粘XO醬吃,另外,也可以按照我們的海參菜譜烹飪享用。
⑼ 干海參製作過程
淡干海參指的是將鮮海參進行脫水的處理,並且在處理的過程中不添加任何的成分,保持了海參原始營養成分,這種海參的特點就是營養價值高,並且成分非常的干凈,其加工的過程大概來講具有下面的一些步驟過程。
步驟一:首先對鮮海參進行處理,主要是將鮮海參的內臟清洗干凈。
步驟二:在清洗完鮮海參的內臟之後,就是將海參內部的泥沙去除,因為一般海參都是生活在海底的。
步驟三:然後將完全清洗好的海參放入水中進行煮沸。
步驟四:將煮好的海參放在高溫的環境下烘焙,一直等到海參體內的水分完全乾凈為止。
步驟五:將烘焙之後的海參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步驟六:最後就是將海參放在蒸鍋上進行蒸,經過蒸之後就完成了淡干海參的處理過程。
鹽干海參的加工方式:去腸-清洗-煮制-脫水-腌制-搓草木灰-水洗-晾曬。
糖干海參的加工方式:去腸-清洗-煮制-脫水-腌制-搓草木灰-水洗-晾曬
鹽漬海參的加工方式:處理海參等原料—水煮—鹽漬
其實上面介紹到的干海參的加工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加工的過程中使用的材料不同,其中鹽干海參使用的是鹽分來進行加工,而糖干海參使用的是糖分來進行加工的,不管是何種類型的海參,其加工的形態基本是相同的。
⑽ 如何加工糖干海參
海參一般都加工成干製品,因干海參堅硬如骨,所以人們又稱干海參為骨參。各種海參的加工方法大同小異,現以刺參為例,介紹其加工方法如下:
1.操作工序
(1)原料處理:刺參的加工季節一般在4-5月份和10-12月份。海參在捕撈上來之後,一般都立即解剖去臟,但有時為了加工出口海參腸,可放在網箱中暫養,待船回港後,把活海參移入蓄養網箱,置於40-100厘米深的海水中,蓄養一夜,讓其吐盡泥沙,如無網箱,也可將參放入海水池中蓄養一夜,但最好有一定的循環水量。
剖割海參時,用長形小刀在海參腹部近肛門處插刀,向前方縱割一小口,長約參體的三分之一,刀口要端正,不能從海參的頭端開刀,以免影響美觀和質量。解剖的海參,首先摘出肛門端的白色腸,然後取出上端的蛋黃色腸和白色的呼吸樹,一並放入盤內,剖采時,要盡量保持腸管的完整,以保證海參腸的加工質量(後面將單獨論述海參腸的加工),去臟後的海參,用海水洗去污物,此時參被稱為皮參。
(2)煮參:將除掉內臟並洗凈的海參放進開水鍋中煮(用海水或淡水均可),水量為皮參重的4倍左右,水沸後投入皮參,用猛火炊煮,用木鏟攪拌,使其受熱均勻,並防止貼鍋化皮而影響質量,水面上的浮沫要及時去掉,一般煮沸40分鍾左右即可,以達到皮緊、刺硬為度,煮好的海參應及時撈出。
(3)腌制:將煮好的參撈入盆內或木桶中,趁熱加入40%的鹽攪拌均勻,並使其降溫,待冷卻後,把海參連同滲出的湯汗一並倒入缸中,缸頂加封頂鹽蓋嚴,置於陰涼處,嚴禁陽光照射,腌漬時間10天左右,其間應注意觀察,如發現海參升溫,湯色變紅,應立即倒缸加鹽,或重新回鍋煮。
(4)烤參:在鍋中加入七分滿的包和鹽液,燒沸後,將腌好的海參倒進鍋內,並加入相當於參重10%的鹽,以防參體排出的水分降低鹵湯的濃度,用猛火葯燒煮,使木鏟輕輕地攪動,並及時除去浮沫,烤到30分鍾左右,把參撈出幾個進行觀察,如果參體表面見風即干,並有白霜似的鹽粒結晶,即為烤到火侯,便可出鍋。
(5)拌灰:烤好後的海參,應馬上倒入木槽中真熱拌灰,以柞炭灰和松炭灰為好,色黑幹得快,草木灰和其它灰,色淺幹得慢,加工出來的成品參色澤不夠美觀,每百公斤烤好的參用炭灰10公斤左右,其拌灰方法是:一層參撒一層灰同時用木棍攪勻,最後在木槽上蓋一層麻袋,用腳踏踩,將參體內的水分擠出,並均勻地粘著一層炭灰。
(6)曬干:拌好灰的海參在席子上單個擺開,每半天翻動一次,經5天左右曬至六七成干收起來裝進麻袋,放在陰涼處,罨蒸2-3天,使其擴散水分,繼續出曬至八九成干,再收起來罨蒸兩天,然後出曬至全乾,便成為骨參(成品)刺參的出成率一般在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