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

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17 03:16:08

A. 全站儀儀器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全站儀測量高程可以歸結為三種: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下面對三種方法進行闡述:

方法一:經典方法

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其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方法三: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

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其測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經驗證,在此不再贅述。

(1)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各種方法的適用情況:

三種方法有測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說哪種方法好,本身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問題,因為每種方法各有優勢,如果不結合實際情況,便不能確定到底哪種方法要好。以下是各種方法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它們的適用情況。

1、方法一是經典方法,原理明確,地球人都知道,而且全站儀的高程測量設置也是據此設置和計算,操作時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錯,很多人都喜歡用它。

缺點是,儀器高度量取時誤差較大,因此比較適用於初學者(按原理操作),以及對高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比如路基填挖施工)。改進的方法是設置完成後,對後視已知高程點進行檢驗的時候,根據測量值和已知值的差異情況,調整儀器高度,直至差指瞎銷異小到滿足要求為止。

2、方法二的優點是能在神局任意點上設站,不需要知道測站點高程而進行高程的測量,這個非常適用於進行三維測量時,平面也同時自由設站的情況,因此使用非常靈活,適應性強。

缺點是設置的時候,不是按照參數的原意進行設置,比如輸入測站高程,需要輸入後視點高程,輸入儀器高度時,輸入測量三角高差的反號值等等,這時候頭腦要保持絕對的清晰。

而且,根據「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的原理,實際操作中參數輸入有無數種組合,比如:

1、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反號—>儀器高,0—>棱鏡高

2、後視點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測站高程,0—>儀器高,0—>棱鏡高

3、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0—>儀器高,後視點三角高差—>棱鏡高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再爭論如何輸入參數了,只要滿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這個條件都是可以的。

方法二的擁躉,主要的自豪點在於免除了儀器高和棱鏡高的量取,特別是避免了量取儀器高的誤差,因此,即使在已知點上架設儀器,他們也會採用方法二來設置儀器。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點,就是通過測量能直接獲得測點的高程,因此適用於在一個測站上獲取若干多個點高程的情況,比如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

3、方法三的特點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儀高程測量設置,只在距離測量模式中讀取各點的三角高差dZ,通過各點dZ之差計算各點高差,跟水準測量類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準測量的記錄表格。

不足之處在於不能直接測量獲取各測點高程,還得象水準測量計算那樣進行下一步的推算。因此,方法三如果用於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情形就麻煩多了,但方法三可適用於水準路線的測量,以及在一個測站不需測量多個測點的情形。

網路——全站儀

B. 用全站儀測高程怎麼測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方法一:經典方法:
先說方法一。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我們從(1)式中可以發現,全站儀一旦設站完成,測站高程和儀器高度均為定值,若測量過程中不改變棱鏡高度,則除了Ssina(即實測參數)外,等式右側其它各參數之和均為恆等值,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全站儀一旦設定,同時不再改變棱鏡高度的話,全站儀對各點的測量高差,其實質是每個三角高差dZ的差值
這個結論我們先記住,它將是後面方法二和方法三的理論基礎。

C. 全站儀是如何測高程的

全站儀測量高程的兩種方法及計算公式如下:
1. 在水準測量中,假設後視點A和前視點B,後視讀數為a,前視讀數為b,A點和B點的高差為hAB = a - b。那麼,前視點B的高程HB可以計算為:HB = HA + hAB = HA + (a - b)。
2. 在三角高程測量中,假設在A點架設全站儀,測定B點的高程。兩點的高差為h = l * tan(δ) + i - v,其中l為斜距,δ為豎直角,i為儀高,v為覘高(井下測量中,通常測點在頂板上,因此只需在儀高和覘高前加上符號)。B點的高程HB可以計算為:HB = HA + h = HA + l * tan(δ) + i - v。
(3)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擴展閱讀:全站儀的望遠鏡實現了視准軸、測距光波的發射和接收光軸的同軸化。同軸化的基本原理是在望遠物鏡與調焦透鏡之間設置分光棱鏡系統,從而實現望遠鏡的多功能。即既可以讓觀測者瞄準目標,使之成像於十字絲分劃板,進行角度測量,同時其測距部分的外光路系統又能使測距部分的光敏二極體發射的調制紅外光在經物鏡射向反光棱鏡後,經同一路徑反射回來,再經分光棱鏡作用使回光被光電二極體接收。為了測距,需要在儀器內部另設一套內光路系統。通過分光棱鏡系統中的光導纖維將由光敏二極體發射的調制紅外光傳送給光電二極體接收,進而通過內、外光路調制光火的相位差間接計算光的傳播時間,從而計算實測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站儀

D. 全站儀是如何測高程的

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 當儀器架設在水準點時

    • 測量原理:通過全站儀測量測站點到目標點的高差,並結合已知測站點高程來計算目標點的高程。
    • 計算公式:高程 = 測站點高程 + 全站儀高 + 測量點高 - 測量點棱鏡高。其中,測站點高程為已知值,全站儀高為儀器底部到儀器中心的高度,測量點高為儀器視線到目標點的垂直距離(通過全站儀測量得出),測量點棱鏡高為棱鏡底部到棱鏡中心的高度。
  2. 當儀器架設在非水準點時

    • 測量原理:通過全站儀分別測量後視水準點和前視目標點的高差,並結合已知後視水準點高程來計算前視目標點的高程。
    • 計算公式:高程 = 後視水準點高程 - 後視高 + 前視高 + 後視棱鏡高 - 前視棱鏡高。為了簡化計算,一般前後視棱鏡會設置同樣高度,這樣可以去掉公式中的後視棱鏡高和前視棱鏡高兩項,簡化為:高程 = 後視水準點高程 + (前視高 - 後視高)。

注意:在使用全站儀進行高程測量時,需要確保儀器的精度和穩定性,以及正確設置和校準儀器,以獲得准確的測量結果。同時,根據具體的測量環境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參數也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影儀連電腦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471
鋰電池電量顯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814
墊腳石的鑒別方法 瀏覽:595
幼兒活動教學組織方法有哪些 瀏覽:57
用球怎麼做地球儀簡易方法 瀏覽:14
平滑移動計算方法 瀏覽:988
華碩手機電池校對方法 瀏覽:220
如何自製去除汗漬的方法 瀏覽:899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 瀏覽:193
測量血清白蛋白的方法 瀏覽:25
鑒別茅台酒的方法每年不一樣 瀏覽:267
貂衣服怎麼保養方法 瀏覽:858
設置左邊距20像素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11
金枝玉葉怎麼養殖方法圖片 瀏覽:345
轉碼器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03
機器人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361
沙煲鍋使用方法 瀏覽:756
正確的卸妝方法 瀏覽:862
土豆第一次種植方法 瀏覽:801
有什麼方法糾正nl不分 瀏覽:992